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8658B -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8658B
CN112858658B CN202110097129.9A CN202110097129A CN112858658B CN 112858658 B CN112858658 B CN 112858658B CN 202110097129 A CN202110097129 A CN 202110097129A CN 112858658 B CN112858658 B CN 1128586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reaking
cutting element
pipe
horizonta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71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8658A (zh
Inventor
喻晴
陈翔
周中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aoli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Quicking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aoli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Quicking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aoli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Quicking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aoli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71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8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5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1111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5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8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86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F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F1/00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Apparatus therefor
    • B26F1/38Cutting-out; Stamping-out
    • B26F1/44Cutters therefor; D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包括本体、破管部件以及导流部件,破管部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切割元件以及撑开元件。其优点在于,利用破管结构,可以在密封状态下对样品管进行破坏,使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与反应溶液混合,进而进行后续的操作与观察,使整个检测过程为全封闭式检测,无任何暴露风险、感染风险;破管结构包括多个切割元件以及撑开元件,简化破坏样品管的步骤,施加较少的压力即可将样品管破坏,并使样品管内的溶液通过导流部件快速流出,提高混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化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体外诊断或体外检测时,为了能够快速地获得定性结果,通常会采用层析试纸与试管的组合作为快速诊断工具或快速检测工具。一般而言,进行诊断或检测的样品通常会具有一些危险性,如具有一定的毒性、传染性。使用完毕的试管会被当做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理。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试管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检测时,需要进行反应溶液配制、取样等操作,耗时耗力。此外,在检测时,待检测样品大都处于暴露状态,容易危害检测人员的健康。如使用咽拭子采集样品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咽拭子会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或者使用密封容器进行暂时性存储;进行检测时,将咽拭子从密封容器中取出放入检测装置以进行检测。在取出咽拭子的过程中,咽拭子的短暂暴露提高了检测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反应溶液现配现用、待检测样品暴露的情况,导致检测效率低、感染风险高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效率低、感染风险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破管结构,包括:
本体;
至少两破管部件,所述破管部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破管部件包括:
切割元件,所述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破管部件的上方;
撑开元件,所述撑开元件设置于所述破管部件的下方,并与所述切割元件连接;
导流部件,在相邻两所述破管部件之间设置所述导流部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管部件包括:
第一破管部件,所述第一破管部件包括:
第一切割元件,所述第一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上方;
第一撑开元件,所述第一撑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连接;
和/或
第二破管部件,所述第二破管部件包括:
第二切割元件,所述第二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上方;
第三切割元件,所述第三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连接;
第二撑开元件,所述第二撑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本体的外部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的纵截面呈凸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嵌合部件,所述嵌合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内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嵌合部件为嵌合凸起和/或嵌合凹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破管部件包括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以及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相等或不相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的情况下,相邻两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相邻两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一破管部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为1个,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为2个,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与所述第二破管之间以及两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之间;或
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为2个,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为1个,所述导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之间以及两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之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至少为2个,所述第二破管部件至少为2个,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相等;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一破管部件。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元件包括第一倾斜边,所述第一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
