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786A -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786A
CN112911786A CN202110266503.3A CN202110266503A CN112911786A CN 112911786 A CN112911786 A CN 112911786A CN 202110266503 A CN202110266503 A CN 202110266503A CN 112911786 A CN112911786 A CN 112911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piral
deflection plate
heat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65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侠
管锋平
冀鲁豫
宋国芳
张天爵
安世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21102665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3/00Magnetic resonance accelerators; Cyclotrons
    • H05H13/005Cyclotr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通过将限束板组件位置进行改进,解决了上法兰盘因缺少有效导热物体而使得螺旋偏转板的上法兰盘的热量散不出去的问题;通过将上偏转板体积增大一倍,使得上偏转板能够和限束板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上偏转板的热量能够通过限束板组件传递出去;通过对上下法兰之间的束流通道的壁厚进行改进,增强了上偏转板的导热效果;通过在下法兰盘上开设抽真空缝隙,使得法兰盘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物体,还成为抽真空的通道,通过在下陶瓷绝缘垫的外围增加一个平面高于它的陶瓷绝缘罩,使得单一的陶瓷绝缘垫变成了叠加的陶瓷绝缘垫,陶瓷绝缘垫总体形状、位置、厚度被改变了,由此解决了因绝缘不好打火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回旋加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背景技术
BNCT(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癌症治疗方式,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抗癌治疗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含非放射性硼同位素(boron-10)药物作为肿瘤定位药物和中子俘获剂,将药物注射到人体后,等到药物在肿瘤达到一定浓度,利用加速器打靶产生的中子束对人体肿瘤进行照射,中子束与硼同位素(boron-10)发生核反应产生放射性粒子,在癌细胞内精确摧毁癌细胞,不误伤正常组织。是目前国际正在发展的新型癌症治疗技术。
基于强流回旋加速器的小型化BNCT癌症治疗装置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创新研制的最新一代癌症治疗装置,采用小型化BNCT癌症治疗装置更加容易进行规模化管理,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用地和建造成本,有助于BNCT治疗在更多中小医院的推广、扩大BNCT治疗装置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小型化BNCT癌症治疗装置采用14MeV强流回旋加速器引出1mA以上强流质子束,通过轰击铍靶产生中子束,并通过慢化体得到治疗所需的中子能谱分布。
加速器中心区结构设计是实现小型化BNCT癌症治疗装置难点之一。加速器中心区用于接收离子源注入的束流、并将束流从垂直方向偏转为水平方向。所述中心区结构难以设计是因为加速器中心区空间很小、全部空间只有不足20厘米,并且,中心区为真空环境,真空环境不能通过对流散热,即使是一点点热量也不能散发出去,时间长久热量就会堆积。在这样狭窄的真空环境内,不仅热量散发不出去,还要将流强从300uA提升到1mA,这就是难点所在。
现有小回旋加速器流强限定在300uA、而不能再提高的原因,是因为中心区散热结构不够好,其一,作为热源的螺旋偏转板的上偏转板,其周围缺少更加有效传递热量的物体,唯一能够将它的热量散发出去的是用于支撑它的一根绝缘支柱,由于绝缘支柱直径比较细、与螺旋偏转板接触面积很少,致使螺旋偏转板的上偏转板的热量散发得很少;其二、由于螺旋偏转板上、下偏转板叠加后的直径只有4.3厘米,所以上偏转板的体积很小、上偏转板体积只是改进前的体积的一半,同样的热量由于体积小了二分之一,致使单位体积存储的热量减少了一倍;其三,螺旋偏转板的下偏转板并非直接散热而是间接散热,散热效果不很理想:下偏转板先连接铜块、再通过铜块连接下法兰,之所以不能直接地连接下法兰,是因为不能解决直接地连接下法兰的安装问题,所以不得已而求其次;其四,由于中心区螺旋形孔道热量不便于散发,如果真空度不够好,致使螺旋偏转板周围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打火,打火后中心区将出现短路无法偏转束流。
