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0581A - 一种新型防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0581A
CN112870581A CN202110220282.6A CN202110220282A CN112870581A CN 112870581 A CN112870581 A CN 112870581A CN 202110220282 A CN202110220282 A CN 202110220282A CN 112870581 A CN112870581 A CN 112870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safety belt
shaft
locking mechanism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02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0581B (zh
Inventor
王洵
曲良军
方三陵
熊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First Metallurg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02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0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0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0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0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0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防坠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轴和第二锁死机构,所述主轴末端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所述主轴由首端向末端依次包括安全带缠绕区、第一锁死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锁死机构包括与主轴一体成型的外卡轴和套于外卡轴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内卡轴,所述内卡轴的内径大于外卡轴的外径,所述主轴还包括设置于首端的用于控制主轴回中的回弹机构,所述主轴末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第一锁死机构和第二锁死机构配合实现对主轴的双重抱死,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双重防坠系统,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且用途多样化。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建筑工地发生高处坠落的事故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是高处作业(坠落基准面高度大于2米)的人员缺失正确的安全防护,且坠落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一安全绳或安全带没有有效系挂或没有正确使用。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规定,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经专人检查。但是常规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带存在一定的弊端:安全带只能用在固定作业点且必须正确使用后才能起到保护作用,作业工人如果要移动就得解开安全带,但不系挂安全带就极大地增加了坠落风险。通常的解决措施是在竖向移动区域安装一根竖向绳索,但是常用的安全防坠器多利用离心原理,只有一道保险装置,且安全绳需要卷收入其中,在使用过程中用法较单一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双重防坠系统,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且用途多样化的新型防坠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坠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轴和第二锁死机构,所述主轴末端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所述主轴由首端向末端依次包括安全带缠绕区、第一锁死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锁死机构包括与主轴一体成型的外卡轴和套于外卡轴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内卡轴,所述内卡轴的内径大于外卡轴的外径,所述主轴还包括设置于首端的用于控制主轴回中的回弹机构,所述主轴末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套接于主轴首端的弹性轴及主轴首端可转动连接的铰支座,所述弹性轴包括内部设置有若干弹簧的圆环,所述主轴首端伸入圆环中心且通过若干滚珠与圆环接触,所述主轴可相对铰支座转动。铰支座用于支撑主轴,弹性轴用于帮助主轴回中,使用时安全带自安全带缠绕区靠近弹性轴一端穿入并从靠近外卡轴一端穿出,当安全带快速运动带动主轴转动时,由于拉力使外卡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主轴倾斜,实现外卡轴与内卡轴的锁死,此时主轴压缩弹簧并静止,实现防坠落作用,当安全带缓速运动或静止不动时,主轴转速较慢或静止,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从而带动主轴回中,外卡轴与内卡轴解除锁死,主轴回到水平位置,结构简单,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死机构为离心锁轴。第二锁死机构用于对主轴实现双重抱死作用,离心锁轴通过设置于主轴的连接机构实现与主轴的同步转动,离心锁轴采用棘轮原理,当坠落发生导致主轴快速转动时,离心锁轴通过离心作用实现锁死,与第一锁死机构配合,实现双重防坠的功能,进一步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锁轴包括设置于中心的第一轴承及内壁带有若干第二卡齿的外壳,所述离心锁轴还包括位于第一轴承外圈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齿的摆锤和设置于摆锤内与第一轴承接触的第二轴承,所述连接机构与第一轴承连接,所述摆锤通过第二轴承离心运动压缩摆锤弹簧实现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的锁死。