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901A -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901A
CN112859901A CN202110083373.XA CN202110083373A CN112859901A CN 112859901 A CN112859901 A CN 112859901A CN 202110083373 A CN202110083373 A CN 202110083373A CN 112859901 A CN112859901 A CN 112859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oid robot
robot
jumping
humanoid
exp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9901B (zh
Inventor
孟立波
陈学超
余张国
黄强
齐皓祥
石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1100833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90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0661 priority patent/WO202215647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9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 G05D1/0891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属于仿人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获取仿人机器人下肢各关节驱动力矩,对仿人机器人下肢施加驱动力矩,仿人机器人进入起跳阶段,当仿人机器人上身位置到达起跳高度,进入空中阶段,控制仿人机器人各关节达到落地时的期望姿态,当仿人机器人从空中下落并与地面接触时,进入落地阶段,完成一个跳跃循环,并且返回机器人跳跃的初始状态。本发明保证仿人机器人的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显著提升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仿人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人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仿人机器人具有人类的外形特征,通过双腿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能辅助或替代人类完成作业任务。跳跃运动能使仿人机器人具有更强的运动能力,增强仿人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现有关于仿人机器人跳跃的方法,大多为单次跳跃的控制方法,还未有针对仿人机器人连续跳跃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使仿人机器人跳跃过程中连续动态稳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基于浮动基的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
规划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包括起跳阶段、空中阶段和稳定落地阶段;起跳阶段中,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为: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11
fx=ks*vd;稳定落地阶段中,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为fx=0、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13
建立仿人机器人跳跃控制方法:对浮动基的广义自由度进行分解,将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12
通过仿人机器人期望的状态,得到仿人机器人所期望的脚底受力F1与F2,进一步获取仿人机器人下肢各关节驱动力矩τ,将所述驱动力矩τ施加至仿人机器人下肢,根据规划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实现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
其中,kp_jump与kv_jump分别为仿人机器人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q2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度,q2_jump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期望膝关节角度,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14
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速度,fz为仿人机器人上身施加的竖直方向力,fx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受力,ks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外力与上身期望力矩的PD控制参数,vd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的运动速度,z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24
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zinit为仿人机器人初始跳跃高度,kp-landing和kvz分别为仿人机器人落地时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Mij为仿人机器人的质量矩阵,qf为浮动基的6个广义自由度,ql为仿人机器人双腿的关节角度向量,hi为仿人机器人重力、科里奥利力矩阵,Ji1与Ji2为从仿人机器人脚底转换到仿人机器人关节空间的雅克比转换矩阵,i、j=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跳跃的过程中,引入仿人机器人稳定的控制条件: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21
px、py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方向的位置,fLz和fRz分别为所述F1和F2在z方向的分量,[pRx pRy]和[pLx pLy]分别为根据仿人机器人左右脚的期望接触力和力矩计算的ZMP位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跳跃的过程中,仿人机器人的ZMP需满足如下约束:Lxminrx<px<Lxmaxax和Lyminry<py<Lymaxay,其中Lx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x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x与δax分别为沿x方向的补偿量,Ly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y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y与δay分别为沿y方向的补偿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具体为:对仿人机器人下肢施加驱动力矩τ,仿人机器人进入起跳阶段,当仿人机器人上身位置到达起跳高度,进入空中阶段,控制仿人机器人各关节达到落地时的期望姿态,当仿人机器人从空中下落并与地面接触时,进入落地阶段,完成一个跳跃循环,并且返回机器人跳跃的初始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为: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22
