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1494A -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 Google Patents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1494A
CN112881494A CN202011237069.8A CN202011237069A CN112881494A CN 112881494 A CN112881494 A CN 112881494A CN 202011237069 A CN202011237069 A CN 202011237069A CN 112881494 A CN112881494 A CN 112881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detected
detection
diffe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70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梦梦
张志勇
彭练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tan Yu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xin Carbon Based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Institute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tan Yu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xin Carbon Based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Institut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tan Yu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Yuanxin Carbon Based Integrated Circuit Research Institute,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tan Yu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70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14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1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1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03Cells and electrode assemblies
    • G01N27/414Ion-sensitive or chemic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e. ISFETS or CHEMFETS
    • G01N27/4146Ion-sensitive or chemic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e. ISFETS or CHEMFETS involving nanosized elements, e.g. nanotubes, nanowi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03Cells and electrode assemblies
    • G01N27/414Ion-sensitive or chemic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e. ISFETS or CHEMFETS
    • G01N27/4145Ion-sensitive or chemica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e. ISFETS or CHEMF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molecules, e.g. gate electrode with immobilised receptor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包括:生物传感阵列,包括多排多列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并且每个晶体管栅介质区域修饰一种及以上识别同种目标的生物探针分子,不同传感器上修饰识别不同目标的生物探针分子;以及多条微流通道。不同微流通道使得不同类型的待测样本溶液同时流经传感器上方,以便通过阵列中不同传感器上固定的不同选择性的生物探针来对多种待检测分子进行检测。根据本公开的生物传感器件,可以在同一器件上实现多种待检测分子的检测,例如可以检测被检测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类别和感染病程时期等,多探针混合修饰还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公开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

Description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多 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生物分子检测 方法、以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通过生物敏感材料作为识别元件,来识别被测目标,从 而引起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生物传感器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传染 病快速检测、疾病基因诊断等多个领域。
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技术通过包括荧光技术、电化学技术等。但是通 常的检测技术中过程复杂并且需要标记,无法实现原位无需标记的快速 检测。例如PCR原理需要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对PCR 产物进行标记跟踪等。
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肆虐亟需发展现场快速生物检测设备,可以在 机场等应用场景中一次性快速检测多种新冠标志物,并将被检测人群根 据检测结果快速分为不同病程阶段,避免漏诊交叉感染。另外,商用的 检测技术不是通用平台,无法同时检测多项指标,PCR只能用于核酸检 测,胶体金和ELISA只能用于抗原抗体检测,而对于新冠病毒检测,在 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主要指标含量是不一样的,需要一个通用的检测平台 去检测多种标志物。对于有症状的病人,需要采用联合检测的方式去检 测是否属于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的冠状病毒。对新冠检测,采样是否准 确直接关系到了待测样本的结果判断,因此需要确定采样是否准确,是 否采集到了有效标本。
此外,尽管目前可以利用优秀的微纳加工工艺制备出晶圆级高性能 的各种类型的晶体管器件,但是对于敏感层却没有晶圆级的修饰方法, 难以发展满足晶圆级多功能的大规模阵列化FET型传感器的需求,因此 需要发展多功能修饰材料的批量定点修饰方法。一般微纳加工定义的传 感层的定位修饰需要采用多次光刻的方式,步骤繁琐,需要多张掩膜版, 成本高;浸泡式或旋涂式修饰方法没有办法做到分区域修饰。光刻定义 方式中,后续定义修饰区域时,再次光刻需要用光刻胶覆盖已修饰的材 料,给敏感层材料带来污染,对于生物分子修饰,100度以上的烘胶温度 甚至带来生物敏感特性失效。电化学修饰需要额外的电化学修饰步骤无 法做到快速分区域修饰,且会带来污染;对修饰材料类型有特殊要求, 不具有普适性。
此外,现有的检测设备或器件中还存在着检测灵敏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 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 件的制备方法、生物分子检测方法、以及生物分子检测系统。根据本 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无需扩增或标记的情况下,完成多种待测样 本的精确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 传感器件,包括:
生物传感阵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 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其 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并且M×N>1;以及
微流通道,所述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每条微流通道分别对应 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通过所述微流通道使得待测样本溶液流 经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上方,以便通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生物 探针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其中,不同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上方的栅介质区域修饰有 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所述固定生物探针在检测过程中始终都固定在 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表面,能够与待测样本溶液中的带电 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交,不同的固定生物 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来 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固定有一种或多种针对同一目 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固定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探针用于 提升捕获目标生物分子的能力,并且提升检测灵敏度。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直接检测捕获带电生物分子的引起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 端电流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无需 进行扩增和标记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用于进 行新冠病毒的检测,并且针对新冠病毒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指标进行 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通过打印方式修饰至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将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敏感材料制成不同的墨水,通 过喷墨打印方式来修饰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不同的墨水容纳在不同的墨盒中并且通过不同的打 印头来打印不同的敏感材料。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还包括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附近,用于进行加 热以改变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 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
