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3333B -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3333B
CN112883333B CN202110037000.9A CN202110037000A CN112883333B CN 112883333 B CN112883333 B CN 112883333B CN 202110037000 A CN202110037000 A CN 202110037000A CN 112883333 B CN112883333 B CN 1128833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lightning stroke
module
condition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70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3333A (zh
Inventor
周仿荣
彭庆军
方明
马御棠
文刚
潘浩
耿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70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33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3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33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33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33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lgebra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ocating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计算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雷击物包含杆塔、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这样,可以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并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准确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雷击概率的计算模型主要有规程法、电气几何模型等等。其中,规程法是一种根据电网多年的运行经验以及小尺度放电实验结果得到的输电线路绕击计算经验公式。但在工程应用中发现规程法无法解释许多屏蔽失效现象,故其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电气几何模型主要是依据线路走廊地形、各水平导线以及大地的击距之间的几何关系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无法考虑雷电放电的随机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在计算雷击概率时,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计算雷击概率时,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计算空间电场;
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21
其中,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雷击概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空间电场;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进一步的,所述雷击概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31
其中,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这样,可以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并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准确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电发展的路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获取模拟电荷的分布情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在步骤101中,可以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为一种雷电发展的路径的示意图。参见图2,在输电线路、杆塔塔顶和雷电通道处放置初始粒子。其次,在先导头部位置放置移动粒子,并做无规则布朗运动。当移动粒子运动到固定粒子的吸引范围时,计算其击穿概率P,同时产生随机数mp,当mp小于P时,判定击穿,重复计算,便可得到雷电发展的路径。概率计算如下式: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1
式中,E(P,P′)为雷电通道发展空间中P点向P′击穿的概率,Eth为雷电通道临界击穿场强,kV/m;η为分形参数,是可调整的常数。
步骤102、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在步骤102中,可以计算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模拟电荷法来计算配网线路上行先导对空间电场的影响。空间电场简化为准静态场,上行先导通道电荷采用均匀线性分布形式,正极性上行先导电荷密度取为50μC/m,负极性上行先导电荷密度取为100μC/m。可以依据叠加原理求取配网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任意点的电场。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2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3
公式中,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4
为空间任一点的电位;/>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5
为空间任一点的电场强度;xq,yq分别为通道内任意一个离散的点电荷的横纵坐标;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ε为空气的介电常数。
如图3所示,为一种获取模拟电荷的分布情况的示意图。上行先导尚未起始时,依据雷电通道电荷密度线性分布形式,当下行先导高度为HC时,电荷密度为0,当为先导头部高度为h0时,电荷密度τ=τm。其中τm为最大电荷密度。则电荷总量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6
先导内电荷电荷密度为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47
当上行先导起始后,具有分形特性的雷电通道其电荷密度可由下式得: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51
这样就可以得到先导通道内模拟电荷的分布情况。
步骤103、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步骤103中,可以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步骤104、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在步骤104中,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其中,雷击物可以包含杆塔、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步骤105、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在步骤105中,可以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计算空间电场;
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进一步的,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计算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然后,可以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可以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接下来,可以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然后,还可以计算空间电场。然后,可以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
可选的,所述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61
其中,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进一步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62
其中,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当下行先导头部与导线上行先导、杆塔塔顶上行先导、大地之间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临界击穿场强500kV/m或者上下行先导相遇时,发生雷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进一步的,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执行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在计算雷击概率时,准确度较低。
而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并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准确度较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这样,可以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并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准确度较高。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雷击概率计算装置400包括获取模块401、第一计算模块402、第一判断模块403、第一记录模块404和统计模块405,其中: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第一计算模块402,用于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第一判断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一记录模块404,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统计模块405,用于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雷击概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406,用于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第二判断模块407,用于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第一控制模块408,用于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第二控制模块409,用于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第三计算模块4010,用于计算空间电场;
