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3937B -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3937B
CN112883937B CN202110379037.XA CN202110379037A CN112883937B CN 112883937 B CN112883937 B CN 112883937B CN 202110379037 A CN202110379037 A CN 202110379037A CN 112883937 B CN112883937 B CN 112883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area
edge
edge are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90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3937A (zh
Inventor
王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gua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gua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gua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guang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90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3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3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3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3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3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47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指纹识别模组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显示区的一侧;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光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同一侧;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所述光源适于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能够实现全屏指纹识别且对显示屏体的限制性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指纹识别方案,从原理上主要分为电容式、超声波和光学式三大类。无论哪种技术的指纹识别,基于设计的难度和成本的考量,目前在笔记本电脑设备及设计上都是局部较小区域的指纹识别。比如基于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硅材料的设计,其缺点是无法穿透300um以上的玻璃和显示屏,成本较高,因此无法实现较大区域的指纹识别;超声波和光学式的传感器既有基于半导体硅工艺的材料,也有基于TFT玻璃的材料,且都需要贴合在显示屏下方,但是这两种指纹识别的穿透必须基于OLED显示屏,无法穿透拥有背光结构的LCD显示屏,而且目前业内还没有较大尺寸的超声波和光学式指纹识别传感器。因此基于这三种技术的指纹识别方案,目前较难实现整面显示屏区域内的指纹识别。目前的显示屏有LCD和OLED两大类,要基于这两种显示屏,都能实现全屏内指纹识别的方案,对于推进更多创新应用设计以及人机交互便携性有很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难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且对显示屏体的限制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模组难以实现全屏指纹识别且对显示屏体的限制性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显示区的一侧;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光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同一侧;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所述光源适于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
可选的,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显示区朝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三子显示区且邻接的和第四子显示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第四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所述边缘区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子边缘区、第二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第四子边缘区、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若干光源包括若干第一光源和若干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的下方、以及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位于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总长度。
可选的,所述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的,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可选的,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可选的,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中具有特征光,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
可选的,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一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一接收点,第一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一尺寸;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三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外边缘的第三接收点,第三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尺寸;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交界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的(1/30)倍;第三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倍。
可选的,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一宽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高度。
可选的,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五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五接收点,第五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五尺寸;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七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一侧表面外边缘的第七接收点,第七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七尺寸;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长度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长度之和为第二长度;第五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七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
可选的,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二宽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第二宽度大于第二高度。
可选的,光源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1:7。
可选的,所述光源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显示屏体包括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触摸层;第一柔性电路层,第一柔性电路层与所述触摸层电学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层表面的触控芯片。
可选的,还包括:驱动处理芯片,所述驱动处理芯片位于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部分相邻的光源之间,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被所述光学传感器包围且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和触控芯片电学连接;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电学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所述指纹按压区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至部分光学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触摸层;第一柔性电路层,第一柔性电路层与所述触摸层电学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层表面的触控芯片;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的步骤包括:触摸层获取触摸电信号;所述触摸层将触摸电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接收所述触摸电信号并转化为触摸位置信号。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驱动处理芯片,所述驱动处理芯片位于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部分相邻的光源之间,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被所述光学传感器包围且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和触控芯片电学连接;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的步骤包括:所述触控芯片将所述触摸位置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位置信号发出发光指令至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收到所述发光指令之后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电学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采用数据管理模块存储特征数据;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调用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特征数据。
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三子显示区且邻接的和第四子显示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第四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所述边缘区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子边缘区、第二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第四子边缘区、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若干光源包括若干第一光源和若干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的下方、以及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位于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