离心锁轴采用棘轮原理,第二轴承可沿摆锤上下运动,第二轴承运动路径抵接有摆锤弹簧,当主轴正向缓速转动时,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接触,摆锤可随第一轴承正常转动,当坠落发生时,主轴反向快速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反向快速转动,从而使第二轴承做离心运动,压缩摆锤弹簧使摆锤反向运动发生形变,从而与第二卡齿配合实现锁死,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缠绕区包括安全带导向槽和设置于安全带导向槽两端的防脱落结构。防脱落结构优选凸台,防止安全带缠绕及运动过程中卷入弹性轴或第一锁死机构从而影响防坠效果,安全带从安全带导向槽靠近弹性轴一端开始缠绕,直至靠近第一锁死机构一端完成缠绕,安全带较长时收集安全带一端可安装电机,实现用途多样化。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导向槽呈螺纹状布置。螺纹状的安全带导向槽缠绕安全带稳定不易滑动,可保证装置的防坠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导向槽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用于增加安全带缠绕时的摩擦力,保证防坠落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为锁链。第一锁死机构可在主轴受到的拉力较大时即倾斜实现锁死,离心锁轴也可由于主轴的快速转动实现锁死,锁链作为连接机构,可保证主轴由于拉力倾斜时不会被离心锁轴干扰,从而保证第一锁死机构和第二锁死机构的单独锁死。
进一步地,还包括嵌套整个装置的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表面包括若干便于安全带穿过的通孔。离心锁轴的外壳与筒状壳体固定,安全带自通孔实现穿入和穿出,无需卷收入其中,可以穿过筒状壳体,在实现防坠的安全功能下,还可实现安全带用途的多样化,如将收集安全带一端加装电机,增加高空作业的便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双重防坠系统,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且用途多样化。主轴用于缠绕安全带,且在坠落时配合第一锁死机构和第二锁死机构实现双重锁死效果;第二锁死机构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主轴且可随主轴转动,坠落时实现主轴锁死从而保证安全带锁死;第一锁死机构外卡轴在主轴保持水平时不与内卡轴接触,保证主轴的正常转动,不影响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当主轴受到拉力倾斜一定角度时,外卡轴接触内卡轴实现第一重锁死,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回弹机构用于为主轴提供支撑力和回弹力,安全带缠绕时从安全带缠绕区靠近首端部分缠绕至靠近第一锁死机构部分,因此受到拉力时,主轴靠近第一锁死机构部分由于杠杆原理发生倾斜实现锁死,拉力消失后由于回弹机构的回弹力,主轴回到水平位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增加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离心锁轴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弹性轴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筒状壳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轴,2-安全带缠绕区,21-安全带导向槽,22-防脱落结构,3-连接机构,4-外卡轴,5-内卡轴,6-弹性轴,61-弹簧,62-滚珠,7-离心锁轴,71-第一轴承,72-第二轴承,73-第一卡齿,74-摆锤,75-第二卡齿,76-摆锤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图中所示的一种新型防坠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轴1和第二锁死机构,主轴1末端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主轴1由首端向末端依次包括安全带缠绕区2、第一锁死机构和连接机构3,第一锁死机构包括与主轴1一体成型的外卡轴4和套于外卡轴4外部的套筒,套筒内部设置有内卡轴5,内卡轴5的内径大于外卡轴4的外径,主轴1还包括设置于首端的用于控制主轴1回中的回弹机构,主轴1末端通过连接机构3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主轴用于缠绕安全带,且在坠落时配合第一锁死机构和第二锁死机构实现双重锁死效果;第二锁死机构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主轴且可随主轴转动,坠落时实现主轴锁死从而保证安全带锁死;第一锁死机构外卡轴在主轴保持水平时不与内卡轴接触,保证主轴的正常转动,不影响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当主轴受到拉力倾斜一定角度时,外卡轴接触内卡轴实现锁死,保证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回弹机构用于为主轴提供支撑力和回弹力,安全带缠绕时从安全带缠绕区靠近首端部分缠绕至靠近第一锁死机构部分,因此受到拉力时,主轴靠近第一锁死机构部分由于杠杆原理发生倾斜实现锁死,拉力消失后由于回弹机构的回弹力,主轴回到水平位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增加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发生。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具有双重防坠系统,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且用途多样化。
作为优选,回弹机构包括套接于主轴1首端的弹性轴6及主轴1首端可转动连接的铰支座,弹性轴6包括内部设置有若干弹簧61的圆环,主轴1首端伸入圆环中心且通过若干滚珠62与圆环接触,主轴1可相对铰支座转动。铰支座用于支撑主轴,铰支座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与主轴首端连接且不影响主轴轴向转动,弹性轴用于帮助主轴回中,使用时安全带自安全带缠绕区靠近弹性轴一端穿入并从靠近外卡轴一端穿出,当安全带快速运动带动主轴转动时,由于拉力使外卡轴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主轴倾斜,实现外卡轴与内卡轴的锁死,此时主轴压缩弹簧并静止,实现防坠落作用,当安全带缓速运动或静止不动时,主轴转速较慢或静止,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从而带动主轴回中,外卡轴与内卡轴解除锁死,主轴回到水平位置,结构简单,可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
