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2094A -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2094A
CN112842094A CN202110022908.2A CN202110022908A CN112842094A CN 112842094 A CN112842094 A CN 112842094A CN 202110022908 A CN202110022908 A CN 202110022908A CN 112842094 A CN112842094 A CN 1128420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outlet
hot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29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圣伟
王丁
关宏
杨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29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420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42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20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6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烤箱,包括内胆,内胆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具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之间围成热风室,热风室中安装有热风机,该热风机的扇叶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且出风口包括位于热风挡板左上部的第一出风口和位于热风挡板右下部的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且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本发明能增大热风室的进风量,进而满足烹饪所需的出风量,在仅设有一根加热管的基础上满足内胆所需的烹饪热量,并能促进内胆中温场的均匀性,进而提升内胆的烹饪效果。此外,本发明能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等具有烤制功能的烹饪装置的内胆中一般均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且内胆的背板与热风挡板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分别设置有热风机和加热管,该加热管的形状呈圆环状并围设在热风机的扇叶的外周。这样热风机在热风室中旋转而产生负压,内胆中的气流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热风室中被加热,而加热后的热空气在热风机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热风挡板的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进而使得热空气能对内胆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传统烤箱的内胆上分别设置有上加热管、中加热管以及下加热管,上述热风室中的加热管为中加热管,同时设置三根加热管使得传统烤箱的生产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热风挡板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面积较大,同时热风机转速固定,导致现有烤箱在烘烤过程中内胆的风量较小,并且由于风量不可调,这样在烘烤需大风量的食物时,无法达到预期的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风量大且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内胆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量可调的烹饪内胆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量自适应可调的烹饪内胆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内胆结构的烤箱。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该内胆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具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与内胆的背板之间围成热风室,该热风室中安装有热风机,该热风机的扇叶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且上述出风口包括位于热风挡板左上部的第一出风口和位于热风挡板右下部的第二出风口,该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且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风口包括第一上分出风口、第二上分出风口以及第三上分出风口,其中,第一上分出风口由热风挡板的上边缘朝内凹陷而成,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位于第一出风口的最低处,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位于第一上分出风口与第三上分出风口之间并位于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的下方,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上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而该第二上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三上分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这样第一上分出风口的出风能吹向内胆的顶部,从而补给内胆顶部的热量,而第二上分出风口的出风朝前流动而补给内胆上部的热量,同时第三上分出风口的出风朝前流动进而能使第二上分出风口的出风加速流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分出风口为长条状的缺口,从而能使第一上分出风口的出风能沿内胆的后侧内表面向上流动,进而能更好地吹向内胆的内顶面,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一上分出风孔构成的阵列,从而能增加第二上分出风口的出风量并能促进内胆上部沿左右方向的温场均匀性,而第三上分出风口为由圆形的第二上分出风孔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与位于外侧的第一上分出风口上下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的外侧端外突于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这样第三上分出风口的出风能更好地促进第二上分出风口出风的提速。
进一步,所述第二出风口包括第一下出风口和第二下出风口,第一下出风口位于第二下出风口的上方,且第二下出风口的内侧端外突于第一下出风口。其中,第二下出风口的出风吹向烤盘底部的大部分区域,从而在无传统的底部加热管的基础上保证烤盘底部所需的热量,而第一下出风口的出风相对于第二下出风口吹向烤盘底部更广的区域,并且对第二出风口的出风具有提速作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出风口为由圆形的第一下出风孔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二下出风口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二下分出风孔构成的阵列,从而保证第二下出风口的出风量,满足烤盘底部所需的烹饪热量。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右上部的第三出风口。第三出风口的出风朝前流向门体,与门体内表面碰撞后反射至内胆内顶面,进而辅助上述第一出风口而对内胆顶部的气流进行补充。
