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307A - 车辆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307A
CN112874307A CN201911203651.XA CN201911203651A CN112874307A CN 112874307 A CN112874307 A CN 112874307A CN 201911203651 A CN201911203651 A CN 201911203651A CN 112874307 A CN112874307 A CN 112874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riving
scissor
lead screw
fixe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36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曾紫微
吴超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36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4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4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using rollers or sliding shoes in contact with trolley wire
    • B60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poles or their bases
    • B60L5/16Devices for lifting and resetting the coll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供电装置,所述车辆供电装置包括:固定座;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升降;供电头,所述供电头安装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且由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带动升降;保护链条,所述保护链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供电头,所述保护链条内构造有电缆容纳腔;供电线,所述供电线设于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供电头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的车辆供电装置能具有安全可靠、线束布置整齐等优点。

Description

车辆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新能源车辆,通常采用可升降的供电装置进行供电,供电装置利用剪叉式升降机构实现供电头的升降,供电头连接有供电线,供电线的布置凌乱,且在供电头升降的过程中,供电线随之发生摆动,容易发生损坏,影响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供电装置,该车辆供电装置能具有安全可靠、线束布置整齐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供电装置,所述车辆供电装置包括:固定座;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升降;供电头,所述供电头安装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且由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带动升降;保护链条,所述保护链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供电头,所述保护链条内构造有电缆容纳腔;供电线,所述供电线设于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供电头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通过设置保护链条,且在其内部构造电缆容纳腔,可以将供电线穿设于电缆容纳腔中,如此,不仅能够利用保护链条对供电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供电线与其它部件接触、摩擦而损坏,提高了供电线的使用寿命,而且保护链条能够适应供电头的升降,从而不影响供电头升降的顺畅性。此外,保护链条的电缆容纳腔可以规范供电线的布置,使车辆供电装置的线束布置整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保护链条包括多个链节,所述链节具有内腔,相邻所述链节之间铰接,多个所述链节的内腔共同构造成所述电缆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链节包括:基框;第一外侧连接耳和第二外侧连接耳,所述第一外侧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外侧连接耳设于所述基框的一侧且间隔设置;第一内侧连接耳和第二内侧连接耳,所述第一内侧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内侧连接耳设于所述基框的另一侧且间隔设置;其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链节,一个链节的第一内侧连接耳设于另一个链节的第一外侧连接耳的内侧且两者铰接,一个链节的第二内侧连接耳设于另一个链节的第二外侧连接耳的内侧且两者铰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供电头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一端的多个链节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另一端的多个链节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位置对应且位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的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动单元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伸入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主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且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旋转;从动丝杠,所述从动丝杠与所述主动丝杠螺纹连接且将所述主动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从动丝杠的线性运动,所述从动丝杠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丝杆传动连接;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丝杠伸入所述从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构造有外螺纹且所述从动丝杠构造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丝杠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滑槽且另一个上设有滑筋,所述滑筋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配合且两者沿所述从动丝杠的轴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丝杠的远离所述主动丝杠的一端设有接头,所述从动丝杠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筒体,所述从动丝杠设于所述筒体内;堵头,所述堵头设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从动丝杠的远离所述主动丝杠的一端伸出所述堵头;中间筒,所述中间筒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丝杠通过轴承支撑于所述中间筒;中间盖,所述中间盖设于所述中间筒,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中间盖;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中间盖,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传动皮带设于所述端盖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剪叉摆杆组,所述剪叉摆杆组包括至少一对摆杆,每对所述摆杆包括交叉设置且彼此铰接的两个摆杆,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供电头安装于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