作为优选,第二锁死机构为离心锁轴7。第二锁死机构用于对主轴实现双重抱死作用,离心锁轴通过设置于主轴的连接机构实现与主轴的同步转动,离心锁轴采用棘轮原理,当坠落发生导致主轴快速转动时,离心锁轴通过离心作用实现锁死,与第一锁死机构配合,实现双重防坠的功能,进一步增加高空作业安全性,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离心锁轴7包括设置于中心的第一轴承71及内壁带有若干第二卡齿75的外壳,离心锁轴7还包括位于第一轴承71外圈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齿73的摆锤74和设置于摆锤74内与第一轴承71接触的第二轴承72,连接机构3与第一轴承71连接,摆锤74通过第二轴承72离心运动压缩摆锤弹簧76实现第一卡齿73与第二卡齿75的锁死。离心锁轴采用棘轮原理,第二轴承可沿摆锤上下运动,第二轴承运动路径抵接有摆锤弹簧,当主轴正向缓速转动时,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接触,摆锤可随第一轴承正常转动,当坠落发生时,主轴反向快速转动带动第一轴承反向快速转动,从而使第二轴承做离心运动,压缩摆锤弹簧使摆锤反向运动发生形变,从而与第二卡齿配合实现锁死,结构简单,安全稳定,可减少坠落事故的发生,保障高空作业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安全带缠绕区2包括安全带导向槽21和设置于安全带导向槽21两端的防脱落结构22。防脱落结构优选凸台,防止安全带缠绕及运动过程中卷入弹性轴或第一锁死机构从而影响防坠效果,安全带从安全带导向槽靠近弹性轴一端开始缠绕,直至靠近第一锁死机构一端完成缠绕,安全带较长时收集安全带一端可安装电机,实现用途多样化。
作为优选,安全带导向槽21呈螺纹状布置。螺纹状的安全带导向槽缠绕安全带稳定不易滑动,可保证装置的防坠落效果。
作为优选,安全带导向槽21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用于增加安全带缠绕时的摩擦力,保证防坠落效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连接机构3为锁链。第一锁死机构可在主轴受到的拉力较大时即倾斜实现锁死,离心锁轴也可由于主轴的快速转动实现锁死,锁链作为连接机构,可保证主轴由于拉力倾斜时不会被离心锁轴干扰,从而保证第一锁死机构和第二锁死机构的单独锁死。
作为优选,还包括嵌套整个装置的筒状壳体,筒状壳体表面包括若干便于安全带穿过的通孔。离心锁轴的外壳与筒状壳体固定,安全带自通孔实现穿入和穿出,无需卷收入其中,可以穿过筒状壳体,在实现防坠的安全功能下,还可实现安全带用途的多样化,如将收集安全带一端加装电机,增加高空作业的便利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防坠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主轴(1)和第二锁死机构,所述主轴(1)末端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由首端向末端依次包括安全带缠绕区(2)、第一锁死机构和连接机构(3),所述第一锁死机构包括与主轴(1)一体成型的外卡轴(4)和套于外卡轴(4)外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内卡轴(5),所述内卡轴(5)的内径大于外卡轴(4)的外径,所述主轴(1)还包括设置于首端的用于控制主轴(1)回中的回弹机构,所述主轴(1)末端通过连接机构(3)与第二锁死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套接于主轴(1)首端的弹性轴(6)及主轴(1)首端可转动连接的铰支座,所述弹性轴(6)包括内部设置有若干弹簧(61)的圆环,所述主轴(1)首端伸入圆环中心且通过若干滚珠(62)与圆环接触,所述主轴(1)可相对铰支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死机构为离心锁轴(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锁轴(7)包括设置于中心的第一轴承(71)及内壁带有若干第二卡齿(75)的外壳,所述离心锁轴(7)还包括位于第一轴承(71)外圈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卡齿(73)的摆锤(74)和设置于摆锤(74)内与第一轴承(71)接触的第二轴承(72),所述连接机构(3)与第一轴承(71)连接,所述摆锤(74)通过第二轴承(72)离心运动压缩摆锤弹簧(76)实现第一卡齿(73)与第二卡齿(75)的锁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缠绕区(2)包括安全带导向槽(21)和设置于安全带导向槽(21)两端的防脱落结构(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导向槽(21)呈螺纹状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导向槽(21)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为锁链。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嵌套整个装置的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表面包括若干便于安全带穿过的通孔。
CN202110220282.6A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防坠装置 Active CN112870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0282.6A CN1128705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防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0282.6A CN1128705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防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0581A true CN112870581A (zh) 2021-06-01
CN112870581B CN112870581B (zh) 2022-05-06

Family

