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3116A - 转子、马达、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子、马达、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3116A
CN112913116A CN201880097949.4A CN201880097949A CN112913116A CN 112913116 A CN112913116 A CN 112913116A CN 201880097949 A CN201880097949 A CN 201880097949A CN 112913116 A CN112913116 A CN 112913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hole
rotor
magnet insertion
motor
electromagnetic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9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川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91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3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2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 F25B31/023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2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 F25B31/026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3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40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25B2400/121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using R1234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转子(2)具有电磁钢板(20)、第1永磁体(22)和第2永磁体(22)。电磁钢板(20)具有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211)及第2磁体插入孔(212)、和第1磁体插入孔(211)与第2磁体插入孔(212)之间的中央肋条(213)。当将电磁钢板(20)的厚度设为T、将中央肋条(213)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中央肋条(213)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转子(2)满足T≤W1≤2×T≤W2。

Description

转子、马达、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于马达的转子。
背景技术
具有磁体插入孔的转子在被使用,该磁体插入孔中形成有磁通屏障,该磁通屏障为空间。在这样的转子中,能够减少漏磁通,能够改善马达效率。然而,因为转子的外周面与磁通屏障之间的薄型部薄,因此在转子旋转时应力容易集中于该薄型部。随着转子的转数增加,该应力增大,转子、尤其是薄型部容易变形。于是,提出了在两个磁体插入孔之间具有中央肋条(也简称为“肋条”)的转子(例如专利文献1)。在具有中央肋条的转子中,转子中产生的一部分应力被分散至中央肋条,薄型部中产生的应力被缓和。据此能够防止转子的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2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当在两个磁体插入孔之间存在中央肋条的情况下,转子对于离心力的强度升高,但是穿过中央肋条的磁通、即漏磁通增加,马达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转子对于离心力的强度并且减少转子的漏磁通。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子具备:电磁钢板,具有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及第2磁体插入孔、和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中央肋条;第1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以及第2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其中,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满足T≤W1≤2×T≤W2。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转子对于离心力的强度并且减少转子的漏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定子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3为概略地示出转子铁芯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4为示出构成转子的1个磁极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概略地示出中央肋条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6为示出转子铁芯中产生的应力与中央肋条的最小宽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为概略地示出比较例的转子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电磁钢板的外周面与第1磁体插入孔之间的薄型部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9为示出电磁钢板的外周面与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薄型部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10为示出转子铁芯中产生的应力与薄型部的最小宽度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为示出转子铁芯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12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3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
