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519A -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519A
CN112912519A CN201980069886.6A CN201980069886A CN112912519A CN 112912519 A CN112912519 A CN 112912519A CN 201980069886 A CN201980069886 A CN 201980069886A CN 112912519 A CN112912519 A CN 112912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crap
transfer
furna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98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哈拉尔德·霍尔兹格鲁伯
米凯·马纳佐
安东内洛·瓦洛皮
马库斯·哈特纳
罗兰·克里斯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ich Ca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ich Ca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ich Ca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ich Ca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12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3/00Apparatus for preheating charges; Arrangements for preheating charges
    • F27D13/002Preheating scra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52Manufacture of steel in electric furnaces
    • C21C5/527Charging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56Manufacture of steel by other methods
    • C21C5/562Manufacture of steel by other methods starting from scrap
    • C21C5/565Preheating of scra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3/00Hearth-type furnaces, e.g. of reverberatory type; Tank furnaces
    • F27B3/10Details, accessories, or equipment peculiar to hearth-type furnaces
    • F27B3/18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charging
    • F27B3/183Charging of arc furnaces vertically through the roof, e.g. in three po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2100/00Exhaust gas
    • C21C2100/04Recirculation of the exhaust g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 Carbon Steel Or Casting Steel Manufacturing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化废料(5)的系统(100),其包括熔炉(50)并且包括传送设备(10),传送设备(10)用于在输入区域(17)和转运区域(19)之间进给所述废料(5),输入区域(17)用于将废料(5)输入到传送设备(10)上,转运区域(19)用于将废料(5)从传送设备(10)转运到熔炉(50)中,其中传送设备(10)至少在输入区域(17)和转运区域(19)之间布置在废料预热壳体(13)中,或者由废料(5)的传送路径(24)上的废料预热壳体(13)覆盖。根据本发明:传送设备(10)具有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其形成废料(5)的传送路径(24)并且废料(5)位于其上,其中第一传送元件(14)从输入区域(17)向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之间的移交区域(27)延伸,并且第二传送元件(15)从移交区域(27)延伸到转运区域(19),并且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可以彼此独立地被驱动以便传送废料(5)。

Description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这种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独立方法权利要求的特征。
背景技术
从申请人的随后公开的DE10 2017 124 108 A1中已知这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特征的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该已知系统针对通过熔炉的加热废气对废料加热的最佳可能性进行了优化,并且在到熔炉的供应区域中具有由多个薄片元件组成的传送设备,该传送设备设置在废料预热壳体内,该废料预热壳体具有至少基本上封闭的横截面,或者在面向废料的传送路径的一侧上被废料预热壳体覆盖。薄片的受控向前和向后运动引起传送设备上的废料向熔炉的方向传送。废料在传送设备上沿着整个传送路径向熔炉传送。