其中Fi为仿人机器人双脚与地面产生的接触力和力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包括躯干的运动轨迹与脚踝的运动轨迹,具体为: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23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31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32
其中H0为仿人机器人空中阶段质心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与起跳时的质心高度的高度差,v0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质心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33
为仿人机器人的质心加速度,M为仿人机器人整体质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对浮动基的广义自由度进行分解,具体为:qf=[px py pzθx θy θ]T,其中px、py、p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位置,θx、θy、θ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姿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根据期望的跳跃高度确定仿人机器人躯干的运动轨迹与脚踝的运动轨迹,包括起跳阶段、空中阶段和稳定落地阶段,根据起跳阶段和稳定落地阶段的特点,控制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保证仿人机器人的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本发明显著提升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仿人机器人的环境适应能力。
(2)本发明在仿人机器人跳跃的过程中,引入仿人机器人稳定的控制条件,同时设置仿人机器人的ZMP约束,使仿人机器人在跳跃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仿人机器人脚部翻转而引起摔倒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仿人机器人简化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仿人机器人单次跳跃过程中质心与脚踝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仿人机器人单次跳跃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实现仿人仿人机器人连续跳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基于浮动基的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
将仿人机器人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五个连杆组成的模型,其中m0为仿人机器人上身质量,m1为仿人机器人右腿大腿质量,m2为仿人机器人右腿小腿质量,m3为仿人机器人左腿大腿质量,m4为仿人机器人左腿小腿质量,机器人足部的质量忽略不计。仿人机器人的运动自由度简化为具有踝关节q1、膝关节q2、髋关节q3的三个关节所组成的平面机器人。
建立仿人机器人质心在以浮动基∑f为参考坐标系的动力学方程: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1
其中,Mij(i,j=1,2)为仿人机器人的质量矩阵;qf为浮动基的6个广义自由度;ql为仿人机器人双腿的关节角度向量,包括仿人机器人下肢所有关节自由度;hi为仿人机器人重力、科里奥利力矩阵(i=1,2),τ为仿人机器人下肢各个关节的驱动力矩,Fi为仿人机器人双脚与地面产生的接触力和力矩(包括图1中nr、fr、nl和fl,nr表示右脚与地面产生的力矩,fr表示右脚与地面产生的接触力,nl表示左脚与地面产生的力矩,fl表示左脚与地面产生的接触力),Ji1与Ji2为从仿人机器人脚底转换到仿人机器人关节空间的雅克比转换矩阵,其中i=1时代表右脚,i=2时代表左脚。
步骤(2),规划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
如图2所示为设计仿人机器人跳跃过程的运动轨迹,其中t0为仿人机器人开始跳跃的时刻,t1为仿人机器人跳跃离地的时刻,t2为仿人机器人落地的时刻,t3为仿人机器人跳跃结束的时刻;根据期望的跳跃高度确定躯干的运动轨迹与脚踝的运动轨迹,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2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3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4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义仿人机器人空中阶段质心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与起跳时的质心高度的高度差H0为起跳的期望高度,由于仿人机器人在空中只受重力作用,空中的状态由仿人机器人离开地面的状态决定,式(2)中v0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质心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且起跳时刻的质心速度v0由仿人机器人的质心加速度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5
积分获得,而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46
由仿人机器人期望的地面受力及仿人机器人所受重力决定;M为仿人机器人整体质量,F1、F2表示仿人机器人所期望的脚底受力。
如图3所示,仿人机器人单次跳跃主要由三个状态组成,分别是:
1)起跳阶段:仿人机器人站立在地面上,通过下肢的运动,推动仿人机器人上身向上运动,使全身具有向上的运动速度,为仿人机器人提供跳跃的动力。在起跳阶段中,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51
fx=ks*vd (6)
其中,kp_jump与kv_jump分别为仿人机器人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位置和速度),q2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度,q2_jump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期望膝关节角度,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52
