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1474A -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1474A
CN112901474A CN201911134783.1A CN201911134783A CN112901474A CN 112901474 A CN112901474 A CN 112901474A CN 201911134783 A CN201911134783 A CN 201911134783A CN 112901474 A CN112901474 A CN 112901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outlet
chamber
flow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4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1474B (zh
Inventor
权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Forev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Forev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Forev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Forev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347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1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1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1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1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1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06Ve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9/0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 F04B9/08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 F04B9/10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or driven means to or from their working members the means being fluid the fluid being liquid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活塞泵包含一蓄油袋、一主体组件、一驱动组件、及一活塞。主体组件具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排气通道、及一排气阻断件。排气通道连通第一腔室及蓄油袋。当活塞上受反作用力时,而若驱动组件持续推抵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的油及空气会经由排气通道流回蓄油袋。夹持装置具有前述活塞泵,并通过前述活塞泵来控制夹爪动作夹紧。由此,即使蓄油袋内的油含有空气而流入主体组件,能通过排气通道将空气排回蓄油袋内,因此活塞泵能对抗反作用力,且能使夹持装置夹紧物品。

Description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泵及一种手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通过液压推动元件移动的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活塞泵中,包含一蓄油袋、一驱动组件、以及一活塞。驱动组件运行时,将蓄油袋内的油抽出,然后对油加压打入活塞,由此能推动活塞移动。而在目前在活塞泵的制作过程中,虽然将油装入蓄油袋后会抽真空再与驱动组件组接密封,但仍无法完全避免蓄油袋内含有空气。若蓄油袋内含有空气,当驱动组件抽取蓄油袋内的油时,可能连同空气一起抽出。然而,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在驱动组件对油加压过程中空气也同时被加压,因此体积被压缩,使流入活塞的油及空气的总体积不足以推动活塞移动。换句话说,当驱动组件内含有空气时可能造成活塞泵失去作用。
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其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其能排出流通部内的空气,使活塞泵受到反作用力时也能推动活塞移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活塞泵具有:
一蓄油袋;
一主体组件,其具有:
一第一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一入口段、一第一分流段、及一第一出口段;该第一入口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
一第一入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主流道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一入口段及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主流道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一分流段及该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及一第二出口段;该第二入口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
一第二入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分流段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二入口段及该第二分流段;
一第二出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出口段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二分流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一第一腔室,其连通于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二腔室,其连通于该第二分流段;该第二腔室的口径小于该第一腔室的口径;
一排气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腔室及该蓄油袋;
一排气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排气通道;
一驱动组件,其具有:
一驱动柱,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驱动柱的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二腔室内,且密封该第二腔室;
一行程控制环,其固设于该驱动柱上并位于该第一腔室内;该行程控制环密封该第一腔室;
一连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于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