进一步,所述第三出风口为由圆形的第三出风孔构成的阵列。这样在保证第三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的基础上使得第三出风口的出风吹向的区域覆盖面更广,且流动速度更快。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进风口下方的第四出风口。第四出风口的出风能吹向烤盘的下方区域,从而能对第二出风口的出风进行补充,进一步满足烤盘底部所需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第四出风口为由左右延伸的第四出风孔构成的阵列。从而能沿左右方向覆盖更多的烤盘底部的区域,促进烤盘底部温场的均匀性。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左下部的第五出风口。从而通过第五出风口的出风能对烤盘左侧角部区域进行气流补偿。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左侧中下部的第六出风口,该第六出风口位于上述第五出风口的上方。从而通过第六出风口的出风能对烤盘上方左侧区域进行气流补偿。
进一步,所述第五出风口为由圆形的第五出风孔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六出风口由圆形的第六出风孔沿左右方向间隔均设而成,从而提高第五出风口和第六出风口的出风速度,且烤盘放置在第二层的状态下,上述第六出风口外露于烤盘的上方,从而能避免第六出风口的出风的动量损失,保证烤箱上方左侧区域所需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还包括由热风挡板的左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的第七出风口和由热风挡板的右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的第八出风口,其中,第七出风口位于第三上分出风口与第五出风口之间,而上述的第六出风口与该第七出风口的下端左右相对,上述第八出风口位于第三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并且,第七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大于第八出风口的出风面积。第七出风口和第八出风口的出风分别沿内胆的左内表面和右内表面流动,并且两者的出风分别吹至内胆的左侧和右侧,进而补偿烤盘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所需的气流。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的进风面积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比为1.2~1.5,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60%。进而能更好地增大热风室的进风量,并能更好地满足对食物上表面和食物下部加热烹饪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进风孔均匀布设而成的圆形的阵列,从而能进一步增大进风口的进风量。
进一步,所述热风挡板的后表面上竖向贴设有调节板,该调节板上分别设置有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透气口、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第一出风透气口以及与第二出风口对应的第二出风透气口,且该调节板能以上述进风口的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热风挡板的后表面转动并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与出风口前后重叠,第一出风透气口与第一出风口前后重叠而第二出风透气口与第二出风口前后重叠,且该状态下热风机的风速最大;
第二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与出风口前后错开,第一出风透气口与第一出风口前后错开而第二出风透气口与第二出风口前后错开,且该状态下热风机的风速最小。根据热风机的转速能同时对进风口的实际进风面积和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实际出风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内胆中风量的调节。这样当在所需风量较小的烹饪模式下,热风机的转速处于低速,而调节板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下;而当在所需风量较大的烹饪模式下,热风机的转速处于高速,上述调节板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下。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包括圆形的主板,上述进风透气口以主板的圆心为中心设置在该主板上,且该调节板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朝外延伸有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和第二出风透气口分别开设在该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上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与主板的交界处分别开设有沿调节板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滑槽和第二旋转滑槽,而热风挡板的后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穿设在上述第一旋转滑槽和第二旋转滑槽中,且各转轴能分别沿对应的旋转滑槽来回滑动,上述调节板处于上述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下,各转轴分别与对应旋转滑槽的对应端部相抵。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调节板相对于热风挡板的转动,并且在调节板转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进风透气口与进风口之间的相对动作,以及第一出风透气口及第二出风透气口分别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之间的相对动作,并且通过各转轴与对应的旋转滑槽的相对滑动能实现调节板的平稳转动,且通过各转轴与对应旋转滑槽的对应端部相抵而能使调节板稳定地定位在上述第一种状态或者第二种状态。
进一步,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包括第一分出风透气口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上述第一种状态下,该第一分出风透气口与第二上分出风口对应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与第三上分出风口对应,从而能更好地调节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
进一步,所述调节板的主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与主板相垂直的挡片,各挡片分别位于上述进风透气口的两侧,且各挡片的外形均呈以主板的圆心为中心的弧形状。气流在热风机扇叶的离心力的作用力能作用于两侧的挡片,这样当热风机的风速较大时,作用于两侧挡片的气压较大,从而能对调节板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调节板能被较稳定地定位在上述第一种状态,而当热风机的风速降低时,作用于两侧挡片的气压减小,从而促进调节板相对于热风挡板的转动。
进一步,两所述挡片与主板固定的侧缘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偏离上述主板的圆心。这样两挡片相对于主板的圆心偏心设置,当作用于两侧挡片的气压减小时,两侧的挡片能更好地驱动调节板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与上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对应的扭簧,各扭簧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延伸板连接,各扭簧使调节板具有朝与热风机的转动方向反方向转动的趋势。这样当热风机的转速较大时,热风机施加于调节板的扭力与各扭簧施加于调节板的扭力相平衡,而当热风机的转速减少时,各扭簧驱动调节板朝与热风机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使调节板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
