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1992A -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1992A
CN112921992A CN202110096175.7A CN202110096175A CN112921992A CN 112921992 A CN112921992 A CN 112921992A CN 202110096175 A CN202110096175 A CN 202110096175A CN 112921992 A CN112921992 A CN 112921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hole
tensioning
grouting
dr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61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军
田红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61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19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1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19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组合支护结构包括锚拉桩和格构锚固,锚拉桩包括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格构锚固包括方形格构本体和预应力锚索,格构本体由纵梁和横梁组成,预应力锚索设于格构本体的交叉点处,纵梁底部与纵梁底部与所述冠梁连接的冠梁连接。本发明将预应力锚拉桩及格构锚固形成组合支护结构体系,结合两种支护结构优点,应用于岩质高边坡支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质边坡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随着我国公路、铁路里程不断增加,在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施工的工程越来越多,逢山开路成为山区地段道路修筑的常态。在此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深挖路堑与高填路堤边坡,其防护问题非常突出。由于山区地层复杂,地质变化较大,边坡支护工程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见的山体高边坡支护结构主要有抗滑桩、重力式挡墙、框架锚杆挡土墙等支护形式,每种支护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并且对于高填方岩质边坡而言,都存在着一定造价高、耐久性低等缺点,且边坡附加荷载对高填方边坡承载力和变形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以上支护结构显然不能符合经济性的条件下满足其安全技术指标。面对岩质高边坡支护诸多技术难题,依靠传统单一的支护结构无法合理解决,最有效的途径是在传统单一支护结构体系基础上,采用组合式支护结构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将预应力锚拉桩及格构锚固形成组合支护结构体系,应用于岩质高边坡支护。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拉桩和格构锚固,所述锚拉桩包括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抗滑桩均匀间隔竖直插入稳定地层中,抗滑桩顶端设有冠梁,所述预应力锚索沿抗滑桩从上往下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格构锚固包括方形格构本体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格构本体由纵梁和横梁组成,预应力锚索设于格构本体的交叉点处,所述纵梁底部与所述冠梁连接。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S1)锚拉桩施工:钻孔灌注抗滑桩,在抗滑桩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并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安装灌浆,灌浆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锚索张拉完成后及时对锚头进行补浆和封锚;
S2)格构锚固施工:在锚固地层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并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安装灌浆,浇筑格构梁,待锚孔注浆体强度和格构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锚具,张拉,并对外锚头进行防护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预应力锚索成孔包括如下步骤:
S11)按照设计编号测量放线,并用油漆标识,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钻机,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控制钻机导轨倾角和方位的误差;
S12)在钻进过程中要做施工记录,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min;
S13)锚索成孔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中岩土全部清除孔外,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1.0m,并保证清孔质量。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锚索安装灌浆包括如下内容: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除锈、除油污,锚索孔内灌浆采用从孔底到孔口反浆式注浆,注浆量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若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预应力锚索张拉包括如下内容:当灌浆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张拉锁定,在张拉作业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试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锁固力,张拉分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锁固力的0.25、0.5、0.75、1.0、1.1倍,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变形稳定后,且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时,进行锁定作业。
