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0927B -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0927B
CN112930927B CN202110203275.5A CN202110203275A CN112930927B CN 112930927 B CN112930927 B CN 112930927B CN 202110203275 A CN202110203275 A CN 202110203275A CN 112930927 B CN112930927 B CN 112930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stem
root
pesticide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32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30927A (zh
Inventor
赖多
邵雪花
匡石滋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egu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2032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0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0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0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30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0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地上茎根作为施药部位,使用具有内吸性的专用配方药剂进行灌施。本发明方法精准地将药剂施用于树茎形成的茎根,经过茎根主动吸收、传导到植株其他部位,达到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无需将农药喷洒在空中,避免农药漂移和流失,极大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不产生环境污染,避免了喷洒农药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病虫害严重制约着作物的生产安全和质量,目前农药仍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化学农药作为保障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评价施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农药有效成分在靶标上沉积分布的均匀程度密切相关,而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荔枝、龙眼、柑橘等果树的病虫害周年发生,长期以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在实际生产中,常见的施药方式包括叶面喷药、根部土壤灌药和树干注射施药。其中,大多采用叶面喷药来防治果树的病虫害,但是这种施药方式的农药利用率低,只有不足施药量0.1%的药剂能够真正达到作用靶标,药剂漂移和流失严重,绝大部分药剂流入土壤和水域中,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根部土壤灌药方式对于根系比较深的果树,同样存在施药量大、起效慢、污染环境等问题。尽管树干注射施药方式可以减少污染,但是这种方式会造成树体损伤,影响果树生长,并且这是一种树体被动吸收过程,效果缓慢,整体防控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传统喷药防治方式存在的缺陷和效率低等问题,研发精准高效的施药技术势在必行。
植物根系具有高效吸收肥料养分和农药分子的功能。在植株地上树茎、枝干等部位形成的根系称为茎根,茎根有气生根或圈枝苗根等,通常用来呼吸或繁殖苗木,目前还未有以作物茎根作为施药部位的施药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使用具有内吸性的专用配方药剂灌施于茎根,从而达到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不仅精准高效,避免农药漂移和流失,极大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不产生环境污染,避免了喷洒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以地上茎根作为施药部位,使用具有内吸性的专用配方药剂进行施药。
优选地,所述专用配方药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噻虫嗪、螺虫乙酯和啶虫脒中的至少一种。
在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实际生产中,叶面喷药、根部土壤灌药、树干注射施药等方式存在药剂漂移和流失严重、施药量大、起效慢、污染环境等问题,整体防控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于新梢萌发期木虱、蓟马、蚜虫等害虫幼虫发生前期,精准地将药剂施用于树茎或枝干形成的茎根,经过茎根主动吸收、传导到植株其他部位,达到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无需将农药喷洒在空中,避免农药漂移和流失,极大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不产生环境污染,避免了喷洒农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
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果树茎根精准高效施药方法进行茎根施药后,主要活性成为噻虫嗪或/和螺虫乙酯或/和啶虫脒的内吸性专用配方药剂对柑橘木虱、蚜虫、蓟马,橄榄星室木虱、龙眼卷叶蛾、油甘蚜虫的防治效果明显比根部土壤灌药法见效快,表明茎根精准施药方法对防治柑橘木虱、蚜虫、蓟马,橄榄星室木虱、龙眼卷叶蛾和油甘上蚜虫具有高效性;另外从持效期来看,与喷雾法相比,茎根精准施药方法持效期更长,能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因此,茎根精准施药方法对防控柑橘木虱、蚜虫、蓟马,橄榄星室木虱、龙眼卷叶蛾和油甘蚜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同时对促进农药减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发明的茎根精准高效施药方法可用于柑橘、龙眼、橄榄、油甘、火龙果等病虫害防治。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具体为:将具有内吸性的专用配方药剂施于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中。
进一步地,上所的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具体为: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膜将土壤绑紧,然后在膜上开口,将专用配方药剂注灌到包裹土中,最后再将膜绑紧。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具体为:将专用配方药剂加到土壤中,搅匀后将含药剂的土壤包裹在茎根上,再用膜将土壤绑紧。
优选地,所述专用配方药剂还包括有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专用助剂:
