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0638B -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0638B
CN104170638B CN201410445295.3A CN201410445295A CN104170638B CN 104170638 B CN104170638 B CN 104170638B CN 201410445295 A CN201410445295 A CN 201410445295A CN 104170638 B CN104170638 B CN 104170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grain weight
fertilizer
semen tritici
method impr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52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0638A (zh
Inventor
王廷利
陈康
陈红
杜连涛
赵全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YANTA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4104452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0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0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0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06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属于小麦种植与栽培技术领域。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在小麦栽培与管理过程中,通过改良的一系列农艺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干热风、防止小麦早衰,达到护根、保叶、增粒重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大面积应用于小麦超高产栽培实践,能够促进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增加产量,稳定实现700kg/667m2以上超高产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属于小麦种植与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小麦粒重受气候条件、病虫害、叶片功能期及光合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变异较大,特别是在小麦单产水平700kg/667m2以上,提高小麦粒重尤为重要,是小麦超高产栽培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提高粒重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从满足肥水供应,延长绿色部分的功能期,增加干物质积累;满足水分供应,特别是土壤深层水分供应,促进籽粒体积增大,提高灌浆强度;做好一喷综防,促进光合作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适时收获,减少籽粒成熟后呼吸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消耗等展开。把小麦整个生育期的各个关键环节综合起来考虑,集成一套提高小麦粒重的技术集成,目前还没有较完善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法是从整地、播种到中后期管理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提高小麦粒重的技术集成,对提高小麦粒重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
本发明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影响小麦粒重不利因素而建立的一套提高小麦粒重的关键技术体系,进而提供一种可在保证一定群体和穗粒数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在小麦栽培与管理过程中,通过改良的一系列农艺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干热风、防止小麦早衰,达到护根、保叶、增粒重的目的;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通过“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的改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分别代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一深”即深耕深翻:
深耕25cm以上,打破犁底层,同时将前茬作物秸杆和杂草翻入底层,之后旋耕镇压一遍,整平地面,按规格作畦;
二、“一增”即增施有机肥:
前茬秸杆粉碎还田,耕地前均匀撒施商品有机肥450-550kg/667m2,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碳氮比,持续培肥地力;
三、“一防”即全程病虫害防治:
1)播种前,采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70%噻虫嗪(锐胜)按种子量的0.2%拌种,预防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蚜虫、飞虱并兼治地下害虫;
2)春季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吡虫啉等,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麦蚜等病虫害,并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春季喷施的具体过程方法为:
返青期:每亩喷施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20ml+“天达2116”或“喷施宝”30ml;
拔节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挑旗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抽穗后: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以防早衰,增粒重。
开花前:每亩喷施吡虫啉20ml+磷酸二氢钾200g;
灌浆初期:每亩喷施“喷施宝”20ml+腐殖酸螯合锌20g;
灌浆中期:每亩喷施“多得硼”30g。
3)“三改”
①改传统1.4m-1.5m畦宽、畦面内种植6行小麦的“窄背等行套”方式,为1.7m-2.0m畦宽、畦面内种植7-8行小麦的“宽畦播种”,并缩小畦埂宽度为35cm,以提高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
②改传统播种幅宽3cm左右的条播为幅宽6-8cm的“宽幅播种”,同密度下小麦个体营养条件改善,单株发育与群体发展相协调,既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又有利于成大穗,单株穗多、粒多;
