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5510A -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5510A
CN112905510A CN202110367148.9A CN202110367148A CN112905510A CN 112905510 A CN112905510 A CN 112905510A CN 202110367148 A CN202110367148 A CN 202110367148A CN 112905510 A CN112905510 A CN 1129055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host devi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71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5510B (zh
Inventor
胡顺林
沈达
王迪
凌洁
丁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71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5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主机设备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安装部,安装部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设备上;安装部包括n个连接口,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和通讯连接口;与n个连接口相连的控制组件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可以解决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的问题;通过设置兼容各种类型的配件的连接口,可以实现对配件状态的识别。

Description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被广泛使用。比如:具有地刷或者抹布的吸尘器、扫地机等。
由于主机设备可能支持多种配件的安装,而不同配件可能对应不同的工作模式,因此,需要对配件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机设备、配件状态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主机设备,包括:
机身;
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机设备上;所述安装部包括n个连接口,所述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和通讯连接口,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与所述n个连接口相连的控制组件,用于:
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电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
在所述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通讯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包括:
向所述电连接口发送电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电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包括:
获取所述电连接口的电参数;
在所述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的电参数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
在所述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的电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配件状态为不具有电配件。
可选地,在确定出所述主机设备上安装有电配件的情况下;
所述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还包括:
向所述通讯连接口发送通讯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通讯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包括:
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通讯连接口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为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
在未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为不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
可选地,所述反馈信号中携带有电配件的配件标识,所述配件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电配件的类型,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配件标识确定所述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通讯连接口为至少两个,不同通讯连接口对应不同的电配件的类型,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所述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确定所述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通讯连接口为至少两个,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所述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确定所述电配件的通讯方式。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电连接口的电参数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或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电参数是否与电配件的电参数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电配件包括第一类型电配件和第二类型电配件,所述第一类型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类型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不同,所述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相匹配时,根据所述电参数变化趋势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
可选地,所述电信号为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之后,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根据所述配件状态确定工作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配件状态确定工作参数,包括:
在所述配件状态指示具有电配件的情况下,根据电配件的类型与工作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指示的电配件的类型所对应的工作参数;
其中,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工作模式、通讯模式和供电模式。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件状态识别方法,用于第一方面提供的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安装部,安装部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设备上;安装部包括n个连接口,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和通讯连接口;与n个连接口相连的控制组件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可以解决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的问题;通过设置兼容各种类型的配件的连接口,可以实现对配件状态的识别。
另外,通过根据配件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得主机设备自适应调节不同配件的工作参数,提高主机设备的兼容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非电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两线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三线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主机设备具有配件,主机设备的配件是指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设备上的配件。本实施例中,主机设备的配件的类型为至少一种。换句话说,主机设备支持安装至少一种类型的配件。
在一个示意性的场景中,主机设备可以是吸尘器或者扫地机等具有清洁功能的设备。相应地,主机设备的配件可以是清洁件,如:地刷和/或抹布等。其中,每种清洁件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以地刷为例,地刷可以划分为两线地刷和三线地刷等。其中,两线地刷通常是指具有两根电线的地刷,三线地刷是指在两线地刷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根通讯线缆得到的地刷。对于兼容两线地刷和三线地刷的主机设备来说,由于两线地刷和三线地刷都可以安装在主机设备上使用,而两种地刷对应的工作模式不同,如三线地刷可以实现与主机设备的通讯。
若将该两线制配件安装在主机设备上、且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直接使用三线配件的通讯方式与两线配件直接进行通讯,则会导致两线地刷无法使用,造成主机设备无法兼容两线制配件和三线制配件的问题。
另外,若全部重新设计两线制配件,则配件需要重新生产,产品的使用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对配件进行识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实现时,根据主机设备的不同,配件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地刷普通地刷、扁吸灯、旋转擦地吸头、照明软绒刷等,本实施例不对配件的类型作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机设备,可以通过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实现对配件状态的识别,以实现主机设备对多种不同配件的兼容。如:实现对配件是否安装进行识别、对配件的类型进行识别等。
本实施例中仅以地刷包括两线地刷和三线地刷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实现时,地刷也可以是更多线的地刷,或者为不带电地刷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对地刷的类型一一列举。
