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56566A -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56566A
CN112856566A CN202110112294.7A CN202110112294A CN112856566A CN 112856566 A CN112856566 A CN 112856566A CN 202110112294 A CN202110112294 A CN 202110112294A CN 112856566 A CN112856566 A CN 112856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22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56566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ght Control Tesilian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ght Control Tesilian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ght Control Tesilian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ght Control Tesilian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22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56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5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6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56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56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5/00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24D15/04Othe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095Devices for preventing damage by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包括室外机系统以及与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多个并联设置的室内机系统,室内机系统包括末端换热器,末端换热器上设置有与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冷媒进管和冷媒回管,室内机系统还包括:调节模块,调节模块包括循环管路和吹扫管路,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和冷媒回管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智能供暖系统的控制器电连接的循环阀模组,吹扫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和气源连通,吹扫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吹扫阀模组。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能够通过调节模块对末端换热器执行供热模式、循环模式和吹扫模式,以此实现对末端换热器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现有的集中式供暖系统缺少对室内末端换热器的智能化管理,以及缺乏对末端换热器的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集中式供暖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在末端换热器出现泄漏(包括意外事故和人为因素)和堵塞情况时,集中式供暖系统仍源源不断地向末端换热器供应冷媒,导致冷媒浪费和损伤末端换热器的情况发生;2)在末端换热器处于停机状态时,末端换热器内积存的大量冷媒增加了末端换热器被损坏的风险,例如,大量低温冷媒会出现冻坏末端换热器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智能供暖系统包括室外机系统以及与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多个并联设置的室内机系统,室内机系统包括末端换热器,末端换热器上设置有与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冷媒进管和冷媒回管,室内机系统还包括:调节模块,调节模块包括循环管路和吹扫管路,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和冷媒回管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智能供暖系统的控制器电连接的循环阀模组,吹扫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和气源连通,吹扫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吹扫阀模组。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冷媒进管上依次设置有进口阀、泵进口单向阀、冷媒泵、泵出口单向阀、背压阀和出口阀,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泵出口单向阀与背压阀之间,吹扫管路的一端连通于背压阀与出口阀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吹扫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吹扫管路上的空气电磁阀、空气减压阀、第一节流阀和空气单向阀。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循环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循环管路上的第二节流阀、压力开关和空气促动阀。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出口阀处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压力信号控制循环管路的通断。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末端换热器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温度信号控制吹扫管路的通断。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来实施的,智能供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智能供暖系统的末端换热器所处的模式;根据末端换热器处于供热模式,控制冷媒进管的进口阀和出口阀开启、循环阀模组和吹扫阀模组关闭;根据末端换热器处于循环模式,控制进口阀开启、出口阀关闭、阀模组开启、吹扫阀模组关闭;根据末端换热器处于吹扫模式,控制进口阀关闭、出口阀开启、循环阀模组关闭、吹扫阀模组开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末端换热器处于循环模式,控制进口阀开启、出口阀关闭、循环阀模组开启、吹扫阀模组关闭包括:获取末端换热器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末端换热器处的实时冷媒压力;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 或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执行循环模式。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或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执行循环模式还包括:根据实时冷媒压力小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末端换热器出现泄漏;根据实时冷媒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末端换热器出现堵塞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末端换热器处于吹扫模式,控制进口阀关闭、出口阀开启、循环阀模组关闭、吹扫阀模组开启包括:获取末端换热器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末端换热器处的实时冷媒温度;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且实时冷媒温度位于预设冷媒温度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执行吹扫模式。
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能够通过调节模块对末端换热器执行供热模式、循环模式和吹扫模式,以此实现对末端换热器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效果。具体地,在末端换热器出现泄漏(包括意外事故和人为因素)和堵塞情况时,智能供暖系统能够停止向末端换热器供应冷媒,以此减少冷媒浪费以及降低末端换热器被损伤的风险,在末端换热器处于停机状态时,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能够通过吹扫管路将末端换热器内的冷媒吹扫出末端换热器外,以此降低末端换热器内积存的大量冷媒损坏末端换热器的风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系统与调节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智能供暖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其中,
100、智能供暖系统;
10、室外机系统;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换热器;14、节流阀;15、热交换器;151、热交换器出管;152、热交换器回管;
20、末端换热器;21、冷媒进管;22、冷媒回管;
