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4107B -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4107B
CN112914107B CN202011221757.5A CN202011221757A CN112914107B CN 112914107 B CN112914107 B CN 112914107B CN 202011221757 A CN202011221757 A CN 202011221757A CN 112914107 B CN112914107 B CN 112914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e
mouse
probiotic strain
depression
ba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17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4107A (zh
Inventor
王茂鹏
李昌
李笨
金宁一
鲁会军
李乐天
王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itary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We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ilitary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We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itary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We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litary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12217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4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4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4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4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4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35Bacteria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1/0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 A23C11/02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 A23C11/1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r not lactose but no other milk components as source of fats, carbohydrates or proteins
    • A23C11/103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r not lactose but no other milk components as source of fats, carbohydrate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nly proteins from pulses, oilseeds or nuts, e.g. nut milk
    • A23C11/106Addition of, or treatment with,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20/00Cheese substitu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5Concentrates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9Dry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065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66Microorganisms or materials therefrom
    • A61K35/74Bacteria
    • A61K35/741Probi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4Antidepress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小鼠模型灌服益生菌株Ls17,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益生菌株Ls17具有改善和缓解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首次发现益生菌株Ls17在治疗抑郁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为临床上干预和控制抑郁相关的精神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株益生菌株,尤其是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有盐酸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大多数是通过改善五羟色胺的功能来发挥作用。尽管这些药物在治疗抑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副作用大等缺点,例如,常引发患者恶心腹泻、头痛头昏、血压/体重异常等,长期服用还会破坏肠道的有益群落,导致肠道生态失调,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和寿命,并且治疗费用高,仅限于在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人群中使用,不适合轻度症状的患者使用,也不能用于敏感人群抑郁症的预防,现有的临床上常用的减压助眠类产品主要有安眠药和安慰剂,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形成依赖性或成瘾性,服用安慰剂只能起到心理缓解的作用,不能对患者机体产生任何功效。因此,寻找副作用小、价格经济且适用于预防敏感人群抑郁症发生的产品,是非常的必要和紧迫的。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生态、缓解情绪异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6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至少一种的肠道功能疾病,如腹泻、便秘、肠道炎症、营养吸收功能差等,肠道功能不适会给患者带来情绪障碍,如易焦虑、发怒、脾气差、情绪压抑等。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与正常人相比,多样性上有显著差异,此外,基于“大脑-肠道-菌群”组成新脑肠轴的发现,证实了肠道菌群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也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如5-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多巴胺等。因此,通过调整肠道菌群,重建肠道菌群生态,是一种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和/或预防以及缓解情绪相关疾病的新方式。
