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669B - 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669B
CN112909669B CN202110192129.7A CN202110192129A CN112909669B CN 112909669 B CN112909669 B CN 112909669B CN 202110192129 A CN202110192129 A CN 202110192129A CN 112909669 B CN112909669 B CN 112909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lug
plug bush
base
copp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21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9669A (zh
Inventor
张佳路
苏彩虹
郭远平
沈一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ni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ni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ni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21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66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2342 priority patent/WO20221744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9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1Contact members of coupling parts operating as switch, e.g. linear or rotational movement required after mechanical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to establish electrical connectio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插座,属于电子器件领域。该插座包括壳体、供电模组和插套模组;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之间具有容置空间,第二壳壁上具有通孔;供电模组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与壳体相连;插套模组位于容置空间内,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通孔内,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供电模组相连,插套模组能够相对于供电模组转动,以使插套模组与供电模组之间相互电连接或者相互绝缘。本公开能够有效的防止触电。

Description

插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其用于承插用电器的插头,从而为用电器供电。
在相关技术中,插座主要包括壳体和插套,插套位于壳体内,且与电源电气连接,壳体上具有插孔,插孔与插套相对。在用电器需要取电时,插头插销穿过插孔,并与插套插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与电源电气连接,达到取电的目的。为了避免儿童误将手指伸入插孔而触电,通常会在插孔处设置保护门。当插孔闲置时,该安全门能够封闭插孔,而当插孔被插头插销用力插入时,该安全门能够被插头插销推开,从而使得插头插销顺利插入插孔中取电。当插头插销从插孔中拔出后,安全门又能够自行复位,以重新封闭插孔。
然而,由于安全门位于插孔处,所以灰尘等杂物十分容易从插孔处进入安全门中,导致安全门因卡滞而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能够保证使用时的用电安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包括壳体、供电模组和插套模组;
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之间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壁上具有通孔;
所述供电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壳体相连;
所述插套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通孔内,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组相连,所述插套模组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转动,以使所述插套模组与所述供电模组之间相互电连接或者相互绝缘。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模组包括底座和铜排组;
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壳壁和所述第二壳壁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铜排组与所述底座相连;
所述插套模组包括插套筒和插套组;
所述插套筒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插套筒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插套组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插套筒内,所述插套组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插套筒的第二端,以使所述插套组第二端的转动轨迹的一部分与所述铜排组相交。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套筒包括筒体和旋转销;
所述筒体的内部中空,以用于容置所述插套组;
所述旋转销与所述筒体同轴,且一端与所述筒体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卡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套组包括第一插套和第二插套;
所述第一插套和所述第二插套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筒体中,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筒体外;