通过传送设备将废料传送到熔炉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方面,废料易于堵塞,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在废料进给到熔炉中的过程接近结束时,没有废料残留在传送设备的传送路径上,特别是为了允许将传送设备拉出熔炉和倾斜熔炉以移除金属的随后处理。因此,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传送设备,即没有废料残留在靠近熔炉的传送设备上,特别是在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
US 4,083,675公开了一种原则上也可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从上述公开中已知的系统具有由两个传送元件组成的传送设备,面向熔炉侧的传送元件以倾斜的传送漏斗或传送滑槽的形式实现。实现为传送带的另一个传送元件的区域未被废料预热壳体覆盖。一旦废料从(第一)传送元件或传送带传送到另一(第二)传送元件或传送滑槽上,就不再能控制向熔炉方向的废料供应,即,其尤其取决于(第二)传送元件或传送滑槽的倾斜度以及传送滑槽的表面和废料之间的摩擦条件。
发明内容
具有两个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系统的方法具有这样的优点,即能够沿着传送设备上的传送路径将废料受控地输送到熔炉中,特别是在熔炉的废料的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该系统的方法分别尤其确保位于传送设备的面向熔炉的一侧上的区域中的废料以限定的方式被传送并供应到熔化表面,而不管在废料输入区域的区域中可能位于传送设备上的废料如何。
关于该系统,本发明提出,该传送设备具有至少两个传送元件,该传送元件形成废料的至少基本水平的传送路径,第一传送元件从输入区域向至少两个传送元件之间的递送区域的方向延伸,第二传送元件从递送区域延伸到熔炉的转运区域,至少两个传送元件可以彼此独立地被驱动,以便传送废料,并且两个传送元件在废料从第一传送元件到第二传送元件上的递送区域中重叠,第一传送元件在递送区域中布置在第二传送元件的上方。
特别地,在第二传送元件被拉出熔炉或者与熔炉一起围绕枢轴线倾斜的变型中,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第二传送元件所需的运动自由度。为此,本发明提出,第一传送元件的区域中的传送路径设置在第二传送元件的传送路径上方。换言之,这意味着当废料进行传送时,废料从第一传送元件落到第二传送元件上。以这种方式设置两个传送元件还可以改善可能堵塞的废料的分离。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系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该传送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用于传送废料的传送元件,该至少两个传送元件形成废料的传送路径,第一传送元件从输入区域向至少两个传送元件之间的递送区域的方向延伸,第二传送元件从递送区域延伸到熔炉中的转运区域,并且第一传送元件在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停止,以停止废料的输送,并且第二传送元件被进一步操作,直到位于第二传送元件上的全部废料从第二传送元件输送到熔炉中。
类似地,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该系统的方法分别提出提供两个传送元件,该两个传送元件可以在废料的传送方向上彼此独立地进行驱动,第一传送元件背离熔炉,在废料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停止,以阻止向熔炉方向继续供应废料,或者如果废料被堵塞,则使得两个传送元件之间的递送区域中的废料分离,并且在第一传送元件已经停止之后进一步主动操作面对熔炉的第二传送元件,直到确保位于第二传送元件区域中的全部废料到达熔炉中。
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的有利的其他实施例。
在已经将废料进给到熔炉之后,在熔炉的开口区域中(通常在从传送设备到熔炉的转运区域中)闭合熔炉,并且进一步加热,直到确保熔炉中的整个废料的熔化或液化。废料或金属完全熔化后,然后通常通过使熔化表面围绕水平枢轴线倾斜,将液化金属从熔炉中移出进行进一步处理。为了执行上述熔炉的过程或运动,第一种设计提供了:在熔炉和传送设备的两个传送元件之间,第一传送元件对于其相对于熔炉的(竖直)布置以固定的方式设置,并且第二传送元件设置成相对于第一传送元件可移动。以这种方式设置传送元件尤其允许熔炉围绕水平枢轴线倾斜以便移除液化废料以及第二传送元件移出熔炉的转运区域。以固定的方式设置第一传送元件允许第一传送元件的设计变得特别简单,因为第一传送元件也不必实现为可在其他方向上移动(除了其传送废料的任务之外),以特别允许熔炉围绕枢轴线倾斜。
为了简化用于移除液化废料的熔炉的倾斜过程,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传送元件可以围绕第二水平枢轴线升高和降低和/或倾斜。因此,第二传送元件可以安全地移出熔炉的倾斜区域。
然而,也可以设想不同地布置或设计第二传送元件,并且将熔炉布置成可绕水平枢轴线倾斜,以便移除液化废料,第二传送元件刚性地连接到熔炉,第二传送元件和熔炉因此可绕枢轴线倾斜。
举例来说,为了在运输结束后(即,直到废料在熔炉中完全熔化)最小化熔炉的能量消耗,一个实施例可提供:借助于分配给熔炉的闭合元件在熔炉的开口区域中封闭转运区域。如果在前面的步骤中,相应的闭合元件能够封闭熔炉中通过将第二传送元件从熔炉的区域拉出或移除而实现的开口(在废料进给期间,第一传送元件突出到该开口中),则这样的实施例特别有用。
关于传送设备或传送元件的具体设计,也有多种选择。原则上,可以想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以(连续)传送带的形式实现。