一连通道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连通道;
一动力组件,其连接于该驱动柱的该第一端,并用以带动该驱动柱移动;以及
一活塞,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主体组件,并具有:
一蓄油腔,其连通于该第一出口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本发明所提出的夹持装置具有:
一外壳体;
一如前所述的活塞泵,其固设于该外壳体内;
一第一夹持件,其固设于该活塞泵的该活塞;及
一第二夹持件,其固设于该外壳体;该第一夹持件与该第二夹持件形成有一夹持间距,该夹持间距的大小受该活塞泵的该活塞的位置控制。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即使蓄油袋内的油含有空气而流入主体组件,能通过排气通道将空气排回蓄油袋内,因此活塞泵能对抗反作用力,且能使夹持装置夹紧物品。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第一主流道还具有:
一第一分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入口段与该第一分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分流段;及
一第一出口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分流段与该第一出口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出口段;
该第二主流道还具有:
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二入口段与该第二分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分流段;及
一第二出口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二分流段与该第二出口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出口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第一分流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分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一入口阻断件抵靠于该第一分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入口段及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出口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一出口阻断件抵靠于该第一出口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分流段及该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分流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分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二入口阻断件抵靠于该第二分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二入口段及该第二分流段;以及
一第二出口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出口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二出口阻断件抵靠于该第二出口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二分流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第一抵靠件,其固设于该第一出口段内,且该第一出口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一抵靠件及该第一出口阻断件上;以及
一第二抵靠件,其固设于该第二出口段内,且该第二出口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二抵靠件及该第二出口阻断件上;
该第一分流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一入口阻断件及该第一出口阻断件;且
该第二分流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二入口阻断件及该第二出口阻断件。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腔室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腔室与该第二腔室之间,并面向该第一腔室;
该驱动组件还具有:
一驱动弹性件,其套设于该驱动柱,且该驱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腔室抵靠面及该行程控制环上;且
该动力组件具有:
一凸轮,其抵靠于该驱动柱的该第一端,由此当该凸轮转动时能带动该驱动柱移动。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连通道具有:
一第一连通段及一第二连通段,其相连通;且该第一连通段连通于该第一腔室,该第二连通段连通于该第二腔室;
一连通道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连通段及该第二连通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连通段;且
该连通道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连通段,并选择性地抵靠于该连通道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连通段及该第二连通段。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第一连通段与该第二连通段皆沿该驱动柱的轴向延伸;且
该连通道还具有:
一径向连通段沿该驱动柱的径向延伸,且该第一连通段通过该径向连通段与该第一腔室连通。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该驱动组件还具有一弹性销,其固设于该第二连通段内,并自该驱动柱的该第二端凸出。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该行程控制环具有:
一平面部,其为一环形板体,并套设于该驱动柱上;以及
一罩体部,其呈一中空柱体状并环绕该驱动柱,且一端固设于该平面部的外边缘。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排气通道具有:
一第一排气段及一第二排气段,其相连通;该第一排气段还连通于该第一腔室,该第二排气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且该排气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排气段;以及
一排气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排气段及该第二排气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排气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排气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排气段内,并用以推抵该排气阻断件抵靠于该排气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排气段及该第二排气段。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回流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该活塞的该蓄油腔及该蓄油袋;以及
