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368B -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368B
CN112839368B CN202011255294.4A CN202011255294A CN112839368B CN 112839368 B CN112839368 B CN 112839368B CN 202011255294 A CN202011255294 A CN 202011255294A CN 112839368 B CN112839368 B CN 1128393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layer
user equipment
packet
packet 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52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9368A (zh
Inventor
王学龙
那森·艾德华·泰尼
郑名渊
林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US16/951,0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10160956A1/en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路由方法,包括:由中继用户设备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由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使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中继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侧链路建立;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以及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分组路由。

Description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无线通信,且尤其有关于基于层2的(layer-2based)侧链路(sidelink,SL)中继(relay)的分组路由(packet routing)。
背景技术
5G无线电接入技术将成为现代接入网的关键组件,它将解决高通信量增长和日益增长的高带宽连接需求。蜂窝网络中的无线中继可提供扩展的覆盖范围并提高传输可靠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引入了3GPPSL,这是两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之间的直接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进行信号中继。在3GPP新无线电(newradio,NR)中,SL持续演进。借助新功能陆续被支持,SL为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低延迟、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将SL用于无线中继可为业务转发提供可靠而高效的方式。对于早期的基于SL的无线中继服务,例如近邻通信服务(Proximity Services,ProSe)UE到网络(UE-to-Network)中继,远程UE与基站之间的业务由中继UE在IP层进行转发。LTE所规定的中继操作旨在从层3中继的角度扩大覆盖范围,而使用SL的基于层2的中继可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需要对无线网络中使用SL的分组路由进行改进和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路由方法,包括:由中继用户设备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由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使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中继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侧链路建立;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以及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组路由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使用所述用户设备与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路,配置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层2中继路径通过侧链路建立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端节点装置之间的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用来在无线网络中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层2侧链路中继电路,用来获得层2中继配置;层2分组路由电路,用来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中继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侧链路建立;层2分组中继电路,用来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以及中继释放电路,用来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执行本发明提出的减少移动中断的方法。
通过利用本发明,可更好地进行分组路由。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数字指示相同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SL中继的示范性无线网络(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NR无线电接口栈的集中化上层的示范性NR无线系统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基站和移动装置/UE的简化框图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网络中继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UE中继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为侧链路中继建立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更新用于侧链路中继的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用于侧链路中继的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UE在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通信路径中进行通信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节点UE在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通信路径中进行通信的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给出关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为参考,其示例在附图中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SL中继的示范性无线网络(系统)的系统示意图。无线系统100包括形成分布在地理区域上的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基本设施单元。基本设施单元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站、节点B、演进节点B(eNode-B)、下一代节点B(gNB)或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网络可以是同构网络也可以是异构网络,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频率进行部署。gNB 101、gNB102和gNB 103是NR网络中的基站,其服务区域可以相互重叠,也可以不重叠。诸如131、132和133之类的回程连接(backhaul connection)连接诸如gNB 101、102和103之类的非共置(non-co-located)接收基站。这些回程连接可以是理想的,也可以是非理想的。gNB 101通过Xnr接口131与gNB 102连接,并通过Xnr接口132与gNB 103连接。gNB 102通过Xnr接口133与gNB 103连接。
