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1017A -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1017A
CN112931017A CN202110324248.3A CN202110324248A CN112931017A CN 112931017 A CN112931017 A CN 112931017A CN 202110324248 A CN202110324248 A CN 202110324248A CN 112931017 A CN112931017 A CN 112931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st
soil
planting
radix ophiopogonis
dwarf lilytur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4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坤浩
何霞红
陈杰
朱有勇
赵丹
戴维
杨宽
郭力维
赖强龙
陈岗福
罗德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ACE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ACE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ACE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ACE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3242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1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1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1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麦冬栽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包括地势选择、麦冬栽种和田间管理;所述地势选择海拔<1000m,坡度为10‑50度的林地。本发明所述方法选择坡地种植麦冬,全程不施用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不仅减少了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对土壤、水源或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工的投入,而且提高了麦冬的品质,减少了麦冬病害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冬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背景技术
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Thunb.)Ker-Gawl.)是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药材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是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之一,其作为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典型的滋阴补益类中药材,具有临床价值大、科学价值强、市场价值高的特性,距今有上千年历史。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是沙参麦冬汤、增液汤、生脉散等的主要原料,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癌及抗氧化等的活性。
早年前,当地药农发现使用多效唑可以让麦冬增产,加上不合理施肥,因此过度依赖多效唑来提高产量,造成多效唑的用量只增不减,多效唑的使用量从最初的15kg/hm2演变到如今的150kg/hm2。多效唑在土壤中吸附性强,施用后水体中会少量残留,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2个月,会影响后茬作物的敏感性,长期大量地使用多效唑造成了土壤的酸化、黄化,导致土壤养分下降,影响麦冬的生长,导致产量降低。同时,有研究表明大量施用多效唑会降低麦冬品质。为了维持产量,川麦冬生产中的肥料和多效唑施用量多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给土壤、水源、环境造成污染,化肥和多效唑的不合理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川麦冬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现有的解决麦冬过度使用多效唑的方法主要是研制筛选替代多效唑的生长调节剂,如氯化胆碱、调环酸钙等,降低麦冬对多效唑的依赖,但该类方法治标不治本,未来或对麦冬产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2020年中国药典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调节中药材收获器官生长”。因此急需研究解决麦冬生产的安全方法,保证麦冬产业健康发展,麦冬种植区域老百姓免受农药水源、土壤污染带来的安生存环境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栽培技术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在麦冬的栽培过程中,全程不施用调节中药材收获器官生长的调节剂类农药,根据所选择环境情况,在保证麦冬品质和一定的产量下,少施或不施化肥农药(防治病虫害类),且还可以有效提高麦冬品质,控制麦冬病害的发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包括地势选择、麦冬栽种和田间管理;所述地势选择海拔<1000m,坡度为10-50度的林地。
优选的,所述林地包括柏树林、马尾松林、麻栎林、桤木林、泡桐林、杨树林、刺槐林、青冈林或银杏林。
优选的,所述林地为靠近沟、河区域的丘陵地或山地。
优选的,所述丘陵地或山地的土壤为中性或微碱性;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16.0g/kg。
优选的,所述麦冬栽种为麦冬种苗栽种或麦冬种子播种。