综上,现有技术的中心区散热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上偏转板用于热传导的面积小、上偏转板用于储存热量的体积小、下偏转板非直接散热而是间接散热、螺旋偏转板抽真空不畅导致打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出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心区结构热传导面积小、储存热量的体积小、非直接散热而是间接散热、螺旋偏转板抽真空不畅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包括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该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包括上螺旋偏转板201和下螺旋偏转板202,上下螺旋偏转板之间设有螺旋状孔道、该螺旋状孔道用于束流沿着螺旋状孔道从竖直方向偏转为水平方向;还包括用于对经过它的束流进行卡束的限束板组件3、用于支撑并给螺旋偏转板2散热的法兰盘组件1和导热陶瓷组件;用于支撑并给上螺旋偏转板201供电的上绝缘支撑组件4;连接并给下偏转板202供电的下绝缘支撑组件5;该法兰盘组件1包括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束板组件3包括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通过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将上螺旋偏转板201固定在上法兰盘101上,上螺旋偏转板201通过支撑块302将热量传给上法兰盘101,再通过上法兰盘101传递给下法兰盘102,从而带走上螺旋偏转板201上的热量;
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靠近支撑块302一侧的体积增加了一倍,用于和支撑块302进行连接,由此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的热量通过支撑块302传递给上法兰盘101;
所述法兰盘组件1的中间层为带有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口的束流引出区域,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同时兼做上、下法兰之间的支撑体和连接体,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为不规则的环形、设有内径和外径,外径贴近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的边缘,在不遮挡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的情况下,内径和外径之间的壁厚做到尽量大,从而增加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
所述下法兰盘102底部开设抽真空缝隙,该抽真空缝隙向上对准螺旋偏转板2的螺旋形孔道、向下对准抽真空泵,从而强化螺旋偏转板2的局部抽真空;
所述导热陶瓷组件包括上导热陶瓷垫6、下导热陶瓷垫7、陶瓷绝缘罩8,所述陶瓷绝缘罩8套装在下导热陶瓷垫7的外圈上,且其平面高于下导热陶瓷垫7的平面,它们厚度方向一部分是重合、另一部分各自独立,由此增加了用于下法兰盘102的爬电距离,所述的爬电距离为下偏转板到下法兰盘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得下偏转板和法兰组件1之间不容易打火。
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用于导热而增加的体积为一倍以上,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可以将热量分散开,从而减少了上螺旋偏转板201单位体积热量;另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用于通过导热陶瓷垫6与支撑块302连接,从而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热量通过下法兰盘102带走。
所述下法兰盘102上增设的抽真空缝隙,其抽真空缝隙环绕下导热陶瓷绝缘垫7的边缘形状开设,且抽真空缝隙的外径小于或等于中心区束流通道的外径、从而不因为开设抽真空缝隙而缩小上下法兰之间的最大接触面积。
下法兰盘102上焊接有水冷管103对下法兰盘102进行冷却,上法兰盘101、下法兰盘102之间通过螺钉与它们之间的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固定在一起,下法兰盘102通过热传导对上法兰盘1进行冷却。
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与上螺旋偏转板201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该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包括顶端连接上螺旋偏转板201的上支撑杆401、以及下端连接供电机构的上触电杆402,上支撑杆401与上触电杆402之间螺纹连接;该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包括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上半部分的上绝缘柱403及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下半部分的绝缘柱404。
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与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下支撑杆501与下触电柱50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下触电柱502与下触电杆503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并对下螺旋偏转板202进行供电,下绝缘柱504、下绝缘柱505、下绝缘柱506及下绝缘柱507把下支撑杆501、下触电柱502、下触电杆503及连接螺钉与周围进行绝缘。
