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7022A -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7022A
CN112907022A CN202110039716.2A CN202110039716A CN112907022A CN 112907022 A CN112907022 A CN 112907022A CN 202110039716 A CN202110039716 A CN 202110039716A CN 112907022 A CN112907022 A CN 112907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classified
information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97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铸鑫
何涛
李美琴
金新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00397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7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7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7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3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cycling or dispos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5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 G06F16/9554Retrieval from the web using information identifiers, e.g.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by using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属于垃圾分类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生成特定的二维码;S2、垃圾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填写分类信息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该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不仅有利于垃圾分类情况的整体分析,同时可以对不积极的居民进行统计,并采用积分奖励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垃圾分类较高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类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也日渐增多,而在进行垃圾处理时,将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是一种能够有效增加垃圾处理效率的方式。垃圾分类,是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从而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处理。通俗的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灰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现有技术中,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居民的分类积极性不高,管理人员的监督效率不高,使得主管部门很难了解到真实的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入档,生成特定的二维码;
S2、居民在分类垃圾箱前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
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通过智能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分类信息自动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
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并将此次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回收;
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
S7、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由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
S8、分类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送至中转站,由中转站对分类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分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送至对应的处理场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1中,居民信息包括家庭地址以及居民姓名,其中家庭地址为精确住址,精确到门户;居民姓名为该家庭地址的户主信息或现有居住者的信息;并建立完整的分类档案,通过居民信息生成特定二维码,实现垃圾的分类可溯源管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3中,分类信息包括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为哪种类型以及正确分类后的积分获得、错误分类后的信息汇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3中,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垃圾分类数据形成分类数据链,通过登录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方式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5中,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由区域负责人对分类不积极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用于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可持续。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分类垃圾运输车分别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即采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期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这类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述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这类具有危险组成成分的废弃物。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7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五大类。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8中,处理场所包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用于处理有害垃圾的指定消纳场所以及用于处理其他垃圾的填埋或焚烧场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通过由管理人员对分类情况进行上传入档,不仅有利于垃圾分类情况的整体分析,同时可以对不积极的居民进行统计,并采用积分奖励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垃圾分类较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入档,生成特定的二维码;
S2、居民在分类垃圾箱前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
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通过智能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分类信息自动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
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并将此次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回收;
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
S7、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由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
S8、分类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送至中转站,由中转站对分类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分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送至对应的处理场所。
具体的,所述S1中,居民信息包括家庭地址以及居民姓名,其中家庭地址为精确住址,精确到门户;居民姓名为该家庭地址的户主信息或现有居住者的信息;并建立完整的分类档案,通过居民信息生成特定二维码,实现垃圾的分类可溯源管理。
具体的,所述S3中,分类信息包括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为哪种类型以及正确分类后的积分获得、错误分类后的信息汇报。
具体的,所述S3中,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垃圾分类数据形成分类数据链,通过登录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方式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具体的,所述S5中,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由区域负责人对分类不积极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用于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可持续。
具体的,所述S6中,分类垃圾运输车分别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即采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期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具体的,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这类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述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这类具有危险组成成分的废弃物。
具体的,所述S7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五大类。
具体的,所述S8中,处理场所包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用于处理有害垃圾的指定消纳场所以及用于处理其他垃圾的填埋或焚烧场所。
实施例二: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入档,生成特定的二维码;
S2、居民在分类垃圾箱前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
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通过智能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分类信息自动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
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励,奖励方式可以为兑换垃圾袋以及商品代金券;
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并将此次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回收;
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
S7、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高价值的可回收垃圾由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低价值的可回收垃圾可以送至后续处理场所;
S8、分类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送至中转站,由中转站对分类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分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送至对应的处理场所。
具体的,所述S1中,居民信息包括家庭地址以及居民姓名,其中家庭地址为精确住址,精确到门户;居民姓名为该家庭地址的户主信息或现有居住者的信息;并建立完整的分类档案,通过居民信息生成特定二维码,实现垃圾的分类可溯源管理。
具体的,所述S3中,分类信息包括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为哪种类型以及正确分类后的积分获得、错误分类后的信息汇报。
具体的,所述S3中,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垃圾分类数据形成分类数据链,通过登录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方式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具体的,所述S5中,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由区域负责人对分类不积极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用于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可持续。
具体的,所述S6中,分类垃圾运输车分别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即采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期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具体的,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这类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述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这类具有危险组成成分的废弃物。
具体的,所述S7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五大类。
具体的,所述S8中,处理场所包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用于处理有害垃圾的指定消纳场所以及用于处理其他垃圾的填埋或焚烧场所。
实施例三: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入档,生成特定的二维码;
S2、居民在分类垃圾箱前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