进一步的,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在所述固定座上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轨,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导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构造有分别配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夹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铰接在所述供电头上,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供电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供电头上设有第二导轨,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杆的位置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导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杆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构造有分别配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夹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剪叉摆杆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剪叉摆杆组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剪叉摆杆组之间,以使多个所述剪叉摆杆组同步升降;其中,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均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铰接于第一滑杆,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均铰接在所述供电头上,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均铰接于第二滑杆。
进一步地,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叉摆杆组的所述第一滑杆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通过所述推杆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滑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供电头包括:底架,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安装于所述底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绝缘子安装于所述底架;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其中,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极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头还包括:信号板,所述信号板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板和所述信号板分别通过弹性件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极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信号板为三个,三个所述信号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信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电极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电极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信号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供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供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供电装置1、
固定座100、第一导轨110、第一凹槽111、第一安装架120、
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剪叉摆杆组210、摆杆211、第一滑杆240、第一滑块241、第一夹爪242、第二滑杆250、第二滑块251、第二夹爪252、连接杆260、
供电头300、第二导轨310、第二凹槽311、底架320、支撑板330、电极板340、信号板350、弹性件360、绝缘子370、第二安装架380、
驱动装置400、推杆410、
保护链条500、电缆容纳腔510、链节520、基框521、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第一内侧连接耳524、第二内侧连接耳525、
供电线600、
驱动单元700、
传动单元800、主动丝杠810、外螺纹811、从动丝杠820、内螺纹821、主动轮830、从动轮840、传动皮带850、接头860、滑槽870、滑筋880、
壳体900、筒体910、堵头920、中间筒930、轴承931、中间盖940、端盖9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1,该车辆供电装置1可以作为取流装置而连接在车辆上,也可以作为授流装置而与充电器相连。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1包括固定座100、剪叉式升降机构200、供电头300、保护链条500和供电线600。
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安装于固定座100,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用于在驱动装置400的驱动下升降。供电头300安装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且由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带动升降。保护链条500的一端安装于固定座100且另一端安装于供电头300,保护链条500内构造有电缆容纳腔510。供电线600设于电缆容纳腔510内且与供电头300相连。