可选的,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可选的,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可选的,指纹按压区反射之后的光被光学传感器中的相互间隔的若干接收区域所接收;驱动处理芯片接收到由光学传感器的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将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优化整合为特征模拟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将特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的特征点进行提取;驱动处理芯片从数据管理模块中调用特征数据中的数字图像模板;采用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将提取的特征点与数字图像模板进行匹配对比,并输出对比结果;驱动处理芯片将对比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比对结果控制显示屏体显示指纹图像。
可选的,若干接收区域包括第一接收区域至第N接收区域,第k接收区域输出第k模拟信号,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比较第一模拟信号至第N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选取最高值最为特征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中,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所述光源适于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光源发出的光和经过透明盖板反射的光无需经过显示屏体的消耗,因此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识别过程不受到显示屏体使用类型的影响,因此对显示屏体的限制性降低。由于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而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手指按压区被反射之后均有对应的部分光学传感器接收,因此手指按压区并不会局限在较小的区域,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进行全屏指纹识别。
其次,由于光学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均位于显示区的边缘区的一侧,光学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不在显示区的一侧,这样避免指纹识别模组的整体厚度较高。
进一步,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显示区朝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这样使得光学传感器至透明盖板的顶面的距离减小,这样光学传感器能更好的接收到反射光。
进一步,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中具有特征光,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这样使得光学路径上的光衰减的较少,使得光学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较大,光学传感器输出的电学信号强度较大,利于提高指纹图像的清晰度。其次,由于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因此特征光传输的路径短,因此指纹识别过程的延迟较小。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指纹识别方法,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所述指纹按压区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至部分光学传感器。光源发出的光和经过透明盖板反射的光无需经过显示屏体的消耗,因此指纹识别模组的指纹识别过程不受到显示屏体使用类型的影响,因此对显示屏体的限制性降低。由于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而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手指按压区被反射之后均有对应的部分光学传感器接收,因此手指按压区并不会局限在较小的区域,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进行全屏指纹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透明盖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模组的仰视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施例中光线传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标注的尺寸参数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参考图1,包括:
透明盖板100,所述透明盖板100包括显示区A和包围所述显示区A的边缘区B;
显示屏体120,位于所述透明盖板100的显示区A的一侧;
光学传感器130,位于所述透明盖板100的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A,所述光学传感器130和所述显示屏体120位于所述透明盖板100的同一侧;
若干光源140,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A间隔分布,所述光源140适于与所述光学传感器130电学连接。
所述光源140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光源140为球面光源,光源140具有广角发散光的特点,能使光源140的发射光更好的覆盖透明盖板100的任何位置。
所述显示屏体120包括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本实施例中,对显示屏体120的具体选择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区B朝向所述光学传感器130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显示区A朝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边缘区B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区A的厚度。这样的好处在于:光学传感器130至透明盖板100的顶面的距离减小,这样光学传感器130能更好的接收到反射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指的是平行于透明盖板1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距离为第二距离的96%~99%,如96%、97%、98%或99%。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参考图2,所述显示区A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第二显示区A2与第一显示区A1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A1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所述第二显示区A2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三子显示区A21且邻接的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一子显示区A11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第四子显示区A22和第二子显示区A12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
参考图2,所述边缘区B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子边缘区B1、第二子边缘区B2、第三子边缘区B3、第四子边缘区B4、第五子边缘区B5、第六子边缘区B6、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六子边缘区B6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A1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边缘区B2和第五子边缘区B5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A2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八子边缘区B8分别位于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参考图3,所述若干光源140包括若干第一光源140a和若干第二光源140b,第一光源140a分别位于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二子边缘区B2和第三子边缘区B3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四子边缘区B4和第五子边缘区B5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六子边缘区B6和第七子边缘区B7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连接的下方、以及第八子边缘区B8和第一子边缘区B1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140b位于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B1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B2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B5的下方、以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B6的下方。
各光源140之间相互间隔。
本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B1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B2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B5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B6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一个。好处在于:在满足光源设置要求的基础上,尽量使用较少数量的光源140,降低成本;其次,后续容易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B1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B2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B5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B6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所述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总长度;所述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总长度大于等于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总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总长度;所述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总长度大于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总长度。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11时,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第八子边缘区B8和第一子边缘区B1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以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B1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A11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A21时,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第二子边缘区B2和第三子边缘区B3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以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B2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A21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A22时,第四子边缘区B4和第五子边缘区B5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以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B5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A22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12时,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第六子边缘区B6和第七子边缘区B7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以及相邻第一光源140a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B6的下方的第二光源140b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A12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处时,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的交界处时,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三子显示区A21的交界处时,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三子显示区A21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当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二子显示区A12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处时,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A12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中具有特征光,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100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130。