按上述方案,步骤S1中所述锚头补浆和封锚包括如下内容:张拉作业完成后对锚头进行补浆和封锚,采用与所述抗滑桩同强度的混凝土封锚,锚索外锚结构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80mm,然后对于锚头与抗滑桩之间的空隙进行补浆,直至补浆孔溢浆为止。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所述在锚固地层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包括如下内容: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钻孔要求干钻,出现不良钻进现象时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要求稳钻1~2分钟,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锚孔钻造结束后,进行现场监理检验。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所述锚索安装灌浆包括如下内容:安装锚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将锚索用人工抬至工作面,将锚索平顺穿入锚孔,当外露部分满足工作长度时即到位,停止穿索,锚索安装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灌浆工作,待孔口溢出清晰的浆体即可停止注浆。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所述浇筑格构梁包括如下内容:格构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孔口周围及建基面上的碎石及泥土,然后绑扎钢筋、立模,并在锚索位置套上定位管,同时安装定向筋及固定锚垫板,锚垫板作为格构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必须与定位管轴线垂直,采用分段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
按上述方案,步骤S2中所述锚索张拉锁定包括如下内容:整体张拉前,应进行单股钢绞线的预张拉,单股钢绞线的最大预张拉力可取单股钢绞线设计张拉力的10%,整体张拉采用间隔施工,每间隔1~2根锚索进行循环张拉锁定,张拉分等级、分次进行,按设计值的15%、30%、45%、60%、75%、90%进行张拉,每级张拉观测稳定时间为5~10min,一次张拉完毕五天后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至90%时,观测稳定10min后,回油至75%观测10min稳定后锁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综合方法对山体边坡进支护,避免了单一方法的施工缺陷,并减少岩层开挖量,不仅有效的保证了边坡支护的施工质量,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施工简单、结构新颖、造价低、降低劳动强度,从根本上节省了大量设备、人员投入,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格构锚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锚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锚墩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锚拉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格构锚固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包括锚拉桩和格构锚固,锚拉桩包括抗滑桩1和预应力锚索2,抗滑桩均匀间隔竖直插入稳定地层中,抗滑桩顶端设有冠梁3,预应力锚索沿抗滑桩从上往下间隔设置两根,格构锚固包括方形格构本体4和预应力锚索,格构本体由纵梁和横梁组成,预应力锚索设于格构本体的交叉点处,纵梁底部与冠梁连接。
一、锚拉桩施工步骤如下:
锚拉桩工艺的施工(见图5),按以下步骤进行:1、抗滑桩砼浇筑;2、锚索成孔;3、无粘结压力分散型锚索安装灌浆;4、锚索张拉;5、锚索封锚;6、锚墩施工。
(1)抗滑桩砼浇筑
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桩身混凝土应连续灌注,不得形成水平施工缝。检查成孔质量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当需加快施工进度时,宜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1/3。抗滑桩填芯后,清除桩顶浮浆。
(2)锚索成孔
1、按照设计编号测量放线,并用油漆标识。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控制钻机导轨倾角和方位的误差。
2、锚索成孔应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钻机。在钻进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如地层情况、地下水情况、进尺速度等。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min。
3、锚索成孔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中岩土全部清除孔外,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锚索安装。
4、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1.0m,并保证清孔质量。
(3)无粘结压力分散型锚索安装灌浆
锚索成孔后,立即制作锚索,安装锚索,灌浆。选用1860MPa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和可全孔一次注浆等优点,全长为无粘结压力分散型锚索,基本组成为:导向帽5、单锚头、锚板、隔离架6、注浆管7、高强低松弛钢绞线8等(见图3),单锚头穿过导向帽上固定的锁具挡板9并通过锚头锁具锁紧。将施加的预应力分散在整个锚固段上,使应力应变分散、减小,从而确保锚固体不受破坏。
锚索直径15.24mm,要求顺直、无损伤、无死弯。锚固段必须除锈、除油污。锚索孔内灌浆采用M30水泥砂浆,采用从孔底到孔口反浆式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30Mpa。当砂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注浆采用的水泥砂浆,经试验比选后确定施工配合比。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4)锚索张拉
1、锚索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试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锁固力。
2、锚索张拉分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锁固力的0.25、0.5、0.75、1.0、1.05倍,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变形稳定后,且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时,方可进行锁定作业。
a.第一循环张拉:初始荷载调直后,在锁固力的0.2的基础上继续加载至锁固力的0.25倍时锁定,稳定2~5min;