1、51a、54a、60:马达;2:转子;3:定子;6:压缩机;20:电磁钢板;21:转子铁芯;22:永磁体;33:槽;34:齿;35:磁轭(yoke);36、215:孔;37:切口(notch);50:空调机(制冷空调装置);210:磁体插入孔;211:第1磁体插入孔;211a:磁体配置部;211b:磁通屏障;212:第2磁体插入孔;213:中央肋条;214:薄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中,z轴方向(z轴)表示与转子2的轴线Ax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x轴)表示正交于z轴方向(z轴)的方向,y轴方向(y轴)表示正交于z轴方向及x轴方向这两者的方向。轴线Ax为转子2的旋转中心。轴线Ax也表示将在后说明的马达1的轴线。与轴线Ax平行的方向也称为“转子2的轴向”或简称为“轴向”。“径向”为转子2或定子3的半径方向,为与轴线Ax正交的方向。xy平面为与轴向正交的平面。箭头D1表示以轴线Ax为中心的周向。
图1为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1的构造的剖视图。
马达1具有转子2和定子3。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例如为3相同步马达。具体而言,马达1为永磁体嵌入型马达等永磁体同步马达(也称为无刷DC马达)。
转子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定子3的内侧。在转子2与定子3之间形成有气隙。转子2以轴线Ax为中心旋转。转子2具有转子铁芯21、至少1个永磁体22和轴24。
定子3被配置于转子2的外侧。定子3例如具有圆环状的定子铁芯和缠绕于定子铁芯的定子绕组。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定子3具有在定子3的周向上延伸的磁轭35和从磁轭35在径向上延伸的多个齿34。齿34之间的空间为配置定子绕组的槽33。
被用于定子3的定子绕组例如为在铜或铝等导体的周围形成有绝缘覆膜的绕组。
定子3的定子铁芯例如由在轴向上层叠的圆环状的电磁钢板形成。各电磁钢板被冲压成预定的形状。各电磁钢板的厚度例如为0.25mm至0.5mm。电磁钢板彼此通过铆接而固定。
图2为示出定子3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2所示的定子3除了具有磁轭35及多个齿34,还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至少1个孔36和形成于定子3的外周面的至少1个切口37。可以不使用图1所示的定子3,而将图2所示的定子3用于马达1。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磁轭35形成有多个孔36。各孔36在轴向上延伸。例如,当马达1被用作压缩机的驱动源时,在压缩机内,各孔36被用作制冷剂穿过的流路。据此,在压缩机内,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1。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定子3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切口37。据此,在xy平面,定子3具有最大半径Ra和小于最大半径Ra的半径Rb。半径Rb为从轴线Ax到切口37的最小半径。例如,当马达1被用作压缩机的驱动源时,在压缩机的壳体与切口37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被用作制冷剂流通的流路。据此,在压缩机内,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1。
具体说明转子2的构造。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转子2具有转子铁芯21、填入于转子铁芯21的多个永磁体22和在转子铁芯21的中央部23嵌入的轴24。转子2具有两个以上的磁极。两个以上的永磁体22构成转子2的1个磁极。
图3为概略地示出转子铁芯21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4为示出构成转子2的1个磁极的区域的放大图。
转子铁芯21为圆环状的转子铁芯。转子铁芯21具有至少1个电磁钢板20。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磁钢板20在轴向上层叠。各电磁钢板20具有两组以上的磁体插入孔210、至少1个中央肋条213、至少1个薄型部214和中央部23(也称为磁体插入孔)。
1组磁体插入孔210包括第1磁体插入孔211及第2磁体插入孔212。在xy平面,1组磁体插入孔210的中央向着转子铁芯21的中心(即轴线Ax)突出。即,1组磁体插入孔210(即第1磁体插入孔211及第2磁体插入孔212)在xy平面排列为V字。中央肋条213形成于第1磁体插入孔211与第2磁体插入孔212之间。
第1磁体插入孔211具有配置作为第1永磁体的永磁体22的磁体配置部211a(也称为第1磁体配置部)和在永磁体22与薄型部214之间的空间即磁通屏障211b(也称为第1磁通屏障)。
第2磁体插入孔212具有配置作为第2永磁体的永磁体22的磁体配置部212a(也称为第2磁体配置部)和在永磁体22与薄型部214之间的空间即磁通屏障212b(也称为第2磁通屏障)。
也将电磁钢板20的外周面与第1磁体插入孔211之间的薄型部214称为“第1薄型部”。也将电磁钢板20的外周面与第2磁体插入孔212之间的薄型部214称为“第2薄型部”。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各电磁钢板20具有中央部23、6组磁体插入孔210、6个中央肋条213和12个薄型部214。6组磁体插入孔210在转子2的周向上排列。各第1磁体插入孔211及各第2磁体插入孔212在轴向上延伸。中央部23为在轴向上延伸的孔。
在各第1磁体插入孔211配置有作为第1永磁体的永磁体22。在各第2磁体插入孔212配置有作为第2永磁体的永磁体22。
各永磁体22例如为平板状的永磁体。各永磁体22例如为含有Nd(钕)及Dy(镝)的稀土类磁体。稀土类磁体的剩余磁通密度及矫顽力高。因此,在使用稀土类磁体作为永磁体22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高效率且抗退磁性提高的马达1。但也可以使用铁氧体烧结磁体等稀土类磁体以外的磁体作为永磁体22。
1组磁体插入孔210对应于转子2的1个磁极。即,配置于1组磁体插入孔210的两个永磁体22(即第1永磁体及第2永磁体)构成转子2的1个磁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2具有6个磁极。
一般而言,由于转子旋转时,离心力作用于转子铁芯,因此当在转子铁芯没有形成中央肋条的情况下,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面与磁体插入孔(具体为磁通屏障)之间的薄型部产生大的应力。当该应力大时,转子铁芯(尤其是薄型部)容易变形。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子铁芯21形成有中央肋条213,因此转子2中产生的一部分应力被分散至中央肋条213,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被缓和。据此,能够防止转子铁芯21、尤其是各薄型部214的变形。