丙三醇0.1-0.5%、磷酸二氢钾1-3%、尿素0.5-1%。
进一步的,所述专用助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丙三醇0.1%、磷酸二氢钾1%、尿素0.5%。
优选地,所述专用配方药剂在使用时配制成药液,每个茎根的药液用量为20-100mL,每个茎根的药剂活性成分用量为0.2g-1g。
优选地,所述茎根选择离地30-170cm处的茎根。进一步地,所述茎根选择离地30-120cm处的茎根。
优选地,施药时间为果树新梢萌发期,该时期为木虱、蓟马、蚜虫等害虫幼虫发生的前期。
优选地,所述灌施的次数为1-3次,每次施药的间隔时间不少于60天。
优选地,所述茎根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形成。进一步地,利用圈枝法在果树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果树包括但不限于柑橘、龙眼、橄榄、油甘、火龙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即以地上茎根作为施药部位,使用具有内吸性的专用配方药剂进行灌施。本发明方法精准地将药剂施用于树茎形成的茎根,经过茎根主动吸收、传导到植株其他部位,达到防治病虫为害的目的,无需将农药喷洒在空中,避免农药漂移和流失,极大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不产生环境污染,避免了喷洒农药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天敌昆虫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树茎茎根的施药部位以及施药效果示意图;
图2为枝干茎根的施药部位以及施药效果示意图;
图3为果树茎根包裹土施药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通过常规的商业途径购买得到的。
实施例1油甘茎根施药防治蚜虫
选择带有茎根的油甘植株(3年生);或利用圈枝法在油甘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于夏梢抽发期,蚜虫幼虫发生高峰前期,选择位于油甘枝干离地30-120cm处的茎根作为施药部位。然后,用清水配制含0.5%丙三醇、1%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的助剂;摇匀后,按每100mL助剂加入0.2g啶虫脒(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的比例,加入药剂混合均匀得到茎根施药专用药液;每株植株事先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塑料膜包裹在土壤层外,然后将塑料膜绑紧(如图1和图2所示);施药时,解开茎根包裹土上方的塑料膜(如图3),用注射器或烧杯取60mL药液缓慢注灌到茎根部包裹土中,让其充分湿润后,重新扎紧茎根上方包裹的塑料膜;并且用橡皮围绕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将塑料膜绑紧,防止药液渗漏。茎根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期间,根据天气干旱情况灌施适量清水,保持茎根部位土壤湿润,助于药剂吸收输送到叶部。
以常规叶面喷雾法和土壤灌根施药法为对照。其中,常规叶面喷雾法将噻虫嗪0.2g(亩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清水稀释2000倍后,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土壤灌根施药法每株油甘树的啶虫脒用量0.2g(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水稀释后灌根施用;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
经观察调查发现,实施例1茎根施药后第1天,蚜虫即发生死亡,第2天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至第75天,防治效果仍达到70%以上,持效期超过60天。如表1结果所示,与土壤灌根施药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起效更快,体现高效性;与常规叶面喷雾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的防虫持效期更长。此外,实施例1茎根施药法不会污染土壤,也不飘散流失,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农药利用率更高。
表1油甘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949544960000041
实施例2柑橘茎根施药防治木虱、蚜虫等害虫
选择带有茎根的柑橘植株(5-6年生);或在春季新梢萌动后,利用圈枝法在柑橘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于夏梢抽发期,木虱、蚜虫、蓟马等害虫幼虫发生高峰前期,选择位于柑橘枝干离地30-120cm处的茎根作为施药部位。然后,用清水配制含0.1%丙三醇、1%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的助剂;摇匀后,按每100mL助剂加入0.5g噻虫嗪(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的比例,加入药剂混合均匀得到茎根施药专用药液;每株柑橘植株事先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塑料膜包裹在土壤层外,然后将塑料膜绑紧;施药时,解开茎根包裹土上方的塑料膜,用注射器或烧杯取50mL药液缓慢注灌到茎根部包裹土中,让其充分湿润后,重新扎紧茎根上方包裹的塑料膜;并且用橡皮围绕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将塑料膜绑紧,防止药液渗漏。茎根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期间,根据天气干旱情况灌施适量清水,保持茎根部位土壤湿润,助于药剂吸收输送到叶部。
以常规叶面喷雾法和土壤灌根施药法为对照。其中,常规叶面喷雾法将噻虫嗪0.5g(亩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清水稀释3000倍后,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土壤灌根施药法每株柑橘树的噻虫嗪用量0.5g(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水稀释后灌根施用;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
经观察调查发现,实施例2茎根施药后第1天,木虱、蚜虫等害虫即发生死亡,第2天的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第3天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至第75天,防治效果仍达到80%以上,持效期超过60天。如表2结果所示,与土壤灌根施药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起效更快,体现高效性;与常规叶面喷雾法相比,本案例的茎根施药法的防虫持效期更长。此外,调查结果发现(表3),实施例2茎根施药法农药不用直接接触地上土壤或空中喷雾,不会污染土壤或空气,也不飘散流失,对环境无污染,对捕食螨等天敌无危害,而且农药利用率更高。
表2柑橘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949544960000051
表3柑橘不同施药方法的生态效应和农药利用率比较
施药方式 有无污染 农药利用率 对天敌危害
实施例2施药法
土壤灌根施药法