b.第二循环张拉:第一循环张拉结束后,在锁固力的0.25的基础上继续加载至锁固力的0.5倍时锁定,稳定2~5min;
c.第三循环张拉:第二循环张拉结束后,在锁固力的0.5的基础上继续加载至锁固力的0.75倍时锁定,稳定2~5min;
d.第四循环张拉:第三循环张拉结束后,在锁固力的0.75的基础上继续加载至锁固力的1.05倍时锁定,稳定10~20min。
3、通过设计优化将锚固端由一个点分散为多点,改善内锚头应力集中问题,通过二次张拉工艺解决锚索受力后的前期松弛变形问题。
(5)锚索封锚
锚索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对锚头进行补浆和封锚,锚头采用与抗滑桩同强度的混凝土封头,防止锈蚀破坏。对于锚头和抗滑桩等空隙的补浆作为锚头防腐的一项关键工序进行,直至补浆孔溢浆为止。封锚应保证锚索外锚结构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80mm。
2、格构锚固施工步骤
格构锚固的施工(见图6),按以下步骤进行:1、成孔;2、锚索制作3、安装锚索4、注浆5、浇筑框格梁6、安装锚具,张拉
(1)成孔
①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②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③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④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⑤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索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⑥锚孔检验
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2)锚索制作
锚索制作工艺流程:编束通知单→下料、清洗→安装承载体→挤压P锚→编束→安装支撑环→安装注浆管→验收→库存。
在预先平整好的下料场地上按下料长度进行下料,每根绞线长度误差控制在10cm左右。钢绞线下料长度=各分段锚固长度+锚索自由段长度+框格梁厚度+锚索工作段长度+截长误差(约100mm)。下料要求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好以后,钢绞线全段除锈除污垢后,将每束锚索平顺地放在制作平台上,用钢卷尺量出锚固段和自由段,分别作出标记,在自由段涂抹黄油,作防腐处理后再外套PVC管(如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则在一端锚固长度内剥除PE层,对剥除部分钢绞线除污洗净)。按要求设置承压板、支撑环,支撑环每1m放1个,用GYJ60A型挤压机对剥除部分挤压上P锚。索体要求绑扎牢固,绞线应平行顺直。对不同位置处的承载体相应的绞线外露端做出临时和永久性标记。灌浆管绑扎在锚索体上,灌浆管头部距锚索体端部5~10cm,灌浆管使用前,要检查有无破裂、堵赛。绑扎好的锚索顶部要安装导向帽,以方便穿索。锚索制好后应将承压板、P锚外部涂上防腐油漆。检查合格后的锚索标识好以后分区存放,同时做好防雨、防晒工作。
(3)安装锚索
安装锚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即可将锚索用人工抬至工作面,用人工将锚索平顺穿入锚孔,当外露部分满足工作长度时即到位,停止穿索。锚索往孔内穿时,索体必须平顺,不得扭绞,同时应避免损伤PE(或PVC)管及支撑环脱落。锚索安装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灌浆工作。如图3。
(4)注浆
注浆采用3SNS双液注浆泵,搅拌采用灰浆搅拌机进行。浆液要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边注浆边缓慢抽拔注浆管,保证注浆管口处于浆液面以下。并保证浆体密实、饱和,达到设计浆体强度。待孔口溢出清晰的浆体即可停止注浆。注浆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记录,并做好试验块。
(5)浇筑格构梁
把格构梁位置坡面清理干净,人工绑扎钢筋后支牢模板,并在锚索位置套上PVC管;采用分段浇筑砼,浇筑时振捣要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格构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孔口周围及建基面上的碎石及泥土,并制作锚墩(见图4)。
锚墩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设计要求,钢筋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指标经检验合格,钢筋应除锈、除油并调直,外表面检查合格。
锚墩钢筋制安时,先用风钻在锚索孔周围坡面上对称打孔4个,插入Ф20骨架钢筋并固定,然后按照图纸要求焊接钢筋网并固定于骨架钢筋上,焊接质量符合要求。焊接过程中,不得损伤钢绞线。
钢垫板10安装:钢垫板与套管11焊好,并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其预留孔的中心位置应在锚孔轴线上,平面上与锚孔轴线正交,其误差不得大于0.5。锚墩、钢垫板规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在钢垫板与基岩面之间按照图示锚墩尺寸立模,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边浇筑边用振捣棒振捣,充填必须密实。
砼浇筑时,须现场取样,确保锚墩浇筑质量,并给锚索张拉提供依据。
(6)安装锚具,张拉
待锚孔注浆体强度和格构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和监理工程师书面通知即可进行张拉。张拉前须对张拉机具进行配套标定,计算出千斤顶受力与油压的线性方程,用于张拉油压与张拉力的控制。安装锚板前,要用棉纱擦净锚板内的泥沙油污。钢绞线穿入锚板的顺序,力求与钢绞线束绑扎的顺序一致,防止交叉缠绕。使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在张拉前,钢绞线外包的PE护管割掉,不得用火烧钢绞线,剥除PE后要清除防腐油脂。
按设计要求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并锁定。锚索张拉锁定采用间隔施工,即每间隔1~2根锚索进行循环张拉锁定。张拉分等级、分次进行,即按设计值的15%、30%、45%、60%、75%、90%进行张拉,每级张拉观测稳定时间为5~10min,一次张拉完毕5天后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至90%时,观测稳定10min后,回油至75%观测10min稳定后锁定。张拉千斤顶的轴线必须与锚索轴线一致,锚环、夹片和锚索体张拉部分不得有泥砂、锈蚀层或其它污物。索整体张拉前,应进行单股钢绞线的预张拉,单股钢绞线的最大预张拉力可取单股钢绞线设计张拉力的10%,且锚索各单元体的预拉应力值应当一致。如在张拉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有迹象表明预应力损失较大时,则必须进行补偿张拉,此时应一次张拉到超张拉荷载。