当前市场上常见的益生菌产品,大多数仅仅是为了补充益生菌,而没有深入研究益生菌株的功能以及与人体健康之间的作用关系,又或者仅仅把益生菌作为帮助消化、改善口感、增加风味的辅料,如乳酸菌风味饮料和灭活常温酸奶等,对人体肠道菌群生态的调节和对健康的有益效果不显著,也远远低估了益生菌的作用。因此,开发具有治疗抑郁的益生菌产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状态,可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意义。本发明通过实验研究首次发现益生菌株Ls17在缓解抑郁样行为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该发现在开发治疗或预防抑郁的益生菌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益生菌株Ls17在缓解抑郁样行为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在开发治疗或预防抑郁的益生菌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抑郁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的活性成分为益生菌株Ls17。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物或保健品。
进一步,所述食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或果蔬制品。
进一步,所述药物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进一步,所述保健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固体饮料、胶囊制剂、微胶囊制剂、压片制剂、颗粒制剂或粉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益生菌株Ls17在制备治疗抑郁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物或保健品。
进一步,所述食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或果蔬制品。
进一步,所述药物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进一步,所述保健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固体饮料、胶囊制剂、微胶囊制剂、压片制剂、颗粒制剂或粉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
进一步,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适应检测环境;
(2)电击逃避训练;
(3)逃避行为测试;
(4)行为学指标分析;
进一步,所述小鼠为BALB/c小鼠。
进一步,所述的行为学指标包括电击后躲避成功次数、每次电击后的逃避潜伏时间、dalila效应的发生率。
进一步,所述电击逃避训练中,电击间隔时间为8s,电击持续时间为2s,360次电击×0.2mA。
进一步,所述逃避行为测试中,电击间隔时间为25s,电击持续时间为24s,30次电击×0.3mA。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在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益生菌株Ls17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抑郁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物或保健品。
进一步,所述食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或果蔬制品。
进一步,所述药物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进一步,所述保健品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固体饮料、胶囊制剂、微胶囊制剂、压片制剂、颗粒制剂或粉剂。
进一步,所述药物还包括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益生菌株Ls17。
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括有效量的抗抑郁的药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进一步,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益生菌株Ls17)与抗抑郁的药物可以制备成单独的制剂联合应用,也可将两者制备成一种制剂以组合物的形式应用。
进一步,所述载体和/或辅料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填充剂、结合剂及其它赋形剂,这依赖于给药方式及所设计的剂量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治疗惰性的无机或有机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乳糖、玉米淀粉或其衍生物、滑石、植物油、蜡、脂肪、多羟基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水、蔗糖、乙醇、甘油),各种防腐剂、润滑剂、分散剂、矫味矫臭剂、湿润剂、甜味剂、香味剂、乳化剂、悬浮剂、保存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盐、缓冲液,诸如此类的也可加入其中,适合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在Remington's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th ed.,1995)中有详细的记载,这些物质根据需要用于帮助配方的稳定性或有助于提高活性或它的生物有效性或在口服的情况下产生可接受的口感或气味,在这种药物组合物中可以使用的制剂可以是其原始化合物本身的形式,或任选地使用其药物学可接受的盐的形式。如此配制的药物组合物根据需要可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适当的方式把药物进行给药,使用药物组合物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本发明的药物施用于人。