所述加热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值来控制每个 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所述生物传感器件通过被控制的温度 来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的杂交,并 且基于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杂交后所述场效 应晶体管传感器所产生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对所述待测样本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包括半导体沟道层 和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半导体沟道层上并且修饰有所述 固定生物探针。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域的两侧,用于对所述 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杂交后产生的电流变化进行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还包括基底层,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位于所述基底层上,
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基底层上并且位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 器的周围,以及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基底层上并且位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 传感器的周围。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层,所述 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分别键 合至所述微流通道的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 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生物传感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 器,包括:
制备生物传感阵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其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并且M×N>1;
制备微流通道,所述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每条微流通道分别 对应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以及
通过键合,使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与所述微流通道相互配合,
其中,通过所述微流通道使得待测样本溶液流经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的上方,以便通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固定生物探针来对待测 样本进行检测,其中,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上方的栅极位置修 饰有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所述固定生物探针在检测过程中始终都固 定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表面,能够与待测样本溶液中的 带电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交,不同的固定 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 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 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固定有一种或多种 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固定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 的探针用于提升捕获目标生物分子的能力,并且提升检测灵敏度。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直接检测捕获带电生物分子的引起的场效应 晶体管的漏端电流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在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中无需进行扩增和标记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对新冠病毒的检测,通过不同的固定生物 探针对新冠病毒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指标进行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通过打印方式将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修饰至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将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敏感材料制成不同 的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来修饰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将所述不同的墨水容纳在不同的墨盒中,以 便完成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修饰。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制备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场效应 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附近并且用于进行加热以改变所述场效应 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处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 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处的温度,
所述加热结构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检测结构所检测的温度值来控制 所述传感结构处的温度,所述生物传感器件能够通过被控制的温度来 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的杂交,并且 基于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杂交后所述场效应 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所产生的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所述待测样本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被制备的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 结构的沟道区域包括半导体沟道层和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 述半导体沟道层上并且修饰有所述固定生物探针。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 还包括制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 所述沟道区域的两侧,用于对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 物分子杂交后产生的电流变化进行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制备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制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
在所述基底层上且在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的周 围制备所述加热结构,以及
在所述基底层上且在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的周 围制备所述温度检测结构。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 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在第一层上制备所述加热结构与所述温度检 测结构,在第二层上制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将 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分别键合至所述微流通道的两侧。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方法,通过如上述至 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来对待 测样本进行检测,含有不同的待测样本的溶液通过微流通道流经生物 传感阵列的上方,从而通过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修饰的不同的固定 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 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通过控制所 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 样本的杂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包括;
如上述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 感器件;以及
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生物传感器件输出 的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来对不同的待测样本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 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 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生物传感器 的检测结果。