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3797B -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3797B
CN112913797B CN202110108293.5A CN202110108293A CN112913797B CN 112913797 B CN112913797 B CN 112913797B CN 202110108293 A CN202110108293 A CN 202110108293A CN 112913797 B CN112913797 B CN 112913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ish
tooth
clamp
handh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82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3797A (zh
Inventor
高玉华
刘永强
初光华
郝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Baoyang Fish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Baoyang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Baoyang Fish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Baoyang Fish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82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3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3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3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7/00Accessories for angl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属于钓鱼工具领域,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体,两个所述钳体交错设置且中间位置处铰接,所述钳体包括手持部和夹紧部,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形成夹口,所述夹紧部侧面上固设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沿夹紧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齿牙位于夹口内且两个夹紧部上的第一齿牙相对设置。本申请具有提高鱼夹钳的夹紧力,防止鱼滑脱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钓鱼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背景技术
目前,鱼夹钳是垂钓过程中用于夹持鱼钩和鱼线,使鱼嘴与鱼钩分离,或者用来夹断鱼线的工具。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1565595U的发明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带结构锁钓鱼嵌,包括包含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一钓鱼钳、第二钓鱼钳、固定螺钉、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卡合槽、固定件,第一手柄上插接有第二钓鱼钳,第二手柄上插接有第一钓鱼钳,第一钓鱼钳和第二钓鱼钳通过固定螺钉活动固定,第一圆环与上连接杆的左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杆的右端与下连接杆的右端焊接连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发现当有鱼上钩后,使用者握紧钓鱼嵌的手柄将鱼夹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夹鱼效果。但是,钓鱼嵌的内侧面为光滑面,对于没有鱼鳞的鱼来讲,当钓鱼嵌将鱼夹紧后,钓鱼嵌与鱼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所以当鱼的挣脱时,鱼很有可能会从钓鱼嵌中滑走。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钓鱼钳使用过程中的鱼易滑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体,两个所述钳体交错设置且中间位置处铰接,所述钳体包括手持部和夹紧部,两个所述夹紧部之间形成夹口,所述夹紧部侧面上固设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齿牙沿夹紧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齿牙位于夹口内且两个夹紧部上的第一齿牙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鱼上钩后,握住手持部,将鱼夹钳的夹口放置于鱼身的两侧。然后用于握紧手持部,此时夹口变小,当夹紧部侧面与鱼身相抵触后,第一齿牙端部正好按压在鱼身上。由于第一齿牙沿夹紧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相应减小了夹紧部侧面的粗糙度,使得夹紧部与鱼身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提高了夹持效果,防止鱼从夹口中逃脱。
可选的,所述第一齿牙设置为两排且分别位于手持部的两侧,所述夹紧部上固设有位于两排所述第一齿牙之间的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上固设有倒齿,所述倒齿沿加固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所述倒齿和第一齿牙交错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齿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夹紧部与鱼身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由于倒齿和第一齿牙的倾斜方向相反,所以能更好的对鱼进行夹持,防止鱼沿着夹紧部的长度方向进行左右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对鱼的夹持效果。