另外,上述场景以主机设备为清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实现时,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也可以为其它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1所示,该主机设备至少包括:机身11、安装部12和控制组件(未图示)。
安装部12设置于机身11上。安装部12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设备上。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2包括n个连接口,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121和通讯连接口122,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每个连接口对应配件13的一根线缆,由于电配件通常具有至少两根电线(零线和火线),因此,电连接口121的数量为至少两根。
本实施例中,电配件是指:与主机设备通过电连接的方式相连的配件。对于不与主机设备通过电连接的方式相连的配件(本实施例中称为非电配件),可以通过机械结构配合相连。如:参考图2,非电配件131伸入主机设备的安装部12中,通过卡合机构与主机设备卡合连接。在实际实现时,非电配件也可以通过其它机械结构配合的方式相连。当然,对于电配件,在与主机设备通过电连接的方式相连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辅助连接,本实施例不对电配件与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作限定。
主机设备上的连接口与电配件上的连接口相适配。如:主机设备上的连接口为插口,则电配件上的连接口为相适配的插头或插针,参考图3和图4左侧所示的具有插针的电配件132。又比如:主机设备上的连接口为插头或插针,则电配件13上的连接口为相适配的插口,参考图3和图4右侧所示的具有插口的电配件132。
控制组件与n个连接口相连。控制组件用于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不同类型的连接口对应的接口信号不同。比如:电连接口121对应的接口信号为电信号;通讯连接口122对应的接口信号为通讯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包括:基于电连接口121的接口状态,确定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132;在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132的情况下,基于通讯连接口122的接口状态,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
可选地,在配件状态为不具有电配件132时,确定配件状态为具有非电配件131或者不具有配件。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主机设备确定配件状态包括两个阶段,即确定是否为具有电配件132的阶段和在具有电配件132时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的阶段。下面分别对这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在确定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132的阶段,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包括:向电连接口121发送电信号。相应地,基于电连接口121的接口状态,确定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132,包括:获取电连接口121的电参数;在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132;在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132的电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配件状态为不具有电配件132。
其中,电信号包括但不限于: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由于主机设备对电配件132供电后,电配件132会在一定时长内运行起来,而这种运行不是用户所期望的。基于此,主机设备需要在一定时长内检测出配件状态,以提高主机设备的检测效果。而电流信号的变化速度较快,可以很快确定出配件状态,因此,本实施例中以电信号为电流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另外,为了避免在一定时长内主机设备继续为电配件132供电,以电流信号为预设时长的脉冲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预设时长小于一定时长,该一定时长为电配件132通电时至开始运转之间的时长。由此可知,预设时长通常时长很短,可以达到微秒级别,比如:预设时长为200-400微秒,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时长,本实施例不对预设时长的取值作限定。
可选地,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进行匹配时,可以是变化趋势的匹配,和/或是取值范围的匹配。具体地,获取电连接口121的电参数之后,还包括:将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或将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电参数是否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组件将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相符,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不符,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不匹配。
其中,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为一种或多种。
在又一个示例中,控制组件将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进行比较;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在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内,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不在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内,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不匹配。
比如: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为电流值范围,且该电流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1安培(A),则在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大于或等于1A时,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即主机设备具有电配件132。
在再一个示例中,控制组件将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并将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进行比较;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相符、且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在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内,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相匹配;若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不符、或者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不在电配件132的电参数范围内,则确定电连接接口的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不匹配。
可选地,本申请中,控制组件可以通过电流采集组件采集电连接接口的电流值来获得电参数;或者,通过电压采集组件采集电连接接口的电压值来获得电参数,本实施例不对电参数的获取方式作限定。
第二、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的阶段。本实施例中,提供多种电配件132的类型的确定方式,下面对这几种方式分别进行介绍。在实际实现时,控制组件可以使用下述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对电配件132的类型的识别。
第一种实现方式,根据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由于不同类型的电配件132通电后电流值的变化情况可能不同,比如:第一类型电配件132的电流值可能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大,第二类型电配件132随时间变化电流值稳定在某个值,基于此,可以根据电参数的变化参数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此时,电配件132包括第一类型电配件132和第二类型电配件132,第一类型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与第二类型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不同。相应地,将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之后,还包括:在电参数与电配件132的电参数变化趋势相匹配时,根据电参数变化趋势对应的类型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
控制组件预存有每种电参数变化趋势和电配件132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电连接口121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中一种电参数变化趋势相匹配时,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电配件132的类型。
第二种实现方式,根据通讯连接口122的接口状态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此时,在确定出主机设备上安装有电配件132的情况下;控制组件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还包括:向通讯连接口122发送通讯信号。相应地,基于通讯连接口122的接口状态,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包括:确定是否接收到通讯连接口122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在接收到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为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比如:图4所示的三线电刷;在未接收到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为不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比如:图3所示的两线电刷。
