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8895A -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8895A
CN112838895A CN201911167207.7A CN201911167207A CN112838895A CN 112838895 A CN112838895 A CN 112838895A CN 201911167207 A CN201911167207 A CN 201911167207A CN 112838895 A CN112838895 A CN 112838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atio
signal
route
optical amplifier
temporary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72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8895B (zh
Inventor
马治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1672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5B/zh
Priority to EP20892074.4A priority patent/EP406090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28439 priority patent/WO20211040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8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8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8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33Signal power control considering the whole optical path
    • H04B10/2939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3Monitoring or measuring OSNR, BER or 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0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for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distortion or disp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H04J14/0271Impairment awar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在配置范围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在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减少了中继的数量,降低了网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光通讯领域中,随着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光网络的发展,WDM网络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业务站点存在多个方向业务上下的需求。为了实现多个方向业务在本站点的上下和调配,引入了大量的带有选路或合分波功能的单板和光放大器,光放大器用于补偿单板的插损,但也因此引入了噪声。
WDM网络各业务站点之间的传输性能对于网络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特定的传输性能限制下,OSNR(光信噪比,Optical Signal Noise Ratio)是衡量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WDM系统中针对某一条业务所选用的光模块都有一个OSNR容限值,即在业务接收端可以成功解析业务信号的最低OSNR值,当接收到的业务信号的OSNR值低于OSNR容限值时,接收端无法正确解析业务信号,以致业务无法正常传输。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在业务站点上设置中继,使得业务接收端的OSNR值提升至OSNR容限值之上。
传统的中继配置方式虽然可以保证业务接收端的OSNR值大于OSNR容限值,但配置的中继数量较多,增加了网络成本。
申请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减少中继的配置数量,节约网络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配置方法,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
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配置装置,包括:
子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临时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
目标业务站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在配置范围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在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减少了中继的数量,降低了网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图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中继配置装置的结构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配置中继,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中继配置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可配置在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设备中,参考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依据的网络拓扑图如图2所示,该网络拓扑图表示一条业务的工作路径为001到009,其中,001、003、004、005、006、008和009为业务站点,001和009分别为该业务的发送站点和接收站点,002和007为OLA(光线路放大,Optical Line Amplifier)站点,即非业务站点,业务站点003、004、005、006和008为可配置中继的站点,非业务站点002和007为不可配置中继的站点。该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为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
子路由为网络拓扑图中以相邻或距离最近业务站点为端点连接而成,参考图2,子路由分别为001-(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8和008-009。以子路由001-(002)-003为例,由于002为非业务站点,与业务站点001距离最近的业务站点为003,因此001、002和003连接形成子路由。子路由006-(007)-008也是类似。
光放大器用于提高光传输过程中业务信号的功率,根据光放大器在传输结构中的位置,可以将光放大器划分为群路光放大器和上下路光放大器,群路光放大器为某站点后续光纤传输都经过的光放大器,上下路光放大器为某站点上下路业务经过的放大器。信噪比为业务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其中,噪声由光放大器产生。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为业务信号与群路光放大器所产生噪声的比值。
S120、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其中,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临时路由以业务路由的首站点为起始站点,包含至少一个子路由。参考图2,临时路由可以是001-(002)-003、001-(002)-003-004、001-(002)-003-004-005、01-(002)-003-004-005-006和001-(002)-003-004-005-006-(007)-008。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可以根据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
具体的,如果临时路由中仅包含一个子路由,该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与该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相同,例如临时路由001-(002)-003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与子路由001-(002)-003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相同。如果临时路由中包含至少两个子路由,可以在前一个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引入的子路由确定当前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例如临时路由001-(002)-003-004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可以在临时路由001-(002)-003的基础上结合子路由003-004确定,具体的确定过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S130、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为了提高中继配置的准确度,减少中继的数量,可选的,实施例根据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然后在配置范围之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其中,混合路光放大器包括群路光放大器和上下路光放大器,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为业务信号与群路光放大器和上下路光放大器所产生噪声的比值。当然也可以直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中继的配置范围,然后在配置范围之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还可以仅根据上下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或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
