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1923A -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1923A
CN112871923A CN202011527375.5A CN202011527375A CN112871923A CN 112871923 A CN112871923 A CN 112871923A CN 202011527375 A CN202011527375 A CN 202011527375A CN 112871923 A CN112871923 A CN 11287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leaning
cup body
urine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73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戈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5273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1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19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20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using apparatus into or on to which containers, e.g. bottles, jars, cans are brou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涉及智慧医疗器领域,包括:收集使用后的尿杯;将使用后的尿杯倒置固定在清洗设备上;利用清洗设备对尿杯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为: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和收集操作;对分离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将干燥后的杯体浸泡在有机溶液中;去除浸泡后的杯体表面的标签;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然后进行收集;将收集的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本方法能够自动对尿杯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且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尿杯杯身上的标签,实现自动高效的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尿杯是医院中常用的尿液样本盛放装置,许多检验都需要检测尿液,尿杯在医疗器械中使用概率较高,尿杯分为一次性尿杯和可重复使用尿杯,一次性尿杯使用完后即扔掉,存在成本较高,且扔掉时尿杯表面贴合的病人标签并未去掉,还容易泄露病人的隐私。可重复使用尿杯能够重复使用,但是需要清洗后才能再次使用,且清洗是医护人员进行手动清洗,清洗效率低,且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杯身上的标签撕扯下来,手动撕扯效率低,上述手动尿杯清洗方式需要大量劳动力,使得尿杯清洗人力成本较高,且人工清洗因每个人的清洗技艺差异,导致清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实现尿杯的自动清洗和保障清洗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收集使用后的尿杯;
步骤2:将使用后的尿杯倒置固定在清洗设备上;
步骤3:利用清洗设备对尿杯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为: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和收集操作;对分离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
步骤4:将干燥后的杯体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步骤5:去除浸泡后的杯体表面的标签;
步骤6: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然后进行收集;
步骤7:将收集的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
其中,本方法的原理为通过清洗设备自动实现对尿杯的清洗,清洗效率较高,且清洗设备能够将杯体与杯盖自动分离,然后分别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较佳,且清洗设备能够自动去除尿杯上的标签,清洗效果较优。
优选的,本方法中在步骤1结束后和步骤2开始前本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收集的尿杯进行第一次质检,包括尿杯的外形是否变形、尿杯是否损坏和尿杯是否泄漏;
当尿杯通过第一次质检,则进行步骤2;
当尿杯未通过第一次质检,则将尿杯放入废弃尿杯收集箱中。
其中,本方法进行第一次质检的目的是筛选出外形已经损坏或变形或破损或容易泄露尿液无法继续使用的尿杯,将这些尿杯进行废弃处理,避免浪费清洗资源。
优选的,本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后还包括对杯盖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盖进行收集。
其中,利用消毒可以保障清洗后的杯盖卫生,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消毒的方法可以是高温消毒,也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等等。
优选的,本方法中所述步骤6中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后,还包括对杯体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体进行收集。
其中,利用消毒可以保障清洗后的杯体卫生,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消毒的方法可以是高温消毒,也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等等。
优选的,本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具体包装方法为:
检查杯体表面的编号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满足预设要求,则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不满足预设要求,则将原编号刻印处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其中,在方法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和摩擦,在杯体经过多次使用和多次清洗后杯体表面刻印的编号可能由于磨损变的不清晰,及编号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本方法将原本不清晰的编号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表面新的区域重新刻上编号,便于后续医疗系统能够根据编号进行相关的发放操作和记录操作。
优选的,本方法还包括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后对杯体外表面进行风淋清洗,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其中,由于重新刻印编号容易产生胶尘,因此,利用风淋清洗可以将杯体表面的胶尘清洗干净,保障包装后的尿杯满足使用要求。
优选的,本方法步骤7中在对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前,还包括对杯体和杯盖进行第二次质检,若杯体和杯盖通过第二次质检,则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若杯体或杯盖未通过第二次质检,则将未通过的杯体或/和杯盖放入步骤1中进行收集待清洗,其中第二次质检包括对杯体和杯盖的清洗效果是否达标进行检测。
其中,杯体与杯盖利用清洗设备清洗后大部分清洗效果能够达标,但是不能排除部分清洗效果不佳,利用上述步骤可以对将清洗效果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杯盖和杯体筛选出来重新进行清洗。
其中,本发明中的清洗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带、若干固定块、若干第一伸缩杆、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废液收集池、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
沿第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第一传输带依次进入杯盖分离区、第一杯体清洁区、第一杯体干燥区、标签浸泡区和标签脱离区;其中,杯盖分离区中的第一传输带倒置悬空固定在操作台面上方;
