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4499A -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4499A
CN112894499A CN202110083368.9A CN202110083368A CN112894499A CN 112894499 A CN112894499 A CN 112894499A CN 202110083368 A CN202110083368 A CN 202110083368A CN 112894499 A CN112894499 A CN 112894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earing
motor
polish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3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嘉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ngcai Office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ngcai Offic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ngcai Office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ngcai Offic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33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44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4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44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 B24B5/0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 B24B5/0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internally
    • B24B5/08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internally involving a vertical tool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35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翻转机构、收料箱、承重台、承重板、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外夹持机构和滑动槽;本发明能够解决轴承在夹持和打磨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打磨仪器不能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夹持和打磨处理,同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和不停对仪器校对,使工作人员对轴承打磨的精度难以把握,降低对轴承打磨处理的效率,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有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外圈:装在轴承座孔内,一般不转动,内圈:装在轴颈上,随轴转动,滚动体:滚动轴承的核心元件,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避免摩擦。
轴承具有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易起动;尺寸标准化,具有互换性,便于安装拆卸,维修方便;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更为缩小;精度高,负载大,磨损小,使用寿命长;部分轴承具有自动调心的性能;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质量稳定可靠,生产效率高;传动摩擦力矩比流体动压轴承低得多,因此摩擦温升与功耗较低;起动摩擦力矩仅略高于转动摩擦力矩;轴承变形对载荷变化的敏感性小于流体动压轴承;只需要少量的润滑剂便能正常运行,运行时能够长时间提供润滑剂;轴向尺寸小于传统流体动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推力组合载荷;在很大的载荷-速度范围内,独特的设计可以获得优良的性能;轴承性能对载荷、速度和运行速度的波动相对不敏感;同时也具有噪音大;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即使轴承润滑良好,安装正确,防尘防潮严密,运转正常,它们最终也会因为滚动接触表面的疲劳而失效等特点。
根据轴承工作状况和工作环境对密封程度的要求,在工程设计上常常是综合运用各种密封形式,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对轴承外加密封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轴承润滑剂和种类润滑脂和润滑油;轴承的工作环境,占用空间的大小;轴的支承结构优点,允许角度偏差;密封表面的圆周速度;轴承的工作温度;制造成本。
由于轴承的特殊性,通常在即将安装前,方才打开轴承包装。一般润滑脂润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润滑脂。润滑油润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仪器用或高速用轴承等,要用洁净的油洗净,除去涂在轴承上的防锈剂。除去了防锈剂的轴承,易生锈,所以不能放置不顾。再者,已封入润滑脂的轴承,不清洗直接使用。轴承的拆卸是定期维修,轴承更换时进行。拆卸后,如果继续使用,或还需要检查轴承之状态时,其拆卸也要与安装时同样仔细进行。注意不损伤轴承各零件,特别是过盈配合轴承的拆卸,操作难度大。目前现有技术在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时其表面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对轴承内外圈进行夹持并打磨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单一的打磨仪器对轴承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而在此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打磨时只能对一种型号的轴承进行打磨,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外圈进行打磨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而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的过程降低了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