所述下螺旋偏转板202设置在下导热陶瓷垫7上、下螺旋偏转板202和下导热陶瓷垫7共同设置在下法兰盘102上,通过螺钉紧固;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下导热陶瓷垫7和下法兰盘102进行传导散热。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加速器中心区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比例、位置及作用进行改进,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效果:通过将限束板组件位置进行改进,由悬空吊挂变成向下支撑,使得限束板组件的两个支撑块直接作用在上法兰盘上,从而解决了上螺旋偏转板因缺少有效导热物体而使得上螺旋偏转板上的热量散不出去的问题;通过将上偏转板体积增大一倍,将其顶部的形状扩大并偏向限束板组件一侧,使得上偏转板能够和限束板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上偏转板的热量能够通过限束板组件传递出去;通过对上下法兰之间的束流通道的壁厚进行改进,在不遮挡束流的情况下,能够加厚的地方尽量加厚,由此增加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了上偏转板的导热效果;通过在下法兰盘上开设抽真空缝隙,使得常规法兰盘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法兰盘的作用不仅仅是连接物体,还成为抽真空的通道,由此解决了螺旋偏转板的特殊形状不利于抽真空的问题;通过在下陶瓷绝缘垫的外围增加一个平面高于它的陶瓷绝缘罩,使得单一的陶瓷绝缘垫变成了叠加的陶瓷绝缘垫,陶瓷绝缘垫总体形状、位置、厚度被改变了,由此解决了因绝缘不好打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心区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中心区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上绝缘支撑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下法兰盘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心区仰视图;
图中:1:法兰盘组件;101:上法兰盘;102:下法兰盘;103:水冷管;104:束流引出区域;105:束流引出口;106:中心区束流通道;107:抽真空缝隙;2:螺旋偏转板;201:上螺旋偏转板;202:下螺旋偏转板;3:限束板组件;301:限束板;302:支撑块;303:支撑块;4:上绝缘支撑组件;401:上支撑杆;402:上触电杆;403:上绝缘柱1;404:上绝缘柱2;5:下绝缘支撑组件;501:下支撑杆;502:下触电柱;502:下触电杆;504:下绝缘柱1;505:下绝缘柱2;506:下绝缘柱3;507:下绝缘柱4;6:上导热陶瓷垫;7:下导热陶瓷垫;8:陶瓷绝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解释:
本发明设计原理
1、限束板组件3的改进:改进前的限束板组件3并非向下支撑、而是向上吊起,向上吊起的限束板组件3与上法兰盘没有任何连接;改进后,限束板301由向上吊起改为向下支撑:两侧各增加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通过这两个支撑块将限束板组件301固定在上法兰盘101上,由于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做得尽量大,使得上法兰盘101和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之间增加了很大一块用于热传导的接触面积。
2、上螺旋偏转板201的改进:改进前螺旋偏转板2的直径只有4.3厘米、因此,上偏转板的体积很小,当束流通过螺旋偏转板2时,热量在单位体积的上偏转板上储存的就相对多;改进后,螺旋偏转板2的直径不变,只是将上偏转板201靠近支撑块302一侧的体积增大一倍,增加体积后,就可以将上偏转板201通过上导热陶瓷垫6和支撑块302连接,连接后,将上偏转板201的热量依次传递给导热陶瓷垫6、支撑块302、支撑块303、上法兰盘101、再通过上法兰盘101导热给下法兰盘的冷水管103。
3、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之间接触面积的改进。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之间为带有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口的束流引出区域,改进前,内径和外径的壁厚只有几个毫米厚,因此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是有限的、导热效果也受到限制,改进后,采用加速器的束流轨迹和法兰束流通道外圈之间最小距离的方法,在不遮挡束流的情况下,能增加厚度的地方尽量增加厚度,使得中心区束流通道外径的整体壁厚达到最大化,由此增加了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之间的接触面积。
4、下法兰盘的改进。改进后,在下法兰盘底部开设了环绕下导热陶瓷垫7的缝隙,该缝隙上端对准螺旋形通道,下端连接抽真空泵,真空度的问题解决了,就可以避免螺旋偏转板与周围之间的打火现象。
5、下导热陶瓷垫7的改进:下导热陶瓷垫7的厚度很重要,导热陶瓷垫越厚、越有利于绝缘,但是越厚越不利于导热效果,再加上受到下偏转板高度的限制,本发明采用在导热陶瓷垫7的外围又套了一圈陶瓷绝缘罩8,陶瓷绝缘罩8的顶端平面高于导热陶瓷垫7的顶端平面,二者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使得纵向空间的厚度一部分是重合的,另一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因此使得两层的厚度加起来要比其中一层的厚度大,致使下法兰盘上导热陶瓷垫总体厚度增加,提高了绝缘效果,导热陶瓷垫7很薄提高了导热效果。
总结:以上的改进都是在原有要素的基础上各个要素的形状、尺寸、比例、位置及作用关系的改进,并不涉及新增加要素或零部件:限束板组件3的改进是要素位置的改进,从向上支撑到向下支撑,由此获得了增大上偏转板热传导面积的效果;上偏转板201的改进是要素尺寸的改进,增加了一倍的尺寸,由此获得了上偏转板和上法兰盘的连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的改进是要素尺寸的改进,由此增加了法兰束流通道的壁厚、增加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下法兰盘开设抽真空缝隙的改进是要素形状的改进,常规法兰盘端面是一个平面,只是用于连接物体,改进后,法兰盘的端面上开设了抽真空的缝隙,由此解决了螺旋偏转板的螺旋形孔道不利于抽真空的问题;下导热陶瓷垫的改进是要素位置、尺寸、形状的改进,通过增加一个平面高于下陶瓷绝缘垫7的陶瓷绝缘罩8,使得空间上单一的陶瓷绝缘垫变成了叠加的陶瓷绝缘垫,导热陶瓷垫在空间的位置、尺寸、形状都发生了变化,由此解决了增加绝缘厚度避免打火的问题。