30、调节模块;31、泵进口单向阀;32、冷媒泵;33、泵出口单向阀;34、背压阀;35、空气电磁阀;36、空气减压阀;37、第一节流阀;38、空气单向阀;39、空气促动阀;391、第二节流阀;392、压力开关;
A、进口阀;B、回流阀;C、气源阀;D、出口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端”、“上”、“之间”、“内”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的进行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100,智能供暖系统100包括室外机系统10以及与室外机系统10连接的多个并联设置的室内机系统,室外机系统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换热器13、节流阀14、热交换器15、热交换器出管151和热交换器回管152,室内机系统包括末端换热器20,末端换热器20上设置有与室外机系统10连接的冷媒进管21和冷媒回管22,室内机系统还包括调节模块30,调节模块30包括循环管路和吹扫管路,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21和冷媒回管22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智能供暖系统100的控制器电连接的循环阀模组,吹扫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冷媒进管21和气源连通,吹扫管路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吹扫阀模组。
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100能够通过调节模块30对末端换热器20执行供热模式、循环模式和吹扫模式,以此实现对末端换热器20进行智能化管理的效果。具体地,在末端换热器20出现泄漏(包括意外事故和人为因素)和堵塞情况时,智能供暖系统100能够停止向末端换热器20供应冷媒,以此减少冷媒浪费以及降低末端换热器20被损伤的风险,在末端换热器20处于停机状态时,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100能够通过吹扫管路将末端换热器20内的冷媒吹扫出末端换热器20外,以此减少末端换热器20内积存的大量冷媒损坏末端换热器 20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冷媒进管21上依次设置有进口阀A、泵进口单向阀 31、冷媒泵32、泵出口单向阀33、背压阀34和出口阀D,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泵出口单向阀33与背压阀34之间,吹扫管路的一端连通于背压阀34与出口阀D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进口阀A、冷媒泵32和出口阀D均与智能供暖系统100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末端换热器20的工作模式控制进口阀A 和出口阀D的通断以及冷媒泵32的启停,冷媒泵32选用隔膜泵,用于根据末端换热器20的工作模式向末端换热器20内输送冷媒,泵进口单向阀31、泵出口单向阀33和背压阀34用于维持冷媒进管21内的压力,减少冷媒在冷媒进管 21内出现回流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吹扫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吹扫管路上的空气电磁阀35、空气减压阀36、第一节流阀37和空气单向阀38。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和空气减压阀36均与智能供暖系统100的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末端换热器20的工作模式控制空气电磁阀35和空气减压阀36的通断,空气电磁阀 35分别与气源(如空气电磁阀35通过气源阀C与氮气源连通)和控制器连接,第一节流阀37用于使吹扫管路内维持一定的吹扫气压,空气单向阀38用于减少吹扫气体在吹扫管路内出现回流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循环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循环管路上的第二节流阀391、压力开关392和空气促动阀39,压力开关392和空气促动阀39均与智能供暖系统100的控制器电连接,循环管路通过回流阀B与冷媒回管22连通。本申请在暂时停止供暖的情况下,循环管路中仍存留部分冷媒,减少冷媒重新预注的时间,并且冷媒泵32以一定的转速运转来“随时待命”,提高了冷媒泵 32的响应性,再通过相应逻辑的配合,既能够保证冷媒泵32的正常工作,又能大大提高冷媒预注的响应性。同时,通过第二节流阀391使循环管路内的冷媒具备一定的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冷媒进管21对室内开启指令的响应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进出口阀D处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压力信号控制循环管路的通断。末端换热器20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温度信号控制吹扫管路的通断。
如图3所示,下面通过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阐述智能供暖系统100的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100来实施的,智能供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取智能供暖系统100的末端换热器20所处的模式;S12、根据末端换热器20处于供热模式,控制冷媒进管21的进口阀A 和出口阀D开启、循环阀模组和吹扫阀模组关闭;S14、根据末端换热器20处于循环模式,控制进口阀A开启、出口阀D关闭、阀模组开启、吹扫阀模组关闭;S16、根据末端换热器20处于吹扫模式,控制进口阀A关闭、出口阀D开启、循环阀模组关闭、吹扫阀模组开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步骤S14还包括:获取末端换热器20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末端换热器20处的实时冷媒压力;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或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20执行循环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末端换热器20出现泄漏(包括意外事故和人为因素)和堵塞情况时,智能供暖系统100能够停止向末端换热器20供应冷媒,以此减少冷媒浪费以及降低末端换热器20被损伤的风险,此时循环管路仍存有处于循环状态的冷媒。
具体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或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20执行循环模式还包括:根据实时冷媒压力小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末端换热器20出现泄漏;根据实时冷媒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末端换热器20出现堵塞现象。
进一步地,本申请在暂时停止供暖的情况下,循环管路中仍存留部分冷媒,减少冷媒重新预注的时间,并且冷媒泵32以一定的转速运转来“随时待命”,提高了冷媒泵32的响应性,再通过相应逻辑的配合,既能够保证冷媒泵32的正常工作,又能大大提高冷媒预注的响应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步骤S16还包括:获取末端换热器20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末端换热器20处的实时冷媒温度;根据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且实时冷媒温度位于预设冷媒温度阈值外,判定末端换热器20执行吹扫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末端换热器20处于停机状态时,本申请的智能供暖系统 100能够通过吹扫管路将末端换热器20内的冷媒吹扫出末端换热器20外,以此降低末端换热器20内积存的大量冷媒损坏末端换热器20的风险。
如图4所示,另外,本申请的控制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指令,当控制装置执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的指令时是,实现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判定模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所述智能供暖系统包括室外机系统以及与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多个并联设置的室内机系统,所述室内机系统包括末端换热器,所述末端换热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室外机系统连接的冷媒进管和冷媒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系统还包括:
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循环管路和吹扫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回管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与所述智能供暖系统的控制器电连接的循环阀模组,所述吹扫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媒进管和气源连通,所述吹扫管路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吹扫阀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管上依次设置有进口阀、泵进口单向阀、冷媒泵、泵出口单向阀、背压阀和出口阀,所述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泵出口单向阀与所述背压阀之间,所述吹扫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背压阀与所述出口阀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吹扫管路上的空气电磁阀、空气减压阀、第一节流阀和空气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阀模组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压力开关、第二节流阀和空气促动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阀处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压力信号控制所述循环管路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换热器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冷媒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吹扫管路的通断。
