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44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441A
CN112859441A CN202110179210.1A CN202110179210A CN112859441A CN 112859441 A CN112859441 A CN 112859441A CN 202110179210 A CN202110179210 A CN 202110179210A CN 112859441 A CN112859441 A CN 112859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display module
circuit board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92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记涛
邱珠伟
林科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92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设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导光板;围绕所述导光板周侧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且每个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从而能够在环境光较差时提高显示亮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结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传统RLCD(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反射型液晶显示器)对环境光要求较高,只有在显示器所在的环境光照强度较高,如日光充足,或室内日光灯照度强时,显示器才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而显示器所在的环境光照强度较差,如阴天,或室内光线昏暗时,显示器的显示亮度较差,导致显示效果较差,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在环境光较差时提高显示亮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
设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导光板;
围绕所述导光板周侧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且每个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周侧。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角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角区上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优选地,所述每个边角区的两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界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界区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优选地,所述每个边界区的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电路板;
所述发光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发光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上。
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固定;
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固定。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组件;
所述触控组件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导光板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
所述驱动电路板绑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上。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在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上设置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周侧设置多个发光元件,以在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光较差时,通过多个发光元件补光,通过导光板将光均匀覆盖至显示模组的整个显示区,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导光板和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单个发光元件的光路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四个发光元件的光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四个发光元件的发光范围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导光板和发光元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1、导光板2和多个发光元件3。其中,显示模组1为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导光板2设于显示模组1上,多个发光元件3围绕导光板2的周侧设置,且每个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2设置。导光板2的侧面可以设置多个入光面,且每个入光面可以朝向一个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设置,即导光板2的多个入光面与多个发光元件3一一对应设置,且导光板2的每个入光面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相平行。导光板2的底部(即导光板2靠近显示模组1的一侧)可以设置出光面,以使多个发光元件3发出的光能够从导光板2的侧面进入导光板2,然后从导光板2的底部射出,为导光板2底部的显示模组1补光,提高显示模组1的显示亮度。
多个发光元件3可以均匀分布在导光板2的周侧,即多个发光元件3可以间隔分布在导光板2的周侧,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3的间隔距离相同,以保证导光板2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3输入的光均匀覆盖在显示模组1的显示区。
发光元件3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3设置过少可能导致补光量较少,显示亮度达不到预期,发光元件3设置过多可能导致补光量过多,造成元器件浪费。优选地,发光元件3的个数设置为四个。
显示模组1包括边缘区,边缘区靠近显示模组1的边界设置,多个发光元件3设置在边缘区上,导光板2设置在显示模组1除了边缘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上,以使多个发光元件3可以围绕导光板2的周侧设置。
在发光元件3的个数为四个时,边缘区可以包括四个边角区10。由于显示模组1整体呈矩形体,显示模组1的上表面呈矩形,因此四个边角区10是指显示模组1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区域,即显示模组1上表面的四个边界中任意相邻两边界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区域即为一个边角区10,如图2所示,即一个边角区10对应两条边界。四个发光元件3与四个边角区10一一对应,且每个发光元件3设置在其对应的边角区10上。导光板2位于显示模组1除了四个边角区10之外的其他区域上。
由于每个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都需要朝向导光板2,且每个发光元件3的出光范围并非为180°(发光元件3的出光范围优选为120°),为了保证发光元件3的出光量和显示亮度的均匀性,可以设置边角区10呈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边角区10的两直角边与该边角区10对应的两边界重合。该边角区10对应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可以与该边角区10的斜边平行设置,即该边角区10的两边界与对应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之间的夹角相同,均为45°。
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1左下角的边角区1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a和边界b对应,位于该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a呈45°夹角,且与边界b呈45°夹角。显示模组1右下角的边角区1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b和边界c对应,位于该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b呈45°夹角,且与边界c呈45°夹角。显示模组1左上角的边角区1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a和边界d对应,位于该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a呈45°夹角,且与边界d呈45°夹角。显示模组1右上角的边角区1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d和边界c对应,位于该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d呈45°夹角,且与边界c呈45°夹角。
左下角的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光路如图3所示,四个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光路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仅对发光元件3的光路进行简单示意,并非发光元件3实际的完整光路。四个边角区1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覆盖范围如图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对发光元件3的发光覆盖范围进行简单示意,并非发光元件3实际的完整发光覆盖范围。