无线网络100还包括多个通信装置或移动站,如UE 111、112、113、114、115、116、121、122、123、124、125、126和127。无线网络100中的通信装置或移动站还可指代车辆中具有无线连接的装置,如移动装置117、118和128。无线网络100中的示例性移动装置具有SL功能。移动装置可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如gNB 101、102和103)建立一个或多个连接。移动装置还可能在其接入链路与基站断开连接,但可通过基于层2的SL中继发送和接收数据封包,以与另外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站或者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
根据一示范例,基于层2的SL中继可用于分组路由。在第一实施例中,可配置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网络单跳(one-hop)中继。远程UE 111和gNB 103通过与中继UE 121的基于层2的SL中继,形成端到端(end-to-end)路径181。端到端路径181包括gNB 103和中继UE 121之间的接入链路151,以及远程UE 111和中继UE 121之间的侧链路161。在第二实施例中,可配置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网络多跳(multi-hop)中继。远程UE 112和gNB 102通过与中继UE122和另一个中继UE 123的基于层2的SL中继,形成端到端路径182。端到端路径182包括gNB 102和中继UE 122之间的接入链路152、中继UE 122和中继UE 123之间的侧链路162,以及远程UE 112和中继UE 123之间的侧链路163。在第三实施例中,可配置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UE单跳中继。端节点UE 113和另一个端节点UE 114通过与中继UE 125的基于层2的SL中继,形成端到端路径183。端到端路径183包括端节点UE 113和中继UE 125之间的侧链路164,以及端节点UE 114与中继UE 125之间的侧链路165。在第四实施例中,可配置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UE多跳中继。端节点UE 115和另一个端节点UE 116通过与中继UE126和另一个中继UE 127的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形成端到端路径184。端到端路径184包括端节点UE 115和中继UE 126之间的侧链路166、中继UE 126和中继UE 127之间的侧链路167,以及端节点UE 116和中继UE 127之间的侧链路168。在另一实施例中,中继移动装置配置有多个远程移动装置或多个端节点移动装置。具有到gNB 101的接入链路153的中继UE128分别通过侧链路171和172配置有两个远程UE 117和118。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中继移动装置配置为用于多个UE到UE的中继路径。
图1是示出了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不同链路及其接口。接入链路191是基站(如gNB)与移动装置(如UE)之间的链路,上述UE可以是远程UE或中继UE。接入链路包括基站和移动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uplink,UL)和下行链路(downlink,DL)。接入链路的接口为NR Uu接口。在一实施例中,远程UE还与基站建立接入链路。侧链路192是两个移动装置之间的链路,并使用PC5接口。侧链路可以是远程UE/端节点UE与中继UE之间的链路,也可以是多跳中继中两个中继移动装置/UE之间的链路。用于中继路径的端到端链路193可以是用于UE到UE中继的两个端节点移动装置之间的链路,也可以是UE到网络中继的基站到移动装置之间的链路。Xn链路194是两个基站(如使用Xn接口的gNB)之间的回程链路。在一实施例中,候选中继UE信息经由Xn链路(如通过RRC消息)被发送到基站。在另一实施例中,候选中继UE信息经由Uu接口的RRC消息被发送到基站。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NR无线电接口栈的集中化上层的示范性NR无线系统示意图。中央单元(central unit)和gNB节点的下层(lower layer)之间可能有不同的协议划分选择。中央单元和gNB下层之间的功能划分可能取决于传输层。由于较高的协议层在带宽、延迟、同步和抖动方面对传输层的性能要求较低,中央单元和gNB下层之间的低性能传输可以使能NR无线电栈的高协议层在中央单元中得到支持。在一实施例中,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位于中央单元,而无线电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位于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核心单元(core unit)201与具有gNB上层(upper layer)252的中央单元21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gNB上层252包括PDCP层和可选的SDAP层。中央单元211与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连接,其中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分别对应于小区231、232和233。分布式单元221、222和223包括gNB下层251。在一实施例中,gNB下层251包括PHY、MAC和RLC层。在另一实施例260中,每个gNB具有包括SDAP、PDCP、RLC、MAC和PHY层的协议栈261。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基站和移动装置/UE的简化框图示意图。gNB 302具有天线356,其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耦接于该天线的RF收发器电路353从天线356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52。RF收发器353还将从处理器352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356。处理器352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gNB 302中的功能特性。存储器35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354以控制gNB 302的操作。gNB 302还包括一组控制模块355,用来执行功能任务以与移动站通信。
UE 301具有天线335,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耦接于该天线的RF收发器电路363从天线335接收RF信号,将R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发送到处理器362。在一实施例中,RF收发器可包括两个RF模块(未示出)。第一RF模块用于高频(HF)发送和接收;另一RF模块不同于HF收发器,用于不同频段的发送和接收。RF收发器363还将从处理器362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转换为RF信号,并发送到天线335。处理器362处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并调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来执行UE 301中的功能特性。存储器361存储程序指令和数据364以控制UE 301的操作。天线335向gNB 302的天线356发送上行链路传送,并从gNB302的天线356接收下行链路传送。移动站301还包括一组控制模块,用于执行功能任务。这些功能模块可通过电路、软件、固件或上述的组合实现。层2侧链路中继电路391获得层2中继配置。层2分组路由电路392基于层2中继配置,使用UE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用于基于层2的中继的到远程UE的层2分组路由,其中采用第一侧链路为远程UE建立层2中继路径。层2分组中继电路393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来执行与远程UE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中继释放电路394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网络中继的示范性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侧链路的UE到网络的中继是单跳中继410。远程UE 412通过中继UE 413与gNB 411建立中继路径。中继UE 413经由接入链路415与gNB 411通信,中继UE 413通过侧链路416与远程UE 412通信。