第一传输带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用于固定尿杯,固定块背面与第一传输带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块对应一个第一伸缩杆和一个第二伸缩杆;固定块正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够缩回至第二凹槽内也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实现杯体与固定块的分离;第二伸缩杆一端与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能够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延伸,第二伸缩杆用于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
第二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杯盖分离区中第一传输带的正下方,第二传输带为网状结构,第二传输带一端架设在废液收集池的正上方,废液收集池安装在操作台面,第二传输带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清洗池,第二传输带用于将分离后的杯盖传输至第一清洗池中进行清洗;第一打捞装置用于将清洗后的杯盖从第一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一杯盖干燥区,第一杯盖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盖进行干燥的装置,第三传输带用于将干燥后的杯盖传输至杯盖收集区;
第一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一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标签浸泡区内设有标签浸泡池,标签浸泡池中装有有机溶液,标签浸泡池用于对固定块上的尿杯进行浸泡;标签脱离区内设有标签脱离装置,标签脱离装置用于将浸泡后的杯体上的标签脱离杯体;
第一传输带经过标签脱离区后杯体与固定块分离,杯体依次进入第二杯体清洁区、第二杯体干燥区和杯体收集区,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二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第四传输带用于将干燥后的杯体传输至杯体收集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尿杯清洗的效率和清洗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医用尿杯智能清洗设备,本设备能够自动对尿杯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且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尿杯杯身上的标签,实现自动高效的清洗。
其中,本发明中清洗设备的清洗过程为:首先固定块中的第一伸缩杆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时第一伸缩杆缩短位于第二凹槽内,收回至第二凹槽内是便于尿杯插入第一凹槽中固定在固定块内,进而便于第一传输带将尿杯进行传输,待杯体完成一系列操作后,第一伸缩杆伸长,进而将杯体从第一凹槽中顶出,实现了杯体与固定块的自动分离。
其中,将待清洗尿杯底部嵌入第一凹槽,将尿杯倒置固定在固定块上,倒置固定的目的是在杯盖与杯身分离后尿杯中的残余尿液能够由于重力因素自动下落,一是便于多余的尿液快速从杯体中掉落,二是避免过多的尿液进入后续清洗步骤,减少后续清洗工作的难度便于后期快速清洗,第一传输带将固定块传输至杯盖分离区预设位置后第一传输带停止运动,然后第二伸缩杆从初始状态伸长至预设长度,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第二伸缩杆初始状态时处于缩短状态,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位于尿杯杯盖的上方,然后第二伸缩杆伸长对杯盖进行发力顶动,使得杯盖与杯身分离,杯盖分离后尿液和杯盖下落至第二传输带,杯盖通过第二传输带传输至第一清洁池进行清洁,尿液穿过网状的第二传输带下落至废液收集池,实现了废液的收集和杯盖的清洗,杯盖清洗后利用第一打捞装置将清洗后的杯盖从第一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一杯盖干燥区,在第一杯盖干燥区内对杯盖进行干燥,然后利用第三传输带将干燥后的杯盖传输至杯盖收集区,便于进行下次使用;
杯身与杯盖分离后,第一传输带开启传输,将杯身传输至第一杯体清洁区内对杯体进行清洁,第一杯体清洁区清洁的目的是一方面对残留在杯身的尿液进行清洗,另一方面是避免尿液进入标签浸泡池,对标签浸泡池造成污染,第一杯体清洁区清洗完成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第一杯体干燥区内对杯体进行干燥,干燥可以将杯身上的水分去除,避免对标签浸泡池造成污染;第一杯体干燥区对杯体干燥完成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标签浸泡区中的标签浸泡池中,标签浸泡池中装有有机溶液,利用有机溶液可以有助于将标签从杯身上脱落;标签浸泡区完成对杯身标签的浸泡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标签脱离区,利用标签脱离区内的标签脱离装置将浸泡后的杯体上的标签脱离杯体;标签分离杯体后,杯体表面可能残留胶水和有机溶液,并且第一杯体清洁区对杯体进行清洁时,杯体底部位于第一凹槽内,使得杯体底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清洁,因此,在第一传输带经过标签脱离区后杯体与固定块分离,杯体依次进入第二杯体清洁区,利用第二杯体清洁区可以再次对杯体进行清洁,可以将残留的胶水、有机溶液和对杯身底部进行清洁,保障杯身全身得到良好的清洁,保障清洁效果,清洁后的杯身利用第二杯体干燥区内的装置进行干燥;然后利用第四传输带将干燥后的杯体传输至杯体收集区。
当杯身在标签脱离区内完成标签脱离杯体操作后,第一伸缩杆伸长延伸至第一凹槽内,顶动杯体,使得杯体与固定块分离。
杯盖分离区设有预设停止位,第一传送带上的固定块传输至该预设停止位后停止传输,然后进行杯盖分离操作,第二传输带位于预设停止位正下方。
其中,本发明中的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通过相应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其伸缩。
优选的,本发明中第二传输带的网孔尺寸小于尿杯的杯盖尺寸,第二传输带的宽度大于第一传输带的宽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杯盖穿过第二传输带掉落至废液收集池中。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密封屏蔽罩,第一传输带、若干固定块、若干第一伸缩杆、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废液收集池、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均位于密封屏蔽罩内。利用密封屏蔽罩是为了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水汽污染外界环境。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打捞装置,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第二清洁池,第二打捞装置用于将清洗后的杯体从第二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二杯体干燥区。由于杯体第二清洁池中完成清洁后是散落在池中,利用打捞装置可以快速的将杯体打捞出第二清洁池。
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对第一传输带、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进行控制。利用控制器配合相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其中,本发明中第一凹槽的尺寸与杯体尺寸匹配。设计为尺寸匹配便于利用第一凹槽对杯体进行加持固定。
优选的,本发明中第一凹槽侧壁设有第一缺口,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底部设有第一嵌入块,第一嵌入块尺寸与第一缺口尺寸匹配,杯体预设区域设有标签贴合区。
传统的杯体外部没有预留标签贴合区,标签是随意贴合在杯体的任意位置,这导致在标签与杯体分离时,标签脱离装置无法准确的对准标签,因为传统的杯身底部无第一嵌入块,其底部在嵌入第一凹槽时的方向是随机的,进而导致杯体上的标签在面对标签脱离装置时的位置和角度也是随机的,每次都需要用户去调整使得标签脱离装置对准标签后然后才能进行清洁,并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自动,若不对准则无法实现标签的脱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杯体和第一凹槽进行了设计改进,在第一凹槽侧壁设有第一缺口,杯体底部设有第一嵌入块,杯体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凹槽中时只能够将第一嵌入块嵌入第一缺口中才能使得杯体嵌入第一凹槽内进行固定,这样使得杯体每次嵌入第一凹槽内的方向和角度均是恒定的,进而使得杯体上的标签贴合区位置是恒定的,因此只要将标签脱离装置的初始位置调整好后,标签脱离装置就能够每次都准确对准标签贴合区,进而能够准的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脱离操作,实现了准确的自动脱签操作,避免了人工调整标签脱离装置。