基于以上发明原理,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该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包括上螺旋偏转板201和下螺旋偏转板202,上下螺旋偏转板之间设有螺旋状孔道、该螺旋状孔道用于束流沿着螺旋状孔道从竖直方向偏转为水平方向;还包括用于对经过它的束流进行卡束的限束板组件3、用于给螺旋偏转板2散热的法兰盘组件1和导热陶瓷组件;用于给下螺旋偏转板201供电并支撑下螺旋偏转板201的上绝缘支撑组件4;连接并给下偏转板202供电的下绝缘支撑组件5;该法兰盘组件1包括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束板组件3包括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通过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将螺旋偏转板2固定在上法兰盘101上,螺旋偏转板2通过支撑块302将热量传给上法兰盘101,再通过上法兰盘101传递给下法兰盘102,从而带走螺旋偏转板2上的热量;
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靠近支撑块302一侧的体积增加了一倍,用于和支撑块302进行连接,由此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的热量通过支撑块302传递给上法兰盘101;
如图4所示,所述法兰盘组件1的中间层为带有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口105的束流引出区域104,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同时兼做上、下法兰之间的支撑体和连接体,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为不规则的环形、设有内径和外径,外径贴近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106的边缘,在不遮挡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的情况下,内径和外径之间的壁厚做到尽量大,从而增加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
如图5所示,所述下法兰盘102底部开设抽真空缝隙107,该抽真空缝隙107向上对准螺旋偏转板2的螺旋形孔道、向下对准抽真空泵,从而强化螺旋偏转板2的局部抽真空;
如图2所示,所述导热陶瓷组件包括上导热陶瓷垫6、下导热陶瓷垫7、陶瓷绝缘罩8,所述陶瓷绝缘罩8套装在下导热陶瓷垫7的外圈上,且其平面高于下导热陶瓷垫7的平面,它们厚度方向一部分是重合、另一部分各自独立,由此增加了用于下法兰盘102的爬电距离,所述的爬电距离为下偏转板到下法兰盘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得下偏转板和法兰组件1之间不容易打火。
如图2所示,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用于导热而增加的体积为一倍以上,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可以将热量分散开,从而减少了上螺旋偏转板201单位体积热量;另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用于通过陶瓷导热绝缘垫6与支撑块302连接,从而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热量通过下法兰盘102带走。
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下法兰盘102上增设的抽真空缝隙107,其抽真空缝隙107环绕下陶瓷绝缘垫7的边缘形状开设,且抽真空缝隙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束流引出区域104的内径、从而不因为开设抽真空缝隙而缩小上下法兰之间的最大接触面积。
如图5所示,下法兰盘102上焊接有水冷管103对下法兰盘102进行冷却,上法兰盘101、下法兰盘102之间通过螺钉与它们之间的束流引出区域104固定在一起,下法兰盘102通过热传导对上法兰盘1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与上螺旋偏转板201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该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包括顶端连接上螺旋偏转板201的上支撑杆401、以及下端连接供电机构的上触电杆402,上支撑杆401与上触电杆402之间螺纹连接;该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包括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上半部分的上绝缘柱403及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下半部分的绝缘柱404。
如图2所示,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与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下支撑杆501与下触电柱50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下触电柱502与下触电杆503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并对下螺旋偏转板202进行供电,下绝缘柱504、下绝缘柱505、下绝缘柱506及下绝缘柱507把下支撑杆501、下触电柱502、下触电杆503及连接螺钉与周围进行绝缘。