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适合的给药剂量根据制剂化方法、给药方式、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病态、饮食、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排泄速度及反应灵敏性之类的因素而可以进行多种处方,熟练的医生通常能够容易地决定处方及处方对所希望的治疗或预防有效的给药剂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上下文中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相同含义。此外,对部分术语解释如下。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治疗”,是指为了预防性和/或治疗性目的给予药物或产品,包括药物组合物或一种或多种药学上有活性的成分,也包括在有或没有药学上有活性或惰性成分时,给予本文所述的产品或一种或多种药学上有活性的成分,所述的治疗通常涉及治疗人类或动物(例如,被兽医所应用),其中可达到某些预期的治疗效果,例如,抑制病症的发展(包括降低发展速度、使发展停止)、改善缓解病症和治愈病症,还包括作为预防措施(例如预防)的治疗。对还没有发展为病症但有发展为该病症危险的患者的用途,也包括在术语“治疗”中。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有效量”或“药学上有效的量”或“治疗上有效的量”,是指具有治疗效果的量或在治疗对象中产生治疗效果所需要的量。例如,药物组合物的治疗上或药学上有效量是指产生需要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药物组合物的量,治疗效果可以通过临床试验结果、模型动物研究和/或体外研究结果来反映。药学上有效量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治疗对象的特征因素(如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和用药史)、罹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使用的药学活性成分的特定类型。对于预防性治疗,治疗上或药学上有效量是指在预防疾病中起到的有效果的量。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活性成分”,在本文中以广义使用,并且是指可包括赋予治疗效果的任何材料。例如,活性成分可以是药物、营养品、维生素、膳食补充剂、营养物质、草药、食品、染料、营养品、矿物质、补充剂、口腔护理剂或调味剂(感觉剂)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活性成分特指益生菌株Ls17。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载体和/或辅料”,是指这样的载体和/或辅料,其并不引起对生物体的显著刺激并且并不废除所给予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性质。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赋形剂”,是指惰性物质,其被加入药物组合物用来进一步促进活性成分的给予。赋形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碳酸钙、磷酸钙、各种糖和各种类型的淀粉、纤维素衍生物、明胶、植物油和聚乙二醇。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研究首次发现益生菌株Ls17在治疗抑郁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株Ls17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或预防抑郁的功能性益生菌,为临床干预和控制抑郁相关的精神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3)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检测方法,能用于不易产生攻击行为的BALB/c小鼠的检测,弥补了传统的社会支配实验检测时存在的不足。
(4)本发明提供的益生菌株Ls17为今后开发治疗或预防抑郁的益生菌产品提供了依据,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是粪便总DNA基因组测试结果图和16S rRNA RT-PCR结果图,其中,A图:粪便总DNA基因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B图:粪便总DNA基因组核酸浓度统计图,C图:16S rRNA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图,D图:16S rRNA RT-PCR的结果统计图;
图2是对BALB/c小鼠分别进行新型方法检测的示意图;
图3是BALB/c小鼠的dalila效应及躲避电击的运动轨迹图,其中,A图:小鼠的dalila效应,B图:小鼠躲避电击的运动轨迹图;
图4是新型方法检测中小鼠电击后躲避成功次数的结果图;
图5是新型方法检测中小鼠每次电击后的逃避潜伏时间与电击次数关系热图;
图6是新型方法检测中小鼠每次电击后的逃避潜伏时间的结果统计图;
图7是对抗生素处理的BALB/c小鼠分别灌服PBS和益生菌株Ls17后进行新型方法检测的示意图;
图8是分别灌服PBS和益生菌株Ls17的BALB/c小鼠dalila效应发生率统计图;
图9是新型方法检测中小鼠每次电击后的逃避潜伏时间的结果统计图;
图10是新型方法检测中小鼠电击后躲避成功次数的结果图;
图11是粪菌移植BALB/c小鼠(FMT)行为学变化测试结果图,其中,A图:糖水偏好实验,B图:悬尾实验,C图:新奇抑制摄取实验;
图12是灌服益生菌株Ls17的粪菌移植BALB/c小鼠(FMT+Ls17)行为学变化测试结果图,其中,A图:糖水偏好实验,B图:悬尾实验,C图:新奇抑制摄取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检测。
实施例1动物饲养及抗生素鸡尾酒处理
1、实验方法
持续的抗生素治疗会耗尽大量的肠道菌群,并导致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dalila效应”是指一只小鼠拔掉或吃掉同笼的其他几只小鼠的胡子,这个扮演着理发师角色的小鼠,通常是该笼里的领导者(Whisker eating Dominant,WE-D),而其他小鼠是从属者(Whisker eating Subordinate,WE-S),在C57BL/6(B6)和A2G这两种品系的小鼠中容易出现,这种行为学效应与多种精神性疾病(抑郁等)密切相关。本实施例选择不易出现强烈的上述行为的BALB/c品系小鼠作为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并且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的社会支配实验检测时存在的不足。
将四周龄的雄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4-6只。每只小鼠按体重给予连续10天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氨苄青霉素,0.5mg/g;新霉素,0.1mg/g;链霉素,0.2mg/g)。除行为学测试外,其余时间给予小鼠充足的水和食物,保持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循环周期。所有动物实验均经动物福利道德审查委员会批准。
