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2627B -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2627B
CN112892627B CN202110161473.XA CN202110161473A CN112892627B CN 112892627 B CN112892627 B CN 112892627B CN 202110161473 A CN202110161473 A CN 202110161473A CN 112892627 B CN112892627 B CN 112892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hotocuring
oligomer
curing
elastic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14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2627A (zh
Inventor
张涛
何宇
祝芙天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01614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2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2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26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2898 priority patent/WO202216660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2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2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B01L3/50270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e of the container or its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2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of dialcohols, e.g.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or 1,4-butanediol di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re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non-macromolecular monomers
    • C08F29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re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non-macromolecular monomers from unsaturated polycondensates
    • C08F299/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re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non-macromolecular monomers from unsaturated polycondensates from polyurethanes
    • C08F299/06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interreacting polymer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rea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non-macromolecular monomers from unsaturated polycondensates from polyurethanes from polyurethanes with side or terminal unsatu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5/02Polythioethers
    • C08G75/04Polythioethers from mercapto compounds or metallic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G75/045Polythioethers from mercapto compounds or metallic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mercapto compounds and unsaturated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38Polysiloxan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5/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结构层和封接层,通道结构层包含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和用于支撑该光固化层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与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由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通过光辐照后固化形成;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选择性增加的连接层。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对光固化材料和模具种类均没有特殊限制,使得整个芯片加工过程可以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进行;且芯片的打孔、封接、切割以及外界管路连接等方面也更加简便、快速,既适合于常规实验室中开展微流控芯片原型的设计开发,也具有良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由于具有流体控制精确、样品需求量少、反应快速以及易于集成等优势,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目前,用于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材料主要包括硅、玻璃和有机聚合物等。其中,有机聚合物与硅和玻璃等无机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包括种类多样、易于获得较大的深宽比、可以批量化生产、成本低等。代表性的有机聚合物包括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环烯烃共聚物(COC)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热压、注塑等方式批量、廉价地生产微流控芯片,但由于模具的加工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且芯片制备需要注塑机等大型设备,因而对芯片设计、开发等环节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原因,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有机聚合物芯片材料。因其可以在常规实验室内通过模塑法快速成型,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良好的弹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几乎是目前绝大多数实验室开展微流控芯片研究的首选。但实际上,PDMS材料也存在一些严重的局限:1)固化速度慢,模具占用时间长,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2)表面改性困难、步骤繁琐,更难以实现局部可控修饰;3)透气,不适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需要防止试剂蒸发的应用;4)易被有机试剂溶胀,严重限制其在相关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等等。综上所述,尽管PDMS是一种非常具有优势、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微流控芯片材料,但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广泛的应用需求。此外,常规实验室所研制的PDMS芯片原型往往还需要经过材料替代、加工工艺优化等二次开发过程才能实现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这也是很多优秀的微流控芯片研究成果未能成功商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光固化材料逐渐成为了微流控芯片研究的热门。它们通常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通过紫外光照射迅速(几秒至几十秒)固化,因此既满足实验室研发阶段的快速成型需求,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由光固化材料所制备的微流控芯片由于具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在表面改性、原位光固化微结构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此外,光固化材料的种类很多(如丙烯酸酯类、硫醇-烯类、环氧树脂类等),众多的试剂公司(如沙多玛、赢创、长兴等)可以提供数以千计的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粘度、硬度、弹性、粘附力、折射率、亲疏水性、抗溶剂性等)的光固化材料,因此在芯片设计之初,就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和调制最适合的材料。这将大大提高微流控芯片从设计开发到产品化的成功率。