一回流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回流通道。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
该回流通道具有:
一第一回流段及一第二回流段,其相连通;该第一回流段还连通于该活塞的该蓄油腔,该第二回流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且该回流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回流段;以及
一回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回流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回流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回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回流阻断件抵靠于该回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
如前所述的活塞泵中,该主体组件还具有一操作件,其位于该第二回流段内,并选择性地穿过该回流抵靠面而推抵于该回流阻断件,由此连通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及活塞泵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及活塞泵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流通部的剖面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驱动部及驱动组件的剖面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排气部及驱动组件的剖面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回流部的剖面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回流部被按压后的剖面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回流部的另一剖面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流通部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驱动部及驱动组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流通部的动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排气部及驱动组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流通部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泵1及一种具有活塞泵1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还具有一外壳体2、一第一夹持件3、及一第二夹持件4,并选择性地具有复位弹性件5。活塞泵1固设于外壳体2内。
接着请参考图2及图3。活塞泵1具有一蓄油袋10、一主体组件20、一驱动组件30、一动力组件40、以及一活塞50。主体组件20具有一流通部21、一驱动部22、及一排气部23,且本实施例中还可具有一回流部24。
接着请参考图3及图4。流通部21具有一第一主流道211、一第一入口阻断件212、及一第一出口阻断件214,且本实施例中还可具有一第一抵靠件216、一第一分流段弹性件213、及一第一出口段弹性件215,但不以此为限。流通部21还可具有类似结构的一第二主流道、一第二入口阻断件、一第二出口阻断件、一第二抵靠件、一第二分流段弹性件、及一第二出口段弹性件。
具体而言,第一主流道211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一入口段2111、一第一分流段2113、及一第一出口段2115,且第一入口段2111更连通于蓄油袋10,而第一出口段2115更连通于活塞50。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段2111的口径小于第一分流段2113的口径,且第一分流段2113的口径小于第一出口段2115的口径,因此第一主流道211上更形成有两阶级面,其分别为一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及一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位于第一入口段2111与第一分流段2113之间并面向第一分流段2113,而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位于第一分流段2113与第一出口段2115之间,并面向第一出口段2115。
第一入口阻断件21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分流段2113内,而第一出口阻断件214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出口段2115内。第一抵靠件216固设于第一出口段2115内,但不阻塞第一出口段2115。配合此一结构,第一分流段弹性件213设置于第一分流段2113内,且第一分流段弹性件213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入口阻断件212及第一出口阻断件214,并用以推抵第一入口阻断件212抵靠于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由此阻断第一入口段2111及第一分流段2113。类似地,第一出口段弹性件215设置于第一出口段2115内,且第一出口段弹性件215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一出口阻断件214及第一抵靠件216,并用以推抵第一出口阻断件214抵靠于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由此阻断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一出口段2115。
类似地,第二主流道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2113’、及一第二出口段,且第二入口段更连通于蓄油袋10,而第二出口段更连通于活塞50。本实施例中,第二入口段的口径小于第二分流段2113’的口径,且第二分流段2113’的口径小于第二出口段的口径,因此第二主流道上更形成有两阶级面,其分别为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及一第二出口抵靠面。第二分流抵靠面位于第二入口段与第二分流段2113’之间并面向第二分流段2113’,而第二出口抵靠面位于第二分流段2113’与第二出口段之间,并面向第二出口段。
第二入口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分流段2113’内,而第二出口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出口段内。第二抵靠件固设于第二出口段内,但不阻塞第二出口段。配合此一结构,第二分流段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分流段2113’内,且第二分流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二入口阻断件及第二出口阻断件,并用以推抵第二入口阻断件抵靠于第二分流抵靠面,由此阻断第二入口段及第二分流段2113’。类似地,第二出口段弹性件设置于第二出口段内,且第二出口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第二出口阻断件及第二抵靠件,并用以推抵第二出口阻断件抵靠于第二出口抵靠面,由此阻断第二分流段2113’及第二出口段。