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速度;fz为仿人机器人上身施加的竖直方向力,且fz=fLz+fRz,可以通过调节kp_jump的大小来调节仿人机器人跳跃的高度;fx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受力,且fx=fLx+fRx,ks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外力与上身期望力矩的PD控制参数,vd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调节vd的大小来调节仿人机器人跳跃过程中水平方向期望受力。
2)空中阶段:仿人机器人在到达期望的离地姿态之后,进入跳跃的空中阶段,仿人机器人在空中只受到竖直方向的重力,完成由起跳阶段到落地调整阶段的过渡,需要将仿人机器人起跳结束姿态调整至落地姿态(为现有技术)。
3)稳定落地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仿人机器人在落地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返回机器人跳跃的初始状态,从而进入下一个跳跃循环。本阶段仿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控制如下:
fx=0 (7)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53
为使仿人机器人保持稳定性,将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受力设为0,竖直方向期望受力由仿人机器人初始跳跃高度zinit决定,kp-landing和kvz分别为仿人机器人落地时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z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54
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经过仿人机器人落地阶段,仿人机器人的状态将回到起跳阶段。
步骤(3),建立仿人机器人跳跃控制方法
对浮动基的广义自由度进行分解:
qf=[px py pz θx θy θz]T (9)
其中px、py、p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位置,θx、θy、θ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姿态;令p=[px py pz]T、θ=[θx θy θz]T,则式(1)可变形为: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1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2
通过分析公式(10)可知,与浮动基固连的仿人机器人躯干运动状态(包括运动位置和姿态)只与仿人机器人脚底受到的外力相关,而且,可以通过仿人机器人期望的状态(见图
2),得到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6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7
通过公式(3)(公式(3)中的质量矩阵、雅克比转换矩阵和重力、科里奥利力矩阵可以直接求出)计算得到仿人机器人所期望的脚底受力,即F1与F2。在获得仿人机器人期望外力与仿人机器人运动状态的基础之上,通过公式(11)的关系,求得仿人机器人下肢各关节驱动力矩τ,从而获得了使仿人机器人产生跳跃运动的控制量。
在仿人机器人跳跃过程中,需要使仿人机器人在跳跃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仿人机器人脚部翻转而引起摔倒情况的发生。因此,在跳跃的过程中,引入仿人机器人稳定的控制条件: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3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4
其中,fLz和fRz分别为仿人机器人左脚和右脚受到的期望外力F1与F2在z方向的分量,[pRx pRy]和[pLx pLy]分别为根据仿人机器人左右脚的期望接触力和力矩计算的ZMP(Zero Moment Point,零力矩点,为仿人机器人脚底受到沿水平方向合力矩为零的位置,若该位置位于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接触点所组成的支撑多边形内,则仿人机器人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翻到)位置,其计算方法如下式: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65
Figure BDA0002909930910000071
其中,pRx0、pRy0、pLx0、pLy0分别为仿人机器人右脚和左脚的在世界坐标系∑w中的位置;在跳跃的过程中,仿人机器人的ZMP需满足如下约束:
Lxminrx<px<Lxmaxax (16)
Lyminry<py<Lymaxay (17)
其中,Lx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x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x与δax分别是沿着x方向的补偿量,使仿人机器人在x方向具有更大的稳定性;Ly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y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y与δay分别是沿着y方向的补偿量,使仿人机器人在y方向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图4所示为实现仿人仿人机器人连续跳跃的流程图,主要过程为:
首先仿人机器人站立于地面之上,进入起跳阶段,对仿人机器人下肢施加驱动力矩τ,使仿人机器人具有向上的运动;当仿人机器人上身位置到达起跳高度,进入空中阶段,空中阶段控制仿人机器人各关节达到落地时的期望姿态;当仿人机器人从空中下落,并与地面接触之后,仿人机器人进入跳跃的落地阶段;通过上述三个阶段,仿人机器人完成了一个跳跃循环,如果未接收到跳跃截止命令,仿人机器人将重新进入到起跳阶段,完成下一个跳跃循环,直到结束跳跃。
所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建立基于浮动基的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
规划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包括起跳阶段、空中阶段和稳定落地阶段;起跳阶段中,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为: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1
fx=ks*vd;稳定落地阶段中,仿人机器人的期望外力为fx=0、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2
建立仿人机器人跳跃控制方法:对浮动基的广义自由度进行分解,将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表示为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3
通过仿人机器人期望的状态,得到仿人机器人所期望的脚底受力F1与F2,进一步获取仿人机器人下肢各关节驱动力矩τ,将所述驱动力矩τ施加至仿人机器人下肢,根据规划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实现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