可选的,所述夹紧部远离手持部的一端向靠近夹口的方向凸伸形成凸台,所述凸台上固设有位于夹口内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沿凸台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两个所述凸台上的第二齿牙平行设置,所述夹口闭合后,两个所述凸台上的第二齿牙的侧面相互抵碰,并且两个所述夹紧部上的第一齿牙的端部之间留有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鱼夹钳的端部对鱼进行夹紧时,由于第二齿牙的下端低于第一齿牙,所以会形成较强的夹紧力,防止鱼从鱼夹钳的端部滑脱出。两个夹紧部上的第一齿牙端部之间留有距离,使夹口内产生较大的夹持空间,便于对不同体型鱼类的夹持。
可选的,所述加固条侧面与夹紧部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固条与夹紧部侧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鱼进行夹持的过程中,夹紧部提供夹紧力,所以需要较高的强度,第一加强筋的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加固条与夹紧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夹紧部的强度,防止夹持过程中产生断裂。
可选的,所述夹紧部与手持部之间固设有连接部,所述第一齿牙和倒齿均设置于凸台与连接部之间,所述夹口闭合后,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留有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部之间留有距离,夹持时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对于体型小的鱼来讲,用力握紧夹紧部,两个连接部的端部相互靠拢,使得夹口变小,便于将鱼夹紧。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和手持部的侧面上固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的深度均小于连接部和手持部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的设置一方面减小了连接部和手持部的重量,进而减轻了鱼夹钳整体的重量,便于携带,还起到省材、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减重槽的设置减小了手持部表面的粗糙度,当手握住手持部时,能增大手掌与鱼夹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夹钳滑脱。
可选的,两个所述手持部相背离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沿手持部的侧面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握住鱼夹钳时,四个手指主要抵接在手持槽内,符合人体力学,不仅提高了把握时的舒适性,还便于施力。
可选的,所述手持部内部开设有沉槽,两个所处手持部内的沉槽正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槽的设置在不影响手持部强度的基础上,减小了手持部的重量,进而减小了鱼夹钳的整体质量,便于携带和施力。
可选的,所述沉槽内固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沿手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条的宽度小于沉槽的宽度,所述支撑条侧面与沉槽侧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和第二加强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持部的强度,防止夹持过程中发生断裂,进而延长了鱼夹钳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一个所述手持部端部转动连接有扣环,另一个所述手持部端部开设有锁紧槽,所述扣环端部卡接于锁紧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鱼夹钳进行收纳时,转动扣环,将扣环的一端别进锁紧槽内,此时两个手持部相互靠拢,减小了鱼夹钳自身所占用的空间,便于收纳。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鱼上钩后,握住手持部,将鱼夹钳的夹口放置于鱼身的两侧。然后用于握紧手持部,此时夹口变小,当夹紧部侧面与鱼身相抵触后,第一齿牙端部正好按压在鱼身上。由于第一齿牙沿夹紧部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相应减小了夹紧部侧面的粗糙度,使得夹紧部与鱼身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提高了夹持效果,防止鱼从夹口中逃脱;
2.倒齿的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夹紧部与鱼身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由于倒齿和第一齿牙的倾斜方向相反,所以能更好的对鱼进行夹持,防止鱼沿着夹紧部的长度方向进行左右滑动,进一步提高了对鱼的夹持效果;
3.减重槽的设置一方面减小了连接部和手持部的重量,进而减轻了鱼夹钳整体的重量,便于携带,还起到省材、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另一方面,减重槽的设置减小了手持部表面的粗糙度,当手握住手持部时,能增大手掌与鱼夹钳之间的摩擦力,防止鱼夹钳滑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鱼夹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扣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鱼夹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钳体;11、夹紧部;12、手持部;13、连接部;2、夹口;3、子母螺钉;31、中心母螺杆;32、公螺钉;4、安装槽;5、复位弹簧;6、摩擦凸起;7、手持槽;8、减重槽;9、沉槽;10、支撑条;14、第二加强筋;15、扣环;151、回转卡位;16、锁紧槽;17、第一齿牙;18、弧面;19、加固条;20、倒齿;21、凸台;22、第二齿牙;23、第一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参照图1,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包括两个交错设置的钳体1,两个钳体1的尺寸、形状完全等同。钳体1包括直柄状的夹紧部11和弧形状的手持部12,夹紧部11和手持部12之间通过连接部13相连,并且两个钳体1的连接部13相互铰接。两个夹紧部11之间形成同于夹持鱼的夹口2。