为进一步解决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的烤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内胆中仅在热风室中设置一根加热管,从而使得烹饪内胆结构的结构简化,生产成本降低。并且,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从而能增大热风室的进风量,进而满足烹饪所需的出风量,在仅设有一根加热管的基础上满足内胆所需的烹饪热量,并能促进内胆中温场的均匀性,进而提升内胆的烹饪效果。此外,本发明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从而满足对食物上表面和食物下部加热烹饪的需要,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而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从而通过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能补给内胆顶部的热量,进一步促进内胆温场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烤箱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内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内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大风量状态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内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小风量状态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烤箱,包括烹饪内胆结构,该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具进风口21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2,该热风挡板2与内胆1的背板之间围成热风室20,该热风室20中安装有热风机3,该热风机3的扇叶31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4。本发明的内胆1中仅在热风室20中设置有加热管4,而未在内胆1的内顶面以及内胆1的底部设置加热管,从而使得烹饪内胆结构的结构简化,并且生产成本降低。
进一步,上述进风口21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且上述出风口包括位于热风挡板2左上部的第一出风口22和位于热风挡板2右下部的第二出风口23,该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且第一出风口22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这样进风口21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从而能增大热风室20的进风量,进而满足烹饪所需的出风量,在仅设有一根加热管4的基础上满足内胆1所需的烹饪热量,并能促进内胆1中温场的均匀性,进而提升内胆1的烹饪效果。此外,本发明中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从而满足对食物上表面和食物下部加热烹饪的需要,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而第一出风口22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从而通过第一出风口22的出风能补给内胆1顶部的热量,进一步促进内胆1温场的均匀性,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进风口21的进风面积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比为1.2~1.5,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60%,进而能更好地增大热风室20的进风量,并能更好地满足对食物上表面和食物下部加热烹饪的需要。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21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进风孔211均匀布设而成的圆形的阵列,从而能进一步增大进风口21的进风量。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出风口22包括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以及第三上分出风口223,其中,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由热风挡板2的上边缘朝内凹陷而成,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位于第一出风口22的最低处,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位于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之间并位于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下方,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面积,而该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出风面积。这样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出风能吹向内胆1的顶部,从而补给内胆1顶部的热量,而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朝前流动而补给内胆1上部的热量,同时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出风朝前流动进而能使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加速流动。进一步,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为长条状的缺口,从而能使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出风能沿内胆1的后侧内表面向上流动,进而能更好地吹向内胆1的内顶面,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一上分出风孔2221构成的阵列,从而能增加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量并能促进内胆1上部沿左右方向的温场均匀性,而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为由圆形的第二上分出风孔223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与位于外侧的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上下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外侧端外突于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这样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出风能更好地促进第二上分出风口222出风的提速。具体地,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为并列设置的两列,且各列均具有上下间隔均设的三个第一上分出风孔2221,而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行,且各行均具有左右间隔均设的六个第二上分出风孔2231。本发明中圆形出风孔的设计均能对应出风口的出风起到一定的提速作用,而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出风孔的设计均能起到增大对应出风口的出风量以及促进内胆1左右温场均匀性的作用。
上述第二出风口23包括第一下出风口231和第二下出风口232,第一下出风口231位于第二下出风口232的上方,且第二下出风口232的内侧端外突于第一下出风口231。其中,第二下出风口232的出风吹向烤盘底部的大部分区域,从而在无传统的底部加热管4的基础上保证烤盘底部所需的热量,而第一下出风口231的出风相对于第二下出风口232吹向烤盘底部更广的区域,并且对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具有提速作用。进一步,上述第一下出风口231为由圆形的第一下出风孔231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二下出风口232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二下分出风孔2321构成的阵列,从而保证第二下出风口232的出风量,满足烤盘底部所需的烹饪热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下出风口231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行,且各行均具有左右间隔均设的九个第二上分出风孔2231,上述第二下出风口232为左右间隔均设的三列,其中位于最内侧的一列具有两个第二下分出风孔2321并外突于上述第一下出风口231,而剩余的两列分别具有上下间隔均设的三个第二下分出风孔2321。