优选的,本发明中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与杯盖之间为非螺纹可拆卸连接,杯盖的开口尺寸大于杯体的开口尺寸。设计为可拆卸连接是为了便于实现杯体与杯盖的分离,将杯盖的开口尺寸设计为大于杯体的开口尺寸目的是使得第二伸缩杆在伸长后能顶到杯盖,便于杯盖受力后与杯体脱离。此处的可拆卸连接为非螺纹可拆卸连接,如插扣或卡扣连接。
优选的,本发明中标签浸泡池中设有加热棒用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所述标签脱离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圆弧导轨、第一滑动小车、第二滑动小车、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
圆弧导轨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传输带上方,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均与圆弧导轨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二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另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三伸缩杆上端与第一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下端与第一刮刀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上端与第二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下端与第二刮刀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标签脱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处于初始长度,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位于初始高度,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位于圆弧导轨的两端;
当第一传输带将杯体传输至标签脱离位置后停止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分别从标签贴合区两侧与杯体表面贴合;
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圆弧导轨中部移动,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刮除,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移动至圆弧导轨中部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初始位置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恢复至初始长度。
其中,杯体上的标签经过浸泡后已经软化很容易与杯体脱离,但是无法自然脱离,因此,本发明设计了标签脱离装置来对标签进行脱离操作,通过设计圆弧导轨使得导轨的形状和尺寸与杯体的形状和尺寸匹配,便于刮刀能够充分的与杯体接触,便于将标签刮下来,首先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与标签贴合区对应且与杯体贴合,这样便于刮刀能够将标签完整的刮除,通常刮刀的宽度大于标签贴合区的宽度,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圆弧导轨中部移动,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刮除,通过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配合刮除操作,使得标签贴合区上的标签能够得到充分的刮除,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移动至圆弧导轨中部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初始位置移动;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恢复至初始长度。为了保障下次标签的刮除效果,刮刀在使用一次后可以进行清洗一次,去除刮刀上的标签或胶水,因此,本设备也还可以包括相应的清洗装置用于对刮刀进行清洁操作。
其中,标签浸泡池中设有加热棒用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利用加热棒可以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加热能够加速脱胶,提高脱胶效果。
其中,本发明中的杯体为塑料杯体,刮刀为塑料刮刀或橡胶刮刀,这样设计在刮除标签时不容易损伤杯体表面。
优选的,本发明中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第一杯体清洁装置,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包括:
第三清洁池、收集篮、转动轴、防水外壳、第一防水电机、固定板和第五伸缩杆;
所述收集篮设有电动上端盖,所述收集篮为网状,第五伸缩杆下端与第三清洁池的池底固定连接,第五伸缩杆上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外壳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第一防水电机固定在防水外壳内,转动轴一端与收集篮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穿过防水外壳与第一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的清洁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五伸缩杆位于初始长度,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上方,收集篮的上端盖处于开启状态,杯体与固定块分离后杯体掉入收集篮中进行收集;
当收集篮收集预设数量的杯体后,关闭收集篮的上端盖,然后第五伸缩杆缩短至预设长度,使得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中;
然后开启第一防水电机对收集篮中的杯体进行清洗;
清洗预设时间段后关闭第一防水电机,收集篮开启上端盖完成杯体清洁。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由于杯体具有浮力,杯体掉落在第三清洁池中时的方向和角度是随机的,会有部分杯体的开口朝上,当杯体的杯口朝上时,杯体不容易下沉,使得杯体浮在清洗液上面,如果此时进行清洗,则只能够对浸入清洗中的部分杯体进行清洁,使得杯体的整个杯身无法得到清洁,导致清洗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第一杯体清洁装置,首先利用收集篮可以对杯体进行收集,收集多个后可以一次性清洗多个杯体,提高清洗效率,收集完成后将收集篮浸泡在清洗液中,由于受限于收集篮,能够使得每个杯体都位于清洗液中,避免了传统的杯体会出现浮在清洗液表面的情况,且在清洗时利用电机带动收集篮转动,形状转动的水流保障清洗效果,通过上述第一杯体清洁装能够保障杯体的清洁效果,且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优选的,本发明中第一清洗池对应设有:下压网、第六伸缩杆、悬置网、若干清洗刷和若干第二防水电机;
第六伸缩杆上端与第一清洗池上方的预设固定物固定连接,第六伸缩杆下端与下压网固定连接,悬置网水平固定在第一清洗池的中部且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中,若干清洗刷均匀分布在悬置网上方且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中;清洗刷与第二防水电机一一对应,清洗刷的一端与第二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清洗池对杯盖的清洗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二防水电机为待机状态,第六伸缩杆为初始长度,悬置网位于第一清洗池上方;
当第二传输带将若干杯盖传输至第一清洗池中后第二传输带停止传输;
第六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悬置网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中;
然后第二防水电机开启带动清洗刷转动对第一清洗池中的杯盖进行清洗;
清洗预设时间段后,第二防水电机停止转动,第六伸缩杆缩短至初始长度。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杯盖由于浮力可能浮在清洗液表面,也有可能直接沉入清洗池底部,导致传统的清洁方式无法对杯盖进行良好的清洗,传统的清洁方式并不适用于杯盖的清洁,使得杯盖清洁效果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第一清洗池进行了设计改进,将杯盖在清洗时实现其即不沉入池底也不漂浮在清洗液表面,使得其位于悬置网上方的清洗液中,再加上清洗刷的转动和水流的冲刷能够保障杯体的清洗效果,解决了传统杯盖漂浮在清洗液表面或沉入池底无法进行良好清洗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方法能够快速高效的实现尿杯的清洗。