但截至目前,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加工仍面临诸多挑战:1)很多光固化材料的柔韧性差,难以从硅等硬质模具上翻模,因此只能以有弹性的PDMS等材料作为模具,这不仅会增加加工步骤,而且不适用于可以溶胀PDMS的光固化材料。2)由于存在氧阻聚问题,目前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多在真空或者氮气环境下完成,大大增加了设备、加工工艺的复杂度和成本,这在以PDMS材料作为模具时尤为突出。3)多数光固化材料不适合单独作为微流控芯片主体(一般几毫米厚)。这一方面是由于它们一般对紫外光吸收较强,从而造成沿光传播方向的聚合反应差异,此外快速且大量的放热也容易引起材料内部不均匀;另一方面,很多光固化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不满足微流控芯片的要求(如过软、过硬或者易碎等),同时也使得芯片在切割、打孔、外界管路连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因此,亟需发展更加简便、通用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以使得大量优秀的光固化材料更好地应用于微流控芯片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对光固化材料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对模具种类也没有特殊限制,使得利用硅等硬质材料作为模具成为可能,从而省去额外的PDMS 模具加工环节,同时有效克服了氧阻聚问题,使得整个芯片加工过程可以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进行;且芯片的加工,包括芯片的打孔、封接、切割以及外界管路连接等方面也更加简便、快速,既适合于常规实验室中开展微流控芯片原型的设计开发,也具有良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结构层和用于封接所述通道结构层的封接层;
所述通道结构层包含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和用于支撑所述光固化层的弹性支撑体;
所述弹性支撑体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
所述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由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通过光辐照后固化形成,所述光固化原料包括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和/或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所述光固化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乙烯基醚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选择性增加的连接层;
所述本体层的材质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苯乙烯弹性体、硫醇-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封接层选自基底或另一所述通道结构层。
本发明公开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其核心思想在于采用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弹性支撑体,使其通过共价结合或者粘附作用与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相连接,从而在模具上快速制备通道结构层,再与其它通道结构层、中间层或基底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由于弹性支撑体的支撑作用,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也将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这一特点将使几乎所有光固化材料都可以被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制备;与此同时,芯片的打孔、封接、切割以及外界管路连接等方面也将变得更加容易。由弹性支撑体所赋予的良好柔韧性和弹性还使得利用硅等硬质材料作为模具成为可能,从而省去额外的PDMS模具加工环节,同时有效克服了氧阻聚问题,使得整个芯片加工过程可以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进行。总之,该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光固化材料,芯片的加工也更加简便、快速,既适合于常规实验室中开展微流控芯片原型的设计开发,也具有良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
优选的:
所述光固化层的厚度选自30~300μm;此厚度下的光固化原料容易固化成完整的光固化层,并在弹性支撑体的支撑下表现出良好的良好柔韧性和弹性。
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厚度选自1~6mm;此厚度下的弹性支撑体对光固化层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
本发明中,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选择性增加的连接层;当所述本体层带有可以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的光固化官能团时,就无需引入连接层;当所述本体层无法直接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时,需要引入连接层。
所述本体层带有可以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的光固化官能团,又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用于制备本体层的单体或低聚物经聚合后制备的聚合物本身带有光固化官能团,如硫醇-烯(Thiol-ene)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硫醇-烯(Thiol-ene)聚合物中硫醇与烯官能团的比例大于等于1.5,以获得更好的弹性;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拉伸率大于等于100%。
另一种情况是用于制备本体层的单体或低聚物经聚合后制备的聚合物本身不带有光固化官能团,但通过表面改性处理后获得了光固化官能团。此种情况优选的本体层为PDMS材料,优选先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再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在PDMS材料表面修饰上光固化官能团。
优选的,所述本体层的弹性模量小于等于1000MPa。
当所述本体层无法直接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时,需要引入连接层,引入的连接层也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引入的连接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包括:
光固化试剂 0.0~99.5%;
交联剂 0.0~99.5%;
光聚合引发剂 0.5~5.0%;
所述光固化试剂与所述交联剂不同时为0,但保证三者的总重量为 100%。
此种情况优选的本体层为PDMS材料。
经试验发现,当连接层中未加入光固化试剂时,固化时间会被大大延长;而当采用的光固化试剂为聚硅氧烷丙烯酸酯时,可以在该配方中不加入交联剂,但在与本体层复合时,需要额外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后再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包括:
光固化试剂 45.5~70%;
交联剂 25.5~50%;
光聚合引发剂 0.5~5.0%;
所述光固化试剂选自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和/或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所述光固化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乙烯基醚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交联剂选自包含两种以上反应官能团的试剂;所述反应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或氨基官能团;优选为丙烯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乙烯基硫醇、烯丙基硫醇、乙烯胺、氨基丙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巯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酰胺、巯基乙胺、巯基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对于所述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可选自本领域常见的种类,如苯偶酰类化合物、烷基苯酮类化合物、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种情况,直接以与本体层及光固化层具有良好粘附性的胶水薄层或双面胶薄层作为连接层。
所述胶水选自透明性良好的环氧树脂胶水(如蓝田环氧树脂AB胶 9005)、丙烯酸酯树脂胶水(如粘力达ZLDJS-1000、ZLDJS-2500)或 UV固化胶水(如凯思密K2018)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双面胶选自均匀性、透明性良好的光学双面胶带(如3M OCA光学双面胶)。
本发明中:
所述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选自双酚A乙氧酸二丙烯酸、双酚A丙三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甘油二丙烯酸、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新戊基二醇丙氧杂酸二丙烯酸、三环癸烷二甲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1H,1H,2H,2H-全氟癸基丙烯酸酯、 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甘油1,3-二甘油醇酸二丙烯酸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3-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四(2-巯基乙酸)季戊四醇酯、 1,3,5-三烯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硅氧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巯基聚氨酯低聚物、巯基全氟聚醚低聚物、巯基聚酯低聚物、巯基聚醚低聚物、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烯基聚氨酯低聚物、烯基全氟聚醚低聚物、烯基聚酯低聚物、烯基聚醚低聚物、环氧基聚硅氧烷低聚物、环氧基聚氨酯低聚物、环氧基全氟聚醚低聚物、环氧基聚酯低聚物、环氧基聚醚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固化原料与所述光固化试剂的选择原则相同,均为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或低聚物,但两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光固化原料中还包括光引发剂,本发明中,对于所述光引发剂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可选自本领域常见的种类,如苯偶酰类化合物、烷基苯酮类化合物、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