进一步,上述出风口还包括第三出风口24、第四出风口25、第五出风口26、第六出风口27、第七出风口28以及第八出风口29。其中,第三出风口24位于热风挡板2右上部,第三出风口24的出风朝前流向门体,与门体内表面碰撞后反射至内胆1内顶面,进而辅助上述第一出风口22而对内胆1顶部的气流进行补充。具体地,第三出风口24为由圆形的第三出风孔241构成的阵列,这样在保证第三出风口24的出风面积的基础上使得第三出风口24的出风吹向的区域覆盖面更广,且流动速度更快。第四出风口25位于进风口21下方,第四出风口25的出风能吹向烤盘的下方区域,从而能对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进行补充,进一步满足烤盘底部所需的热量。具体地,第四出风口25为由左右延伸的第四出风孔251构成的阵列,从而能沿左右方向覆盖更多的烤盘底部的区域,促进烤盘底部温场的均匀性。
上述第五出风口26位于热风挡板2左下部,从而通过第五出风口26的出风能对烤盘左侧角部区域进行气流补偿。第六出风口27位于热风挡板2左侧中下部,该第六出风口27位于上述第五出风口26的上方,从而通过第六出风口27的出风能对烤盘上方左侧区域进行气流补偿。上述第五出风口26为由圆形的第五出风孔26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六出风口27由圆形的第六出风孔271沿左右方向间隔均设而成,从而提高第五出风口26和第六出风口27的出风速度,且烤盘放置在第二层的状态下,上述第六出风口27外露于烤盘的上方,从而能避免第六出风口27的出风的动量损失,保证烤箱上方左侧区域所需的热量。
上述第七出风口28由热风挡板2的左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上述第八出风口29由热风挡板2的右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其中,第七出风口28位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与第五出风口26之间,而上述的第六出风口27与该第七出风口28的下端左右相对,上述第八出风口29位于第三出风口24与第二出风口23之间,并且,第七出风口28的出风面积大于第八出风口29的出风面积。第七出风口28和第八出风口29的出风分别沿内胆1的左内表面和右内表面流动,并且两者的出风分别吹至内胆1的左侧和右侧,进而补偿烤盘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所需的气流。可见,本发明的热风挡板2的出风口中由热风挡板2的侧缘朝内凹陷形成的仅有第一出风口22的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第七出风口28以及第八出风口29,其余的均开设在热风挡板2的正面上,从而能保证热风挡板2的强度。
进一步,本发明中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上竖向贴设有调节板5,该调节板5上分别设置有与进风口21对应的进风透气口53、与第一出风口22对应的第一出风透气口54以及与第二出风口23对应的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且该调节板5能以上述进风口21的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转动并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前后重叠,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第一出风口22前后重叠而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第二出风口23前后重叠,且该状态下热风机3的风速最大;
第二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前后错开,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第一出风口22前后错开而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第二出风口23前后错开,且该状态下热风机3的风速最小。根据热风机3的转速能同时对进风口21的实际进风面积和第一出风口22及第二出风口23的实际出风面积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内胆1中风量的调节,提升烤箱的烹饪效果。这样当在所需风量较小的烹饪模式下,热风机3的转速处于低速,而调节板5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下;而当在所需风量较大的烹饪模式下,热风机3的转速处于高速,上述调节板5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下。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调节板5包括圆形的主板50,上述进风透气口53以主板50的圆心为中心设置在该主板50上,且该调节板5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朝外延伸有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54和第二出风透气口55分别开设在该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上,上述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与主板50的交界处分别开设有沿调节板5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滑槽57和第二旋转滑槽56,而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该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分别穿设在上述第一旋转滑槽57和第二旋转滑槽56中,且各转轴能分别沿对应的旋转滑槽来回滑动,上述调节板5处于上述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下,各转轴分别与对应旋转滑槽的对应端部相抵,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调节板5相对于热风挡板2的转动,并且在调节板5转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之间的相对动作,以及第一出风透气口54及第二出风透气口55分别于第一出风口22及第二出风口23之间的相对动作,并且通过各转轴与对应的旋转滑槽的相对滑动能实现调节板5的平稳转动,且通过各转轴与对应旋转滑槽的对应端部相抵而能使调节板5稳定地定位在上述第一种状态或者第二种状态。优选地,上述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54包括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542,上述第一种状态下,该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与第二上分出风口222对应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542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对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由左右延伸的第一分出风透气孔5411构成的方形阵列,且该第一分出风透气孔5411为两列,各列上下间隔均设有三个第一分出风透气孔5411,上述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与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完全重叠,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542与大部分第三上分出风口223完全重叠。上述第二出风透气口55由左右延伸的第二出风透气孔551布设而成的方形阵列,该第二出风透气孔551为两列,各列中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出风透气孔551,上述第一种状态下,该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部分第一下分出风口221和第二下分出风口222重叠。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透气口53由左右延伸的进风透气孔531构成的圆形的阵列。
