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819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8199A
CN112908199A CN202110392155.4A CN202110392155A CN112908199A CN 112908199 A CN112908199 A CN 112908199A CN 202110392155 A CN202110392155 A CN 202110392155A CN 112908199 A CN112908199 A CN 112908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display
substrat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21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传志
谢正芳
张露
彭兆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21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8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8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的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结构和由隔离结构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支撑结构,设置于在隔离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支撑结构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分布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支撑柱和分布于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本申请能够避免两个显示区之间出现明显的分界线,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在例如前置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较差,不利于前置摄像头的屏下集成。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显示面板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显示基板包括基板及设置于基板的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结构和由隔离结构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支撑结构,设置于在隔离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支撑结构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分布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支撑柱和分布于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支撑结构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满足关系式(1):E1≤E3<E2;
其中,E1为第一显示区内多个第一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为过渡区内多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2为第二显示区内多个第二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当覆盖率为支撑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其所在区域的基板的面积比时,覆盖率满足关系式(2):k1≤k3<k2;
优选的,k1=k3<k2;
其中,k1为多个第一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一显示区的面积比为,k3为多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的面积比为,k2为多个第二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二显示区的面积比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覆盖率由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表征,第三支撑柱在过渡区的分布密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支撑柱在第一显示区的分布密度且小于第二支撑柱在第二显示区的分布密度;其中,分布密度为支撑结构的个数与其所在区域的基板的面积的比值;。
优选的,第三支撑柱在过渡区的分布密度等于第一支撑柱在第一显示区的分布密度。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单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单个第一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单个第二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过渡区具有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第一子区围绕第一显示区分布,第二子区位于第一子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部分多个第三支撑柱分布于第一子区,其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1;另一部分多个第三支撑柱分布于第二子区,其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2;其中,E31小于E3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一显示区内多个第一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1、分布于第一子区的一部分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1、分布于第二子区的另一部分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2与第二显示区内多个第二支撑柱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2满足关系式(3):E1=E31<E32=E2。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过渡区内多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的分布密度由第一显示区至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和/或,单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由第一显示区至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过渡区内多个第三支撑柱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轮廓为多边形,且由第一显示区至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减少;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三支撑柱的正投影形状外轮廓为曲线型。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连接像素开口区域基板上的的像素电极,像素电极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在基板上形成的正投影满足以下关系:
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位于第一显示区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的面积比;像素电极在过渡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的面积比小于像素电极在第二显示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二显示区的面积比;和/或,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像素电极在过渡区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像素电极在第二显示区的基板上的分布密度。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支撑结构和盖板。本申请实施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盖板,以避免盖板与显示基板接触影响显示基板的发光。支撑柱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基板上形成正投影,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大于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大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即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大小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和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支撑柱的正投影覆盖率之间,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内的支撑柱遮光能力接近,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透光能力相接近,避免两个显示区之间出现明显的色偏和显示分界线,提高显示效果。
过渡区的支撑柱覆盖率与第一显示区的支撑柱覆盖率相近,通过调节多个子像素间的支撑柱能够使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透光率相接近,避免两个显示区之间出现因透光率不同而产生明显的色偏和色偏边界。过渡区的支撑柱覆盖率由与第一显示区的支撑柱覆盖率一致向与第二显示区的支撑柱设置一致逐渐变化,有利于模糊过渡区和第一显示区之间出现明显的色偏边界,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典型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
100、显示基板;110、基板;120、像素定义层;121、隔离结构;122、像素开口;
200、支撑结构;210、支撑柱;211、第一支撑柱;212、第二支撑柱;213、第三支撑柱;
300、盖板;
AA1、第一显示区;TA、过渡区;AA2、第二显示区;TA1、第一子区;TA2、第二子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具有第一显示区AA1、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AA1分布的第二显示区AA2和位于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过渡区TA。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OLED显示面板包含显示基板和盖板两大部分,显示基板通过边缘的封装结构和盖板相互连接。此外,为了防止显示基板和盖板中间部位相互接触,会在显示基板上设置一定延伸高度的支撑柱体,起到支撑盖板的作用,防止盖板对发光器件造成损伤。
图2为一种典型的显示面板的支撑柱分布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第二显示区AA2和过渡区TA中的支撑柱210分布密度、尺寸和形状均相同,并具有较大的支撑柱正投影覆盖率。第一显示区AA1中支撑柱210的支撑柱正投影覆盖率较小,且与过渡区TA和第二显示区AA2的设置具有明显的差异。