gNB 411通过DL将目标为远程UE 412的数据分组发送到中继UE413,并通过UL从中继UE 413接收来自远程UE 412的数据分组。远程UE 412和gNB 411之间的中继路径包括接入链路415和侧链路416。在另一实施例中,配置多跳UE到网络中继430。远程UE 432通过中继UE 433和434与gNB 431建立中继路径。中继UE 433通过接入链路435与gNB 431通信,中继UE 433通过侧链路436与中继UE 434通信,中继UE 434通过侧链路437与远程UE432通信。gNB 431通过DL将目标为远程UE 432的数据分组发送到中继UE 433,再通过侧链路436转发给中继UE434。gNB 431通过UL从中继UE 433接收来自远程UE 432的数据分组,其中该数据分组从中继UE 434通过侧链路436转发而来。远程UE 432与gNB 431之间的中继路径包括接入链路435以及侧链路436和437。多跳UE到网络中继可配置有两个或更多个中继UE。在一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中继UE与诸如gNB 411和431的网络端节点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中继UE可与不同的gNB连接。例如,中继UE 433与网络端节点gNB 431连接,而中继UE 434与另一不同的gNB连接。gNB 431通过回程连接(例如Xnr接口)从其服务gNB获取中继UE 434的UE信息。在一实施例中,诸如远程UE 412和远程UE 432的远程UE分别与诸如gNB 411和gNB 431的网络端节点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远程UE与不同的gNB连接。在又一实施例中,远程UE没有直接的网络连接。在单跳中继和多跳中继中,分组路由发生在基站、一个或多个中继UE和远程UE。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SL的基于层2的UE到UE中继的示范性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侧链路的UE到UE的中继是单跳中继510。端节点UE 512通过中继UE 513与另一端节点UE 511建立数据路径。中继UE 513通过侧链路515与端节点UE 511通信,中继UE513通过侧链路516与端节点UE 512通信。端节点UE 511通过侧链路515将目标为端节点UE512的数据分组发送到中继UE 513,并通过侧链路516从中继UE 513接收来自端节点UE 512的数据分组。端节点UE 512和端节点UE 511之间的中继路径包括两个侧链路515和516。
在另一实施例中,配置多跳UE到UE中继550。两个端节点UE551和552通过侧链路进行多跳UE到UE中继通信。在一实施例中,在端节点UE 551和端节点UE 552之间为UE到UE的中继配置了多个中继路径。在一实施例中,标识了多个中继UE候选,包括UE 553、554、555、556和557。基于来自候选UE的测量报告,可为端节点UE551和552配置基于层2的UE到UE中继的一个或多个中继路径。在一示范性场景中,端节点UE 551具有分别与中继UE 554和556之间连接的侧链路561和566。中继UE 554具有分别与中继UE 553和555连接的侧链路562和564。中继UE 556具有与中继UE 557连接的一个侧链路567。中继UE 553、555和557分别具有与终端节点UE 552连接的侧链路563、565和568。端节点UE 551和552之间的基于层2的UE到UE的侧链路中继可配置三个示例性中继路径。中继路径-1 571包括端节点UE 551与中继UE554之间的侧链路561、中继UE 554和中继UE 553之间的侧链路562,以及中继UE 553和端节点UE 552之间的侧链路563。中继路径-2 572包括端节点UE 551和中继UE 554之间的侧链路561、中继UE 554和中继UE555之间的侧链路564,以及中继UE 555与端节点UE 552之间的侧链路565。中继路径-3 573包括端节点UE 551与中继UE 556之间的侧链路566、中继UE556与中继UE 557之间的侧链路567,以及中继UE 557和端节点UE 552之间的侧链路568。可选择一个中继路径,以在端节点UE之间执行数据通信。在一实施例中,多中继路径配置可包括多跳中继配置和单跳中继配置两者。端节点可根据切换规则在不同的已配置中继路径之间进行切换。中继配置中的端节点可以是网络节点(如gNB)或移动站节点(如UE)。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中继路径配置适用于如上所述的不同类型的侧链路中继,包括单跳UE到网络中继、多跳UE到网络中继、单跳UE到UE中继,以及多跳UE到UE中继。类似于上面讨论的UE到网络的中继,多个中继UE在无线网络中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连接。
在一示范例中,使用SL的无线中继在层2实现,以用于分组路由。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用于分组路由和其他功能(例如承载映射、流量控制、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failure,RLF)指示和其他功能),可在RLC层之上引入适配(adaptation,ADAPT)层。对于中继路径来说,两个端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相互通信。对于下面的协议栈示意图来说,中继节点可为配置了侧链路的移动装置。两个端节点可以都是移动装置,如端节点UE。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终端节点是网络节点,例如NR网络中的gNB;而另一终端节点是移动装置,例如UE。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的用户平面(user plane)协议栈的示范性示意图。示例性中继路径栈600包括两个端节点栈601和604,以及两个中继节点栈602和603。下层无线信道660是通过中继路径上每个节点的PHY、MAC、RLC和ADAPT层建立的。在端节点601的下层协议栈和中继节点602的第一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661,在中继节点602的第二下层协议栈和中继节点603的第一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二无线链路662,在中继节点603的第二下层协议栈与端节点604的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三无线链路663。在一实施例中,对于UE到网络的中继来说,第一无线链路661是经由中继节点602与网络端节点601之间的Uu接口的RLC无线链路。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UE到UE中继来说,第一无线链路661是经由中继节点602与移动站端节点601之间的PC5接口的侧链路。在用户平面上,直接在端节点601和604的协议栈的IP层、SDAP层和PDCP层之间建立端到端协议连接650。每个节点的ADAPT层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中继节点配置有两个ADAPT层栈。中继节点602具有ADAPT 621和622,中继节点603具有ADAPT 631和632。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每个ADAPT栈与端节点ADAPT栈连接。中继节点602的ADAPT621与端节点601的ADAPT 611连接。中继节点603的ADAPT 632与端节点604的ADAPT 641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不为UE到网络中继路径的最后一跳配置ADAPT。对于中继的最后一跳,即中继节点与移动站/UE端节点之间的侧链路来说,并不为上述侧链路配置ADAPT层。对于中继路径栈600来说,可不为中继节点603配置ADAPT 632,以及可不为端节点604配置ADAPT 641。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的控制平面(congtrol plane)协议栈的示范性示意图。示例性中继路径栈700包括两个端节点栈701和704,以及两个中继节点栈702和703。下层无线信道760是通过中继路径上每个节点的PHY、MAC、RLC和ADAPT层建立的。在端节点701的下层协议栈和中继节点702的第一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一无线连接761,在中继节点702的第二下层协议栈和中继节点703的第一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二无线链路762,在中继节点703的第二下层协议栈与端节点704的下层协议栈之间建立第三无线链路763。在一实施例中,对于UE到网络的中继来说,第一无线链路761是经由中继节点702与网络端节点701之间的Uu接口的RLC无线链路。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UE到UE中继来说,第一无线链路761是经由中继节点702与移动站端节点701之间的PC5接口的侧链路。在控制平面上,直接在端节点701和704的协议栈的NAS层、RRC层和PDCP层之间建立端到端协议连接750。