本方法能够筛选出外形已经损坏或变形或破损或容易泄露尿液无法继续使用的尿杯,将这些尿杯进行废弃处理,避免浪费清洗资源。
本方法利用消毒可以保障清洗后的杯体和杯盖卫生,满足使用要求。
本方法能够将原本不清晰的编号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表面新的区域重新刻上编号,便于后续医疗系统能够根据编号进行相关的发放操作和记录操作。
本方法能够将清洗效果不达标的尿杯进行再次清洗,保障清洗效果。
本设备能够自动对尿杯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且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尿杯杯身上的标签,实现自动高效的清洗。
本设备能够准的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脱离操作,实现了准确的自动脱签操作,避免了人工调整标签脱离装置。
本设备利用收集篮,能够使得每个杯体都位于清洗液中,避免了传统的杯体会出现浮在清洗液表面的情况,且在清洗时利用电机带动收集篮转动,形状转动的水流保障清洗效果,通过上述第一杯体清洁装能够保障杯体的清洁效果,且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解决了传统杯盖漂浮在清洗液表面或沉入池底无法进行良好清洗的问题,保障了对杯盖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清洗设备的整体组成示意图;
图3为固定块与第一传输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标签脱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杯体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清洗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传输带,2-杯盖分离区,3-第一杯体清洁区,4-第一杯体干燥区,5-标签浸泡区,6-标签脱离区,7-杯体收集区,8-第二传输带,9-废液收集池,10-第一清洗池,11-第一杯盖干燥区,12-杯盖收集区,13-固定块,14-杯体,15-杯盖,16-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18-第一伸缩杆,19-第二伸缩杆,20-第二杯体清洁区,21-第二杯体干燥区,22-第四传输带,23-第一缺口,24-第一嵌入块,25-标签贴合区,26-第一支架,27-圆弧导轨,28-第一滑动小车,29-第二滑动小车,30-第三伸缩杆,31-第四伸缩杆,32-第一刮刀,33-第二刮刀,34-第三清洁池,35-收集篮,36-电动上端盖,37-转动轴,38-防水外壳,39-第一防水电机,40-固定板,41-第五伸缩杆,42-下压网,43-第六伸缩杆,44-悬置网,45-清洗刷,46-清洗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收集使用后的尿杯;
步骤2:将使用后的尿杯倒置固定在清洗设备上;
步骤3:利用清洗设备对尿杯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为: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和收集操作;对分离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
步骤4:将干燥后的杯体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步骤5:去除浸泡后的杯体表面的标签;
步骤6: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然后进行收集;
步骤7:将收集的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
其中,本方法的原理为通过清洗设备自动实现对尿杯的清洗,清洗效率较高,且清洗设备能够将杯体与杯盖自动分离,然后分别进行清洗,清洗效果较佳,且清洗设备能够自动去除尿杯上的标签,清洗效果较优。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中在步骤1结束后和步骤2开始前本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收集的尿杯进行第一次质检,包括尿杯的外形是否变形、尿杯是否损坏和尿杯是否泄漏;
当尿杯通过第一次质检,则进行步骤2;
当尿杯未通过第一次质检,则将尿杯放入废弃尿杯收集箱中。
其中,本方法进行第一次质检的目的是筛选出外形已经损坏或变形或破损或容易泄露尿液无法继续使用的尿杯,将这些尿杯进行废弃处理,避免浪费清洗资源。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后还包括对杯盖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盖进行收集。
其中,利用消毒可以保障清洗后的杯盖卫生,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消毒的方法可以是高温消毒,也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等等。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中所述步骤6中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后,还包括对杯体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体进行收集。
其中,利用消毒可以保障清洗后的杯体卫生,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消毒的方法可以是高温消毒,也可以是紫外线杀菌等等。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具体包装方法为:
检查杯体表面的编号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满足预设要求,则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不满足预设要求,则将原编号刻印处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其中,在方法中需要进行多次清洗和摩擦,在杯体经过多次使用和多次清洗后杯体表面刻印的编号可能由于磨损变的不清晰,及编号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本方法将原本不清晰的编号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表面新的区域重新刻上编号,便于后续医疗系统能够根据编号进行相关的发放操作和记录操作。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还包括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后对杯体外表面进行风淋清洗,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其中,由于重新刻印编号容易产生胶尘,因此,利用风淋清洗可以将杯体表面的胶尘清洗干净,保障包装后的尿杯满足使用要求。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方法步骤7中在对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前,还包括对杯体和杯盖进行第二次质检,若杯体和杯盖通过第二次质检,则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若杯体或杯盖未通过第二次质检,则将未通过的杯体或/和杯盖放入步骤1中进行收集待清洗,其中第二次质检包括对杯体和杯盖的清洗效果是否达标进行检测。
其中,杯体与杯盖利用清洗设备清洗后大部分清洗效果能够达标,但是不能排除部分清洗效果不佳,利用上述步骤可以对将清洗效果不满足预设要求的杯盖和杯体筛选出来重新进行清洗。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图2为清洗设备的整体组成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清洗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带1、若干固定块13、若干第一伸缩杆、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废液收集池、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
沿第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第一传输带依次进入杯盖分离区2、第一杯体清洁区3、第一杯体干燥区4、标签浸泡区5和标签脱离区6;其中,杯盖分离区中的第一传输带倒置悬空固定在操作台面上方;