然而,流通部21的结构并不以上述披露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主流道211或第二主流道也可以是口径相同的通道,但其内固设有相间隔的两环体以作为供入口阻断件及出口阻断件抵靠阻断用的分流抵靠面及出口抵靠面。
驱动部22具有一第一腔室221及一第二腔室222,且第一腔室221连通于第一分流段2113,第二腔室222连通于第二分流段2113’,而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221的宽度大于第二腔室222的宽度,因此驱动部22形成有一阶级面,其为腔室抵靠面223。因此,腔室抵靠面223位于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之间,并面向第一腔室221。
接着请参考图6。排气部23具有一排气通道231及一排气阻断件232,且本实施例中更具有一排气弹性件233。排气通道231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腔室221及蓄油袋10,且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231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排气段2311及一第二排气段2312。第一排气段2311更连通于第一腔室221,第二排气段2312更连通于蓄油袋10。第一排气段2311的口径可小于第二排气段2312的口径,因此排气通道231形成有一排气抵靠面2313。排气抵靠面2313位于第一排气段2311及第二排气段2312之间,并面向第二排气段2312。
排气阻断件232可移动地设置于排气通道231的第二排气段2312内,而排气弹性件233也设置于第二排气段2312内,且排气弹性件233用以推抵排气阻断件232抵靠于排气抵靠面2313,由此阻断第一排气段2311及第二排气段2312。换言之,排气阻断件232选择性地阻塞排气通道231。
回流部24具有一回流通道241及一回流阻断件242,且本实施例中可具有一回流弹性件243。回流通道24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活塞50及蓄油袋10,且本实施例中回流通道241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回流段2411及一第二回流段2412。第一回流段2411更连通于活塞50的蓄油腔500,第二回流段2412更连通于蓄油袋10。第一回流段2411的口径可大于第二回流段2412的口径,因此回流通道241形成有一回流抵靠面2413。回流抵靠面2413位于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之间,并面向第一回流段2411
接着请参考图7。回流阻断件242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回流段2411内,而回流弹性件243也设置于第一回流段2411内,并用以推抵回流阻断件242抵靠于回流抵靠面2413,由此选择性地阻断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换言之,回流阻断件242选择性地阻塞回流通道241。
本实施例中,主体组件20更具有一操作件244,其位于第二回流段2412内,并选择性地穿过回流抵靠面2413而进入第一回流段2411,由此推抵于回流阻断件242并使第一回流段2411及第二回流段2412连通。
驱动组件30具有一驱动柱31、一行程控制环32、一驱动弹性件33、一连通道34、一连通道阻断件35、及一弹性销36。
接着请参考图5。驱动柱31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腔室221及第二腔室222,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驱动柱3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腔室222内,且密封第二腔室222。具体而言,驱动柱31的第二端的外径等于第二腔室222的口径,并可具有一密封件来密封第二腔室222内的液压油。行程控制环32固设于驱动柱31上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位于第一腔室221内,且行程控制环32密封第一腔室221。具体而言,行程控制环32的外径等于第一腔室221的口径。因此,驱动部22还具有一密封件224,其固设于第一腔室221的内壁面,并抵靠密封于行程控制环32的外环壁面,由此防止液压油通过行程控制环32与第一腔室221之间。
本实施例中,行程控制环32具有一平面部321及一罩体部322。平面部321为一环形板体,并套设于驱动柱31上。罩体部322呈一中空柱体状并环绕驱动柱31,且一端固设于平面部321的外边缘。平面部321及罩体部322的外径等于第一腔室221的口径,因此密环件224能抵靠密封于罩体部322的外环壁面。于本实施例中,罩体部322由平面部321起向第二腔室222延伸,由此环绕驱动柱31。于其他实施例中,行程控制环32仅具有平面部321而不具有罩体部322。
驱动弹性件33套设于驱动柱31,且驱动弹性件33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腔室抵靠面223及行程控制环32上。本实施例中,驱动弹性件33是抵靠于行程控制环32的平面部321并被罩体部322所环绕。
连通道34具有相连通的一第一连通段341及一第二连通段342,且选择性地具有一径向连通段343。第一连通段341通过径向连通段343连通于第一腔室221,第二连通段342连通于第二腔室22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段341及第二连通段342皆沿驱动柱31的轴向延伸,而径向连通段343沿驱动柱31的径向延伸。第一连通段341的口径可小于第二连通段342,因此连通道34可具有一连通道抵靠面344。连通道抵靠面344位于第一连通段341及第二连通段342之间,并面向第二连通段342。连通道阻断件35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连通段342内,并选择性地抵靠于连通道抵靠面344,由此阻断第一连通段341及第二连通段342。
弹性销36固设于第二连通段342内,并自驱动柱31的第二端凸出。本实施例中,弹性销36形成有一狭缝,其平行该第二连通段342的长度方向。通过弹性销36,可将连通道阻断件35限制于第二连通段342内。
接着请参考图2及图5。动力组件40连接于驱动柱31的第一端,并用以带动驱动柱31移动。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40具有一马达41及一凸轮42。马达41带动凸轮42转动,而凸轮42抵靠于驱动柱31的第一端,由此当凸轮42转动时能带动驱动柱31移动。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一往复滑动曲柄机构来带动驱动柱31移动。因此,动力组件40配合驱动组件30能控制活塞50前进。
接着请参考图3。活塞50可移动地设置于主体组件20,并具有蓄油腔500。蓄油腔500连通于第一入口段2111及第二入口段。第一夹持件3固设于活塞50,因此第一夹持件3的位置受到活塞50的控制。而第二夹持件4固设于活塞泵1的主体组件20,因此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之间的夹持间距的大小受活塞泵1所控制。本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5连接于第一夹持件3,并以增加夹持间距的大小的方向推抵第一夹持件3。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不具有复位弹性件5,而是以其他方式来打开夹持间距。
