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9252B -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9252B
CN112859252B CN202110076973.3A CN202110076973A CN112859252B CN 112859252 B CN112859252 B CN 112859252B CN 202110076973 A CN202110076973 A CN 202110076973A CN 112859252 B CN112859252 B CN 1128592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dapter
locking
elastic claw
cor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69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9252A (zh
Inventor
董伟强
闫永杰
杨晓楠
徐骏
王猛
孙明杰
彭川
李卫可
武学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Opto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69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9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9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02B6/387Connector plugs comprising two complementary members, e.g. shells, caps, covers, locked togeth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 G02B6/3891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双芯插头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外壳体可拆连接;锁紧弹爪,处于内壳体的外侧面,从前向后悬伸;双向挡止结构,处设置于内壳体上,用于与外壳体在前后两个方向上挡止配合;镂空长槽,设于外壳体上,对应于锁紧弹爪布置而使锁紧弹爪的至少部分露出外壳体以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挡止配合;下压结构,设于外壳体上,且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移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而使锁紧弹爪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解锁。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如果需要更换双芯插头的极性,只需要将内壳体从外壳体中取出,调换内壳体的姿态后重新装入外壳体,即完成极性的调换,操作方便、安装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讯技术的迅速普及,其在产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配套的光插接部件即光纤连接器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目前使用较多的双工LC连接器及其适配器如图1-2所示,双工LC连接器2包括成对的LC插头以及固定卡装两个LC插头的固定卡壳,LC插头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外侧面的弹爪20,弹爪20的中部两侧设有凸台21,固定卡壳上具有悬伸到成对LC插头的弹爪20上侧的压板22。适配器1的插接腔内设有卡台10,卡台10朝下凸出于腔壁。在双工LC连接器2与适配器1插接连接时,卡台10滑过凸台21,并对LC插头在插接方向上锁止限位。在需要解锁时,按压压板22并下压弹爪20,使凸台21让开卡台10,此时LC插头和适配器即解除锁止限位。
这种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也较为方便,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因光纤通讯包含收、发两种传输途径,现场安装使用会存在不同的传输方向要求,有时需要调整双工连接器的对应位置,即需要进行极性转换,这就需要将双工LC的两个LC插头分别从固定卡壳上拆下,调换位置后重新安装,这样操作过程繁琐,拆装较为不便而且容易损坏壳体,另外两个LC插头结构相同,拆装后稍不注意容易将两个LC插头混淆导致安装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芯插头,用以解决现有的双工连接器极性转换不便,而且容易出错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的双芯插头所包含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包括:
内壳体,其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接线的插接内芯,插接内芯从内壳体的前端露出并构成插接端;
外壳体,为套体结构,滑动套装在内壳体外侧,内、外壳体可拆连接;
锁紧弹爪,处于内壳体的外侧面,从前向后悬伸,用于在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与适配器锁紧连接时,伸入适配器的对应卡口中,并被卡口前侧的抵挡凸台所挡;
双向挡止结构,设置于内壳体上,用于与外壳体在前后两个方向上挡止配合,以限制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有限的相对滑动行程;
镂空长槽,设于外壳体上,对应于锁紧弹爪布置而使锁紧弹爪的至少部分露出外壳体以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挡止配合;
下压结构,设于外壳体上,且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移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而使锁紧弹爪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解锁。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在应用于双芯插头时,如果需要更换双芯插头的极性,只需要将内壳体从外壳体中取出,调换内壳体的姿态后重新装入外壳体,即完成极性的调换,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不会造成在极性调换过程中插接内芯安装出错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两个插接内芯在矩形内壳体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锁紧弹爪处于矩形的宽边所对应的内壳体外壁上。这样的结构形式,锁紧弹爪仅在矩形内壳体的长边方向上占用一定空间,而不再占用矩形内壳体宽边方向上的空间,尽可能的实现了插头壳体组件的小型化。