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示 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头打印方式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示 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示 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示 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制 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打印头打印方法的流 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 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 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的示 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分子检测系统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 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 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 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 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 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 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 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 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 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 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 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 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 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 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 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 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 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 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 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 “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 (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 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 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 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 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 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 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 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 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 (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 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 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 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 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 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该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用于对生物分子 进行检测。
在本公开中所述的生物分子、生物探针的分子和待测样本的目标生 物分子可以为DNA分子、RNA分子、LNA分子、抗原、抗体、蛋白质 分子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中例如可以为碳基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 件。
如图1所示,生物传感器件10可以包括生物传感阵列。其中生物 传感阵列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 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其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并且M×N>1。在图1的示例中,生物传感器件10包括多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3-4,具体包括三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并且每排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四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不同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上方的栅极位置修饰修饰有不同 的固定生物探针,固定生物探针在检测过程中始终都固定在场效应晶 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表面,能够与待测样本溶液中的带电荷的待测 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交,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 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学信号,例如电流的变化大小,来实现 不同待测样本的检测。例如,直接检测捕获带电生物分子的引起的场 效应晶体管的漏端电流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
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修饰有一种固定生物探针或多种固定生 物探针。固定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用于提升捕获目 标生物分子的能力,并且提升检测灵敏度。
作为一种示例,多个生物探针可以为如下(仅为示例)。
生物探针4-1:5‘SH-TTAAGTGTAAAACCCACAGGG
生物探针4-2:5‘SH-TCAGCTGATGCACAATCGT
生物探针4-3:5‘SH-AATCTGTCAAGCAGCAGCAA
生物探针4-4:5‘SH-GGGGAACTTCTCCTGCTAGAAT
生物探针4-5:5‘SH-CGAAGCGCAGTAAGGATGGCTAGTGT
生物探针4-6:5‘SH-ACGCTATTAACTATTAACGTACCTGT
生物探针4-7:抗S蛋白(Anti-spike protein)
生物探针4-8:S蛋白适配体
生物探针4-9:N蛋白适配体
生物探针4-10:新冠病毒IgG
生物探针4-11:新冠病毒IgM
如图1所示,通过修饰有固定生物探针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 沟道区域两侧的第一电极(源端)和第二电极(漏端)。例如可以在源 端施加固定电压,当进行检测时,通过检测漏端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待 测样本的检测。在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 的带电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后,来检测每个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学信息。其中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的控制可以通过选择开关来实现。例如检测某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时,可以使得相关的开关导通从而使得该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生成 的电学信号输出(漏端的电流变化),并且外部采集电路和分析电路等 对该电学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完成目标生物分子的测量。
生物传感器件10还可以包括微流通道。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 每条微流通道分别对应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通过微流通道使 得待测样本溶液流经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上方,以便通过场效应晶 体管传感器的生物探针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例如图1中,微流通道设置有三条11~13,并且分别对应三排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来制作多个 微流通道。具体地,首先通过SU8光刻胶的光刻方法在基片上制作得到 微流通道模具,将PDMS预聚体浇注在微流通道模具上,使其完全聚合, 将聚合好的PDMS的微流通道与生物传感阵列的沟道区域对准,键合来 形成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在对新冠病毒进行检测时,在第一微流通道11(对应第一排场效 应晶体管传感器)中通入咽拭子样本,溶液包含裂解液成分,将病毒 RNA释放;这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可以实现对应于ORf1ab基因序 列(生物探针4-1、4-2)、N基因序列(生物探针4-3、4-4)、E基因序列的检测(生物探针4-5、4-6)。
在第二微流通道12(对应第二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通入咽 拭子原始样本,溶解溶液仅为1*磷酸缓冲液,这时用于检测病毒表面 蛋白信息(生物探针4-7、4-8、4-9)。
在第三微流通道13(对应第三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通入血 清样本1*PBS缓冲液,用于检测抗原抗体(生物探针4-11、4-12), 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
图2给出了基于三个微流通道的检测结果,其中该检测结果是在 无需扩增无需标记的情况下通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生成的电信号来 得到的检测结果。如检测结果所示,本公开的器件完全可以很好地用 于新冠病毒的多种指标的检测。
综上,根据本公开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例如可以采用碳基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件,可以实现无需扩增的 核酸检测,检测灵敏度高。多目标无标记直接检测可以解决其他检测 手段对多指标检测无法通用的问题。
核酸检测与抗原抗体的检测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可以实现一次性 鉴定被检测者的感染类别以及感染病程时期。并且通过多生物探针混 合修饰,可以增加对特定基因的捕获能力。而且由于在一个平台上实 现,也便于信号的处理,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多种方法检测所带来的不 便等。
下面将对生物传感阵列中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碳纳米管型场效应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示 意图。
如图3所示,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可以包括基底111、沟道层112、 第一电极(源电极)113、第二电极(漏电极)114、和栅介质层115。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底111可以为硅基底、二氧化硅基底等硬 质基底,其也可以为由柔性材料形成的柔性基底等。
沟道层112位于基底111的一侧上。沟道层112可以由碳纳米管制成 并且沉积在基底111的表面上,例如可以由网络状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薄 膜或有排列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薄膜形成。
