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6587B -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6587B
CN112886587B CN202110332847.XA CN202110332847A CN112886587B CN 112886587 B CN112886587 B CN 112886587B CN 202110332847 A CN202110332847 A CN 202110332847A CN 112886587 B CN112886587 B CN 112886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model
dimensional
gap
dimensional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2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6587A (zh
Inventor
林海立
武晓璠
涂成恩
敖春
万蒋艳
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entury Li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entury Li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entury Li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entury Li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2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6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6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6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包括:获取G I S数据;对G I S数据进行栅格化分析和处理,构建三维地图场景;BI M参数化和模型化;构建三维输电线路模型;杆塔绝缘子串三维空间位置计算;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动态模拟展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的三维空间关系;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进行三维碰撞计算,计算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之间最小距离D;若D>0,则此工况下输电线路满足杆塔空隙间隙距离校核;反之,若D≤0,则不满足校核要求;步骤S10,根据计算结果输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成果报告,同时输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数据模型。本发明校核结果准确,提高了设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不仅仅要满足低海拔区域要求,也在大力加强高海拔领域不断的应用和建设,塔头电气间隙校核是保证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对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电力行业中对于直线杆塔的塔头间隙校核,通用的计算方法是将空间间隙问题简化成平面间隙来考虑,利用二维点线图形绘制平面间隙圆图。
现有技术主要的技术要点为将某一杆塔独立先计算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φ,在计算中对于塔身厚度,以裕度δ的方法来考虑对间隙的影响,然后以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工频电压情况下绝缘配合要求的间隙距离R+δ为半径分别以二维电线绘制平面间隙圆图,然后检查塔头各部位的间隙是否满足要求。由于各种直线塔的塔身厚度、坡度不同,杆塔的使用条件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取用的δ也不能准确的反应塔身厚度的影响。而且将空间间隙以平面间隙方式进行考虑,不容易校核不在同一平面的导线和拉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
现有技术中将杆塔空间间隙问题简化成平面间隙来考虑,无法表达导线在实际的气象条件状态下与塔头各个部位的空间关系,具有校核结果存在偏差且设计图不易直观展示和理解的缺点。对每个杆塔需绘制多个二维间隙圆图,也产生了间隙圆图设计繁琐、设计效率低、设计图易出差错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GIS数据;步骤S2,对GIS数据进行栅格化分析和处理,构建三维地图场景;步骤S3,BIM参数化和模型化;步骤S4,将步骤S2中获得的三维栅格化分析处理的GIS数据和步骤S3中获得的三维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模型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三维输电线路模型;步骤S5,杆塔绝缘子串三维空间位置计算;步骤S6,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步骤S7,动态模拟展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的三维空间关系;步骤S8,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进行三维碰撞计算,计算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之间最小距离D;步骤S9,将步骤S8中计算结果距离D与数值0进行比较,若D>0,则此工况下输电线路满足杆塔塔头空气间隙距离校核要求;反之,若D≤0,则不满足校核要求;步骤S10,根据计算结果输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成果报告,同时输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数据模型。
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在步骤S1中,数据来源包括遥感影像、数据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和地形图,数据格式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
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步骤S2具体包括:利用GIS技术,将S1中所获得的GIS数据进行分析和栅格化处理,完成三维数字地球中地面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加载,整合构建三维地图场景。
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步骤S3具体包括:以大地坐标参考系为参考基准,将模型进行坐标系数据的对应和统一,得到与三维地图场景坐标系统一的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的参数化模型。
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步骤S5具体包括:在输电线路中,杆塔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长度为L,设计工况下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为φ,将悬垂绝缘子串模型以挂点为圆心,旋转角度φ,到达当前工况下绝缘子串的风偏位置,计算出当前绝缘子串风偏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
根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步骤S6具体包括:计算悬垂绝缘子串带电体各个部分需要的最小间隙距离R,以带电体各个特殊位置点为中心R为半径绘制三维间隙球模型,将各个位置点的间隙球进行布尔运算取间隙球的并集,利用BIM建模技术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在三维地图场景中表示出来。
本发明充分表达出了在实际气象条件下导线与塔头的空间关系,校核结果准确,以计算机进行校核结果的输出,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设计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的说明书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GIS数据。
具体地,电力设计人员通过设计院内部勘测数据库或者开源工具下载获得GIS数据。示例性的,数据来源包括遥感影像、数据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和地形图,数据格式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
步骤S2,对GIS数据进行栅格化分析和处理,构建三维地图场景。
具体地,利用GIS技术,将S1中所获得的GIS数据进行分析和栅格化处理,完成三维数字地球中地面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加载,整合构建三维地图场景。
步骤S3,BIM参数化和模型化。
利用BIM技术将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参数化和模型化。以大地坐标参考系为参考基准,将模型进行坐标系数据的对应和统一,得到与三维地图场景坐标系统一的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的参数化模型。
步骤S4,将S2中获得的三维栅格化分析处理的GIS数据和S3中获得的三维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模型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三维输电线路模型。
步骤S5,杆塔绝缘子串三维空间位置计算。
在输电线路中,杆塔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长度为L,设计工况下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为φ,将悬垂绝缘子串模型以挂点为圆心,旋转角度φ,到达当前工况下绝缘子串的风偏位置,计算出当前绝缘子串风偏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
步骤S6,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
计算悬垂绝缘子串带电体各个部分需要的最小间隙距离R,以带电体各个特殊位置点为中心R为半径绘制三维间隙球模型,将各个位置点的间隙球进行布尔运算取间隙球的并集,利用BIM建模技术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在三维地图场景中表示出来。
步骤S7,动态模拟展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的三维空间关系。