所述铜排组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
所述第一铜排和所述第二铜排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一插套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所述第二铜排与所述第二插套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锁止模组和解锁按钮;
所述锁止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锁止模组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转动,以在所述插套模组与所述供电模组之间相互电连接时位于锁止位置,并阻挡插接在所述插套模组内的插头插销转动;
所述解锁按钮插接在所述壳体上,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移动,以解除所述锁止模组对于所述插头插销的阻挡。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模组包括摆臂和锁止扭簧;
所述摆臂与所述底座枢接,且所述摆臂的枢接轴线与所述插套模组的旋转轴线平行,所述摆臂的第一端的转动轨迹与所述插头插销的转动轨迹相交,第二端与所述解锁按钮相抵;
所述锁止扭簧与所述底座枢接,且所述锁止扭簧的轴线与所述摆臂的枢接轴线同轴,所述锁止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底座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筒体的靠近所述底座的端部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为扇环形,且与所述筒体同轴,所述摆臂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缺口内;
所述插套组还包括第三插套,所述第三插套位于所述筒体内且对应所述缺口;
所述铜排组还包括第三铜排,所述第三铜排位于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第一铜排的一侧,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三铜排与所述第三插套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模组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摆臂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且与所述摆臂相连,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朝向所述底座凸出于所述摆臂;
供电模组还包括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朝向所述摆臂凸出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抵时,所述摆臂位于所述锁止位置。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解锁按钮为长条形结构件,包括按压端、抵压端和卡扣,所述按压端和所述抵压端分别位于所述解锁按钮的移动方向的两端;
所述按压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
所述抵压端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摆臂的第二端相抵;
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按压端和所述抵压端之间,所述卡扣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复位扭簧;
所述复位扭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套设在所述插套模组外,所述复位扭簧的轴线与所述插套模组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插套模组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壁相连。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模组还包括托架;
所述托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复位扭簧之间,所述托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扭簧相接触。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盖和外壳;
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一壳壁位于所述底盖,所述第二壳壁位于所述外壳。
在本公开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指示灯模组;
所述指示灯模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且与所述插套模组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指示灯模组与所述插套模组电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是: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闲置时,由于插套模组与供电模组之间相互绝缘,所以插套模组不带电,即使是误将手指伸入插套模组,也不会出现触电事故,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插座的用电安全。