每个节点的ADAPT层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中继节点配置有两个ADAPT层栈。中继节点702具有ADAPT721和722,中继节点703具有ADAPT 731和732。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的每个ADAPT栈与端节点ADAPT栈连接。中继节点702的ADAPT721与端节点701的ADAPT 711连接。中继节点703的ADAPT 732与端节点704的ADAPT 741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不为UE到网络中继路径的最后一跳配置ADAPT。对于中继的最后一跳,即中继节点与移动站/UE端节点之间的侧链路来说,并不为上述侧链路配置ADAPT层。对于中继路径栈700来说,可不为中继节点703配置ADAPT 732,以及可不为端节点704配置ADAPT 741。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为侧链路中继建立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在一示范例中,由诸如基站的网络节点配置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在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中继UE和远程UE接收到UE信息的消息之后,可建立基站和远程UE之间的侧链路通信路径。可为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路径中的节点配置分组路由信息。一经建立了中继通信路径,数据分组可通过中继节点在端节点之间路由。一经从一个或多个候选中继UE和远程UE接收到UE信息,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路径的分组路由信息可进行更新。一经检测到释放触发事件,可释放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路径。gNB 801与中继UE 802、中继UE 803和远程UE804连接。在步骤811,中继UE 802与gNB 801建立RRC连接。在步骤812,中继UE 803与gNB801建立RRC连接。在步骤813,远程UE 804与gNB 801建立RRC连接。在一实施例中,gNB 801广播指示以表达其对UE到网络中继操作的支持。在另一实施例中,gNB 801广播相应的配置参数以支持侧链路中继发现和通信。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按其他顺序执行步骤811、812、813。
在步骤821,远程UE 804发送中继兴趣(relay-interest)指示,以指示UE对建立基于层2的SL中继发送(TX)和接收(RX)感兴趣。可选地,来自UE 804的UE测量报告也可被发送到gNB801。在一实施例中,远程UE 804向网络发送中继兴趣指示,以指示通过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兴趣,包括TX、RX或其组合。来自UE的中继兴趣指示还可包括用于SL中继的特定频率或频率列表。可选地,远程UE 804还可将UE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与中继TX/RX兴趣一起报告给gNB,例如在一个或多个SL上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peer)UE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或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ratio,SINR)。来自远程UE 804的UE报告还可包括针对其驻留小区(camped cell)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在一实施例中,远程UE 804的UE报告可在SidelinkUEinformationNR或SidelinkUEinformationNR PC5消息中携带。上述测量可基于预配置资源、系统信息中指示的资源或先前接收的专用信号消息中包括的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中继兴趣指示与UE测量报告分离。从UE接收到中继兴趣指示时,基于从UE接收的上述中继兴趣指示,gNB通过具有测量配置的RRC重配置消息配置UE进行测量。UE测量报告包括侧链路测量报告,上述侧链路测量报告包括SL上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UE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UE测量报告还可进一步包括针对所驻留小区(如果有的话)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在一实施例中,侧链路测量报告针对每个同级UE进行报告。在另一实施例中,特定的UE ID用于识别特定的同级UE,侧链路测量报告具有测量结果列表,每个测量结果由UE ID标识。来自网络的测量配置可配置一个或多个测量对象,包括频率、测量事件等。面向SL的测量事件可指事件A4,其表示相邻小区变得优于NR空中接口定义的阈值。在一实施例中,测量事件可指SL特定测量事件:相邻UE变得优于阈值。在又一实施例中,当远程UE由除gNB 801以外的其他gNB服务时,远程UE报告可先发送到不同的gNB,然后经由X2或Xn接口转发给目标gNB 801。
在步骤822,中继UE 802将中继兴趣指示和UE测量报告(可选的)发送到gNB801。在步骤823,中继UE 803将中继兴趣指示和UE测量报告(可选的)发送到gNB 801。在一实施例中,中继UE 802和/或中继UE 803发送S中继兴趣指示,以指示通过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兴趣,包括TX、RX或其组合。来自UE的中继兴趣指示还可包括用于SL中继的特定频率或频率列表。可选地,中继UE 802和/或803还可将UE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与中继TX/RX兴趣一起报告给gNB,例如在一个或多个SL上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UE的RSRP、RSRQ或SINR。来自中继UE 802和/或803的UE报告还可包括针对其驻留小区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在一实施例中,中继UE 802和/或803的UE报告可在SidelinkUEinformationNR或SidelinkUEinformationNR PC5消息中携带。上述测量可基于预配置资源、系统信息中指示的资源或先前接收的专用信号消息中包括的资源。在一实施例中,来自中继UE的中继兴趣指示与测量报告分离。基于从中继UE接收的中继兴趣指示,gNB 801通过具有测量配置的RRC重配置消息配置一个或多个中继UE进行测量。上述一个或多个中继UE报告SL上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UE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以及针对所驻留小区的无线电信号测量结果,例如RSRP、RSRQ或SINR。上面提到的针对远程UE的测量配置行为同样适用于中继UE。当不同的基站/gNB服务于中继UE时,中继UE报告可先发送到相应的服务基站/gNB,然后由该服务gNB经由X2或Xn接口转发给目标gNB801。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按其他顺序执行步骤步骤821、822、823。
在步骤831,gNB 801基于从远程UE 804和一个或多个候选中继UE接收的信息,选择一个或多个中继UE。gNB 801为包括远程UE和中继节点UE以及基站/gNB 801的每个节点分配ADAPT层地址。在一实施例中,针对gNB 801在测量报告中接收的特定UE ID分配ADAPT层地址。gNB 801可标记gNB 801与远程UE 804之间的下游(downstream)和上游(upstream)路径,上述路径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中继UE的不同集合。基于中继路径配置了哪个或哪几个中继UE,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可能存在多个中继路径。可分配中继路径ID以标识潜在的中继路径。gNB 801为每个相应的中继路径的每个节点导出特定的路由表。在一实施例中,UE(包括远程UE和中继UE)经由发送给gNB 801的UE信息报告消息来提议相应UE的ADAPT层地址。在一实施例中,一经获取上述ADAPT层地址,gNB 801采用上述提议的ADAPT层地址进行分组路由。在另一实施例中,gNB 801拒绝UE提议的ADAPT层地址。在其他实施例中,gNB801采用由相应的一个或多个UE提议的一组选定ADAPT层地址,同时拒绝其余UE提议的ADAPT层地址。在一实施例中,用于UE的路由表包括目标ADAPT层地址和下一跳的ADAPT层地址。中继路径ID在路由表中是可选的。下一跳ADAPT地址可标识中继路径中的下游中继UE或远程UE。下一跳ADAPT地址可标识中继路径中的上游中继UE或目标gNB。当为一对端节点配置多个路径时,可将多个下一跳ADAPT地址放入路由表中。在一实施例中,当中继UE服务于多个远程UE时,其可以保持多个ADAPT层地址,其中每个ADAPT层地址用于每个远程UE。