第一电极113位于基底111的一侧上并且覆盖沟道层112的一部分, 第二电极114位于基底111的一侧上并且覆盖沟道层112的一部分。第一 电极113与第二电极114位于沟道层112的两侧。
第一电极113与第二电极114可以采用钯等高功函数金属形成,也 可以采用钪等低功函数金属形成。
栅介质层115可以设置在沟道层112之上并且设置在第一电极113 与第二电极114之间。
由于形成沟道层112的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而形成的管状 结构物质,其表面只有面内离域的大π键,表面缺少面外的悬挂键,通过 传统的共价修饰方式是无法实现对碳纳米管的直接修饰。因此本公开在 碳纳米管形成的沟道层112的背离基底111的一侧设置栅介质层115。其中 该栅介质层115覆盖沟道层112,并且其厚度极薄。
栅介质层115为超薄的介质层,在本公开中对应超薄的厚度界定为 “小于或等于10nm”,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栅介质层115的厚度 的取值范围可以为6-8nm,栅介质层115的等效氧化层厚度的取值可以为 2nm左右,栅介质层115的具体厚度取值根据形成栅介质层115的材料类型 确定。
形成的栅介质层115表面需要具有悬挂键,一般情况下还需要具有 高的介电常数及与碳纳米管良好的界面浸润性,以增强碳纳米管场效应 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栅电极对于沟道的调控能力,使得功函数的变化有 效地改变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沟道电导。在本公开的一 个可选实施例中栅介质层115为6nm的Y2O3介质层。
栅介质层115为高K介质薄膜层,可选地栅介质层115为超薄的高K介 质薄膜层。高K介质薄膜层可以为氧化钇薄膜层、氧化铪薄膜层或氧化铝 薄膜介质层等。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可以是先热蒸镀单质半导体膜层,然 后可以通过氧化方式形成、也可以通过原子层沉积、转移或旋涂方式形 成。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例,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还可以包括第 一电极钝化层117和第二电极钝化层118。
第一电极钝化层117至少覆盖第一电极113的远离基底111的表面,并 且覆盖朝向第二电极114的一面。第二电极钝化层118至少覆盖第二电极 114的远离基底111的表面,并且覆盖朝向第一电极113的一面。
第一电极钝化层117和第二电极钝化层118可以是各种电子束胶、光 刻胶、氮化硅(SiNx)或氧化硅等介质形成的薄膜层。第一电极钝化层 117和第二电极钝化层118的存在可以起到对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 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避免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在液体中工作时的漏 电情况,有利于提升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稳定性。
例如,在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时,通常是通过微流通道将含有待测 样本的溶液导入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通过第一电极钝化层117覆盖 第一电极113以及第二电极钝化层118覆盖第二电极114,可以有效地避 免溶液与第一电极113和第二电极114的接触,从而可以防止漏电情况 的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还可以包括敏感 层116。
栅介质层115为敏感层116提供可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悬挂键,使得敏 感层116可以通过共价修饰的方式设置于栅介质层115之上。在工作过程 中敏感层116吸附目标物质时可以有效地对作为沟道层122的碳纳米管层 产生电学性能的调控,使得敏感层116对于沟道的作用更全局平均,有效 提升了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传感效率,提升了场效应晶体管型传 感器件的灵敏度,且解决了传统的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 良品率低的问题。在本公开中,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栅介质层115的材 料,使得栅介质层115同时可以起到敏感层116的功能。
敏感层116可以包括金纳米颗粒或者硅烷偶联剂,该敏感层116位于 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栅极区域,并且用于链接生物探针,从而通过金 纳米颗粒或者硅烷偶联剂将生物探针修饰到栅介质层115上。这里需要说 明的是,本文中的生物探针为单链分子。
这样当含有待测样本的溶液经过生物探针时,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 获与之互补配对的待测样本,待测样本可以与生物探针结合而完成分子 杂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生物分子(生物探针)的修饰过程可以采用 打印方式进行。
将不同的生物探针的敏感材料制成不同的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方 式来修饰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并且可以将不同的墨水容纳在不同的 墨盒中然后通过多个打印头来打印不同的敏感材料。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多打印头打印敏感材料的示 意图。其中打印头1填充有敏感材料1,打印头2填充有敏感材料2, 打印头3填充有敏感材料3。通过在预定的位置打印不同的敏感材料 来修饰不同的生物探针,从而实现多指标检测。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 案,打印头及墨盒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来进行设定。
目前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可以制备出晶圆级高性能的各种类型的晶 体管器件,但是对于敏感层却没有晶圆级的修饰方法,难以发展满足 晶圆级多功能的大规模阵列化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件的需求。
通常微纳加工定义的敏感的定位修饰需要采用多次光刻的方式, 步骤繁琐,并且需要多张掩膜版,这样导致成本很高。浸泡式或旋涂 式修饰方法没有办法做到分区域修饰。
光刻定义方式中,后续定义修饰区域时,再次光刻需要用光刻胶 覆盖已修饰的材料,给敏感层材料带来污染。而且对于生物分子修饰, 100度以上的烘胶温度甚至带来生物敏感特性失效。
电化学修饰需要额外的电化学修饰步骤无法做到快速分区域修 饰,且会带来污染,而且对修饰材料类型有特殊要求,这种方式不具 有普适性。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喷墨打印方式,这样无需掩膜 版,打印方式可以定点修饰敏感材料而且成本低。通过多打印头的设 置,使用不同敏感材料的墨水实现多种敏感材料快速同时修饰。
而且无需光刻胶,本公开的打印方式在室温或低温(低于60度) 进行,不会给已经修饰敏感材料带来污染,且不会影响敏感材料的敏 感特性,也同时适用于生物分子的定点修饰。
喷墨打印方式墨水每次喷墨体积在pL量级,可以实现非常精准 化,微米尺度定义打印位置,使用传感材料墨水体积小,节约敏感材 料所需样本量,减少成本。
在本公开中,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来打印敏感层时,可以包括如下 内容。
首先将各种敏感材料制成相应的墨水,并且分装在不同的墨盒中。 将打印头连接墨盒,并且对于不同类型的敏感材料,可以同时进行修 饰,也可以根据图形发生器分区域定位修饰。例如,可以通过基片表 面所设置的标记,来定位需要打印的器件区域,这是在定位区域可以 通过打印方式在制备好的栅极区域上方实现无接触式修饰敏感材料。
在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可 以包括加热单元120、和温度检测单元130。
图5示出了本公开第一示例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100。 如图5所示,加热单元120可以用于对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位置 及附近位置进行加热来改变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的温度。
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用于检测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的温 度。这样通过温度检测单元130所检测的温度值作为反馈值,加热单 元120可以根据该反馈值来对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的温度进行 控制,以便使其达到期望温度。
其中该期望的温度可以用于控制生物探针和待测样本的杂交条 件。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该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100以场 效应晶体管为基础平台,通过将具有选择性的生物分子如单链DNA(生 物探针)预先修饰在生物传感器件100的栅极区域,可以实现有选择性 地捕获与之互补配对的单链DNA(待测样本),两者杂交之后栅极带电 荷量和DNA上电荷相对于沟道的位置发生变化,栅极区域吸附带电荷的 生物分子时会改变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即改变沟道电导。此外,捕获 分子的多少与溶液环境中存在的DNA的浓度正相关,因而浓度不同,产 生的电导变化量不同从而将液体环境中的生物分子的浓度信息转换为电 流信息。
加热单元120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附近,用于进行加 热从而改变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或附近的温度。其中加热单元120 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基底上,也可以设置在基底之外的 其他层上。加热单元120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左侧和/或 右侧,也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上侧和/或下侧。
加热单元120可以设置成可以使得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均匀地被 加热。其材料可以为Pt、Pd等金属材料。加热单元120的形状可以为蛇形、 U形、环形、螺旋形、多边形或直线等。
加热单元120可以为在基底上加工的加热薄膜电阻的形式,可以为键 合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上的薄膜电阻的形式。对于这些形式将在下 面具体地描述。
对与加热单元120而言,还需要形成加热单元引线和外部连接焊盘以 便通过外部控制单元来对加热单元120进行控制。其中加热单元引线和外 部连接焊盘可以采用金属Ti或者Cu等制成。
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附近,用于检 测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或附近的温度。其中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 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基底上,也可以设置在基底之外的其他 层上。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左侧和/或 右侧,也可以设置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上侧和/或下侧。
