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4365A -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4365A
CN112914365A CN202110348858.7A CN202110348858A CN112914365A CN 112914365 A CN112914365 A CN 112914365A CN 202110348858 A CN202110348858 A CN 202110348858A CN 112914365 A CN112914365 A CN 112914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rage
barrel
wine
inner bag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88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迪林
邱迪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ro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ro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ro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ro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88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4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4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料桶,属于饮料引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桶体,具有桶口;瓶塞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桶口处,具有让饮料通过的液体通道、与液体通道相平行并且让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和仅被液体通道穿过的熔接部,以及内袋,设置在桶体内,用于盛装饮料,由至少一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其中,熔接部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袋口部通过热熔接方式密封在熔接部上。

Description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饮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背景技术
饮料桶是一种用于盛放饮料(例如啤酒、咖啡、汽水等)的容器。现有技术中,饮料桶包含钢瓶和塑料瓶两种,其中钢瓶可以回收利用,但是重量很重,且回收成本高,在进行回收清洗的过程中还可能导致环形污染;塑料瓶制造成本低,但是气密性差,容易影响饮料的风味,严重的可能会漏气,且一般不具有遮光性,紫外线长时间照射饮料容易使饮料变质。
目前,为了解决塑料桶气密性差的问题,可以在塑料桶内设有内袋,在内袋内盛放饮料。塑料桶的桶口通常设有具有阀功能的瓶塞构件,将内袋与瓶塞构件相固定连接,当塑料桶为酒桶时,瓶塞构件即为酒矛。但是,现有技术中,酒矛均设置在内袋的侧面,也就是说,需要在内袋的侧面开设通孔,再将酒矛连接在通孔处,但是,这种连接方法加工起来非常麻烦,且加工完成后酒矛位于内袋侧面,内袋两侧面不对称,因此,在将内袋放入塑料桶内时,容易导致内袋与酒矛连接处的部分内袋在桶口被严重挤压变形,导致内袋破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可以在保证饮料密封性的同时使内袋与瓶塞构件的连接更加牢固,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具有桶口;瓶塞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桶口处,具有让饮料通过的液体通道、与液体通道相平行并且让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和仅被液体通道穿过的熔接部,以及内袋,设置在桶体内,用于盛装饮料,由至少一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其中,所属气体通道设置在所属瓶塞构件的偏心位置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熔接部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袋口部通过热熔接方式密封在熔接部上,袋口部具有两个分别与密封边缘相连接的边缘部,每个边缘部分别与熔接部上对应的端部相热熔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熔接部横截面的形状为菱形、梭形或十字星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桶体为酒桶,瓶塞构件为酒矛,饮料为酒液,熔接部上设有与液体通道相连通的向桶体底部延伸的空心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酒矛具有阀体以及底盖,桶口固定连接有阀座,用于安装阀体,底盖设置在阀体的底部,液体通道内设有用于控制液体通道通断的阀芯、与阀芯相配合用于对液体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使阀芯与第一密封件相抵靠从而密封液体通道的第一复位弹簧,底盖远离阀体的一侧设有熔接部,阀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桶口相配合进行密封的第三密封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袋的外表面与桶体的内壁之间构成进气腔,气体通道与进气气腔相连通,其内设有用于控制气体通道通断的进气顶芯以及用于使进气顶芯沿气体通道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复位弹簧,进气顶芯上设有与气体通道相配合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件,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密封件与气体通道的内壁相抵靠并对气体通道进行密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中空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沿中空管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凸棱,用于引导饮料沿中空管的外壁进行流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袋的容量是桶体容量的1.7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饮料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袋包含三层膜结构,依次为PET层、EVOH层以及PET层,或内袋包含四层膜结构,依次为PET层、EVOH层、尼龙层以及PET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饮料桶;以及打饮料器,安装在饮料桶上,具有出液管,用于向内袋的外表面与桶体的内壁之间充气,从而使内袋内的饮料从出液管内流出。