优选的,所述麦冬栽种后,当麦冬生长至覆盖地面时,将林地落叶覆盖于麦冬上;所述覆盖的厚度为2~3cm。
更优选的,所述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更优选的,所述水肥管理包括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为10%-50%。
更优选的,所述水肥管理不进行化肥的施用,当土壤肥力不够时,额外只补充磷元素肥料。
更优选的,所述病虫害防治为土壤消毒、施用微生物菌剂或施用化学农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选择坡地种植麦冬,全程不施用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不仅减少了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对土壤、水源或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降低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工的投入,而且提高了麦冬的品质,减少了麦冬病害的发生,保障了麦冬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了麦冬产品的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包括地势选择、麦冬栽种和田间管理;所述地势选择海拔<1000m,坡度为10-50度的林地。
本发明中,所述林地优选的包括柏树林、马尾松林、麻栎林、桤木林、泡桐林、杨树林、刺槐林、青冈林或银杏林;所述林地的海拔优选的<950m,更优选的<900m。本发明中,所述林地优选为坡地;所述坡地的坡度优选为15-45度,更优选为20-40度。本发明中,所述林地优选为靠近沟、河区域的丘陵地或山地;所述丘陵地或山地的土壤优选为中性或微碱性;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优选的>16.0g/kg,更优选的>18.0g/kg。本发明中,选择海拔<1000m,坡度10-50度的林地相较农田种植麦冬能够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给农田资源匮乏的山区或丘陵地区药农提供多样化的中药材种植方法,促进增收。同时林下生态多样性环境,降低了单一密植方式带来的病害和虫害选择压力,直接为麦冬或其它喜阴类中药材生长提供了健康生态的生长空间,麦冬种植不再需要大肥大水大药,品质安全有保障,带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本发明中,选择靠近沟、河区域的中性或微碱性丘陵地或山地能够通过借用地势,就近引用水源对麦冬生长期提供所需水分,降低水源设施改造成本,同时能够降低麦冬根部病害的发生。
本发明中,在麦冬栽种前进行翻耕土壤;所述翻耕的深度优选为20-30cm。本发明中,所述麦冬栽种优选为种苗栽种或种子播种;当以种苗栽种时,所述种苗优选为单蘖或双蘖麦冬种苗;当以种子播种时,所述种子优选为无农药残留的抗病能力强的优良麦冬种群的种子。本发明中,所述麦冬栽种的方式优选为打窝栽种或开沟栽种;选择打窝栽种时,所述窝距优选为5-8cm×5-8cm,更优选为7cm×7cm;选择开沟栽种时,所述行距优选为8-12cm×8-12cm,更优选为10cm×10cm,所述沟距优选为12cm-13cm,所述株距优选为8cm-9cm。本发明中,所述种苗栽植的深度优选为3cm-4cm,所述种子播种时每穴优选为2-3粒。
本发明中,在麦冬栽种后优选的进行浇水。本发明对所述浇水的量没有特殊限定,能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本发明中,在麦冬栽种后,优选的包括将林地落叶覆盖于麦冬上;所述覆盖的厚度优选为2~3cm。本发明中,将林地落叶覆盖于麦冬上能够降低杂草的生长速率,同时能够使林地间土壤的湿度保持稳定。
本发明中,所述田间管理优选的包括除草、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所述除草前优选的包括中耕土壤,所述中耕的次数优选为2次,所述中耕的深度优选的<3cm。本发明中,所述除草的时间优选为7月-8月或9月-10月;所述除草优选为13-16d除草一次,每月优选的除草1-2次。本发明中,当麦冬生长至覆盖地面后,优选的不再进行除草。
本发明中,所述水肥管理优选的包括控制土壤含水量;所述土壤含水量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20%-45%。本发明中,所述水肥管理优选的不进行化肥的施用;当土壤肥力不够时,优选的进行少量化肥的补充施用,所述化肥的补充施用优选为在麦冬根系生长旺盛期额外补充磷元素肥料。本发明中,所述水肥管理不仅能够避免麦冬根腐病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麦冬根系的生长和膨大。
本发明中,所述病虫害防治优选为土壤消毒、施用微生物菌剂或施用化学农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所述土壤消毒优选的针对根腐病初发时期,具体为用石灰对病株周围进行土壤消毒。本发明中,所述施用微生物菌剂优选的针对根结线虫病、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具体为在麦冬种前用淡紫拟青霉颗粒剂或阿维菌素颗粒剂和碳铵肥料混拌撒施。本发明中,所述施用化学农药优选的针对后期病害无法控制的时期。本发明优选的在麦冬采收前3个月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本发明中,所述种植麦冬的过程中优选的全程不施用生长调节剂类物质;所述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优选的为多效唑。本发明全程不施用生长调节剂类物质,解决了多效唑给土壤、水源、环境造成的污染,调节了土壤结构,保证了麦冬的绿色发展。
下面结合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试剂或装置均为本领域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在三台县建设镇林下种植麦冬
海拔:479m
林地种类:柏树
整地:该区域半坡有蓄水池,灌溉便利,坡度在27度,土质肥沃微碱性。对种植区林间杂草进行清除,运出林地,使用小型旋耕机旋耕,将凹凸不平土面平整,提高土壤松散度。
种苗移栽:3月初,选用麦冬专用打窝机打窝后栽种。行距10cm×10cm,栽植深度3cm-4cm,选单蘖或双蘖麦冬种苗在栽种。
田间管理:(1)清理杂草:在麦冬生长期间,及时拔除种植区上的杂草。(2)及时补水:本区域在雨量较少时期,每个月保证1~2次水分的补充,土壤湿度控制在15%左右。(3)磷肥补充,仅在10月份麦冬果根生长期补充磷肥1次。(4)病虫害防控,未见病虫害的发生,仅在麦冬种植前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颗粒剂对土壤进行撒施。