温度检测单元130的材料可以为Pt、Pd等金属薄膜材料或者半导体材 料。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为在基底上加工的薄膜形式,可以为键合在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上的薄膜形式。对于这些形式将在下面具体地描 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器件上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 度可以被发送至外部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基于检测的温度来控制加热 单元120,从而使得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处或附近的温度达到目标温 度。其中该控制为闭环控制方式。
其中,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引线和外部连接焊盘 连接至外部控制单元,以便将检测的温度值传输至外部控制单元,其中 该引线和外部连接焊盘可以由Ti或Au材料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20和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设置在同一 层结构中,在本文中以同一层结构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结构中。
本公开中提供了两种设置加热单元120和温度检测单元130的示例, 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的设置示例。
如图5所示,加热单元120及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设置在与场效应晶 体管传感器110相同的基底上。
在这种方式中,可以将加热单元120和温度检测单元130与场效应晶 体管传感器110同时完成加工,采用光学曝光方式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110附近加工出加热单元120(例如加热金属薄膜电阻的形式)。其中在本 公开中,该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0um左右,这样可以满足高加热 电流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同时曝光出测温金属薄膜电阻结构(温度检测 单元130),测温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um左右,然后沉积诸如Pt 金属来形成加热金属薄膜和测温金属薄膜,最后剥离后将得到加热单元 120和温度检测单元130的结构。
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有两个加热单元120,图1中示出了两个加热单 元120分别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两侧,优选地,两个加热单元 120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左右两侧,该两侧的连线方向可以是 溶液的流动方向。并且可以包括两个温度检测单元130,两个温度检测单 元130分别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的两侧。优选地,一个温度检测 单元130可以位于一个加热单元120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之间。
此外,虽然在图5中没有示出微流通道模块,但是在图1的实施例中 可以设置有微流通道模块,微流通道模块结构可以参照上面的描述。
图6示出了修饰有生物探针的碳纳米管型场效应晶体管,其中在图6 中给出了金纳米颗粒作为敏感层116。金纳米颗粒用于链接生物探针151 并且其位于碳纳米管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区域。其中当含有待测样本 的目标生物分子152(游离分子)的溶液通过生物探针151时,生物探针 151将会选择性地捕获与之互补配对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152,从 而形成完成杂交的双链分子153。
图7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设置示例。如图7所示,加 热单元120及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以下称为第一层1200) 中,而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设置在另一层(以下称为第二层1100)中。 并且该示例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还可以包括微流通道模块 1600。其中第一层1200和第二层1100分别设置在微流通道模块1600的 两侧。
其中加热单元120及温度检测单元130可以沉积在低导热的氮化硅 薄膜的基片表面,通过微纳加工工艺来制备加热结构和测温结构,从而 形成具有加热结构和测温结构的第一层1200。
第二层1100加工有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图7所示的场效应晶体 管传感器110为生物传感阵列的形式。
微流通道1600与器件集成,第一层1200和第二层1100键合至微流通 道模块1600来形成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微流通道1600提供 输送和容纳液体的通道。如上所述,微流通道1600采用SU8及PDMS 制成。
三者键合在一起可以构成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场效应晶体管型 生物传感器件,其中溶液可以沿着图7所示的微流方向流过微流通道, 进而进行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附近制作加热 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可以采用非常小的功耗来实现小范围的快速加 热,并且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的制备工艺与晶体管的制备工艺兼 容。
根据本公开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可以通过加热单元 和温度检测单元的控制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及器件的可重复利用性。 而且本公开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不需要扩增也不需要标 记,仅通过检测的电学信号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因此可 以使得检测过程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单元120能够将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110 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一温度,具有待测样本的溶液被加热至第一温度, 以加速待测样本在溶液中的热运动,提高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之间的 捕获概率。
例如以DNA分子为例,对于超低浓度溶液的DNA分子检测,溶 液中只含有几个目标单链分子,这样探针DNA分子与目标DNA分子 的接触概率很小,灵敏度会很低。通过加热单元120对溶液进行加热, 这样可以在低浓度的溶液中加速DNA分子的热运动,提高探针DNA分子与目标DNA分子之间的捕获概率,从而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并 且减少检测时间。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温度检测单元130的检测值来 闭环控制溶液的温度。
在通常的检测装置中,当检测目标为双链DNA分子时,其根本 无法与单链的探针DNA分子先杂交。当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为双 链分子时,加热单元能够将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二 温度,溶液被加热至第二温度,以使得双链分子进行解链来生成单链 分子,单链分子与生物探针进行杂交来实现对待测样本的检测。
例如,通过将溶液控制为第二温度来首先完成双链分子的解链, 解链后的单链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可以与生物探针进行杂交,从 而来完成双链分子的检测。
另外,在杂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将溶 液的温度调整为预定的温度,可以实现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与生 物探针之间的杂交互补配对,并且在该预定的温度下可以实现待测样 本的目标生物分子与生物探针之间的快速有效结合。
此外,当待测样本检测完成后,加热单元能够将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三温度,以使得杂交后的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 的目标生物分子的解链,从而将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去除后,实现 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重复利用。最后可以利用冲洗液将待 测样本全部冲走,这样可以实现生物传感器件的再利用。
以唐氏筛查21号染色体为例,当待测样本为双链DNA时,需要 首先将待测链打开,此时首先利用加热单元将溶液加热到95摄氏度 (第二温度),例如加热2分钟,即可将待测双链DNA解链成待测的 单链DNA,然后再降温至56摄氏度,此时杂交的过程可以进行,待 测单链DNA可以与已经在场效应晶体管型传感器表面修饰好的互补 的探针DNA分子杂交,完成传感过程。
当需要超高灵敏度探测时,也即待测样本为超低浓度的样本时, 在杂交阶段维持56摄氏度的加热杂交温度(第一温度),提升单链DNA 分子热运动速度,提高与探针DNA分子的碰撞概率,减少检测等待 时间,提升检测灵敏度。而通常的生物传感器,通常都工作在室温条 件下,杂交时间将会比较长,例如在30分钟以上。而根据本公开的方 案,可以缩短为几分钟的时间。
当完成传感过程后,将器件加热至95摄氏度(第三温度),使得 探针DNA分子与目标DNA分子解链,并注入冲洗液,将解链后的游 离单链DNA分子冲洗干净,完成传感器的再生过程,使得传感器可 以重复使用。
根据本公开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将加热单元和温度 检测单元均集成到生物传感器件中,并且与其他检测方式不同,本公 开不需要进行标记也不需要进行扩增,通过温度的控制并且通过检测 到的电学信号的分析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检测。因此,本公开的生物 器件可以实现小型化并且检测效果更好等优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800。如图8所示, 该制备方法800可以包括:步骤802,制备生物传感阵列;步骤804, 制备微流通道;步骤806,所述生物传感阵列与所述微流通道键合。
在步骤802中制备的生物传感阵列可以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 感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生物传感结构包括沟道区域,沟道区域修饰有生物探针,能够与待测 样本溶液中的带电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 交。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 器的方法。
如图9所示,制备生物传感结构的步骤8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8021中,提供基底。基底可以为硅基底、二氧化硅基底等 硬质基底,其也可以为由柔性材料形成的柔性基底等。
在步骤S8022中,在基底上制备形成沟道层、第一电极以及第二 电极。沟道层可以由碳纳米管制成,例如可以由网络状半导体性碳纳米 管薄膜或有排列的半导体性碳纳米管薄膜形成。第一电极位于基底的一 侧上并且覆盖沟道层的一部分,第二电极位于基底的一侧上并且覆盖沟 道层的一部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位于沟道层的两侧。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可以采用钯等高功函数金属形成,也可以采用钪等低功函数金属 形成。