接着请参考图7及图8。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还可具有一按压机构6,其设置于外壳体2上供使用者握持的部分,并连接于回流部24的操作件244。由此,当使用者施力于按压机构6时,操作件244能推抵于回流阻断件242,并打开回流通道241。
接着请参考图2、图4、图5、及图9。通过上述结构,当马达41带动凸轮42转动后,驱动柱31便会反复上下移动。当驱动柱31向下移动时,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的空间增加,因此所连通的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二分流段2113’内形成真空状态,由此第一入口阻断件212与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分离,且第二入口阻断件与第二分流抵靠面分离,但第一出口阻断件214抵紧于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且第二出口阻断件抵紧于第二出口抵靠面。换言之,此时第一入口段2111与第一分流段2113相连通,且第二入口段与第二分流段2113’相连通,但第一分流段2113与第一出口段2115被阻断,且第二分流段2113’与第二出口段被阻断,使蓄油袋10内的油仅能流入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另一方面,当驱动柱31向下移动时,第一腔室221的压力与第二腔室222的压力相近,因此油不会通过连通道34而在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之间流动。
接着请参考图1、图10、图11、及图12。接着,当驱动柱31向上移动时,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的空间减少,因此所连通的第一分流段2113及第二分流段2113’内形成高压状态,由此第一入口阻断件212抵紧于第一分流抵靠面2112且第二入口阻断件抵紧于第二分流抵靠面,但第一出口阻断件214与第一出口抵靠面2114分离且第二出口阻断件与第二出口抵靠面分离。换言之,此时第一入口段2111与第一分流段2113被阻断,且第二入口段与第二分流段2113’被阻断,但第一分流段2113与第一出口段2115相连通,且第二分流段2113’与第二出口段相连通,使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的油仅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当油流入蓄油腔500,便能推动活塞50向前移动,进而缩小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之间的夹持间距,达到夹持物品的功能。
同时,第一腔室221内的压力还不足以对抗排气弹性件233,因此排气阻断件232仍是保持在阻塞排气通道231的状态,第一腔室221内的油仅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通过第一腔室221及第二腔室222内的油都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活塞50能以较高的速度移动,快速地夹持物品。
接着请参考图1、图6、图13、及图14。当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共同夹持物品时,会对第一夹持件3产生一反作用力,造成蓄油腔500内的油压力升高。第一腔室221与第二腔室222内的压力会相应变大而继续推动活塞50。然而,当第一腔室221内的压力升高到足以对抗排气弹性件233时,排气阻断件232被推开,使第一连通段341与第二连通段342相连通,此时驱动柱31向上移动时第一腔室221内的油便会流回蓄油袋10,而不会流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同时,凸轮42作用于驱动柱31的推力便能集中在驱动柱31的第二端,使第二腔室222内的压力能进一步地升高,持续推动活塞50夹紧物品。
此时,若先前流动过程中油包含有空气,而含有空气的油流入第二腔室222,第二腔室222内的压力升高仅会造成空气被压缩。因此第二腔室222内空间减少不会驱动油流出第二腔室222,无法造成活塞50向前移动。然而,于本发明中,随着驱动柱31继续反复上下运动,当驱动柱31再次向上时,第一腔室221内含有空气的油便能经由排气通道231流回蓄油袋10内。因此,本发明能避免空气于第二腔室222累积而无法推动活塞50的状况。
当使用者要放开所夹持的物品时,可按压施力于按压机构6时,操作件244能推抵于回流阻断件242,并打开回流通道241,因此高压的活塞50的蓄油腔500内的油便会经由回流通道241流回蓄油袋10中。且本实施例中,是以复位弹性件5将第一夹持件3推离第二夹持件4。同时,在驱动部22将油打入活塞50的蓄油腔500的过程中,空气难免会随着油经过流通部21而进入蓄油腔500。因此在使用者操作按压机构6使油回流的过程中,也能一并将蓄油腔500内的空气排回蓄油袋10内。

Claims (13)

1.一种活塞泵,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蓄油袋;
一主体组件,其具有:
一第一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一入口段、一第一分流段、及一第一出口段;该第一入口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
一第一入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主流道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一入口段及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主流道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一分流段及该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主流道,其具有依序相连通的一第二入口段、一第二分流段、及一第二出口段;该第二入口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
一第二入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分流段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二入口段及该第二分流段;
一第二出口阻断件,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出口段内,并选择性地阻断该第二分流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一第一腔室,其连通于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二腔室,其连通于该第二分流段;该第二腔室的口径小于该第一腔室的口径;
一排气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该第一腔室及该蓄油袋;
一排气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排气通道;
一驱动组件,其具有:
一驱动柱,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驱动柱的该第二端位于该第二腔室内,且密封该第二腔室;
一行程控制环,其固设于该驱动柱上并位于该第一腔室内;该行程控制环密封该第一腔室;
一连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于该第一腔室及该第二腔室;
一连通道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连通道;
一动力组件,其连接于该驱动柱的该第一端,并用以带动该驱动柱移动;以及
一活塞,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主体组件,并具有:
一蓄油腔,其连通于该第一出口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主流道还具有:
一第一分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入口段与该第一分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分流段;及
一第一出口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分流段与该第一出口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出口段;
该第二主流道还具有:
一第二分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二入口段与该第二分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分流段;及
一第二出口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二分流段与该第二出口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出口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第一分流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分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一入口阻断件至抵靠于该第一分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入口段及该第一分流段;
一第一出口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出口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一出口阻断件至抵靠于该第一出口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分流段及该第一出口段;
一第二分流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分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二入口阻断件至抵靠于该第二分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二入口段及该第二分流段;以及
一第二出口段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出口段内,并用以推抵该第二出口阻断件至抵靠于该第二出口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二分流段及该第二出口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第一抵靠件,其固设于该第一出口段内,且该第一出口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一抵靠件及该第一出口阻断件上;以及
一第二抵靠件,其固设于该第二出口段内,且该第二出口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二抵靠件及该第二出口阻断件上;
该第一分流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一入口阻断件及该第一出口阻断件;且
该第二分流段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第二入口阻断件及该第二出口阻断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腔室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腔室与该第二腔室之间,并面向该第一腔室;
该驱动组件还具有:
一驱动弹性件,其套设于该驱动柱,且该驱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腔室抵靠面及该行程控制环上;且
该动力组件具有:
一凸轮,其抵靠于该驱动柱的该第一端,由此当该凸轮转动时能带动该驱动柱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连通道具有:
一第一连通段及一第二连通段,其相连通;且该第一连通段连通于该第一腔室,该第二连通段连通于该第二腔室;
一连通道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连通段及该第二连通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连通段;且
该连通道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连通段,并选择性地抵靠于该连通道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连通段及该第二连通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连通段与该第二连通段皆沿该驱动柱的轴向延伸;且
该连通道还具有:
一径向连通段沿该驱动柱的径向延伸,且该第一连通段通过该径向连通段与该第一腔室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具有一弹性销,其固设于该第二连通段内,并自该驱动柱的该第二端凸出。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该行程控制环具有:
一平面部,其为一环形板体,并套设于该驱动柱上;以及
一罩体部,其呈一中空柱体状并环绕该驱动柱,且一端固设于该平面部的外边缘。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排气通道具有:
一第一排气段及一第二排气段,其相连通;该第一排气段还连通于该第一腔室,该第二排气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且该排气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排气段;以及
一排气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排气段及该第二排气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二排气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排气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二排气段内,并用以推抵该排气阻断件至抵靠于该排气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排气段及该第二排气段。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回流通道,其两端分别连通该活塞的该蓄油腔及该蓄油袋;以及
一回流阻断件,其选择性地阻塞该回流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
该回流通道具有:
一第一回流段及一第二回流段,其相连通;该第一回流段还连通于该活塞的该蓄油腔,该第二回流段还连通于该蓄油袋,且该回流阻断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回流段;以及
一回流抵靠面,其位于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之间,并面向该第一回流段;且
该主体组件还具有:
一回流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回流段内,并用以推抵该回流阻断件至抵靠于该回流抵靠面,由此阻断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活塞泵,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组件还具有一操作件,其位于该第二回流段内,并选择性地穿过该回流抵靠面而推抵于该回流阻断件,由此连通该第一回流段及该第二回流段。