更进一步的,锁紧弹爪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分处于内壳体的相对侧壁上。这样在插接锁紧时,能够使插头壳体组件的相对两侧都具有锁紧力,锁紧连接较为可靠,而且两侧受力均匀,在插拔过程中不会因为单侧受力而损坏单侧的锁紧结构。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双向挡止结构包括靠后设置、且在向前的方向上与外壳体相挡的后挡止结构,以及靠前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与外壳体相挡的前挡止结构,所述后挡止结构为设于内壳体上的弹性卡钩,与镂空长槽后槽壁钩挂挡止,所述前挡止结构为锁紧弹爪前端面,前挡止结构与镂空长槽的前端配合挡止,弹性卡钩的弹性变形能够使内壳体装入和脱出外壳体。这种双向挡止结构的设置方式充分利用了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其他功能结构,简化了内、外壳体的结构,尽可能的使内、外壳体的体积最小化。
进一步的,下压结构由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构成,镂空长槽供适配器的抵挡凸台滑入而与其内的锁紧弹爪配合,锁紧弹爪尾部的侧边缘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为阶梯形面,包括靠前的低平面和靠后的高平面,低平面与高平面之间具有过渡面;低平面所处的高度低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的顶面,而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移过程下压锁紧弹爪,使锁紧弹爪避开抵挡凸台,以供插头壳体组件从适配器中拔出;高平面所处的高度高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的顶面,而在外壳体带动内壳体推入适配器内时,锁紧弹爪尾部伸于高平面下侧或过渡面下侧而在拔出的方向被抵挡凸台所挡。通过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对锁紧弹爪进行下压,能够缩短锁紧弹爪的悬伸长度,而且使锁紧弹爪整体沉于镂空长槽内,整个双芯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实现双芯插头壳体组件的小型化。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锁紧弹爪尾部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这样在向后拉动外壳体时,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仅对锁紧弹爪的悬伸端施加下压力,能够较为轻松的下压锁紧弹爪,解锁操作更加便捷。
此外,锁紧弹爪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分处于内壳体的相对侧壁上,外壳体上对应于两锁紧弹爪的镂空长槽宽度不同,以防误插。锁紧弹爪成对布置,能够使插头壳体组件的相对两侧都具有锁紧力,锁紧连接较为可靠,两侧受力均匀,在插拔过程中不会因为单侧受力而损坏单侧的锁紧结构,而且两侧镂空长槽宽度不同,能够便于在进行极性调换后避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以错误的姿态插入适配器而达不到极性调换的目的。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及光纤,插头壳体组件包括:
内壳体,其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接线的插接内芯,插接内芯从内壳体的前端露出并构成插接端,光纤伸入内壳体内并与插接内芯连接;
外壳体,为套体结构,滑动套装在内壳体外侧,内、外壳体可拆连接;
锁紧弹爪,处于内壳体的外侧面,从前向后悬伸,用于在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与适配器锁紧连接时,伸入适配器的对应卡口中,并被卡口前侧的抵挡凸台所挡;
双向挡止结构,设置于内壳体上,用于与外壳体在前后两个方向上挡止配合,以限制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有限的相对滑动行程;
镂空长槽,设于外壳体上,对应于锁紧弹爪布置而使锁紧弹爪的至少部分露出外壳体以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挡止配合;
下压结构,设于外壳体上,且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移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而使锁紧弹爪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解锁。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在应用时,如果需要更换双芯插头的极性,只需要将内壳体从外壳体中取出,调换内壳体的姿态后重新装入外壳体,即完成极性的调换,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不会造成在极性调换过程中插接内芯安装出错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两个插接内芯在矩形内壳体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锁紧弹爪处于矩形的宽边所对应的内壳体外壁上。这样的结构形式,锁紧弹爪仅在矩形内壳体的长边方向上占用一定空间,而不再占用矩形内壳体宽边方向上的空间,尽可能的实现了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以及双芯插头的小型化。