请参考图3,图3为固定块13与第一传输带的连接示意图,第一传输带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用于固定尿杯,固定块背面与第一传输带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块对应一个第一伸缩杆和一个第二伸缩杆;固定块正面设有第一凹槽16,第一凹槽内底部设有第二凹槽17,第一伸缩杆18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够缩回至第二凹槽内也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实现杯体与固定块的分离;第二伸缩杆19一端与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能够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延伸,第二伸缩杆用于将尿杯的杯体14与杯盖15分离;
第二传输带8的一端位于杯盖分离区中第一传输带的正下方,第二传输带为网状结构,第二传输带一端架设在废液收集池9的正上方,废液收集池安装在操作台面,第二传输带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清洗池10,第二传输带用于将分离后的杯盖传输至第一清洗池中进行清洗;第一打捞装置用于将清洗后的杯盖从第一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一杯盖干燥区11,第一杯盖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盖进行干燥的装置,第三传输带用于将干燥后的杯盖传输至杯盖收集区12;
第一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一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标签浸泡区内设有标签浸泡池,标签浸泡池中装有有机溶液,标签浸泡池用于对固定块上的尿杯进行浸泡;标签脱离区内设有标签脱离装置,标签脱离装置用于将浸泡后的杯体上的标签脱离杯体;
经过标签脱离区后杯体与固定块分离,杯体依次进入第二杯体清洁区20、第二杯体干燥区21和杯体收集区7,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二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第四传输带22用于将干燥后的杯体传输至杯体收集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尿杯清洗的效率和清洗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医用尿杯智能清洗设备,本设备能够自动对尿杯进行清洗,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且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尿杯杯身上的标签,实现自动高效的清洗。
其中,本发明中检验科医用尿杯智能清洗设备的清洗过程为:首先固定块中的第一伸缩杆处于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时第一伸缩杆缩短位于第二凹槽内,收回至第二凹槽内是便于尿杯插入第一凹槽中固定在固定块内,进而便于第一传输带将尿杯进行传输,待杯体完成一系列操作后,第一伸缩杆伸长,进而将杯体从第一凹槽中顶出,实现了杯体与固定块的自动分离。
其中,将待清洗尿杯底部嵌入第一凹槽,将尿杯倒置固定在固定块上,倒置固定的目的是在杯盖与杯身分离后尿杯中的残余尿液能够由于重力因素自动下落,一是便于多余的尿液快速从杯体中掉落,二是避免过多的尿液进入后续清洗步骤,减少后续清洗工作的难度便于后期快速清洗,第一传输带将固定块传输至杯盖分离区预设位置(如杯盖分离位置)后第一传输带停止运动,然后第二伸缩杆从初始状态伸长至预设长度,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通过第二伸缩杆顶动杯盖实现杯盖与杯体的分离),第二伸缩杆初始状态时处于缩短状态,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位于尿杯杯盖的上方,然后第二伸缩杆伸长对杯盖进行发力顶动,使得杯盖与杯身分离,杯盖分离后尿液和杯盖下落至第二传输带,杯盖通过第二传输带传输至第一清洁池进行清洁,尿液穿过网状的第二传输带下落至废液收集池(其中,本设备也可以设计相应的冲洗设备对第二传输带进行冲洗),实现了废液的收集和杯盖的清洗,杯盖清洗后利用第一打捞装置将清洗后的杯盖从第一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一杯盖干燥区(其中,第一打捞装置可以为相应的打捞器或打捞设备,如带有打捞网的器具或设备,本发明不对具体的打捞装置进行限定),在第一杯盖干燥区内对杯盖进行干燥(其中,本发明中的干燥设备可以是烘干,也可以是风干,本发明对具体的干燥方式或装置不进行具体的限定),然后利用第三传输带将干燥后的杯盖传输至杯盖收集区,便于进行下次使用;
杯身与杯盖分离后,第一传输带开启传输,将杯身传输至第一杯体清洁区内对杯体进行清洁,第一杯体清洁区清洁的目的是一方面对残留在杯身的尿液进行清洗(其中第一杯体清洁区内可以设置清洁刷进行清洁,也可以设置冲洗喷头进行清洁,本发明对第一杯体清洁区的清洁方式不进行具体的限定),另一方面是避免尿液进入标签浸泡池,对标签浸泡池造成污染,第一杯体清洁区清洗完成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第一杯体干燥区内对杯体进行干燥(其中,本发明中的干燥设备可以是烘干,也可以是风干,本发明对具体的干燥方式或装置不进行具体的限定),干燥可以将杯身上的水分去除,避免对标签浸泡池造成污染;第一杯体干燥区对杯体干燥完成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标签浸泡区中的标签浸泡池中,标签浸泡池中装有有机溶液(胶水可用有机溶剂清洗,如香蕉水,丙酮,乙醚等),利用有机溶液可以有助于将标签从杯身上脱落;标签浸泡区完成对杯身标签的浸泡后,第一传输带将杯身传输至标签脱离区,利用标签脱离区内的标签脱离装置将浸泡后的杯体上的标签脱离杯体;标签分离杯体后,杯体表面可能残留胶水和有机溶液,并且第一杯体清洁区对杯体进行清洁时,杯体底部位于第一凹槽内,使得杯体底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清洁,因此,在第一传输带经过标签脱离区后杯体与固定块分离,杯体依次进入第二杯体清洁区,利用第二杯体清洁区可以再次对杯体进行清洁,可以将残留的胶水、有机溶液和对杯身底部进行清洁,保障杯身全身得到良好的清洁,保障清洁效果,清洁后的杯身利用第二杯体干燥区内的装置进行干燥;然后利用第四传输带将干燥后的杯体传输至杯体收集区。
当杯身在标签脱离区内完成标签脱离杯体操作后,第一伸缩杆伸长延伸至第一凹槽内,顶动杯体,使得杯体与固定块分离。
杯盖分离区设有预设停止位,第一传送带上的固定块传输至该预设停止位后停止传输,然后进行杯盖分离操作,第二传输带位于预设停止位正下方。
其中,本发明中的伸缩杆均为电动伸缩杆,通过相应的控制器可以控制其伸缩。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第二传输带的网孔尺寸小于尿杯的杯盖尺寸,第二传输带的宽度大于第一传输带的宽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杯盖穿过第二传输带掉落至废液收集池中。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密封屏蔽罩,第一传输带、若干固定块、若干第一伸缩杆、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废液收集池、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均位于密封屏蔽罩内。利用密封屏蔽罩是为了避免清洗过程中的水汽污染外界环境。(其中,密封屏蔽罩可以为玻璃罩,也可以为透明的塑料罩)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打捞装置,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第二清洁池,第二打捞装置用于将清洗后的杯体从第二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二杯体干燥区。由于杯体第二清洁池中完成清洁后是散落在池中,利用打捞装置可以快速的将杯体打捞出第二清洁池。
其中,打捞装置为现有技术中的装置,如打捞杆连接一个打捞网,通过打捞杆带动打捞网在池子中移动,通过打捞网过滤可以将杯体或者杯盖打捞起来,其中,打捞装置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发明对打捞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不进行限定。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对第一传输带、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进行控制。利用控制器配合相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其中,本发明中第一凹槽的尺寸与杯体尺寸匹配。设计为尺寸匹配便于利用第一凹槽对杯体进行加持固定。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杯体嵌入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凹槽中时,杯体的外壁与第一凹槽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尿杯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分离阻力,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利用第二伸缩杆进行杯盖与杯体分离时导致杯体从第一凹槽中滑出。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杯体底部可以设置为金属层如铁、钴、镍,第一凹槽内壁可以设置电磁铁层,并设有相应的供电线路和开关,当杯体嵌入第一凹槽后,开启供电电路,电磁铁层产生磁力吸附柱杯体,避免第二伸缩杆进行杯盖与杯体分离时导致杯体从第一凹槽中滑出,当杯体与杯盖分离后关闭电源,使得磁力减小,然后便于第一伸缩杆将杯体顶出第一凹槽。