如图2所示,所述下螺旋偏转板202设置在下导热陶瓷垫7上、下螺旋偏转板202和下导热陶瓷垫7共同设置在下法兰盘102上,通过螺钉紧固;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下导热陶瓷垫7和下法兰盘102进行传导散热。
本发明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包括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该用于偏转束流的螺旋偏转板(2)包括上螺旋偏转板(201)和下螺旋偏转板(202),上下螺旋偏转板之间设有螺旋状孔道、该螺旋状孔道用于束流沿着螺旋状孔道从竖直方向偏转为水平方向;还包括用于对经过它的束流进行卡束的限束板组件(3)、用于支撑并给螺旋偏转板(2)散热的法兰盘组件(1)和导热陶瓷组件;用于支撑并给上螺旋偏转板(201)供电的上绝缘支撑组件(4);连接并给下偏转板202供电的下绝缘支撑组件(5);该法兰盘组件(1)包括上法兰盘(101)和下法兰盘(102),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束板组件(3)包括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通过支撑块(302和支撑块(303)将上螺旋偏转板(201)固定在上法兰盘(101上,上螺旋偏转板(201)通过支撑块(302将热量传给上法兰盘(101),再通过上法兰盘(101)传递给下法兰盘(102),从而带走上螺旋偏转板(201)上的热量;
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靠近支撑块1(302)一侧的体积增加了一倍,用于和支撑块1(302)进行连接,由此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的热量通过支撑块1(302)传递给上法兰盘(101);
所述法兰盘组件(1)的中间层为带有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口(105)的束流引出区域(104),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同时兼做上、下法兰之间的支撑体和连接体,该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为不规则的环形、设有内径和外径,外径贴近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106)的边缘,在不遮挡加速器中心区束流通道的情况下,内径和外径之间的壁厚做到尽量大,从而增加上下法兰之间的接触面积。
所述下法兰盘(102)底部开设抽真空缝隙(107),该抽真空缝隙(107)向上对准螺旋偏转板(2)的螺旋形孔道、向下对准抽真空泵,从而强化螺旋偏转板(2)的局部抽真空;
所述导热陶瓷组件包括上导热陶瓷垫(6)、下导热陶瓷垫(7)、陶瓷绝缘罩(8),所述陶瓷绝缘罩(8)套装在下导热陶瓷垫(7)的外圈上,且其平面高于下导热陶瓷垫(7)的平面,它们厚度方向一部分是重合、另一部分各自独立,由此增加了用于下法兰盘(102)的爬电距离,所述的爬电距离为下偏转板到下法兰盘之间的爬电距离,使得下偏转板和法兰组件(1)之间不容易打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旋偏转板(201)用于导热而增加的体积为一倍以上,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可以将热量分散开,从而减少了上螺旋偏转板(201)单位体积热量;另一方面,所增加的一倍以上的体积用于通过导热陶瓷垫6与支撑块(302)连接,从而将上螺旋偏转板(201)热量通过下法兰盘(102)带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盘(102)上增设的抽真空缝隙(107),其抽真空缝隙环绕下导热陶瓷绝缘垫(7)的边缘形状开设,且抽真空缝隙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的内径、从而不因为开设抽真空缝隙而缩小上下法兰之间的最大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法兰盘(102)上焊接有水冷管(103)对下法兰盘(102)进行冷却,上法兰盘(101)、下法兰盘(102)之间通过螺钉与它们之间的螺旋偏转板(2)束流引出区域固定在一起,下法兰盘(102)通过热传导对上法兰盘(1)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与上螺旋偏转板(201)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上绝缘支撑组件(4)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该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包括顶端连接上螺旋偏转板(201)的上支撑杆(401)、以及下端连接供电机构的上触电杆(402),上支撑杆(401)与上触电杆(402)之间螺纹连接;该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包括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上半部分的上绝缘柱(403)及位于绝缘支撑组件(4)下半部分的绝缘柱(4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与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所述下绝缘支撑组件(5)包括内芯的支撑杆组件和外表面的绝缘杆组件,下支撑杆(501)与下触电柱(50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下触电柱(502)与下触电杆(503)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并对下螺旋偏转板(202)进行供电,下绝缘柱(504)、下绝缘柱(505)、下绝缘柱(506)及下绝缘柱(507)把下支撑杆(501)、下触电柱(502)、下触电杆(503)及连接螺钉与周围进行绝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旋偏转板(202)设置在下导热陶瓷垫(7)上、下螺旋偏转板(202)和下导热陶瓷垫(7)共同设置在下法兰盘(102)上,通过螺钉紧固;下螺旋偏转板(202)通过下导热陶瓷垫(7)和下法兰盘(102)进行传导散热。