更进一步的,锁紧弹爪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分处于内壳体的相对侧壁上。这样在插接锁紧时,能够使插头壳体组件的相对两侧都具有锁紧力,锁紧连接较为可靠,而且两侧受力均匀,在插拔过程中不会因为单侧受力而损坏单侧的锁紧结构。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双向挡止结构包括靠后设置、且在向前的方向上与外壳体相挡的后挡止结构,以及靠前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与外壳体相挡的前挡止结构,所述后挡止结构为设于内壳体上的弹性卡钩,与镂空长槽后槽壁钩挂挡止,所述前挡止结构为锁紧弹爪前端面,前挡止结构与镂空长槽的前端配合挡止,弹性卡钩的弹性变形能够使内壳体装入和脱出外壳体。这种双向挡止结构的设置方式充分利用了内壳体和外壳体上的其他功能结构,简化了内、外壳体的结构,尽可能的使内、外壳体的体积最小化。
进一步的,下压结构由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构成,镂空长槽供适配器的抵挡凸台滑入而与其内的锁紧弹爪配合,锁紧弹爪尾部的侧边缘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为阶梯形面,包括靠前的低平面和靠后的高平面,低平面与高平面之间具有过渡面;低平面所处的高度低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的顶面,而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移过程下压锁紧弹爪,使锁紧弹爪避开抵挡凸台,以供插头壳体组件从适配器中拔出;高平面所处的高度高于适配器的抵挡凸台的顶面,而在外壳体带动内壳体推入适配器内时,锁紧弹爪尾部伸于高平面下侧或过渡面下侧而在拔出的方向被抵挡凸台所挡。通过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对锁紧弹爪进行下压,能够缩短锁紧弹爪的悬伸长度,而且使锁紧弹爪整体沉于镂空长槽内,整个双芯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助于实现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以及双芯插头的小型化。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锁紧弹爪尾部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这样在向后拉动外壳体时,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仅对锁紧弹爪的悬伸端施加下压力,能够较为轻松的下压锁紧弹爪,解锁操作更加便捷。
此外,锁紧弹爪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分处于内壳体的相对侧壁上,外壳体上对应于两锁紧弹爪的镂空长槽宽度不同,以防误插。锁紧弹爪成对布置,能够使插头壳体组件的相对两侧都具有锁紧力,锁紧连接较为可靠,两侧受力均匀,在插拔过程中不会因为单侧受力而损坏单侧的锁紧结构,而且两侧镂空长槽宽度不同,能够便于在进行极性调换后避免双芯插头以错误的姿态插入适配器而达不到极性调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双工LC插头与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双工LC插头与适配器的锁紧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与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与适配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与适配器在锁紧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内外壳体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外壳体的剖切图;
图9为显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双芯插头更换极性过程的示意图。
图中:1、适配器;10、卡台;2、双工LC连接器;20、弹爪;21、凸台;22、压板;3、适配器;30、对接插孔;31、插接腔;32、卡口;33、抵挡凸台;331、上抵挡凸台;332、下抵挡凸台;330、抵挡凸台后立面;4、插头壳体组件;40、内壳体;400、弹性卡钩;401、锁紧弹爪;4010、锁紧弹爪尾部;4011、锁紧弹爪前端面;41、外壳体;410、推拉手柄;411、镂空长槽;4111、上镂空长槽;4110、下镂空长槽;4112、镂空长槽后槽壁;412、高平面;413、低平面;414、过渡面;415、上下侧壳壁;416、前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用于与适配器在前后方向上插装配合,从而实现光纤信号的连接传递。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7、图9和图10所示,双芯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4以及伸入到插头壳体组件4中的光纤,插头壳体组件4包括内壳体40和外壳体41,内壳体40中固定有插接内芯,插接内芯有两个,光纤从后端伸入到内壳体40中且与对应插接内芯的后端连接,从而实现光纤与插头壳体组件4的连接。插接内芯前端从内壳体40的前端露出,以构成用于与适配器插接配合的插接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双芯插头和适配器来说,插接端均为对应双芯插头或适配器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外壳体41为套体结构,外壳体4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套装在内壳体40外侧,外壳体41在垂直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相应的内壳体40在垂直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也是矩形,外壳体41和内壳体40截面的长度方向均在上下方向上行延伸布置,两个插接内芯在矩形内壳体40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排。
本实施例中,内壳体40的外部结构在上下方向对称设置,其具有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对称面。内壳体40上下两个平面上,即矩形内壳体40宽边所对应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双向挡止结构,相应的,外壳体41的上下侧壳壁415上均设有镂空长槽411,双向挡止结构与对应镂空长槽411配合,以使内壳体40相对外壳体4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有限的相对滑动行程。本实施例中将双向挡止结构设置在矩形内壳体40宽边对应的外侧壁上,以使双向挡止结构仅在矩形内壳体40的长边方向上占用一定空间,而不占用矩形内壳体40宽边方向上的空间,以尽可能的实现双芯插头在矩形内壳体40宽边方向上的小型化。