gNB 801分别在步骤841、842和843向UE 802、803和804发送具有ADAPT地址和路由表的中继路径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按其他顺序执行步骤步骤841、842和843。gNB 801为包括远程UE和一个或多个中继UE的每个UE节点配置ADAPT层地址和计算出的路由表。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空中接口直接配置中继路径,配置的路由参数可由Uu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携带。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PC5接口间接配置中继路径,配置的路由参数可由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携带。在一种场景中,一个或多个中继UE或远程UE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提供服务。配置给gNB 801覆盖范围外的一个或多个中继UE和/或远程UE的路由参数由其相应的服务基站转发。当UE(中继UE或远程UE)接收配置的路由参数时,UE更新UE上下文(context)以包括配置的路由参数。在一实施例中,中继UE服务于多个远程UE。中继UE可维护多个路由表,每个路由表均由相应的UE的ADAPT层地址和/或唯一的UE ID标识。在步骤851,gNB 801和远程UE 804经由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路径进行封包发送和接收。对于gNB 801和远程UE 804之间传送的每个数据封包或控制封包来说,源节点可将路由报头(header)放入封包报头,以用于中继路径中的路由。在一实施例中,路由报头包括目标ADAPT层地址。接收到封包的节点查找路由表,找到该封包的下一跳地址,并相应地将封包传递到下一跳。在一实施例中,最后一跳中继UE和远程UE之间没有ADAPT层。在将下游封包发送给远程UE之前,将删除包括路由报头的整个ADAPT层报头。对于远程UE发送至第一跳中继UE的上游封包来说,可添加包括路由报头的新的ADAPT层报头。在另一实施例中,没有中间的中继UE。在中继路径之间未部署ADAPT层用于路由,并且禁用了分组路由功能。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更新用于侧链路中继的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在步骤910,gNB 901通过中继UE 903与远程UE 904建立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在步骤921,释放gNB 901与中继UE 903之间的RRC连接。gNB 901与远程UE 904之间经由中继UE 903的中继路径不再可用。在步骤931,gNB 901将另一个UE(中继UE 902)配置为进行侧链路上的无线电信号测量。在一实施例中,测量配置通过Uu RRC消息发送给候选UE 902。在另一实施例中,测量配置通过PC5接口发送RRC消息,例如包括所配置测量对象的RRC重配置。在一实施例中,发送到中继UE 902的测量配置由中继UE 903的RRC连接释放触发,或者以用于更新中继路径的动态或周期性的方式触发。在又一实施例中,gNB 901命令一个或多个候选UE执行测量。在一实施例中,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由来自一个或多个候选UE的一个或多个更新的UE信息报告触发。在步骤941,候选UE 902基于从gNB 901接收的测量配置向gNB 901发送UE报告,其中UE报告可包括来自候选UE和远程UE 904的驻留小区测量报告和侧链路测量报告。gNB 901确定其针对到远程UE 904中继路径内的每个节点的ADAPT层地址和路由表的分配的更新。在步骤951,gNB901将包括更新的路由表的配置更新发送给远程UE904。在步骤952,gNB 901发送包括更新的路由表的配置给中继UE902。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RRC消息发送配置更新。在接收到更新的路由参数之后,远程UE 904和中继UE902将UE上下文更新为包括新配置的路由参数。在一实施例中,新配置的路由参数包括ADAPT层地址和更新的路由表。ADAPT层地址在更新的配置参数中是可选的。当中继路径中有新加入的中继UE时,ADAPT层地址是必需的。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新的中继UE被添加到更新的中继路径。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中继UE更新其路由参数和/或多个中继UE从中继路径中释放。在步骤961,gNB901和远程UE 904使用包括中继UE 902的新的中继路径。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释放用于侧链路中继的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的示范性流程图。在步骤1011,gNB 1001与远程UE 1004通过中继UE 1002和中继UE 1003建立用于侧链路中继的基于层2的分组路由。在步骤1021,gNB 1001与远程UE 1004之间的中继通信完成。gNB 1001经由Uu RRC消息或在PC5上转发的RRC消息,分别在步骤1031和步骤1032将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中继UE 1002和中继UE 1003,以释放到远程UE 1004的分组路由。在一实施例中,远程UE的ADAPT层地址可标识要释放的中继路径。当中继UE接收到RRC消息时,中继UE需要移除UE上下文内专用于特定远程UE的路由信息。当中继UE服务于多个远程UE时,专用于其他远程UE的路由信息仍将保留在其UE上下文中。在步骤1033,gNB 1001经由Uu RRC消息或在PC5上转发的RRC消息,发送RRC重配置消息以释放分组路由配置。步骤1031、1032、1033可按其他顺序执行。在一实施例中,当用于释放路由信息的RRC消息由Uu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携带时,可通过空中接口直接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于释放路由信息的RRC消息由RRCReconfigurationSideLink消息携带时,可通过PC5接口间接配置。在又一实施例中,远程UE不在覆盖范围内,则由中继UE向远程UE转发用于释放路由信息的RRC消息。在一实施例中,当中继UE由不同的gNB服务时,发送给中继UE的用于释放路由信息的RRC消息由其服务的gNB转发。在步骤1061,释放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路径。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UE在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通信路径中进行通信的示例性流程图。在步骤1101,中继UE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在步骤1102,中继UE基于层2中继配置,使用中继UE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UE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远程UE的层2中继路径通过第一侧链路建立。在步骤1103,中继UE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远程UE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在步骤1104,中继UE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节点UE在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通信路径中进行通信的示例性流程图。在步骤1201,端节点UE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在步骤1202,端节点UE基于层2中继配置,使用端节点UE与第一中继UE之间的侧链路,配置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层2中继路径通过侧链路建立用于端节点UE。在步骤1203,端节点UE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端节点之间的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步骤1204,端节点UE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在一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上述程序被执行时使得UE执行本发明的实施例。
虽然出于说明目的,已结合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因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描述实施例的各个特征实施各种修改、改编和组合。