可选的,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确定临时路由的群路放大器信噪比,如果存在一个临时路由的群路放大器信噪比小于该业务传输对应的信噪比容限值比较,则将该临时路由中包含的业务站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然后将该临时路由中的最后一个子路由删掉,得到新的临时路由,如果新的临时路由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大于信噪比容限值,则将该新的临时路由的终点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其中,该新的临时路由比该临时路由少一个子路由。
示例性的,参考图2,如果分别确定临时路由001-(002)-003、001-(002)-003-004、001-(002)-003-004-005和01-(002)-003-004-005-006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大于信噪比容限值,但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007)-008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小于信噪比容限值,则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为业务站点003、004、005、006和008。如果新的临时路由01-(002)-003-004-005-006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大于信噪比容限值,则业务站点006为目标业务站点。其中,信噪比容限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配置方法,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利用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在配置范围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在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减少了中继的数量,降低了网络成本。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S310、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站点。
参考图2,业务站点为001、003、004、005、006、008和009,这些业务站点均可配置中继。
S320、以相邻的业务站点为端点,对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路由进行划分,得到子路由集合。
可选的,实施例以相邻业务站点为端点,对业务路由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进行划分,得到子路由001-(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8和008-009,这些子路由形成子路由集合[001-(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8,008-009]。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所述的相邻包括直接相邻如业务站点003和业务站点004,以及间接相邻如业务站点001和业务站点003。
S330、确定所述子路由集合中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作为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按照业务路由的顺序可以分为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例如业务路由起点到终点的顺序为正向,终点到起点的顺序为反向。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340、根据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
可选的,临时路由的确定过程如下:
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首站点为所述临时路由的起始站点;
将所述子路由按照在所述网络拓扑图的顺序依次加入所述临时路由的临时路由集合;
根据所述临时路由集合,得到临时路由。
参考图2,业务路由的首站点为业务站点001,将该业务站点作为临时路由的起始站点,沿首站点向后,将后续的子路由按顺序加入临时路由的临时路由集合,得到临时路由。第一个临时路由为001-(002)-003,对应的临时路由集合为[001-(002)-003],在此基础上,将子路由003-004按顺序加入该临时路由集合,得到[001-(002)-003,003-004],从而得到第二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其他临时路由的确定过程类似。临时路由确定后,根据子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结合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得到各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
可选的,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7767210000091
其中,OSNRA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α和β为常量,M为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波长,OSNRAi为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OSNRA-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为了便于描述,实施例将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记为OSNRA,反向信噪比记为OSNRB,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记为OSNRAi,反向信噪比记为OSNRBi,i表示第i个子路由,参考图2,OSNRA2表示第二个子路由003-004的正向信噪比。可选的,上述公式中的α=58,β=10。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在前一个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加入的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即可得到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提高了计算效率。
S350、根据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
可选的,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7767210000092
其中,OSNRB为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i为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与正向信噪比的过程类似,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快速确定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提高了计算效率。可选的,上述公式中的α=58,β=10。
S360、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业务路由进行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子路由,根据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结合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得到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降低网络成本的同时兼顾了计算效率。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中继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S410、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S420、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S430、如果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当前临时路由中所包含的业务站点,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否则,将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包含的业务站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和/或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实施例中的正向信噪比阈值和反向信噪比阈值均为24dB。具体的,按照业务路由的顺序,依次确定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如果某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或者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或者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且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则将该临时路由的终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如果该网络拓扑图中所包含的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均大于对应的正向信噪比阈值和反向信噪比阈值,则将该业务路由的终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
