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1665B -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1665B
CN112911665B CN202110305782.XA CN202110305782A CN112911665B CN 112911665 B CN112911665 B CN 112911665B CN 202110305782 A CN202110305782 A CN 202110305782A CN 112911665 B CN112911665 B CN 112911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access point
target access
channe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57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1665A (zh
Inventor
冯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guang Zhanru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57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1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1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1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1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支持WLAN多链路连接的终端又被成为双频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接入点连接,例如,双频终端可以同时与连接多个频段下的接入点相连接。但是,基于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的技术标准对双频终端与接入点如何切换并没有进行规定,因而会出现非预期的连接和断开情况。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包括: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电子设备已基于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包括: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且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且电子设备已基于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包括:
检测到用于向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操作,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目标接入点的信号指示强度大于预设阈值,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接入点仅支持第一频段或第二频段中的一个。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频段为2.4GHz,第二频段为5GHz。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点的连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模组,包括第二方面所示的连接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存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由处理器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包括第一方面所示的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包括第一方面所示的连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频序列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终端102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频段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Point,AP)同时连接,其中,AP俗称“热点”。一个AP可以提供一个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网络。同一路由设备中多个AP所提供的BSS网络构成一个扩展网络,称为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网络。
本申请提供的终端102可与多个基本服务集对应的多个不同AP同时连接,还可与一个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网络的多个AP同时连接。
本申请中终端102包括处理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天线,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
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
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102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从处理器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所示的AP仅支持单个频段,例如仅支持2.4GHz或者仅支持5GHz频段。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AP1为支持5GHz的接入点,AP2为支持2.4GHz的接入点。终端102配置两个无线网卡,每个无线网卡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频段。示例性地,无线网卡1对应于5GHz频段,无线网卡2对应于2.4GHz频段。终端102可以基于无线网卡1以及5GHz频段下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与AP1进行连接并交互,同时终端102可以基于无线网卡2以及2.4GHz频段下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与AP2进行连接并交互。
进一步地,终端102通过网线网卡1、2分别与AP1和AP2同时连接时,可以基于协议IEEE802.11判断AP1和AP2的信号指示强度,然后选择二者中信号更好的AP进行通信。示例性地,终端102可以分别获取AP1和AP2的对应的接收信号指示强度(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为“RSSI”),然后选择二者中接收信号强度指示高的AP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图1中AP3为支持2.4GHz的接入点,终端102通过网线网卡1、2分别与AP1和AP2同时连接时,终端102可以检测AP3的信号指示强度,若AP3的信号指示强度在预设时间内的平均值大于预设阈值,说明AP3的信道质量非常高,此时,终端102可断开与AP2的连接,选择2.4GHz下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与AP3建立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1中AP3为支持2.4GHz的接入点,终端102通过网线网卡1、2分别与AP1和AP2同时连接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终端由AP2切换至AP3。示例性地,终端102检测到用户的切换操作时,终端102断开与AP2的连接,选择2.4GHz下的一个或多个信道与AP3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在终端102断开与AP2的连接之后,到终端102与AP3连接之前,终端102可以始终通过接入点AP1与核心网络交互,用户使用的数据业务并不会断开,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参见图2,具体涉及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连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终端,包括:
步骤202,终端检测到用于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的第一操作
具体地,终端可以基于IEEE 802.11相关标准,向周围接入点送探测请求(ProbeRequest)帧,以获取周围接入点的属性信息,例如接入点的名称、基本服务集标识、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等。终端获取周围接入点的属性信息后,将每个接入点显示在终端界面。其中,目标接入点为终端检测到并显示在终端用户界面上的一个接入点。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使终端连接接入点。上述第一操作可以为用户选择目标接入点的操作,用于指示终端向目标接入点发起建立连接的请求。
步骤204,终端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操作,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指示后,可以基于IEEE 802.11相关标准,确定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示例性地,目标接入点支持2.4GHz。
步骤206,判断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是否相同
确定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后,可以判断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与第一频段是否相同。
步骤208,若相同,终端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终端确定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属于第一频段后,选择与第一频段相应频段内的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第一频段下的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电子设备已经基于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终端基于第一频段下的信道与第二频段下的信道,已经同时分别与两个接入点相连接时。终端可以在不断开第二频段下的信道的情况下,切换支持第一频段的接入点,保证数据业务不间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是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步骤2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且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不相同,且电子设备已经基于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当终端基于第一频段下的信道与第二频段下的信道,已经同时分别与两个接入点相连接。此时,终端可以在不断开第一频段下的信道的情况下,切换支持第二频段的接入点,保证数据业务不间断。
基于本申请所示的接入点的连接方法,不仅明确了双频终端和接入点之间的切换方法,提高了切换效率,还保证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业务不简单,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电子设备等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包括: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电子设备已基于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所述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所述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包括:
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且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且所述电子设备已基于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所述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所述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包括:
检测到用于向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检测到的第一操作,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若检测到目标接入点的信号指示强度大于预设阈值,获取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频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所述目标接入点仅支持第一频段或第二频段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方法,所述第一频段为2.4GHz,所述第二频段为5GHz。
7.一种接入点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
第一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第二选择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所述第一频段不相同,选择第二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处于空闲状态,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或者,
若目标接入点所支持的通信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且电子设备已基于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与除所述目标接入点之外的接入点建立连接,则断开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二信道,并选择所述第一频段下的第一信道与所述目标接入点建立连接。
8.一种芯片模组,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存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CN202110305782.XA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11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782.XA CN11291166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782.XA CN11291166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665A CN112911665A (zh) 2021-06-04
CN112911665B true CN112911665B (zh) 2023-07-18

Family

ID=7610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5782.XA Active CN112911665B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1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365B (zh) * 2021-06-23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组网方法、组网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938B (zh) * 2019-08-16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高保真Wi-Fi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48182B (zh) * 2019-12-30 2022-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1665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987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20140112324A1 (en) Wi-fi p2p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406197B2 (e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US20180027420A1 (en)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477408B2 (en)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image reception apparatus,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reception method,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0266343B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17038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移动设备和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US10542522B2 (en)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image reception apparatus, image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mage reception method, im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22293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911665B (zh) 一种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54074A (zh) 一种Wi-Fi P2P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5104B (zh) 一种通信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867069B (zh)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423057A (zh) 信道切换方法、装置、a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3385B (zh)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99110A1 (zh) WiFi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无线接入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US113372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dual-connectivity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112351461A (zh) WiFi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578567A (zh) 一种网络扫描方法及终端
CN114788349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2028709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3596794B (zh) 信道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471707B (zh) 一种路由器的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20752A1 (en) Terminal device for executing call control for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275176B (zh) 获取信道频点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