在需要对用电器供电时,将用电器的插头通过壳体上的通孔插接至插套模组内。接着转动插头,使得插套模组随之相对于供电模组转动,插套模组与供电模组之间,由相互绝缘转变为相互电连接。此时,插座变为工作状态,插套模组带电,插头能够正常取电。在供电结束后,反向转动插头,使得插套模组随之相对于供电模组反向转动,插套模组与供电模组之间,由相互电连接转变为相互绝缘,即插座重新变为闲置状态,确保用电安全。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能够通过旋转插套模组,来实现插套模组与供电模组之间的通断,以保证插座在闲置时,不会出现因用户将手伸入插套模组中,而出现的触电事故,确保了用电安全。并且,由于插套模组与壳体之间的旋转装配部位处于壳体内部,所以不会被灰尘等杂物卡死,确保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爆炸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闲置状态俯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工作状态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套模组的爆炸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闲置状态下插套组和铜排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状态下插套组和铜排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锁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摆臂的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仰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壳体;11、底盖;12、外壳;1a、第一壳壁;1b、第二壳壁;1c、通孔;A、容置空间;
2、供电模组;21、底座;22、铜排组;221、第一铜排;222、第二铜排;223、第三铜排;23、第二限位凸起;24、托架;
3、插套模组;31、插套筒;311、筒体;312、旋转销;32、插套组;321、第一插套;322、第二插套;323、第三插套;B、缺口;
4、锁止模组;41、摆臂;42、锁止扭簧;43、第一限位凸起;
5、解锁按钮;51、按压端;52、抵压端;53、卡扣;
6、复位扭簧;
7、指示灯模组;
100、插头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插座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其用于承插用电器的插头,从而为用电器供电。
在相关技术中,插座主要包括壳体和插套,插套位于壳体内,且与电源电气连接,壳体上具有插孔,插孔与插套相对。在用电器需要取电时,插头插销穿过插孔,并与插套插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与电源电气连接,达到取电的目的。为了避免儿童误将手指伸入插孔而触电,通常会在插孔处设置保护门。当插孔闲置时,该安全门能够封闭插孔,而当插孔被插头插销用力插入时,该安全门能够被插头插销推开,从而使得插头插销顺利插入插孔中取电。当插头插销从插孔中拔出后,安全门又能够自行复位,以重新封闭插孔。
然而,由于安全门位于插孔处,所以灰尘等杂物十分容易从插孔处进入安全门中,导致安全门因卡滞而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图1为该插座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插座包括壳体1、供电模组2和插套模组3。
壳体1包括相对的第一壳壁1a和第二壳壁1b,第一壳壁1a和第二壳壁1b之间具有容置空间A,第二壳壁1b上具有通孔1c。供电模组2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与壳体1相连。插套模组3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通孔1c内,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供电模组2相连,插套模组3能够相对于供电模组2转动,以使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相互电连接或者相互绝缘。
由于供电模组2和插套模组3在工作时均带电,所以将供电模组2和插套模组3安装在壳体1内,能够有效的保证插座的用电安全。
图2为壳体的爆炸图,结合图2,示例性地,壳体1包括底盖11和外壳12,底盖11与外壳12可拆卸地相连,第一壳壁1a位于底盖11,第二壳壁1b位于外壳12。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底盖11和外壳12通过卡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可拆卸地相连,以构成容置空间A。第一壳壁1a为底盖11的一个壁,第二壳壁1b为外壳12的一个壁。
在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时,将供电模组2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实现供电模组2的取电。示例性地,电线的一端与供电模组2电连接,电线的另一端直接与入户电缆电连接,或者通过插头与其他插座电连接。
图3为插座的闲置状态俯视图,图4为插座的工作状态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展示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的配合关系,图3和图4均隐藏了部分第一壳壁1a和插套模组3。
参见图3,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闲置时,由于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相互绝缘,所以插套模组3不带电,即使是误将手指伸入插套模组3,也不会出现触电事故,因此能够有效的保证插座的用电安全。
参见图4,在需要对用电器供电时,将用电器的插头通过壳体1上的通孔1c插接至插套模组3内。接着转动插头,使得插套模组3随之相对于供电模组2转动,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由相互绝缘转变为相互电连接。此时,插座变为工作状态,插套模组3带电,插头能够正常取电。
再次参见图3,在供电结束后,反向转动插头,使得插套模组3随之相对于供电模组2反向转动,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由相互电连接转变为相互绝缘,即插座重新变为闲置状态,确保用电安全。
也就是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能够通过旋转插套模组3,来实现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的通断,以保证插座在闲置时,不会出现因用户将手伸入插套模组3中,而出现的触电事故,确保了用电安全。并且,由于插套模组3与壳体1之间的旋转装配部位处于壳体1内部,所以不会被灰尘等杂物卡死,确保了可靠性。
示例性地,参见图3和图4,为了便于用户知晓插套模组3是否得电,在本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指示灯模组7,指示灯模组7位于容置空间A外,且与插套模组3的第一端相连,指示灯模组7与插套模组3电连接。
当插套模组得电后,指示灯模组7随之得电,并被点亮,以告知用户插套模组3已经得电。