步骤S8,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进行三维碰撞计算,计算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之间最小距离D。
步骤S9,将步骤S8中计算结果距离D与数值0进行比较,若D>0,则此工况下输电线路满足杆塔塔头空气间隙距离校核要求;反之,若D≤0,则不满足校核要求。
步骤S10,根据计算结果输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成果报告,同时输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数据模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一套三维杆塔和导线的精细化模型准确高效的计算和表示出杆塔空气间隙距离的校核情况,并在三维地图场景中以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的形式展示和表达塔头线路带电部分在各个工况,即不局限于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工频电压情况下的金具带电体部分活动轨迹,从而完成杆塔塔头空气间隙校核。本发明充分表达出了在实际气象条件下导线与塔头的空间关系,校核结果准确,以计算机进行校核结果的输出,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提升了设计体验。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获取GIS数据;
步骤S2,对GIS数据进行栅格化分析和处理,构建三维地图场景:利用GIS技术,将S1中所获得的GIS数据进行分析和栅格化处理,完成三维数字地球中地面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加载,整合构建三维地图场景;
步骤S3,BIM参数化和模型化:以大地坐标参考系为参考基准,将模型进行坐标系数据的对应和统一,得到与三维地图场景坐标系统一的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的参数化模型;
步骤S4,将步骤S2中获得的三维栅格化分析处理的GIS数据和步骤S3中获得的三维杆塔、金具、电线、基础和地物模型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三维输电线路模型;
步骤S5,杆塔绝缘子串三维空间位置计算:在输电线路中,杆塔导线悬垂绝缘子串的长度为L,设计工况下悬垂绝缘子串的摇摆角为φ,将悬垂绝缘子串模型以挂点为圆心,旋转角度φ,到达当前工况下绝缘子串的风偏位置,计算出当前绝缘子串风偏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
步骤S6,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计算悬垂绝缘子串带电体各个部分需要的最小间隙距离R,以带电体各个特殊位置点为中心R为半径绘制三维间隙球模型,将各个位置点的间隙球进行布尔运算取间隙球的并集,利用BIM建模技术建立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在三维地图场景中表示出来;
步骤S7,动态模拟展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的三维空间关系;
步骤S8,将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进行三维碰撞计算,计算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模型和三维杆塔模型之间最小距离D;
步骤S9,将步骤S8中计算结果距离D与数值0进行比较,若D>0,则此工况下输电线路满足杆塔塔头空气间隙距离校核要求;反之,若D≤0,则不满足校核要求;
步骤S10,根据计算结果输出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成果报告,同时输出三维空间间隙云数据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数据来源包括遥感影像、数据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和地形图,数据格式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种。
CN202110332847.X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Active CN112886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847.XA CN112886587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847.XA CN112886587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587A CN112886587A (zh) 2021-06-01
CN112886587B true CN112886587B (zh) 2022-09-13

Family

ID=76039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2847.XA Active CN112886587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658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030A (zh) * 2012-12-22 2013-05-08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三维电力线路模型构建方法和构建装置
CN107102991A (zh) * 2016-02-19 2017-08-2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三维gis系统中的杆塔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06503301B (zh) * 2016-09-28 2019-08-02 山东东电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全景数字化输电线路杆塔排位方法
CN107092766A (zh) * 2017-06-27 2017-08-25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导线风偏绝缘校核方法
CN108961094A (zh) * 2018-02-28 2018-12-07 武汉大学 基于输电线路最小空气间隙在线量测的风偏故障预警方法
CN111177872B (zh) * 2018-10-24 2023-10-2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9753737B (zh) * 2019-01-10 2020-07-10 湖南科技大学 用于交流牵引电机温度场分析的定子绕组气隙建模方法
CN111797451B (zh) * 2020-05-30 2024-05-03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架空线路模型构建方法
CN112001088B (zh) * 2020-08-28 2023-01-1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悬链线的输电线路三维实景模型穿地校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58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5959B1 (ko) 포인트 클라우드 데이터 사이의 매칭 관계를 확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66348B (zh) 基于idm流程的铁路四电工程bim信息模型创建方法
KR101720755B1 (ko) 지하시설물의 3차원 모델링 데이터의 영상처리시스템
CN113450356B (zh) 用于识别目标部件安装状态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0749B (zh) 基于Cesium的WEBGIS三维可视化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238504B (zh) 道路地图的道路线段建模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相关系统
CN107729582A (zh) 基于tls的构件缺陷监测与预测系统
CN112685820A (zh) 基于bim和gis的数字化电站交付方法、介质和设备
CN112580428A (zh) 一种配电网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4818065A (zh) 三维巷道模型搭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0217A (zh) 用于生成高精地图车道线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产品
CN116958472A (zh) 一种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检测分析方法
CN112886587B (zh)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塔头空气间隙的校核和表示的方法
CN111540046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输电通道仿真方法
CN109520513B (zh) 一种三维地图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6091716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精度地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及方法
CN113345095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文物残损监测与预警方法的系统
CN112001088B (zh) 基于悬链线的输电线路三维实景模型穿地校核方法
CN111966732B (zh) 全智能化地质填图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49784A (zh)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变电站电缆沟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12883481A (zh) 基于bim的智能变电站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1353203A (zh) 一种地震采集排列布设优化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366172B (zh) 数字高程模型的质量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838207B (zh) 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47591A (zh) 用于测试矢量地图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