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595B -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595B
CN112929595B CN202110080878.0A CN202110080878A CN112929595B CN 112929595 B CN112929595 B CN 112929595B CN 202110080878 A CN202110080878 A CN 202110080878A CN 112929595 B CN112929595 B CN 112929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client
virtual
application
clo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08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595A (zh
Inventor
杨智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08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595A/zh
Priority to US18/256,87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22687A1/en
Priority to EP21920869.1A priority patent/EP425487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370 priority patent/WO202215649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7Conference systems defining a virtual conference space and using avatars or ag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 H04L12/1818Conference organisation arrangements, e.g. handling schedules, setting up parameters needed by nodes to attend a conference, booking network resources, notifying involved pa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3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 H04L12/184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with heterogeneous receivers, e.g. layered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63Application servers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 H04N7/147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e.g. identifying the communication as a video-communication, intermediate storage of th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2Multipoint control uni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云服务端根据第二加入请求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云服务端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虚拟会议室。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不同会议软件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用户网络会议得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会议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网络的视频会议软件国内国外有很多品牌,各家都有自己独立的软件和服务系统,通常互相之间无法互通。实际使用中,很多企业使用不同品牌的会议软件,互相开会时会遇到无法互通的情况,只能重新下载对方软件,或以电话会议方式接入,带来很多不便。因此不同会议产品间的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一种沟通障碍。总结下来目前存在两大问题:视频会议软件各自独立,品牌商之间无法互联互通;使用不同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互相开会时,无法快速互相接入,只能下载对方软件,给用户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不同会议软件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使用不同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互相开会时快速互相接入,提高用户网络会议得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所述第二客户端安装有第二会议应用和所述云会议应用;所述云服务端安装有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和所述第二会议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所述云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所述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所述第一虚拟虚会议和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加入所述虚拟会议室;
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所述第二客户端安装有所述云会议应用;所述云服务端安装有所述第一会议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由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执行,包括:
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并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
基于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根据所述第二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基于所述云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所述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所述第一虚拟虚会议和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加入所述虚拟会议室,使得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所述方法由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执行,包括:
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基于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第二客户端安装有第二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云服务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第二会议应用。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云服务端根据第二加入请求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云服务端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虚拟会议室。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通过在云服务端创建虚拟会议室,将第一虚拟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该虚拟会议室,实现了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不同会议软件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使用不同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互相开会时快速互相接入,提高用户网络会议得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虚拟会议与第二虚拟会议的数据交互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提供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110、第二客户端120及云服务端130。
第一客户端110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第二客户端120安装有第二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云服务端130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第二会议应用。
第一客户端110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110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130发送第一加入请求。云服务端130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
第二客户端120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120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130发送第二加入请求。云服务端130根据第二加入请求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
云服务端130接收第一客户端110或第二客户端120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虚拟会议室。第一客户端110与第二客户端120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会议应用和第二会议应用可以理解为由不同开发商开发的用于实现网络会议的应用。第一客户端可以有多个,第二客户端可以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不限制两种开发商开发的会议应用,可以包括多种,或者可以理解为可以适用于当前上市的任意会议应用。如,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客户端和第四客户端等,且第三客户端安装第三会议应用,第四客户端安装第四会议应用。
其中,云会议应用可以通过web页面、软件插件、脚本及应用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实现。云会议应用可以通过登录等方式来实现鉴权。
其中,第一加入请求可以是第一会议号;第二加入请求可以是第二会议号。具体的,第一客户端110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后,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130发送第一会议号,云服务端130根据第一会议号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中。第二客户端120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后,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130发送第二会议号,云服务端130根据第二会议号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中。
第一客户端110或者第二客户端120可以向云服务端130发送会议室创建请求。云服务端130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该虚拟会议室。
本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110与第二客户端120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客户端110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130的第一虚拟会议;第一虚拟会议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转发至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120。第二客户端120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130的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转发至第一虚拟会议;第一虚拟会议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110。
其中,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摄像头通道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二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第一音频流转发至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通过虚拟摄像头通道将第二视频流发送至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第二音频流转发至第一虚拟会议。
示例性的,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虚拟会议与第二虚拟会议的数据交互过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虚拟会议建立虚拟扬声器、虚拟麦克风、虚拟摄像头及虚拟录屏模块;第二虚拟会议建立虚拟扬声器、虚拟麦克风、虚拟摄像头及虚拟录屏模块。以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为例,云服务端中的第一虚拟会议接收到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时,将第一音频流通过虚拟扬声器将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虚拟会议的虚拟麦克风中;采用虚拟录屏模块对第一视频流进行虚拟播放,使得第二虚拟会议的虚拟摄像头采集第一视频流。
可选的,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第一会议服务器140和第二会议服务器150。