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通过智能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分类信息自动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
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并将此次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回收;
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
S7、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由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
S8、分类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送至中转站,由中转站对分类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分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送至对应的处理场所。
具体的,所述S1中,居民信息包括家庭地址以及居民姓名,其中家庭地址为精确住址,精确到门户;居民姓名为该家庭地址的户主信息或现有居住者的信息;并建立完整的分类档案,通过居民信息生成特定二维码,实现垃圾的分类可溯源管理。
具体的,所述S3中,分类信息包括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为哪种类型以及正确分类后的积分获得、错误分类后的信息汇报。
具体的,所述S3中,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垃圾分类数据形成分类数据链,通过登录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方式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具体的,所述S5中,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由区域负责人对分类不积极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用于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可持续。
具体的,所述S6中,分类垃圾运输车分别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即采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期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具体的,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这类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述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这类具有危险组成成分的废弃物。
具体的,所述S7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具体的,所述S8中,处理场所包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用于处理有害垃圾的指定消纳场所以及用于处理其他垃圾的填埋或焚烧场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通过由管理人员对分类情况进行上传入档,不仅有利于垃圾分类情况的整体分析,同时可以对不积极的居民进行统计,并采用积分奖励的方式提高居民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垃圾分类较高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入档,生成特定的二维码;
S2、居民在分类垃圾箱前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由管理人员进行复核监督;
S3、管理人员进行复核后,通过智能扫码设备,扫描二维码,并填写分类信息自动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
S4、若垃圾分类正确,居民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用于兑换奖励;
S5、若垃圾分类错误,居民无法获得相应积分,并将此次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并由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回收;
S6、定期对分类后的垃圾使用对应的分类垃圾运输车进行回收;
S7、管理人员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由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收益归管理人员所有;
S8、分类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送至中转站,由中转站对分类信息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分类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送至对应的处理场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居民信息包括家庭地址以及居民姓名,其中家庭地址为精确住址,精确到门户;居民姓名为该家庭地址的户主信息或现有居住者的信息;并建立完整的分类档案,通过居民信息生成特定二维码,实现垃圾的分类可溯源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分类信息包括此次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分类出的可回收垃圾为哪种类型以及正确分类后的积分获得、错误分类后的信息汇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大数据管理平台将采集到的垃圾分类数据形成分类数据链,通过登录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方式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和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错误分类上传大数据管理平台后,由区域负责人对分类不积极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用于确保垃圾分类长效可持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分类垃圾运输车分别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即采用三种不同的分类垃圾运输车定期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这类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述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这类具有危险组成成分的废弃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的五大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8中,处理场所包括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用于处理有害垃圾的指定消纳场所以及用于处理其他垃圾的填埋或焚烧场所。
CN202110039716.2A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Pending CN112907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716.2A CN112907022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9716.2A CN112907022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7022A true CN112907022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9716.2A Pending CN112907022A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70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2541A (zh) * 2021-08-18 2021-12-07 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管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036A (ja) * 2008-06-19 2010-01-07 Masa Miyake 家庭系一般廃棄物収集管理・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10866683A (zh) * 2019-11-04 2020-03-06 贵州颜翼缘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垃圾分类信息填写与检查评价的方法
CN111203430A (zh) * 2020-01-17 2020-05-29 小圾(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处理闭环系统
CN111599083A (zh) * 2019-02-21 2020-08-28 深圳市玉龙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芯片技术的垃圾分类系统及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3036A (ja) * 2008-06-19 2010-01-07 Masa Miyake 家庭系一般廃棄物収集管理・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11599083A (zh) * 2019-02-21 2020-08-28 深圳市玉龙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芯片技术的垃圾分类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0866683A (zh) * 2019-11-04 2020-03-06 贵州颜翼缘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垃圾分类信息填写与检查评价的方法
CN111203430A (zh) * 2020-01-17 2020-05-29 小圾(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处理闭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2541A (zh) * 2021-08-18 2021-12-07 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wens et al. Demographic covariates of residential recycling efficiency
CN108280686B (zh) 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
Woodard et al.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fortnightly collection of household waste separated into compostables, recyclates and refuse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Olukanni et al. Municipal solid waste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 case study of Ota, Nigeria
CN108438592A (zh) 一种城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CN112184013A (zh) 一种智慧社区管理云平台
CN112907022A (zh) 一种应用于垃圾分类的高效方法
CN11006574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航运垃圾分类系统
Worku et al. An attempt at quantifying factors that affect efficiency in the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produced by commercial businesses in the city of Tshwane, South Africa
CN204776948U (zh) 再生资源智能回收装置
CN103639171A (zh) 垃圾监管方法及系统
CN112893418A (zh) 一种垃圾精细化分类处置系统及处置方法
Gregson Recycling as policy and assemblage
Wulandari et al. An Analysis on Household waste Management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Era (Study at Suzuki Residents, North Minahasa)
Jahan et al. Automated Waste Segregation System using IoT
Worku et al. The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generated by businesses operating in the city of Tshwane, South Africa
Adeniran et al. A proposed digital control system us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South Africa
Smith et al. A survey of sche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llecting plastic bottles for recycling
Sulistyowati et al. Challenges and Management of Restaurant Waste in Surabaya
Diwakar What drives Segregation of Household Municipal Solid Waste? A Case in Powai
Worku et al. Differential factors of efficiency in the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in the City of Tshwane, South Africa
Da Costa et al. Environmental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in effort creates sustainable semarang
CN213801275U (zh) 一种适用于社区的机器值守式智能垃圾投递亭
Quynh et al. Domestic solid waste management following circular economy model.
CN106623361A (zh) 一种城市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25000 Wenzhou City National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incubator, No. 38 Dongfang South Road, Ouhai District, Wen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

Address before: 325000 Zhejiang province Chashan Wenzhou Higher Education Park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UNIVERSITY OUJIANG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