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饮料桶,在瓶塞构件底部设置呈梭形的熔接部,内袋的袋口设置在内袋的边缘,通过热熔的方式与熔接部连接,与在内袋侧面设置通孔让酒矛穿过相比,袋口的加工更加简单,并且由于熔接部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其中间厚两端扁平的结构使得袋口在于熔接部相热熔接时熔接的面积更大,因此,可以使得内袋与酒矛的连接更加牢固。另外,通过热熔的方式进行连接,密封性也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桶,内袋由至少一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并且袋口部具有两个分别与密封边缘相连接的边缘部,在边缘部的作用下,袋口部具有合拢的趋势,边缘部位置处的片材具有互相靠近彼此的趋势,因此在这种袋口部中熔接中间厚两端扁平的熔接部,连接更加牢固,内袋不易从瓶塞构件上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内袋与酒矛相热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立体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机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打气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内袋与酒矛相热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空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饮料桶主要用于存放酒水,也可以用于存放如汽水、牛奶等其他饮料。本实施例中,以饮料桶存放酒水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料机1,包括饮料桶100以及打饮料器20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饮料桶100包括桶体10、内袋20、瓶塞构件30、底座40以及提手50。
本实施例中,桶体10为酒桶10,瓶塞30构件为酒矛30,打饮料器200为打酒器200。
酒桶10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具有桶口11,在桶口11处设有用于固定酒矛30的阀座12。桶口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酒矛30相连接的外螺纹。阀座12的内壁上设有与桶口11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螺纹旋合固定安装在酒桶10上。
本实施例中,酒桶10为透明的塑料材质。
内袋20设置在酒桶10内,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用于盛装酒水,其外表面与酒桶的内壁之间构成进气腔。本实施例中,内袋20为三层膜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PET层、EVOH层以及PET层。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袋20也可以为四层膜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PET层、EVOH层、尼龙层以及PET层。
本实施例中,内袋20的容量是酒桶容量的1.7倍。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内袋与酒矛相热熔接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内袋20由两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21,袋口部21的两侧边缘为内袋20的熔接面22。酒矛30具有熔接部322,熔接部322与袋口部21相热熔接,也就是说,熔接面22热熔在熔接部322上。熔接部322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322a,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袋口部21的两端的边缘部211分别与两个端部322a相热熔接。
熔接部322横截面的形状为菱形、梭形或十字星形。本实施例中,熔接部322的形状为菱形。
酒矛30设置在桶口11处,与打酒器200相配合连接,对桶口进行密封,通过在内袋20的外表面与酒桶10的内壁之间充入气体,可以让内袋20内的酒水从酒矛30处流出。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立体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酒矛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5~图8所示,酒矛30具有阀体31、底盖31、阀芯32、进气顶芯34以及空心管35。
阀体31呈圆柱状,其中心设有用于让酒水流过的阀体出酒孔311,在阀体出酒孔311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让气体流过的阀体进气孔312;阀体31的顶部设有阀体连接部313,用于与打酒器200相连接固定;阀体31的外表面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定位凸部314,该定位凸部314的一侧抵靠在桶口11的端面,另一侧抵靠在阀座31上;在定位凸部314靠近桶口的一侧阀体外表面上设有第三密封件315,用于在瓶口处的内壁与阀体31的外表面的挤压下对桶口11进行密封;阀体31的底部端面设有沿圆周均匀排布的连接柱316,用于与底盖32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件315被阀体31和底盖32压紧固定,形状与阀体31和底盖32的形状相配合。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底盖32包括盖体321、设置在盖体远离阀体31的一侧的熔接部322以及由熔接部321向酒桶10的底部延伸的空心管安装部323。
盖体321上对应位置设有与连接柱316相配合从而对底盖32和阀体31进行连接的连接柱安装孔321a。