这样使得光学路径上的光衰减的较少,使得光学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较大,光学传感器输出的电学信号强度较大,利于提高指纹图像的清晰度。其次,由于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因此特征光传输的路径短,因此指纹识别过程的延迟较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满足边界限制性条件。下面参考图4至图6具体介绍边界限制性条件。
参考图4,图4示意出图3中沿着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交界线、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交界线、以及第一显示区A1和第二显示区A2的交界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中位于显示区两侧的光源,其中图4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光源对应图3中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位于图4中位于显示区另一侧的光源对应图3中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三子显示区A21的交界线的第一反射点a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一接收点,且第一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交界线上朝向显示区的内侧端点重合,第一反射点a至显示区的中心轴G1的距离为第一尺寸L1。
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二子显示区A12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线的第二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二接收点,且第二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交界线上朝向显示区的内侧端点重合,第二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G1的距离为第二尺寸(未图示)。第二尺寸等于第一尺寸L1。
参考图5,图5示意出与图4相同剖面上的不同的光线传播路径,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三子显示区A21的交界线的第三反射点c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一侧的表面外边缘的第三接收点,且第三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交界线上背向显示区的外侧端点重合,第三反射点c至显示区朝向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尺寸L3。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子边缘区B5和第六子边缘区B6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二子显示区A12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线的第四反射点之后被一侧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一侧的表面外边缘的第四接收点,且第四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交界线上背向显示区的外侧端点重合,第四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边缘的距离为第四尺寸(未图示)。第四尺寸等于第三尺寸。
参考图6,光源的高度为第一高度L6;第五子边缘区B5、第六子边缘区B6、第一子边缘区B1和第二子边缘区B2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一宽度L5,所述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L7。
光源的高度指的是光源的底端至顶端之间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1与第二显示区A2的交界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L(参考图4)。
所述边界限制性条件包括:第一尺寸L1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1/30)倍;第三尺寸L3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1/30)倍;第二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1/30)倍;第四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1/30)倍;第一宽度L5大于第二高度L7;第一高度L6与第二高度L7的比值小于等于1: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线的第五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五接收点,且第五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交界线上朝向显示区的内侧端点重合,第五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G1的距离为第五尺寸。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的交界线的第六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六接收点,且第六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交界线上朝向显示区的内侧端点重合,第六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G1的距离为第六尺寸。第六尺寸等于第五尺寸。
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线的第七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一侧表面外边缘的第七接收点,且第七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交界线上背向显示区的外侧端点重合,第七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七尺寸。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140a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的交界线的第八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130背向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一侧的表面外边缘的第八接收点,且第八接收点在透明盖板100上的投影与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交界线上背向显示区的外侧端点重合,第八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的边缘的距离为第八尺寸。第八尺寸等于第七尺寸。
光源的高度为第一高度L6;第七子边缘区B7和第八子边缘区B8、第三子边缘区B3和第四子边缘区B4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二宽度,所述光学传感器130背向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100背向所述显示屏体120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L7。
本实施例中,第三子显示区A21和第四子显示区A22的交界线的长度与第一子显示区A11和第二子显示区A12交界线的长度之和为第二长度。
所述边界限制性条件还包括:第五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六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七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八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二宽度大于第二高度L7。上述边界限制性条件能够保证光源发射的光在相应的指纹按压区上按压被一次反射之后都能被光学传感器接收到。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体120和所述显示区A之间的触摸层110;第一柔性电路层(未图示),第一柔性电路层与所述触摸层110电学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层表面的触控芯片(未图示)。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驱动处理芯片150,所述驱动处理芯片150位于所述边缘区B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部分相邻的光源140之间,所述驱动处理芯片150被所述光学传感器130包围且与所述光学传感器130电学连接;控制模块(未图示),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处理芯片150和触控芯片电学连接;数据管理模块(未图示),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150电学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参考图7,采用上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以下步骤:
S01: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
S02: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
S03:所述指纹按压区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至部分光学传感器。
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的步骤包括:触摸层获取触摸电信号;所述触摸层将触摸电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接收所述触摸电信号并转化为触摸位置信号。
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的步骤包括:所述触控芯片将所述触摸位置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位置信号发出发光指令至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收到所述发光指令之后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电学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采用数据管理模块存储特征数据;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调用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特征数据。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第三子显示区、第四子显示区或者第二子显示区时,对应的若干个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指纹按压区反射之后的光被光学传感器中的相互间隔的若干接收区域所接收(参考步骤S04),这样驱动处理芯片接收到由光学传感器的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参考步骤S05),每个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均分别包含了较为完整的指纹信息;驱动处理芯片将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优化整合为特征模拟信号(参考步骤S06)。具体的,对于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为了方便说明,若干接收区域包括第一接收区域至第N接收区域,第一接收区域输出第一模拟信号,第二接收区域输出第二模拟信号,第N接收区域输出第N模拟信号,第k接收区域输出第k模拟信号,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比较第一模拟信号至第N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选取最高值最为特征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