举例而言,固定座100水平设置,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安装于固定座100,可沿竖直方向收缩或展开。供电头300安装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且随着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升降,例如,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展开,供电头300下降;剪叉式升降机构200收缩,供电头300上升。保护链条500的一端安装于固定座100,另一端安装于供电头300,剪叉式升降机构200收缩状态时,保护链条500可呈U型。保护链条500内部构造有电缆容纳腔510,供电线600设于电缆容纳腔510,供电线600的端部从电缆容纳腔510穿出而与供电头300相连,实现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1,通过设置保护链条500,且在其内部构造电缆容纳腔510,可以将供电线600穿设于电缆容纳腔510中,如此,不仅能够利用保护链条500对供电线60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供电线600与其它部件接触、摩擦而损坏,提高了供电线600的使用寿命,而且保护链条500能够适应供电头300的升降,从而不影响供电头300升降的顺畅性。此外,保护链条500的电缆容纳腔510可以规范供电线600的布置,使车辆供电装置1的线束布置整齐。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1能具有安全可靠、线束布置整齐等优点。
其中,供电线600可以采用柔性扁电缆,以实现电缆的柔性运动和防护,柔性扁电缆可以与保护链条500同时采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保护链条500包括多个链节520,链节520具有内腔,相邻链节520之间铰接,多个链节520的内腔共同构造成电缆容纳腔510。
具体的,链节520包括基框521、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第一内侧连接耳524和第二内侧连接耳525。
基框521为环形,例如矩形环。第一外侧连接耳522和第二外侧连接耳523设于基框521的一侧且间隔设置。第一内侧连接耳524和第二内侧连接耳525设于基框521的另一侧且间隔设置。
其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链节520,一个链节520的第一内侧连接耳524设于另一个链节的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的内侧且两者铰接,一个链节520的第二内侧连接耳525设于另一个链节520的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的内侧且两者铰接。
举例而言,第一外侧连接耳522与第二外侧连接耳523在保护链条500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在基框521的两端。第一内侧连接耳524在保护链条50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的内侧,第二内侧连接耳525在保护链条50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的内侧。
在保护链条500的长度方向上,第一外侧连接耳522与第二外侧连接耳523位于基框521的一侧,第一内侧连接耳524和第二内侧连接耳525位于基框521的另一侧。
由此,相邻的两个链节520,一个链节520的第一内侧连接耳524和第二内侧连接耳525,可插入另一个链节520的第一外侧连接耳522与第二外侧连接耳523之间的空间。并且上述另一个链节520的第一外侧连接耳522与上述一个链节520的第一内侧连接耳524铰接,上述另一个链节520的第二外侧连接耳523与上述一个链节520的第二内侧连接耳525铰接。
其中,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第一内侧连接耳524、第二内侧连接耳525和基框521可一体成型。
如此,保护链条500可易于变化,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且达到了保护供电线600的作用,且可随供电头300的升降而形变。
可选地,第一外侧连接耳522、第二外侧连接耳523、第一内侧连接耳524、第二内侧连接耳525的远离基框521的一侧沿可以构造成圆弧形,从而使相邻两个链节520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固定座100设有第一安装架120,供电头300设有第二安装架380,保护链条500的所述一端的多个链节520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20,保护链条500的所述另一端的多个链节520安装于第二安装架380。由此,可以使保护链条500的两端更加平滑,从而避免供电线600在保护链条500的两端处折弯过大,进一步提高供电线600的供电稳定性,且可以避免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发生干涉。
可选的,第一安装架120和第二安装架380的位置对应且位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同一侧。
具体而言,同一根供电线600所穿过的保护链条500,其两端所在的第一安装架120与第二安装架380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同一侧,例如,对于位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左侧的供电线600,与之配套的第一安装架120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左侧,与之配套的第二安装架380也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左侧;对于位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右侧的供电线600,与之配套的第一安装架120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右侧,与之配套的第二安装架380也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右侧。如此,可以使车辆供电装置1的结构更合理,且运动性能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400包括驱动单元700和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的传动单元800,驱动单元700通过传动单元800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相连以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升降。
由此,驱动装置400包括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且传动单元800能够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由此,由于驱动力传递路径的改变,能够使驱动单元700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采用液压之外的方式,如电机等,由此可以使驱动装置400在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升降时不随之摆动,提高稳定性,从而提高供电头300运动的平稳性,进而利于充电时的对准。并且,由于驱动装置400集成了传动单元800,且基于传动单元800对驱动力路径的改变,从而可以使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的布置更加灵活,例如层叠设置,这样可以减小驱动装置400的占用空间,从而利于车辆供电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400安装于固定座100,传动单元800位于固定座100和驱动单元700之间,例如,固定座100水平设置,剪叉式升降机构200设置在固定座100的上表面,驱动装置400安装于固定座100的上表面且位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下方,传动单元800位于固定座100上方,驱动单元700位于传动单元800上方,由此可以将驱动装置400稳定固定在固定座100上,工作时位置保持不变,且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的布置方式占用较小的空间,驱动力的输出更加稳定。