Claims (21)

1.一种分组路由方法,包括:
由中继用户设备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其中所述层2中继配置包括层2中继路径中相应节点的适配层地址,位于层2的所述适配层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并且每个适配层地址按照特定用户设备ID分配;
由所述中继用户设备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适配层地址标识的路由表,使用所述中继用户设备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层2中继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侧链路建立;
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以及
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由所述网络中的第一基站生成,且所述层2中继配置基于用于建立所述层2中继路径的多个候选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信息报告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中继兴趣指示、侧链路中继可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侧链路上的用户设备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接收候选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通过Uu接口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设备接收,通过Xn接口上发送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从第二基站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用户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获得所述层2中继配置:从所述第一基站获得,从第二基站通过Uu接口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获得,通过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Xn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获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表用于一个或多个远程用户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表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个或多个适配层地址、中继路径标识符、下一跳的适配层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路径包括一跳或多跳的中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其中所述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由来自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更新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触发;以及
基于所述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更新到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所述层2分组路由。
10.一种分组路由方法,包括:
由用户设备获得无线网络中的层2中继配置,其中所述层2中继配置包括层2中继路径中相应节点的适配层地址,位于层2的所述适配层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并且每个适配层地址按照特定用户设备ID分配;
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适配层地址标识的路由表,使用所述用户设备与第一中继用户设备之间的侧链路,配置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所述层2中继路径通过侧链路建立用于所述用户设备;
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端节点装置之间的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
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节点装置为端节点基站或端节点用户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由所述网络中的第一基站生成,且所述层2中继配置基于用于建立所述层2中继路径的多个候选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信息报告包括以下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中继兴趣指示、侧链路中继可用的一个或多个频率、针对一个或多个同级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侧链路上的用户设备测量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通过以下方式之一接收候选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通过Uu接口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从所述候选用户设备接收,通过Xn接口上发送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从第二基站接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表用于一个或多个远程用户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路径包括一跳或多跳的中继。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其中所述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由来自一个或多个候选用户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更新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触发;以及
基于所述更新的层2中继配置更新到所述端节点装置的所述层2分组路由。
18.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来在无线网络中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
层2侧链路中继电路,用来获得层2中继配置,其中所述层2中继配置包括层2中继路径中相应节点的适配层地址,位于层2的所述适配层用于基于层2的侧链路中继的分组路由,并且每个适配层地址按照特定用户设备ID分配;
层2分组路由电路,用来基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以及通过一个或多个适配层地址标识的路由表,使用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侧链路来配置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分组路由,以用于基于层2的分组中继,其中用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的层2中继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侧链路建立;
层2分组中继电路,用来基于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执行与所述远程用户设备之间的分组数据中继的发送与接收;以及
中继释放电路,用来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释放触发事件时,释放所述所配置的层2分组路由。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2中继配置由所述网络中的第一基站生成,且所述层2中继配置基于用于建立所述层2中继路径的多个候选用户设备的用户设备信息报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表用于一个或多个远程用户设备。