图5为概略地示出中央肋条213的构造的放大图。
一般而言,在与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电磁钢板的表面相距1个电磁钢板的厚度T的范围内产生磁特性的劣化(即相对磁导率降低)。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中央肋条213的加有阴影的部分产生磁特性的劣化。据此,能够使来自永磁体22的磁通难以穿过产生了磁特性的劣化的部分。即,能够减少中央肋条213中的漏磁通。
另一方面,在产生了磁特性的劣化的部分,强度降低。于是,当将中央肋条213的在与转子2的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转子2优选为满足2×T≤W2。据此,在中央肋条213中的区域213a,强度不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改善转子2(尤其是转子铁芯21)的强度。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与转子2的径向正交的方向为x轴方向。在图5中,区域213a为未加有阴影的区域。图5所示的宽度T对应于1个电磁钢板的厚度T。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大宽度W2为中央肋条213的径向内侧端部的宽度。
当将中央肋条213的在与转子2的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时,转子2优选为满足T≤W1。据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容易地形成第1磁体插入孔211、第2磁体插入孔212及中央肋条213。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宽度W1为中央肋条213的径向外侧端部的宽度。
进而,转子2优选为满足W1≤2×T。据此,当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了中央肋条213时,能够使中央肋条213的一部分区域的磁特性劣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使中央肋条213的上侧的区域、即加有阴影的区域的磁特性劣化。其结果是如上述那样,能够减少中央肋条213中的漏磁通。
因此,中央肋条213的最小宽度W1优选为满足T≤W1≤2×T。据此,能够得到上述的优点。
图6为示出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应力与中央肋条213的最小宽度W1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6中,第1纵轴表示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具体为与比较例的比率),第2纵轴表示转子2的最大磁力(具体为与比较例的比率),横轴表示W1/T。
在图6中,虚线F1表示当将比较例的转子2a的转子铁芯21a中产生的最大应力设为100%时的、相对于最小宽度W1的变化的在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在图6中,实线F2表示当将比较例的转子2a的最大磁力设为100%时的、相对于最小宽度W1的变化的转子2的最大磁力。
图7为概略地示出比较例的转子2a的构造的剖视图。在比较例的转子2a中,在转子铁芯21a没有形成中央肋条213。进而,在比较例的转子2a中,1个磁体插入孔210a对应于1个磁极,在各磁体插入孔210a配置有1个平板状的永磁体2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优选为最小宽度W1与电磁钢板20的厚度T的比率W1/T满足0.9≤W1/T≤1.9。据此,能够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中央肋条213及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中央肋条213中的漏磁通被减少,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转子2满足W1<W2且0.9≤W1/T≤1.9,因此能够得到上述的优点。
尤其是,当转子2满足W1<W2且0.9≤W1/T≤1.5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中央肋条213及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并且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
图8为示出电磁钢板20的外周面与第1磁体插入孔211之间的薄型部214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9为示出电磁钢板20的外周面与第2磁体插入孔212之间的薄型部214的构造的放大图。
如图8所示,在xy平面,作为第1薄型部的薄型部214的在径向(也称为第1径向)的最小宽度用W3来表示。
如图9所示,在xy平面,作为第2薄型部的薄型部214的在径向(也称为第2径向)的最小宽度用W4来表示。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宽度W3与最小宽度W4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薄型部214具有相同的形状及相同的最小宽度。但是,薄型部214也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状。
图10为示出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应力与薄型部214的最小宽度W3及W4的关系的曲线图。在图10中,第1纵轴表示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具体为与比较例的比率),第2纵轴表示转子2的最大磁力(具体为与比较例的比率),横轴表示W3/T及W4/T。在本实施方式中,W3与W4相等。
在图10中,虚线F3表示将比较例的转子2a的转子铁芯21a中产生的最大应力设为100%时的、相对于最小宽度W3及最小宽度W4的变化的在转子铁芯21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在图10中,实线F4表示将比较例的转子2a的最大磁力设100%时的、相对于最小宽度W3及W4的变化的转子2的最大磁力。
如图10所示,优选为电磁钢板20的最小宽度W3与厚度T的比率W3/T满足0.6≤W3/T≤1.5。进而,优选为电磁钢板20的最小宽度W4与厚度T的比率W4/T满足0.6≤W4/T≤1.5。即,优选为转子2满足0.6≤W3/T≤1.5且0.6≤W4/T≤1.5。据此,能够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薄型部214中的漏磁通被减少,因此能够抑制转子2的磁力的显著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转子2满足0.6≤W3/T≤1.5且0.6≤W4/T≤1.5,因此能够得到上述的优点。