所述第二切割元件包括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二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第三切割元件包括第三倾斜边,所述第三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三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或不等,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三夹角相等或不等,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三夹角不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三夹角。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相等或不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本体的最小水平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竖直高度等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竖直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撑开元件为撑开斜面或撑开球形面。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生化试管,包括如上所述的破管结构,所述破管结构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管的溶液腔的底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利用破管结构,可以在密封状态下对样品管进行破坏,使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与反应溶液混合,进而进行后续的操作与观察,使整个检测过程为全封闭式检测,无任何暴露风险、感染风险;破管结构包括多个切割元件以及撑开元件,简化破坏样品管的步骤,施加较少的压力即可将样品管破坏,并使样品管内的溶液通过导流部件快速流出,提高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俯视图(一);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三);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四);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俯视图(二);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二);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五);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六);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俯视图(三);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三);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七);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八);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俯视图(四);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四);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示意图(九);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仰视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五);
图20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六);
图21是根据本申请的破管结构的剖面图(七);
图22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一);
图23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纸管的使用过程的的示意图(一);
图24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纸管的使用过程的的示意图(一);
图25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二);
图26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三);
图27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四);
图28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五);
图29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六);
图30是根据本申请的生化试管的剖面图(七)。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破管结构;
110、本体;
120、破管部件;121、切割元件;122、撑开元件;
130、导流部件;
140、第一破管部件;141、第一切割元件;142、第一撑开元件;
150、第二破管部件;151、第二切割元件;152、第三切割元件;153、第二撑开元件;
160、连接部件;
170、嵌合部件;
200、生化试管;210、溶液腔;220、第一定位部件;230、第二定位部件;
300、样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至少两个破管部件120以及至少两个导流部件130。其中,至少两个破管部件12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在相邻两个破管部件120设置导流部件130。
本体110为圆柱体或圆台体或具有倒角的圆柱体或多圆柱体叠加形成的复合体。
如图3所示,破管部件120包括切割元件121以及撑开元件122。其中,切割元件121设置于破管部件120的上方,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切割;撑开元件122设置于切割元件121的下方,并分别与本体110、切割元件121连接,用于对切割元件121切割样品管底部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以扩大缝隙。
切割元件121包括倾斜边,该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切割元件121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撑开元件122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撑开元件122的最大水平宽度。
切割元件121的竖直高度与撑开元件122的竖直高度相等或不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水平宽度指以水平面某点为中心的径向距离,不指代相关元件的厚度;竖直高度指以水平面某点为中心的轴向距离,不指代相关元件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割元件121为切割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撑开元件122为撑开面,该撑开面可以为撑开斜面,也可以为撑开球形面。
破管部件1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若干破管部件120连接,使各自的切割元件121以及撑开元件122朝向外侧,从俯视角度观察,形成一花瓣形结构。
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相邻两破管部件120之间,用于破管部件120插入样品管的底部并破坏样品管的情况下,使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沿导流部件130向样品管的外部流出,与样品管外部的反应溶液或功能性溶液混合,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和观察。
具体地,导流部件13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不小于破管部件120的数量。
举例来说,若破管部件120为两个,则导流部件130也为两个,两个破管部件120连接后形成两个间隔,在一个间隔中设置一个导流部件130,在另一个间隔中设置另一个导流部件13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件130为导流间隙或导流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破管结构100由符合医疗规范的金属材料制成,如304不锈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破管结构100也可以由硬质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破管结构100接触样品管的底部(样品管的底部可以平面底、可以是弧形底);切割元件121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切割,以使切割元件121进入样品管的内部;撑开元件122对切割元件121切割样品管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即缝隙的径向长度变长的同时,缝隙的宽度变宽;此时,在破管部件120的作用下,样品管的底部被破坏,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沿导流部件130向样品管的外部流出,从而与样品管外部的功能性反应溶液混合。
实施例2
本发明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5~8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若干第一破管部件140以及若干导流部件130。其中,第一破管部件14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用于破坏样品管的底部;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相邻两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
其中,本体110、导流部件1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第一破管部件140包括第一切割元件141以及第一撑开元件142。其中,第一切割元件141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的上方,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切割;第一撑开元件142设置于第一切割元件141的下方,并分别与本体110、第一切割元件141连接,用于对第一切割元件141切割样品管底部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以扩大缝隙。