③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根据取土化验结果和产量目标,按照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约需氮(N)3.1±1.1kg、磷(P2O5)1.1±0.3kg、钾(K2O)3.2±0.6kg的规律,确定全生育期施肥量;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上的高产地块,一般每667m2耕翻整地底施小麦配方肥(N:P:K=18:12:18)50kg-80kg,另外加施硼砂1kg+硫酸锌1kg;小麦拔节期到旗叶露尖时,结合浇水追施剩余的氮肥和钾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20kg-25kg+硫酸钾10kg。
本发明的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在保证了上述“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的基础上,在小麦种植与栽培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良:
1、选种
选用分蘗成穗率高、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穗大粒小麦品种(如烟农999,济麦22,鲁原502等),一般成穗率40%以上、穗粒数36粒左右、千粒重40克以上,并使用原种作为生产用种。
2、播种栽培
采用小麦中播栽培技术,依靠含主茎在内的3-4个优势茎蘗成穗,保证穗齐、穗大、粒多。
黄淮麦区的播种期10月3日到10月6日,基本苗15-16万株/667m2
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如果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浇水量为303/667m2-503/667m2,引苗出土,确保苗全苗齐。
3、合理运筹肥水。
春季采用以控为主的管理措施,遇旱浇水确保水分供给,返青起身期根据降水情况进行浇水,但不施用肥料;小麦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追肥浇水,浇水量40-50m3/667m2,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25kg、硫酸钾10kg,控制株高、株型,建立高光效群体;开花后7天左右,浇好灌浆水,不仅有利于保根护叶、保持较高的灌浆强度、延长小麦灌浆时间,而且有利于降低麦田温度,提高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浇好灌浆水非常关键,抽穗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足70%时,必须及时浇好浇足,保证灌浆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5%。
本发明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在基本摸清了小麦生育期间病虫害、干热风、早衰等影响小麦粒重提高的不利因素,摸清了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规律的前提下,准确掌握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通过改良农艺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干热风,防止小麦早衰,达到护根、保叶、增粒重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法大面积应用于小麦超高产栽培实践,能够促进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增加产量,稳定实现700kg/667m2以上超高产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主要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小麦粒重的不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技术措施。研究发现表明,影响小麦粒重提高的主要不利因素有三条,列举如下:
不利因素1:小麦生育期间的病虫害、干热风、早衰。
不利因素2: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
不利因素3:传统小麦栽培管理方式与现阶段小麦生长气侯及生长环境不相适应。
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正是基于上述三种影响粒重提高的不利因素而作出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主要应对技术措施包括:结合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病害的发生规律,准确掌握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最终研究出一套适宜现阶段小麦栽培与管理的方法,在小麦栽培与管理过程中,通过改良的一系列农艺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干热风、防止小麦早衰,达到护根、保叶、增粒重的目的。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技术措施的改良来实现:
1、选种
选用分蘗成穗率高、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穗大粒小麦品种(如烟农999,济麦22,鲁原502等),一般成穗率40%以上、穗粒数36粒左右、千粒重40克以上,并使用原种作为生产用种。
2、播种栽培
采用小麦中播栽培技术,依靠含主茎在内的3-4个优势茎蘗成穗,保证穗齐、穗大、粒多。
播种期10月3日到10月6日(黄淮麦区),基本苗15-16万株/667m2
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如果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浇水量为303/667m2-503/667m2,引苗出土,确保苗全苗齐。
3、采用“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
“一深”即深耕深翻:深耕25cm以上,打破犁底层,同时将前茬作物秸杆和杂草翻入底层,之后旋耕镇压一遍,整平地面,按规格作畦。
“一增”即增施有机肥:前茬秸杆粉碎还田,耕地前均匀撒施市场常规的商品有机肥450-550kg/667m2,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碳氮比,持续培肥地力。
“一防”即全程病虫害防治:
1)播种前,采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70%噻虫嗪(锐胜)按种子量的0.2%拌种,预防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蚜虫、飞虱并兼治地下害虫。
2)春季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吡虫啉等,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麦蚜等病虫害,并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春季喷施的具体过程方法为:
返青期:每亩喷施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20ml+“天达2116”或“喷施宝”30ml;
拔节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挑旗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抽穗后: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以防早衰,增粒重。