第三判断模块4011,用于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二记录模块4012,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雷击概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4013,用于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07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BDA0002893555050000071
其中,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雷击概率计算装置400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雷击概率计算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且雷击概率计算装置400可以实现根据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可以记录雷击物,并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准确度较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计算空间电场;
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再次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FDA0004134215630000011
其中,Ec为临界场强,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4.一种雷击概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输电线路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以及落雷位置;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输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放电路径周围空间的电场;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场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其中,所述雷击物包含杆塔、所述输电线路和大地中的一种;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没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计算所述输电线路的表面电场以及避雷线的表面电场;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控制上行先导分形发展;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空间电场;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雷击发生;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有雷击发生的情况下,记录雷击物;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记录的雷击物,统计雷击概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击概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击概率计算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没有上行先导产生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控制雷电先导分形发展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击概率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判断是否有上行先导产生:
Figure FDA0004134215630000021
其中,Ec为临界场强,δ为相对空气密度,mc为导线表面粗糙系数,rc为导线临界半径。
CN202110037000.9A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Active CN1128833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7000.9A CN112883333B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7000.9A CN112883333B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3333A CN112883333A (zh) 2021-06-01
CN112883333B true CN112883333B (zh) 2023-06-30

Family

ID=7604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7000.9A Active CN112883333B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333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8913A (zh) * 2012-04-09 2012-08-08 清华大学 基于输电线路结构及地形的输电线路三维雷击计算方法
CN103810339A (zh) * 2014-02-14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段雷电反击性能的确定方法
CN105224797A (zh) * 2015-09-25 2016-01-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CN107729680A (zh) * 2017-11-03 2018-02-23 华北电力大学 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方法
CN110543610A (zh) * 2019-07-16 2019-12-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时雷击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8913A (zh) * 2012-04-09 2012-08-08 清华大学 基于输电线路结构及地形的输电线路三维雷击计算方法
CN103810339A (zh) * 2014-02-14 2014-05-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段雷电反击性能的确定方法
CN105224797A (zh) * 2015-09-25 2016-01-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特高压大跨越线路反击跳闸率计算方法
CN107729680A (zh) * 2017-11-03 2018-02-23 华北电力大学 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方法
CN110543610A (zh) * 2019-07-16 2019-12-0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时雷击输电线路风险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雷电上行先导起始物理机制的风机叶片雷击概率评估模型;郭子炘 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0120;第38卷(第2期);第653-662页 *
复杂建筑物尖端雷击概率的模拟研究;王梦寒 等;《电瓷避雷器》;20170630(第277期);第14-20页 *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影响因素研究;谭启德 等;《电瓷避雷器》;20190430(第288期);第157-1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3333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e et al. Numeral analysis model for shielding failure of transmission line under lightning stroke
CN110309527B (zh) 一种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架空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4463700A (zh)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输电线路杆塔雷击风险评估方法
CN105868872A (zh) 一种配电网雷电灾害故障预测方法
Mikropoulos et al. Estimation of the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The effects of lightning attachment model and lightning crest current distribution
CN112883333B (zh) 一种雷击概率计算方法以及装置
CN102175936B (zh) 一种配网避雷器给定置信水平下非限制性预期运行寿命评估方法
CN115864272B (zh) 一种gis母线气室微粒陷阱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Taniguchi et al. Flashover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air gaps with negative switching impulses
Zhuang et al. Adaptive strategies in the leader propagation model for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s
CN110726881A (zh) 一种感应雷和直击雷的仿真方法
CN112966404B (zh) 一种三维雷电先导发展路径的生成方法
CN11729141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监测数据的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hang et al. Capture mechanism and optimal design of micro-particle traps in HVAC/HVDC gas insulated equipment
CN117458385A (zh) 利用细线超电晕的深切峡谷地带侧击雷防护方法及装置
He et al. Fractal model of lightning channel for simulating lightning strikes to transmission lines
CN109670229B (zh) 高速铁路高架桥接触网系统附近地面落雷密度的估算方法
Rezinkina Technique for predicting the number of lightning strokes to extended objects
Cuaran et al. Lightning shielding analysis of EHV and UHV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effect of terrain topography
CN108110283B (zh) 一种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Metwally et al. Computation of collection area and probability of lightning strikes to structures using the electrogeometric model
CN117849531A (zh) 输电通道环境下线路雷击跳闸率获取系统及获取方法
CN116541648A (zh) 一种考虑多重雷击的线路重合闸成功率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3904299A (zh) 一种山区输电安全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7669184A (zh) 一种雷电弧根滑行运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