尤其是,当转子2满足0.6≤W3/T≤1.0且0.6≤W4/T≤1.0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薄型部214中的漏磁通更加减少,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
图11为示出转子铁芯21的其它例子的图。
如图11所示,转子铁芯21、具体而言各电磁钢板20可以还具有至少1个孔215。各孔215在轴向上延伸。在xy平面,各孔215为圆形。例如,当马达1被用作压缩机的驱动源时,在压缩机内,各孔215被用作制冷剂流通的通孔。
当将电磁钢板20(即转子铁芯21)的直径R1设为φ、将在xy平面从轴线Ax(即转子2的旋转中心)到孔215的中心的距离设为r时,直径φ及距离r的关系满足φ/4≤r。从轴线Ax到多个孔215中的至少1个孔215的中心的距离r为φ/4以上即可。即,距离r为电磁钢板20(即转子铁芯21)的半径的一半以上即可。据此,由于能够将至少1个孔215配置于永磁体22的附近,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永磁体22,能够抑制永磁体22的退磁。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关于全部的孔215,从轴线Ax到各孔215的中心的距离r为φ/4以上。在图11中,虚线所示的圆的半径R2为φ/4。即,在图11中,全部的孔215的中心位于以虚线示出的半径R2的圆的外侧。据此,能够更有效地冷却永磁体22,能够抑制永磁体22的退磁。
说明转子2的效果。
在转子2中,因为在转子铁芯21形成有中央肋条213,因此转子2中产生的一部分应力被分散至中央肋条213,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被缓和。据此,能够防止转子铁芯21、尤其是各薄型部214的变形。即,能够提高转子2对于离心力的强度,并且能够减少转子2(尤其是各薄型部214)中的漏磁通。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2满足T≤W1≤2×T。据此,能够通过冲压加工而容易地形成第1磁体插入孔211、第2磁体插入孔212及中央肋条213,并且能够减少中央肋条213中的漏磁通。
进而,转子2满足2×T≤W2。据此,在中央肋条213中的区域213a中,强度不降低。其结果是能够改善转子2(尤其是转子铁芯21)的强度。
即,因为转子2满足T≤W1≤2×T≤W2,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对于离心力的强度,并且能够减少转子2中的漏磁通。其结果是能够改善转子2的磁力,能够改善马达效率。
当转子2满足W1<W2且0.9≤W1/T≤1.9时,能够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中央肋条213及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中央肋条213中的漏磁通被减少,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改善马达效率。
尤其是,当转子2满足W1<W2且0.9≤W1/T≤1.5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中央肋条213及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并且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改善马达效率。
当转子2满足0.6≤W3/T≤1.5且0.6≤W4/T≤1.5时,能够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薄型部214中的漏磁通被减少,因此能够抑制转子2的磁力的显著降低。
尤其是,当转子2满足0.6≤W3/T≤1.0且0.6≤W4/T≤1.0时,能够有效地减少转子铁芯21、尤其是薄型部214中产生的应力。进而,因为薄型部214中的漏磁通更加减少,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的磁力。其结果是能够更加改善马达效率。
进而,各电磁钢板20还具有至少1个孔215,当转子2满足φ/4≤r时,因为能够将至少1个孔215配置于永磁体22的附近,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永磁体22,能够抑制永磁体22的退磁。
因为实施方式1的马达1具有转子2,因此马达1可以得到与上述的转子2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因为实施方式1的马达1具有转子2,因此能够改善马达1的马达效率。
当定子3具有至少1个切口37时,在压缩机的壳体与切口37之间形成有空间,该空间被用作制冷剂流通的流路。据此,在压缩机内,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1。
当定子3具有至少1个孔36时,在压缩机内,该孔36被用作制冷剂流通的流路。据此,在压缩机内,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1。
实施方式2.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6进行说明。
图12为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6的构造的剖视图。
压缩机6具有作为电动元件的马达60、作为壳体的密闭容器61和作为压缩元件的压缩机构62。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6为旋转压缩机。但是,压缩机6不限于旋转压缩机。
马达60为实施方式1的马达1。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60为永磁体嵌入型马达,但不限于此。
密闭容器61覆盖马达60及压缩机构62。在密闭容器61的底部存储有对压缩机构62的滑动部分进行润滑的制冷机油。
压缩机6还具有固定于密闭容器61的玻璃端子63、储液器64、吸入管65和排出管66。
压缩机构62具有气缸62a、活塞62b、上部框架62c(第1框架)、下部框架62d(第2框架)和分别安装于上部框架62c及下部框架62d的多个消声器62e。压缩机构62还具有将气缸62a内分成吸入侧和压缩侧的叶轮。压缩机构62由马达60驱动。
马达60通过压入配合(press fitting)或冷缩配合(shrink fitting)被固定于密闭容器61内。也可以不用压入配合及冷缩配合,而通过焊接将定子3直接安装于密闭容器61。
经由玻璃端子63对马达60的定子3的绕组供给电力。
马达60的转子(具体为轴24的一端侧)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被上部框架62c及下部框架62d各自具备的轴承支承。
轴24被插入贯通于活塞62b。轴24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插入贯通于上部框架62c及下部框架62d。上部框架62c及下部框架62d阻塞气缸62a的端面。储液器64经由吸入管65将制冷剂(例如制冷剂气体)供给至气缸62a。
接下来,对压缩机6的工作进行说明。从储液器64供给的制冷剂从固定于密闭容器61的吸入管65被吸入到气缸62a内。由于逆变器通电而马达60旋转,从而嵌合于轴24的活塞62b在气缸62a内旋转。据此,在气缸62a内进行制冷剂的压缩。