具体而言,驱动装置400还包括壳体900,壳体900安装于固定座100,传动单元800设于壳体900内,驱动单元700安装于壳体900且伸入壳体900与传动单元800相连。壳体900不仅能够将驱动装置400整体固定在固定座100上,而且可以将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集成一个整体,并起到保护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传动单元800包括主动丝杠810和从动丝杠820。
主动丝杠810与驱动单元700传动连接且由驱动单元700驱动旋转。从动丝杠820与主动丝杠810螺纹连接且将主动丝杠81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从动丝杠820的线性运动,从动丝杠820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相连。
例如,从动丝杠820为中空结构,主动丝杠810伸入从动丝杠820,主动丝杠810构造有外螺纹811且从动丝杠820构造有与外螺纹811配合的内螺纹821,外螺纹811和内螺纹821可以分别构造在主动丝杠810和从动丝杠820直径相对较大的部分上。
由此,驱动单元700驱动主动丝杠810旋转,主动丝杠810旋转时带动从动丝杠820线性运动,利用从动丝杠820的线性运动来驱动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升降。
具体地,从动丝杠820和壳体900中的一个上设有滑槽870且另一个上设有滑筋880,滑筋870与滑槽880可滑动地配合且两者沿从动丝杠820的轴向延伸。
例如,滑槽870设置在从动丝杠820的直径较大的部分的外周面且沿从动丝杠820的轴向延伸,滑筋880设置在壳体900上,滑筋880的长度较长,滑筋880与滑槽870可滑动地配合,从而对从动丝杠820进行周向定位,防止从动丝杠820转动,且允许从动丝杠820轴向滑动。如此,主动丝杠810旋转时从动丝杠820线性运动,而为了保证滑筋880和滑槽870配合的可靠性,滑槽870可以设置在从动丝杠820的下表面,相应地,滑筋880设置在壳体900的底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驱动单元700为电机,传动单元800还包括主动轮830、从动轮840和传动皮带850。
主动轮830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从动轮840与主动丝杠810传动连接,传动皮带850套设于主动轮830和从动轮840。
电机运行后,电机轴带动主动轮830旋转,主动轮830通过传动皮带850带动从动轮840旋转,从动轮840带动主动丝杠810旋转。
由此,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可以并排设置,即轴向平行设置,使驱动单元700布置在传动单元800上方,构造成层叠的布置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传动单元80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丝杠和皮带的组合,也可以采用丝杠、齿轮、皮带、绳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7所示,壳体900包括筒体910、堵头920、中间筒930、中间盖940和端盖950。
从动丝杠820设于筒体910内,滑筋880可以设置在筒体910上。堵头920设于筒体910的一端,从动丝杠820的远离主动丝杠810的一端伸出堵头920。中间筒930设于筒体910的另一端,主动丝杠810通过轴承931支撑于中间筒930。中间盖940设于中间筒930,驱动单元700安装于中间盖940。端盖950设于中间盖940,主动轮830、从动轮840和传动皮带850设于端盖950内。
由此,壳体900将驱动单元700和传动单元800集成一个整体,且壳体900的分体设置,方便了驱动装置400的拆装,利于后期维护。
其中,从动丝杠820的远离主动丝杠810的一端(即伸出堵头920的一端)设有接头860,从动丝杠820通过接头860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包括至少一个剪叉摆杆组210。
剪叉摆杆组210包括至少一对摆杆211,每对摆杆211包括交叉设置且彼此铰接的两个摆杆211,在具有多对摆杆211的实施例中,相邻两对摆杆211中的摆杆211的端部分别铰接,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两个摆杆211分别安装于固定座100。供电头300安装于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两个摆杆211。
具体而言,固定座100水平设置,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安装于固定座100,可沿竖直方向收缩或展开。剪叉摆杆组210包括多对摆杆211,每对摆杆211包括交叉设置且彼此铰接的两个摆杆211,相邻两对摆杆211中的摆杆211的端部分别铰接,通过这些铰接点,实现摆杆211的折叠和伸展,从而实现伸缩。与供电头300连接的两个摆杆211,设置在供电头300的靠近固定座100的一侧水平面,且分别邻近供电头300的左右两端。
如此,通过将与供电头300连接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两个摆杆211的端部,不仅结构更加简单,而且该两个摆杆211交叉设置,能够使供电头300在运动过程中更平稳,减小供电头300的摆动,从而利于供电时的对准,提高供电性能的可靠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理解地是,本发明对于升降机构的形式不限于剪叉式升降机构,如将剪叉式升降机构替换为多连杆升降机构、导向伸缩柱升降机构、线性滑轨升降机构等,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属于基于对本发明的简单替换或变型,并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一个铰接在固定座100上,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座100上,驱动装置400驱动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所述另一个在固定座100上滑动。
具体的,固定座100上设有第一导轨110,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一滑杆240,第一滑杆240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导轨110,驱动单元700通过传动单元800与第一滑杆240相连。
进一步的,第一导轨110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第一导轨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11,第一滑杆240上设有第一滑块241,第一滑块241构造有分别配合于第一凹槽111内的第一夹爪242。
举例而言,剪叉摆杆组210的最下方的两个摆杆211中的一个摆杆211铰接于固定座100,另一个摆杆211与第一滑杆24铰接。第一导轨11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滑杆240上设有第一滑块241,第一滑块241可通过螺纹固定件(例如,螺栓)与第一滑杆240连接。第一滑块241构造有第一夹爪242,第一夹爪242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一凹槽111,第一夹爪242因受到第一凹槽111的上壁的止挡,而无法脱出,只能沿第一凹槽111的长度方向滑动。