21.一种存储介质,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组路由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55294.4A 2019-11-22 2020-11-11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Active CN112839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51,061 US20210160956A1 (en) 2019-11-22 2020-11-18 Packet Routing for Layer-2-Based Sidelink Re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20250 WO2021097801A1 (en) 2019-11-22 2019-11-22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packet routing for sidelink relay
CNPCT/CN2019/120250 2019-1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68A CN112839368A (zh) 2021-05-25
CN112839368B true CN112839368B (zh) 2024-05-10

Family

ID=75923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5294.4A Active CN112839368B (zh) 2019-11-22 2020-11-11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0956A1 (zh)
CN (1) CN112839368B (zh)
WO (1) WO20210978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25330B2 (en) 2020-03-13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11689957B2 (en) * 2020-03-13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sidelink relay service
KR102517319B1 (ko) * 2020-06-29 2023-04-03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무선 링크 실패를 핸들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078755A1 (en) * 2020-09-04 2022-03-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with user equipment (ue) cooperation
CN114650513A (zh) * 2020-12-17 2022-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533673B1 (en) * 2021-08-25 2022-12-2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to support direct to indirect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01997B1 (en) * 2021-08-25 2023-03-0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mote user equipment (UE) to support direct to indirect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8044270A (zh) * 2021-09-30 2024-05-1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指示各种侧链路(sl)功能的网络支持
WO2023108534A1 (en) * 2021-12-16 2023-06-22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sidelink relay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paths
WO2023123083A1 (en) * 2021-12-29 2023-07-0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Route discovery in a mesh network
US20230239882A1 (en) * 2022-01-26 2023-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joint ue relay selection and activation
WO2023161431A1 (en) * 2022-02-25 2023-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and mechanisms for ue- or network-triggered mobility in multi-hop user-to-network (u2n) sidelink scenarios
WO2023179376A1 (en) * 2022-03-25 2023-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node discovery
WO2023209668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and mechanisms for relay ue discovery message transmission multi-hop sidelink scenarios
CN117177287A (zh) * 2022-05-25 2023-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报告的上报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DE102022209224A1 (de) 2022-09-06 2024-03-07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Kommuniaktion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Auswahl von Kommunikationspfaden
WO2024077606A1 (en) * 2022-10-14 2024-04-18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ast indirect path establishment for sidelink user equipment to network relay
WO2024092793A1 (zh) * 2022-11-04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026A (zh) * 2014-12-22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CN10630425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28694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TW201832609A (zh) * 2017-02-03 2018-09-0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中繼通訊裝置、基地台、方法及記錄媒體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2024A (zh) * 2015-03-31 2017-12-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
CN107439040A (zh) * 2015-04-08 2017-12-0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中继终端选择方法和使用其方法的终端
WO2016179835A1 (zh) * 2015-05-14 2016-11-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边链路信息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KR102568265B1 (ko) * 2015-07-23 2023-08-18 애플 인크. 레이어 2 릴레이 프로토콜 및 이동성 릴레이 방법
WO2017030520A1 (en) * 2015-08-20 2017-02-23 Intel IP Corporation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relaying
CN108886682B (zh) * 2016-06-03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07536B (zh) * 2016-08-11 2023-04-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方法和设备