在发光元件3的个数为四个时,边缘区也可以包括四个边界区20。由于显示模组1整体呈矩形体,显示模组1的上表面呈矩形,因此四个边界区20是指显示模组1上表面的四个边界处的区域,即显示模组1的上表面的每个边界对应一个边界区20。每个边界区20不用与其边界完全对应,即每个边界区20可以仅位于其边界的中间位置,如图6所示。导光板2位于显示模组1除了四个边界区20之外的其他区域上。
每个边界区20可以呈矩形,且每个边界区20的一条边与其对应的边界重合,每个边界区20上的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与其对应的边界平行设置,且每个发光元件3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2,以保证每个发光元件3射出的光都能进入导光板,且保证显示亮度的均匀性。
如图6所示,显示模组1左侧的边界区2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a对应,位于该边界区2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a相平行。显示模组1下方的边界区2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b对应,位于该边界区2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b相平行。显示模组1右侧的边界区2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c对应,位于该边界区2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c相平行。显示模组1上方的边界区20与显示模组1的边界d对应,位于该边界区20上的发光元件3的发光面与边界d相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光元件3的个数为四个时,四个发光元件4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但其他位置的发光元件4也需靠近显示模组1的边界设置,避免影响显示模组1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电路板4,所述发光电路板4位于显示模组1上,多个发光元件3位于发光电路板4上,且多个发光元件3分别与发光电路板4电性连接。其中,发光电路板4为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一个发光元件3可以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一个发光元件中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以串联或并联在发光电路板4上,发光电路板4可以为每个发光元件3提供驱动电流或驱动电压,以驱动发光元件3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由于发光电路板4仅位于部分显示模组1上,而多个发光元件3仅位于部分发光电路板4上,因此导光板2位于发光电路板4和显示模组1上。
为了保证多个发光元件3的稳定性,将发光电路板4通过粘结层固定在显示模组1与导光板2之间。具体地,所述发光电路板4与所述显示模组1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5,所述发光电路板4与所述显示模组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5固定;所述发光电路板4与所述导光板2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6,所述发光电路板4与所述导光板2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6固定。优选地,第一粘结层5和第二粘结层6可以为胶带等。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组件7,所述触控组件7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3和所述导光板2上。触控组件7与发光元件3和导光板2之间设有粘结层8,使触控组件7通过粘结层8固定在发光元件3和导光板2上。优选地,粘结层8可以为泡棉胶或光学胶等。触控组件7可以感应用户在其上或附加的触摸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装置。
进一步地,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11、上偏光片12和下偏光片13,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4和彩膜基板15,阵列基板14和彩膜基板15之间设置液晶层(图中未示出)。驱动电路板11绑定在显示面板的背部,具体地,驱动电路板11位于阵列基板14的背部(即阵列基板14背离彩膜基板15的一侧),电路走线16从阵列基板14的正面(即阵列基板14靠近彩膜基板15的一侧)沿阵列基板14的侧面延伸至阵列基板14的背部,并与驱动电路板11电性连接,从而使阵列基板14通过电路走线16与驱动电路板11电性连接。其中,驱动电路板11为柔性电路板,用于驱动显示模组1。
下偏光片13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部,发光电路板4和上偏光片12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具体地,下偏光片13设置在阵列基板14的背部,发光电路板4和上偏光片12设置在彩膜基板15上。上偏光片12和下偏光片13负责配合液晶偏转,控制光量。导光板2设置在所述发光电路板4和所述上偏光片12上。优选地,导光板2的材料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有机玻璃)等。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盖板(图中未示出),盖板可以位于触控模组上,以对显示装置进行保护。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能够在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上设置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周侧设置多个发光元件,以在显示装置所处的环境光较差时,通过多个发光元件补光,通过导光板将光均匀覆盖至显示模组的整个显示区,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进而提高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具体地,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
设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导光板;
围绕所述导光板周侧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且每个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
导光板的侧面可以设置多个入光面,且每个入光面可以朝向一个发光元件的出光面设置,即导光板的多个入光面与多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导光板的每个入光面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相平行。导光板的底部可以设置出光面,以使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能够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导光板,然后从导光板的底部射出,为导光板底部的显示模组补光,提高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
优选地,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周侧。
多个发光元件可以均匀分布在导光板的周侧,即多个发光元件可以间隔分布在导光板的周侧,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发光元件的间隔距离相同,以保证导光板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输入的光均匀覆盖在显示模组的显示区。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角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角区上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由于显示模组整体呈矩形体,显示模组的上表面呈矩形,因此四个边角区是指显示模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位置区域,即显示模组上表面的四个边界中任意相邻两边界相交所构成的直角区域即为一个边角区,即一个边角区对应两条边界。四个发光元件与四个边角区一一对应,且每个发光元件设置在其对应的边角区上。导光板位于显示模组除了四个边角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每个边角区的两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界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界区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由于显示模组整体呈矩形体,显示模组的上表面呈矩形,因此四个边界区是指显示模组上表面的四个边界处的区域,即显示模组的上表面的每个边界对应一个边界区。每个边界区不用与其边界完全对应,即每个边界区可以仅位于其边界的中间位置。导光板位于显示模组除了四个边界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上。
优选地,所述每个边界区的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电路板;
所述发光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发光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上。
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固定;
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固定。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组件;
所述触控组件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导光板上。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
所述驱动电路板绑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上。