所述弹性支撑体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还选择性设有功能层,如防蒸发的功能层,该功能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可根据具体应用环境进行适应性调整。
以该功能层为防蒸发层为例,可采用双面胶作为该功能层,双面胶可选择均匀性、透明性良好的光学双面胶带(如3M OCA光学双面胶),也可采用通过所述光固化试剂固化形成的薄膜作为该功能层,光固化试剂可选择具有高Tg的三环癸烷二甲醇丙烯酸酯。通过在所述弹性支撑体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增设该功能层作为防蒸发层,针对高温应用领域,如芯片内进行PCR反应。
本发明中:
所述模具包括但不限于利用SU-8光刻胶、单晶硅、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以及金属等材料加工而成的阳模;作为优选,所述模具为利用光刻技术加工的SU-8光刻胶阳模或者利用光刻和蚀刻技术加工的单晶硅阳模。
所述基底表面带有光固化官能团,选自由所述光固化原料固化形成的薄膜或经表面修饰带有光固化官能团的玻璃。
所述通道结构层可以通过基底直接进行封装,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通道结构层进行封装,两个通道结构层的组成与结构相互独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封接的方式包括光固化封接、热封接、等离子体封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通道结构层与所述封接层之间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增设中间层,如在微流控芯片内气动阀的应用设计,需要具有良好弹性的薄膜(厚度为30~60μm)作为微阀通道层与控制层之间的中间层,薄膜由所述光固化原料固化形成,可选择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包括模具加工、光固化原料配制、通道结构层加工和芯片封接,所述通道结构层加工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A)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加盖弹性支撑体,然后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B)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再加盖弹性支撑体,使其与光固化层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C)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再覆盖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使其固化后与所述光固化层相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D)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弹性支撑体表面,再将模具置于所述光固化原料之上,然后在光辐照下使所述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以上各工艺中采用的弹性支撑体,当其仅包括本体层时,制备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a)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单体或低聚物与光引发剂混合均匀,经固化成型制备得到;如该本体层的材质为硫醇-烯(Thiol-ene)聚合物、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时,将各材质对应的单体或低聚物与光引发剂共混、注模、固化、脱模后制备得到。
b)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经固化成型后再经表面处理修饰上光固化官能团;如该本体层的材质为PDMS时,将PDMS的预聚体与固化剂混合,经注模、固化、脱模后制备得到聚合物,再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修饰上光固化官能团。
当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连接层时,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制备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c)将所述连接层的各原料混合后置于基板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其固化得到连接层,再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所述连接层上,再经整体固化后制备得到。
d)当直接以胶水薄层或双面胶薄层作为连接层时,将所述连接层覆盖在成型的本体层上,连接层与本体层之间通过粘附作用连接在一起,制备得到。
所述基板选自玻璃、硅片、聚四氟乙烯板中的一种。
所述本体层的预聚物选自PDMS预聚物,固化剂选自本领域常见的固化剂种类;优选的,所述PDMS的预聚物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5~10: 1。
所述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硫醇烯聚合物、环氧树脂AB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根据上述方法加工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在液滴微流控、表面改性、原位光固化微结构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该弹性支撑体可以通过共价结合或者粘附作用与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相连接,且具有多层叠加复合性,可以再与其它通道结构层、中间层或基底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由于弹性支撑体的支撑作用,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也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这一特点将使几乎所有光固化材料都可以被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因而可以根据光固化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粘度、硬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延展率、折射率、亲疏水性、耐溶剂性等),结合应用场景,按需选择合适的光固化材料。因此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方法具有通用性强、光固化材料选择范围广、可复合叠加多层光固化材料等优点。
由弹性支撑体赋予的良好柔韧性和弹性,还将使得芯片的打孔、封接、切割以及外界管路连接等方面变得更加容易。此外,可以利用硅等硬质材料作为模具,省去了额外的PDMS模具加工环节,同时有效克服了氧阻聚问题,使得芯片加工过程可在室温、大气环境下进行。因此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既适合于常规实验室中微流控芯片原型的设计开发,也具有良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
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在液滴微流控、UV光照表面改性、原位光固化微结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液滴微流控,可以根据液滴的性质,分别选择具有亲水或疏水性质的光固化材料来制备所需的微流控芯片,即,生成油包水液滴时,选择疏水性光固化材料,而要生成水包油液滴时,则选择亲水性光固化材料,从而省去相对繁琐的表面修饰步骤。对于必要的表面改性,由于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内表面具有大量的光固化官能团,其可操作性也更强,可以根据改性需求,选择一端含光固化官能团而一端含有改性官能团的修饰试剂,通过紫外光照的方式即可以实现选择性的修饰。此外,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还具有进一步加工微结构的能力,通过使紫外光照透过特定掩膜图案,可以在微通道内原位固化出所需图案并与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固接,这为微流控芯片的精密加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层分解示意图,图中:
1-弹性支撑体,2-包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3-通道结构层;
图2为本发明的表面带有光固化官能团的弹性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为本体层,5为光固化官能团,6为带有光固化官能团5的连接层;图a)为本体层4自身具有或者通过表面修饰带有光固化官能团5,可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图b)为本体层4与带有光固化官能团5的连接层6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图3为本发明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层制备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a)以及实施例19(b)和(c)中分别用于光固化微流控芯片模具加工的掩膜图;