可选地,指示灯模组7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发光二极管,印刷电路板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第二壳壁1b的外侧具有两个标识,在指示灯模组7随着插套模组3一同转动时,能够在两个标识之间移动。当指示灯模组7与其中的一个标识对应时,表示插套模组3不得电,指示灯模组7不亮。当指示灯模组7与其中的另一个标识对应时,表示插套模组3得电,指示灯模组7发亮。举例来说,两个标识分别是“OFF”和“ON”,当然也能够是“关”和“开”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由前文可知,通过插套模组3相对于供电模组2的旋转,能够实现插套模组3的得电和失电,使得插座在闲置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转变。因此,下面进一步地对插套模组3和供电模组2进行介绍。
图5为插座的横向剖视图,其剖切方向为插座的长度方向,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模组2包括底座21和铜排组22。底座21与第一壳壁1a和第二壳壁1b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铜排组22与底座21相连。示例性地,底座21与第二壳壁1b相连。
插套模组3包括插套筒31和插套组32,插套筒31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通孔1c内,插套筒31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底座21可转动地相连,插套组32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插套筒31内,插套组32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贯穿插套筒31的第二端,以使插套组32第二端的转动轨迹的一部分与铜排组22相交。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底座21用于为铜排组22提供安装基础,使得铜排组22能够稳固的安装在壳体1内。铜排组22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实现插座在外部电源上的取电,并为插套模组3得电提供基础。插套筒31用于为插套组32提供安装基础,插套筒31的第一端位于通孔1c内,用于承插插头,使得插头插销100能够插入插套筒31中,以与插套筒31内的插套组32接触。插套筒31的第二端与底座21可转动地相连,在插套筒31相对于底座21旋转时,插套组32也随之相对于底座21旋转,即相对于铜排组22旋转。由于插套组32的转动轨迹的一部分与铜排组22相交,所以随着插套组32的旋转,插套组32将与铜排组22接触,从而自身得电,进而使得接触的插头得电。当然,由于插套组32的转动轨迹的另一部分与铜排模组之间不相交,所以在插套组32旋转的过程中,处于这部分转动轨迹中的插套模组3将与铜排组22间隔,从而不得电,进而使得插头不得电。
示例性地,插套筒31的第一端具有插孔,插孔用于供插头插接,使得插头插销100能够与插套筒31内的插套组32接触。
示例性地,插套筒31和底座21均位绝缘件,插套组32和铜排组22均为导电件。如此设计,插套筒31和底座21不仅能够起到提供安装基础的作用,还能够避免导电件之间出现短路的问题,提高了插座的可靠性。
图6为插套模组3的爆炸图,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插套筒31包括筒体311和旋转销312。筒体311的内部中空,以用于容置插套组32,旋转销312与筒体311同轴,且一端与筒体311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底座21卡接,且能够相对于底座21转动。
由于旋转销312与筒体311之间同轴,所以在旋转销312相对于底座21转动的同时,筒体311也将随之一同同轴转动,从而带动插接在筒体311内的插套组32一同同轴转动。
示例性地,旋转销312包括两个半圆销,两个半圆销相互间隔,且第一端与筒体311相连,第二端沿同一方向背离筒体311延伸。容易理解的是,为了容置旋转销312,底座21上具有相匹配的孔洞。在将旋转销312穿过孔洞时,两个半圆销的第一端在孔洞内壁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弹性形变,在穿过孔洞后,两个半圆销的第一端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原,以将旋转销312卡接在孔洞中。
在本实施例中,插套组32包括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分别位于筒体311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分别插接在筒体311中,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分别位于筒体311外。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插套321为零线插套,用于与插头的零线插销插接在一起,第二插套322为火线插套,用于与插头的火线插销插接在一起,第三插套323为地线插套,用于与插头的地线插销插接在一起。零线插销、火线插销和地线插套均能够是插头插销100。由于第一插套321、第二插套322和第三插套323均插接在筒体311中,且沿筒体311的旋转轴线周向布置,所以第一插套321、第二插套322和第三插套323能够随着筒体311的转动而一同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铜排组22包括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分别位于筒体311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位于底座21的一侧,第一铜排221与第一插套321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第二铜排222与第二插套322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铜排221为零线铜排,用于与外部电源的零线连接,且与第一插套321相接触,第二铜排222为火线铜排,用于与外部电源的火线连接,且与第二插套322相接触。
示例性地,底座21上具有安装槽,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通过紧密配合的方式卡装在安装槽内。或者,底座21上具有倒齿,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通过倒齿卡扣在底座21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图7为闲置状态下插套组32和铜排组22的配合示意图,图8为工作状态下插套组32和铜排组22的配合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7和图8中均隐藏了插套筒31。参见图7和8,在插座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插套321与第一铜排221相间隔,第二插套322与第二铜排222相间隔。随着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的转动,当第一插套321与第一铜排221相接触时,同时第二插套322也与第二铜排222相接触,此时插座转变为工作状态。反向转动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当第一插套321与第一铜排221相间隔时,同时第二插套322也与第二铜排222相间隔,此时插座转变为闲置状态。