2.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进行夹持打磨处理时,一次只能对一个轴承进行夹持打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轴承进行夹持打磨时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调整,然而在此过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容易对打磨精度无法精准把握,因此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校对,从而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翻转机构、收料箱、承重台、承重板、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外夹持机构和滑动槽,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翻转机构,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收料箱,翻转机构中部均固定设置有承重台,承重台上端固定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上端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夹持机构、打磨机构和外夹持机构,承重板上端面位于内夹持机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
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电机台、翻转电机、不完全齿轮、从动齿轮、翻转架、转动轴和匚形架,底座上端右侧设置有电机台,电机台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翻转电机,翻转电机输出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上端通过啮合方式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左端对称设置有翻转架,且翻转架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上,翻转架内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转动轴,且从动齿轮输出轴穿过翻转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轴内侧固定设置有匚形架,匚形架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架下端中部与收料箱对应设置;
所述的内夹持机构包括内夹持电机、固定架、转动圆杆、卡盘伞齿轮、螺纹盘、活动卡爪、卡盘体、卡爪槽和螺纹齿,承重板中部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内夹持电机,夹持电机上端设置有固定架,内夹持电机输出轴上端穿过固定架设置有转动圆杆,转动圆杆周向均设置有卡盘伞齿轮,卡盘伞齿轮上端设置有螺纹盘,螺纹盘上端通过滑动配合均设置有活动卡爪,卡盘伞齿轮外圈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盘体,卡盘体内均开设有卡爪槽,且活动卡爪与卡爪槽之间为滑动配合,活动卡爪内部位于螺纹盘上端,活动卡爪内部下端设置有螺纹齿,且螺纹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螺纹盘相啮合;
所述的打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L形板、双向气缸、打磨电机和打磨钢珠,匚形架上端中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外圈均固定设置有L形板,且L形板上端穿过滑动槽设置有双向气缸,且L形板与滑动槽为滑动配合,双向气缸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L形板上端,双向气缸外端面通过电机架均固定设置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输出轴外端均设置有打磨钢珠;
所述的外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夹持板、销轴、夹持爪、滑向槽、滑动杆、推动气缸和转杆,底座上端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座,夹持座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板,且夹持板位于底座上端面上,夹持座上端通过销轴设置有夹持爪,且夹持爪外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销轴相连接,夹持板与夹持爪为上下对应设置,夹持爪内部开设有滑向槽,滑向槽内部设置有滑动杆,夹持爪右侧设在有推动气缸,且推动气缸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夹持座上端面上,推动气缸内侧前端设置有转杆,且转杆与滑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L形板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凸形滑块,滑动槽内开设有与凸形滑块相对应的环状凹形滑槽,且凸形滑块均位于环状凹形滑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卡爪外端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均设置有弧形端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动卡爪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形台,卡盘体内开设有与凸形台相对应的凹形槽,且凸形台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位于凹形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板上端面与夹持爪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夹持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每层轴承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防滑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能够解决轴承内圈和外圈在夹持和打磨的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a、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打磨时只能对一种型号的轴承进行夹持,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外圈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而更换或拆卸相关零配件的过程降低了对轴承内外圈进行打磨处理的效率;b、现有轴承表面打磨仪器通常在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时,一次只能对一个轴承进行夹持打磨,同时在对不同型号的轴承进行夹持打磨时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调整,然而在此过程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容易对打磨精度无法精准把握,因此需要不停对仪器进行校对,从而提高了对轴承进行打磨处理的难度。