可选地,反馈信号中还可以携带有电配件132的配件标识,该配件标识用于指示电配件132的类型。相应地,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接收到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配件标识确定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的类型。
其中,配件标识可以是配件型号、或者编号等,本实施例不对配件标识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可选地,控制组件发送通讯信号后,在预设的有效时长内监控通讯连接口122发送的反馈信号;若在该有效时长内监控到反馈信号,则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为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若在该有效时长内未监控到反馈信号,则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为不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
其中,有效时长可以为1秒或者2秒等,本实施例不对有效时长的取值作限定。
比如:参考图5所示的配件状态识别过程,图5中以电信号为电流脉冲信号、配件标识包括3种,分别为1、2、3,且配件标识分别对应不同的电配件132的类型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图5可知,该过程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1,向电连接口121注入脉冲;
步骤52,采集电连接口121的电流变化趋势和电流最大值;
步骤53,根据电流变化趋势和电流最大值确定是否存在电配件132;若是,则执行步骤54;若否,则确定无电配件132,流程结束;
步骤54,向通讯连接口122发送通讯信号;
步骤55,确定在有效时长内是否接收到通讯连接口122返回的反馈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56;若否,则确定电配件132为两线配件,流程结束;
步骤56,确定配件为三线配件,并确定反馈信号中的配件标识是否为1;若是,则确定电配件132为1号三线通讯配件,流程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57;
步骤57,确定反馈信号中的配件标识是否为2;若是,则确定电配件135为2号三线通讯配件,流程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58;
步骤58,确定反馈信号中的配件标识是否为3;若是,则确定电配件132为3号三线通讯配件,流程结束;若否,则确定配件识别出错,输出错误提示,流程结束。
换言之,在主机设备确定出具有电配件132,但无法识别出电配件132的类型时,输出错误提示。由于此时可能用户安装了与主机设备不匹配的电配件132,比如:将其它设备上的电配件132安装在主机设备上,因此,通过输出错误提示可以提示用户安装错误。
可选地,错误提示与主机设备上其它功能(如开机、关机、工作模式调节等)的提示方式不同,错误提示可以为灯光提示、音频提示、和/或振动提示等,本实施例不对错误提示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第三种实现方式,根据不同的通讯连接口122确定电配件132的类型。此时,通讯连接口1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通讯连接口122对应不同的电配件132的类型。相应地,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接收到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122,确定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132的类型。比如:通讯连接口1221对应1号三线地刷、通讯连接口1222对应2号三线地刷等。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为了供用户区分通讯连接口122与电配件132的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通讯连接口122对应不同的连接口标识,比如:连接口标识通过配件标识标示,或者通过不同颜色指示等,本实施例不对不同通讯连接口122的区分方式作限定。
可选地,在通讯连接口122为至少两个时,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接收到对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122,确定电配件132的通讯方式。
其中,通讯方式包括单线通讯、双线通讯、多线通讯等。其中,单线通讯是指通过一根通讯线缆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式;双线通讯是指通过一根通讯线缆实现数据发送、并通过另一根通讯线缆实现数据接收的方式;多线通讯是指通过至少一根通讯线缆实现数据发送、并通过其它通讯线缆实现数据接收的通讯方式。此时,通讯连接口122可以包括数据发送连接口、数据接收连接口和数据收发连接口,不同类型的通讯连接口122对应不同的类型标识,比如:类型标识通过图案标识、文字指示等,本实施例不对不同通讯连接口122的区分方式作限定。
可选地,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之后,控制组件还用于:根据配件状态确定工作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配件状态确定工作参数,包括:在配件状态指示具有电配件132的情况下,根据电配件132的类型与工作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配件状态指示的电配件132的类型所对应的工作参数;其中,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工作模式、通讯模式和供电模式。
工作模式用于指示配件的工作方式,比如:运转速度、运转时长等。
通讯模式用于指示主机设备与配件之间的通讯方式,比如:通过一个通讯连接口122收发数据,或者通过一个通讯连接口122接收数据、并通过另一个通讯连接口122发送数据等。
供电模式用于指示主机设备为配件进行供电的方式,比如:供电功率、供电电压等。
在另一个示例中,根据配件状态确定工作参数,包括:显示配件状态;接收用户根据配件状态设置的工作参数。
此时,工作参数由用户指定,该工作参数可以是其它设备(如与主机设备通讯相连的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等终端)发送的;或者是用户通过主机设备上的人机交互接口输入的,本实施例不对工作参数的获取方式作限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实现时,主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它运行时所需的组件,比如:供电组件、显示组件、通讯组件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通过设置机身、设置于机身上的安装部,安装部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机设备上;安装部包括n个连接口,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和通讯连接口;与n个连接口相连的控制组件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可以解决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的问题;通过设置兼容各种类型的配件的连接口,可以实现对配件状态的识别。
另外,通过根据配件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工作参数,可以使得主机设备自适应调节不同配件的工作参数,提高主机设备的兼容性。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主机设备中,且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为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中的控制组件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步骤602,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相关说明参见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通过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在发送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可以解决主机设备无法识别配件状态的问题;通过设置兼容各种类型的配件的连接口,可以实现对配件状态的识别。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以该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中的控制组件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模块:信号发送模块710和状态确定模块720。
信号发送模块710,用于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状态确定模块720,用于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相关细节参考上述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装置在进行配件状态识别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配件状态识别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装置与配件状态识别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机设备的框图,该装置可以是包含图1所示的主机设备中的控制组件的装置。该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
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8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8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8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8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外围设备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相连。示意性地,外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路、触摸显示屏、音频电路、和电源等。
当然,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少或更多的组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计算机产品,该计算机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使得配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机设备上;所述安装部包括n个连接口,所述n个连接口包括电连接口和通讯连接口,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3的正整数;