图6为实施例4制备的PDMS与带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连接层形成的弹性支撑体实物图;
图7为实施例8以及实施例19中分别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与三维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实物图;
图8为以实施例8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液滴生成试验中生成的油包水液滴阵列图;
图9为以实施例11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液滴生成试验中生成的水包油液滴阵列图;
图10为以实施例12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液滴生成试验时在液滴生产区处的显微镜照片,(a)、(b)图中未对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表面修饰,(c)图中对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疏水性表面修饰,(d)图中对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亲水性表面修饰;
图11为在实施例15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中进行光固化的掩膜图案 (a)和固化后的微结构显微镜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以上附图及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该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核心指导思想下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层分解示意图,图中:1为弹性支撑体,2为包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1和2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相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3。
图2为本发明的表面带有光固化官能团的弹性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4为本体层,5为光固化官能团,6为带有光固化官能团5的连接层,图a)为本体层4自身具有或者通过表面修饰带有光固化官能团 5,可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图b)为本体层4与带有光固化官能团5的连接层6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图3为本发明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结构层制备流程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包含四种加工工艺:
方法A:a)将光固化原料1覆盖于模具2之上,加盖固态弹性支撑体3,施加光辐照;b)光固化原料固化后形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4,并与弹性支撑体相连接;k)将通道结构层整体从模具上剥离下来,并在进出样口处打孔。
方法B:c)将光固化原料1覆盖于模具2之上,施加光辐照;d)光固化原料固化或者部分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4;e)加盖弹性支撑体3,使其与光固化层4连接;k)将通道结构层整体从模具上剥离下来,并在进出样口处打孔。
方法C:f)将光固化原料1覆盖于模具2之上,施加光辐照;g)光固化原料固化或者部分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4;h)覆盖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5,施加光辐照或者加热使其固化并与光固化层连接;k)将通道结构层整体从模具上剥离下来,并在进出样口处打孔。
方法D:i)将光固化原料1覆盖于弹性支撑体3表面;j)通过压印方法,将模具2置于光固化原料之上,施加光辐照,光固化原料固化后形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4,并与弹性支撑体连接;k)将通道结构层整体从模具上剥离下来,并在进出样口处打孔。
图4为本发明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通道结构层与封接层,其中封接层可以是基底层,也可以是另外一个通道结构层,具体包括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A:通道结构层a)和基底层b)封接形成光固化微流控芯片c)。
方案B:通道结构层d)与另一通道结构层e)封接形成具有三维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f)。
弹性支撑体加工:
实施例1基于硫醇-烯材料的弹性支撑体制备:
a)配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将73%的四(2-巯基乙酸)季戊四醇酯(阿拉丁,P160529)、26%的1,3,5-三烯丙基-1,3,5-三嗪- 2,4,6(1H,3H,5H)-三酮(阿拉丁,T123406)、1%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阿拉丁,E186856)混合均匀,得到溶液1。
b)将步骤a)中配制的溶液1倒入并填充满3mm深的凹槽中,上方盖一块洁净玻璃片压平,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180s~200s。
c)固化后,将硫醇-烯固体从凹槽中取出备用。
此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硫醇-烯固体(本体层)具有良好的弹性,且自身具有光固化官能团,可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
实施例2基于聚氨酯丙烯酸酯材料的弹性支撑体制备:
a)配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混合均匀,得到溶液2。
b)将步骤a)中配制的溶液2倒入并填充满3mm深的凹槽中,上方盖一块洁净玻璃片压平,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340s~360s。
c)固化后,将聚氨酯丙烯酸酯固体从凹槽中取出备用。
此实施例中所获得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固体(本体层)具有良好的弹性,且自身具有光固化官能团,可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
实施例3PDMS表面修饰丙烯酸酯官能团作为弹性支撑体:
a)将PDMS预聚物(迈图,RTV615)和固化剂(道康宁, Sylgard184)按质量比10:1混合,搅拌均匀后倾倒30g到注胶槽内,整体加热固化2小时。
b)将热固化后的PDMS进行等离子体处理(500V,13.56MHz, 45s)后,浸入硅烷偶联剂溶液(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为10%),浸泡1~2小时以保证PDMS表面修饰上丙烯酸酯官能团。
c)将步骤b)中的PDMS取出,经过乙醇冲洗,氮气吹干后备用。
此实施例中,PDMS本体层表面修饰光固化官能团后,作为弹性支撑体。
实施例4PDMS与带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连接层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a)配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将59.4%的双酚A乙氧基化物二丙烯酸酯(西格玛,413550)、39.6%的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西格玛, 234931)与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 405655)混合均匀得到溶液4。
b)向一块洁净玻璃片上滴加溶液4,盖上另一块洁净的上玻璃片,使之形成约60微米厚度的液膜,在玻璃片上方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60s~170s,形成带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薄层。
c)移除上玻璃片后,用锡纸做注胶槽,然后将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道康宁,Sylgard184)按质量比5:1混合,搅拌均匀后倾倒30g到注胶槽内,整体加热固化1小时;
d)PDMS固化后,与带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薄层紧密连接,形成弹性支撑体(实物图见说明书附图6)。
实施例5PDMS与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薄层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采用与实施例4中完全相同的工艺流程,区别仅在于:步骤a)中的溶液为95%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西格玛,234931)与5%光引发剂2-羟基 -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步骤b)中,辐照时间不同,增加至1200s~1300s。
实施例6PDMS与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薄层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a)配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赢创公司,TEGOMERV-Si-2250)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 丙酮(西格玛,405655)混合均匀得到溶液6;
b)向一块洁净玻璃片上滴加溶液6,盖上另一块洁净的上玻璃片,使之形成60微米厚度左右的液膜,在玻璃片上方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80s~90s,固化后取下一侧玻璃片,得到具有硅氧烷骨架且带有丙烯酸酯官能团的薄层;
c)将PDMS预聚物和固化剂(道康宁,Sylgard184)按10: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倾倒30g到注胶槽内,整体加热固化2小时;