支撑柱210的设计差异会导致第一显示区AA1与过渡区TA和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能力相差较大,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明显高于过渡区TA和第二显示区AA2。大视角下,第一显示区AA1会与过渡区TA和第二显示区AA2产生明显的色偏而影响显示效果。
这样的设置虽然能够减小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降低显示面板10上产生色偏的区域面积。但是第一显示区AA1的范围较小,第一显示区AA1内的子像素个数也就少且形状不规则,难以准确且大范围的调整子像素的显示参数形成过渡以弱化不同显示区的色偏程度。通过调整第一显示区AA1的显示参数,仍会在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之间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本申请。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的支撑柱210分布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基板100,包括基板110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120,像素定义层120包括隔离结构121和由隔离结构121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122。支撑结构200,设置于在隔离结构121背离基板110的一侧,支撑结构200包括分布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个第一支撑柱211、分布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个第二支撑柱212和分布于过渡区TA的多个第三支撑柱213;支撑结构200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正投影在隔离结构121的覆盖率满足关系式(1):E1≤E3<E2;
其中,E1为第一显示区AA1内多个第一支撑柱211在基板10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为过渡区TA内多个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10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2为第二显示区AA2内多个第二支撑柱212在基板10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E1=E3<E2。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柱210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在基板110上形成正投影,第二显示区AA2的多个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覆盖率E2大于过渡区TA的多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覆盖率E3,过渡区TA的多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覆盖率E3大于或等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多个第一支撑柱211的正投影覆盖率E1。即过渡区TA的多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覆盖率E3大小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多个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覆盖率E2和第一显示区AA1的多个第一支撑柱211的正投影覆盖率E1之间,使得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分界线模糊化,避免两个显示区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提高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柱210通常由硅基的无机材质构成,透光能力较弱,透光率低,具有较好的遮光能力。覆盖率可以体现支撑柱210在特定区域的遮光能力,支撑柱210的遮光能力往往对显示面板10的透光率起到重要的作用。覆盖率受多种变量影响,这里的“覆盖率”是指一些区域内支撑柱210的个数与这些支撑柱210所在区域的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及一些区域内多个支撑柱210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这些支撑柱210所在区域的面积的比例关系等。当特定区域的支撑柱210的尺寸不变个数增加,这一区域的覆盖率会增加,透光率会降低;当特定区域的支撑柱210个数不变尺寸减小,这一区域的覆盖率会减小,透光率会增加;当特定区域的支撑柱210的尺寸和个数不变,但外边轮廓更加圆滑趋近于圆柱,这一区域的透光率会提高。这些影响支撑柱210覆盖率并改变显示面板10透光率的变量可以通过改变其中的一个变量或同时改变多个变量以使支撑柱210在提供支撑能力的同时满足显示面板10特定区域的透光率需求。
但本申请并不限于此,显示面板10的透光率还受到像素电极的影响。像素电极的透光率不佳,为了使显示面板10中第一显示区AA1区域的透光率改变的同时与第二显示区AA2具有相同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显示面板10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结构的像素电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TA的面积比;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TA的面积比小于像素电极在第二显示区AA2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二显示区AA2的面积比。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像素电极的正投影总面积比与其所在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面积比以实现对显示面板100透光率的改变,像素电极的正投影总面积比与其所在区域的显示面板100的面积比减小有利于提高这一区域的透光率。当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比小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TA的面积比,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可以通过过渡区TA实现透光率的过渡变化。当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比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TA的面积比,可以将高透光率区域的范围从第一显示区AA1拓展至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扩大的高透光率区域内的子像素的个数更多,更多的子像素有利于统一调整高透光率区域内子像素的亮度、伽马值等参数以改善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透光率差异较大产生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像素电极在第二显示区AA2的基板100上的分布密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像素电极的分布密度以实现对显示面板100透光率的改变,像素电极的分布密度减小有利于提高像素电极所在区域的透光率。当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小于或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可以通过过渡区TA实现透光率的过渡变化。当像素电极在第一显示区AA1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等于像素电极在过渡区TA的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可以将高透光率区域的范围从第一显示区AA1拓展至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扩大口的高透光率区域内的子像素的个数更多,更多的子像素有利于统一调整高透光率区域内子像素的亮度、伽马值等参数以改善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透光率差异较大产生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可以理解的是,像素电极的设置可以与前述的支撑柱210设置相配合,共同影响显示面板10的透光率,改善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透光率不同导致的色偏现象,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覆盖率为支撑结构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其所在区域的基100板的面积比时,多个第一支撑柱211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比为k1、多个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过渡区TA的面积比为k3与多个第二支撑柱212在基板110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第二显示区AA2的面积比为k2满足关系式(2):k1≤k3<k2。
k1≤k3<k2的设置能够使第一显示区AA1、过渡区TA和第二显示区AA1的透光率逐渐变化,改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色偏,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可选的,当k1=k3<k2时,第一显示区AA1与过渡区TA的透光率相同,相较于第二显示区AA2的具有较高的透光率。相较于仅第一显示区AA1为高透光率区域的方案,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共同形成的高透光率区域的面积更大,高透光率区域内的子像素的个数更多,更多的子像素有利于统一调整高透光率区域内子像素的亮度、伽马值等参数以改善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透光率差异较大产生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过渡区TA具有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第一子区TA1围绕第一显示区AA1分布,第二子区TA2位于第一子区TA1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部分的多个第三支撑柱213中一部分分布于第一子区TA1,另一部分分布于第二子区TA2,第二子区TA2内另一部分第三支撑柱213,分布于第一子区TA1的一部分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1小于分布于第二子区TA2的另一部分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2。覆盖率E31小于覆盖率E3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弱化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色偏边界。当满足式(3):E1=E31<E32=E2时,能够进一步弱化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色偏边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内的第一支撑柱211的覆盖率E31、第一子区TA1内的三支撑柱213的覆盖率E32以及第二子区TA2内的第三支撑柱213的覆盖率E32相等,第二子区内AA2的第二支撑柱212的覆盖率E32小于第二显示区AA2内的第二支撑柱212的覆盖率E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具有相同的支撑柱210覆盖率,第二显示区AA2的覆盖率E2大于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支撑柱210的覆盖率E1、E31和E32。