另外,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RF电路,RF电路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RF电路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电路可与各种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是移动终端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用户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地,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用户设备。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显示模组中的触控组件也可以作为输入单元,例如,触控组件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模组中的显示面板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具体地,当触控组件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移动终端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翻盖合上或者关闭时产生中断。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移动终端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RF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用户设备的通信。
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传输模块,通过传输模块(例如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接收请求、发送信息等,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可以理解的是,传输模块并不属于移动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移动终端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移动终端还包括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该,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反射型液晶显示模组;
设于所述显示模组上的导光板;
围绕所述导光板周侧设置的多个发光元件,且每个发光元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均匀分布在所述导光板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角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角区上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边角区的两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面之间的夹角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四个边界区,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包括四个发光元件;
每个边界区对应设置一个发光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边界区的边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出光面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电路板;
所述发光电路板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上,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上,并与所述发光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固定;
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第二粘结层,所述发光电路板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组件;
所述触控组件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导光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驱动电路板、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
所述驱动电路板绑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发光电路板和所述上偏光片上。
CN202110179210.1A 2021-02-07 2021-02-07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859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9210.1A CN112859441A (zh) 2021-02-07 2021-02-07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9210.1A CN112859441A (zh) 2021-02-07 2021-02-07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441A true CN112859441A (zh) 2021-05-28

Family

ID=75989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9210.1A Pending CN112859441A (zh) 2021-02-07 2021-02-0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44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922A (zh) * 1998-06-02 2000-1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配置前照光的触摸屏装置
US20050276566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Keiji Iimura Surface illuminator using point light source
CN102691944A (zh) * 2012-06-06 2012-09-26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Led侧背光模组
TW201319677A (zh) * 2011-11-02 2013-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具有光補償模組的反射型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2922A (zh) * 1998-06-02 2000-11-08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配置前照光的触摸屏装置
US20050276566A1 (en) * 2004-06-14 2005-12-15 Keiji Iimura Surface illuminator using point light source
TW201319677A (zh) * 2011-11-02 2013-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具有光補償模組的反射型顯示裝置
CN102691944A (zh) * 2012-06-06 2012-09-26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Led侧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07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openings
CN107436685B (zh) 显示装置、自发光的显示面板及手势识别方法
EP337964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EP3543775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468879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성을 이용한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971646B2 (en) Camera module,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US10747050B2 (en) Display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JP2019514044A (ja) 覗き見防止フィルム、表示装置、端末、および覗き見防止フィルムと表示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
KR20140074210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241896B2 (ja) 電子機器、表示画面アセンブリ及びカバープレート
KR102484520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미들 프레임
CN110047382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EP2863256A1 (en) Ito thin film for a terminal apparatus
CN110196617B (zh) 移动终端
CN109348016B (zh) 一种显示屏、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208079155U (zh) 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12859441A (zh) 显示装置
CN109151102B (zh) 电子设备
EP4040225B1 (en) Display panel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200009161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아이콘 배열 방법
CN215450182U (zh) 一种带有光感功能的光学指纹设备
US11963425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displays with curved surfaces
CN211087194U (zh) 一种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6391081U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3028136U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