在三台县建设镇种植的林下麦冬,未使用多效唑,未见根腐病的发生,前期苗子长势较慢,但后期长势恢复,与传统麦冬种植植株形态相差无异,说明本发明所述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不使用多效唑是可行的,并且该方法降低了化肥、农药的投入,未占用传统农田地,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麦冬品质安全有保障。
实施例2
在三台县争胜镇林下种植麦冬
海拔:581m
林地种类:银杏
整地:该区域靠近河沟,灌溉便利,坡度在10度左右,土质肥沃微碱性。对种植区林间杂草进行清除,运出林地,使用小型旋耕机旋耕,将凹凸不平土面平整,提高土壤松散度。
种子撒播:3月初,选用播种器点播,播种窝距10cm×10cm,栽植深度5cm,播种时间2月初,每穴播种2粒。
田间管理:(1)清理杂草:在麦冬生长期间,及时拔出种植区上的杂草。(2)及时补水:本区域在雨量较少时期,每个月保证1~2次水分的补充,土壤湿度控制在15%左右。(3)病虫害防控,未见病虫害的发生,仅在麦冬种植前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颗粒剂对土壤进行撒施。
在三台县争胜镇种植的林下麦冬,未使用多效唑,未见根腐病的发生,周期较种苗移栽方式长半年左右,与传统麦冬种植植株形态相差无异,说明本发明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采取种子点播方式是可行的,并且该方法降低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工的投入,不用进行麦冬苗子处理,及移栽挖窝等环节,可有效降低20~30个工。
对比例1
三台县芦溪镇传统麦冬种植(使用多效唑)
海拔:420m
种植方式:与玉米间套作
整地:栽培区域为平坝地区,靠近水源,沙质土壤,土壤呈中性偏碱。适宜耕地,深度20cm,除去前作根茬,土粒细碎,使地面平整,耕层塌实,每亩施麦冬专用化肥150kg结合整地均混合于土壤全耕作层。
种苗移栽:在3月中旬,采用麦冬栽培打孔器按株行距10×10cm进行打孔,每孔载一个分蘖,栽种时苗垂直,用脚夹紧,使苗直立稳固,做到地平苗正,栽完一块地立即灌水。定根水以淹灌方式进行,灌至地面水2cm。随后经常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直至种苗走根分蘖。
田间管理:(1)补苗,栽后15天对全田进行检查,扶正倒苗,用同一品种补足缺苗和死苗,确保全苗。(2)人工除草,春草萌发初期,选择芽前除草剂除去春草,秋草则采用麦冬中耕和人工除草去除。(3)追肥,早施追肥,后期稳控,叶面补肥,全周期共施用有机肥5次,亩用3000kg,化肥5次,亩用450kg左右。(4)在每年10月施入多效唑。(5)病虫害防治,主要有麦冬根腐病、根结线虫病,以及蛴螬危害,全程共使用多效唑农药7次。
对比例2
三台县永明镇传统麦冬种植(未使用多效唑)
海拔:386m
种植方式:与玉米间套作
整地:栽培区域为平坝地区,黏质土壤,土壤呈中性偏碱,适宜耕地,深度30cm,除去前作根茬,土粒细碎,使地面平整,耕层塌实,每亩施麦冬专用化肥200kg结合整地均混合于土壤全耕作层。
种苗移栽:在3月中旬,采用麦冬栽培打孔器按株行距10×10cm进行打孔,每孔栽一个分蘖,栽种时苗垂直,用脚夹紧,使苗直立稳固,做到地平苗正,栽完一块地立即灌水。定根水以淹灌方式进行,灌至地面水3cm。随后经常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直至种苗走根分蘖。
田间管理:(1)补苗,栽后7天对全田进行检查,扶正倒苗,用同一品种补足缺苗和死苗,确保全苗。(2)人工除草,春草萌发初期,选择芽前除草剂除去春草,秋草则采用麦冬中耕和人工除草去除。(3)追肥,早施追肥,后期稳控,叶面补肥,全周期共施用有机肥5次,亩用3000kg,化肥5次,亩用450kg左右。(4)病虫害防治,主要有麦冬根腐病、根结线虫病,以及蛴螬危害,全程共使用多效唑农药6次。
实施例3
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进行对比,对两种种植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用肥用药成本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林下种植于传统种植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肥情况以及产量比较
Figure BDA0002993958050000071
表2林下种植与传统种植的成本比较
Figure BDA0002993958050000072
Figure BDA0002993958050000081
可见,林下种植麦冬全程未使用多效唑等膨大剂,虽产量不及传统种植,但也在产量保障范围内。同时,本发明不用再进行有机肥的投入,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林下种植在不占用已有良田情况下,能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减少了成本。
实施例4
采用随机取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的100株麦冬进行病害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得下表3。
表3林下种植与传统种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Figure BDA0002993958050000082
通过比较林下种植麦冬和传统种植麦冬的发病情况发现,本发明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病害发生明显减少,生长后期麦冬烂根情况少见,相较于传统种植麦冬根腐病发病率在20%以上,需要进行防治,本发明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根腐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无需过多的人为干预。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利用使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在不使用或少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可以保障麦冬基本产量,同时可以避免传统麦冬种植种多效唑的残留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对麦冬病虫害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可见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不仅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还能对病害起到一定防治效果,同时还保障了麦冬产品的安全性,提高了麦冬产品的附加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势选择、麦冬栽种和田间管理;