进一步,上述调节板5的主板5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与主板50相垂直的挡片8,各挡片8分别位于上述进风透气口53的两侧,且各挡片8的外形均呈以主板50的圆心为中心的弧形状。气流在热风机3扇叶31的离心力的作用力能作用于两侧的挡片8,这样当热风机3的风速较大时,作用于两侧挡片8的气压较大,从而能对调节板5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调节板5能被较稳定地定位在上述第一种状态,而当热风机3的风速降低时,作用于两侧挡片8的气压减小,从而促进调节板5相对于热风挡板2的转动。优选地,两上述挡片8与主板50固定的侧缘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偏离上述主板50的圆心,这样两挡片8相对于主板50的圆心偏心设置,当作用于两侧挡片8的气压减小时,两侧的挡片8能更好地驱动调节板5转动。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内胆1结构还包括与上述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分别对应的扭簧7,各扭簧7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延伸板连接,各扭簧7使调节板5具有朝与热风机3的转动方向反方向转动的趋势。这样当热风机3的转速较大时,热风机3施加于调节板5的扭力与各扭簧7施加于调节板5的扭力相平衡,而当热风机3的转速减少时,各扭簧7驱动调节板5朝与热风机3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使调节板5处于上述第二种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大风量模式下(上述第一种状态下):初始状态下,调节板5的进风透气口53与热风挡板2的出风口前后重叠,调节板5的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热风挡板2的第一出风口22前后重叠而调节板5的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热风挡板2的第二出风口23前后重叠。热风机3处于高速挡状态,热风机3的扇叶31顺时针转动(从整机正面方向看),各扭簧7的扭力方向为逆时针,此时各扭簧7作用于对应转轴的扭力最小。扇叶31转动产生的离心气压分别作用于两侧的挡片8,第一转轴61与第一旋转滑槽57的上端相抵而第二转轴62与第二旋转环槽56的下端相抵,调节板5处于左右横向设置的静止状态。
小风量模式下(上述第二种状态下):热风机3处于低速挡状态,则热风机3的扇叶31产生的离心气压减小,各扭簧7作用于对应转轴的扭力增大,调节板5逆时针转动,使得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相互错开,同时,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第一出风口22的对应处相互错开,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第二出风口23的对应处相互错口,热风室20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同时减小,同时,作用在两侧挡片8上的离心气压减少且在调节板5转动状态下,作用在两侧挡片8上的离心气压辅助驱动调节板5转动。

Claims (22)

1.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具进风口(21)和出风口的热风挡板(2),该热风挡板(2)与内胆(1)的背板之间围成热风室(20),该热风室(20)中安装有热风机(3),该热风机(3)的扇叶(31)的外周围设有加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的进风面积大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且上述出风口包括位于热风挡板(2)左上部的第一出风口(22)和位于热风挡板(2)右下部的第二出风口(23),该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50%,且第一出风口(22)的出风量大于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2)包括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以及第三上分出风口(223),其中,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由热风挡板(2)的上边缘朝内凹陷而成,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位于第一出风口(22)的最低处,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位于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之间并位于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下方,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面积,而该第二上分出风口(222)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出风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为长条状的缺口,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一上分出风孔(2221)构成的阵列,而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为由圆形的第二上分出风孔(223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并且,上述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为左右并列设置的两个,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与位于外侧的第一上分出风口(221)上下相对设置,而上述第三上分出风口(223)的外侧端外突于上述第二上分出风口(2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3)包括第一下出风口(231)和第二下出风口(232),第一下出风口(231)位于第二下出风口(232)的上方,且第二下出风口(232)的内侧端外突于第一下出风口(2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出风口(231)为由圆形的第一下出风孔(231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二下出风口(232)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第二下分出风孔(2321)构成的阵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2)右上部的第三出风口(2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风口(24)为由圆形的第三出风孔(241)构成的阵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进风口(21)下方的第四出风口(2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风口(25)为由左右延伸的第四出风孔(251)构成的阵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2)左下部的第五出风口(26)。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还包括位于热风挡板(2)左侧中下部的第六出风口(27),该第六出风口(27)位于上述第五出风口(26)的上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出风口(26)为由圆形的第五出风孔(261)构成并左右延伸的方形阵列,而第六出风口(27)由圆形的第六出风孔(271)沿左右方向间隔均设而成,且烤盘放置在第二层的状态下,上述第六出风口(27)外露于烤盘的上方。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还包括由热风挡板(2)的左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的第七出风口(28)和热风挡板(2)的右侧缘沿高度方向朝内凹陷而成的第八出风口(29),其中,第七出风口(28)位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与第五出风口(26)之间,而上述的第六出风口(27)与该第七出风口(28)的下端左右相对,上述第八出风口(29)位于第三出风口(24)与第二出风口(23)之间,并且,第七出风口(28)的出风面积大于第八出风口(29)的出风面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的进风面积与出风口的出风总面积比为1.2~1.5,第一出风口(22)和第二出风口(23)的出风量之和大于出风口总出风量的60%。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1)为由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进风孔(211)均匀布设而成的圆形的阵列。