实施例三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5,图4为第一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杯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第一凹槽侧壁设有第一缺口23,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底部设有第一嵌入块24,第一嵌入块尺寸与第一缺口尺寸匹配,杯体预设区域设有标签贴合区25。
传统的杯体外部没有预留标签贴合区,标签是随意贴合在杯体的任意位置,这导致在标签与杯体分离时,标签脱离装置无法准确的对准标签,因为传统的杯身底部无第一嵌入块,其底部在嵌入第一凹槽时的方向是随机的,进而导致杯体上的标签在面对标签脱离装置时的位置和角度也是随机的,每次都需要用户去调整使得标签脱离装置对准标签后然后才能进行清洁,并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自动,若不对准则无法实现标签的脱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杯体和第一凹槽进行了设计改进,在第一凹槽侧壁设有第一缺口,杯体底部设有第一嵌入块,杯体固定在固定块的第一凹槽中时只能够将第一嵌入块嵌入第一缺口中才能使得杯体嵌入第一凹槽内进行固定,这样使得杯体每次嵌入第一凹槽内的方向和角度均是恒定的,进而使得杯体上的标签贴合区位置是恒定的,因此只要将标签脱离装置的初始位置调整好后,标签脱离装置就能够每次都准确对准标签贴合区,进而能够准的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脱离操作,实现了准确的自动脱签操作,避免了人工调整标签脱离装置。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尿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与杯盖之间为非螺纹可拆卸连接,杯盖的开口尺寸大于杯体的开口尺寸。设计为可拆卸连接是为了便于实现杯体与杯盖的分离,将杯盖的开口尺寸设计为大于杯体的开口尺寸目的是使得第二伸缩杆在伸长后能顶到杯盖,便于杯盖受力后与杯体脱离。此处的可拆卸连接为非螺纹可拆卸连接,如插扣或卡扣连接。
实施例四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标签浸泡池中设有加热棒用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如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的数量和加热的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具体的限定),请参考图6,图6为标签脱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标签脱离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26、圆弧导轨27、第一滑动小车28、第二滑动小车29、第三伸缩杆30、第四伸缩杆31、第一刮刀32和第二刮刀33;
圆弧导轨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传输带上方,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均与圆弧导轨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二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另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三伸缩杆上端与第一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下端与第一刮刀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上端与第二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下端与第二刮刀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标签脱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处于初始长度,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位于初始高度,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位于圆弧导轨的两端;
当第一传输带将杯体传输至标签脱离位置后停止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分别从标签贴合区两侧与杯体表面贴合;
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圆弧导轨中部移动,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刮除,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移动至圆弧导轨中部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初始位置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恢复至初始长度。
其中,杯体上的标签经过浸泡后已经软化很容易与杯体脱离,但是无法自然脱离,因此,本发明设计了标签脱离装置来对标签进行脱离操作,通过设计圆弧导轨使得导轨的形状和尺寸与杯体的形状和尺寸匹配,便于刮刀能够充分的与杯体接触,便于将标签刮下来,首先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与标签贴合区对应且与杯体贴合,这样便于刮刀能够将标签完整的刮除,通常刮刀的宽度大于标签贴合区的宽度,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圆弧导轨中部移动,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刮除,通过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配合刮除操作,使得标签贴合区上的标签能够得到充分的刮除,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移动至圆弧导轨中部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初始位置移动;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恢复至初始长度。为了保障下次标签的刮除效果,刮刀在使用一次后可以进行清洗一次,去除刮刀上的标签或胶水,因此,本设备也还可以包括相应的清洗装置用于对刮刀进行清洁操作。
其中,标签浸泡池中设有加热棒用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利用加热棒可以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加热能够加速脱胶,提高脱胶效果。
其中,本发明中的杯体为塑料杯体,刮刀为塑料刮刀或橡胶刮刀,这样设计在刮除标签时不容易损伤杯体表面。
其中,圆弧导轨的两端还设有止挡块,利用止挡块可以对滑动小车进行阻挡,避免其从圆弧导轨上掉落。
实施例五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中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第一杯体清洁装置,请参考图7,图7为第一杯体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包括:
第三清洁池34、收集篮35、转动轴37、防水外壳38、第一防水电机39、固定板40和第五伸缩杆41;
所述收集篮设有电动上端盖36,所述收集篮为网状,第五伸缩杆下端与第三清洁池的池底固定连接,第五伸缩杆上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外壳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第一防水电机固定在防水外壳内,转动轴一端与收集篮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穿过防水外壳与第一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的清洁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五伸缩杆位于初始长度,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上方,收集篮的上端盖处于开启状态,杯体与固定块分离后杯体掉入收集篮中进行收集;
当收集篮收集预设数量的杯体后,关闭收集篮的上端盖,然后第五伸缩杆缩短至预设长度,使得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中;
然后开启第一防水电机对收集篮中的杯体进行清洗;