然而,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传送元件各自具有底部,该底部具有薄片元件,该薄片元件设置成可在废料的传送方向上或在废料的传送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
此外,如果至少两个传送元件的传送平面相对于水平面以至少5°、优选5°和15°之间的倾斜角度设置,则废料在传送设备上的输送得到优化。以这样的倾斜度设置传送设备通过重力的作用支持废料在传送方向上的移动。
出于熔炉能量消耗最小的原因,传送设备上方的废料预热壳体的横截面有利地尽可能完全充满废料。由于如上所述内容并且取决于组成或形式,废料可能会堵塞,因此废料可能会在垂直于传送机方向的方向上积聚,并且这种积聚可能会导致例如传送设备的阻塞或废料预热壳体的损坏。为了抵消这种影响,另一个优选的设计提供了废料预热壳体的横截面从输入区域向转运区域至少部分地、优选稳定地增大,优选通过增加废料预热壳体在传送设备上方的高度来增大。因此,在废料的传送方向上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增加的横截面积,并且可以填充可能积聚的废料,从而不会对传送设备或者废料预热壳体造成机械应力或者过载。
附图说明
从下面对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来看,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是显而易见的。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熔化废料的系统的简化纵向截面,该系统包括熔炉,该熔炉具有连接到其上的废料预热设备,并且包括传送设备和后燃烧室(在背景技术中示出);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系统的一部分,传送设备的传送元件进行了修改并面向熔炉;
图3示出了在根据图1的废料预热设备的传送设备的两个传送元件之一的区域中的横截面;和
图4示出了在图3的箭头IV方向上具有薄片元件的传送设备的俯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和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在熔炉50中生产由金属组成的熔化物1的系统100的简化示图。在本身已知的设计中,熔炉50具有内部51,并且设置成可围绕垂直于图1所示的绘图平面延伸的第一水平枢轴线52移动,使得之后可以通过将在熔炉50的内部51中产生的熔化物1在熔炉50的出口(未示出)区域中倾倒出熔炉50而对熔化物1进行进一步处理。
此外,该图示出了通常三个自耗电极55、56中的两个,其连接到电压源(未示出),并且被配置成产生金属液化所需的能量。熔炉50还具有圆顶状的上部区域58,该上部区域58通过歧管59连接到后燃烧室60。
熔化物1主要由废料5产生,废料5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设备10传送到熔炉50的内部51,传送设备10设置在废料预热设备11内。
根据图1、图3和图4的总体视图,除了传送设备10之外,废料预热设备11还具有作为废料预热壳体13的部件的罩形盖元件12,盖元件12例如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在传送设备10的上侧覆盖传送设备10。从图1可以看出,特别地,盖元件12基本上是线型的,盖元件12在传送设备10上方的净高度为h,因此(盖元件12的宽度应假设为恒定的)在废料5进入熔炉50的转运区域19的方向上,盖元件12的在废料5进入盖元件12的区域的输入区域17之间的横截面积增加。
图1还示出了在熔炉50的壁中实现的开口23设置在转运区域19中,在将废料5运输到熔炉50中的过程中,传送设备10优选稍微突出到开口23中,开口23在熔炉50的内部51进料之后可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闭合,例如通过作为熔炉50的闭合机构的部件的锁定滑动件22进行闭合,锁定滑动件22实现为可在双箭头21的方向上移动。
图1示出了传送设备10由两个传送元件14、15组成,这两个传送元件14、15可以彼此独立地被驱动。这两个传送元件14、15一起形成至少基本水平的传送路径24,废料5沿着传送路径24在传送设备10上沿着传送方向70传送,废料5位于传送元件14、15上。在传送方向70上彼此邻接的两个传送元件14、15在两个传送元件14、15之间的递送区域27中部分重叠。为此,两个传送元件14、1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是平坦的)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上或者彼此平行,使得面向输入区域17的第一传送元件14在面向转运区域19的第二传送元件15上方延伸。该图还示出了传送设备10的两个传送元件14、15相对于水平面以优选在5°和15°之间的倾斜角α设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传送元件14、15的倾斜度是相同的,但是传送元件14、15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倾斜度。
当第一传送元件14以固定的方式设置时,第二传送元件15设置成相对于第一传送元件15可移动。在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元件15设置成可沿双箭头29的方向在其纵向延伸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二传送元件15在图1所示的运输位置上略微突出到熔炉50的开口23中,以确保没有废料5从熔炉50中掉出。在熔炉50的内部51的进料结束之后,第二传送元件15可以被拉出开口23,以允许开口23由闭合机构的锁定滑动件22闭合,并且允许熔炉50围绕第一枢轴线52倾斜。
例如,两个传送元件14、15具有单独的驱动器28和33。因此,废料5在两个传送元件14、15上沿传送方向70的独立传送是可能的。
然而,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元件15a也可以围绕第二水平枢轴线53并且在双箭头54的方向上升高和降低(如果适用),开口23因此可以借助于闭合元件22通过围绕第二枢轴线53并且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第二传送元件15a来闭合(如果适用)。
