CN112945401A -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5401A
CN112945401A CN202110077703.4A CN202110077703A CN112945401A CN 112945401 A CN112945401 A CN 112945401A CN 202110077703 A CN202110077703 A CN 202110077703A CN 112945401 A CN112945401 A CN 112945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pyroelectric infrared
main body
device main
huma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77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777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54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5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5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5/34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using capacitors, e.g. pyroelectric capaci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8/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optical means
    • G01V8/10Detecting, e.g. by using light b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涉及人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该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包括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和监测装置主体,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和监测装置主体之间拉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盖,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后端内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导线相对应的穿线管,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中心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通过设计简单的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室内监测装置,既可以对通过的人体进行监测报警,同时也可以通过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室内监测装置监测通过人体的具体位置信息和红外图像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背景技术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其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体检测装置,主要运用于商场中的各种自动感应门,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技术来控制感应门的自动开关,但目前现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常只能对运动的人体进行感应,无法对通过人体的位置以及距离进行较高精度的检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常只能对运动的人体进行感应,无法对通过人体的位置以及距离进行较高精度检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包括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和监测装置主体,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和监测装置主体之间拉连接有连接导线;
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盖,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后端内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导线相对应的穿线管,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中心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
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底部的中心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相对应的第三连接线;
所述监测装置主体前端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监测装置主体前端外表面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操控按键,多个所述操控按键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键。
优选的,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预埋于安装体中心。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是通过多个固定螺钉与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前端的中心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人体红外监测模块相对应的开口,且所述开口的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多个固定螺钉相对应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中心的顶部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后端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前端的中心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探头,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传感器探头相对应的菲涅尔透镜,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人体红外监测模块包括人体红外监测器,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中心的底部安装有人体红外监测器,所述人体红外监测器后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前端盖前端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相对应的圆孔和方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线远离蜂鸣器的一端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时,可以将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安装在室外墙体中,并将监测装置主体2根据需要安装在室内墙体中,并利用连接导线3将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和监测装置主体2进行数据连接,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可以利用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对安装体前端通过的人体进行实时监测,当人体进入警戒范围后,通过第三连接线11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电性连接的蜂鸣器10会自动进行报警,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人体红外监测器801可以在室外光线条件不好时或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将探测到的人体位置信息以及红外图像信息经第二连接线802以及连接导线3传输给监测装置主体2,从而使室内的人员可以在外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实时了解到室外人员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监测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通过设计组合式监测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监测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危险时刻也能自动报警,从而使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力推广。
2、该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通过设计简单的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室内监测装置,既可以对通过的人体进行监测报警,同时也可以通过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室内监测装置监测通过人体的具体位置信息和红外图像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感应检测装置主体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监测装置主体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感应检测装置主体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感应检测装置主体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感应检测装置主体;2、监测装置主体;3、连接导线;4、前端盖;5、固定螺钉;6、穿线管;7、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2、安装柱;703、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4、菲涅尔透镜;705、连接部;706、第一连接线;8、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01、人体红外监测器;802、第二连接线;9、开口;10、蜂鸣器;11、第三连接线;12、液晶显示屏;13、操控按键;14、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包括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和监测装置主体2,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和监测装置主体2之间拉连接有连接导线3;
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盖4,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后端内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导线3相对应的穿线管6,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
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底部的中心安装有蜂鸣器10,蜂鸣器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相对应的第三连接线11;
监测装置主体2前端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2,监测装置主体2前端外表面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操控按键13,多个操控按键1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键14。
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预埋于安装体中心,通过将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预埋于安装体中心,既方便安装固定,同时也使其外形整体更加美观。
前端盖4是通过多个固定螺钉5与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通过多个固定螺钉5固定连接使其便于拆卸和安装。
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前端的中心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相对应的开口9,且开口9的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多个固定螺钉5相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在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前端的中心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相对应的开口9,既方便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的安装,同时也方便后续的检修。