参照图1,将鱼放在夹口2内,用力握紧手持部12,此时两个钳体1发生转动,使两个手持部1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并且夹口2逐渐变小,当夹紧部11的侧面与鱼身相抵时,便可完成对鱼的夹持操作。
参照图2和图3,两个连接部13之间通过子母螺钉3相连,子母螺钉3包括中心母螺杆31和插设于中心母螺杆31内且与中心母螺杆31螺纹连接的公螺钉32。中心母螺杆31和公螺钉32分别竖直穿过两个连接部13,中心母螺杆31与其中一个连接部13固定连接,并且公螺钉32与另一个连接部13转动连接。
参照图3,一个连接部13位于中心母螺杆31的外沿处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4,安装槽4贯穿一个连接部13的上表面且一直延伸至另一个连接部13内。连接部13内连接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一端与一个连接部1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部13固定连接。当连接部13转动时,复位弹簧5会产生形变,从而产生回弹力,便于钳体1的张开和夹紧。
参照图3,鱼夹钳转动时,两个连接部13的端面相互抵碰,为了便于转动,两个连接部13相抵碰的端面上均平行固设有多条倾斜设置的摩擦凸起6,使得两个连接部13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鱼夹钳转动时,两个连接部13上的摩擦凸起6相互抵碰,减小了转动时的摩擦力。
参照图4,夹紧部11的侧面向靠近夹紧部11本体的方向凹陷形成弧形的手持槽7,手持槽7沿夹紧部11的弧状等间距设置为多个。当使用者手握住夹紧部11时,四指正好分别位于四个手持槽7内,增加了把握时的手感。
参照图4,手持槽7开设在两个夹紧部11相背离的侧面上,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用手习惯。
参照图4,当手指勾到手持槽7内时,指尖与夹紧部11的表面抵触,为了增大指甲与夹紧部1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指滑脱,手持部12上下表面上均开设有倾斜设置的减重槽8。减重槽8沿手持部12的弧状等间距开设有多组,减重槽8的深度小于手持部12的壁厚,并且减重槽8的开口朝向远离手持部12本体的方向能。减重槽8增大了手持部12表面的粗糙度,相应增大了手指与手持部1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效果。
参照图1和图4,减重槽8还可以减小手持部12的重量,使鱼夹钳使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笨重感,而且便于携带。减重槽8还开设在连接部13的两个侧面上,进而减小了鱼夹钳的整体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参照图4,为了进一步减小鱼夹钳的重量,手持部12为内部开设有沉槽9的槽体结构,并且两个手持部12上的沉槽9的槽口正对设置。沉槽9内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条10,支撑条10的两端分别与沉槽9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条10的宽度小于沉槽9的宽度,并且支撑条10的两侧分别与沉槽9的两侧壁之间留有距离。
参照图4,支撑条10侧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加强筋14,并且第二加强筋14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条10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加强筋14可以提高支撑条10侧面与手持部12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了手持部12的强度,防止握紧力太大导致手持部12断裂。
参照图4和图5,一个手持部12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扣环15,扣环15的端部向远离扣环15本体的方向凸伸形成回转卡位151,两个手持部12相背离的侧面上均开设有与回转卡位151相适配的锁紧槽16。当不需要使用鱼夹钳时,转动扣环15将回转卡位151扣在另一个手持部12的锁紧槽16内,可以将两个手持部12闭合,便于对鱼夹钳进行收纳。
参照图5,扣环15的中部向靠近扣环15中心的方向略微凹陷,使得扣环15中间的尺寸小于两端的尺寸。反向转动扣环15,将回转卡位151扣在连接部13的锁紧槽16内,此时扣环15与锁紧槽16均处于同一个连接部13上,可以对扣环15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过程中扣环15来回晃动,影响对鱼的夹持操作。
参照图6,夹紧部11为侧面内开设有空腔的槽体结构,夹紧部11的两个侧面上均固设有一排第一齿牙17。第一齿牙17沿夹紧部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并且第一齿牙17的端部向靠近夹口2的方向竖直凸伸。
参照图6,相邻两个第一齿牙17之间形成一个弧面18,弧面18在靠近连接部13的一端为竖直状,另一端则向远离连接部13的方向倾斜弯曲延伸。弧面18的设置使得第一齿条靠近连接部13的侧面为倾斜面,远离连接部13的侧面则竖直设置。
参照图6,夹紧部11的空腔内固设有加固条19,加固条19的长度方向与夹紧部11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加固条19的两端分别与夹紧部11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加固条19的上端面低于夹紧部11两侧面的上端面。加固条19上固设有位于两排第一齿牙17之间的倒齿20,倒齿20沿加固条19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每个倒齿20都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齿条之间,使得倒齿20与第一齿条位置相互错开。
参照图6,倒齿20为直角三角形状,并且倒齿20靠近连接部13的侧面竖直设置,倒齿20远离连接部13的侧面为倾斜状。倒齿20与第一齿牙17的倾斜方向相反,当夹紧部11对鱼进行夹持时,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对鱼进行限位,防止鱼滑脱,提高了对鱼的夹紧效果。
参照图6,两排第一齿牙17的长度均小于夹紧部11的长度,夹紧部11在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向靠近夹口2的方向凸伸形成凸台21,凸台21沿夹紧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凸台21的上端面均高于倒齿20和第一齿牙17的上端面。