13.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外壳体;
一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泵,其固设于该外壳体内;
一第一夹持件,其固设于该活塞泵的该活塞;及
一第二夹持件,其固设于该外壳体;该第一夹持件与该第二夹持件形成有一夹持间距,该夹持间距的大小受该活塞泵的该活塞的位置控制。
CN201911134783.1A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Active CN112901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783.1A CN112901474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4783.1A CN112901474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1474A true CN112901474A (zh) 2021-06-04
CN112901474B CN112901474B (zh) 2023-03-31

Family

ID=76103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34783.1A Active CN112901474B (zh) 2019-11-19 2019-11-19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14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670B (zh) * 2022-08-23 2023-10-01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026A (en) * 1971-01-11 1973-05-08 R Peters Hand operated power tool and chuck therefor
WO1999004165A1 (de) * 1997-07-19 1999-01-28 Gustav Klauke Gmbh Kolbenpumpe
JPH11176553A (ja) * 1997-12-08 1999-07-02 Izumi Seiki Seisakusho:Kk 充電式圧縮工具
DE10013194A1 (de) * 2000-03-17 2001-09-27 Festo Ag & Co Antriebsvorrichtung
JP2003247502A (ja) * 2002-02-22 2003-09-05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動油圧工具
JP2007276042A (ja) * 2006-04-05 2007-10-25 Max Co Ltd 電動工具
CN10307212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台州巨力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液压工具
CN211058999U (zh) * 2019-11-19 2020-07-21 科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2026A (en) * 1971-01-11 1973-05-08 R Peters Hand operated power tool and chuck therefor
WO1999004165A1 (de) * 1997-07-19 1999-01-28 Gustav Klauke Gmbh Kolbenpumpe
JPH11176553A (ja) * 1997-12-08 1999-07-02 Izumi Seiki Seisakusho:Kk 充電式圧縮工具
DE10013194A1 (de) * 2000-03-17 2001-09-27 Festo Ag & Co Antriebsvorrichtung
JP2003247502A (ja) * 2002-02-22 2003-09-05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動油圧工具
JP2007276042A (ja) * 2006-04-05 2007-10-25 Max Co Ltd 電動工具
CN103072124A (zh) * 2012-12-27 2013-05-01 台州巨力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液压工具
CN211058999U (zh) * 2019-11-19 2020-07-21 科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670B (zh) * 2022-08-23 2023-10-01 科頡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活塞泵自動回油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1474B (zh) 2023-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99168B1 (en) Air driven diaphragm pump
US5127807A (en) Ultra high pressure field end for a reciprocating pump
CN101328871B (zh) 活塞泵
US10962034B1 (en) Driving pump and clamping tool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4047664A (ja) プランジャポンプ
CN103502654B (zh) 带有热释放的往复泵阀组件
WO2006025886A3 (en) Low-friction reciprocating pump
KR102405267B1 (ko) 유체 압축 장치
CN211058999U (zh)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CN112901474B (zh) 活塞泵及具有该活塞泵的夹持装置
JP4658060B2 (ja) 膜ポンプ
US7117783B2 (en) Reciprocable piston with a fluid scaven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scavenging a fluid
JPS6137465B2 (zh)
US7165951B2 (en) High-pressure generating device
CN110360095B (zh) 柱塞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柱塞泵
US6409482B1 (en) Double-force type pressure cylinder structure
SU436508A3 (ru) Поршневой насос
NL2005057C2 (en) Sealing assembly, device provided with such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sealing.
US3846048A (en) Free piston pump
US6499974B2 (en) Piston pump
JPH0735035A (ja) ポンプ
RU2514453C1 (ru) Поршневой насос с газосепаратором
TWM590632U (zh) 活塞泵及具有該活塞泵的夾持裝置
KR102413429B1 (ko) 브레이크 시스템용 피스톤 펌프
SU1576717A1 (ru) Клапанный узел поршневого насос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