其中,kp_jump与kv_jump分别为仿人机器人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q2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度,q2_jump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期望膝关节角度,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4
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膝关节角速度,fz为仿人机器人上身施加的竖直方向力,fx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受力,ks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外力与上身期望力矩的PD控制参数,vd为仿人机器人水平方向期望的运动速度,z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位置,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5
为仿人机器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zinit为仿人机器人初始跳跃高度,kp-landing和kvz分别为仿人机器人落地时竖直方向期望外力的PD控制参数,Mij为仿人机器人的质量矩阵,qf为浮动基的6个广义自由度,ql为仿人机器人双腿的关节角度向量,hi为仿人机器人重力、科里奥利力矩阵,Ji1与Ji2为从仿人机器人脚底转换到仿人机器人关节空间的雅克比转换矩阵,i、j=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跳跃的过程中,引入仿人机器人稳定的控制条件: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16
px、py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方向的位置,fLz和fRz分别为所述F1和F2在z方向的分量,[pRx pRy]和[pLx pLy]分别为根据仿人机器人左右脚的期望接触力和力矩计算的ZMP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跳跃的过程中,仿人机器人的ZMP需满足如下约束:Lxminrx<px<Lxmaxax和Lyminry<py<Lymaxay,其中Lx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x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x与δax分别为沿x方向的补偿量,Lymin、Lxmax为仿人机器人脚底与地面形成的支撑多边形沿y方向的最小值与最大值,δry与δay分别为沿y方向的补偿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具体为:对仿人机器人下肢施加驱动力矩τ,仿人机器人进入起跳阶段,当仿人机器人上身位置到达起跳高度,进入空中阶段,控制仿人机器人各关节达到落地时的期望姿态,当仿人机器人从空中下落并与地面接触时,进入落地阶段,完成一个跳跃循环,并且返回机器人跳跃的初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机器人全身动力学方程为: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21
其中Fi为仿人机器人双脚与地面产生的接触力和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机器人跳跃轨迹包括躯干的运动轨迹与脚踝的运动轨迹,具体为: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22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23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24
其中H0为仿人机器人空中阶段质心能达到的最高高度与起跳时的质心高度的高度差,v0为仿人机器人起跳时刻的质心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Figure FDA0002909930900000025
为仿人机器人的质心加速度,M为仿人机器人整体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浮动基的广义自由度进行分解,具体为:qf=[px py pz θx θy θz]T,其中px、py、p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位置,θx、θy、θz分别为浮动基∑f在世界坐标系∑w中沿着x、y、z三个方向的姿态。
CN202110083373.XA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859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73.XA CN112859901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PCT/CN2021/140661 WO2022156476A1 (zh) 2021-01-21 2021-12-23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73.XA CN112859901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901A true CN112859901A (zh) 2021-05-28
CN112859901B CN112859901B (zh) 2021-12-24

Family

ID=7600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373.XA Active CN112859901B (zh) 2021-01-21 2021-01-21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901B (zh)
WO (1) WO20221564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476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76721B (zh) * 2023-04-25 2023-07-1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跳跃轨迹可调的连续跳跃机器人
CN118061248B (zh) * 2024-04-18 2024-07-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单腿机器人的动力学验证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
CN118456474A (zh) * 2024-07-09 2024-08-09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机器人致摔因素确定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5005A (ko) * 2001-09-26 2004-05-31 도꾸리쯔교세이호징 가가꾸 기쥬쯔 신꼬 기꼬 2각 보행식 인간형 로봇
JP2011063240A (ja) * 2009-09-18 2011-03-31 Honda Motor Co Ltd 倒立振子制御型の移動体の制御装置
CN103204193A (zh) * 2013-04-08 2013-07-17 浙江大学 一种欠驱动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方法