在第二传送元件15的另一个实施例(图中未示出)中,该第二传送元件15(刚性地)连接到熔炉50,因此闭合元件22实现为相对于第二传送元件15可移动,以便闭合开口23,并且熔炉50与第二传送元件15一起围绕第一枢轴线52移动,以便移除熔化物1。
废料5进入废料预热设备11的输入区域17在盖元件12的前端30处在其上侧31设置在与转运区域19相对的一侧上,并且具有送料井32,该送料井32竖直向上突出并且可以通过用作锁定或闭合元件的两个横向滑动件36、38来闭合,两个横向滑动件36、38设置在彼此上方并且彼此平行,并且可以沿着双箭头34的方向彼此独立地移动。
图1示出了一定量6的废料5设置在两个横向滑动件36、38之间,废料5通过释放下方的横向滑动件36而经由送料井32从图1所示的位置运输到盖元件12或传送设备10的区域中。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代替两个横向滑动件36、38,可以提供其他设备,以便将废料5供应到盖元件12的区域中或传送设备10的第一传送元件14上,例如传送带和螺旋传送机的组合等。实现这种供应设备的主要方面是送料井32或盖元件12被尽可能紧密地密封,以防止在将废料5供应到盖元件12中的过程中环境空气的侵入。
进气区域42设置在盖元件12的与转运区域19相对的前端30处,进气区域42设置成与盖元件12的横截面操作连接(例如通过透气元件,例如多孔板44)。
进气区域42设置成使得其至少部分地、优选大部分地、特别优选完全地与在盖元件12内的传送设备10上传送的废料5重叠,或者其在垂直于盖元件12内的废料5的传送方向70的方向上作用在废料5的横截面上。为此,多孔板44或进气区域42从传送设备10的底部或传送平面的高度延伸到如下区域:送料井32从盖元件12自该区域向上延伸。理想地,进气区域42在端部30中的高度对应于盖元件12在端部30中的高度h。
进气区域42通过进气歧管46连接到排气设备48。此外,在进气歧管46中设置了可调节的挡板49,以便调节由排气设备48通过盖元件12的横截面从熔炉50的内部51吸入的热废气的量。此外,被吸入的废气从排气设备48经由供应歧管62输送到后燃烧室60中,示例性的可调节挡板64设置在歧管59中,因此直接从熔炉50经由歧管59进入后燃烧室60的区域的废气与经由排气设备48和供应歧管62进入后燃烧室60的区域的废气之间的混合比是可调节的。
此外,可选地,可以通过具有可调节挡板68的新鲜空气入口66在供应歧管62的区域中供应室外空气,以便通过加热装置(未示出)将在后燃烧室60中加热的废气调温至700°至800°之间的温度。
特别是图3和图4的总体视图示出了邻近后燃烧室60设置的传送设备10的两个传送元件14、15具有多个薄片元件72,薄片元件72由耐磨钢制成,并且彼此平行地且沿着纵向方向或废料5的传送方向70设置,以便形成底部73。作为示例,示出了十二个薄片元件72。薄片元件72形成移动底板,并在相应的传送元件14、1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薄片元件72在该示例中具有相同的宽度b,例如在10cm和30cm之间。在每种情况下,若干薄片元件72可以通过驱动器28或33同时同步移动。废料5通过薄片元件72的传送原理解释如下:在这个示例中,假设十二个薄片元件72彼此相邻设置。首先,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薄片元件72在传送方向70的相反方向上被拉回30cm的示例性距离。然后第二、第五、第八和第十一薄片元件72被拉回相同的距离(30cm)。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二薄片元件72随后被拉回相同的距离(30cm)。最后,通过在传送方向70上同时将所有的12个薄片元件72向前推动相同的距离(30cm)来传送废料5。
此外,图3示出了薄片元件72被盖元件12下方的壳体74包围,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热废气经由薄片元件72从盖元件12泄漏到环境中,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空气经由薄片元件72从环境侵入盖元件12的区域中。图3还示出了由耐热钢制成的薄片元件72连接到底部上的冷却设备76,在每种情况下,冷却设备76都背离盖元件12;例如,冷却设备76具有冷却水可以流过的冷却通道(图2中未示出)。
为了支持废料5从输入区域17向转运区域19的方向的输送,还可以设置可移动的滑动件78,滑动件78向熔炉50的方向推动废料5。
此外,图3示出了如下选择:通过在盖元件12的两个相对的侧壁80、82的区域中的相应的进气区域84也将盖元件12设置成与排气设备48操作地连接。在进气区域84的区域中,侧壁80、82以透气的方式(例如通过穿孔板)实现。重要的是,进气区域84也至少基本上设置在盖元件12的整个高度h或在盖元件12中传送的废料5的高度上方,进气区域84优选地也设置在盖元件12中的废料5的输入区域17的区域中。
图1还示出了在将废料5供应到熔炉50中的过程中,传送设备10的两个传送元件14、15上方的盖元件12的至少几乎整个横截面被废料5填充;因此,经由排气设备48从熔炉50的区域吸入的热废气也可以在盖元件12中的废料5的整个横截面上作用在废料5上。
在对熔炉50的内部51进给废料5的大部分时间里,传送设备10的两个传送元件14、15由其各自的驱动器28和33同步驱动或以相同的传送速度驱动。可选地,第二传送元件15可以以比第一传送元件14更高的传送速度驱动。因此,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促进在两个传送元件14、15之间的递送区域27中的堵塞废料5的分离。
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即,当内部51几乎充满目标量的废料5时,第一传送元件14停止输送废料5,因此废料5不再从第一传送元件14传送到第二传送元件15、15a上。然而,废料5仍然由第二传送元件15、15a传送,直到确保没有废料5残留在第二传送元件15、15a上或者废料5已经被完全传送到熔炉50中。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情况下,上述系统100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调整或修改。