由此,通过第一导轨110和第一滑杆240的设置,将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所述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100,且第一导轨110上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滑杆240上设置具有第一夹爪242的第一滑块241,通过第一夹爪242和第一凹槽111的配合,能够保证第一滑杆240在第一导轨110上的稳定性,避免第一滑杆240脱出第一导轨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附图中示出了驱动单元700为伺服电机的示例,传动单元800通过推杆410与第一滑杆240传动连接。具体而言,传动单元800中,从动丝杠820通过其上的接头860与推杆410相连,从动丝杠820做线性运动时带动推杆410进行线性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滑杆240沿第一导轨110滑动,其中,接头860的设置,不仅方便从动丝杠820与推杆410的连接,而且适于连接不同规格的推杆410,推杆410与第一滑杆240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例如螺栓。驱动装置400通过推杆410向第一滑杆240传动驱动力,从而带动整个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升降。
可选的,推杆410平行于固定座100设置。如此,驱动装置400的做功的效率最高,第一滑杆240与第一导轨110不易损坏、结构稳定。并且,驱动装置400采用水平的方式推动第一滑杆240,能够进一步提高供电头300运动时的平稳性。
当然,推杆410也可以与固定座100呈一定角度的设置,只要保证推杆410能够正常伸缩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一个铰接在供电头300上,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供电头300上。
具体的,供电头300上设有第二导轨310,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二滑杆250,第二滑杆250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导轨310。
进一步的,第二导轨310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第二导轨3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311,第二滑杆250上设有第二滑块251,第二滑块251构造有分别配合于第二凹槽311内的第二夹爪252。
举例而言,剪叉摆杆组210的最上方的两个摆杆211中的一个摆杆211铰接于供电头300,另一个摆杆211与第二滑杆250的后端铰接。第二导轨310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凹槽311,第二凹槽31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滑杆250上设有第二滑块251,第二滑块251可通过螺纹固定件(例如,螺栓)与第二滑杆250连接。第二滑块251构造有第二夹爪252,第二夹爪252可滑动地配合于第二凹槽311,第二夹爪252因受到第二凹槽311的下壁的止挡,而无法脱出,只能沿第二凹槽311的长度方向滑动。
由此,通过第二导轨310和第二滑杆250的设置,将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所述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于供电头300,且第二导轨310上设有第二凹槽311,第二滑杆250上设置具有第二夹爪252的第二滑块251,通过第二夹爪252和第二凹槽311的配合,能够保证第二滑杆250在第二导轨310上的稳定性,避免第二滑杆250脱出第二导轨310。
其中,为了保证供电头300的平稳性,第二滑杆250与第一滑杆240的位置可以对应设置,例如,附图中示出了第二滑杆250与第一滑杆240均位于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右侧的示例。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剪叉摆杆组210为多个,多个剪叉摆杆组210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剪叉式升降机构200包括连接杆260,连接杆260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剪叉摆杆组210之间,以使多个剪叉摆杆组210同步升降,例如,连接杆260分别与相邻两个剪叉摆杆组210的位于内侧的摆杆211相连。
其中,每个剪叉摆杆组210中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一个均铰接在固定座100上,每个剪叉摆杆组210中距固定座100最近的一对摆杆211中的另一个铰接于第一滑杆240,每个剪叉摆杆组210中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一个均铰接在供电头300上,每个剪叉摆杆组210中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另一个均铰接于第二滑杆250。
举例而言,剪叉摆杆组210为多个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杆260分别与相邻两个剪叉摆杆组210的位于内侧的摆杆211相连且数量为多个。多个剪叉摆杆组210的最上方的一对摆杆211,左侧摆杆211铰接在供电头300上,右侧铰接在第二滑杆250上。多个剪叉摆杆组210的最下方的一对摆杆211,左侧摆杆211铰接在固定座100上,右侧铰接在第一滑杆240上。
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剪叉摆杆组210,能够提高供电头300升降时的稳定性,而连接杆260的设置,能够稳固多个剪叉摆杆组210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剪叉式升降机构2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剪叉式升降机构200还包括推杆410,推杆410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剪叉摆杆组210的第一滑杆240之间,驱动装置400安装在固定座100上且通过推杆410驱动多个第一滑杆24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在剪叉摆杆组210为两个以上的实施例中,可以分别在相邻的两个剪叉摆杆组210的第一滑杆240之间均设置推杆410,换言之,推杆410的数量比剪叉摆杆组210的数量少一个,且与第一滑杆240的数量相同。当推杆410设置多个时,多个推杆410均与驱动装置400相连,以使驱动装置400驱动多个推杆410同步带动多个第一滑杆24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示,供电头300包括底架320、支撑板330、信号板350和电极板340。
距固定座100最远的一对摆杆211中的两个摆杆211安装于底架320,支撑板330通过绝缘子370安装于底架320,电极板340和信号板350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330,例如,电极板340和信号板350分别通过弹性件360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330,弹性件360可以为压缩弹簧、板簧或塑胶弹性件。
其中,保护链条500的所述另一端安装于底架320,供电线600与电极板340相连。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支撑板330、电极340、信号板350、弹性件360和绝缘子370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
例如,如图6所示,供电头300也可以不设置信号板350,电极板340为两个,两个电极板340平行设置且沿电极板340的长度方向(如图2中的左右方向)间隔排列。
