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3641A -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3641A
CN101963641A CN2009100553259A CN200910055325A CN101963641A CN 101963641 A CN101963641 A CN 101963641A CN 2009100553259 A CN2009100553259 A CN 2009100553259A CN 200910055325 A CN200910055325 A CN 200910055325A CN 101963641 A CN101963641 A CN 101963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eck
interface board
out console
main control
control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553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3641B (zh
Inventor
孙中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shun Elevator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shun Elevator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shun Elevator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shun Elevator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9100553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63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6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3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3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接口板以及复数个检测板,所述接口板安置在主控计算机的ISA总线槽中,所述主控计算机设置自动检测模块实现对导线束的自动检测,其通过接口板控制连接复数个检测板,且复数个检测板之间依次通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系统能够快速便捷的检测导线束的断路、短路情况,同时能够检测导线束中二极管的位置、方向、通断情况以及导线束中电阻的位置和阻值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束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总线接口的导线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线束通常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按特定的走向、连接捆扎在一起,它在产品中主要起连接各个电子部件的作用,线束的故障主要为导线之间的开路和短路开路故障导致电器设备失控;短路故障会损坏电器设备或产生错误的操作和显示,所以线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性能和运行状态,因此对成品线束进行质量检测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检测线束导通的手段还相当落后,不能满足对家用电器到通讯设备,以及汽车、军用仪器设备等场合对线束性能检测的要求。线束的连通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导线的一端到另一端应导通,导通的电阻应在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导线的走向应符合技术要求;三是导线两端所压接端子的型号(或不压接端子)以及使用的护套应符合技术要求。由此可知,要完成对线束的测试,线束测试系统必须能发现且准确定位每一个存在连通性故障的导线。
对线束采用人工检查线束线号错或用简单设备如万用表宋检测线束是否断线,这样只能通过工人的熟练程度或用人眼观察来检测,速度慢,效率低,工人易疲劳,还十分容易造成错检或漏检,对误配线失效形式无法检测。
基于上述人工检测线束所存在的问题,在国内用于导线束检测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基于单片机研制的,功能简单,检测能力较差;也有部分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终端,两者之间利用串口或并口方式进行数据通讯。这种结构的导线束检测装置普遍存在检测速度较慢、实时性差及通讯不可靠等问题。国内没有线束故障检验更好的检测设备,而进口的检测设备价格贵、编写检测程度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单片机式的线束检测设备所存在的功能简单,检测能力较差以及采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和单片机作为终端的检测设备所存在的检测速度较慢、实时性差及通讯不可靠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检测功能强,且检测速度较快、实时性好的导线束检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接口板以及复数个检测板,所述接口板安置在主控计算机的ISA总线槽中,所述主控计算机设置自动检测模块实现对导线束的自动检测,其通过接口板控制连接复数个检测板,且复数个检测板之间依次通信连接。
所述接口板上设有信号插头和DIP开关,所述信号插头用于与检测板进行连接通信连接,所述DIP开关用于设置接口板的基地址。
所述检测板设有三个输出插座、一个电源输入插座、拨码开关、以及24个16针检测插座;所述三个输出插座、电源输入插座和拨码开关设置检测板的元件面,所述三个输出插座用于实现与接口板相连以及各检测板之间的互连,所述电源输入插座用于连接外部提供的5V电源,所述拨码开关用于设置检测板的地址;所述24个16针检测插座设置在检测板的焊接面上,所述每个16针检测插座与检测台上的导线触点通过连接线相接,其中10个针脚用作检测点与监测台上的导线触点相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本系统能够快速便捷的检测导线束的断路、短路情况,同时能够检测导线束中二极管的位置、方向、通断情况以及导线束中电阻的位置和阻值情况。