第一切割元件141包括第一倾斜边,该第一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为锐角。
第一切割元件141的最大水平宽度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一切割元件141的竖直高度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竖直高度相等或不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切割元件141为切割刃。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撑开元件142为撑开面,该撑开面可以为撑开斜面,也可以为撑开球形面。
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若干第一破管部件140连接,使各自的第一切割元件141以及第一撑开元件142朝向外侧,从俯视角度观察,形成一花瓣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9~12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若干第二破管部件150、若干导流部件130以及连接部件160。其中,第一破管部件14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用于破坏样品管的底部;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相邻两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连接部件160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用于将破管结构100固定于特定装置的特定位置。
其中,本体110、导流部件130的结构、连接关系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第二破管部件150包括第二切割元件151、第三切割元件152以及第二撑开元件153。其中,第二切割元件151设置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上方,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三切割元件152设置于第二切割元件151的下方并与第二切割元件151连接,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撑开元件153设置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下方并分别与本体110、第三切割元件152连接,用于对第三切割元件152切割样品管底部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以扩大缝隙。
第二切割元件151包括第二倾斜边,该第二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为锐角。
第三切割元件152包括第三倾斜边,该第三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三夹角,该第三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夹角大于第二夹角。
第二切割元件151的水平宽度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二切割元件151的竖直高度小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竖直高度。
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大水平宽度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三切割元件152的竖直高度不小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竖直高度。
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若干第二破管部件150连接,使各自的第二切割元件151、第三切割元件152以及第二撑开元件153朝向外侧,从俯视角度观察,形成一花瓣形结构。
连接部件160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并与本体110的外部相连通,以将连接部件160与连接元件相连接,以使破管结构100固定于某特殊位置。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发明为实施例1的变形实施例,如图13~16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第一破管部件140、第二破管部件150以及导流部件130。其中,第一破管部件14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用于破坏样品管的底部;第二破管部件15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并与第一破管部件140连接,用于与第一破管部件140一同破坏样品管的底部;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
如图15所示,第一破管部件140包括第一切割元件141以及第一撑开元件142。其中,第一切割元件141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的上方,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一撑开元件142设置于第一切割元件141的下方,并分别与本体110、第一切割元件141连接,用于对第一切割元件141切割样品管底部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以扩大缝隙。
第一切割元件141的最大水平宽度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一切割元件141的竖直高度小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竖直高度。
第一切割元件141包括第一倾斜边,该第一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为锐角。
如图15所示,第二破管部件150包括第二切割元件151、第三切割元件152以及第二撑开元件153。其中,第二破管部件150与第一破管部件140连接;第二切割元件151设置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上方,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三切割元件152设置于第二切割元件151的下方并与第二切割元件151连接,用于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撑开元件153设置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下方并分别与本体110、第三切割元件152连接,用于对第三切割元件152切割样品管底部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以扩大缝隙。
第二切割元件151与第一切割元件141连接,第一撑开元件142分别与第三切割元件152、第二撑开元件153连接。
第二切割元件151包括第二倾斜边,该第二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为锐角。
第三切割元件152包括第三倾斜边,该第三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三夹角,该第三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相等或不等,第一夹角与第三夹角相等或不等,第二夹角与第三夹角不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角小于第三夹角。
第二切割元件151的水平宽度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二切割元件151的竖直高度小于第三切割元件152的竖直高度。
第三切割元件152的最大水平宽度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并小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三切割元件152的竖直高度不小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竖直高度。
第一切割元件141的竖直高度与第二切割元件151的竖直高度相等,或者,两者的差值在0.5±0.1mm范围内。
第二撑开元件153的最大水平宽度大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最大水平宽度。
第三切割元件152的竖直高度与第二撑开元件153的竖直高度之和与第一撑开元件142的竖直高度相等,或者,两者的差值在0.5±0.1mm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水平宽度指以水平面某点为中心的径向距离,不指代相关元件的厚度;竖直高度指以水平面某点为中心的轴向距离,不指代相关元件的厚度。
对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以及第二破管部件150,其数量关系如下:
A.第一破管部件140为1个,第二破管部件150为2个,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相邻的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
B.第一破管部件140为2个,第二破管部件150为1个,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相邻的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
C.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相等,且相邻两个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设置一第一破管部件140,相邻两个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设置一第二破管部件150,若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和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均为n,则相邻的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60°/2n;