附图标记
1 熔化物
5 废料
6 量
10 传送设备
11 废料预热设备
12 盖元件
13 废料预热壳体
14 传送元件
15 传送元件
17 输入区域
19 转运区域
21 双箭头
22 锁定滑动件
23 开口
24 传送路径
27 递送区域
28 驱动器
29 双箭头
30 端部
31 上侧
32 送料井
33 驱动器
34 双箭头
36、38 横向滑动件
42 进气区域
44 多孔板
46 进气歧管
48 排气设备
49 挡板
50 熔炉
51 内部
52、53 枢轴线
54 双箭头
55、56 电极
58 区域
59 歧管
60 后燃烧室
62 供应歧管
64 挡板
66 新鲜空气入口
68 挡板
70 传送方向
72 薄片元件
74 壳体
76 冷却设备
78 滑动件
80、82 侧壁
84 进气区域
100 系统
h 高度
b 宽度
α 角度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熔化废料(5)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熔炉(50)和传送设备(10),所述传送设备(10)用于在输入区域(17)和转运区域(19)之间供应所述废料(5),所述输入区域(17)用于将所述废料(5)输入到所述传送设备(10)上,所述转运区域(19)用于将所述废料(5)从所述传送设备(10)转运到所述熔炉(50)中,所述传送设备(10)至少在所述输入区域(17)和所述转运区域(19)之间设置在废料预热壳体(13)中,或者由所述废料(5)的传送路径(24)上的废料预热壳体(13)覆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设备(10)具有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形成至少基本水平的所述废料(5)的所述传送路径(24),所述废料(5)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上,第一传送元件(14)从所述输入区域(17)向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之间的递送区域(27)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传送元件(15)从所述递送区域(27)延伸到所述转运区域(19),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可以彼此独立地被驱动,以便传送所述废料(5),并且在于,所述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在所述废料(5)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到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上的所述递送区域(27)中重叠,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在所述递送区域(27)中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以固定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炉(50)设置成能够围绕水平的第一枢轴线(52)倾斜,以便移除液化的废料(5),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刚性连接到所述熔炉(50),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和所述熔炉(50)由此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枢轴线(52)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熔炉(50)设置成能够绕水平的第一枢轴线(52)倾斜,以便移除液化的废料(5),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设置成能够移出所述熔炉(50)的所述转运区域(19),优选通过平行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的延伸的移动而移出所述熔炉(50)的所述转运区域(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能够围绕第二水平枢轴线(53)升高和降低和/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熔炉(50)上的所述转运区域(19)中实现的开口(23)能够通过分配给所述熔炉(50)的闭合元件(22)而闭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被实现为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各自具有底部(73),所述底部(73)具有薄片元件(72),所述薄片元件(72)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废料(5)的所述传送方向(70)上或在所述废料(5)的所述传送方向(70)的相反方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相对于水平面以至少5°、优选5°和15°之间的倾斜角度(α)设置,使得所述传送路径(24)在所述熔炉(50)的方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料预热壳体(13)的横截面优选通过增加所述废料预热壳体(13)在所述传送设备(10)上方的高度(h)而从所述输入区域(17)向所述转运区域(19)至少部分地、优选稳定地增加。