叶面喷雾法 低或中等 严重
实施例3火龙果茎根施药防治蓟马
在新梢萌发期,蓟马幼虫发生高峰前期,选择火龙果植株(5-6年生)离地30cm左右的茎间气生根作为施药部位。用清水配制含0.1%丙三醇、2%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的助剂;摇匀后,按每100mL助剂加入0.5g螺虫乙酯(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的比例,加入药剂混合均匀得到茎根施药专用药液;然后,取100mL药液,加入200g左右黄泥土,搅拌均匀;将含药剂的黄泥土均匀包裹在火龙果茎间的气生根上,然后用塑料膜包裹在黄泥土层外,并用橡皮围绕植株气生根的包裹土将塑料膜绑紧。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期间,根据天气干旱情况灌施适量清水,保持茎根部位土壤湿润,助于药剂吸收输送。
以常规叶面喷雾法和土壤灌根施药法为对照。其中,常规叶面喷雾法将噻虫嗪0.5g(亩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清水稀释3000倍后,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土壤灌根施药法每株火龙果植株的螺虫乙酯用量0.5g(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水稀释后灌根施用;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
经观察调查发现,实施例3茎根施药后第1天,蓟马即发生死亡,第2天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至第75天,防治效果仍达到70%以上,持效期超过60天。如表4结果所示,与土壤灌根施药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起效更快,体现高效性;与常规叶面喷雾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的防虫持效期更长。此外,实施例3茎根施药法不会污染土壤,也不飘散流失,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农药利用率更高。
表4火龙果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949544960000061
实施例4橄榄茎根施药防治橄榄星室木虱
选择带有茎根的橄榄植株(10年生);或利用圈枝法在橄榄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于夏梢抽发期,橄榄星室木虱幼虫发生高峰前期,选择位于橄榄枝干离地30-120cm处的茎根作为施药部位。然后,用清水配制含0.1%丙三醇、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的助剂;摇匀后,按每100mL助剂加入1g噻虫嗪(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的比例,加入药剂混合均匀得到茎根施药专用药液;每株植株事先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塑料膜包裹在土壤层外,然后将塑料膜绑紧;施药时,解开茎根包裹土上方的塑料膜,用注射器或烧杯取100mL药液缓慢注灌到茎根部包裹土中,让其充分湿润后,重新扎紧茎根上方包裹的塑料膜;并且用橡皮围绕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将塑料膜绑紧,防止药液渗漏。茎根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期间,根据天气干旱情况灌施适量清水,保持茎根部位土壤湿润,助于药剂吸收输送到叶部。
以常规叶面喷雾法和土壤灌根施药法为对照。其中,常规叶面喷雾法将噻虫嗪0.5g(亩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清水稀释3000倍后,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土壤灌根施药法每株橄榄树的噻虫嗪用量1g(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水稀释后灌根施用;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
经观察调查发现,实施例4的茎根施药后第1天,橄榄星室木虱即发生死亡,第2天的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第3天的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至第75天,防治效果仍达到80%以上,持效期超过60天。如表5结果所示,与土壤灌根施药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起效更快,体现高效性;与常规叶面喷雾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的防虫持效期更长。此外,实施例4茎根施药法不会污染土壤,也不飘散流失,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农药利用率更高。
表5橄榄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949544960000071
/>
实施例5龙眼茎根施药防治卷叶蛾
选择带有茎根的龙眼植株(5年生);或利用圈枝法在龙眼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于夏梢抽发期,卷叶蛾幼虫发生高峰前期,选择位于龙眼树枝干离地30-120cm处的茎根作为施药部位。然后,用清水配制含0.5%丙三醇、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的助剂;摇匀后,按每100mL助剂加入0.5g啶虫脒和0.2g螺虫乙酯(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的比例,加入药剂混合均匀得到茎根施药专用药液;每株植株事先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塑料膜包裹在土壤层外,然后将塑料膜绑紧;施药时,解开茎根包裹土上方的塑料膜,用注射器或烧杯取60mL药液缓慢注灌到茎根部包裹土中,让其充分湿润后,重新扎紧茎根上方包裹的塑料膜;并且用橡皮围绕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将塑料膜绑紧,防止药液渗漏。茎根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期间,根据天气干旱情况灌施适量清水,保持茎根部位土壤湿润,助于药剂吸收输送到叶部。
以常规叶面喷雾法和土壤灌根施药法为对照。其中,常规叶面喷雾法将噻虫嗪0.7g(亩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清水稀释3500倍后,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施。土壤灌根施药法每株龙眼树的啶虫脒和螺虫乙酯用量分别为0.5g和0.2g(折合有效成分的量),用水稀释后灌根施用;施药后,60天内不再施药。
经观察调查发现,实施例5茎根施药后第1天,卷叶蛾即发生死亡,第2天的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至第75天,防治效果仍达到70%以上,持效期超过60天。如表6结果所示,与土壤灌根施药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起效更快,体现高效性;与常规叶面喷雾法相比,本实施例的茎根施药法的防虫持效期更长。