CN202110266503.3A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Pending CN112911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503.3A CN112911786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6503.3A CN112911786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786A true CN112911786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04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6503.3A Pending CN112911786A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78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0952A (zh) * 2021-08-17 2021-11-0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强流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物理设计方法
CN113677083A (zh) * 2021-08-12 2021-11-1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的不对称加速间隙结构设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7083A (zh) * 2021-08-12 2021-11-1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用于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的不对称加速间隙结构设计方法
CN113630952A (zh) * 2021-08-17 2021-11-0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强流回旋加速器中心区物理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1786A (zh)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US10434333B2 (en) Beam shaping assembly for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US10603516B2 (en) Neutron source for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US11198023B2 (e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system
JP2022091813A (ja) 中性子捕捉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粒子線発生装置用のターゲット
JP2009502380A (ja) 組織内照射療法及び術中照射療法の為の電子ビーム及びx線ビーム生成装置
US10850131B2 (en) Neutron source for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US20210069528A1 (e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system
CN215222571U (zh)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结构
EP3666336B1 (e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system
CN109041397B (zh) 一种超小型中子管
CN111698822B (zh) 一种直立式中子发生器
US11813483B2 (e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 system
US3715595A (en) Pulsed neutron sorce
JP2018201774A (ja) 中性子捕捉療法装置、及び中性子捕捉療法用ターゲット
CN219481343U (zh) 中子捕获治疗系统及用于粒子束产生装置的靶材
CN109925610B (zh) 中子捕获治疗系统
CN206834019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的外壳带电保护装置
CN115884488A (zh) 一种适用于bnct的钽、铍中子靶系统
CN110585611A (zh) 一种质子治疗设备
CN111741583B (zh) 一种一体化桌面式中子发生器
CN113183070A (zh) 一种用于bnct加速器的中心区工装和使用方法
CN219227907U (zh) 一种适用于bnct的钽、铍中子靶系统
CN110681073A (zh) 一种质子加速器束流阻断装置
CN220755123U (zh) 一种医用同步加速器注入和引出二合一凸轨磁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