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9307A -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9307A
CN112839307A CN202110032142.6A CN202110032142A CN112839307A CN 112839307 A CN112839307 A CN 112839307A CN 202110032142 A CN202110032142 A CN 202110032142A CN 112839307 A CN112839307 A CN 112839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monitoring terminal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21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9307B (zh
Inventor
赵庭雪
施亚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Xinyua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nka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nka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nka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321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9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9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分别由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第六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智慧楼宇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慧楼宇管理是一种新的理念,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打造的智能型管理方式,瑞铭智慧楼宇管理系统将管理、安防、设备管理等系统融为一体,将物理楼宇抽象为数字楼宇、通过数字楼宇打通互联网人的数据和物联网物的数据、形成新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即通过数字化运营提升效能,对楼宇进行集中监管、能源管理、运维管理等,实现各系统联动控制、协同处置;降低能源消耗、运维成本,提升楼宇环境舒适度,延长设备设施寿命,打造安全、舒适、便捷、智慧的楼宇,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场景提升客户体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
由第一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
由第二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
由第三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
由第四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
由第五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
由第六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
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其中,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
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其中,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
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其中,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
响应于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其中,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中继移动终端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
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的单元;
用于由第一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
用于由第二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
用于由第三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
用于由第四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
用于由第五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
用于由第六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其中,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
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的单元,其中,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
用于响应于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其中,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中继移动终端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智慧楼宇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住宅单位,目前众多研发机构都在研究针对智慧楼宇的技术。在智慧楼宇技术中,低成本的监测终端相当于智慧楼宇的“神经元”,如何保证这些“神经元”及时的将信息传输给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做出判断,如果保证服务器将各类控制信息及时发送给“神经元”,是当前的研究重点。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监测终端可以是集成有通信功能的监测器(例如摄像头)。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例如提高分辨率的命令,旋转镜头的命令,关闭监测装置的命令,提高监测频率的命令等等;
步骤102: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
步骤103: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
步骤104:由第一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
步骤105:由第二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
步骤106:由第三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
步骤107:由第四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
步骤108:由第五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
步骤109:由第六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
步骤110: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其中,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使用的术语“共用”与通信领域的术语“复用”并非是同一个术语,事实上,当前的复用技术包括频分复用(也包括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然而无论是哪种技术,两个信息“复用”都表示在时、频、代码构成的多重空间中,两个信息至少有一项是不共用的,比如如果是A与B信息时分复用,那么A信息的传输时间必定与B信息的传输时间不一样。本申请所谓的共用是指时、频、代码、空间等等各方面都一致的一块资源。
上述方案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其中,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本发明的六个ACK信息是经过相同的扩频序列扩频,添加了相同的CRC,所以是“相同的序列”。同时,如前面介绍的内容,本申请的所有ACK消息都在一个共用的资源上发送。在中继移动终端一侧来看,如果第一ACK消息被发送,则中继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到一个ACK序列,强度假设为1,那么如果第一ACK以及第二ACK消息被同时发送,则中继移动终端还是只能够接收到一个相同的ACK序列,但是其强度是2,如果第一ACK、第二ACK以及第三ACK消息被同时发送,则中继移动终端还是只能够接收到一个相同的ACK序列,但是其强度是3,以此类推。本申请的设计降低了接收机和发射机的设计复杂度,降低了功耗。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其中,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NACK的具体实施方式与ACK类似,不再赘述。
响应于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其中,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中继移动终端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本还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的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的单元;用于由第一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用于由第二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用于由第三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用于由第四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用于由第五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用于由第六监测终端与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
上述方案中,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用于响应于生成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的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其中,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用于如果判断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
进一步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的单元;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的单元,其中,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用于响应于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其中,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中继移动终端在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
由第一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
由第二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
由第三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
由第四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
由第五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
由第六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所述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所述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所述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所述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
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
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其中,所述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所述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所述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
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
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其中,所述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所述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
响应于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其中,所述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所述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6.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生成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
用于由智慧楼宇管理服务器将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基站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基站将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发送给中继移动终端的单元;
用于由第一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一监测终端分配第一门限;
用于由第二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二监测终端分配第二门限,
用于由第三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三监测终端分配第三门限,
用于由第四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四监测终端分配第四门限,
用于由第五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五监测终端分配第五门限,
用于由第六监测终端与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建立侧链路连接的单元,其中,在建立侧链路连接的过程中,由中继移动终端向所述第六监测终端分配第六门限;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组播侧链路控制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所述侧链路控制消息中包括对于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的指示,其中,所述用于发送侧链路反馈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包括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以及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所述用于发送ACK的资源,并且所述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共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一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二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三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四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五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由第六监测终端在用于发送侧链路数据消息的侧链路时频资源上接收被组播的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侧链路数据数据消息中包括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一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一门限,则由第一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一门限,则第一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二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二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二门限,则由第二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二门限,则第二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三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三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三门限,则由第三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三门限,则第三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四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四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四门限,则由第四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四门限,则第四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ACK消息的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五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五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五门限,则由第五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五门限,则第五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生成随机数的单元;
用于响应于生成所述随机数,由第六移动终端判断所述随机数是否大于第六门限的单元;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大于第六门限,则由第六移动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所述第一ACK消息、第二ACK消息、第三ACK消息、第四ACK消息、第五ACK消息以及第六ACK消息均在所述用于发送ACK的资源上发送;
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随机数小于第六门限,则第六移动终端不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ACK消息的单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一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一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二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二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三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三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四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四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五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五NACK消息的单元;
用于如果没有正确接收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则由第六监测终端向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发送第六NACK消息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是相同的序列,所述第一NACK消息、第二NACK消息、第三NACK消息、第四NACK消息、第五NACK消息以及第六NACK消息均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发送;
用于响应于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监听到NACK消息,由中继移动终端向第一监测终端、第二监测终端、第三监测终端、第四监测终端、第五监测终端以及第六监测终端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的单元,其中,所述中继移动终端无法区分NACK消息是由哪一个监测终端发送的,其中,当且仅当所述中继移动终端在所述用于发送NACK的资源上不再监听到NACK消息,所述中继无线终端不再重新组播用于监测终端的监控命令。
CN202110032142.6A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839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2142.6A CN11283930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32142.6A CN11283930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07A true CN112839307A (zh) 2021-05-25
CN112839307B CN112839307B (zh) 2021-12-17