d)将步骤b)的薄层与步骤c)的PDMS进行等离子体处理(500V, 13.56MHz,45s)后封接,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实施例7聚氨酯本体层与硫醇-烯材料薄层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a)配制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将73%的四(2-巯基乙酸)季戊四醇酯(阿拉丁,P160529)、26%的1,3,5-三烯丙基-1,3,5-三嗪- 2,4,6(1H,3H,5H)-三酮(阿拉丁,T123406)、1%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阿拉丁,E186856)混合均匀,得到溶液8;
b)向一块洁净玻璃片上滴加溶液8,盖上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5 mm厚),形成6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00s~120s;
c)硫醇-烯材料固化后与聚氨酯本体层通过粘性作用连接,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本实施例表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硫醇-烯类光固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以用于制备稳定的复合弹性支撑体。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聚氨酯弹性体与很多光固化材料如双酚A乙氧基化物二丙烯酸酯 (西格玛,413550)、丙烯酸-4-羟基丁酯(西格玛,275573)、聚氨酯丙烯酸酯(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等,都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因而也可以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
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实施例8双酚A乙氧基化物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在洁净的单晶硅片上面旋涂光胶(Microchem,SU-8 3050),厚度为50μm;经前烘后,将掩膜(通道结构见说明书附图5 中a图)置于涂有光胶的硅片上,并在紫外光刻机上曝光;显影,去除多余光刻胶,得到带有光胶图案的模具。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双酚A乙氧基化物二丙烯酸酯(西格玛,413550)与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 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4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40s~8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将固化后的通道结构层从模具上揭下,使用打孔器在进出样口位置打通孔。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50s~7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将通道结构层与基底层对齐,按压除气泡,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150s~200s,使基底层与通道结构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实物图见说明书附图7中a 图)。
实施例8的通道结构层加工用时90s,一个模具上有4个芯片图案,即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的通道结构层加工速率可达到25s/片,因此,这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方法具备良好的批量化生产潜力。
实施例9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9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西格玛,246808)与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3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30s~5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20s~3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完全相同。
实施例10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阿拉丁,B152190)与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 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2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50s~7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30s~5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步骤f)完全相同。
实施例112-丙烯酸-(2-羟基-1,3-亚丙基)二[氧基(2-羟基-3,1-亚丙基)]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2-丙烯酸-(2-羟基- 1,3-亚丙基)二[氧基(2-羟基-3,1-亚丙基)]酯(西格玛,475807)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5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90s~11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70s~9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完全相同。
实施例8~11表明,本方法可以利用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成功制备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2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西格玛,475629)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 (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7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50s~7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20s~4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完全相同。
实施例13全氟聚醚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全氟聚醚丙烯酸酯 (FLUOROLINK公司,MD 700)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1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20s~14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90s~10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类似,区别仅在于,封接在氮气环境中进行。
实施例14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 (赢创公司,TEGOMER V-Si-2250)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 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6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80s~9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50s~6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将通道结构层与基底层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后对齐,按压除气泡,使基底层与通道结构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5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 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实施例4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80s~20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100s~12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将通道结构层与基底层对齐,按压除气泡,100℃加热2小时后,使基底层与通道结构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2~15表明,本方法可以利用含光固化官能团的聚合物成功制备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6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 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加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板,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80s~20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粘附作用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100s~12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将通道结构层与基底层对齐,按压除气泡,100℃加热2小时后,使基底层与通道结构层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本实施例表明,可以利用与光固化材料具有良好粘附性的本体层直接作为弹性支撑体,按图3中的方法A加工通道结构层,按图4中的方案A制备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7新戊基二醇丙氧杂酸二丙烯酸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新戊基二醇丙氧杂酸二丙烯酸(西格玛,412147)和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 1-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弹性支撑体制备: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板表面平整粘贴双面胶(3M,OCA光学双面胶),复合形成弹性支撑体。