既,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均具有较大的光线透光率,第二显示区AA2具有较小的光线透光率。本实施例扩大了高透光率的显示面积,高透光率区域内子像素的个数更多,更多的子像素有利于统一调整高透光率区域内子像素的亮度、伽马值等参数以改善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透光率差异较大产生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10的支撑柱210分布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覆盖率由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表征。当覆盖率为支撑结构的个数与其所在区域的基板的面积的比值时,第二显示区AA2内第二支撑柱212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子区TA1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第一子区TA1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支撑柱211的分布密度。在由第一显示区AA1至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支撑柱210的分布密度经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的过渡逐渐增加。能进一步改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可选的,第二子区TA2的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子区TA1的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第一子区TA1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与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支撑柱211的分布密度相同。能够进一步弱化第一显示区AA1与过渡区TA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二子区AA2的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一子区AA1的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在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分布密度与第二显示区AA2内第二支撑柱212的分布密度相同。进一步弱化过渡区TA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AA2内单个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子区TA2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第二子区TA2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子区TA1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第一子区TA1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支撑柱211的正投影面积。
在由第一显示区AA1至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单个支撑柱210的正投影面积经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的过渡逐渐增加。既能弱化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还能够弱化过渡区TA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二子区TA2的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一子区TA1的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子区TA1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与第一显示区AA1内单个第一支撑柱211的正投影面积相同。能够弱化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二子区TA2的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一子区TA1的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的面积,在第二子区TA2内单个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面积与第二显示区AA2内单个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面积相同。能够弱化过渡区TA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10的支撑柱210分布示意图。
如图6所示,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内支撑柱210正投影形状与第二显示区AA2内支撑柱210正投影的形状不同。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形状相近,都为圆形,第二显示区AA2内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为四边形。在本实施例中,圆形的第三支撑柱213投影相对于四边形的第二支撑柱212第一投影相比,有利于增加光线在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和第二子区TA2内的透光率。提高这些区域透光率的同时,弱化了显示面板10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
图7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10的支撑柱210分布示意图。
如图7所示,过渡区TA内多个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轮廓为多边形,且由第一显示区AA1至第二显示区AA1的方向上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减少。支撑柱210的形状变化会导致其正投影的轮廓变化,支撑柱210的正投影轮廓越接近为曲线型,其遮光能力越弱。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轮廓逐渐变化有利于进一步弱化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提升了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形状外轮廓为曲线。为过渡区TA提供较好的透光率支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第一子区TA1、第二子区TA2和第二显示区AA2内支撑柱210正投影的形状均不同。第一显示区AA1内第一支撑柱211的正投影为圆形、第一子区TA1内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为八边形、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为六边形、第二显示区AA2内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为四边形。在第二显示区AA2至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支撑柱210正投影形状的外边数量逐渐增加,透光率也逐渐增加,进一步弱化了第一显示区AA1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提升了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一子区TA1内支撑柱210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一显示区AA1内支撑柱210的正投影形状相同。能够弱化第一显示区AA1和过渡区TA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第二子区TA2内第三支撑柱213的正投影形状与第二显示区AA2内第二支撑柱212的正投影形状相同。能够弱化过渡区TA与第二显示区AA2之间透光率差异较大导致的色偏,避免产生明显的色偏边界,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显示面板10支撑柱210的设置是为了弱化显示面板10的显示分界线。通过调整支撑柱210的设置使为第一显示区AA1内多个第一支撑柱211在基板21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1小于等于过渡区TA内多个第三支撑柱213在基板11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且小于第二显示区AA2内多个第二支撑柱212在基板110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2的方式,以提高显示效果的设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在一些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AA1和/或过渡区TA内设置有屏下感光组件并通过调整第一显示区AA1、过渡区TA及第二显示区AA2内的支撑柱210设置以提高显示效果。感光组件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组件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红外镜头、泛光感应元件、环境光传感器以及点阵投影器等光传感器。此外,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10的还可以集成其它部件,例如是听筒、扬声器等。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分布的第二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基板,包括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隔离结构和由所述隔离结构围合形成的像素开口;
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隔离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分布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支撑柱、分布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支撑柱和分布于所述过渡区的多个第三支撑柱;
所述支撑结构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满足关系式(1):E1≤E3<E2;
其中,E1为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为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2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内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覆盖率为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其所在区域的所述基板的面积比时,所述覆盖率满足关系式(2):k1≤k3<k2;
优选的,k1=k3<k2;