制冷剂穿过消声器62e在密闭容器61内上升。在被压缩的制冷剂中混入有制冷机油。当制冷剂与制冷机油的混合物通过形成于转子铁芯的孔时,促进了制冷剂与制冷机油的分离,据此,能够防止制冷机油流入到排出管66。由此,被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排出管66被供给到制冷环路的高压侧。
作为压缩机6的制冷剂,能够使用R410A、R407C或R22等。但压缩机6的制冷剂不限于这些。例如,作为压缩机6的制冷剂,能够使用GWP(全球变暖系数)小的制冷剂等。
作为GWP小的制冷剂的代表例,有以下制冷剂。
(1)成分中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例如为HFO-1234yf(CF3CF=CH2)。HFO为Hydro-Fluoro-Olefin(氢氟烯烃)的简称。Olefin(烯烃)为具有1个双键的不饱和烃。HFO-1234yf的GWP为4。
(2)成分中具有碳双键的烃,例如为R1270(丙烯)。R1270的GWP为3,小于HFO-1234yf的GWP,但R1270的可燃性优于HFO-1234yf的可燃性。
(3)含有成分中具有碳双键的卤代烃及成分中具有碳双键的烃的至少1个的混合物,例如为HFO-1234yf与R32的混合物。由于HFO-1234yf为低压制冷剂,因此压力损失变大,制冷环路(尤其是在蒸发器中)的性能容易降低。因此,优选为使用与作为高压制冷剂的R32或R41等的混合物。
根据实施方式2的压缩机6,具有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
进而,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马达1作为马达60,能够改善马达60的效率,其结果是能够改善压缩机6的效率。
实施方式3.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50(也称为制冷空调装置或制冷环路装置)进行说明。
图13为概略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50的结构的图。
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50具备作为送风机(第1送风机)的室内机51、制冷剂管道52和室外机53,该室外机53作为经由制冷剂管道52连接于室内机51的送风机(第2送风机)。
室内机51具有马达51a(例如实施方式1的马达1)、由马达51a驱动而送风的送风部51b和覆盖马达51a及送风部51b的壳体51c。送风部51b例如具有由马达51a驱动的叶片51d。例如,叶片51d被固定于马达51a的轴(例如轴24),生成气流。
室外机53具有马达53a(例如实施方式1的马达1)、送风部53b、压缩机54和热交换器(未图示)。送风部53b由马达53a驱动而送风。送风部53b例如具有由马达53a驱动的叶片53d。例如,叶片53d被固定于马达53a的轴(例如轴24),生成气流。压缩机54具有马达54a(例如实施方式1的马达1)、由马达54a驱动的压缩机构54b(例如制冷剂回路)和覆盖马达54a及压缩机构54b的壳体54c。压缩机54例如为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压缩机6。
在空调机50中,室内机51及室外机53的至少1个具有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马达1。具体而言,作为送风部的驱动源,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马达1被应用于马达51a及53a的至少一者。进而,作为压缩机54的马达54a,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马达1。
空调机50例如能够进行从室内机51吹出冷空气的制冷运行或吹出暖空气的制热运行等运行。在室内机51中,马达51a为用于驱动送风部51b的驱动源。送风部51b能够吹出调节后的空气。
根据实施方式3的空调机50,由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马达1被应用于马达51a及53a的至少一者,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据此,能够改善空调机50的效率。
进而,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马达1作为送风机(例如室内机51)的驱动源,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据此,能够改善送风机的效率。具有实施方式1的马达1和由马达1驱动的叶片(例如叶片51d或53d)的送风机能够单独用作送风的装置。该送风机也能够应用于空调机50以外的设备。
进而,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马达1作为压缩机54的驱动源,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据此,能够改善压缩机54的效率。
除了空调机50以外,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马达1也能够搭载于换气扇、家电设备或机床等具有驱动源的设备。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特征能够适当地相互组合。

Claims (11)

1.一种转子,具备:
电磁钢板,具有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及第2磁体插入孔、和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中央肋条;
第1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以及
第2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
其中,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满足
T≤W1≤2×T≤W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满足W1<W2且0.9≤W1/T≤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满足W1<W2且0.9≤W1/T≤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1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电磁钢板在所述电磁钢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之间具有第1薄型部,
所述电磁钢板在所述电磁钢板的外周面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具有第2薄型部,
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在所述第1永磁体与所述第1薄型部之间具有第1磁通屏障,该第1磁通屏障为空间,