在步骤S8023中,在沟道层上形成栅介质层。栅介质层可以设置 在沟道层之上并且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
在步骤S8024中,在栅介质层上形成敏感层。敏感层可以为金纳米 颗粒或者硅烷偶联剂,该敏感层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栅极区域, 并且用于链接生物探针。
在步骤S8025中,修饰生物探针。例如通过金纳米颗粒或者硅烷偶 联剂将生物探针修饰到栅介质层115上。
其中在步骤S8024中,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栅介质层上形成敏感 层。
图10给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敏感层的打印方法。如图10所示,该方 法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在步骤1002中,将不同敏感材料制成不同的墨水,并且分装在不 同的墨盒中。
在步骤1004中,不同打印头连接不同的墨盒,并且根据基片表面 的标记来定位不同打印头的打印位置。
在步骤1006中,通过打印头在预定位置打印预定敏感材料。
步骤804,制备微流通道,所制备的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每 条微流通道分别对应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步骤806,将生物传感阵列与微流通道键合。其中在键合的过程 中,将生物传感阵列的沟道区域与微流通道对齐后进行键合。
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制备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 构。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 1102、1106和1108的实现与之前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1104,其中该步骤1104中制备加热结构与 温度检测结构时,可以根据设置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设置方式的不 同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设置方式为上面所述的加热单元及温度检测单元可以设置 在与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相同的基底上的情况。第二种设置方式为上面 所述的加热单元及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同一层而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设 置在另一层的情况。
第一种设置方式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的步骤。其中对应的步骤 和相关内容可以参照本文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制备生物传感 结构,制备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生物传感结 构、加热结构和温度检测结构可以同时制备完成。
具体地,可以通过微纳加工的方式来制备加热结构,采用光学曝光 方式在基底的生物传感结构附近曝光出加热薄膜电阻结构,材料可以为 Pt、Pd等金属材料。其中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0um左右。同时 也曝光出测温薄膜电阻结构,其中测温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um 左右。作为一个实例,可以沉积100nm厚度的Pt金属来作为加热金属薄膜电阻和测温金属薄膜电阻,并且曝光后剥离来形成加热电阻结构和测 温电阻结构。然后,通过SU8光刻胶的光刻以及脱模技术,制作微流通 道PDMS。最后将得到的器件与得到的微流通道同时进行氧离子体轰 击,提高二者的附着力,并且将微流通道与沟道区域对准并切合在一 起,然后进行键合,从而得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场效应晶体 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图11示出了第二种设置方式的制备方法。如图11所示,该制备方 法可以包括以下的步骤。其中对应的步骤和相关内容可以参照本文中的 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1102中,制备生物传感结构。例如可以将生物传感结构制备 在第一层,该第一层可以包括多个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 其中该第一层的制备方式可以参照之前的描述。
在步骤1104中,制备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其中该加热结构与 温度检测结构可以制备在第二层。例如可以将Pt金属沉积在氮化硅薄膜 的基片的表面来完成,并且微纳加工工艺生成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 例如,采用光学曝光方式曝光出加热薄膜电阻结构,材料可以为Pt、Pd 等金属材料。其中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0um左右。同时也曝光出 测温薄膜电阻结构,其中测温薄膜电阻的宽度可以设置在3um左右。作 为一个实例,可以沉积100nm厚度的Pt金属来作为加热金属薄膜电阻和 测温金属薄膜电阻,并且曝光后剥离来形成加热电阻结构和测温电阻结 构。
在步骤1106中,制备微流通道。通过SU8光刻胶的光刻以及脱模技 术,制作带微流通道的PDMS微流通道模块。
在步骤1108中,将第一层和第二层设置在微流通道的两侧来键合形 成器件。例如,可以将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倒扣在微流通道开槽的 上方,并且进行键合,然后将键合的部件与传感阵列结构中的沟道区域 对准后贴合在一起,进行键合,从而得到根据本公开该实施例的场效应 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图12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图11的实施方 式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制作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方法,通过 上述集成的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多 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含 有不同的待测样本的溶液通过微流通道流经生物传感阵列的上方,从 而通过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修饰的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 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 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例如漏端电流的变 化大小),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检测。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
如图13所示,该生物分子检测方法1300可以包括以下的步骤。
在步骤1302中,导入具有待测样本的溶液,其中该溶液可以通过 微流通道进行导入,并且溶液进入沟道区域。
在步骤1304中,从多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选择进行测量的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例如可以通过上面所描述的选择开关来进行选择。
在步骤1306中,可以通过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来对温度进行 控制,例如通过加热单元将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一 温度,溶液被加热至第一温度,以加速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在溶 液中的热运动,提高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之间的捕获 概率;当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为双链分子时,通过加热单元将场 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二温度,溶液被加热至第二温度, 以使得双链分子进行解链来生成单链分子,单链分子与生物探针进行 杂交来实现对待测样本的检测;当待测样本检测完成后,通过加热单 元将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控制为第三温度,以使得杂交后的 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的解链,从而将待测样本去除后, 实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重复利用。
最后,在步骤1308中,获得所选择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电流变 化并且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系统。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其中该装 置可以包括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外部控制单元和信号处理 单元。
外部控制单元可以用于接收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值并且可以用 于控制加热单元来进行加热,该外部控制单元例如可以为PID控制单元 等。
信号处理单元可以接收来自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学信号(例如在第一电极施加固定电压的情况下, 可以检测第二电极的电流变化),并且通过对电学信号的分析,来对待 测样本进行检测。在本公开中信号处理单元可以为器件外部的单元, 其也可以集成至器件上。例如信号处理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对采集的电 学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 分析部件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 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 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 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 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 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 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 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 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 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 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传感阵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其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并且M×N>1;以及
微流通道,所述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每条微流通道分别对应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通过所述微流通道使得待测样本溶液流经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上方,以便通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生物探针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