2、实验结果
经持续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初步得到了BALB/c小鼠模型,用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实施例2粪便总DNA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 RT-PCR
1、实验方法
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前后,分别收集小鼠的新鲜粪便(0.1g/管)于2mL无菌试管中标记并密封,样品保存在-80℃的低温冰箱中(美国,Thermo)。根据Paul等人(Costea P I,Zeller G,Sunagawa S,et al.Towards standards for human fecal sample processingin metagenomic studies[J].Nature biotechnology,2017,35(11):1069-1076.)的粪便总DNA基因组提取方法提取基因组,通过Nanodrop(美国,Thermo)测定基因组浓度(OD260/280),使用细菌16S rRNA引物:20F、1500R(中国上海,生工),以粪便总DNA基因组为模板进行RT-PCR反应,最后,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评估抗生素处理前后小鼠粪便总DNA基因组是否完整及粪便菌群含量。
2、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前的粪便总DNA基因组及16S rRNA 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具有完整、清晰的条带,而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后的粪便总DNA基因组及16SrRNA 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不清晰(见图1A和C),且处理前后的粪便总DNA基因组核酸浓度和16S含量也有显著差异(见图1B和D)。表明持续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导致了小鼠粪便总DNA基因组的不完整和粪便菌群含量的改变。
实施例3新型检测方法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
对WE组(Whisker eating,发生Dalila效应的小鼠)小鼠、Normal组(正常组)小鼠分别进行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开始前,小鼠从动物房移至行为学测试房间2h以适应环境。小鼠电击箱系统由上海吉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硬件主要包括:隔音箱、实验箱、电刺激器、电脑等。实验箱由塑料隔板(隔板底有可供小鼠穿梭的敞门)置于中央,分割成面积均等的两室。实验箱底部是导电金属杆,与电刺激器相连。实验过程中,将试验箱放置于隔音箱中进行试验,电击控制程序由该公司开发的动物行为学软件设置。
1、电击逃避训练
将小鼠放入实验箱中,关闭中央隔板敞门,左右两室各放置一只小鼠进行电击。每日进行一次训练,每次训练共包含:360次电击(电流强度0.2mA,每次持续2s,两次电击之间的间隔时间为8s)。训练结束后取出小鼠,并将其放回原饲养笼中,训练时间总共三天。
2、逃避行为测试
小鼠经过三天的电击训练后,进行电击逃避行为测试。每只小鼠在测试前务必清理实验箱中的粪便、尿液等,避免气味残留对小鼠造成影响。检测时电流强度加大到0.3mA,每次持续24s,两次电击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5s,设定电击次数为30次,第30次电击后,实验结束,通过行为学分析软件对小鼠电击后逃避平均潜伏时间、每一次电击后逃避潜伏时间、运动轨迹和电击后逃避成功次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BALB/c小鼠的新型方法测试过程示意图见图2,经过3天的电击逃避训练后,对BALB/c小鼠进行了逃避行为测试,其中,WE组电击后成功逃避次数显著低于Normal组(见图4),尽管WE组在前11次电击后逃避潜伏时间与Normal组无显著差异,但在接下来的19次电击中,WE组几乎在每次电击后的逃避潜伏时间均显著高于Normal组(见图5和6)。BALB/c小鼠的dalila效应见图3A,与其他品系相似,笼中的领导者小鼠(WE-D)会吃掉或剃掉同伴的胡须,对运动轨迹的结果图分析可知,Normal组小鼠在逃避电击时的运动轨迹清晰;WE组中领导者小鼠(WE-D)在逃避电击时的运动轨迹较为混乱,从属者小鼠(WE-S)在逃避电击时的运动轨迹最混乱,且更偏好在电击时躲在试验箱四个角落中(图3B),表明持续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导致小鼠产生dalila效应,证明了BALB/c小鼠模型的成功建立。
实施例4益生菌株Ls17对BALB/c小鼠的影响
1、实验方法
持续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后,对BALB/c小鼠灌服益生菌株Ls17,分别进行电击逃避训练和逃避行为测试,记录益生菌株Ls17对BALB/c小鼠的影响。
2、实验结果
对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后灌服益生菌株Ls17的BALB/c小鼠进行新型方法测试,测试过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结果显示,灌服Ls17的BALB/c小鼠,其dalila效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后自然恢复的BALB/c小鼠(见图8)。30个电刺激周期中,大多数WE组的小鼠在躲避电击的潜伏时间比Normal组、Ls17组和Ls17+WE组各自小鼠的躲避电击的潜伏时间长(见图9),其中,Ls17组小鼠电击后躲避成功次数显著高于WE组(见图10),表明益生菌株Ls17对小鼠有显著的改善。
实施例5粪菌移植BALB/c小鼠抑郁模型(FMT)的建立和行为学测试1、粪菌移植BALB/c小鼠抑郁模型(FMT)的建立
选用4周龄大小雄性BALB/c小鼠,平均体重为20克。除行为学测试外,其余时间给予小鼠充足的水和食物,保持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循环周期。所有动物实验方案经过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抑郁患者的粪菌分离:临床收集到的抑郁患者粪便称重,用磷酸缓冲盐溶液将其充分溶解、过滤,以4℃、2000rpm/min离心30min,弃上清,添加溶解液将粪菌沉淀重悬。最后把粪菌重悬液保存在-80℃的冰箱中。
粪菌移植的BALB/c小鼠(FMT)建立:每只BALB/c小鼠按体重给予连续一周的抗生素鸡尾酒处理(氨苄青霉素,0.5mg/g;新霉素,0.1mg/g;链霉素,0.2mg/g),经抗生素鸡尾酒处理后的BALB/c小鼠以灌胃的方式进行菌群移植,每次灌胃时将粪菌重悬液从-80℃的冰箱中取出,水浴锅中孵育至37℃再进行灌胃操作,从而对BALB/c小鼠进行粪菌移植。
2、BALB/c小鼠行为学测试