示例性地,由于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的转动轨迹均为圆形,所以为了保证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分别于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之间的可靠接触,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的部分为相匹配的圆弧形。
由前文可知,插套模组3是否得电,是由插套模组3相对于供电模组2所处的位置决定的。为了避免插套模组3在通电后,因其他原因回转,而导致插套模组3意外断电,在本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锁止模组4和解锁按钮5。
再次参见图3和图4,锁止模组4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与第二壳壁1b相连,锁止模组4能够相对于供电模组2转动,以在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相互电连接时位于锁止位置,并阻挡插接在插套模组3内的插头插销10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插座为闲置状态,且此时插套模组3中未插设插头插销100,所以图3中为示出插头插销100。在图4中,插座为工作状态,且此时插套模组3中插设有插头插销100。
由于插头插销100插设在插套模组3中,所以通过锁止模组4阻挡插头插销100转动,即可阻挡插套模组3转动,从而使得插套模组3保持与供电模组2电连接,进而使得插座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参见图4)。
解锁按钮5插接在壳体1上,一部分位于容置空间A外,另一部分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能够相对于供电模组2移动,以解除锁止模组4对于插头插销100的阻挡。
在需要将插座由工作状态转变为闲置状态时,通过解锁按钮5,解除锁止模组4对于插套插销的阻挡,使得插头插销100能够回转,从而带动插套模组3回转,以解除插套模组3与供电模组2之间的电连接,插座转变为闲置状态(参见图3)。
也就是说,通过锁止模组4能够通过锁止插头插销100,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插座,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避免了插座因意外转变为闲置状态而断电。在需要将插座转变为闲置状态时,通过解锁按钮5能够解除锁止模组4插头插销100的锁止,使得插头插销100能够带动插头模组转动,从而转变为闲置状态。
图9为锁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模组4包括摆臂41和锁止扭簧42。
摆臂41与底座21枢接,且摆臂41的枢接轴线与插套模组3的旋转轴线平行,摆臂41的第一端的转动轨迹与插头插销100的转动轨迹相交,第二端与解锁按钮5相抵。锁止扭簧42与底座21枢接,且锁止扭簧42的轴线与摆臂41的枢接轴线同轴,锁止扭簧42的第一端与摆臂4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底座21相连。
摆臂4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以自身的枢接轴线为轴转动,由于摆臂41的第一端的转动轨迹与插头插销100的转动轨迹相交,所以随着插头插销100转动,插头插销100将与摆臂41的第一端相抵,并推动摆臂41的第一端克服锁止扭簧42的弹力转动(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当插头插销100转过摆臂41的第一端后,摆臂41的第一端将在锁止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与插头插销100相抵,从而起到阻挡插头插销100回转的作用。
当需要解锁时,锁止按钮推动摆臂41的第二端,基于杠杆原理,摆臂41的第一端随之移动,从而不再对插头插销100进行阻挡,使得插头插销100能够带动插头模组自由转动。
示例性地,当锁止扭簧42处于自然状态时,摆臂41的第一端所处的位置,能够阻挡插头插销100(锁止模组4位于锁止位置),如此一来,在锁止扭簧42的作用下,使得摆臂41的第一端能够保持在阻挡插头插销100的位置上。
图10为摆臂的位置示意图,结合图10,在本实施例中,筒体311的靠近底座21的端部具有缺口B,缺口B为扇环形,且与筒体311同轴,摆臂41可移动地位于缺口B内。缺口B用于容置摆臂41,以避免筒体311在转动时与摆臂41产生干涉。并且,由于摆臂41位于缺口B内,所以为了便于摆臂41阻挡插头插销100,插套组32还包括第三插套323,第三插套323位于筒体311内且对应缺口B。当插头插销100插接在第三插套323内时,插头插销100的地线插销能够依次贯穿第三插套323和筒体311,并位于缺口B内,即能够通过摆臂41阻挡地线插销。并且,由于地线插销不带电,所以更为安全。
铜排组22还包括第三铜排223,第三铜排223位于底座21的背离第一铜排221的一侧,且与底座21相连,第三铜排223与第三插套323电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三铜排223为地线铜排,且通过跳线与第三插套323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三铜排223通过跳线与第三插套323电连接,所以第三铜排223与第三插套323之间始终保持电连接。由于跳线较为柔软,所以第三铜排223与第三插套323之间的相对移动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电连接。
另外,第三铜排223与底座21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前文介绍的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与底座21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示例性地,底座21上具有枢接轴,枢接轴垂直于底座21,摆臂41和锁止扭簧42均套设在枢接轴上,以实现摆臂41和锁止扭簧42与第二壳壁1b之间的枢接。