具体地,如图4、图7至图9所示,双向挡止结构包括前挡止结构和后挡止结构,内壳体40上下两个平面上均靠后设置有凹槽,上平面上的凹槽槽口朝上,下平面上的凹槽槽口朝下,凹槽的后侧槽壁面上设置有弹性卡钩400,弹性卡钩400朝向前侧延伸,弹性卡钩400的前部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内壳体40外侧凸出布置,弹性卡钩400即为后挡止结构,弹性卡钩400前部的外凸部分后端面为平面,以与镂空长槽后槽壁4112配合挡止,从而限制内壳体40相对外壳体41向后移动。弹性卡钩400的后部靠近凹槽槽口设置,以在弹性卡钩400与凹槽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内壳体40内侧下压弹性卡钩400前部的外凸部分,可使弹性卡钩400整体位于凹槽内,以避让镂空长槽后槽壁4112,从而使内壳体40由前向后从外壳体41中脱出,实现内壳体40与外壳体41的可拆连接。
本实施例中,镂空长槽411由后向前延伸,镂空长槽411的前端设有连接镂空长槽411两个槽壁的前挡块416,内壳体40上下两个平面上均设有锁紧弹爪401,锁紧弹爪401位于内壳体40的前侧,且从前向后悬伸,锁紧弹爪尾部4010的悬伸端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外侧凸出布置,锁紧弹爪前端面4011为平面,以形成前挡止结构,与镂空长槽411上前挡块416的后端面挡止配合,从而限制内壳体40相对外壳体41向前移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7至图9所示,弹性卡钩400前部外凸部分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外侧的面为由前向后延伸布置的倾斜面,倾斜面可起引导作用,便于内壳体40由后向前装配在外壳体41中,实现内壳体40与外壳体41的装配。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7至图9所示,锁紧弹爪401的前端固定在内壳体40上,后端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内壳体40外侧倾斜布置,锁紧弹爪401的前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上下方向的对应侧镂空长槽411的槽宽,后侧的锁紧弹爪尾部4010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边缘均朝向外侧凸出布置,且锁紧弹爪尾部4010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对应侧镂空长槽411的宽度,以在外壳体41与内壳体40装配的过程中,使锁紧弹爪尾部4010两侧的凸出部分位于对应侧镂空长槽411的槽壁底面下侧。
如图4和图6所示,与本实施例中的双芯插头插装配合的适配器3包括适配器壳体和对接插孔30,对接插孔30用于与双线插头上的插接内芯对插配合。适配器壳体的垂直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本实施例中四个双线插头与同一个适配器3对插配合,适配器3具有插接腔31,插接腔31包括四个并列布置且用于与各双线插头对插的插接位,四个插接位在矩形适配器壳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各插接位对应两个对接插孔30,且两个对接插孔30在矩形适配器3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布置,使各插接位上对插接孔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插接腔31中插接位的排列方向,以充分利用插接腔31内部空间,进而减小适配器3的占用空间,而且也在适配器3与对应双芯插头插装配合后,使矩形适配器3的宽边方向对应双线插头中插头壳体组件4的长边方向。
本实施例中,适配器壳体的插接位对应双芯插头的插接方向,各插接位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相邻两插接位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布置。各插接位处,在适配器壳体前端的上下侧面上均设置有抵挡凸台33,抵挡凸台33的后侧设有卡口32,于卡口32的后侧设置有导向凸条,导向凸条沿插接方向延伸,抵挡凸台33与导向凸条的高度和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均相等。在双芯插头与各插接位插装配合的过程中,前后方向上对应布置的抵挡凸台33和导向凸条与双芯插头上的同一个镂空长槽411导向配合,导向凸条的设置可对双芯插头起导向作用,能够增长导向距离,使双芯插头具有确定的插入方向,避免双芯插头在垂直于插入方向上晃动,保证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具有更好的插接对准效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四个插接位的条件下,导向凸条的设置可无需在插接位排列方向上预留供不同双芯插头插入时的活动间隙,尽可能的实现适配器3的紧凑程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7、图9和图10所示,双芯插头的内壳体40上锁紧弹爪401与弹性卡钩400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以在两者之间形成预留空间,该预留空间用于在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的对应插接位插装配合时,使抵挡凸台33进入到预留空间,并使抵挡凸台后立面330与锁紧弹爪401后立面在前后方向上挡止配合以阻止双芯插头从适配器3中脱出,实现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的锁紧连接。