熔接部321呈梭形,其中间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与袋口部21的边缘相相热熔接,使得酒矛30固定连接在内袋20上。
空心管33插入空心管安装部323,并卡紧在空心管安装部323中。
底盖32还具有从中心贯穿盖体321、熔接部321以及空心管安装部323的底盖出酒孔324,以及设置在底盖出酒孔324的一侧并贯穿盖体321和熔接部321的底盖进气孔325。
底盖出酒孔324内设有十字筋条324a,空心管33抵靠在十字筋条324a的一端,十字筋条324a的另一端设有由端面中心向远离空心管33的方向延伸的凸柱324b。
底盖进气孔325包含直径不同的两个部分,其中,直径较小的部分贯穿熔接部321。这两个直径不同的部分相连接处形成环形面325a。
空心管33为中空结构,一端插入空心管安装部323,另一端向酒桶10的底部延伸。本实施例中,空心管33的外壁为光滑外壁。
阀体出酒孔311与底盖出酒孔324相对设置并互相连通形成液体通道30a,阀芯34设置在液体通道30a中。液体通道30a位于酒矛的中心位置处。
阀芯34的顶部呈十字状,底部呈圆筒状,中间设有阀芯凸沿34a。阀芯34的底部还具有可以被凸柱324b插入的圆形槽,使得阀芯34可以沿凸柱324b进行上下移动。
在液体通道30a处还设有与阀芯34相配合的第一密封件341和第一复位弹簧342。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341为环形密封圈。
第一密封件341位于阀芯34的顶部,与阀芯34的阀芯凸沿34a相配合对液体通道30a进行密封。
第一复位弹簧342套设在阀芯34的底部,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抵靠在十字筋条324a的端面,另一端抵靠在阀芯凸沿34a的底部。
在第一复位弹簧342弹簧力作用下,阀芯凸沿34a挤压第一密封件341对液体通道30a进行密封,从而关闭液体通道30a。
当阀芯34向下移动时,阀芯凸沿34a与第一密封件341分离,打开液体通道30a。
阀体进气孔312与底盖进气孔325相对设置并互相连通形成气体通道30b,进气顶芯35设置在气体通道30b中。气体通道30b与液体通道30a相平行。
进气顶芯35的顶部呈十字状,底部呈圆筒状,中间设有顶芯凸沿34a。进气顶芯35上还套设有第二密封件351,第二密封件351一端抵靠在顶芯凸沿34a的上端面,一端抵靠在阀体31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341为环形密封圈。
在气体通道30b处还设有与进气顶芯35相配合的第二复位弹簧352。第二复位弹簧352套设在进气顶芯34的下端,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抵靠在顶芯凸沿34a的下端面,另一端抵靠在环形凸面325a上。
在第二复位弹簧352弹簧力作用下,顶芯凸沿34a与阀体31挤压第二密封件351对气体通道30b进行密封,从而关闭气体通道30b。
当进气顶芯35向下移动时,第一密封件341与阀体31分离,打开气体通道30b。
底座40设置在酒桶10的底部,用于安装酒桶10。本实施例中,酒桶10的底部为弧形,底座40顶部配置为与酒桶底部相配合的形状,底部形成可以放酒桶10竖直放置的平面。
提手50设在在酒桶10的顶部,具有握持部51。用户可以通过握持部51将饮料桶100提起。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饮料机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打气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打酒器200包括压气塞组件60、筒体组件70、出液管80以及手摇组件90。在图10中内袋未示出。
压气塞组件60包括把手61、压气塞杆62、压气塞63以及压气塞密封圈64。
把手61设置在筒体组件70的顶部,用于让用户手持并进行按压和拉拔。
压气塞杆62的一端连接有把手61,另一端设有压气塞63。其连接把手61的一端部分露出在筒体组件70外,设有压气塞63的的一端设置在筒体组件70内。
压气塞63呈圆柱状,设置在筒体组件70内,其底部设有一凸起,用于在压气塞63移动至底部时对压气塞63进行缓冲。压气塞63的周沿设有压气塞密封圈64。
筒体组件70包括筒盖71、筒体72、筒体底盖73以及顶芯74。
筒盖71设置在筒体72的顶部,具有被压气塞杆62穿过的通孔。筒盖71的内侧设有内螺纹,筒体72顶部外圆周面上设有与筒盖71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筒盖71和筒体72通过螺纹旋合进行连接。
筒体72内设有隔板721以及筒体进气孔722。隔板721位于压气塞63的底部。筒体进气孔722贯穿隔板721。
筒体72与压气塞63相配合,压气塞密封圈64被筒体72的内壁挤压,用于通过按压和拉拔把手61,可以不断使空气通过筒体进气孔722底部流出。
筒体底盖7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筒体72的底部,与筒体72相配合包裹手摇组件80以及出液管90的一部分,其底部与阀体31的阀体连接部313相配合,将打酒器200连接到酒矛30上。
筒体底盖73上与筒体进气孔72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筒体进气孔722相连通的筒体底盖进行孔731。在筒体底盖进行孔731设有单向进气件732。本实施例中,单向进气件732的底部为尖端,材质为橡胶,尖端上具有裂缝,使得空气仅能从筒体进气孔722进入筒体底盖进行孔731,反之,空气则无法通过。
顶芯74设在在筒体底盖73的底部,具有顶芯进气孔741。
顶芯74的顶部设有朝向筒体延伸的顶芯凸柱742,顶芯进气孔741贯穿顶芯本体以及顶芯凸柱742。顶芯凸柱742上套设有第四密封件744。
在将打酒器200安装到阀体30上后,顶芯74与阀体31之间构成一空腔74a,空腔74a连通顶芯进气孔741与阀体进气孔312,也就是说,空腔74a连通顶芯进气孔741与酒矛30的气体通道30b。
顶芯74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五密封件745,用于与阀体31相配合进行密封,防止空气泄漏。
顶芯74的底部具有与阀体31相配合的凸台743,在凸台743的周沿设有第六密封件746,用于与阀体31出酒孔311相配合进行密封,防止酒液渗漏。
出液管80为中空结构,包含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管部81、与第一管部81相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管部82以及连接在第二管部82远离第一管部81一端的第三管部83。
第一管部81贯穿筒体底盖73和顶芯74抵靠在阀芯34的顶部,其底部的外壁压紧第一密封件341。在第一管部81和第二管部82相连接的部位设有一环形凸起部81a,第一管部81还套设有出酒管弹簧84,该出酒管弹簧84一端抵靠在顶芯74上,一端抵靠在环形凸起部81a上。
第二管部82靠近第一管部81的一部分被筒体底盖73包裹,另一部分露出在筒体底盖73之外。第三管部83呈弯折状,其远离第一管部81的一端为出酒口83a。
手摇组件90具有摇杆部91以及凸轮92。摇杆部91包含相互垂直的第一杆部911和第二杆部912,第一杆部911的一部分被筒体72和筒体底盖73所覆盖,初始状态下,第二杆部912沿竖直方向延伸。