再次参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锁止模组4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43,第一限位凸起43位于摆臂41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且与摆臂41相连,第一限位凸起43朝向第二壳壁1b凸出于摆臂41。供电模组2还包括第二限位凸起23,第二限位凸起23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与底座21相连,第二限位凸起23朝向摆臂41凸出于底座21,当第二限位凸起23与第一限位凸起43相抵时,摆臂41位于锁止位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限位凸起43和第二限位凸起23之间的配合,限制了摆臂41的第一端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最大转动行程,保证了摆臂41不会因为锁止扭簧42的弹力而过度转动。
继续参见图9,在本实施例中,解锁按钮5为长条形结构件,包括按压端51、抵压端52和卡扣53,按压端51和抵压端52分别位于解锁按钮5的移动方向的两端。按压端51位于容置空间A外,抵压端52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与摆臂41的第二端相抵,卡扣53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位于按压端51和抵压端52之间,卡扣53与壳体1的内壁相抵。
由于卡扣53位于按压端51和抵压端52之间,所以能够使得按压端51保持在容置空间A外,抵压端52保持在容置空间A内,而不会整体滑出。按压端51位于容置空间A外,用于供用户按压。由于抵压端52与摆臂41的第二端相抵,所以当用户对按压端51进行按压时,抵压端52将随之抵压摆臂41的第二端逆时针转动。基于杠杆原理,摆臂41的第一端将同时逆时针转动,从而解除对于插头插销100的阻挡。
由前文可知,插座在闲置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转变时,均需要手动旋拧插头插销100,使用便捷性不够高。为了提高插座的使用便捷性,在本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复位扭簧6。
图11为插座的侧视图,图12为插座的仰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1中切去了部分壳体1,以更好的展示位于容置空间A内的其他部件。图12中切去了第一壳壁1a,并隐藏了供电模组2,以更好的展示复位扭簧6与第一壳壁1a之间的连接关系。结合图11和图12,复位扭簧6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套设在插套模组3外,复位扭簧6的轴线与插套模组3的旋转轴线同轴,复位扭簧6的第一端与插套模组3相连,第二端与第二壳壁1b相连。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插座处于闲置状态时,复位扭簧6为自然状态。随着插套模组3的转动,复位扭簧6逐渐产生弹性形变。当插座处于工作状态时,在锁止模组4的作用下,插套模组3保持静止,复位弹簧保持弹性势能。当解锁按钮5基础锁止模组4对于插套模组3的锁止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套模组3自动回转,使得插座重新处于闲置状态。
并且,由于插套模组3能够自动回转,所以用户在需要将用电器断电时,只需按动解锁按钮5即可,无需再拔出插头。而在需要将用电器再次通电时,只需转动插头即可,进一步地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由于复位扭簧6在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和插套模组3之间的装配出现松动,导致复位扭簧6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供电模组2还包括托架24,托架24位于容置空间A内,且位于底座21和复位扭簧6之间,托架24的一端与底座21相连,另一端与复位扭簧6相接触。
通过托架24,能够有效的对复位扭簧6进行托举,以避免复位扭簧6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供电模组(2)、插套模组(3)、锁止模组(4)和解锁按钮(5);
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的第一壳壁(1a)和第二壳壁(1b),所述第一壳壁(1a)和所述第二壳壁(1b)之间具有容置空间(A),所述第二壳壁(1b)上具有通孔(1c);
所述供电模组(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与所述壳体(1)相连;
所述插套模组(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通孔(1c)内,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组(2)相连,所述插套模组(3)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2)转动,以使所述插套模组(3)与所述供电模组(2)之间相互电连接或者相互绝缘;
所述锁止模组(4)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所述锁止模组(4)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2)转动,以在所述插套模组(3)与所述供电模组(2)之间相互电连接时位于锁止位置,并阻挡插接在所述插套模组(3)内的插头插销(100)转动;
所述解锁按钮(5)插接在所述壳体(1)上,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外,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供电模组(2)移动,以解除所述锁止模组(4)对于所述插头插销(100)的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组(2)包括底座(21)和铜排组(22);
所述底座(21)与所述第一壳壁(1a)和所述第二壳壁(1b)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铜排组(22)与所述底座(21)相连;
所述插套模组(3)包括插套筒(31)和插套组(32);
所述插套筒(31)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通孔(1c)内,所述插套筒(31)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座(21)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插套组(32)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插套筒(31)内,所述插套组(32)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贯穿所述插套筒(31)的第二端,以使所述插套组(32)第二端的转动轨迹的一部分与所述铜排组(22)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筒(31)包括筒体(311)和旋转销(312);