具体的,在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上对应插接位插装配合的过程中,抵挡凸台33沿镂空长槽411从内壳体40的前侧向后侧移动,抵挡凸台33上朝向插接腔31的端面与内壳体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锁紧弹爪401前部上端面与内壳体对称平面之间的距离,且小于锁紧弹爪401后部上端面与内壳体对称面之间的距离,即对于上侧的抵挡凸台33和锁紧弹爪401来说,抵挡凸台33上朝向插接腔31的端面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锁紧弹爪401前部上端面与锁紧弹爪401后部上端面之间,以在抵挡凸台33经过锁紧弹爪401时,使抵挡凸台33滑过锁紧弹爪401,并下压锁紧弹爪401使锁紧弹爪401朝向内壳体40内侧收拢,直至抵挡凸台33越过锁紧弹爪401,在抵挡凸台33越过锁紧弹爪401后,锁紧弹爪401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弹并伸入到抵挡凸台33后侧的卡口32内,锁紧弹爪401后端面与抵挡凸台后立面330在前后方向上挡止配合,以使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处于锁紧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以及图7至图9所示,在插头壳体组件4的外壳体41后端设置有推拉手柄410,推拉手柄410设置在上侧壳壁上,且向后延伸,在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插装到位后,锁紧弹爪前端面4011与镂空长槽411前侧的前挡块416之间具有间隔,以满足外壳体41可相对内壳体40由前向后滑动,在需要双芯插头从适配器3中拔出时,向后拉动推拉手柄410,使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向后滑动,从而解除锁紧弹爪401后端面对抵挡凸台后立面330的挡止作用。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体41上设有下压结构,该下压结构可在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向后滑动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401,而使锁紧弹爪401与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解锁。具体的,下压结构由外壳体41上镂空长槽411的槽壁底面构成,槽壁底面为阶梯形面,包括靠前设置的低平面413和靠后设置的高平面412,还包括连接在低平面413与高平面412之间的过渡面414。此处的低平面413和高平面412均是指当相应的镂空长槽411朝上布置时两平面的相对高度,若以内壳体40的对称平面作为参照平面,那么低平面413与该参照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高平面412与该参照平面之间的距离。
在内壳体40由后向前强装入外壳体41,且弹性卡钩400与镂空长槽后槽壁4112挡止时,锁紧弹爪尾部4010左右两侧的凸出部分与高平面412接触,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与过渡面414接触。本实施例中,在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插装配合的过程中,抵挡凸台33的下端面,即抵挡凸台33的朝向插接腔31的端面低于高平面412,以满足抵挡凸台33对锁紧弹爪401的下压,使抵挡凸台33滑过锁紧弹爪401。抵挡凸台33的朝向插接腔31的端面高于低平面413,在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解锁过程中,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向后移动,在过渡面414和低平面413的引导作用下,锁紧弹爪尾部4010的凸出部分会被下压而逐渐朝向内壳体40收拢直至与低平面413接触,由于抵挡凸台33的朝向插接腔31的端面高于低平面413,所以当锁紧弹爪401与低平面413接触时,抵挡凸台33的下端面高于锁紧弹爪401,即抵挡凸台33与锁紧弹爪401在前后方向上失去相互挡止作用,继续向后拉动推拉手柄410,使前挡块416与锁紧弹爪前端面4011挡止配合,以带动内壳体40向后移动,从而将双芯插头整体从插接腔31中拔出,实现推拉连接器与适配器3的解锁。
如图4和图5所示,适配器3壳体上卡口32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以形成镂空口,镂空口的设置便于适配器3壳体注塑时抽芯成型,而且镂空口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工人对对应锁紧弹爪401锁紧状态的观察,便于适配器3与双芯插头的对插操作。
本实施例中,双芯插头上两个插接内芯的极性不同,在连接器使时,有时候需要进行极性转换,即调换与适配器3上对接插孔30插配的插接内芯的位置。由于本实施例中双芯插头的内壳体40和外壳体41可拆连接,在需要调换极性时,只需要通过按压弹性卡钩400前部的外凸部分,解除弹性卡钩400与镂空长槽后槽壁4112之间的挡止作用,即可使内壳体40由前先后从外壳体41中脱出,然后旋转内壳体40,如图10所示,以调换内壳体40中插接内芯的极性,使内壳体40以调整过极性后的姿态插装入外壳体41中,最后使外壳体41带动内壳体40与适配器3插装配合,即完成双芯插头与适配器3连接的极性调换,整个极性调换过程操作方便,便于实现。
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外壳体41上下两侧壁上的镂空长槽411宽度不同,下镂空长槽4110的宽度小于上镂空长槽4111的宽度,相应的,适配器3壳体上同一个插接位处上下两组抵挡凸台33的宽度也不同,上抵挡凸台33的宽度大于下抵挡凸台33的宽度,而且同一个插接位处上抵挡凸台33的宽度与外壳体41上上镂空长槽4111的宽度相同,下抵挡凸台33的宽度与外壳体41上下镂空长槽4110的宽度相同,以在双芯插头极性调换过程中避免双芯插头以错误的姿态插入适配器3而达不到极性调换的目的,从而可避免极性调换过程中插接内芯安装出错的问题。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二: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与本实施例中双芯插头适配的适配器壳体中插接位仅有一个,即一个适配器壳体与一个双芯插头插接适配,双芯插头的内壳体上,锁紧弹爪设置在矩形内壳体长边对应的外侧壁上,相应的镂空长槽设置在矩形外壳体长边对应的外侧壁上,适配器壳体上抵挡凸台与镂空长槽的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三: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仅内壳体上侧壁上设置锁紧弹爪和弹性卡钩,下侧壁不设置锁紧弹爪与弹性卡钩,上侧壁上的锁紧弹爪与适配器壳体上侧卡口配合,实现双芯插头与适配器的锁紧配合,与内壳体下侧壁对应的适配器壳体上的抵挡凸台与导向凸条在前后方向上连续设置,即适配器壳体下侧的抵挡凸台与导向凸条之间不设置卡口。