清洗预设时间段后关闭第一防水电机,收集篮开启上端盖完成杯体清洁。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由于杯体具有浮力,杯体掉落在第三清洁池中时的方向和角度是随机的,会有部分杯体的开口朝上,当杯体的杯口朝上时,杯体不容易下沉,使得杯体浮在清洗液上面,如果此时进行清洗,则只能够对浸入清洗中的部分杯体进行清洁,使得杯体的整个杯身无法得到清洁,导致清洗效果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第一杯体清洁装置,首先利用收集篮可以对杯体进行收集,收集多个后可以一次性清洗多个杯体,提高清洗效率,收集完成后将收集篮浸泡在清洗液中,由于受限于收集篮,能够使得每个杯体都位于清洗液中,避免了传统的杯体会出现浮在清洗液表面的情况,且在清洗时利用电机带动收集篮转动,形状转动的水流保障清洗效果,通过上述第一杯体清洁装能够保障杯体的清洁效果,且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实施例六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为第一清洗池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第一清洗池对应设有:下压网42、第六伸缩杆43、悬置网44、若干清洗刷45和若干第二防水电机;
第六伸缩杆上端与第一清洗池上方的预设固定物固定连接,第六伸缩杆下端与下压网固定连接,悬置网水平固定在第一清洗池的中部且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46中,若干清洗刷均匀分布在悬置网上方且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中;清洗刷与第二防水电机一一对应,清洗刷的一端与第二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清洗池对杯盖的清洗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二防水电机为待机状态,第六伸缩杆为初始长度,悬置网位于第一清洗池上方;
当第二传输带将若干杯盖传输至第一清洗池中后第二传输带停止传输;
第六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悬置网位于第一清洗池的清洗液中;
然后第二防水电机开启带动清洗刷转动对第一清洗池中的杯盖进行清洗;
清洗预设时间段后,第二防水电机停止转动,第六伸缩杆缩短至初始长度。
其中,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杯盖由于浮力可能浮在清洗液表面,也有可能直接沉入清洗池底部,导致传统的清洁方式无法对杯盖进行良好的清洗,传统的清洁方式并不适用于杯盖的清洁,使得杯盖清洁效果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对第一清洗池进行了设计改进,将杯盖在清洗时实现其即不沉入池底也不漂浮在清洗液表面,使得其位于悬置网上方的清洗液中,再加上清洗刷的转动和水流的冲刷能够保障杯体的清洗效果,解决了传统杯盖漂浮在清洗液表面或沉入池底无法进行良好清洗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收集使用后的尿杯;
步骤2:将使用后的尿杯倒置固定在清洗设备上;
步骤3:利用清洗设备对尿杯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为: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和收集操作;对分离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
步骤4:将干燥后的杯体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步骤5:去除浸泡后的杯体表面的标签;
步骤6: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然后进行收集;
步骤7:将收集的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结束后和步骤2开始前本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收集的尿杯进行第一次质检,包括尿杯的外形是否变形、尿杯是否损坏和尿杯是否泄漏;
当尿杯通过第一次质检,则进行步骤2;
当尿杯未通过第一次质检,则将尿杯放入废弃尿杯收集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分离后的杯盖依次进行清洗、干燥后还包括对杯盖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盖进行收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去除标签后的杯体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操作后,还包括对杯体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杯体进行收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具体包装方法为:
检查杯体表面的编号是否满足预设要求;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满足预设要求,则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若杯体表面的编号不满足预设要求,则将原编号刻印处进行磨平处理,然后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还包括在杯体上新的部位刻印编号后对杯体外表面进行风淋清洗,然后利用医用塑料袋将尿杯进行密封,然后将密封后的尿杯放入成品收集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步骤7中在对杯盖和杯体进行配对组装前,还包括对杯体和杯盖进行第二次质检,若杯体和杯盖通过第二次质检,则进行配对组装,然后将组装后的尿杯进行包装,将包装后的尿杯放入仓库进行存储;若杯体或杯盖未通过第二次质检,则将未通过的杯体或/和杯盖放入步骤1中进行收集待清洗,其中第二次质检包括对杯体和杯盖的清洗效果是否达标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个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设备包括:
第一传输带、若干固定块、若干第一伸缩杆、若干第二伸缩杆、第二传输带、废液收集池、第三传输带、第四传输带和第一打捞装置;
沿第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第一传输带依次进入杯盖分离区、第一杯体清洁区、第一杯体干燥区、标签浸泡区和标签脱离区;其中,杯盖分离区中的第一传输带倒置悬空固定在操作台面上方;
第一传输带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用于固定尿杯,固定块背面与第一传输带固定连接,每个固定块对应一个第一伸缩杆和一个第二伸缩杆;固定块正面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底部设有第二凹槽,第一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凹槽内,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能够缩回至第二凹槽内也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外实现杯体与固定块的分离;第二伸缩杆一端与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能够向远离固定块的方向延伸,第二伸缩杆用于将尿杯的杯体与杯盖分离;
第二传输带的一端位于杯盖分离区中第一传输带的正下方,第二传输带为网状结构,第二传输带一端架设在废液收集池的正上方,废液收集池安装在操作台面,第二传输带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清洗池,第二传输带用于将分离后的杯盖传输至第一清洗池中进行清洗;第一打捞装置用于将清洗后的杯盖从第一清洗池中捞起至第一杯盖干燥区,第一杯盖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盖进行干燥的装置,第三传输带用于将干燥后的杯盖传输至杯盖收集区;
第一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一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标签浸泡区内设有标签浸泡池,标签浸泡池中装有有机溶液,标签浸泡池用于对固定块上的尿杯进行浸泡;标签脱离区内设有标签脱离装置,标签脱离装置用于将浸泡后的杯体上的标签脱离杯体;
第一传输带经过标签脱离区后杯体与固定块分离,杯体依次进入第二杯体清洁区、第二杯体干燥区和杯体收集区,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装置;第二杯体干燥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干燥的装置;第四传输带用于将干燥后的杯体传输至杯体收集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侧壁设有第一缺口,杯体底部设有第一嵌入块,第一嵌入块尺寸与第一缺口尺寸匹配,杯体预设区域设有标签贴合区;
标签浸泡池中设有加热棒用于对有机溶液进行加热,所述标签脱离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圆弧导轨、第一滑动小车、第二滑动小车、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