凸轮92设置在第一杆部911上,并抵靠第二管部82的外壁。
本实施例中,饮料机的具体工作如下:
用户通过不断按压和拉拔把手61,压缩空气使空气依次经过筒体进气孔721、筒体底盖进气孔731、顶芯进气孔741以及气体通道30b进入内袋20外表面与酒桶10的内壁所形成的进气腔,此时,用户旋转摇杆部91使得第二杆部912从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后,凸轮92的凸起部分将出液管80向下顶,进而使得第一管部81向下顶开阀芯34,打开出酒通路30a,由于在进气腔内充入了空气,挤压内袋20内的酒液,使酒液可以从空心管33依次经过底盖进气孔324以及出液管80后从出酒口83a流出。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桶,在酒矛底部设置呈梭形的熔接部,内袋的袋口部设置在内袋的边缘,通过热熔的方式与熔接部连接,与在内袋侧面设置通孔让酒矛穿过相比,袋口的加工更加简单,并且由于熔接部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其中间厚两端扁平的结构使得袋口在于熔接部相热熔接时熔接的面积更大,因此,可以使得内袋与酒矛的连接更加牢固。另外,通过热熔的方式进行连接,密封性也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桶,内袋由两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并且袋口部具有两个分别与密封边缘相连接的边缘部,在边缘部的作用下,袋口部具有合拢的趋势,边缘部位置处的两片片材具有互相靠近彼此的趋势,因此在这种袋口部中熔接中间厚两端扁平的熔接部,连接更加牢固,内袋不易从酒矛上脱落。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桶,在酒桶内设置用于盛装酒液的内袋,通过在酒桶和内袋之间充入空气的方式,压出酒液。酒液盛放在内袋内气密性更好,且充入空气后,空气不与酒液直接接触,可以避免酒液因进气后导致的变质。
另外,内袋具有一定的遮光性,由于酒桶为透明的塑料材质,而酒液长时间接触紫外线的照射会加剧变质,因此,具有遮光性的内袋可以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酒液,从而大大延缓酒液变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桶,内袋的容量是酒桶容量的1.7倍,也就是说,内袋的容量要大于酒桶的容量,这样在内袋盛放酒液时,更容易将酒液灌满使得内袋外表面紧贴酒桶的内壁。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编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内袋与酒矛相热熔接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空心管安装部323中安装有空心管36。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空心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空心管36插入空心管安装部323的部分为光滑外壁,未插入空心管安装部323的部分的外壁上设有沿空心管3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筋条361。本实施例中,筋条361的个数为16个,均匀排布在空心管36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相比与具有光滑外表面的空心管,在空心管上设置筋条,可以在内袋被进气腔内的空气压向空心管,并吸附在空心管上时,防止内袋堵死空心管的管口,导致酒液无法流出。当内袋吸附在本实例中的空心管上时,酒液还可以在空性管上相邻筋条之间的凹槽内进行流动,使得酒液可以顺畅的从空心管中流出。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内袋由两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由一片片材通过对折后边缘熔接形成密封,袋口部依然设置在熔接边缘的中央位置处。

Claims (10)

1.一种饮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具有桶口;
瓶塞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桶口处,具有让饮料通过的液体通道、与所述液体通道相平行并且让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和仅被所述液体通道穿过的熔接部,以及
内袋,设置在所述桶体内,用于盛装饮料,由至少一片片材通过边缘熔接而形成密封,具有处于一侧边缘的中央位置的袋口部
其中,所属气体通道设置在所属瓶塞构件的偏心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熔接部具有呈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端部,每个端部具有宽度逐渐减小的横截面形状,所述袋口部通过热熔接方式密封在所述熔接部上,
所述袋口部具有两个分别与密封边缘相连接的边缘部,每个边缘部分别与所述熔接部上对应的端部相热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熔接部横截面的形状为菱形、梭形或十字星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桶体为酒桶,所述瓶塞构件为酒矛,所述饮料为酒液,
所述熔接部上设有与所述液体通道相连通的向所述桶体底部延伸的空心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酒矛具有阀体以及底盖,
所述桶口固定连接有阀座,用于安装所述阀体,
所述底盖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底部,
所述液体通道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液体通道通断的阀芯、与所述阀芯相配合用于对所述液体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用于使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相抵靠从而密封所述液体通道的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底盖远离所述阀体的一侧设有所述熔接部,
所述阀体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桶口相配合进行密封的第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袋的外表面与所述桶体的内壁之间构成进气腔,
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进气气腔相连通,其内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气体通道通断的进气顶芯以及用于使所述进气顶芯沿所述气体通道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复位弹簧,