一、本发明通过内夹持机构和外夹持机构能够对不同规格的待加工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在对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夹持的过程中无需对夹持零配件进行更换和拆卸,通过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能够提高对其打磨效果,从而增加本发明的实用性;
二、本发明通过打磨机构能够对不同型号待加工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打磨处理,使得待加工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能够在打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精确状态,减少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因待加工轴承内圈和外圈在打磨时发生偏斜而降低对其进行打磨的效率,避免打磨机构与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无法确保精度,从而降低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打磨处理的加工难度;且通过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较为精确的打磨能够增加本发明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外夹持机构除夹持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转动电机、L形板、弧形端头和内夹持机构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活动卡爪、卡盘体、凸形台和凹形槽之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滑动槽、L形板、凸形滑块和环状凹形滑槽之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1、翻转机构2、收料箱3、承重台4、承重板5、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外夹持机构8和滑动槽9,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收料箱3,收料箱3的上方设置有翻转机构2,翻转机构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承重台4,承重台4上端固定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上端从中心到边缘依次设置有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和外夹持机构8,承重板5上端开设有滑动槽9,打磨机构7滑动安装在滑动槽9中部;
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时,首先将待打磨的轴承内圈套设在内夹持机构6上端,通过内夹持机构6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使得打磨机构7能够对轴承内圈外壁进行打磨,当需要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然后再将待打磨的轴承外圈放置在外夹持机构8内,通过外夹持机构8对轴承外圈进行上下夹持,使得打磨机构7能够对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通过内夹持机构6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使得轴承内圈外壁能够在打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通过外夹持机构6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使得轴承外圈内壁能够在打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固定,然后当打磨机构7转动时能够对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使得轴承表面光滑,当内夹持机构6和外夹持机构8不再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打磨机构7不再对轴承内圈外壁、外圈内壁进行打磨时,翻转机构2能够使轴承内外圈落入至收料箱3内,从而对轴承进行收集,本发明通过打磨机构7能够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内圈外壁、外圈内壁进行夹持和打磨,使得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在打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从而能够增加本发明的使用性。
所述的内夹持机构6包括内夹持电机60、固定架61、转动圆杆62、卡盘63、螺纹盘64、活动卡爪65、卡盘体66、卡爪槽67和螺纹齿68,承重板5中部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内夹持电机60,内夹持电机60上端设置有固定架61,内夹持电机60输出轴上端穿过固定架61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杆62,转动圆杆62周向均设置有卡盘63,卡盘63上端设置有螺纹盘64,螺纹盘6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均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65,卡盘63外圈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盘体66,卡盘体66内均开设有卡爪槽67,且活动卡爪65与卡爪槽67之间为滑动配合,活动卡爪65内部位于螺纹盘64上端和活动卡爪65内部下端各设置有螺纹齿68,且螺纹齿68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螺纹盘64相啮合,活动卡爪65外端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均设置有弧形端头650。
具体工作时,内夹持机构6能够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当需要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时,首先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固定架61上端,然后通过内夹持电机60转动能够带动转动圆杆62、卡盘63和螺纹盘64进行转动,然后螺纹盘64旋转通过螺纹齿68与螺纹盘64啮合带动活动卡爪65向外延伸,从而能够对轴承内圈进行抵紧,当不需要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时,夹持电机转动能够带动转动圆杆62、卡盘63和螺纹盘64进行转动,然后螺纹盘64旋转通过螺纹齿68与螺纹盘64啮合,使得活动卡爪65向内收缩,从而完成对轴承内圈的抵紧,通过内夹持机构6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能够避免轴承内圈在进行打磨的过程中能发生晃动,从而使轴承内圈外壁能够得到更好的打磨,当弧形端头650工作一段时间发生磨损后,对弧形端头650进行及时更换。