D.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不相等,则相邻两个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设置至少一第二破管部件150,相邻两个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设置至少一第一破管部件140,若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为m、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为n,则相邻的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60°/(m+n),或者相邻的两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60°/(m+n)(即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大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或者相邻的两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60°/(m+n)(即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大于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
如图13~16所示,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用于在第一破管部件140以及第二破管部件150插入样品管的底部并破坏样品管的情况下,使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沿导流部件130向样品管的外部流出,与样品管外部的反应溶液或功能性溶液混合,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和观察。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件130为导流间隙或导流通道或导流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破管部件140为1个且第二破管部件150为2个,则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以及设置于两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破管部件140为2个且第二破管部件150为1个,则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以及设置于两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破管部件140的数量与第二破管部件150的数量不相等,则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或者设置于两第一破管部件140之间、或者设置于两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破管结构100接触样品管的底部(样品管的底部可以平面底、可以是弧形底);第一切割元件141以及第二切割元件151对样品管的底部进行初次切割,以使第一切割元件141以及第二切割元件151进入样品管的内部;第三切割元件152沿第二切割元件151切割样品管形成的缝隙继续对样品管进行切割,以使该缝隙被扩大,即缝隙的径向长度变长,但缝隙的宽度保持不变;在第三切割元件152切割样品管的底部的同时,第一撑开元件142对第一切割元件141切割样品管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即缝隙的径向长度变长的同时,缝隙的宽度变宽;第二撑开元件153对第三切割元件152切割样品管形成的缝隙进行撑开,即缝隙的径向长度变长的同时,缝隙的宽度变宽;此时,在第一破管部件140以及第二破管部件150的共同作用下,样品管的底部被破坏,样品管内的样品溶液沿导流部件130向样品管的外部流出,从而与样品管外部的功能性反应溶液混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17~19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第一破管部件140、第二破管部件150、导流部件130以及连接部件160。其中,第一破管部件14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用于破坏样品管的底部;第二破管部件15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并与第一破管部件140连接,用于与第一破管部件140一同破坏样品管的底部;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连接部件160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用于将破管结构100固定于特定装置的特定位置。
其中,本体110、第一破管部件140、第二破管部件150以及导流部件130的结构、实施例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连接部件160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并与本体110的外部相连通,以将连接部件160与连接元件相连接,以使破管结构100固定于某特殊位置。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件,可以将破管结构固定于任意特殊位置,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试管,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5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17~18、20所示,一种破管结构100,包括本体110、第一破管部件140、第二破管部件150、导流部件130、连接部件160以及嵌合部件170。其中,第一破管部件14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用于破坏样品管的底部;第二破管部件150设置于本体110的上方,并与第一破管部件140连接,用于与第一破管部件140一同破坏样品管的底部;导流部件130设置于第一破管部件140与第二破管部件150之间;连接部件160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用于将破管结构100固定于特定装置的特定位置;嵌合部件170设置于连接部件160的内部,用于将破管结构100与特定连接元件进行嵌合。
其中,本体110、第一破管部件140、第二破管部件150、导流部件130以及连接部件160的结构、实施例同实施例1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嵌合部件170为环形嵌合凹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嵌合部件170为环形嵌合凸起。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连接部件的内部设置嵌合部件,提高破管结构与任意连接元件的连接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破管结构脱落。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含有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4的破管结构的生化试管的示意性实施例,如图22所示,一种生化试管200,至少包括管体,该管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溶液腔210,破管结构100设置于溶液腔210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破管结构100可以与管体一体成型,也可以与管体进行粘接连接。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23~24所示,将样品管300插入至生化试管200的溶液腔210的内部,使样品管300的底部与破管结构100相接触;然后对样品管300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破管结构100对样品管300的底部进行破坏(具体过程参见实施例1);样品管300的底部被破坏后,样品管300内的样品溶液沿破管结构100的导流部件130进入溶液腔210内,并与溶液腔210内的反应溶液混合。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7的一个变形实施例,如图25~26所示,一种生化试管200,至少包括管体,该管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溶液腔210,在溶液腔2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件220,第一定位部件220用于对破管结构100的位置进行限定,破管结构100与第一定位部件22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其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以及底壁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为1个,该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形成定位腔,破管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定位腔内。具体地,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形成一内切圆,该内切圆的内径与破管结构100的本体11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破管结构100被固定于溶液腔210的底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为若干个,若干第一定位部件220形成定位腔,破管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定位腔内。具体地,若干第一定位部件220形成一内切圆,该内切圆的内径与破管结构100的本体11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破管结构100被固定于溶液腔210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对设置于生化试管内的破管结构的规格进行选择,从而完成后续定制化装配,无须额外开设生产模具,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含有实施例3或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的破管结构的生化试管的示意性实施例,如图27~28所示,一种生化试管200,至少包括管体,该管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溶液腔210,在溶液腔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部件230,第二定位部件230用于对破管结构100的位置进行限定。