驱动处理芯片将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优化整合为特征模拟信号之后,驱动处理芯片将特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参考步骤S07);驱动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参考步骤S07);驱动处理芯片从数据管理模块中调用特征数据中的数字图像模板(参考步骤S08);采用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将提取的特征点与数字图像模板进行匹配对比,并输出对比结果(参考步骤S09);驱动处理芯片将对比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比对结果控制显示屏体显示指纹图像(参考步骤S1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3)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第四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所述边缘区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子边缘区、第二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第四子边缘区、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显示区的一侧;
光学传感器,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环绕所述显示区,所述光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屏体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同一侧;
若干光源,位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围绕所述显示区间隔分布,所述光源适于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所述若干光源包括若干第一光源和若干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的下方、以及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位于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
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适于共同向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朝向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距离,所述显示区朝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总长度,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总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总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的数量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中具有特征光,所述特征光适于经过所述透明盖板内被指纹按压区一次反射后照射至部分区域的光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一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一接收点,第一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一尺寸;
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三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外边缘的第三接收点,第三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三尺寸;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交界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
第一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的1/30倍;第三尺寸小于等于第一长度L的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一宽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五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一侧的表面内边缘的第五接收点,第五反射点至显示区的中心轴的距离为第五尺寸;
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的中心射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第七反射点之后被一次反射至光学传感器背向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一侧表面外边缘的第七接收点,第七反射点至显示区朝向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边缘的距离为第七尺寸;
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线的长度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长度之和为第二长度;
第五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第七尺寸小于等于第二长度的1/30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宽度均分别为第二宽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
第二宽度大于第二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光源的高度为第一高度;所述光学传感器背向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至所述透明盖板背向所述显示屏体的一侧表面的距离为第二高度;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的比值小于等于1:7。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体包括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触摸层;第一柔性电路层,第一柔性电路层与所述触摸层电学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层表面的触控芯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处理芯片,所述驱动处理芯片位于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部分相邻的光源之间,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被所述光学传感器包围且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和触控芯片电学连接;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电学连接。
16.一种指纹识别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
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
所述指纹按压区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至部分光学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屏体和所述显示区之间的触摸层;第一柔性电路层,第一柔性电路层与所述触摸层电学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层表面的触控芯片;
识别显示区中的指纹按压区的步骤包括:触摸层获取触摸电信号;所述触摸层将触摸电信号传递至所述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接收所述触摸电信号并转化为触摸位置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驱动处理芯片,所述驱动处理芯片位于所述边缘区的一侧表面且位于部分相邻的光源之间,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被所述光学传感器包围且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电学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和触控芯片电学连接;
根据指纹按压区的位置,所述光学传感器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的步骤包括:所述触控芯片将所述触摸位置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触摸位置信号发出发光指令至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收到所述发光指令之后控制部分光源进行发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和所述驱动处理芯片电学连接;
所述指纹识别方法还包括:采用数据管理模块存储特征数据;所述驱动处理芯片调用所述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特征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与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且邻接的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沿着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三子显示区且邻接的和第四子显示区,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子显示区和第一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第四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排布且邻接;
所述边缘区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子边缘区、第二子边缘区、第三子边缘区、第四子边缘区、第五子边缘区、第六子边缘区、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第一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显示区沿着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分别位于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沿着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若干光源包括若干第一光源和若干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的连接处的下方、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的下方、以及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位于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一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八子边缘区和第一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一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三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二子边缘区和第三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二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四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四子边缘区和第五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五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全部位于第二子显示区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第六子边缘区和第七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以及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第六子边缘区的下方的第二光源共同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三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七子边缘区和第八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三子边缘区和第四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向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一子边缘区和第二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三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当所述指纹按压区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时,光学传感器控制所述第五子边缘区和第六子边缘区的连接处的下方的第一光源适于向覆盖第二子显示区和第四子显示区的交界处的指纹按压区发射光。