其中,不同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上方的栅介质区域修饰有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所述固定生物探针在检测过程中始终都固定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表面,能够与待测样本溶液中的带电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交,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固定有一种或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固定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用于提升捕获目标生物分子的能力,并且提升检测灵敏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直接检测捕获带电生物分子的引起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端电流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无需进行扩增和标记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检测。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用于进行新冠病毒的检测,并且针对新冠病毒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指标进行检测;
或者;
所述固定生物探针通过打印方式修饰至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或者;
将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敏感材料制成不同的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来修饰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
或者;
所述不同的墨水容纳在不同的墨盒中并且通过不同的打印头来打印不同的敏感材料;
或者;
还包括加热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附近,用于进行加热以改变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
所述加热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值来控制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所述生物传感器件通过被控制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的杂交,并且基于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杂交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产生的电流变化来实现对所述待测样本的检测;
或者;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包括半导体沟道层和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半导体沟道层上并且修饰有所述固定生物探针;
或者;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域的两侧,用于对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杂交后产生的电流变化进行检测。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底层,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位于所述基底层上,
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基底层上并且位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周围,以及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基底层上并且位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周围;
或者;
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设置在第一层,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分别键合至所述微流通道的两侧。
6.一种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传感器件为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包括:
制备生物传感阵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包括M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并且每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包括N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其中,M、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并且M×N>1;
制备微流通道,所述微流通道的数量为M条,每条微流通道分别对应于一排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以及
通过键合,使得所述生物传感阵列与所述微流通道相互配合,
其中,通过所述微流通道使得待测样本溶液流经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上方,以便通过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固定生物探针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其中,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上方的栅极位置修饰有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所述固定生物探针在检测过程中始终都固定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的沟道区域表面,能够与待测样本溶液中的带电荷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直接进行选择性杂交,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固定有一种或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生物探针,固定多种针对同一目标生物分子的探针用于提升捕获目标生物分子的能力,并且提升检测灵敏度;
或者;
直接检测捕获带电生物分子的引起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端电流变化,来检测生物分子的浓度,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中无需进行扩增和标记即可完成待测样本的检测;
或者;
在对新冠病毒的检测,通过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对新冠病毒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指标进行检测;
或者;
通过打印方式将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修饰至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
或者;
将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敏感材料制成不同的墨水,通过喷墨打印方式来修饰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
或者;
将所述不同的墨水容纳在不同的墨盒中,以便完成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的修饰;
或者;
还包括:
制备加热结构与温度检测结构,所述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附近并且用于进行加热以改变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处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处的温度,
所述加热结构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检测结构所检测的温度值来控制所述传感结构处的温度,所述生物传感器件能够通过被控制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的杂交,并且基于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杂交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所产生的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所述待测样本的浓度的检测;
或者;
被制备的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的沟道区域包括半导体沟道层和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半导体沟道层上并且修饰有所述固定生物探针;
或者;
在制备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还包括制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位于所述沟道区域的两侧,用于对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杂交后产生的电流变化进行检测;
或者;
还包括制备基底层,
在所述基底层上制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
在所述基底层上且在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的周围制备所述加热结构,以及
在所述基底层上且在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的周围制备所述温度检测结构;
或者;
在第一层上制备所述加热结构与所述温度检测结构,在第二层上制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阵列结构,将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分别键合至所述微流通道的两侧。
8.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来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含有不同的待测样本的溶液通过微流通道流经生物传感阵列的上方,从而通过在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修饰的不同的固定生物探针选择性地捕获与之配对的不同的待测样本的目标生物分子并且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所输出的电流的变化,来实现不同待测样本的检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处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固定生物探针与所述待测样本的杂交。
10.一种生物分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以及
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生物传感器件输出的电流的变化进行分析,来对不同的待测样本的浓度进行检测分析。