与所述n个连接口相连的控制组件,用于:
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电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
在所述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通讯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包括:
向所述电连接口发送电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电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是否为具有电配件,包括:
获取所述电连接口的电参数;
在所述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的电参数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配件状态为具有电配件;
在所述电参数与安装有电配件的电参数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配件状态为不具有电配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出所述主机设备上安装有电配件的情况下;
所述向不同的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还包括:
向所述通讯连接口发送通讯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通讯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包括:
确定是否接收到所述通讯连接口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为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
在未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为不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馈信号中携带有电配件的配件标识,所述配件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电配件的类型,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配件标识确定所述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的类型
和/或,
所述通讯连接口为至少两个,不同通讯连接口对应不同的电配件的类型,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所述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确定所述具有通讯线的电配件的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连接口为至少两个,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在接收到对所述通讯信号的反馈信号的情况下,根据发送所述反馈信号的通讯连接口,确定所述电配件的通讯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连接口的电参数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或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范围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电参数是否与电配件的电参数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配件包括第一类型电配件和第二类型电配件,所述第一类型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二类型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不同,所述将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电参数与电配件的电参数变化趋势相匹配时,根据所述电参数变化趋势对应的类型确定所述电配件的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之后,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
在所述配件状态指示具有电配件的情况下,根据电配件的类型与工作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配件状态指示的电配件的类型所对应的工作参数;
其中,所述工作参数包括以下几种中的至少一种:工作模式、通讯模式和供电模式。
10.一种配件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具有配件的主机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不同的连接口发送对应的接口信号;
在发送所述接口信号之后,基于n个连接口的接口状态确定所述主机设备的配件状态。
CN202110367148.9A 2021-04-06 2021-04-06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Active CN112905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7148.9A CN112905510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7148.9A CN112905510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5510A true CN112905510A (zh) 2021-06-04
CN112905510B CN112905510B (zh) 2023-08-04

Family

ID=76109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7148.9A Active CN112905510B (zh) 2021-04-06 2021-04-06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55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24974U (zh) * 2013-07-11 2013-12-04 长沙理工大学 自识别外接配件的接口装置
CN103593319A (zh) * 2013-11-06 2014-02-19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热拔插和自动识别外部配件的串口应用方法
CN104461568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识别电子配件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53010A (zh) * 2015-06-10 2016-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1386A (zh) * 2020-05-06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及扩展配件
CN111737177A (zh) * 2020-05-18 2020-10-02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在boot态下通讯接口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24974U (zh) * 2013-07-11 2013-12-04 长沙理工大学 自识别外接配件的接口装置
CN103593319A (zh) * 2013-11-06 2014-02-19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热拔插和自动识别外部配件的串口应用方法
CN104461568A (zh) * 2014-12-25 2015-03-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识别电子配件的装置及方法
CN106253010A (zh) * 2015-06-10 2016-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接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51386A (zh) * 2020-05-06 2020-09-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及扩展配件
CN111737177A (zh) * 2020-05-18 2020-10-02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在boot态下通讯接口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5510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7900U (zh) 附件
CN203218514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附件和线缆
US8934258B2 (en) Motor controller
CN112491102B (zh) 单线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47265B (zh) 多功能数据线、切换电路和切换方法
CN112905510B (zh) 主机设备及配件状态识别方法
TWI474670B (zh) 聯網方法及系統
CN101963641A (zh)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CN111198338A (zh) 插接件插针序号识别方法、系统及主机、从机
CN216903609U (zh) 线缆和电子设备
CN103312842B (zh) 用于附件检测和控制的终端、附件及系统
CN107102234B (zh) 电池模组电压采样线束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141582A (zh) 状况检测装置
CN209790000U (zh) 基于电极识别的手术系统
KR20150113058A (ko) 통신 모듈 어댑터
CN213878666U (zh) 连接线及连接线的连接头
CN210119771U (zh) 家用电器电路板总成及家用电器
US11102018B1 (en) Power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8825533U (zh) 一种自动识别线材切换传输模式的扫描枪
CN212085876U (zh) 一种ups供电系统
CN109343408B (zh) 强电网络智能管理系统
CN218298992U (zh) 接口转换装置、接口转换套件及设备测试系统
CN211180149U (zh) 低频线缆组件导通性通用测试装置
CN216365363U (zh) 电动牙刷
CN213426432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充电仓组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Pursuit innov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E3, building 16, No. 2288, Wuzhong Avenue,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ICHUANG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