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在所述第2永磁体与所述第2薄型部之间具有第2磁通屏障,该第2磁通屏障为空间,
当将在所述平面所述第1薄型部的在第1径向的最小宽度设为W3,将在所述平面所述第2薄型部的在第2径向的最小宽度设为W4时,满足
0.6≤W3/T≤1.5且0.6≤W4/T≤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
满足0.6≤W3/T≤1.0且0.6≤W4/T≤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1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电磁钢板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孔,
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直径设为φ、将在所述平面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到所述孔的中心的距离设为r时,满足φ/4≤r。
7.一种马达,具备:
定子;以及
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
其中,所述转子具有:
电磁钢板,具有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及第2磁体插入孔、和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中央肋条;
第1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以及
第2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
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满足
T≤W1≤2×T≤W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在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形成的至少1个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定子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至少1个孔。
10.一种压缩机,具备:
马达;
压缩机构,由所述马达驱动;以及
壳体,覆盖所述马达及所述压缩机构,
其中,所述马达具有:
定子;以及
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
所述转子具有:
电磁钢板,具有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及第2磁体插入孔、和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中央肋条;
第1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以及
第2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
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满足
T≤W1≤2×T≤W2。
11.一种制冷空调装置,具有:
室内机;以及
室外机,连接于所述室内机,
其中,所述室内机及所述室外机中的至少1个具有马达,
所述马达具有:
定子;以及
转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
所述转子具有:
电磁钢板,具有在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排列为V字的第1磁体插入孔及第2磁体插入孔、和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之间的中央肋条;
第1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1磁体插入孔;以及
第2永磁体,配置于所述第2磁体插入孔,
当将所述电磁钢板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小宽度设为W1、将所述中央肋条的在与所述径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设为W2时,满足
T≤W1≤2×T≤W2。
CN201880097949.4A 2018-10-30 2018-10-30 转子、马达、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29131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0229 WO2020089991A1 (ja) 2018-10-30 2018-10-30 ロータ、モータ、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3116A true CN112913116A (zh) 2021-06-04

Family

ID=7046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949.4A Pending CN112913116A (zh) 2018-10-30 2018-10-30 转子、马达、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3373B2 (zh)
EP (1) EP3876395A4 (zh)
JP (1) JP7034328B2 (zh)
KR (1) KR20210046744A (zh)
CN (1) CN112913116A (zh)
WO (1) WO20200899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20897A4 (en) * 2020-09-28 2023-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NGINE, COMPRESSOR, REFRIGERANT CIRCUIT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NGINE
US11973370B2 (en) * 2021-03-15 2024-04-30 Anhui Meizhi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7285A (ja) * 2004-03-03 2005-10-13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10075011A (ja) * 2008-09-22 2010-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CN102957239A (zh) * 2011-08-21 2013-03-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