参照图6,凸台21在靠近夹口2的端面上固设有一排第二齿牙22,第二齿牙22沿凸台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为多个。两个凸台21上的第二齿牙22平行设置。当夹口2闭合后,两个凸台21的端面相互抵接,此时两排第二齿牙22相互咬合,并且一个凸台21上的第二齿牙22与另一个凸台21上的第二齿牙22的侧面相互贴合在一起。
参照图6,当用鱼夹钳对鱼进行夹持时,凸台21和第二齿牙22的设置使得夹口2端部的口径较小,可以防止鱼从夹口2的端部滑出。并且,当用鱼夹钳的端部对鱼进行夹持时,两排第二齿牙22相互咬合可以提供较大的夹紧力,提高了对鱼的夹紧效果。
参照图6和图7,当夹口2闭合时,两个夹紧部11上的第一齿牙17的端部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可以增大夹口2的夹持空间,便于对不同体型鱼的夹持操作。同时,两个连接部13之间也留有距离。当鱼夹钳注塑后,鱼夹钳整体可能还会发生一定的膨胀,在连接部13之间留有距离,提供了一定的膨胀空间,进而不影响注塑后鱼夹钳的使用。
参照图6和图7,遇到体型较小的鱼时,用力握紧夹紧部11,还能使两个夹紧部11相互靠近,此时两个夹紧部11之间产生较强的夹紧力,便于对体型小的鱼的夹持。
参照图6,加固条19的两侧与夹紧部11两个侧面之间均留有空间,减小了生产材料和成本,还降低了鱼夹钳的整体重量。加固条19的两个侧面与夹紧部11侧壁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加强筋23相连,并且第一加强筋23的长度方向垂直加固条19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加强筋14将加固条19与夹紧部11侧壁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保证夹紧部11整体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夹紧部11的重量,进而使得鱼夹钳的整体强度降低,便于携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的实施原理为:首先,转动扣环15,使回转卡位151与锁紧槽16脱离,将夹口2打开。然后,转动扣环15,将回转卡位151扣在同一连接部13上的锁紧槽16内。最后,将夹口2对准鱼身,当鱼身处于夹口2内后,用力握紧手持部12,通过夹紧部11对鱼身进行相抵。第一齿牙17、第二齿牙22及倒齿20可以对鱼进行限位,防止鱼滑脱。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体(1),两个所述钳体(1)交错设置且中间位置处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1)包括手持部(12)和夹紧部(11),两个所述夹紧部(11)之间形成夹口(2),所述夹紧部(11)侧面上固设有第一齿牙(17),所述第一齿牙(17)沿夹紧部(1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齿牙(17)位于夹口(2)内且两个夹紧部(11)上的第一齿牙(17)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齿牙(17)设置为两排且分别位于夹紧部(11)的两侧,所述夹紧部(11)上固设有位于两排所述第一齿牙(17)之间的加固条(19),所述加固条(19)上固设有倒齿(20),所述倒齿(20)沿加固条(19)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所述倒齿(20)和第一齿牙(17)交错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11)远离手持部(12)的一端向靠近夹口(2)的方向凸伸形成凸台(21),所述凸台(21)上固设有位于夹口(2)内的第二齿牙(22),所述第二齿牙(22)沿凸台(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为多个,两个所述凸台(21)上的第二齿牙(22)平行设置,所述夹口(2)闭合后,两个所述凸台(21)上的第二齿牙(22)的侧面相互抵碰,并且两个所述夹紧部(11)上的第一齿牙(17)的端部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条(19)侧面与夹紧部(11)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加固条(19)与夹紧部(11)侧壁之间固设有第一加强筋(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11)与手持部(12)之间固设有连接部(13),所述第一齿牙(17)和倒齿(20)均设置于凸台(21)与连接部(13)之间,所述夹口(2)闭合后,两个所述连接部(13)之间留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和手持部(12)的侧面上固设有减重槽(8),所述减重槽(8)的深度均小于连接部(13)和手持部(1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手持部(12)相背离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手持槽(7),所述手持槽(7)沿手持部(12)的侧面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12)内部开设有沉槽(9),两个所处手持部(12)内的沉槽(9)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9)内固设有支撑条(10),所述支撑条(10)沿手持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条(10)的宽度小于沉槽(9)的宽度,所述支撑条(10)侧面与沉槽(9)侧壁之间固设有第二加强筋(1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手持部(12)端部转动连接有扣环(15),另一个所述手持部(12)端部开设有锁紧槽(16),所述扣环(15)端部卡接于锁紧槽(16)内。
CN202110108293.5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Active CN112913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8293.5A CN11291379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8293.5A CN11291379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3797A CN112913797A (zh) 2021-06-08
CN112913797B true CN112913797B (zh) 2022-12-23

Family