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将小鼠单笼饲养,实验前剥夺小鼠饮水24h,正常饮食,每个笼子上装有两个相同规格、瓶塞带有滚珠的水壶。一个壶中装水,另一个壶中装蔗糖溶液。实验从暗周期开始,下一个暗周期前结束。该实验通过小鼠自然奖赏水平来衡量抑郁程度,蔗糖偏好程度为评价指标。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单独将小鼠尾端固定,悬挂于30cm×30cm×30cm的敞箱中,距地面15cm。每只小鼠在测试前务必清除开场中的粪便及尿液,以免残留气味造成影响。试验全程5min,用视频记录仪拍摄并储存,用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软件截取并分析实验最后四分钟内小鼠不动时间。该实验通过将小鼠尾部悬挂,强制性改变小鼠原有的环境压力,小鼠往往表现出拼命挣扎试图逃跑的行为和因无法逃脱而陷入绝望不动的行为,放弃挣扎进入绝望不动的状态的时间越长,则判定为小鼠发生了抑郁样行为。
新奇抑制摄取实验(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实验前,剥夺小鼠饮食24h,正常饮水。将小鼠单独放置在高50cm,底部40cm×40cm的正方开场角落里,底部正中央放置一枚新鼠粮,记录小鼠10min内的鼠粮消耗量。经24h禁食后,小鼠对食物具有强烈的摄入渴求,但抑郁状态下,尽管小鼠对食物也具有渴求,但是由于极度的紧张、恐惧,使得小鼠对食物的探索行为明显减少,鼠粮消耗量明显减少。
3、统计学分析
各组的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误(mean±SEM)表示,用GraphPad Prism 7.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各实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ANOVA检验。*P<0.05,**P<0.01,***P<0.001分别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有显著差异以及统计学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组每组5-10只小鼠。
4、实验结果
糖水偏好实验结果见图11A,结果显示FMT组小鼠的蔗糖水的摄入量与空白对照组小鼠蔗糖水的摄入量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MT组小鼠表现出对蔗糖溶液摄取的行为明显减少、快感降低、对奖励刺激缺乏兴趣的抑郁样行为。
悬尾实验结果见图11B,结果显示FMT组小鼠的不动时间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的不动时间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MT组小鼠表现出对悬尾这种环境压力巨变下的不抵抗、绝望的抑郁样行为。
新奇抑制摄取实验结果见图11C,结果显示FMT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MT组小鼠表现出对鼠粮摄取的行为明显减少、紧张、恐惧的抑郁样行为。
上述实验结果均证明了粪菌移植的BALB/c小鼠抑郁模型的成功建立。
实施例6益生菌株Ls17对粪菌移植BALB/c小鼠抑郁模型(FMT)的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1、对粪菌移植BALB/c小鼠抑郁模型(FMT)灌服益生菌株Ls17
使用平板划线的方法活化冻存的益生菌株Ls17,于MRS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挑取单克隆菌株,继续平板划线培养,待菌种生长稳定后,挑取单克隆菌株至MRS肉汤培养基,调节菌液浓度为1×109(CFU/mL),最后对粪菌移植的抑郁BALB/c小鼠进行灌胃,得到经灌服益生菌株Ls17的粪菌移植BALB/c小鼠抑郁模型(FMT+Ls17)。
2、BALB/c小鼠行为学测试
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将小鼠单笼饲养,实验前剥夺小鼠饮水24h,正常饮食,每个笼子上装有两个相同规格、瓶塞带有滚珠的水壶。一个壶中装水,另一个壶中装蔗糖溶液。实验从暗周期开始,下一个暗周期前结束。该实验通过小鼠自然奖赏水平来衡量抑郁程度,蔗糖偏好程度为评价指标。
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单独将小鼠尾端固定,悬挂于30cm×30cm×30cm的敞箱中,距地面15cm。每只小鼠在测试前务必清除开场中的粪便及尿液,以免残留气味造成影响。试验全程5min,用视频记录仪拍摄并储存,用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软件截取并分析实验最后四分钟内小鼠不动时间。该实验通过将小鼠尾部悬挂,强制性改变小鼠原有的环境压力,小鼠往往表现出拼命挣扎试图逃跑的行为和因无法逃脱而陷入绝望不动的行为,放弃挣扎进入绝望不动的状态的时间越长,则判定为小鼠发生了抑郁样行为。
新奇抑制摄取实验(Novelty 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实验前,剥夺小鼠饮食24h,正常饮水。将小鼠单独放置在高50cm,底部40cm×40cm的正方开场角落里,底部正中央放置一枚新鼠粮,记录小鼠10min内的鼠粮消耗量。经24h禁食后,小鼠对食物具有强烈的摄入渴求,但抑郁状态下,尽管小鼠对食物也具有渴求,但是由于极度的紧张、恐惧,使得小鼠对食物的探索行为明显减少,鼠粮消耗量明显减少。
3、统计学分析
各组的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误(mean±SEM)表示,用GraphPad Prism 7.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各实验组间均数比较采用ANOVA检验。*P<0.05,**P<0.01,***P<0.001分别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有显著差异以及统计学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组每组5-10只小鼠。
4、实验结果
糖水偏好实验结果见图12A,结果显示FMT+Ls17组小鼠的蔗糖水的摄入量与FMT组小鼠蔗糖水的摄入量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表明与FMT组相比,FMT+Ls17组小鼠表现出对蔗糖溶液摄取的行为明显升高、对奖励刺激具有强烈的兴趣。
悬尾实验结果见图12B,结果显示FMT+Ls17组小鼠的不动时间与FMT组小鼠的不动时间之间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表明与FMT组相比,FMT+Ls17组小鼠在悬尾这种环境压力巨变下的不动时间明显缩短。
新奇抑制摄取实验结果见图12C,结果显示FMT+Ls17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与FMT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之间虽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FMT+Ls17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略高于FMT组小鼠的鼠粮消耗量,表明虽然两组小鼠之间未产生明显的抗抑郁行为的作用,但却显示出了抗抑郁行为的倾向。