再例如,如图5所示,信号板350为三个,三个信号板350平行设置且沿信号板350的宽度方向(如图5中的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电极板340为两个,两个电极板340平行设置且沿电极板34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两个电极板340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两个信号板3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体而言,三个信号板350分别带有CAN+、CAN-和CAN地三个信号电缆,以实现控制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电极板340可有提供高压(充电或放电)电流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供电装置1,实现了充电过程的主动控制,减少了不必要的充电次数,延长充电装置和电池的使用寿命。当车辆进站后可以根据充电需要进行降充电,避免了进站时充电装置间的撞击和冲击噪音,且供电头升降平稳,利于供电时的对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9)

1.一种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
剪叉式升降机构,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用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升降;
供电头,所述供电头安装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且由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带动升降;
保护链条,所述保护链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另一端安装于所述供电头,所述保护链条内构造有电缆容纳腔;
供电线,所述供电线设于所述电缆容纳腔内且与所述供电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链条包括多个链节,所述链节具有内腔,相邻所述链节之间铰接,多个所述链节的内腔共同构造成所述电缆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节包括:
基框;
第一外侧连接耳和第二外侧连接耳,所述第一外侧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外侧连接耳设于所述基框的一侧且间隔设置;
第一内侧连接耳和第二内侧连接耳,所述第一内侧连接耳和所述第二内侧连接耳设于所述基框的另一侧且间隔设置;
其中,对于相邻的两个链节,一个链节的第一内侧连接耳设于另一个链节的第一外侧连接耳的内侧且两者铰接,一个链节的第二内侧连接耳设于另一个链节的第二外侧连接耳的内侧且两者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安装架,所述供电头设有第二安装架,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一端的多个链节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另一端的多个链节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位置对应且位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线性运动的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动单元位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驱动单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伸入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单元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
主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且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旋转;
从动丝杠,所述从动丝杠与所述主动丝杠螺纹连接且将所述主动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所述从动丝杠的线性运动,所述从动丝杠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电机,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丝杆传动连接;
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丝杠伸入所述从动丝杠,所述主动丝杠构造有外螺纹且所述从动丝杠构造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丝杠和所述壳体中的一个上设有滑槽且另一个上设有滑筋,所述滑筋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配合且两者沿所述从动丝杠的轴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丝杠的远离所述主动丝杠的一端设有接头,所述从动丝杠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筒体,所述从动丝杠设于所述筒体内;
堵头,所述堵头设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从动丝杠的远离所述主动丝杠的一端伸出所述堵头;
中间筒,所述中间筒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主动丝杠通过轴承支撑于所述中间筒;
中间盖,所述中间盖设于所述中间筒,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中间盖;
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中间盖,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传动皮带设于所述端盖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剪叉摆杆组,所述剪叉摆杆组包括至少一对摆杆,每对所述摆杆包括交叉设置且彼此铰接的两个摆杆,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供电头安装于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在所述固定座上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轨,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一导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杆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构造有分别配合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夹爪。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铰接在所述供电头上,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供电头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头上设有第二导轨,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所述另一个铰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第二导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杆的位置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有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杆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构造有分别配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夹爪。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摆杆组为多个,多个所述剪叉摆杆组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还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相邻的两个剪叉摆杆组之间,以使多个所述剪叉摆杆组同步升降;