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指纹按压区反射之后的光被光学传感器中的相互间隔的若干接收区域所接收;驱动处理芯片接收到由光学传感器的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将若干接收区域输出的模拟信号优化整合为特征模拟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将特征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驱动处理芯片对数字信号的特征点进行提取;驱动处理芯片从数据管理模块中调用特征数据中的数字图像模板;采用所述驱动处理芯片将提取的特征点与数字图像模板进行匹配对比,并输出对比结果;驱动处理芯片将对比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比对结果控制显示屏体显示指纹图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接收区域包括第一接收区域至第N接收区域,第k接收区域输出第k模拟信号,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比较第一模拟信号至第N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选取最高值最为特征模拟信号中对应在指纹按压区的同一子区的信号。
CN202110379037.X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Active CN112883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037.XA CN112883937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9037.XA CN112883937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3937A CN112883937A (zh) 2021-06-01
CN112883937B true CN112883937B (zh) 2023-09-26

Family

ID=7603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9037.XA Active CN112883937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3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6962A (zh) * 2021-06-24 2021-10-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指纹识别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288A1 (ru) * 2008-01-16 2009-07-23 Dmitriy Aleksandrovich Gertner Способ ввода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помощью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казателя, комплек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й указатель его реализующий 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 их помощью
TWM559450U (zh) * 2017-11-30 2018-05-01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全屏光學指紋檢測裝置
CN207601818U (zh) * 2017-11-30 2018-07-10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726702A (zh) * 2019-01-08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63747A (zh) * 2019-06-26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6800A (zh) * 2019-06-27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KR20200057988A (ko) * 2018-11-19 2020-05-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DE102019102612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Carl Zeiss Jena Gmbh Wellenleiter für eine ortsaufgelöste Erfassung einer Berührung
CN111597859A (zh) * 2019-02-20 2020-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597912A (zh) * 2020-04-23 2020-08-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12070066A (zh) * 2020-10-09 2020-12-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1894A1 (en) * 2011-11-28 2013-06-06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ical touch-scree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 planar transparent sheet
GB2504291A (en) * 2012-07-24 2014-01-29 St Microelectronics Ltd A proximity and gesture detection module
US20140152914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Corning Incorporated Low-Fe Glass for IR Touch Screen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288A1 (ru) * 2008-01-16 2009-07-23 Dmitriy Aleksandrovich Gertner Способ ввода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помощью дистанционного указателя, комплек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й указатель его реализующий и способ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с их помощью
TWM559450U (zh) * 2017-11-30 2018-05-01 Chipo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全屏光學指紋檢測裝置
CN207601818U (zh) * 2017-11-30 2018-07-10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显示装置及通信设备
KR20200057988A (ko) * 2018-11-19 2020-05-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장치
CN109726702A (zh) * 2019-01-08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E102019102612A1 (de) * 2019-02-01 2020-08-06 Carl Zeiss Jena Gmbh Wellenleiter für eine ortsaufgelöste Erfassung einer Berührung
CN111597859A (zh) * 2019-02-20 2020-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263747A (zh) * 2019-06-26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6800A (zh) * 2019-06-27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CN111597912A (zh) * 2020-04-23 2020-08-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具有该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
CN112070066A (zh) * 2020-10-09 2020-12-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3937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5238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odul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47586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9626043B2 (en) Optical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ouch location
JP6553155B2 (ja) 光学式イメージ認識センサー内蔵型平板表示装置
CN106228144B (zh)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US1077659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optical image sensor device for fingerprint detection
US10318074B2 (en) Touch-sensing OLED display with tilted emitters
CN107561754B (zh) 嵌入有光学图像传感器的平板显示器
KR102040651B1 (ko)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 내장형 평판 표시장치
KR101683759B1 (ko) 지문 인식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표시장치
WO2018196637A1 (zh)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1361584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WO2019137002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76616B (zh) 指纹识别器件、其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80068040A (ko)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 내장형 평판 표시장치
CN112883937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及指纹识别方法
KR20190027475A (ko)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 내장형 평판 표시장치
CN110245631B (zh)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61930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417141B2 (en) In-scre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5210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识别方法
KR20180122509A (ko)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를 구비한 평판 표시장치
US11003888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device
KR20180073763A (ko) 광학식 이미지 인식 센서 내장형 평판 표시장치
US11610383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