所述的外夹持机构8包括夹持座80、夹持板81、销轴82、夹持爪83、滑向槽84、滑动杆85、推动气缸86和转杆87,底座1上端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座80,夹持座80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板81,且夹持板81位于底座1上端面上,夹持座80上端通过销轴82设置有夹持爪83,且夹持爪83外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销轴82相连接,夹持板81与夹持爪83为上下对应设置,夹持板81上端面与夹持爪83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夹持片88,夹持爪83内部开设有滑向槽84,滑向槽84内部设置有滑动杆85,夹持爪83右侧设在有推动气缸86,且推动气缸86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夹持座80上端面上,推动气缸86内侧前端设置有转杆87,且转杆87与滑动杆85固定连接。
具体工作时,外夹持机构8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当需要对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时,首先将轴承外圈放置在夹持板81和夹持爪83之间,然后当需要对轴承外圈夹持时推动气缸86向内推动,使得转杆87能够带动滑动杆85沿滑向槽84进行向内滑动,此时夹持爪83沿销轴82进行转动,然后使得夹持爪83向下落对轴承外圈进行夹紧,当对轴承外圈内壁打磨完成后不需要再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使得推动气缸86向外收缩,然后转杆87带动滑动杆85沿滑向槽84进行向外滑动,此时夹持爪83沿销轴82转动,使得夹持爪83能够向外翻转,通过外夹持机构8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能够使轴承外圈内壁在打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防滑夹持片88能够使夹持爪83对轴承夹持的更加稳定,同时能够避免夹持爪83对轴承夹伤。
所述的活动卡爪65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形台651,卡盘体66内开设有与凸形台651相对应的凹形槽652,且凸形台65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位于凹形槽652内。具体工作时,凸形台651能够对活动卡爪65进行导向,避免活动卡爪65发生偏移。
所述的打磨机构7包括转动电机70、L形板71、双向气缸72、打磨电机73和打磨钢珠74,匚形架26上端中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0,转动电机70输出轴外圈均固定设置有L形板71,且L形板71上端穿过滑动槽9设置有双向气缸72,且L形板71与滑动槽9为滑动配合,双向气缸72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L形板71上端,双向气缸72外端面通过电机架均固定设置有打磨电机73,打磨电机73输出轴外端均设置有打磨钢珠74;
具体工作时,打磨机构7能够对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当需要对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时,使得内夹持机构6和外夹持机构8对轴承内圈和外圈完成夹持后,然后双向气缸72对打磨电机73进行调节使打磨钢珠74与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更加相贴合,此时打磨电机73带动打磨钢珠74进行转动,然后通过转动电机70带动L形板71进行旋转,使得打磨钢珠74能够对轴承内圈外壁和外圈内壁的一周进行打磨,当完成打磨使得打磨电机73和转动电机70停止转动,然后双向气缸72带动打磨电机73和打磨钢珠74向内收缩,从而完成对轴承的打磨,通过打磨机构7对轴承进行打磨能够使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更加光滑,能够避免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出现杂质造成表面磨损,从而能够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翻转机构2包括电机台20、翻转电机21、不完全齿轮22、从动齿轮23、翻转架24、转动轴25和匚形架26,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电机台20,电机台20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翻转电机21,翻转电机21输出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22,不完全齿轮22上端通过啮合方式设置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左端对称设置有翻转架24,且翻转架24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翻转架24内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转动轴25,且从动齿轮23输出轴穿过翻转架24与转动轴25固定连接,转动轴25内侧固定设置有匚形架26,匚形架26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架26下端中部与收料箱3对应设置。
具体工作时,翻转机构2能够对轴承进行承托和翻转;当轴承外圈和内圈经过打磨机构7打磨完成后,通过翻转电机21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不完全齿轮22进行转动,不完全齿轮转动22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23进行转动,然后带动转动轴25和匚形架26进行一百八十度旋转,从而使匚形架的开口能够向下,此时内夹持机构6和外夹持机构8不再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打磨机构7不再对轴承内圈外壁、外圈内壁进行打磨,然后使得轴承外圈和内圈落入至收料箱3内,从而能够对轴承进行收集,通过翻转机构2对轴承进行翻转,能够对打磨后的轴承更方便的进行收集,避免打磨后的轴承在收集的过程中发生碰撞,翻转机构2并且能够对没有经过打磨的轴承得到承托,使待打磨的轴承在打磨时能够更加稳定,从而能够避免轴承在打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
所述的L形板71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凸形滑块710,滑动槽9外侧开设有一圈环状凹形滑槽711,且凸形滑块710均位于环状凹形滑槽711内。具体工作时,凸形滑块710能够对L形板71进行导向,使L形板71沿滑动槽9进行旋转,同时能够对承重板5进行承托,避免承重板5下滑导致轴承下滑。
所述的每层轴承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防滑垫89。具体工作时,环状防滑垫89能够防止每个轴承之间发生碰撞,造成轴承表面损伤。
工作时,第一步:当需要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时,首先将轴承内圈放置在固定架61上端,然后通过内夹持电机60转动能够带动转动圆杆62、卡盘63和螺纹盘64进行转动,然后螺纹盘64旋转通过螺纹齿68与螺纹盘64啮合,使得活动卡爪65向外延伸,从而能够对轴承内圈进行抵紧,从而对轴承内圈进行固定;