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仅内壳体下侧壁上设置锁紧弹爪与弹性卡钩,上侧壁不设置锁紧弹爪与弹性卡钩,相应的与内壳体上侧壁对应的适配器壳体上的抵挡凸台与导向凸条之间不设置卡口。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四: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镂空长槽的前端不设置前挡块,双向挡止结构包括弹性卡钩和设置在内壳体左右侧面上的前凸块,前凸块形成前挡止结构,相应的在外壳体的左右内侧面上设置有内凸起,在外壳体相对内壳体向后滑动的过程中,前凸块后端面与内凸起的前端面相互挡止,以使外壳体带动内壳体从插接腔中拔出。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五: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下压结构包括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布置,下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左右内侧壁上,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镂空长槽内侧的凸棱,左右方向上两个凸棱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锁紧弹爪尾部凸出部分的宽度,凸棱位于外壳体的前侧,在内壳体与外壳体装配到位后,锁紧弹爪尾部的凸出部分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接触,对于上侧凸棱来说,其高于锁紧弹爪前部上端面,在使双芯插头与适配器解锁过程中,外壳体向后移动,凸棱随之后移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尾部,以使锁紧弹爪尾部向下收拢,从完成实现双芯插头与适配器的解锁。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六: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锁紧弹爪尾部宽度方向上仅单侧在左右方向上向外凸出设置,且在内壳体与外壳体强装配合后,锁紧弹爪尾部单侧凸出的部分位于外壳体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七:
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壳体上下侧壁上镂空长槽的宽度相同,外壳体上下侧均设置有用于与适配器插接位上下侧对应插接的标志,以在双芯插头极性调换过程中避免双芯插头以错误的姿态插入适配器而达不到极性调换的目的。
本发明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的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双芯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与上述双芯插头的具体实施例一至具体实施例七中插头壳体组件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包括:
内壳体(40),其内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接线的插接内芯,插接内芯从内壳体(40)的前端露出并构成插接端;
外壳体(41),为套体结构,滑动套装在内壳体(40)外侧,内、外壳体可拆连接;
锁紧弹爪(401),处于内壳体(40)的外侧面,从前向后悬伸,用于在双芯插头壳体组件与适配器(3)锁紧连接时,伸入适配器(3)的对应卡口(32)中,并被卡口(32)前侧的抵挡凸台(33)所挡;
双向挡止结构,设置于内壳体(40)上,用于与外壳体(41)在前后两个方向上挡止配合,以限制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有限的相对滑动行程;
镂空长槽,设于外壳体(41)上,对应于锁紧弹爪(401)布置而使锁紧弹爪(401)的至少部分露出外壳体(41)以与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挡止配合;
下压结构,设于外壳体(41)上,且在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向后滑移的过程中下压锁紧弹爪(401),而使锁紧弹爪(401)与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内壳体(40)在垂直于前后方向上的截面为矩形,两个插接内芯在矩形内壳体(40)的长边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锁紧弹爪(401)处于矩形的宽边所对应的内壳体(40)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锁紧弹爪(401)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401)分处于内壳体(40)的相对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双向挡止结构包括靠后设置、且在向前的方向上与外壳体(41)相挡的后挡止结构,以及靠前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与外壳体(41)相挡的前挡止结构,所述后挡止结构为设于内壳体(40)上的弹性卡钩(400),与镂空长槽后槽壁(4112)钩挂挡止,所述前挡止结构为锁紧弹爪前端面(4011),前挡止结构与镂空长槽的前端配合挡止,弹性卡钩(400)的弹性变形能够使内壳体(40)装入和脱出外壳体(4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下压结构由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构成,镂空长槽供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滑入而与其内的锁紧弹爪(401)配合,锁紧弹爪尾部(4010)的侧边缘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为阶梯形面,包括靠前的低平面(413)和靠后的高平面(412),低平面(413)与高平面(412)之间具有过渡面(414);低平面(413)所处的高度低于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的顶面,而在外壳体(41)相对内壳体(40)向后滑移过程下压锁紧弹爪(401),使锁紧弹爪(401)避开抵挡凸台(33),以供插头(4)壳体组件从适配器(3)中拔出;高平面(412)所处的高度高于适配器(3)的抵挡凸台(33)的顶面,而在外壳体(41)带动内壳体(40)推入适配器(3)内时,锁紧弹爪尾部(4010)伸于高平面(412)下侧或过渡面(414)下侧而在拔出的方向被抵挡凸台(33)所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锁紧弹爪尾部(4010)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均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处于镂空长槽的槽壁底面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其特征是,锁紧弹爪(401)成对布置,同对的两个锁紧弹爪(401)分处于内壳体(40)的相对侧壁上,外壳体(41)上对应于两锁紧弹爪(401)的镂空长槽宽度不同,以防误插。