d)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并平整铺在模具图案上,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40s~6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然后加盖步骤c)制备的弹性支撑体,与光固化层通过粘附作用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e)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f)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50s~7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g)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表明,可以利用与光固化材料具有良好粘附性的复合弹性支撑体,按图3中的方法B加工通道结构层及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8丙烯酸异冰片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丙烯酸异冰片酯 (西格玛,392103)、1%的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阿拉丁,E186856)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上,并平整铺在模具图案上,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60s~8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然后用锡纸做注胶槽,倾倒30g液态弹性胶水(台湾永固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紫外UV胶水8051)在光固化层上,再次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340s~360s,使得光固化层与弹性胶水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
d)通道结构层打孔:与实施例8中步骤d)完全相同。
e)基底层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之间,形成100微米厚度左右的无气泡液层,施加紫外光(365nm, 2.5mW/cm2),辐照时间为50s~70s,揭开其中一块玻璃片,露出基底层。
f)芯片封接:与实施例8中步骤f)完全相同。
本实施例表明,可以利用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按图3中的方法C加工通道结构层及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实施例19聚氨酯丙烯酸酯三维结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加工:
a)模具加工:模具加工步骤与实施例8中步骤a)完全相同,利用的掩膜分别如附图5中的b图和c图,得到两种不同图案的模具,分别记为模具Ⅰ和模具Ⅱ。
b)光固化原料配制:按质量百分比计,将99%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与1%的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 丙酮(西格玛,405655)均匀混合;
c)通道结构层Ⅰ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Ⅰ上,加盖实施例4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80s~20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Ⅰ。
d)通道结构层Ⅰ打孔:将固化后的通道结构层从模具上揭下,使用打孔器在进出样口位置打通孔。
e)通道结构层Ⅱ加工:将步骤b)配制的光固化原料滴在SU-8模具Ⅱ上,加盖实施例4制备的弹性支撑体,施加紫外光(365nm,2.5 mW/cm2),辐照时间为180s~200s,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通过共价结合连接,形成通道结构层Ⅱ。
f)芯片封接:将通道结构层Ⅰ与通道结构层Ⅱ对齐,按压除气泡,施加紫外光(365nm,2.5mW/cm2),辐照时间为150s~200s,使通道结构层Ⅰ与通道结构层Ⅱ封接,形成完整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实物图见说明书附图7中b图)。
本实施例表明,可以将上、下两个通道结构层封接,按图4中的方案B制备具有三维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
应用例1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液滴生成实验
1、利用实施例8制备的双酚A乙氧基化物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呈疏水性,以97%矿物油(西格玛,M5904)和3%表面活性剂 (ABIL,EM90)作为连续相,以含有8mg/mL食用色素(狮头牌)的去离子水溶液作为分散相,设置连续相流速为300μL/h,分散相流速为10 μL/h。
图8为以实施例8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生成的油包水液滴阵列图,观察该图可以发现,芯片内生成的油包水液滴均一、稳定性佳,直径约为115μm。
2、利用实施例11制备的2-丙烯酸-(2-羟基-1,3-亚丙基)二[氧基(2-羟基-3,1-亚丙基)]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呈亲水性,以2%TWEEN-80(生工,TT1817)、0.8%食用色素(狮头牌)、97.2%去离子水作为连续相,以硅油(道康宁,5cst)作为分散相,设置连续相流速为300μL/h,分散相流速为10μL/h。
图9为利用实施例11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生成的水包油液滴;观察图9可以看到芯片内生成的水包油液滴均一、稳定性佳,直径约为 115μm。
3、利用实施例12制备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以97%矿物油(西格玛,M5904)和3%表面活性剂(ABIL,EM90)作为连续相,以含有8mg/mL食用色素(狮头牌)的去离子水溶液作为分散相,设置连续相流速为300μL/h,分散相流速为10μL/h。
图10中a为实施例12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在液滴生产区处的显微镜照片,观察发现,该光固化芯片不能生成油包水液滴。
对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表面进行疏水性处理,具体为首先向芯片通道内连续通入含有49.5%的丙烯酸丁酯(迈瑞尔,M06236)和0.5%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的乙醇溶液,流速为150μL/h,然后对芯片进行紫外光照(365nm,2.5mW/cm2),时间为180s,再通入乙醇,冲走残留的疏水性修饰试剂即可。
图10中c为实施例12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经过疏水性表面修饰后在液滴生成区生成油包水液滴的显微镜图;观察发现,经过UV光照表面改性后该芯片通道表面明显表现为疏水性,可以稳定生成油包水液滴。
4、利用实施例12制备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光固化微流控芯片,以2%TWEEN-80(生工,TT1817)、0.8%食用色素(狮头牌)、97.2%去离子水作为连续相,以硅油(道康宁,5cst)作为分散相,设置连续相流速为300μL/h,分散相流速为10μL/h。
图10中b为实施例12所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在液滴生产区处的显微镜照片,观察发现,该光固化芯片不能生成水包油液滴。
对该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表面进行亲水性修饰:向芯片通道内连续通入含有9.9%丙烯酸(阿拉丁,147230)、0.1%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405655)的水溶液,流速为300μL/h,然后进行紫外光照(365nm,2.5mW/cm2),时间为320s,再通入去离子水,冲走残留的亲水性修饰试剂即可。
图10中d为实施例12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经过亲水性表面修饰后在液滴生成区生成水包油液滴的显微镜图,观察发现,经过UV光照表面改性后该芯片通道表面明显表现为亲水性,可以稳定生成水包油液滴。
应用例2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进行原位光固化微结构实验
首先,配制光固化溶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35%聚氨酯丙烯酸酯(长兴材料公司,6115J-80)、64.5%丙烯酸异冰片酯(西格玛, 392103)、0.5%光引发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西格玛, 405655);
其次,将配制好的光固化溶液,通入实施例15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内充满腔室和通道,然后将绘制好的图案掩膜置于腔室上方,准备 UV照射;在UV曝光过程中保持芯片与掩膜位置不变,设置UV紫外波长为365nm,曝光功率为4mW/cm2,时间为3s,得到与掩膜图案一致的光固化微结构。