所述筒体(311)的内部中空,以用于容置所述插套组(32);
所述旋转销(312)与所述筒体(311)同轴,且一端与所述筒体(311)的端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底座(21)卡接,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2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组(32)包括第一插套(321)和第二插套(322);
所述第一插套(321)和所述第二插套(322)分别位于所述筒体(311)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筒体(311)中,在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筒体(311)外;
所述铜排组(22)包括第一铜排(221)和第二铜排(222);
所述第一铜排(221)和所述第二铜排(222)分别位于所述筒体(311)的旋转轴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座(21)的一侧,所述第一铜排(221)与所述第一插套(321)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所述第二铜排(222)与所述第二插套(322)的部分转动轨迹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模组(4)包括摆臂(41)和锁止扭簧(42);
所述摆臂(41)与所述底座(21)枢接,且所述摆臂(41)的枢接轴线与所述插套模组(3)的旋转轴线平行,所述摆臂(41)的第一端的转动轨迹与所述插头插销(100)的转动轨迹相交,第二端与所述解锁按钮(5)相抵;
所述锁止扭簧(42)与所述底座(21)枢接,且所述锁止扭簧(42)的轴线与所述摆臂(41)的枢接轴线同轴,所述锁止扭簧(42)的第一端与所述摆臂(41)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底座(2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1)的靠近所述底座(21)的端部具有缺口(B),所述缺口(B)为扇环形,且与所述筒体(311)同轴,所述摆臂(41)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缺口(B)内;
所述插套组(32)还包括第三插套(323),所述第三插套(323)位于所述筒体(311)内且对应所述缺口(B);
所述铜排组(22)还包括第三铜排(223),所述第三铜排(223)位于所述底座(21)的背离所述第一铜排(221)的一侧,且与所述底座(21)相连,所述第三铜排(223)与所述第三插套(32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模组(4)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43),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位于所述摆臂(41)的靠近第一端的位置,且与所述摆臂(41)相连,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朝向所述底座(21)凸出于所述摆臂(41);
供电模组(2)还包括第二限位凸起(23),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与所述底座(21)相连,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朝向所述摆臂(41)凸出于所述底座(21),当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3)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43)相抵时,所述摆臂(41)位于所述锁止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按钮(5)为长条形结构件,包括按压端(51)、抵压端(52)和卡扣(53),所述按压端(51)和所述抵压端(52)分别位于所述解锁按钮(5)的移动方向的两端;
所述按压端(5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外;
所述抵压端(5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与所述摆臂(41)的第二端相抵;
所述卡扣(5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位于所述按压端(51)和所述抵压端(52)之间,所述卡扣(53)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复位扭簧(6);
所述复位扭簧(6)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套设在所述插套模组(3)外,所述复位扭簧(6)的轴线与所述插套模组(3)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复位扭簧(6)的第一端与所述插套模组(3)相连,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壁(1b)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组(2)还包括托架(24);
所述托架(24)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内,且位于所述底座(21)和所述复位扭簧(6)之间,所述托架(2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复位扭簧(6)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底盖(11)和外壳(12);
所述底盖(11)与所述外壳(12)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一壳壁(1a)位于所述底盖(11),所述第二壳壁(1b)位于所述外壳(12)。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指示灯模组(7);
所述指示灯模组(7)位于所述容置空间(A)外,且与所述插套模组(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指示灯模组(7)与所述插套模组(3)电连接。
CN202110192129.7A 2021-02-19 2021-02-19 插座 Active CN112909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2129.7A CN112909669B (zh) 2021-02-19 2021-02-19 插座