其中,第二定位部件230与溶液腔210的底壁连接。
破管结构100与第二定位部件230进行插接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件230还设置有与嵌合部件170进行嵌合连接的嵌合元件。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将破管结构与第二定位部件进行插接连接,提高连接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破管结构出现位移。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8与实施例9的结合实施例,如图29~30所示,一种生化试管200,至少包括管体,该管体的内部至少设置有溶液腔210,在溶液腔210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件220、第二定位部件230,第一定位部件220以及第二定位部件230用于对破管结构100的位置进行限定。
其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以及底壁连接,第二定位部件230与溶液腔210的底壁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为1个,该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形成定位腔,第二定位部件230设置于定位腔的中轴位置,破管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定位腔内。具体地,第一定位部件220与溶液腔210的内壁形成一内切圆,第二定位部件230的轴线与该内切圆的轴线共轴,该内切圆的内径与破管结构100的本体11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破管结构100被固定于溶液腔210的底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件220为若干个,若干第一定位部件220形成定位腔,第二定位部件230设置于定位腔的中轴位置,破管结构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定位腔内。具体地,若干第一定位部件220形成一内切圆,第二定位部件230的轴线与该内切圆的轴线共轴,该内切圆的内径与破管结构100的本体110的外径相等,从而使破管结构100被固定于溶液腔210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一定位部件用于对破管结构进行导向作用以及限位作用,第二定位部件用于加强破管结构与生化试管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至少一第二破管部件,所述第二破管部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二破管部件包括:
第二切割元件,所述第二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上方;
第三切割元件,所述第三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连接;
第二撑开元件,所述第二撑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连接;
导流部件,在相邻两所述破管部件之间设置所述导流部件;
其中,所述第二切割元件包括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二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三切割元件包括第三倾斜边,所述第三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破管部件,所述第一破管部件包括:
第一切割元件,所述第一切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上方;
第一撑开元件,所述第一撑开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嵌合部件,所述嵌合部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件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相等或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的情况下,相邻两所述第一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相邻两所述第二破管部件之间设置一所述第一破管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包括第一倾斜边,所述第一倾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一夹角;
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或不等,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三夹角相等或不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相等或不等。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二破管部件的水平宽度之和小于等于所述本体的最小水平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和/或
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和/或
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最小水平宽度相等,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和/或
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相等或不等。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相等;或
所述第一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与所述第二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的差值在0.5±0.1mm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最大水平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之和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相等;或
所述第三切割元件的竖直高度与所述第二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之和与所述第一撑开元件的竖直高度的差值在0.5±0.1mm范围内。
17.一种生化试管,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破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管结构设置于所述生化试管的溶液腔的底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化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试管包括:
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溶液腔的内壁以及底壁连接,并与所述破管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化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试管包括:
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溶液腔的底壁连接,并与所述破管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化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试管包括:
至少一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溶液腔的内壁以及底壁连接,并与所述破管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至少一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溶液腔的底壁连接,并与所述破管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
CN202110097129.9A 2020-06-19 2021-01-25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Active CN1128586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7129.9A CN112858658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PCT/CN2021/101111 WO2021254512A1 (zh) 2020-06-19 2021-06-19 一种破管结构、生化试管及导热盲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7129.9A CN112858658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658A CN112858658A (zh) 2021-05-28
CN112858658B true CN112858658B (zh) 2024-04-09

Family