所述进气顶芯上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相配合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相抵靠并对所述气体通道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中空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中空管的轴向延伸的导向凸棱,用于引导所述饮料沿所述中空管的外壁进行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袋的容量是所述桶体容量的1.7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桶,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袋包含三层膜结构,依次为PET层、EVOH层以及PET层,或所述内袋包含四层膜结构,依次为PET层、EVOH层、尼龙层以及PET层。
10.一种饮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饮料桶;以及
打饮料器,安装在所述饮料桶上,具有出液管,用于向所述内袋的外表面与所述桶体的内壁之间充气,从而使所述内袋内的饮料从所述出液管内流出。
CN202110348858.7A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Pending CN112914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858.7A CN112914365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8858.7A CN112914365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4365A true CN112914365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7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8858.7A Pending CN112914365A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436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3075B (zh) 一种饮料分配系统
EP1888450B1 (en) Liquid storage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NL2003133C2 (en) Tapping apparatus and compressible bottle therefore, and a preform for forming such container.
RU2430010C2 (ru) Емкость для напитка и узел в сборе из такой емкости и выдач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KR100532205B1 (ko) 맥주와 다른 탄산음료를 저장 및 분배하는 조립체
US20050121464A1 (en) Container adapted to hold and dispense bagged fluids
KR20040074084A (ko) 음료수 배출용 밸브조립체
EA007367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озлива напитков
NO323637B1 (no) Ventilenhet for en beholder for drikke, drikkebeholder samt en fremgangsmate for fylling og tomming av en drikkebeholder
JP2011506209A (ja) 複合コンテナから液体を分配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そのようなコンテナを液体で満たす方法
CN101171188B (zh) 饮料容器的封闭装置和饮料容器
WO2004063087A1 (en) Keg fill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with valve assembly fitted from exterior
CN216256692U (zh)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US5918779A (en) Value assembly for supplying pressurized liquid from a container
CN112914365A (zh) 一种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US20230166887A1 (en) A replaceable component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a combination of a replaceable component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and a beverage container, and a method of using a replaceable component for a beverage container
CN214876877U (zh) 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RU163427U1 (ru) Клапан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емкости
ES2895362T3 (es) Recipiente para bebidas y método de producción correspondiente
USRE45432E1 (en) Automatic vacuum ink container and its ink supply device and vacuum piston device
CN112938150A (zh) 饮料桶以及饮料机
US20150109380A1 (en) Vacuum piston device
AU2004205049B2 (en) Keg filling and dispensing system with valve assembly fitted from exterior
JP7490194B2 (ja) 飲料容器用の交換部品
JP6929092B2 (ja) 炭酸飲料サー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