第一客户端110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140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130的第一虚拟会议;第一虚拟会议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140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110。
第二客户端120通过第二会议服务器150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130的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通过第二会议服务器150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120。
其中,若第一客户端110有多个,则第一会议服务器140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分发至多个第一客户端110。同理,若第二客户端120有多个,则第二会议服务器150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分发至多个第二客户端120。
本实施例中,对于安装了第一会议应用的客户端,可以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对于安装了第二会议应用的客户端,可以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
可选的,如图3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第三客户端160,第三客户端160安装有云会议应用。第三客户端160通过云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或第二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110、第二客户端120和第三客户端160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案中,第三客户端160只需安装一个云会议应用就可以与安装了其他会议应用的客户端建立会议互通。
其中,第三客户端16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中,若第三客户端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110、第二客户端120和第三客户端160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是:第三客户端160将采集的第三视频流和第三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130中的第一虚拟会议中。第一虚拟会议通过第一会议服务140器将第三视频流和第三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110。第一虚拟会议将第三视频流和第三音频流转发至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通过第二会议服务器150发送至第二客户端120。
对于来自第一客户端110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二视频流,第一虚拟会议直接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三客户端160。对于来自第二客户端120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第一虚拟会议直接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三客户端160。
若第三客户端加入第二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110、第二客户端120和第三客户端160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第二客户端安装有第二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云服务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第二会议应用。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云服务端根据第二加入请求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云服务端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虚拟会议室。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通过在云服务端创建虚拟会议室,将第一虚拟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该虚拟会议室,实现了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不同会议软件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使用不同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互相开会时快速互相接入,提高用户网络会议得便捷性。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210、第二客户端220及云服务端230。
第一客户端210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第二客户端220安装有云会议应用。云服务端230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
第一客户端210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210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230发送第一加入请求。云服务端230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
第二客户端220通过云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210和第二客户端220通过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第一客户端210和第二客户端22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210和第二客户端220通过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客户端210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230;云服务端230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220。第二客户端220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云服务端230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210。
可选的,如图4所示,该系统还包括第一会议服务器240,第一客户端210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240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230。云服务端230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240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21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第二客户端安装有云会议应用;云服务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二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通过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第二客户端通过安装云会议应用实现与第一客户端的会议互通,实现了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间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不同会议软件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使用不同视频会议软件的用户互相开会时快速互相接入,提高用户网络会议得便捷性。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步骤520,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
步骤530,基于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根据第二加入请求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加入第二虚拟会议。
步骤540,基于云服务端,接收第一客户端或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第一虚拟虚会议和第二虚拟会议加入虚拟会议室,使得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一客户端与第二客户端通过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的第一虚拟会议;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摄像头通道将第一视频流发送至第二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第一音频流转发至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通过第二会议服务器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服务器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的第二虚拟会议;第二虚拟会议通过虚拟摄像头通道将第二视频流发送至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第二音频流转发至第一虚拟会议;第一虚拟会议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网络会议融合系统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0,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步骤620,基于云服务端,根据第一加入请求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
步骤630,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云会议应用加入第一虚拟会议。
步骤640,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通过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通过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云服务端将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第二客户端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云服务端;云服务端通过第一会议服务器将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注意,上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所述第二客户端安装有第二会议应用和所述云会议应用;所述云服务端安装有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和所述第二会议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二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所述云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所述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所述第一虚拟会议和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加入所述虚拟会议室;
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的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虚拟会议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一音频流转发至所述第二虚拟会议;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的第二虚拟会议;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转发至所述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虚拟会议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摄像头通道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所述第一音频流转发至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所述第二虚拟会议通过所述虚拟摄像头通道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虚拟会议,通过虚拟麦克风通道将所述第二音频流转发至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会议服务器和第二会议服务器;
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会议服务器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的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虚拟会议通过所述第一会议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二会议服务器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的第二虚拟会议;所述第二虚拟会议通过所述第二会议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客户端;所述第三客户端安装有所述云会议应用;
所述第三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或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和所述第三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会议应用通过web页面、软件插件、脚本及应用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实现。