CN103273477A (zh) * 2013-05-29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可跳跃的移动机器人
CN112060082A (zh) * 2020-08-19 2020-12-11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仿生强化学习型小脑模型的在线稳定控制仿人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3038A (ja) * 2003-11-20 2005-06-16 Sony Corp 脚式移動ロボット、並びに脚式移動ロボットのための足部構造
CN101525011A (zh) * 2008-03-04 2009-09-09 王慧娟 一种跳跃机器人及采用惯性匹配的运动优化方法
CN105599816B (zh) * 2015-10-20 2018-02-16 浙江大学 一种3d欠驱动双足机器人跳跃运动的步态规划方法
CN110405763B (zh) * 2019-07-24 2020-09-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多关节协同爆发跳跃的规划方法
CN111367327A (zh) * 2020-04-02 2020-07-03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足机器人仿生跳跃动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08793B (zh) * 2020-09-29 2022-03-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控制动量驱动机器人的智能跳跃方法
CN112859901B (zh) * 2021-01-21 2021-12-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5005A (ko) * 2001-09-26 2004-05-31 도꾸리쯔교세이호징 가가꾸 기쥬쯔 신꼬 기꼬 2각 보행식 인간형 로봇
JP2011063240A (ja) * 2009-09-18 2011-03-31 Honda Motor Co Ltd 倒立振子制御型の移動体の制御装置
CN103204193A (zh) * 2013-04-08 2013-07-17 浙江大学 一种欠驱动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方法
CN103273477A (zh) * 2013-05-29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可跳跃的移动机器人
CN112060082A (zh) * 2020-08-19 2020-12-11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仿生强化学习型小脑模型的在线稳定控制仿人机器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EFENG WANG: "Slow walking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multiple disabilities via an application of humanoid robot",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
王申江: "单腿跳跃机器人轨迹规划", 《中国机械工程》 *
胡胜海: "考虑脚掌转动的跳跃机器人动力学与轨迹规划",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6476A1 (zh) * 2021-01-21 2022-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901B (zh) 2021-12-24
WO2022156476A1 (zh)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9901B (zh) 一种仿人机器人连续动态稳定跳跃控制方法
Takenaka et al. Real time motion generation and control for biped robot-2 nd report: Running gait pattern generation
JP3443077B2 (ja) ロボットの運動パターン生成装置及び運動パターン生成方法、並びにロボット
Kajita et al. Biped walking stabilization based on linear inverted pendulum tracking
CN112051741B (zh) 一种双足机器人动态运动生成与控制方法
WO2020233050A1 (zh) 一种双足机器人不平整路面动态跑步步态实现方法
Komura et al. A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biped humanoids that can counteract large perturbations during gait
CN109871018B (zh) 一种具有腰部自由度四足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108009680A (zh)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方法
Chen et al. A trot and flying trot control method for quadruped robot based on optimal foot force distribution
KR20070032778A (ko) 다리식 이동 로봇의 보용생성장치 및 제어장치
CN110405763B (zh) 一种仿人机器人多关节协同爆发跳跃的规划方法
CN114442649B (zh) 一种双足机器人混杂动力学建模和运动规划方法
CN111240339A (zh) 一种双足机器人的仿人步态规划方法
CN113625735A (zh) 基于腿臂复用六足机器人的控制方法和机器人
US7860613B2 (en)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robot
CN114384918A (zh) 基于落足点调整的四足机器人对角步态柔顺控制方法
Guan et al. Virtual-mass-ellipsoid inverted pendulum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3D bipedal locomotion on uneven terrains
Seiwald et al. Quintic spline collocation for real-time biped walking-pattern generation with variable torso height
CN113830197B (zh) 一种应用于双足机器人动态行走的平衡控制方法
Dong et al. On-line gait adjustment for humanoid robot robust walking based on divergence component of motion
US7801643B2 (en)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robot
CN104793621B (zh) 一种模仿肌肉粘弹特性的仿人机器人行走稳定控制方法
Liang et al. Vision-based dynamic gait stair climbing algorithm for quadruped robot
CN109159123A (zh) 一种基于能量最优的机器人翻身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