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顶部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后端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70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前端的中心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相对应的菲涅尔透镜70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705,连接部7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706,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可以利用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对安装体前端通过的人体进行实时监测,当人体进入警戒范围后,通过第三连接线11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电性连接的蜂鸣器10会自动进行报警,从而引起人们的警觉。
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包括人体红外监测器801,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底部安装有人体红外监测器801,人体红外监测器801后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802,人体红外监测器801可以在室外光线条件不好时或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将探测到的人体位置信息以及红外图像信息经第二连接线802以及连接导线3传输给监测装置主体2,从而使室内的人员可以在外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实时了解到室外人员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监测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前端盖4前端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相对应的圆孔和方孔。
第三连接线11远离蜂鸣器10的一端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电性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和监测装置主体(2),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和监测装置主体(2)之间拉连接有连接导线(3);
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的前端安装有前端盖(4),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后端内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导线(3)相对应的穿线管(6),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
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底部的中心安装有蜂鸣器(10),所述蜂鸣器(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相对应的第三连接线(11);
所述监测装置主体(2)前端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液晶显示屏(12),所述监测装置主体(2)前端外表面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操控按键(13),多个所述操控按键(1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关按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预埋于安装体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是通过多个固定螺钉(5)与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前端的中心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相对应的开口(9),且所述开口(9)的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多个固定螺钉(5)相对应的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顶部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后端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702),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前端的中心安装有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与热释电传感器探头(703)相对应的菲涅尔透镜(704),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主电路板(701)后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705),所述连接部(7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线(7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包括人体红外监测器(801),所述感应检测装置主体(1)中心的底部安装有人体红外监测器(801),所述人体红外监测器(801)后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线(8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4)前端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有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8)相对应的圆孔和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线(11)远离蜂鸣器(10)的一端与热释电红外传感模块(7)电性连接。
CN202110077703.4A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Pending CN1129454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7703.4A CN112945401A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7703.4A CN112945401A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5401A true CN112945401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7703.4A Pending CN112945401A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540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4048U (zh) * 2009-03-31 2010-05-12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红外摄像机
CN104180906A (zh) * 2014-08-21 2014-12-03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人身安全监护装置的探头
CN205592881U (zh) * 2016-03-30 2016-09-21 深圳顾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全彩装置
CN10609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江西省聚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控制装置
CN206459751U (zh) * 2017-02-21 2017-09-01 东莞科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温度监控仪
CN206523973U (zh) * 2016-12-20 2017-09-26 杭州创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智能语音防盗系统
CN108344513A (zh) * 2018-03-08 2018-07-31 辽宁艾科瑞焦化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瞄准与成像功能的焦炉鼻梁砖测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23901U (zh) * 2019-02-26 2019-12-20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热释电红外感应的双目摄像头监控装置
CN111292449A (zh) * 2020-03-25 2020-06-16 深圳中科信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门禁终端
CN211528723U (zh) * 2020-04-17 2020-09-18 无锡米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4048U (zh) * 2009-03-31 2010-05-12 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红外摄像机
CN104180906A (zh) * 2014-08-21 2014-12-03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人身安全监护装置的探头
CN205592881U (zh) * 2016-03-30 2016-09-21 深圳顾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人体感应全彩装置
CN106094884A (zh) * 2016-06-28 2016-11-09 江西省聚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节能控制装置
CN206523973U (zh) * 2016-12-20 2017-09-26 杭州创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智能语音防盗系统
CN206459751U (zh) * 2017-02-21 2017-09-01 东莞科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温度监控仪
CN108344513A (zh) * 2018-03-08 2018-07-31 辽宁艾科瑞焦化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瞄准与成像功能的焦炉鼻梁砖测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23901U (zh) * 2019-02-26 2019-12-20 浙江理工大学 基于热释电红外感应的双目摄像头监控装置
CN111292449A (zh) * 2020-03-25 2020-06-16 深圳中科信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测温人脸识别门禁终端
CN211528723U (zh) * 2020-04-17 2020-09-18 无锡米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8766C (zh) 电视机收看距离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6530615A (zh) 卫生间意外检测报警设备及意外检测报警方法
JP4092438B2 (ja) 侵入検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2147835A (zh) 用于口岸车道的司机体温自动测量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8986364A (zh) 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及方法
TWM467265U (zh) 電子式門眼裝置
CN112233302A (zh) 一种手腕测温的测温门禁及其测温方法
US8111383B1 (en) Portable laser surveillance method of a point on a target
US4468657A (en) Simplified intruder detector
CN211717628U (zh) 智能通过式升降测温门
CN110718044A (zh) 独立浴室洗澡人员健康安全检测系统
US200200440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moving objects, particularly intrusions
CN104200610A (zh) 监控系统
CN110880230A (zh) 一种智能可燃气体探测器及报警方法
GB2419185A (en) Passive infrared intruder detection apparatus
CN112945401A (zh) 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的人体红外二合一设备
CN201845400U (zh) 一种家庭防卫报警装置
CN212082610U (zh) 具有人脸识别的测温安检门
CN213876969U (zh) 一种随温度可控的报警电路
CN214225943U (zh) 基于环境温度校准的人脸识别测温装置
CN104157046A (zh) 一种可以区分人员出入的计数器
CN113920623A (zh) 一种防疫用流动人员健康识别门禁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14278452U (zh) 一种基于pir传感器的人体存在检测装置
CN220064870U (zh) 一种安检门
CN203588430U (zh) 煤气报警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