7.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客户端、第二客户端及云服务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安装有第一会议应用和云会议应用;所述第二客户端安装有所述云会议应用;所述云服务端安装有所述第一会议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所述第一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所述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会议应用是用于实现网络会议的应用,所述云会议应用的实现方式至少包括web页面、软件插件、脚本及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将采集的第一视频流和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云服务端将所述第一视频流和所述第一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采集的第二视频流和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云服务端将所述第二视频流和所述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9.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系统执行,包括:
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第二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二虚拟会议,并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向所述云服务端发送第二加入请求;
基于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根据所述第二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二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二虚拟会议;
基于所述云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或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的会议室创建请求,并根据所述会议室创建请求创建虚拟会议室,并将所述第一虚拟会议和所述第二虚拟会议加入所述虚拟会议室,使得所述第一客户端与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虚拟会议室进行数据传输。
10.一种网络会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执行,包括:
基于第一客户端,通过第一会议应用创建或者进入第一虚拟会议,并通过云会议应用向云服务端发送第一加入请求;
基于云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加入请求通过所述第一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基于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会议应用加入所述第一虚拟会议;
其中,所述第一会议应用是用于实现网络会议的应用,所述云会议应用的实现方式至少包括web页面、软件插件、脚本及应用;
所述第一客户端和所述第二客户端通过所述云服务端进行数据传输。
CN202110080878.0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929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0878.0A CN11292959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US18/256,870 US20240022687A1 (en) 2021-01-21 2021-12-29 Network conference convergence system and method
EP21920869.1A EP4254877A4 (en) 2021-01-21 2021-12-29 NETWORK CONFERENCE CONVERGENCE SYSTEM AND PROCEDURES
PCT/CN2021/142370 WO2022156498A1 (zh) 2021-01-21 2021-12-29 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0878.0A CN11292959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595A CN112929595A (zh) 2021-06-08
CN112929595B true CN112929595B (zh) 2022-11-22

Family

ID=7616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0878.0A Active CN112929595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22687A1 (zh)
EP (1) EP4254877A4 (zh)
CN (1) CN112929595B (zh)
WO (1) WO20221564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595B (zh) * 2021-01-21 2022-1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13630403B (zh) * 2021-07-29 2023-04-14 海南众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业主线上会议系统及方法
CN114222195A (zh) * 2022-01-27 2022-03-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推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79555A (zh) * 2022-08-01 2022-08-30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线上会议实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080A (zh) * 2010-06-30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会议融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34942A (zh) * 2015-03-13 2015-06-24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178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一块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云会议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1863A (zh) * 2019-09-09 2019-12-20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小程序卡片快捷入会的方法
CN11113164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级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2604A (zh) * 2020-04-26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5121A (zh) * 2020-10-27 2021-0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会议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0385B (zh) * 2009-07-16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US9615056B2 (en) * 2010-02-10 2017-04-04 Oovo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ommunication on mobile devices
EP2713551B1 (en) * 2011-11-09 2016-02-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onference system
CN104301126A (zh) * 2014-09-25 2015-01-21 深圳市京华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虚拟会议室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0182084B2 (en) * 2015-03-31 2019-01-15 Vmware, Inc. Cloud-based conferencing system
CN105357223A (zh) * 2015-12-07 2016-02-24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信协议的三维协同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11095694B2 (en) * 2016-06-03 2021-08-17 T1V, Inc. Cross network sharing system
JP7431757B2 (ja) * 2018-06-15 2024-02-15 シュアー アクイジッション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統合会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131252B (zh) * 2019-12-24 2022-08-26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监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9595B (zh) * 2021-01-21 2022-11-2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080A (zh) * 2010-06-30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会议融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34942A (zh) * 2015-03-13 2015-06-24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178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一块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云会议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1863A (zh) * 2019-09-09 2019-12-20 上海赛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小程序卡片快捷入会的方法
CN11113164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级联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2604A (zh) * 2020-04-26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35121A (zh) * 2020-10-27 2021-0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上会议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56498A1 (zh) 2022-07-28
US20240022687A1 (en) 2024-01-18
CN112929595A (zh) 2021-06-08
EP4254877A1 (en) 2023-10-04
EP4254877A4 (en) 202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9595B (zh) 一种网络会议融合系统及方法
CN108289187B (zh) 网络直播接入视频会议方法及系统
EP3926917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08003116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a conference call between a remote and a local endpoint
US20090305688A1 (en) Method of Enabling a Combinational Servic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Implementing the Service
CN103582174A (zh) 用于离线参与显示会话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5763831A (zh) 一种实现视频会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23536A (zh) 一种电视会议中与会者私聊的方法及装置
KR20140098573A (ko) 영상 회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9438857B2 (en)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ulti-way video conference switching method
WO2013166762A1 (zh) 个人网设备组网方法及系统
US11290685B2 (en) Call processing method and gateway
CA2799297C (en) System and procedure for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s.
CN103546717A (zh) 音视频会议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996039B (zh) 电子白板共享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GB2416090A (en) Integrated instant message system with gateway functions
US20220391452A1 (en) Method for conducting an audio and/or video conference
CN116193062A (zh) 一种会议互联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1305623B (zh) 用于确定具有控制功能的pt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JP6692922B2 (ja) 複数のビデオ会議用端末を用いてマルチスクリーンビデオ会議を提供できるビデオ会議サーバー及びその方法
CN116600076B (zh) 视频会议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020022564A (ko) 인터넷 방송을 이용한 다자간 음성전달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4075483A1 (zh) 一种利用机顶盒实现多方会议通话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528268B1 (ko) 콘텐츠를 원격 위치들에 스트리밍하기 위한 시스템과 방법
CN108270995B (zh) 一种终端与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