第二步:当内夹持机构6完成对轴承内圈夹持后,需要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首先将轴承外圈放置在夹持板81和夹持爪83之间,然后当需要对轴承外圈夹持时推动气缸86向内推动,使得转杆87能够带动滑动杆85沿滑向槽84进行向内滑动,此时夹持爪83沿销轴82进行转动,然后使夹持爪83向下落对轴承外圈进行夹紧,防滑夹持片88能够使夹持爪83对轴承夹持的更加稳定,同时能够避免夹持爪83对轴承夹伤;
第三步:当内夹持机构6和外夹持机构8完成对轴承夹持后,需要对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进行打磨时,双向气缸72对打磨电机73进行调节使得打磨钢珠74与轴承内圈外壁和轴承外圈内壁更加相贴合,此时打磨电机73带动打磨钢珠74进行转动,然后通过转动电机70带动L形板71进行旋转,使得打磨钢珠74能够对轴承内圈外壁和外圈内壁的一圈进行打磨;
第四步:当完成打磨后使打磨电机73和转动电机70停止转动,然后双向气缸72带动打磨电机73和打磨钢珠74向内收缩,从而完成对轴承的打磨;
第五步:当弧形端头650工作一段时间发生磨损后,对弧形端头650进行及时更换;
第六步:当轴承外圈和内圈经过打磨机构7打磨完成后,通过翻转电机21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不完全齿轮22进行转动,不完全齿轮转动22转动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23进行转动,然后带动转动轴25和匚形架26进行一百八十度旋转,从而使匚形架的开口能够向下;
第七步:当不需要对轴承内圈进行夹持时,此时内夹持电机60转动带动转动圆杆62、卡盘63和螺纹盘64进行转动,然后螺纹盘64旋转通过螺纹齿68与螺纹盘64啮合,使得活动卡爪65向外收缩,从而完成对轴承内圈的抵紧;
第八步:当对轴承外圈内壁打磨完成后不需要对轴承外圈进行夹持时,使得推动气缸86向外收缩,然后转杆87带动滑动杆85沿滑向槽84进行向外滑动,此时夹持爪83沿销轴82转动,使得夹持爪83能够向外打开然后使得轴承外圈和内圈落入至收料箱3内,从而能够对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收集。
本发明通过内夹持机构6和外夹持机构8能够对不同规格的待加工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在对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进行夹持的过程中无需对夹持零配件进行更换和拆卸,通过对不同规格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夹持能够提高对其打磨效果,从而增加本发明的实用性;本发明通过打磨机构7能够对不同型号待加工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打磨处理,使得待加工的轴承内圈和外圈能够在打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精确状态,减少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因待加工轴承内圈和外圈在打磨时发生偏斜而降低对其进行打磨的效率,避免打磨机构7与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无法确保精度,从而降低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打磨处理的加工难度;且通过对轴承内圈和外圈进行较为精确的打磨能够增加本发明的适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包括底座(1)、翻转机构(2)、收料箱(3)、承重台(4)、承重板(5)、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外夹持机构(8)和滑动槽(9),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左侧设置有收料箱(3),收料箱(3)的上方设置有翻转机构(2),翻转机构(2)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承重台(4),承重台(4)上端固定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上端从中心到边缘依次设置有内夹持机构(6)、打磨机构(7)和外夹持机构(8),承重板(5)上端开设有滑动槽(9),打磨机构(7)滑动安装在滑动槽(9)中部;
所述的翻转机构(2)包括电机台(20)、翻转电机(21)、不完全齿轮(22)、从动齿轮(23)、翻转架(24)、转动轴(25)和匚形架(26),底座(1)上端右侧设置有电机台(20),电机台(20)上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翻转电机(21),翻转电机(21)输出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齿轮(22),不完全齿轮(22)上端通过啮合方式设置有从动齿轮(23),从动齿轮(23)左端对称设置有翻转架(24),且翻转架(24)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面上,翻转架(24)内侧通过转动配合方式设置有转动轴(25),且从动齿轮(23)输出轴穿过翻转架(24)与转动轴(25)固定连接,转动轴(25)内侧固定设置有匚形架(26),匚形架(26)为开口向上的匚形结构,匚形架(26)下端中部与收料箱(3)对应设置;
所述的内夹持机构(6)包括内夹持电机(60)、固定架(61)、转动圆杆(62)、卡盘伞齿轮(63)、螺纹盘(64)、活动卡爪(65)、卡盘体(66)、卡爪槽(67)和螺纹齿(68),承重板(5)中部上端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内夹持电机(60),内夹持电机(60)上端设置有固定架(61),内夹持电机(60)输出轴上端穿过固定架(61)固定连接有转动圆杆(62),转动圆杆(62)周向均设置有卡盘(63),卡盘(63)上端设置有螺纹盘(64),螺纹盘(6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均设置有多个活动卡爪(65),卡盘(63)外圈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卡盘体(66),卡盘体(66)内均开设有卡爪槽(67),且活动卡爪(65)与卡爪槽(67)之间为滑动配合,活动卡爪(65)内部位于螺纹盘(64)上端和活动卡爪(65)内部下端设置有螺纹齿(68),且螺纹齿(68)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螺纹盘(64)相啮合;
所述的打磨机构(7)包括转动电机(70)、L形板(71)、双向气缸(72)、打磨电机(73)和打磨钢珠(74),匚形架(26)上端中部通过电机架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0),转动电机(70)输出轴外圈均设置有多个L形板(71),且L形板(71)上端穿过滑动槽(9)设置有双向气缸(72),且L形板(71)与滑动槽(9)为滑动配合,双向气缸(72)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L形板(71)上端,双向气缸(72)外端面通过电机架均固定设置有打磨电机(73),打磨电机(73)输出轴外端均设置有打磨钢珠(74);