8.一种双芯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组件及光纤,其特征是,插头壳体组件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光纤伸入内壳体(40)内并与插接内芯连接。
CN202110076973.3A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Active CN112859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6973.3A CN112859252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6973.3A CN112859252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52A CN112859252A (zh) 2021-05-28
CN112859252B true CN112859252B (zh) 2022-03-11

Family

ID=7600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6973.3A Active CN112859252B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92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6356A2 (en) * 2018-06-28 2020-01-02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Adjustable polarity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ortened rotatable boot assembl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7971A1 (de) * 2005-09-26 2007-03-28 Rako Electronic Data Technology GmbH Einfach herzustellender Stecker für Lichtwellenleiter
WO2017003934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Bayonet lock mpo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7971A1 (de) * 2005-09-26 2007-03-28 Rako Electronic Data Technology GmbH Einfach herzustellender Stecker für Lichtwellenleiter
WO2017003934A1 (en) * 2015-07-02 2017-01-05 Senko Advanced Components, Inc. Bayonet lock mpo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9252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62115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US9823425B2 (en) Dust-proof apparatus and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JP4639315B2 (ja) 光コネクタ
CN110824628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及其组件
US7052186B1 (en) Secondary latch sleeve for connector connections
US8083547B2 (en) High density pluggable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nnector
JP2771870B2 (ja) 光コネクタ
US20160327757A1 (en) Push-pull type fiber optic connector assembly
US9958623B1 (en) Tool for plug, plug and cable with plug
US20160018606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12612087B (zh) 一种插头壳体组件、推拉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US20170090127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N113933943B (zh) 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适配器
CN112859252B (zh) 一种双芯插头壳体组件及双芯插头
CN210243897U (zh) 新型mpo光纤适配器
US20100232757A1 (en) Lc adapter
CN113238329B (zh) 锁紧机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08808384B (zh) 一种具有锁紧结构的hdmi电连接器组件
CN114498185A (zh) 光电连接器
CN210123488U (zh) 一种极性可变的光纤连接器
JP2000147323A (ja) コネクタプラグ
CN210243896U (zh) 新型lc适配器
CN220855262U (zh) 集成式光衰减器
CN210119605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19892487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2

Address after: 201100 floor 10, building 5, No. 525, Yuanji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VIC Optoelectronic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3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