图11为在实施例15制备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中进行原位光固化的掩膜图及对应的微结构效果图。图中,a为绘制的掩膜图,白色为透光部分,是一组直径20微米的圆形阵列;b为固化出来的微结构效果图,可以看到,固化出来的圆形图案阵列与掩膜绘制的图案一致,测量圆形尺寸均为20微米。由于光固化芯片表面具有大量的光固化官能团,因而所形成的微结构可以与之共价连接,形成稳定的微柱结构。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包括通道结构层和用于封接所述通道结构层的封接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结构层包含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和用于支撑所述光固化层的弹性支撑体;
所述弹性支撑体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通过共价结合或粘附作用连接;
所述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由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通过光辐照后固化形成,所述光固化原料包括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和/或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所述光固化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乙烯基醚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选择性增加的连接层;
所述本体层的材质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热塑性聚苯乙烯弹性体、硫醇-烯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本体层的弹性模量小于等于1000MPa;
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厚度选自1~6 mm;
所述光固化层的厚度选自30~300 μm;
所述连接层,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包括:
光固化试剂 0.0~99.5%;
交联剂 0.0~99.5%;
光聚合引发剂 0.5~5.0%;
所述光固化试剂与所述交联剂不同时为0,但保证三者的总重量为100%;
所述光固化试剂选自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和/或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所述光固化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乙烯基醚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交联剂选自包含两种以上反应官能团的试剂;所述反应官能团选自丙烯酸酯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团、巯基官能团、烯基官能团、环氧基官能团或氨基官能团;
所述光聚合引发剂选自苯偶酰类化合物、烷基苯酮类化合物、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者,所述连接层为与所述本体层及所述光固化层具有良好粘附性的胶水薄层或双面胶薄层;
所述封接层选自基底或另一所述通道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光固化官能团的单体选自双酚A乙氧酸二丙烯酸、双酚 A 丙三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 A 甘油二丙烯酸、双酚 A 二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新戊基二醇丙氧杂酸二丙烯酸、三环癸烷二甲醇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1H,1H,2H,2H-全氟癸基丙烯酸酯、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甘油1,3-二甘油醇酸二丙烯酸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3-巯基丙酸基)乙基]异氰尿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四(2-巯基乙酸)季戊四醇酯、1,3,5-三烯丙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双酚 A 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含光固化官能团的低聚物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硅氧烷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全氟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巯基聚氨酯低聚物、巯基全氟聚醚低聚物、巯基聚酯低聚物、巯基聚醚低聚物、烯基聚硅氧烷低聚物、烯基聚氨酯低聚物、烯基全氟聚醚低聚物、烯基聚酯低聚物、烯基聚醚低聚物、环氧基聚硅氧烷低聚物、环氧基聚氨酯低聚物、环氧基全氟聚醚低聚物、环氧基聚酯低聚物、环氧基聚醚低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固化原料中还包括光引发剂,选自苯偶酰类化合物、烷基苯酮类化合物、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支撑体与所述光固化层之间还选择性设有功能层;
所述通道结构层与所述封接层之间还选择性设有中间层。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加工、光固化原料配制、通道结构层加工和芯片封接,所述通道结构层加工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A)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加盖弹性支撑体,然后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B)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再加盖弹性支撑体,使其与光固化层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C)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模具之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再覆盖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使其固化后与所述光固化层相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D)将光固化原料覆盖于弹性支撑体表面,再将模具置于所述光固化原料之上,然后在光辐照下使所述光固化原料固化成含通道结构的光固化层,并与弹性支撑体连接,形成所述通道结构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支撑体仅包括本体层时,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制备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a)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单体或低聚物与光引发剂混合均匀,经固化成型制备得到;
b)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经固化成型后再经表面处理修饰上光固化官能团;
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本体层和连接层时,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制备按如下方法之一加工:
c)将所述连接层的各原料混合后置于基板上,先在光辐照下使其固化得到连接层,再将用于制备所述本体层的预聚物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所述连接层上,再经整体固化后制备得到;
d) 将所述连接层覆盖在本体层上,通过连接层与本体层的粘附或者共价结合作用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态弹性支撑体前驱体材料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硫醇烯聚合物、环氧树脂AB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在液滴微流控、表面改性或原位光固化微结构领域中的应用。
CN202110161473.XA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892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1473.XA CN112892627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2/072898 WO2022166600A1 (zh) 2021-02-05 2022-01-20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1473.XA CN112892627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2627A CN112892627A (zh) 2021-06-04
CN112892627B true CN112892627B (zh) 2022-04-05

Family

ID=7612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61473.XA Active CN112892627B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2627B (zh)
WO (1) WO20221666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2627B (zh) * 2021-02-05 2022-04-05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318798B (zh) * 2021-06-09 2022-10-25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液滴无损失捕获的微柱阵列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87673B (zh) * 2022-04-26 2023-06-09 浙江大学 一种集成流道数字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3216229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945A (zh) * 2004-12-20 2005-06-01 西安交通大学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复型光固化树脂模具制作方法