其中,k1为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面积比,k3为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过渡区的面积比,k2为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面积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率由所述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表征,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过渡区的分布密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分布密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分布密度;其中,所述分布密度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个数与其所在区域的所述基板的面积的比值;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过渡区的分布密度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分布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单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且小于单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具有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分布,所述第二子区位于所述第一子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
部分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分布于所述第一子区,其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1;另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分布于所述第二子区,其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32;其中,E31小于E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正投影的覆盖率E1满足关系式(3):
E1=E31<E32=E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分布密度由所述第一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加;和/或,
单个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由所述第一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内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柱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轮廓为多边形,且由所述第一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减少;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柱的正投影形状外轮廓为曲线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区域的所述基板上的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正投影满足以下关系:
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过渡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过渡区的面积比;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过渡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过渡区的面积比小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总面积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面积比;和/或,
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等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过渡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过渡区的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布密度小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基板上的分布密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392155.4A 2021-04-13 2021-04-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908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155.4A CN1129081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2155.4A CN1129081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8199A true CN112908199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2155.4A Pending CN112908199A (zh) 2021-04-13 2021-04-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81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568A (zh) * 2021-06-29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13516925A (zh) * 2021-06-29 2021-10-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24778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8705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248A (zh) * 2018-07-26 2018-12-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09065588A (zh) * 2018-08-09 2018-12-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061934A (zh) * 2018-09-30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243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
CN111129103A (zh) * 2020-01-02 2020-05-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261033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583818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68517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248A (zh) * 2018-07-26 2018-12-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09065588A (zh) * 2018-08-09 2018-12-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061934A (zh) * 2018-09-30 2018-12-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243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
CN111129103A (zh) * 2020-01-02 2020-05-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261033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583818A (zh) * 2020-05-07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68517A (zh) * 2020-08-31 2020-11-2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568A (zh) * 2021-06-29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13516925A (zh) * 2021-06-29 2021-10-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24778A1 (zh) * 2021-08-26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08705A1 (zh) * 2021-12-14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081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3245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44263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7422868B2 (ja) 画素配列最適化方法、透光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
CN1080109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6284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179125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彩膜基板
CN110914891A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2015811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4895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94515B (zh) 具有不规则形状的像素的不规则形状的平板显示器
CN107861288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18483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230406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9218923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92802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16888A (zh) 一种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129316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526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228219A1 (zh) 移动终端
US10306204B2 (en) 3D display panel using an adjustable buffer zone, method for 3D display on a 3D display panel using an adjustable buffer zon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18469B2 (en) Irregular shaped display and photography supplemental lighting method
CN107561770B (zh) 显示装置
CN11104797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4300520A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