WO2018031343A1 (en) * 2016-08-12 2018-02-1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layer 2 relaying optimizations
US11246072B2 (en) * 2017-06-06 2022-02-08 Motorola Mobility Llc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modes (direct and indirect UE access)
US11277814B2 (en) * 2017-06-20 2022-03-1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aging a remote unit with a direct mobile connection
US20190159277A1 (en) * 2018-01-23 2019-05-23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ing f1 application protocol (f1-ap) interfaces in a multi-hop relay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unit (cu) and distributed unit (du)
WO2019160282A1 (ko) * 2018-02-14 2019-08-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릴레이 노드에서 상향링크 사용자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0972933B2 (en) * 2018-03-19 2021-04-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QoS support in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using cellular radio-access technologies
WO2020022849A1 (en) * 2018-07-27 2020-0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33965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Kyungmin Park Wireless backhaul link information
WO2020085969A1 (en) * 2018-10-24 2020-04-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handling link failures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s
US11224007B2 (en) * 2018-11-19 2022-01-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s
CN11186698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息配置方法、信息交互方法、以及地址信息更新方法
US11758445B2 (en) * 2019-09-16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for acquisition of relay cells
US20220377524A1 (en) * 2019-11-07 2022-11-24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using a wtru to wtru relay
US11765616B2 (en) * 2019-11-19 2023-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UE cooperation with UE relay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026A (zh) * 2014-12-22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设备直通中继选择的方法、网络控制节点及用户设备
CN10630425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选择及发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28694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TW201832609A (zh) * 2017-02-03 2018-09-01 日商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中繼通訊裝置、基地台、方法及記錄媒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97801A1 (en) 2021-05-27
CN112839368A (zh) 2021-05-25
US20210160956A1 (en)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9368B (zh) 分组路由方法和用户设备
Teyeb et al.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ed networks
US20220295375A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and bearer mapping for ue-to-network relay
US8520559B2 (en) Method for routing via access terminals
EP2161945B1 (en) A method for terminating connection to wireless relay station
US20220338092A1 (en) Sidelink configuration and traffic forwarding for layer-2 ue-to-ue relay
CA2630585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 node assisted neighbor discovery
US7965681B2 (en) Channel allocation procedure in a meshed network
CA2630505C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physical attachment point identifiers
US9736752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physical attachment point identifiers which support dual communications links
WO202114797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relay channel establishment
US90833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 node assisted neighbor discovery
US20130163508A1 (en) Relay Nodes in Multi-Operator Scenario
JP2008172759A (ja) 中継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パケットを通信する方法
GB2504862A (en) Handover from a relay node
CN112470508A (zh) 处置无线电链路失败的方法及设备
US11272567B2 (en) Adaptation handling for layer-2-based sidelink relay
US11570705B2 (en) Method of securing wireless backhaul, a child base station, a par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in the child and parent base stations
WO2021139675A1 (en) Traffic forwarding for sidelink relay
CN111757387B (zh) 配置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74535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uplication communication
WO2012087108A1 (en) A method of scheduling and forwarding data mess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