张拉结束后,将锚板外的钢绞线处理好,不能松散,以备再进行张拉。为防止外锚头的长期暴露,每次结束后应作相应的防护。每级张拉的稳定时间必须保证,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法”控制,以张拉油压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进行检查,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拉桩和格构锚固,所述锚拉桩包括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抗滑桩均匀间隔竖直插入稳定地层中,抗滑桩顶端设有冠梁,所述预应力锚索沿抗滑桩从上往下间隔设置两根,所述格构锚固包括方形格构本体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格构本体由纵梁和横梁组成,预应力锚索设于格构本体的交叉点处,所述纵梁底部与所述冠梁连接。
2.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S1)锚拉桩施工:钻孔灌注抗滑桩,在抗滑桩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并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安装灌浆,灌浆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锚索张拉完成后及时对锚头进行补浆和封锚;
S2)格构锚固施工:在锚固地层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并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安装灌浆,浇筑格构梁,待锚孔注浆体强度和格构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安装锚具,张拉,并对外锚头进行防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应力锚索成孔包括如下步骤:
S11)按照设计编号测量放线,并用油漆标识,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钻机,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控制钻机导轨倾角和方位的误差;
S12)在钻进过程中要做施工记录,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min;
S13)锚索成孔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中岩土全部清除孔外,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深度1.0m,并保证清孔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锚索安装灌浆包括如下内容: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除锈、除油污,锚索孔内灌浆采用从孔底到孔口反浆式注浆,注浆量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若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应力锚索张拉包括如下内容:当灌浆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进行张拉锁定,在张拉作业前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试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锁固力,张拉分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锁固力的0.25、0.5、0.75、1.0、1.1倍,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变形稳定后,且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时,进行锁定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锚头补浆和封锚包括如下内容:张拉作业完成后对锚头进行补浆和封锚,采用与所述抗滑桩同强度的混凝土封锚,锚索外锚结构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80mm,然后对于锚头与抗滑桩之间的空隙进行补浆,直至补浆孔溢浆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在锚固地层上进行预应力锚索成孔包括如下内容: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钻孔要求干钻,出现不良钻进现象时停钻,进行固壁灌浆处理,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要求稳钻1~2分钟,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锚孔钻造结束后,进行现场监理检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锚索安装灌浆包括如下内容:安装锚索前,要核对锚索编号是否与孔号一致,确认无误后,将锚索用人工抬至工作面,将锚索平顺穿入锚孔,当外露部分满足工作长度时即到位,停止穿索,锚索安装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灌浆工作,待孔口溢出清晰的浆体即可停止注浆。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浇筑格构梁包括如下内容:格构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清除孔口周围及建基面上的碎石及泥土,然后绑扎钢筋、立模,并在锚索位置套上定位管,同时安装定向筋及固定锚垫板,锚垫板作为格构梁端面模板固定在定位管端部,锚垫板必须与定位管轴线垂直,采用分段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均匀、密实,保证浇筑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锚索张拉锁定包括如下内容:整体张拉前,应进行单股钢绞线的预张拉,单股钢绞线的最大预张拉力可取单股钢绞线设计张拉力的10%,整体张拉采用间隔施工,每间隔1~2根锚索进行循环张拉锁定,张拉分等级、分次进行,按设计值的15%、30%、45%、60%、75%、90%进行张拉,每级张拉观测稳定时间为5~10min,一次张拉完毕五天后进行二次张拉,二次张拉至90%时,观测稳定10min后,回油至75%观测10min稳定后锁定。
CN202110096175.7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9219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6175.7A CN112921992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6175.7A CN112921992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1992A true CN112921992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6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6175.7A Pending CN112921992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199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662A (zh) * 2021-07-05 2021-10-01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