ID=76008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7129.9A Active CN112858658B (zh) 2020-06-19 2021-01-25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86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4512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破管结构、生化试管及导热盲管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215A (en) * 1977-07-06 1980-07-15 Astec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tube of semi-rigid material
CN200973628Y (zh) * 2006-12-01 2007-11-14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水刺破密封导流装置
WO2008048709A1 (en) * 2006-10-15 2008-04-24 Roche Diagnostic Gmbh Diagnostic test element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CN103278625A (zh) * 2013-04-28 2013-09-04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的层析试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197528A1 (fr) * 2014-06-25 2015-12-30 Stmi Societe Des Techniques En Milieu Ionisant Installation et procede de fragmentation d'au moins un tube, de preference un tube radiologiquement contamine
CN105836240A (zh) * 2016-03-14 2016-08-10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破管机构、包含有该破管机构的密封性试管组件及其应用
CN209257089U (zh) * 2018-08-30 2019-08-16 杭州久阳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破管装置
CN209716604U (zh) * 2019-04-15 2019-12-03 吉林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焊管切割开平生产线
WO2020173446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反应试纸条管及其使用方法和试剂盒
CN111876304A (zh) * 2020-07-07 2020-11-03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试纸检测盒
CN111982894A (zh) * 2020-07-07 2020-11-24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便携式试纸检测装置
CN212237340U (zh) * 2020-06-19 2020-12-29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试纸管
CN214278192U (zh) * 2021-01-25 2021-09-24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93072A1 (en) * 2003-03-28 2004-09-30 Allen John J. Method of analyte measurement using integrated lance and strip
EP1929937A1 (de) * 2006-12-07 2008-06-11 F. Hoffmann-Roche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ntersuchen von Körperflüssigkeiten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2215A (en) * 1977-07-06 1980-07-15 Astec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tube of semi-rigid material
WO2008048709A1 (en) * 2006-10-15 2008-04-24 Roche Diagnostic Gmbh Diagnostic test element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CN200973628Y (zh) * 2006-12-01 2007-11-14 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水刺破密封导流装置
CN103278625A (zh) * 2013-04-28 2013-09-04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封闭式的层析试纸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197528A1 (fr) * 2014-06-25 2015-12-30 Stmi Societe Des Techniques En Milieu Ionisant Installation et procede de fragmentation d'au moins un tube, de preference un tube radiologiquement contamine
CN105836240A (zh) * 2016-03-14 2016-08-10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破管机构、包含有该破管机构的密封性试管组件及其应用
CN209257089U (zh) * 2018-08-30 2019-08-16 杭州久阳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破管装置
WO2020173446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反应试纸条管及其使用方法和试剂盒
CN209716604U (zh) * 2019-04-15 2019-12-03 吉林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焊管切割开平生产线
CN212237340U (zh) * 2020-06-19 2020-12-29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化试纸管
CN111876304A (zh) * 2020-07-07 2020-11-03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试纸检测盒
CN111982894A (zh) * 2020-07-07 2020-11-24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便携式试纸检测装置
CN214278192U (zh) * 2021-01-25 2021-09-24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8658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58658B (zh)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US7575722B2 (en) Microfluidic device
JP5661740B2 (ja) 真空採血管、採血ユニット及び検査方法識別装置
US82349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ng ceramic wall flow filters
CN214278192U (zh) 一种破管结构及生化试管
JP2002243631A (ja) 測光技術を使用したフロー・セル
EP2866016A1 (en) Exhaust gas sampling device and exhaust gas analyzing system
CN107003202A (zh) 集成有测试气溶胶注射和取样的容纳壳
US9802162B2 (en) Leak testing of a pressure vessel
KR101645316B1 (ko) 열교환기
CN101495872B (zh) 能够在分析自动化设备中使用的取样设备和方法
JP5000724B2 (ja) 流体接続用針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EP3409411A1 (en) Pipe base welding method, pipe base inspection method, and pipe bas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886644B (zh) 用于确定小量液体样品的装置和方法
CN206265662U (zh) 内浮顶罐
CN111495449B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检测芯片
GB2025900A (en) Sampling apparatus
JP2007017151A (ja) フィルターホルダーとそれを装着した検査用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CN209713005U (zh) 一种具有清洁腔体内烟雾功能的戳卡
EP2711550B1 (en) Drain vent for petrochemical/chemical fluid pum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2557488A (zh) 一种一体式分子束取样接口
EP2896947A1 (en) Hydrostatic test device and hydrostatic test method for high pressure turbine
WO2021254512A1 (zh) 一种破管结构、生化试管及导热盲管
CN104637773A (zh) 质谱仪一级真空结构
CN211478211U (zh) 一种用于qsf-iii型插入式取气装置的进气端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