ID=76054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0282.6A Active CN1128705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防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058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7238A (en) * 1981-04-28 1982-11-03 Autoflug Gmbh Self-locking belt reeling mechanism for safety belts
FR2830499A1 (fr) * 2001-10-10 2003-04-11 Bosch Sist S Frenado Sl Servomoteur a cle de verrouillage stabilisee
US20040211622A1 (en) * 2001-05-11 2004-10-28 Julian Renton Safety line traveller and support
CN201431721Y (zh) * 2009-04-23 2010-03-31 刘晓海 一种双闭锁式高空作业防坠安全装置
CN103159108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刘姚成 主动式防坠器
CN204826595U (zh) * 2015-07-06 2015-12-02 熊秀平 一种防坠装置
CN107110352A (zh) * 2014-12-17 2017-08-29 格特拉格有限两合公司 停车锁定装置
CN109057691A (zh) * 2018-09-26 2018-12-21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防坠落攀爬装置
CN109775508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CN210101601U (zh) * 2019-06-06 2020-02-21 四川精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旋转弹簧式驻车装置
CN110998681A (zh) * 2017-08-10 2020-04-10 3M创新有限公司 防坠落装置事件的生成和监测
CN211173032U (zh) * 2019-11-11 2020-08-04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坠附墙导座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7238A (en) * 1981-04-28 1982-11-03 Autoflug Gmbh Self-locking belt reeling mechanism for safety belts
US20040211622A1 (en) * 2001-05-11 2004-10-28 Julian Renton Safety line traveller and support
FR2830499A1 (fr) * 2001-10-10 2003-04-11 Bosch Sist S Frenado Sl Servomoteur a cle de verrouillage stabilisee
CN201431721Y (zh) * 2009-04-23 2010-03-31 刘晓海 一种双闭锁式高空作业防坠安全装置
CN103159108A (zh) * 2011-12-13 2013-06-19 刘姚成 主动式防坠器
CN107110352A (zh) * 2014-12-17 2017-08-29 格特拉格有限两合公司 停车锁定装置
CN204826595U (zh) * 2015-07-06 2015-12-02 熊秀平 一种防坠装置
CN110998681A (zh) * 2017-08-10 2020-04-10 3M创新有限公司 防坠落装置事件的生成和监测
CN109775508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紧急制动装置及具有该紧急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09057691A (zh) * 2018-09-26 2018-12-21 中国冶集团有限公司 防坠落攀爬装置
CN210101601U (zh) * 2019-06-06 2020-02-21 四川精伍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往复旋转弹簧式驻车装置
CN211173032U (zh) * 2019-11-11 2020-08-04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坠附墙导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0581B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8887A1 (en) Retractable lifeline safety device
US6279682B1 (en) Speed responsive coupling device especially for fall arrest apparatus
US8181744B2 (en) Self-retracting lifeline systems and braking systems therefor
CN110022945A (zh) 具有可控回缩速度的防坠落设备
US4069988A (en) Retracting device for a safety belt
ES2534642T3 (es) Dispositivo de descenso en rapel
CN112870581B (zh) 一种防坠装置
US11535483B2 (en) Reduced sized wearable retractable
US4998683A (en) Spool and cord type safety device
CN107630606A (zh) 一种大开口后舱门开启防坠落拉紧装置
CN207575688U (zh) 一种电线杆攀登保护装置
CN114733102B (zh) 一种断电和防坠双功能的电塔施工防坠装置
CN110481494A (zh) 一种预紧式防止明火出现的卷收器
US4057200A (en) 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 for vehicle seat belts
CN111939496B (zh) 一种手柄式防坠器
CN211068825U (zh) 防坠自锁器
CN111921122B (zh) 一种高可靠的防坠器
CN111228676B (zh) 一种基站信号塔用安全绳防冲击装置
CN210992705U (zh) 一种高空防坠落速差装置
CN207332541U (zh) 一种大开口后舱门开启防坠落拉紧装置
CN208898310U (zh) 一种电梯维护监管装置
CN113883189B (zh) 一种防坠机构
CN210992702U (zh) 一种速差自控器
CN214402850U (zh) 一种用于护栏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20175904U (zh) 一种带差速锁的安全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