11.一种用于操作系统(100)的方法,特别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实现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传送设备(10),所述传送设备(10)用于在将废料(5)输入到所述传送设备(10)上的输入区域(17)和将所述废料(5)从所述传送设备(10)转运到熔炉(50)中的转运区域(19)之间供应所述废料(5),所述设传送设备(10)至少在所述输入区域(17)和所述转运区域(19)之间设置在具有至少基本上封闭的横截面的废料预热壳体(13)中或者被废料预热壳体(13)覆盖,所述废料(5)到所述熔炉(50)中的输送在所述熔炉(50)的所述废料(5)的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停止,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设备(10)具有用于将所述废料(5)传送到所述熔炉(50)中的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形成所述废料(5)的至少基本水平的传送路径(24),第一传送元件(14)从所述输入区域(17)向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之间的递送区域(27)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传送元件(15;15a)从所述递送区域(27)延伸到所述转运区域(19),并且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在进料过程接近结束时停止,以便停止将所述废料(5)输送到所述熔炉(50)中,并且进一步操作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直到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上的全部所述废料(5)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输送到所述熔炉(5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进料过程结束之前驱动所述至少两个传送元件(14、15;15a),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元件(14)相比于所述第二传送元件(15;15a)具有对于所述废料(5)的更低的传送速度。
CN201980069886.6A 2018-10-22 2019-09-19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Pending CN112912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6161.6A DE102018126161A1 (de) 2018-10-22 2018-10-22 Anlage zum Einschmelzen von Schrot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Anlage
DE102018126161.6 2018-10-22
PCT/EP2019/075237 WO2020083579A1 (de) 2018-10-22 2019-09-19 Anlage zum einschmelzen von schrot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anlag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519A true CN112912519A (zh) 2021-06-04

Family

ID=6810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9886.6A Pending CN112912519A (zh) 2018-10-22 2019-09-19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870724B1 (zh)
CN (1) CN112912519A (zh)
DE (1) DE102018126161A1 (zh)
ES (1) ES2938414T3 (zh)
WO (1) WO20200835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9751B (zh) * 2021-03-11 2022-12-16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铅铋环境下的原位力学试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95A (zh) * 2010-02-01 2010-07-14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加料和预热装置
CN102181601A (zh) * 2011-04-25 2011-09-14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差动密闭送料的电炉冶炼装置及其送料方法
CN103075881A (zh) * 2013-02-22 2013-05-01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烟气预热的电弧炉连续加料装置
CN103196296A (zh) * 2013-04-16 2013-07-10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弧炉阶梯扰动函道废钢预热装置及预热方法
CN105992926A (zh) * 2014-02-14 2016-10-05 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搬运铲斗、预热装置、熔化设备、及熔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5497A (en) 1974-11-21 1976-10-12 Melting Systems, Inc. Scrap preheating system
DE19956578A1 (de) * 1999-11-25 2001-05-31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orwärmen und zum kontinuierlichen Einbringen einer Charge in einen Elektrolichtbogenofen