CN202011237069.8A 2020-11-09 2020-11-09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Pending CN1128814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7069.8A CN112881494A (zh) 2020-11-09 2020-11-09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7069.8A CN112881494A (zh) 2020-11-09 2020-11-09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1494A true CN112881494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7069.8A Pending CN112881494A (zh) 2020-11-09 2020-11-09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14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2465A (zh) * 2021-11-12 2022-02-18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快速、高灵敏和高通量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54722A (zh) * 2021-12-13 2022-04-15 武汉大学 多通道场效应晶体管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507714A (zh) * 2022-04-20 2022-05-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iRNA检测的二维材料半导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15963160A (zh) * 2023-03-15 2023-04-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多参数跨尺度生化传感器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081A (zh) * 1999-11-10 2001-05-23 重庆西南医院 微型石英谐振阵列基因传感器芯片
CN1338519A (zh) * 2000-08-18 2002-03-06 莫志宏 原位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570290Y (zh) * 2002-10-11 2003-09-03 薛永新 艾滋病毒原位核酸芯片
CN1452663A (zh) * 2000-07-07 2003-10-29 海轮·李 检棒分析中改良的检测信号及捕获
CN1461350A (zh) * 2001-04-23 2003-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含mosfet分子检测芯片和采用该芯片的分子检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分子检测方法
KR20110037283A (ko) * 2009-10-06 2011-04-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바이오 센서 어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작 방법과 바이오 센서 칩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02649931A (zh) * 2012-05-28 2012-08-2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微阵列生物芯片制备方法
CN103604854A (zh) * 2013-11-28 2014-02-26 胡文闯 基于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的生物传感器阵列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6081A (zh) * 1999-11-10 2001-05-23 重庆西南医院 微型石英谐振阵列基因传感器芯片
CN1452663A (zh) * 2000-07-07 2003-10-29 海轮·李 检棒分析中改良的检测信号及捕获
CN1338519A (zh) * 2000-08-18 2002-03-06 莫志宏 原位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461350A (zh) * 2001-04-23 2003-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含mosfet分子检测芯片和采用该芯片的分子检测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分子检测方法
CN2570290Y (zh) * 2002-10-11 2003-09-03 薛永新 艾滋病毒原位核酸芯片
KR20110037283A (ko) * 2009-10-06 2011-04-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바이오 센서 어레이 소자 및 그 제작 방법과 바이오 센서 칩 및 그 제작 방법
CN102649931A (zh) * 2012-05-28 2012-08-29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微阵列生物芯片制备方法
CN103604854A (zh) * 2013-11-28 2014-02-26 胡文闯 基于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的生物传感器阵列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2465A (zh) * 2021-11-12 2022-02-18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快速、高灵敏和高通量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62465B (zh) * 2021-11-12 2023-11-14 福州大学 一种用于快速、高灵敏和高通量检测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54722A (zh) * 2021-12-13 2022-04-15 武汉大学 多通道场效应晶体管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507714A (zh) * 2022-04-20 2022-05-1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iRNA检测的二维材料半导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14507714B (zh) * 2022-04-20 2022-07-0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iRNA检测的二维材料半导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CN115963160A (zh) * 2023-03-15 2023-04-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多参数跨尺度生化传感器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CN115963160B (zh) * 2023-03-15 2023-05-2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多参数跨尺度生化传感器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1494A (zh) 多指标检测用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
US11768170B2 (en) Biochip having a channel
Patolsky et al. Fabrication of silicon nanowire devices for ultrasensitive, label-free, real-tim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pecies
Mu et al. Silicon nanowire field-effect transistors—A versatile class of potentiometric nanobiosensors
JP4775262B2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反応場セルユニット並びに分析装置
EP1850124B1 (e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or detecting ionic material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ionic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EP3080294B1 (en) A capacitive sensor and method of use
KR100442838B1 (ko) 프로브의 고정화 검출방법 및 상기 프로브와 표적시료의결합정도 검출방법
EP1392860B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molecular detection chip
JP5129011B2 (ja) ナノ構造体を用いたセンサ素子、分析チップ、分析装置
WO200806871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sens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sensor device obtained with such method
CN102016570A (zh) 使用和构建纳米传感器平台的方法
EP3605075A1 (en) Floating gate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based bio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2881493B (zh) 场效应晶体管型生物传感器件及生物分子检测方法
US20100248383A1 (en)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al sensor cartridges
Ye et al. Aerosol jet printing of SU-8 as a passivation layer against ionic solutions
US20210041429A1 (en) Transportation and detection of analytes
Park et al. Trench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integrated in a microfluidic channel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charge detection
Thomas et al. Integration of silicon and printed electronics for rapid diagnostic disease biosensing
Lee et al. Silicon nanowires for high-sensitivity crp detection
US20220299471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analytes in a multicomponent environ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Gang Towards bottom-up silicon nanowire-based biosensing:: Innovative concepts for fabricating lab-on-a-chip devices
Hasanzadeha et al. Microfluidic devices paper-based
CN116747919A (zh) 一种多通道微流控芯片、构建方法及应用
Li et al. Low-cost and high-performance micro-channel integrated biosensor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