本系统检测导线束时,最少同时检测2点,最多同时可检测1200点;还具有彩色图像显示功能;还能股同时检测两种导线束的相关情况。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接口板上25芯信号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口板上DIP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检测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接口板与检测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检测板上信号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导线束检测系统主要由主控计算机1、接口板2以及检测板3三部分组成。
其中接口板2是检测板3与主控计算机1的连接纽带。主控计算机通过接口板2管理若干个检测板3,使其按照控制计算机1的指令进行动作,实现导线束的检测工作,其可连接一彩色显示器4,将相应的检测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
接口板2在安装时,直接插入微型计算机的ISA总线槽中,并使用螺丝固定在计算机的机箱上。该接口板2上主要有25芯的信号插头201(如图2所示)和DIP开关202(如图3所示),其中25芯的信号插头201位于接口板2的后部,而外接的检测板3就是通过这个25芯信号插头与接口板进行信息传输的。DIP开关202如图3所示,其位于接口板下部中央位置,用来设置接口板的基地址,使其与主控计算机中的其它接口板不相冲突。图3给出了接口板的基地址的缺省设置,其地址值为0300H。各位拨至ON表示为0,拨至OFF表示为1。其中第6位为计算机的A9地址线,第1位为计算机的A4地址线。
如图1所示,本系统中共设置五块检测板3,其中每一块检测板有240个检测点,用户可根据检测台所需要的检测点数来选择检测板的数量。
检测板3通过检测台上的导线检测点对导线束进行检测,并受接口板2的指令控制。如图4所示,在每个检测板3的元件面上设置有三个DC2-20芯的输出插座301、一个4芯的电源输入插座302和拨码开关303。
其中三个DC2-20芯的输出插座301用于实现与接口板2以及各检测板之间的连接,具体如图4所示,中间的DC2-20芯的输出插座301用于实现与接口板2上25芯的信号插头201一一对应连接,具体连接如图5所示。而两侧的DC2-20芯的输出插座301分别与其它检测板上的DC2-20芯的输出插座相连接。
4芯的电源输入插座302位于检测板3的右下部,用来连接外部提供的5V电源,在连接5V电源插头是,一定要注意极性的正确,以防止检测板的烧毁。
拨码开关303为4位拨码开关,其位于检测板的左下部,用于设置检测板的地址。拨码开关上相应位拨ON表示0,拨OFF表示1,共有4位。如图4所示,拨码开关的第1位表示最高位,第4位表示最低位。本系统中共有5个检测板,每个检测板的地址必需不同。如图4所示,1号检测板的地址为7,其中仅第1位为ON;2号检测板的地址为11,仅第2位为ON;3号检测板的地址为13,仅第3位为ON;4号检测板的地址为14,仅第4位为ON;5号检测板的地址为15,所有位为OFF。
在每个检测板3的焊接面上设有24个DC2-16芯的信号插座304,如图6所示。这些插座与检测台上的导线触点通过连接线相连。其中每一个插座上有10个检测点,一个输入开关、一个指示灯、两根电源线以及两根地线。参见图6,脚1、3、5、7、9、11、13、15、2、4为10个检测点,脚6为输入开关,脚8为指示灯,脚10和12为5V电源,脚4和16为地线。由于该系统中有5个检测板(如图1所示),使得本系统能够同时有1200个检测点。
整个系统中主控计算机1用于处理检测到的导线束的信号,并通过计算得到相应导线束的检测状况。
为达到自动检测的目的,该主控计算机中设有系统硬件设置模块、系统硬件自检模块、屏幕坐标文件生成模块、导线表文件生成模块、导线束文件管理模块以及导线束检测模块。
其中系统硬件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当前检测系统中检测板的总数、接口板的地址以及每个检测板的地址。
系统硬件自检模块用于自动检测当前系统中硬件的工作状况,并显示相关故障信息。
屏幕坐标文件生成模块用于将屏幕显示的导线束端点与检测台上的检测点进行一一对应。
导线表文件生成模块用于检查每个检测点的连接情况,并生成导线表文件。
而导线束文件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个模块所生成的相应文件。
最后导线束检测模块根据上述各模块的信息实现对多根导线束的扫描检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控计算机、接口板以及复数个检测板,所述接口板安置在主控计算机的ISA总线槽中,所述主控计算机设置自动检测模块实现对导线束的自动检测,其通过接口板控制连接复数个检测板,且复数个检测板之间依次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板上设有信号插头和DIP开关,所述信号插头用于与检测板进行连接通信连接,所述DIP开关用于设置接口板的基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设有三个输出插座、一个电源输入插座、拨码开关、以及24个16针检测插座;所述三个输出插座、电源输入插座和拨码开关设置检测板的元件面,所述三个输出插座用于实现与接口板相连以及各检测板之间的互连,所述电源输入插座用于连接外部提供的5V电源,所述拨码开关用于设置检测板的地址;所述24个16针检测插座设置在检测板的焊接面上,所述每个16针检测插座与检测台上的导线触点通过连接线相接,其中10个针脚用作检测点与监测台上的导线触点相接。
CN 200910055325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Active CN101963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5325 CN10196364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910055325 CN10196364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3641A true CN101963641A (zh) 2011-02-02
CN101963641B CN101963641B (zh) 2013-04-10

Family

ID=4351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055325 Active CN101963641B (zh) 2009-07-24 2009-07-24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6364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707A (zh) * 2012-09-29 2013-01-16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高新区分公司 网络线束导通机
CN103344871A (zh) * 2013-06-24 2013-10-09 泰州洛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逻辑检测仪
CN103543354A (zh) * 2013-10-15 2014-01-2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离合器检测装置