CN103145089A (zh) * 2012-10-01 2013-06-12 合肥工业大学 逆向热键合技术制作尺寸可控的微纳米流体系统
CN105934406A (zh) * 2013-10-01 2016-09-07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可uv图案化硬涂层
CN109797096A (zh) * 2019-01-25 2019-05-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6614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Pirelli & C. S.P.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devices
CN101512646B (zh) * 2006-09-14 2011-06-15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光固化性转印片、使用该转印片制备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和光信息记录介质
JP2012507721A (ja) * 2008-10-30 2012-03-29 ユニヴァーシティ オブ ワシントン 使い捨て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用基板
TWI368574B (en) * 2009-06-23 2012-07-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Nano-imprint stemplate and m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166537B (zh) * 2011-01-30 2013-05-01 南京大学 一种亲水、多功能集成、易于光学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2921480B (zh) * 2012-10-26 2014-10-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紫外固化光胶制作微流控芯片的方法
CN103279009B (zh) * 2013-06-14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柔性紫外光压印复合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US9180652B2 (en) * 2013-09-16 2015-11-10 Fluxergy, Llc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optically transparent glue coatin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icrofluidic chips with optically transparent glue coating for a microfluidic device
CN106537557B (zh) * 2014-07-08 2019-06-18 佳能株式会社 粘着层组合物,通过纳米压印形成膜的方法,光学组件、电路板和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US20160089672A1 (en) * 2014-09-29 2016-03-31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icrofluidic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microfluidic device from a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N105711017B (zh) * 2016-02-17 2018-10-16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水凝胶3d打印的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
CN107583692B (zh) * 2017-05-23 2022-11-11 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液滴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35487B (zh) * 2020-05-01 2021-05-04 浙江大学 用于制备光固化液滴阵列芯片的光固化油相及光固化液滴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产品和应用
CN112892627B (zh) * 2021-02-05 2022-04-05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945A (zh) * 2004-12-20 2005-06-01 西安交通大学 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控芯片复型光固化树脂模具制作方法
CN103145089A (zh) * 2012-10-01 2013-06-12 合肥工业大学 逆向热键合技术制作尺寸可控的微纳米流体系统
CN105934406A (zh) * 2013-10-01 2016-09-07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可uv图案化硬涂层
CN109797096A (zh) * 2019-01-25 2019-05-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2627A (zh) 2021-06-04
WO2022166600A1 (zh)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2627B (zh) 一种基于弹性支撑体的光固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houry et al. Ultra rapid prototyping of microfluidic systems using liquid phase photopolymerization
Chan-Park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 aspect ratio poly (ethylene glycol)-containing microstructures by UV embossing
US20200032062A1 (en) 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3-d printing and 3-d printers
Harrison et al. A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solvent-resistant structures
Anderson et al. Fabrication of topologically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microfluidic systems in PDMS by rapid prototyping
CN101799626B (zh) 用于改性聚合物膜表面相互作用的工艺和方法
US7951319B2 (en) Methods for changing the shape of a surface of a shape memory polymer article
JP5292621B2 (ja) ナノインプリント用樹脂製モールド
Roy et al. Prototyping of microfluidic systems using a commercial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US11104802B2 (en) PDMS resin for stereolithographic 3D-printing of PDMS
US20060066006A1 (en) Fabrication of 3d photopolymeric devices
Haraldsson et al. 3D polymeric microfluidic device fabrication via contact liquid photolithographic polymerization (CLiPP)
KR20030010737A (ko) 적층 구조를 가지는 마이크로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279009A (zh) 一种柔性紫外光压印复合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060237080A1 (en) Patterned surfaces and polymeric microstructures within robust microfluidic channels
KR20110015304A (ko) 임프린트 리소그래피용 광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임프린트 몰드의 제조 방법
KR101694605B1 (ko) 계층적 미세구조물, 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몰드 및 이 몰드의 제조방법
WO2009145003A1 (ja) ウエハレンズ又はウエハレンズ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Senn et al. Replica molding for multilevel micro-/nanostructure replication
Nam et al. Generation of 3D microparticles in microchannels with non-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s
Chan-Park et al. Ultraviolet embossing for patterning high aspect ratio polymeric microstructures
JP4418880B2 (ja) 表面にミクロな構造を有する微細構造体
Rodríguez et al. Soft thermal nanoimprint and hybrid processes to produce complex structures
JP4714805B2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