上述实验结果均证明了益生菌株Ls17对粪菌移植的BALB/c小鼠抑郁模型的抑郁行为具有显著改善和缓解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益生菌株Ls17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抑郁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括含有益生菌株Ls17的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
CN202011221757.5A 2020-11-05 2020-11-05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Active CN112914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757.5A CN112914107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757.5A CN112914107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4107A CN112914107A (zh) 2021-06-08
CN112914107B true CN112914107B (zh) 2022-08-02

Family

ID=7616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1757.5A Active CN112914107B (zh) 2020-11-05 2020-11-05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410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7539A (zh) * 2015-02-03 2017-12-01 维克劳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至少包含两歧双歧杆菌w23且能够控制肠道屏障功能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9771470A (zh) * 2019-03-21 2019-05-21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益生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7539A (zh) * 2015-02-03 2017-12-01 维克劳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至少包含两歧双歧杆菌w23且能够控制肠道屏障功能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9771470A (zh) * 2019-03-21 2019-05-21 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益生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乳杆菌治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陆佳等;《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0228;第26卷(第2期);第218-2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4107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7901B2 (en) Active substance of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GKS6,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reof and its use for promoting longevity
CN110205270B (zh) 一种缓解养殖动物便秘的副干酪乳杆菌l9的应用
JP2011500821A (ja) 減量を誘発及び援助するためのプロバイオティック組成物及び方法
CN102149383B (zh) 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通过抑制血清素再吸收而改善的疾病的医药品或饮食品中的用途
JP6949906B2 (ja) 長寿促進のための、ラクトバチルス・プランタルムgkm3の活性物質、それを含む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13308421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bufx及其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
US20170252381A1 (en) Uses of bacteroides in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obesity and obesity-related diseases
WO2018090983A1 (zh) 改善肠道菌群的皂苷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5945092B2 (ja) 中性脂肪低減剤
JP6793380B2 (ja) スクロース摂取による血糖値上昇を抑制する物質の評価方法、ス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TWI740057B (zh) 乳雙歧桿菌gkk2之活性物質、含其之組合物及其促進長壽之用途
KR20160013069A (ko) 페디오코커스 및 락토바실러스를 포함하는 박테리아 혼합물을 포함하는 조성물, 및 알코올의 영향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CN112914107B (zh) 一株用于治疗抑郁的益生菌株Ls17及其应用
CN114699424B (zh) 脆弱拟杆菌两性离子荚膜多糖或/和改性的两性离子荚膜多糖的新应用
JP5765832B2 (ja) 加齢に伴う代謝異常症の予防・改善・治療剤
CN113249264B (zh) 一株青春双歧杆菌及其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
JP5155960B2 (ja) 加齢に伴う代謝異常疾患の予防・改善・治療剤
CN109364097A (zh) 瓜尔豆胶在制备抗抑郁症药物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16656549B (zh) 一种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的益生菌剂及其应用
KR102182738B1 (ko) 수면 장애 개선용 발효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5466268B2 (ja) 加齢に伴う代謝異常症の予防・改善・治療剤
CN117143760A (zh) 一株能促进5-htp分泌及缓解抑郁的鼠李糖乳酪杆菌ky16及其应用
KR100829543B1 (ko) 감마-아미노부틸산 함량이 증가된 유산균 발효물을포함하는 기억력 향상제
JP5815105B2 (ja) 中性脂肪低減剤
CN117122619A (z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改善认知功能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