CN104076237A (zh) * 2014-06-13 2014-10-01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线束检测装置
CN104898011A (zh) * 2015-05-19 2015-09-09 苏州高新区世纪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自动开短路测试装置
CN103543354B (zh) * 2013-10-15 2016-11-3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离合器检测装置
CN110850337A (zh) * 2019-10-24 2020-02-28 广州市槿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8270B1 (en) * 1999-04-09 2001-03-06 James William Burgei, Jr. Electronic wire sorter
JP2003302438A (ja) * 2002-04-12 2003-10-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誤接続防止回路
JP2008026271A (ja) * 2006-07-25 2008-02-07 Sony Corp ショート検出方法及びショート検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6070A (ja) * 1994-11-28 1996-06-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検査装置
CN2864704Y (zh) * 2005-09-07 2007-01-3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线路检测仪
CN101114001A (zh) * 2007-09-07 2008-01-30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检验电缆网络通断、绝缘、耐压性能的转接设备
CN201247297Y (zh) * 2008-05-28 2009-05-27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电缆连接线测试装置
CN201527458U (zh) * 2009-10-20 2010-07-14 上海长顺电梯电缆有限公司 导线束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98270B1 (en) * 1999-04-09 2001-03-06 James William Burgei, Jr. Electronic wire sorter
JP2003302438A (ja) * 2002-04-12 2003-10-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誤接続防止回路
JP2008026271A (ja) * 2006-07-25 2008-02-07 Sony Corp ショート検出方法及びショート検出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9707A (zh) * 2012-09-29 2013-01-16 郑州精益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高新区分公司 网络线束导通机
CN103344871A (zh) * 2013-06-24 2013-10-09 泰州洛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逻辑检测仪
CN103543354A (zh) * 2013-10-15 2014-01-29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离合器检测装置
CN103543354B (zh) * 2013-10-15 2016-11-3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扇离合器检测装置
CN104076237A (zh) * 2014-06-13 2014-10-01 苏州固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线束检测装置
CN104898011A (zh) * 2015-05-19 2015-09-09 苏州高新区世纪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自动开短路测试装置
CN110850337A (zh) * 2019-10-24 2020-02-28 广州市槿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束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3641B (zh)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3641B (zh) 一种导线束检测系统
CN201527458U (zh) 导线束检测装置
CN215340141U (zh) 一种电缆检测电路及装置
CN207502659U (zh) 一种fpc连接器线路测试装置
CN205427089U (zh) 一种电缆导通绝缘测试装置
CN108152650A (zh) 多芯电缆自动查线系统
CN103513140A (zh) 网线测试装置
CN107271944A (zh) 一种程控式电流互感器全自动接线装置
CN207780152U (zh) 一种汽车线束在线检测机构
CN101119137A (zh) 多芯同轴电缆组件通断路检测器和检测方法
CN205958686U (zh) 一种接线检测电路
CN108110831A (zh) 一种用于共享充电宝的充电线故障检测方法
CN208421123U (zh) 一种高密度电气接插件装配短路测试装置
CN210119553U (zh) 一种db插头各引脚间是否短接的检测装置
CN202075356U (zh) 一种多芯插头管脚信号线检查装置
CN206235693U (zh) 一种自动校线器
CN114779003A (zh) 一种汽车线束故障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09640434U (zh) 一种用于车载vobc校线的设备
CN201429669Y (zh) 信号线断、短路检测器
US5920196A (en) Rapid low voltage testing apparatus
CN216285490U (zh)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
CN202550221U (zh) 用于测试阻抗稳定网络的转接器
CN204758757U (zh) 一种信号线通断检测装置
CN211718499U (zh) 一种线路通断测试板
CN219105076U (zh) 一种运用单线通讯的便携式电缆通断检测电路及检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