7.一种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来实施的,所述智能供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智能供暖系统的末端换热器所处的模式;
根据所述末端换热器处于供热模式,控制冷媒进管的进口阀和出口阀开启、循环阀模组和吹扫阀模组关闭;
根据所述末端换热器处于循环模式,控制所述进口阀开启、所述出口阀关闭、所述阀模组开启、所述吹扫阀模组关闭;
根据所述末端换热器处于吹扫模式,控制所述进口阀关闭、所述出口阀开启、所述循环阀模组关闭、所述吹扫阀模组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末端换热器处于循环模式,控制所述进口阀开启、所述出口阀关闭、所述循环阀模组开启、所述吹扫阀模组关闭包括:
获取所述末端换热器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所述末端换热器处的实时冷媒压力;
根据所述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或所述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所述末端换热器执行所述循环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和/或所述实时冷媒压力位于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外,判定所述末端换热器执行所述循环模式还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冷媒压力小于所述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所述末端换热器出现泄漏;
根据所述实时冷媒压力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冷媒压力阈值,判定所述末端换热器出现堵塞现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末端换热器处于吹扫模式,控制所述进口阀关闭、所述出口阀开启、所述循环阀模组关闭、所述吹扫阀模组开启包括:
获取所述末端换热器接收到的室内指令以及所述末端换热器处的实时冷媒温度;
根据所述室内指令为停机指令且所述实时冷媒温度位于预设冷媒温度阈值外,判定所述末端换热器执行所述吹扫模式。
CN202110112294.7A 2021-01-27 2021-01-27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2856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294.7A CN112856566B (zh) 2021-01-27 2021-01-27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2294.7A CN112856566B (zh) 2021-01-27 2021-01-27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6566A true CN112856566A (zh) 2021-05-28
CN112856566B CN112856566B (zh) 2023-03-10

Family

ID=7598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2294.7A Active CN112856566B (zh) 2021-01-27 2021-01-27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5656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002A (zh) * 2008-02-19 2008-07-30 东南大学 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的多功能热泵装置
CN101392968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CN104748295A (zh) * 2014-01-0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冷媒回收方法
CN107300266A (zh) * 2017-06-12 2017-10-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8329313U (zh) * 2018-09-12 2019-01-04 烟台飞云经贸有限公司 安装在楼板下侧的天棚采暖制冷结构
CN110260387A (zh) * 2019-05-10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系统、供暖控制方法及供暖控制装置
CN210624994U (zh) * 2019-09-29 2020-05-26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末端热泵采暖空调机组的冷媒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2968A (zh) * 2007-09-20 2009-03-2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CN101231002A (zh) * 2008-02-19 2008-07-30 东南大学 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的多功能热泵装置
CN104748295A (zh) * 2014-01-01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冷媒回收方法
CN107300266A (zh) * 2017-06-12 2017-10-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8329313U (zh) * 2018-09-12 2019-01-04 烟台飞云经贸有限公司 安装在楼板下侧的天棚采暖制冷结构
CN110260387A (zh) * 2019-05-10 2019-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供暖系统、供暖控制方法及供暖控制装置
CN210624994U (zh) * 2019-09-29 2020-05-26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末端热泵采暖空调机组的冷媒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56566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2627B2 (en) Controller, method of operating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and a water source heat pump
CN104676944B (zh)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调节方法
CN101498494B (zh) 一种集中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方法
CN107642879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145889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及空调器系统控制的方法
CN104613668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9032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化霜方法
CN110388719B (zh) 中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949210A (zh) 空调系统、空调器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243097B (zh) 机床冷却机组及机床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04883005A (zh) 电机散热结构、空调器和电机散热方法
CN101865507A (zh) 一种空调系统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0542196B (zh) 用于空调器的检测组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82522B (zh) 基于比例调节阀的温度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空气热源泵
CN109539434A (zh) 一种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91198B (zh) 一种用于空调制热运行的控制方法、空调
CN104990159A (zh) 电机散热结构、空调器和电机散热方法
CN102798256A (zh) 一种多联机组室外机换热器能力输出调节装置
CN110579036A (zh) 一种多联机冷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56566B (zh) 智能社区的智能供暖系统和方法
CN210197765U (zh) 机床冷却机组
EP3604972B1 (en) Hybrid chiller system
CN20478741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13669784B (zh) 提升无水地暖机组启动时压缩机缺油的控制方法及三联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