其中,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均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近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铰接于第一滑杆,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一个均铰接在所述供电头上,每个所述剪叉摆杆组中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另一个均铰接于第二滑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叉摆杆组的所述第一滑杆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通过所述推杆驱动多个所述第一滑杆。
2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头包括:
底架,距所述固定座最远的一对摆杆中的两个摆杆安装于所述底架;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绝缘子安装于所述底架;
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
其中,所述保护链条的所述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底架,所述供电线与所述电极板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头还包括:
信号板,所述信号板安装于对应的支撑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和所述信号板分别通过弹性件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电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板为三个,三个所述信号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信号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电极板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板平行设置且沿所述电极板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所述信号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CN201911203651.XA 2019-11-29 2019-11-29 车辆供电装置 Pending CN112874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3651.XA CN112874307A (zh) 2019-11-29 2019-11-29 车辆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3651.XA CN112874307A (zh) 2019-11-29 2019-11-29 车辆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307A true CN112874307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3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3651.XA Pending CN112874307A (zh) 2019-11-29 2019-11-29 车辆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43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5729A (zh) * 2022-04-24 2022-07-08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能车辆快速受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5729A (zh) * 2022-04-24 2022-07-08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能车辆快速受流装置
CN114725729B (zh) * 2022-04-24 2024-04-19 湖南中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蓄能车辆快速受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4305B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211335597U (zh) 车辆供电装置
WO2016041475A1 (en) Three-dimensional circulating garage
CN110509804A (zh) 一种充电桩的充电枪头固定装置
JP2016532599A (ja) 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11493670U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112874307A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104442454A (zh) 一种储能式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
CN112874306A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211351545U (zh) 一种电缆支架
CN117791418A (zh) 一种辅助安装间隔棒装置
CN217561558U (zh) 一种新型免登高试验线夹
CN217626917U (zh) 一种新型聚氯乙烯绝缘无护套电线电缆生产用收线装置
KR20220082861A (ko) 충전 스테이션용 포지셔닝 유닛, 및 접점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9703737B (zh) 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机臂可伸缩的无人机
CN112520058B (zh) 一种无人机收放装置
CN112937357B (zh) 带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换电式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及换电方法
CN212796589U (zh) 一种无人机定位夹紧机构
CN213125447U (zh) 一种汽车用高压线束的固定装置
CN108297950B (zh) 搭载无人机的履带式越野车及其方法
CN214240461U (zh) 一种无人机的便携充电装置
CN111231684A (zh) 受流器及轨道车辆的充电系统
CN217917674U (zh) 一种归中装置及其无人机机巢
CN213322643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铝合金支撑件
JP7011567B2 (ja) 車両用送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