PCT/CN2021/082342 WO2022174489A1 (zh) 2021-02-19 2021-03-23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2129.7A CN112909669B (zh) 2021-02-19 2021-02-19 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669A CN112909669A (zh) 2021-06-04
CN112909669B true CN112909669B (zh) 2022-06-24

Family

ID=76124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2129.7A Active CN112909669B (zh) 2021-02-19 2021-02-19 插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669B (zh)
WO (1) WO2022174489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11750U (zh) * 2018-02-02 2018-11-16 深圳凯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伸缩式适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8579C (zh) * 2004-05-08 2008-10-22 张宁 通用型旋转回弹式安全电源插座
CN2724252Y (zh) * 2004-05-09 2005-09-07 张宁 通用型旋转回弹式安全电源插座
FR2914507B1 (fr) * 2007-03-30 2009-07-03 Legrand France Prise de courant a couvercle mobil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verrouillage/deverrouillage a loquet
CN201503978U (zh) * 2009-07-31 2010-06-09 刘军 旋转开关式插座
WO2012171733A1 (de) * 2011-06-16 2012-12-20 Hachadorian Design & Calculation Gmbh Vorrichtung mit einem klappdeckel und mindestens einem flexiblen element
CN206116713U (zh) * 2016-10-10 2017-04-19 黄志林 一种三孔插座
CN106654774B (zh) * 2016-12-22 2018-11-23 泉州市天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插座的自锁装置
CN108199182A (zh) * 2017-12-29 2018-06-22 绵阳放思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旋转接触通电式安全插座
CN111490365A (zh) * 2019-01-29 2020-08-04 北京固融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耦合器及其插座、电极安装结构
CN210245828U (zh) * 2019-07-22 2020-04-03 朱逸君 安全插座与配套插头保护装置
CN110783781B (zh) * 2019-11-07 2021-06-22 宁波多全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安全插座
CN214124250U (zh) * 2021-02-19 2021-09-03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11750U (zh) * 2018-02-02 2018-11-16 深圳凯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伸缩式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669A (zh) 2021-06-04
WO2022174489A1 (zh)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9107B1 (en) Safety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5816825A (en) Connector unit provided with magnetically locking mechanism
KR20120000052A (ko) 전기 플러그
CN214124250U (zh) 插座
WO2001063700A3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use
WO2007027666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ocket with latch mechanism
US20200169039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plug connection
CN112038824A (zh) 一种能够防水、防尘、防触电的多功能插座
CN114207953A (zh) 电源适配器及电连接器
CN112909669B (zh) 插座
CN111817085A (zh) 一种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JPH06236772A (ja) 電気器具
US201000480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1129835B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大功率电源连接器
KR20090054238A (ko) 잠금장치가 구비된 전원어댑터
CN218975946U (zh) 电连接器
US3691327A (en) Circuit-closing adapter
JP4129318B2 (ja) 安全プラグ装置
CN212676578U (zh) 一种通过旋转进行通断的插头
KR20050013310A (ko) 다목적 전기플러그 및 플러그아답타
CN219979988U (zh) 轨道插座
CN219371466U (zh) 一种具有旋转型保护门结构的电源插座
KR200335168Y1 (ko) 다목적 전기플러그 및 플러그아답타
CN216450839U (zh) 一种电源插座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09944254U (zh) 轨道灯接驳器及轨道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