ID=76166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8293.5A Active CN112913797B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3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533B (zh) * 2021-10-22 2023-11-03 杭州德泰克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正畸钳及其钳体成型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4682A (en) * 1951-05-21 1953-07-22 Sidon Gottfrid Johansson Improved tongs for gripping hooked fish
GB1314717A (en) * 1970-09-26 1973-04-26 Talley B D Hand tongs
AU649941B3 (en) * 1993-08-05 1994-06-02 Chandrakant Vrajlal Solanki A wrench
CN2263442Y (zh) * 1996-04-30 1997-10-01 赖灿超 钓鱼专用抓鱼箝
JPH09308419A (ja) * 1996-05-22 1997-12-02 Zuiile:Kk ペンチ
CN2417710Y (zh) * 2000-04-14 2001-02-07 石友忠 多用鱼夹
AU7165700A (en) * 1999-11-25 2001-05-31 Abstin Proprietary Limited Multipurpose tool
CN206641246U (zh) * 2017-04-01 2017-11-1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控鱼器
JP6397154B1 (ja) * 2018-06-06 2018-09-26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挟持工具
CN209175578U (zh) * 2018-12-24 2019-07-30 临安振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钳口张度可调的鲤鱼钳
TWI703019B (zh) * 2019-08-30 2020-09-01 台灣先進手術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扳機三維棘齒逆止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94682A (en) * 1951-05-21 1953-07-22 Sidon Gottfrid Johansson Improved tongs for gripping hooked fish
GB1314717A (en) * 1970-09-26 1973-04-26 Talley B D Hand tongs
AU649941B3 (en) * 1993-08-05 1994-06-02 Chandrakant Vrajlal Solanki A wrench
CN2263442Y (zh) * 1996-04-30 1997-10-01 赖灿超 钓鱼专用抓鱼箝
JPH09308419A (ja) * 1996-05-22 1997-12-02 Zuiile:Kk ペンチ
AU7165700A (en) * 1999-11-25 2001-05-31 Abstin Proprietary Limited Multipurpose tool
CN2417710Y (zh) * 2000-04-14 2001-02-07 石友忠 多用鱼夹
CN206641246U (zh) * 2017-04-01 2017-11-1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控鱼器
JP6397154B1 (ja) * 2018-06-06 2018-09-26 株式会社エンジニア 挟持工具
CN209175578U (zh) * 2018-12-24 2019-07-30 临安振发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钳口张度可调的鲤鱼钳
TWI703019B (zh) * 2019-08-30 2020-09-01 台灣先進手術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扳機三維棘齒逆止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3797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49554B1 (en) Universal handle for hand-held implement
US20200352314A1 (en) Toothbrush
CN112913797B (zh) 一种易于夹持的鱼夹钳
US4475836A (en) Backscrubber and/or backscratcher with removable sponge element
GB2441866A (en) Utensil Having Sectional Handle
WO2014135719A1 (es) Mango para util de limpieza o similares
EP0265558A1 (en) Lubricous compositon articles
CN211355842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新型取钉器
JP5514500B2 (ja) 歯ブラシ
JP3230874U (ja) 掃除用ハサミブラシ
CN209932511U (zh) 一种夹碗器
KR102296495B1 (ko) 뚝배기용 안전집게
US20140038131A1 (en) Dental filing tool handle
CN216352204U (zh) 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持结构
CN218009251U (zh) 一种新型防滑落食品夹
US20210307876A1 (en) Hand tool with molar as resistance point
JPH0392Y2 (zh)
CN213344691U (zh) 含人体工学手柄的纱布牙刷
CN220734113U (zh) 一种钓鱼钳
US7581469B1 (en) Clamp gripping and actuating tool assembly
CN217408620U (zh) 多功能手持洗澡刷
CN214855030U (zh) 一种带指套刷
KR200198290Y1 (ko) 개선된 칫솔구조체
US20230078068A1 (en) Manual toothbrush for animals
CN210353679U (zh) 一种高性能立体手柄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