16.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上竖向贴设有调节板(5),该调节板(5)上分别设置有与进风口(21)对应的进风透气口(53)、与第一出风口(22)对应的第一出风透气口(54)以及与第二出风口(23)对应的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且该调节板(5)能以上述进风口(21)的中心轴为中心相对于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转动并至少具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前后重叠,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第一出风口(22)前后重叠而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第二出风口(23)前后重叠,且该状态下热风机(3)的风速最大;
第二种状态下,上述进风透气口(53)与进风口(21)前后错开,第一出风透气口(54)与第一出风口(22)前后错开而第二出风透气口(55)与第二出风口(23)前后错开,且该状态下热风机(3)的风速最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包括圆形的主板(50),上述进风透气口(53)以主板(50)的圆心为中心设置在该主板(50)上,且该调节板(5)的左上端和右下端分别朝外延伸有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54)和第二出风透气口(55)分别开设在该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上,上述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与主板(50)的交界处分别开设有沿调节板(5)的旋转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滑槽(57)和第二旋转滑槽(56),而热风挡板(2)的后表面上分别固定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该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分别穿设在上述第一旋转滑槽(57)和第二旋转滑槽(56)中,且各转轴能分别沿对应的旋转滑槽来回滑动,上述调节板(5)处于上述第一种状态和第二种状态下,各转轴分别与对应旋转滑槽的对应端部相抵。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板(51)和第二延伸板(52)分别沿左右方向延伸,上述第一出风透气口(54)包括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542),上述第一种状态下,该第一分出风透气口(541)与第二上分出风口(222)对应而第二分出风透气口(542)与第三上分出风口(223)对应。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的主板(5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与主板(50)相垂直的挡片(8),各挡片(8)分别位于上述进风透气口(53)的两侧,且各挡片(8)的外形均呈以主板(50)的圆心为中心的弧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内胆1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挡片(8)与主板(50)固定的侧缘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偏离上述主板(50)的圆心。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第一转轴(61)和第二转轴(62)分别对应的扭簧(7),各扭簧(7)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连接,而另一端分别与调节板(5)的对应处连接,各扭簧(7)使调节板(5)具有朝与热风机(3)的转动方向反方向转动的趋势。
22.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内胆结构的烤箱。
CN202110022908.2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Pending CN1128420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2908.2A CN11284209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2908.2A CN11284209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2094A true CN112842094A (zh) 2021-05-28

Family

ID=7600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2908.2A Pending CN112842094A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420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980A (zh) * 2021-06-30 2021-10-1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980A (zh) * 2021-06-30 2021-10-15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CN113498980B (zh) * 2021-06-30 2022-11-04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烤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71932U (zh) 一种热力均匀的电烤箱
CN107397452A (zh) 烹饪器具
CN206565829U (zh) 风道结构、底座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US11454403B2 (en) Double oven gas with fan
CN111728471B (zh) 一种自适应热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烹饪装置
CN112842094A (zh)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215820633U (zh) 一种烹饪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203223989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111904294A (zh) 一种烹饪装置的内胆结构及具有该内胆结构的烤箱
CN205447882U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112535417A (zh) 一种热风循环结构及烤箱
CN208876243U (zh) 烘焙器具
CN206499371U (zh) 烹饪电器
CN218096121U (zh) 一种具有侧热风机的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08909889U (zh) 烘焙器具
CN212186212U (zh) 一种双风机烤箱内胆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
CN214760665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的烹饪腔体结构及电烤箱
CN210673105U (zh) 一种出风均匀的电烤箱
CN206234882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20505391U (zh)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热风机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CN216776761U (zh)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CN215776544U (zh) 一种带储物功能的机头及其集成灶
CN109984628B (zh) 一种烤箱风机系统
CN216317054U (zh) 一种环境降温式电火锅
CN218922337U (zh) 一种热风对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