Family

ID=7592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2142.6A Active CN112839307B (zh) 2021-01-11 2021-01-11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930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27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通信系统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
US20100290383A1 (en) * 2008-01-21 2010-11-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in multicast system
CN105515746A (zh) * 2007-04-27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8521320A (zh) * 2015-12-31 2018-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09474371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US20190116594A1 (en) * 2016-03-31 2019-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reception method on basis of same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0073620A (zh) * 2016-12-16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复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62681A (zh) * 2017-11-16 2020-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理层资源映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1279781A (zh) * 2017-09-25 2020-06-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特定于用户设备的调度请求重复
CN111416700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株式会社Kt 传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746A (zh) * 2007-04-27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137427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模式通信系统的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传输方法
US20100290383A1 (en) * 2008-01-21 2010-11-1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in multicast system
CN108521320A (zh) * 2015-12-31 2018-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US20190116594A1 (en) * 2016-03-31 2019-04-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ata reception method on basis of same and device for same
CN110073620A (zh) * 2016-12-16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复用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4371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11279781A (zh) * 2017-09-25 2020-06-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特定于用户设备的调度请求重复
CN111262681A (zh) * 2017-11-16 2020-06-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物理层资源映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1416700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株式会社Kt 传送侧链路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9307B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2958B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促成高效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
WO2016034041A1 (zh) 一种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2740403B (zh) 一种在通信网络的终端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37978B (zh) 一种协作链路的建立和维护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330414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69827B (zh)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378120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系统
CN116349330A (zh) 用于5g通信网络中为mbs处理服务通知和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150302A1 (en) Network assistance in groupcast transmission
WO2016070561A1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201232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방송 서비스 영역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06096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839307B (zh) 一种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能楼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865928A (zh) 一种基于侧链路通信的智慧楼宇安全管理方法
WO2016062005A1 (zh) 机器类通信请求重发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56095B (zh) 短信传输流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23547407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信要求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616135A (zh) 基于设备间通信的智慧楼宇监控命令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
CN103152777B (zh) 通信装置和频段切换方法
CA2612443C (en)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13208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13708910A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243107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KR20120080542A (ko) 기계간 통신에서의 송신 방법
CN112969238A (zh) 基于多优先级数据传输的智能楼宇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318000 5304, floor 3, building 5, No. 188, east section of Kaifa Avenue, cluster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Xinyua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8, building 33, Zhongnan Century City,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1

Applicant before: Nantong Xinkai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