所述地势选择海拔<1000m,坡度为10-50度的林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地包括柏树林、马尾松林、麻栎林、桤木林、泡桐林、杨树林、刺槐林、青冈林或银杏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地为靠近沟、河区域的丘陵地或山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丘陵地或山地的土壤为中性或微碱性;所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16.0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冬栽种为麦冬种苗栽种或麦冬种子播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冬栽种后,当麦冬生长至覆盖地面时,将林地落叶覆盖于麦冬上;所述覆盖的厚度为2~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管理包括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为10%-5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管理不进行化肥的施用,当土壤肥力不够时,额外只补充磷元素肥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虫害防治为土壤消毒、施用微生物菌剂或施用化学农药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2110324248.3A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Pending CN112931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4248.3A CN112931017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4248.3A CN112931017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1017A true CN112931017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26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4248.3A Pending CN112931017A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1017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547A (zh) * 2017-04-11 2017-09-15 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林下套种麦冬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547A (zh) * 2017-04-11 2017-09-15 成都众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银杏林下套种麦冬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康琴;李婷;龚斌;邓绍勇;陈宜均;彭纪南;朱培林;: "红壤丘陵区泡桐林下湖北麦冬种植" *
李科: "洞庭湖区杨树林下间作及套养模式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6032B (zh) 银杏林下套种当归的方法
CN104170638B (zh)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CN109042163A (zh) 一种冬小麦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方法
CN105993570A (zh) 一种浙贝和大豆的套种方法
CN106613186A (zh) 滇重楼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9511502A (zh) 一种当归黄芪间作种植方法
CN103081677A (zh) 道地中药材石菖蒲良种繁殖管理技术
CN108739155B (zh) 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
CN109699412A (zh) 一种降低藜麦病虫害发病率的种植方法
CN105532220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13197045A (zh) 一种利用荒山林下腐殖土栽培黄精的方法
CN105580629A (zh) 建立中小径级覆盖毛竹笋-延胡索仿野生轮作系统的方法
CN107047026A (zh) 一种金铁锁的铺膜密植方法
CN106857145A (zh) 一种叶用银杏节肥免除草栽培方法
CN106856942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CN107567976A (zh) 油菜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CN111357542B (zh) 中药材黄芪种植生产过程中除草控草方法
CN107466668A (zh) 一种童子益母草的种植方法
CN112931017A (zh) 一种林下种植麦冬的方法
CN113243273A (zh) 一种果蔗间种花生的栽培方法
CN107509492A (zh) 一种旱地全膜垄沟蓖麻高产栽培技术
CN105850619A (zh) 一种水稻强化栽培方法
CN110972861A (zh) 一种红薯种植方法
CN110881385A (zh) 川牛膝高产高质栽培方法
CN110896794A (zh) 黄芩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