圆弧导轨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一传输带上方,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均与圆弧导轨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二滑动小车能够在圆弧导轨的另一端与圆弧导轨中部之间进行往复运动,第三伸缩杆上端与第一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下端与第一刮刀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上端与第二滑动小车的车身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下端与第二刮刀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标签脱离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处于初始长度,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位于初始高度,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位于圆弧导轨的两端;
当第一传输带将杯体传输至标签脱离位置后停止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伸长至预设长度,使得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分别从标签贴合区两侧与杯体表面贴合;
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圆弧导轨中部移动,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标签贴合区中的标签进行刮除,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移动至圆弧导轨中部后停止移动,然后第一滑动小车和第二滑动小车分别向初始位置移动;
然后第三伸缩杆和第四伸缩杆恢复至初始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杯体清洁区内设有用于对杯体进行清洁的第一杯体清洁装置,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包括:
第三清洁池、收集篮、转动轴、防水外壳、第一防水电机、固定板和第五伸缩杆;
所述收集篮设有电动上端盖,所述收集篮为网状,第五伸缩杆下端与第三清洁池的池底固定连接,第五伸缩杆上端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水外壳固定在固定板的上表面,第一防水电机固定在防水外壳内,转动轴一端与收集篮固定连接,转动轴另一端穿过防水外壳与第一防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杯体清洁装置的清洁过程为:
初始状态时,第五伸缩杆位于初始长度,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上方,收集篮的上端盖处于开启状态,杯体与固定块分离后杯体掉入收集篮中进行收集;
当收集篮收集预设数量的杯体后,关闭收集篮的上端盖,然后第五伸缩杆缩短至预设长度,使得收集篮位于第三清洁池中的清洗液中;
然后开启第一防水电机对收集篮中的杯体进行清洗;
清洗预设时间段后关闭第一防水电机,收集篮开启上端盖完成杯体清洁。
CN202011527375.5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Withdrawn CN112871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7375.5A CN112871923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7375.5A CN112871923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1923A true CN11287192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7375.5A Withdrawn CN112871923A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19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66A (zh) * 2021-06-08 2021-09-10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尿液采集杯后处理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20060T3 (es) * 1993-08-21 1998-10-16 Marc Osterwald Procedimiento e instalacion de tratamiento para la regeneracion de filtros intercambiables.
CN105149307A (zh) * 2015-10-20 2015-12-16 泉州市尊生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酒瓶清洗装置
CN206168908U (zh) * 2016-07-30 2017-05-17 四川飘香远大食品有限公司 罐头清洗设备
CN106733972A (zh) * 2016-12-29 2017-05-31 盐城市华普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聚酯瓶脱标机和方法
CN206899568U (zh) * 2017-05-25 2018-01-19 马鞍山市志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瓶循环利用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20060T3 (es) * 1993-08-21 1998-10-16 Marc Osterwald Procedimiento e instalacion de tratamiento para la regeneracion de filtros intercambiables.
CN105149307A (zh) * 2015-10-20 2015-12-16 泉州市尊生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酒瓶清洗装置
CN206168908U (zh) * 2016-07-30 2017-05-17 四川飘香远大食品有限公司 罐头清洗设备
CN106733972A (zh) * 2016-12-29 2017-05-31 盐城市华普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聚酯瓶脱标机和方法
CN206899568U (zh) * 2017-05-25 2018-01-19 马鞍山市志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塑料瓶循环利用生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9266A (zh) * 2021-06-08 2021-09-10 青岛市中心医院 一种尿液采集杯后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3752A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器械盒
CN112705540B (zh) 检验科医用尿杯智能清洗设备
CN112871923A (zh) 一种能够重复使用的医用尿杯清洗方法
CN108577746A (zh) 一种全自动餐具分拣清理装置
BR102012030109A2 (pt) Dispositivo e processo para reciclagem de produtos absorventes de higiene sanitária
CN108465630A (zh) 一种猫砂清洗装置
CN205518767U (zh) 一种配有清洗刷的洗板机
CN211382311U (zh) 清洁机构
CN107360989B (zh) 一种智能化的食品加工杀菌清洗综合设备
CN209882768U (zh) 一种能自动收集粪便的宠物厕所
CN215918359U (zh) 一种湿润穴盘自动清洗装置
CN110227698B (zh) 用于动物园驯养的兽类笼具清洗工艺
KR100483240B1 (ko) 이동형 음식물 용기 자동세척장치 및 방법
CN113587566A (zh) 便于消毒清洗的医学器皿干燥设备
CN108852531B (zh) 一种针对手术刀具的医用清洗机
CN112370276A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护理装置
CN211938325U (zh)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器材清洗设备
CN215314548U (zh) 一种高效型头孢抗生素药瓶清洗装置
CN218389227U (zh) 一种新型禽畜生态循环养殖装置
CN217792776U (zh) 一种活动刮板及干湿分离型卫生厕所
CN114618869B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的回收设备
CN212165348U (zh) 取餐柜
CN214339986U (zh) 一种脱水蔬菜加工用清洗设备
CN216724767U (zh) 一种手术器械清洗杀菌设备
CN220090026U (zh)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