CN113550335A (zh) * 2021-07-09 2021-10-26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边坡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工法
CN113756339A (zh) * 2021-09-15 2021-12-07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774917A (zh) * 2021-09-06 2021-12-1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法
CN115404885A (zh) * 2022-07-22 2022-11-29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适于多台阶高陡边坡渐变式支挡施工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0712A (zh) * 2015-07-08 2015-11-11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破碎互层式复合岩质边坡高压冲洗植锚回灌综合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39008A (zh) * 2019-08-19 2019-11-12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软岩边坡滑坡治理的组合加固方法
CN110565657A (zh) * 2019-08-27 2019-12-13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一种加固滑坡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0712A (zh) * 2015-07-08 2015-11-11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硬破碎互层式复合岩质边坡高压冲洗植锚回灌综合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39008A (zh) * 2019-08-19 2019-11-12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软岩边坡滑坡治理的组合加固方法
CN110565657A (zh) * 2019-08-27 2019-12-13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一种加固滑坡的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662A (zh) * 2021-07-05 2021-10-01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
CN113463662B (zh) * 2021-07-05 2022-05-24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方法
CN113550335A (zh) * 2021-07-09 2021-10-26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边坡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工法
CN113774917A (zh) * 2021-09-06 2021-12-10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土石方开挖填方及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施工方法
CN113756339A (zh) * 2021-09-15 2021-12-07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404885A (zh) * 2022-07-22 2022-11-29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适于多台阶高陡边坡渐变式支挡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21992A (zh) 一种用于复杂岩质高边坡的组合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031784B (zh) 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方法
CN108842819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线路隧道施工方法
CN104746517B (zh) 一种全长在承压水头以下的锚杆支护体系
CN111576481A (zh) 一种隧道洞口明洞加固施工方法
CN112343049A (zh) 一种危岩面加固用锚索施工工艺
CN106907169A (zh) 一种压力分散型锚索及其在特大断面隧道支护中的施工方法
CN113882375A (zh) 一种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CN111676969A (zh) 基坑囊式扩大头锚索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160324A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12095633A (zh) 一种无模喷砼梁施工工艺
CN210766754U (zh) 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锚杆支护结构
CN115539095A (zh) 用于盾构施工的防水和监测方法
CN110106889A (zh) 一种深基坑灌注护坡桩加锚索支护施工工法
CN113756339A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框架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802582A (zh) 一种丘陵地带临近异形建筑的山体支护方法
CN113550335A (zh) 一种高边坡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工法
CN115717397A (zh) 拉森钢板桩与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施工方法
CN107059872B (zh) 斜索拔桩方法及斜索拔桩系统
CN212561494U (zh) 一种通过旋喷、粉喷或搅拌桩增强地基基础的预应力锚杆桩
CN212270945U (zh) 一种铁路既有线基坑支护系统
CN219137776U (zh) 应用于风化花岗岩地区的拉压复合型抗浮锚固结构
CN112813989A (zh) 一种基坑用锚索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195942A (zh) 一种建筑基础边坡分阶支护方法
CN111676966A (zh) 一种全粘结支护锚杆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