DE102009031648A1 (de) * 2009-07-03 2011-01-05 Sms Siemag Ag Beschickungsverfahren und Beschickungsvorrichtung
CN204100774U (zh) * 2013-09-16 2015-01-14 王洪东 电弧炉简易废钢预热装置
DE102017124108A1 (de) 2017-10-17 2019-04-18 Inteco Melting And Casting Technologies Gmbh Schrottvorwärmeinrichtung für einen Schmelzofen und Verfahren zur Schrottvorwärm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395A (zh) * 2010-02-01 2010-07-14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炉加料和预热装置
CN102181601A (zh) * 2011-04-25 2011-09-14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差动密闭送料的电炉冶炼装置及其送料方法
CN103075881A (zh) * 2013-02-22 2013-05-01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烟气预热的电弧炉连续加料装置
CN103196296A (zh) * 2013-04-16 2013-07-10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弧炉阶梯扰动函道废钢预热装置及预热方法
CN105992926A (zh) * 2014-02-14 2016-10-05 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原料搬运铲斗、预热装置、熔化设备、及熔化设备的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0724A1 (de) 2021-09-01
DE102018126161A1 (de) 2020-04-23
ES2938414T3 (es) 2023-04-10
WO2020083579A1 (de) 2020-04-30
EP3870724B1 (de) 2022-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71C (zh) 预热和装入废铁原料的装置
MX2008000424A (es) Aparato para la combustion de gas que sale de un horno, para el precalentamiento de fragmentos que entran al mismo horno y procesos relacionados.
US2008012086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Removing Coatings and/or Impurities
EP0787810B1 (en) Aluminium remelting furnace, in particular for melting aluminium scrap to be recycled
US823138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rmally removing coatings and/or impurities
CN112912519A (zh) 熔化废料的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RU2008127321A (ru) Конвейер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комбинация устройств и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
US4445849A (en) Device for thermal treatment of scrap
CN103765141B (zh) 用于传输冶金材料的装置
CN103797324B (zh) 用于传输冶金材料的装置
CN104813129A (zh) 炭素焙烧炉
CN111201332B (zh) 用于熔炉的废料预热装置和用于废料预热的方法
US4238216A (en) Heating glass batch material
CN104272051B (zh) 向熔炼炉供入并预热金属炉料的装置和方法
US11692706B2 (en) Thermal cracking system
CA2771157A1 (en) Waste heat system
KR20130116300A (ko) 용융 설비를 위한 금속 충전물을 이송 및 예열하는 기구 및 그 방법
CN107208973B (zh) 熔炼设备和熔炼方法
KR102065065B1 (ko)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소결 장치
JP2008002736A (ja) 溶解装置
US6953337B2 (en) Transfer of hot feed materials from a preprocessing plant to an electric smelting or melting furnace
KR20150031461A (ko) 스크랩 예열 및 공급 시스템
US9482471B2 (en) Melt metallurgical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a charging element
KR101476083B1 (ko) 재료 공급 장치
KR100798074B1 (ko) 리클레이머 배출슈트의 붐 댐퍼 자동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