表6龙眼不同施药方法的防治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2949544960000081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在果树离地30-170cm处的茎部枝条环割表皮,并以湿土包裹诱导形成茎根;
S2、以步骤S1形成的地上茎根作为施药部位,在果树新梢萌发期,使用具有内吸性的药剂进行施药,将具有内吸性的药剂施于树茎或枝干的茎根包裹土中,即在茎根上包裹一层土壤,用膜将土壤绑紧,然后在膜上开口,将药剂注灌到包裹土中,最后再将膜绑紧,或者将药剂加到土壤中,搅匀后将含药剂的土壤包裹在茎根上,再用膜将土壤绑紧;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包括噻虫嗪、螺虫乙酯和啶虫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药剂还包括有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助剂:丙三醇0.1-0.5%、磷酸二氢钾1-3%、尿素0.5-1%;
所述药剂在使用时配制成药液,每个茎根的药液用量为20-100mL,每个茎根的药剂活性成分用量为0.2g-1g。
CN202110203275.5A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2930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3275.5A CN112930927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3275.5A CN112930927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0927A CN112930927A (zh) 2021-06-11
CN112930927B true CN112930927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24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3275.5A Active CN112930927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092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5780B (zh) * 2007-09-06 2010-06-09 周恩宝 药肥液及其制备方法
CN201222894Y (zh) * 2008-07-01 2009-04-22 李玉涛 一种树木病虫防治即时贴
CN102771324A (zh) * 2011-05-13 2012-11-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榕树根腐病的综合治疗技术
CN102657247B (zh) * 2012-05-05 2013-07-03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防治果树腐烂病的制剂及方法
CN104542079A (zh) * 2013-10-16 2015-04-29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一种含药缓释材料的加工及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方法
CN104067899B (zh) * 2014-05-05 2016-05-18 广州恒盛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南疆地区大规格苗木移植方法
CN105993728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蔬菜科学研究所 一种蔬菜茎部农药包裹式施用方法
CN106105606A (zh) * 2016-06-21 2016-11-16 全椒金核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山核桃与紫薇套种方法
CN107258422A (zh) * 2017-05-14 2017-10-20 广东飘之绿名木古树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古榕树气生根快速引导落地的方法
CN108184509A (zh) * 2017-11-24 2018-06-22 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蔬菜茎部农药包裹式施用方法
CN110692649A (zh) * 2019-10-29 2020-01-17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一种用于树干病虫害防治的药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0927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3557A (zh) 一种葡萄种植技术
CN107006258B (zh) 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CN106258774A (zh) 一种红如意石榴的种植方法
CN103430796B (zh) 油橄榄重虫濒死株复活的方法
CN103891498A (zh) 一种有机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06538223A (zh) 一种精油玫瑰的无公害栽培方法
CN103907470A (zh) 檀香的快速栽培方法
CN106358860A (zh) 一种沙田柚病虫害环保防治方法
Fisher The mesquite problem in the southwest.
CN106358633A (zh) 一种能生产出富硒牡丹籽油的油牡丹的栽培方法
CN103416385A (zh) 一种甜菜纸筒育苗苗床封闭除草方法
CN105519569A (zh) 苹果种植周期全程系统性农药及苹果种植周期的全程系统防护方法
CN105123345A (zh) 一种三七圆斑病防治方法
CN105875577A (zh) 一种甜高粱杂草的防控方法
CN112930927B (zh) 一种精准高效的施药方法及应用
CN103960241A (zh)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农药组合物及方法
JPS5858322B2 (ja) 植物の病害防除方法
CN110999920A (zh) 一种防治当归病虫害和降低当归抽薹率的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36637B (zh) 一种叶面喷施防治作物根部线虫病的农药组合物
CN105532349A (zh) 一种竹柳苗直插造林的种植方法
CN107455133A (zh) 一种青蒿的栽培方法
CN114342769A (zh) 一种北美红针栎大苗移栽方法
CN110402951B (zh) 一种自流式注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87302A (zh) 一种冀东滨海稻区机收稻固碳减排、减肥增效的方法
CN107801731A (zh) 一种芝麻间苗剂及其在芝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8

Address after: 510640, No. two, 80 street, Da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uegu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No. two, 80 street, Dafeng, Guangdong, Guangzhou, Tianhe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FRUIT TREE RESEARCH,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