CN103986259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08352741A (zh) * 2015-11-02 2018-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转子、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2114A1 (en) * 2003-08-22 2005-02-24 Samsung Gwang Ju Electronics Co., Ltd. Hermetic compressor
JP4668721B2 (ja) * 2004-11-30 2011-04-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JP4815967B2 (ja) * 2005-09-21 2011-11-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
MY156192A (en) * 2008-08-05 2016-01-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uction motor and hermetic compressor
US8564168B2 (en) 2010-05-24 2013-10-22 Remy Technologies, L.L.C. Rotor lamination assembly
EP2614579A1 (en) 2010-09-10 2013-07-17 Nissan Motor Co., Lt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rotor
JP2013042596A (ja) * 2011-08-16 2013-02-28 Toshiba Corp 永久磁石型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2260B2 (ja) * 2011-11-07 2015-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の回転子、及びこの回転子を用いた電動機、及びこの電動機を用いた圧縮機、及びこの圧縮機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15002649A (ja) 2013-06-18 2015-01-05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Ipmモータの回転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ipmモータ
CN107112830B (zh) 2014-12-22 2019-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JP6551685B2 (ja) 2016-04-13 2019-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WO2017203618A1 (ja) * 2016-05-25 2017-1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子、電動機、圧縮機、空気調和機、及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6702550B2 (ja) * 2016-08-31 2020-06-03 株式会社東芝 回転子および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6508168B2 (ja) * 2016-11-15 2019-05-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7285A (ja) * 2004-03-03 2005-10-13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10075011A (ja) * 2008-09-22 2010-04-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及び圧縮機
CN102957239A (zh) * 2011-08-21 2013-03-06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永磁体嵌入式电动机
CN103986259A (zh) * 2013-02-07 2014-08-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转子
CN108352741A (zh) * 2015-11-02 2018-07-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转子、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89991A1 (ja) 2021-05-13
JP7034328B2 (ja) 2022-03-11
EP3876395A1 (en) 2021-09-08
US11973373B2 (en) 2024-04-30
KR20210046744A (ko) 2021-04-28
EP3876395A4 (en) 2021-11-10
US20210273507A1 (en) 2021-09-02
WO2020089991A1 (ja)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37623B2 (ja) ステータ、電動機、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CN113424400A (zh) 马达、压缩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US11996740B2 (en) Rotor,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US11770033B2 (en) Electric motor, compressor, fan, and 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7034328B2 (ja) ロータ、モータ、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2023168510A (ja) 電動機、圧縮機、送風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WO2021070353A1 (ja) ロータ、電動機、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WO2020213081A1 (ja) ロータ、モータ、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JP7094369B2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圧縮機、及び冷凍空調装置
JP7154373B2 (ja) 電動機、圧縮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KR20200115633A (ko) 전동기, 압축기, 송풍기, 및 냉동 공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