所述的外夹持机构(8)包括夹持座(80)、夹持板(81)、销轴(82)、夹持爪(83)、滑向槽(84)、滑动杆(85)、推动气缸(86)和转杆(87),底座(1)上端面上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座(80),夹持座(80)内侧下端设置有夹持板(81),且夹持板(81)位于底座(1)上端面上,夹持座(80)上端通过销轴(82)设置有夹持爪(83),且夹持爪(83)外端通过转动配合方式与销轴(82)相连接,夹持板(81)与夹持爪(83)为上下对应设置,夹持爪(83)内部开设有滑向槽(84),滑向槽(84)内部设置有滑动杆(85),夹持爪(83)右侧设在有推动气缸(86),且推动气缸(86)通过气缸架固定设置在夹持座(80)上端面上,推动气缸(86)内侧前端设置有转杆(87),且转杆(87)与滑动杆(8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板(71)内外两端面上均设置凸形滑块(710),滑动槽(9)外侧开设有一圈环状凹形滑槽(711),且凸形滑块(710)均位于环状凹形滑槽(7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卡爪(65)外端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均设置有弧形端头(6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卡爪(65)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凸形台(651),卡盘体(66)内开设有与凸形台(651)相对应的凹形槽(652),且凸形台(65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位于凹形槽(6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板(81)上端面与夹持爪(83)下端面均设置有防滑夹持片(8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的轴承之间均设置有环状防滑垫(89)。
CN202110083368.9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Withdrawn CN1128944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68.9A CN112894499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68.9A CN112894499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4499A true CN112894499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1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368.9A Withdrawn CN112894499A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44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142A (zh) * 2021-10-14 2021-12-07 无锡市利钧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3996852A (zh) * 2021-11-05 2022-02-01 宁波百诺肯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机床夹持装置
CN114654314A (zh) * 2022-04-22 2022-06-24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工业使用的配件加工组件及设备
CN116618692A (zh) * 2023-07-11 2023-08-22 铁王数控机床(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2142A (zh) * 2021-10-14 2021-12-07 无锡市利钧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深沟球轴承内圈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3996852A (zh) * 2021-11-05 2022-02-01 宁波百诺肯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机床夹持装置
CN113996852B (zh) * 2021-11-05 2024-03-22 宁波百诺肯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机床夹持装置
CN114654314A (zh) * 2022-04-22 2022-06-24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工业使用的配件加工组件及设备
CN116618692A (zh) * 2023-07-11 2023-08-22 铁王数控机床(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削装置
CN116618692B (zh) * 2023-07-11 2024-02-20 铁王数控机床(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加工用车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4499A (zh) 一种工业轴承制造自动化加工机床
CN204239629U (zh) 行星齿轮内置集成承载轴承防尘精密摆线减速机
CN110715804B (zh) 一种滚动轴承润滑介质分布观测试验台
CN105793592B (zh) 分离器的具有选定的表面精整结构的离合器接合表面
CN108838635A (zh) 机器人减速器钢轮的加工工艺
CN107097131A (zh) 一种全方位自动打磨机及其打磨方法
US5033921A (en) Traction drive tool adapter
JP4730168B2 (ja) ラジアル転がり軸受の試験方法
CN208457036U (zh) 新型深沟球轴承注脂机
CN203614711U (zh) 一种回转支撑装置及rv减速机
CN111649061B (zh)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轴承及其加工工艺
US20230083145A1 (en) Method for cleaning rolling bearing and rolling bearing cleaning device
RU231959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фильной правки периферии шлифовального круга
JP7024189B2 (ja) 円錐ころ軸受
CN105904383A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测试机构的固定装置
KR20120068814A (ko) 편심 회전 구성 요소의 롤링 장치, 롤링 머신 및 편심 회전 구성 요소와 방법
CN201324973Y (zh) 同步带传动二工位平面研磨机
CN101417408B (zh) 同步带传动四工位平面研磨机
CN213180678U (zh) 深沟球轴承轴向载荷试验工装
US20230405785A1 (en) Mobile power tool and method
CN87216882U (zh) 无心磨床上空心滚子轴承支撑轴结构
CN206825162U (zh) 一种全方位自动打磨机
CN210232627U (zh) 闲式齿轮传动装置
CN107570732B (zh) 带自动取件功能的数控机床系统
US9074621B2 (en) Roller bearing for automobi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