开花前:每亩喷施吡虫啉20ml+磷酸二氢钾200g;
灌浆初期:每亩喷施“喷施宝”20ml+腐殖酸螯合锌20g;
灌浆中期:每亩喷施“多得硼”30g。
上述内容中所记载的“+”号表示将两种药剂混合。
3)“三改”
①改传统1.4m-1.5m畦宽、畦面内种植6行小麦的“窄背等行套”方式,为1.7m-2.0m畦宽、畦面内种植7-8行小麦的“宽畦播种”,并缩小畦埂宽度为35cm,以提高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
②改传统播种幅宽3cm左右的条播为幅宽6-8cm的“宽幅播种”,同密度下小麦个体营养条件改善,单株发育与群体发展相协调,既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又有利于成大穗,单株穗多、粒多;
③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根据取土化验结果和产量目标,按照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约需氮(N)3.1±1.1kg、磷(P2O5)1.1±0.3kg、钾(K2O)3.2±0.6kg的规律,确定全生育期施肥量;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上的高产地块,一般每667m2耕翻整地底施小麦配方肥50kg-80kg,配方肥中的氮磷钾配比为N:P:K=18:12:18,另外加施硼砂1kg+硫酸锌1kg;小麦拔节期到旗叶露尖时,结合浇水追施剩余的氮肥和钾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20kg-25kg+硫酸钾10kg。
4、合理运筹肥水。
春季采用以控为主的管理措施,遇旱浇水确保水分供给,返青起身期根据降水情况进行浇水,但不施用肥料;小麦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追肥浇水,浇水量40-50m3/667m2,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25kg、硫酸钾10kg,控制株高、株型,建立高光效群体;开花后7天左右,浇好灌浆水,不仅有利于保根护叶、保持较高的灌浆强度、延长小麦灌浆时间,而且有利于降低麦田温度,提高小麦抵御干热风的能力,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浇好灌浆水非常关键,抽穗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足70%时,必须及时浇好浇足,保证灌浆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5%。
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三年多研究,取得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稳定提高小麦粒重的技术成果。2014年6月18日,由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对烟台招远市马连沟村“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十亩攻关田”进行实打验收,小麦平均单产817.0kg/667m2,创农业部组织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经考察,该实打地块小麦千粒重为49.0g,粒重提高对实现小麦单产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改进,突破了传统小麦栽培管理理念,可在保证一定群体和穗粒数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小麦粒重。小麦品种烟农999山东省2008~2010年区域试验千粒重为43.6g(产量水平550kg/667m2),2014年烟台市品种展示田平均千粒重为43.1g(产量水平500-600kg/667m2),与区域试验和品种展示田相比,采用本方法千粒重可提高5.4g和5.9g,幅度为12.4%和13.7%。本方法大面积应用于小麦超高产栽培实践,能够促进产量三因素协调发展,增加产量,稳定实现700kg/667m2以上超高产目标。

Claims (6)

1.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通过“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的改良措施来实现:
所述的“一深一增一防三改技术”,分别代表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一深”即深耕深翻:
深耕25cm以上,打破犁底层,之后旋耕镇压一遍,整平地面,按规格作畦;
b、“一增”即增施有机肥:
耕地前均匀撒施商品有机肥450-550kg/667m2
c、“一防”即全程病虫害防治:
1)播种前,采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70%噻虫嗪按种子量的0.2%拌种;
2)春季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吡虫啉;
具体使用方法为:
返青期:每亩喷施吡唑醚菌酯/代森联20ml+“天达2116”或“喷施宝”30ml;
拔节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挑旗期:每亩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20ml+磷酸二氢钾200g;
抽穗后:喷施苯甲·丙环唑乳油、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吡虫啉+叶面肥;
开花前:每亩喷施吡虫啉20ml+磷酸二氢钾200g;
灌浆初期:每亩喷施“喷施宝”20ml+腐殖酸螯合锌20g;
灌浆中期:每亩喷施“多得硼”30g;
3)“三改”
①改传统1.4m-1.5m畦宽、畦面内种植6行小麦的“窄背等行套”方式,为1.7m-2.0m畦宽、畦面内种植7-8行小麦的“宽畦播种”,并缩小畦埂宽度为35cm;
②改传统播种幅宽3cm左右的条播为幅宽6-8cm的“宽幅播种”;
③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改“中的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的具体方法为:根据取土化验结果和产量目标,按照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N3.1±1.1kg、P2O51.1±0.3kg、K2O3.2±0.6kg的规律,确定全生育期施肥量;产量水平500kg/667m2以上的高产地块,每667m2耕翻整地底施小麦配方肥50kg-80kg,配方肥中的氮磷钾配比为N:P:K=18:12:18,另外加施硼砂1kg+硫酸锌1kg;小麦拔节期到旗叶露尖时,结合浇水追施剩余的氮肥和钾肥,每667m2追施尿素20kg-25kg+硫酸钾10k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以下改良:
选种:选用分蘗成穗率高、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穗大粒小麦品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以下改良:
播种栽培:采用小麦中播栽培技术;播种期10月3日到10月6日基本苗15-16万株/667m2
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如果墒情不足先播种,后浇“蒙头水”,浇水量为30m3/667m2-50m3/667m2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以下改良:
合理运筹肥水:春季采用以控为主的管理措施,遇旱浇水确保水分供给,返青起身期根据降水情况进行浇水,但不施用肥料;小麦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追肥浇水,浇水量40-50m3/667m2,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25kg、硫酸钾10kg;开花后5-8天,浇好灌浆水,抽穗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足70%时,必须及时浇好浇足,保证灌浆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以下改良:
合理运筹肥水:春季采用以控为主的管理措施,遇旱浇水确保水分供给,返青起身期根据降水情况进行浇水,但不施用肥料;小麦拔节后期至旗叶露尖追肥浇水,浇水量40-50m3/667m2,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25kg、硫酸钾10kg;开花后5-8天,浇好灌浆水,抽穗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足70%时,必须及时浇好浇足,保证灌浆期田间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5%。
CN201410445295.3A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0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5295.3A CN10417063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5295.3A CN10417063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638A CN104170638A (zh) 2014-12-03
CN104170638B true CN104170638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95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529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70638B (zh) 2014-09-03 2014-09-03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0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917B (zh) * 2015-03-11 2017-05-24 王桂林 一种粮食作物的强化种植方法
CN104663239B (zh) * 2015-03-30 2017-08-04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黄淮海区域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4956905A (zh) * 2015-07-24 2015-10-07 太仓市绿苗农场专业合作社 一种科学增产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05638223B (zh) * 2016-02-24 2019-01-25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一种小麦节水栽培方法
CN105766294A (zh) * 2016-03-10 2016-07-20 常剑锋 一种冬小麦旱害、冻害和干热风的防护方法
CN105960987A (zh) * 2016-05-10 2016-09-28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8371059B (zh) * 2017-07-17 2020-12-08 山东汇邦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冬小麦苗前灌溉方法
CN108812120A (zh) * 2018-06-24 2018-11-16 临汾市广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小麦增产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8627A (zh) * 2008-05-20 2008-10-08 赵广玉 小麦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2498894A (zh) * 2011-11-09 2012-06-20 河南许丰种业有限公司 优质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03718812B (zh) * 2013-12-26 2017-07-07 董金锋 一种小麦高产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0638A (zh)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0638B (zh) 一种提高小麦粒重的方法
CN106982640B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秸秆粉碎还田下玉米机直播方法
CN103503659B (zh) 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CN103718812B (zh) 一种小麦高产栽培方法
CN105027935B (zh) 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02960168A (zh) 一种杂交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9042163A (zh) 一种冬小麦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方法
CN110915594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9220651A (zh) 一种直播稻抗倒伏的栽培方法
CN105052473B (zh) 华北地区春玉米替代麦玉两熟制的膜下滴灌种植方法
CN102986424A (zh) 一种烟草垄面施肥方法
CN104081996A (zh) 一种高产甘蓝的栽植方法
CN106508586B (zh) 一种幼龄大樱桃套种甘蓝型春油菜的栽培技术
CN109511343A (zh) 一种耐寒高产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11165288A (zh) 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绿色优质栽培方法
CN110476688A (zh) 一种白芨和柑橘的套种方法
CN109588222A (zh) 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5532220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5766283B (zh) 一种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方法
CN108293565A (zh) 提高新疆果树田土地利用率与效益的方法
CN112219654A (zh) 一种用于东北黑土区的玉米栽培种植方法
CN106856942A (zh) 一种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一播全苗方法
CN102138423B (zh) 春玉米新式栽培、精准施肥与综合栽培的方法
CN105746027A (zh) 一种马铃薯种植系统及其种植方法
CN104255358A (zh) 水稻粉垄早蘖大穗超高产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