S440、如果所述配置范围内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当前临时路由对应的临时路由集合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删除所述当前临时路由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路由,得到新的临时路由。
可选的,第一预设条件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或者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第二预设条件为当前临时路由集合中子路由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选的,正向信噪比阈值与反向信噪比阈值相同,均为24dB。需要说明的是,S440中的当前临时路由为确定配置范围的临时路由,例如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则将该临时路由记为当前临时路由。具体的,如果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该当前临时路由对应的临时路由集合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该当前临时路由中的最后一个子路由删除,得到新的临时路由。
示例性的,对于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经计算其正向信噪比为22.02dB,反向信噪比为22.02dB,该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均小于对应的阈值,且该临时路由中包含四个子路由,因此,将最后一个子路由005-006删除,得到新的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
S450、如果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将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终点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
可选的,第三预设条件为在计算群路光放大器和上下路光放大器引入的噪声的新的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大于正向信噪比阈值,且新的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大于反向信噪比阈值。为了便于描述,实施例在考虑正反方向的其他OSNR代价的情况下,按照方向将正、反向信噪比分别设为OSNRA’和OSNRB’,其中,其他OSNR代价包括系统余量、功率波动代价、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Erbium-doped Optical Fiber Amplifier)增益不平坦代价、非线性代价、滤波代价等。示例性的,对于新的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经计算OSNRA’和OSNRB’的值均为24.05dB,大于对应的阈值,假定该新的临时路由其他的传输限制条件均已经满足,则将业务站点005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其中,其他的传输限制条件包括但不限于PMD(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残余色散等参数的限制条件。
S460、以所述目标业务站点作为起始站点,重复执行临时路由和目标业务站点的确定过程,直至到达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终点。
目标业务站点确定之后,以目标业务站点为起始站点,沿路由向后,依次确定子路由,然后根据子路由确定临时路由,直至到达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终点,确定过程与以业务路由首站点为起始站点的确定过程类似。示例性的,目标业务站点为005,以该站点为起始站点,沿路由向后得到子路由005-006、006-(007)-008和008-009,以及临时路由005-006、005-006-(007)-008和005-006-(007)-008-009,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的目标业务站点,确定过程与目标业务站点005的确定过程类似。
本申请实施例在配置中继时通过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先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然后在该配置范围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在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减少了中继的数量,降低了网络成本。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说明中继配置的具体过程。
正向信噪比阈值和反向信噪比阈值假设均为24dB。参考图2,以业务站点001和业务站点009分别作为业务路由的正向起点和终点,对业务路由进行划分,得到子路由集合[001-(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8,008-009],在只考虑群路光放大器引入噪声的情况下,计算各子路由正、反两个方向的信噪比,即OSNRAi和OSNRBi,对照子路由集合OSNRAi/OSNRBi分别为[30.18/30.18dB,30.98/30.98dB,30.98/30.16dB,30.16/30.98dB、30.18/30.18dB,30.98/30.98dB]。
以业务路由的首站点001作为临时路由的起始站点,沿路由向后,将第一个子路由001-(002)-003加入临时路由集合[001-(002)-003],得到第一个临时路由001-(002)-003,该临时路由集合中仅包含一个子路由,由此可以得到该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30.18dB/30.18dB。在此基础上,将第二个子路由003-004按顺序加入到临时路由集合[001-(002)-003,003-004],由此得到第二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该临时路由包含两个子路由,按照上述公式(1)和公式(2),得到该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27.55dB/27.55dB。依次类推,得到第三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以及该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25.92dB/25.65dB,第四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以及该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24.54dB/24.53dB,第五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007)-008以及该临时路由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23.49dB/23.49dB。
由于第五个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007)-008的正、反向信噪比均小于24dB,且该临时路由中包含五个子路由,则删除最后一个子路由006-(007)-008,得到新的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006,该临时路由的OSNRA’/OSNRB’分别为22.02dB/22.02dB,小于24dB,删除最后一个子路由005-006,得到新的临时路由001-(002)-003-004-005,该新的临时路由的OSNRA’/OSNRB’分别为24.05dB/24.05dB,大于24dB,假设该临时路由其他传输限制条件均满足,则将业务站点005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用于配置中继。
将业务站点005作为起始站点,沿路由向后,分别得到新的临时路由005-006、005-006-(007)-008和005-006-(007)-008-009以及对应的正、反向信噪比OSNRA/OSNRB分别为30.16dB/30.98dB、27.16dB/27.55dB和25.65dB/25.92dB,均大于24dB,临时路由005-006-(007)-008-009已经到达原始业务路由的终点009,且临时路由005-006-(007)-008-009的OSNRA’/OSNRB’分别为24.62dB/24.05dB,均大于24dB,则退出中继的寻找过程。综上,可以确定该网络拓扑图中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为005。
按照传统的方式,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例如得到临时路由001-(002)-003的正、反向信噪比分别为25.42dB/26.51dB,临时路由001-(002)-003-004的正、反向信噪比分别为23.65dB/23.65dB,23.65<24,所以在业务站点003处配置中继,然后以003站点为起始站点继续配置,临时路由003-004、003-004-005、003-004-005-006的正、反向信噪比分别为25.66dB/25.66dB、26.51dB/26.2dB和23.49dB/23.49dB,23.49<24,所以在005站点配置中继,并以005站点为起始站点继续配置中继,临时路由005-006、005-006-(007)-008、005-006-(007)-008-009的正、反向信噪比分别为26.5dB/26.83dB、24.95dB/25.18dB和24.61dB/24.05dB,均大于24,不必继续配置中继。因此得出的需要配置中继的站点为003和005。可见,本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式,需要配置的中继的数量更少,降低了网络成本。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中继配置装置的结构图。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配置方法,具体的,该装置包括:
子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510,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临时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
目标业务站点确定模块530,用于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配置装置,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根据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利用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在配置范围内进一步根据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目标业务站点,在保证业务正常传输的同时,减少了中继的数量,降低了网络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子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51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站点;
以相邻的业务站点为端点,对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路由进行划分,得到子路由集合;
确定所述子路由集合中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作为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首站点为所述临时路由的起始站点;
将所述子路由按照在所述网络拓扑图的顺序依次加入所述临时路由的临时路由集合;
根据所述临时路由集合,得到临时路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临时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520,具体用于:
根据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
根据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7767210000161
其中,OSNRA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α和β为常量,M为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波长,OSNRAi为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OSNRA-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
所述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287767210000162
其中,OSNRB为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i为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目标业务站点确定模块530,具体用于:
如果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当前临时路由中所包含的业务站点,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否则,将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包含的业务站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和/或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包括:
如果所述配置范围内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当前临时路由对应的临时路由集合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删除所述当前临时路由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路由,得到新的临时路由;
如果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将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终点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
以所述目标业务站点作为起始站点,重复执行临时路由和目标业务站点的确定过程,直至到达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终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配置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继配置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设备的结构图。
参考图6,该设备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设备中处理器6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1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610、存储器620、输入装置630和输出装置6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6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中继配置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中继配置方法。
存储器620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6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6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扬声器以及蜂鸣器等音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配置方法属于同一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执行中继配置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中的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中继配置方法中的相关操作,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机器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中继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
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站点;
以相邻的业务站点为端点,对所述网络拓扑图中的业务路由进行划分,得到子路由集合;
确定所述子路由集合中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和反向信噪比,作为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包括:
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首站点为所述临时路由的起始站点;
将所述子路由按照在所述网络拓扑图的顺序依次加入所述临时路由的临时路由集合;
根据所述临时路由集合,得到临时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包括:
根据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
根据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和所述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确定所述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路由正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287767200000021
其中,OSNRA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α和β为常量,M为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波长,OSNRAi为子路由的正向信噪比,OSNRA-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
所述临时路由反向信噪比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287767200000022
其中,OSNRB为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i为子路由的反向信噪比,OSNRB-1为前一个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包括:
如果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当前临时路由中所包含的业务站点,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否则,将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包含的业务站点作为中继的配置范围;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当前临时路由的正向信噪比小于正向信噪比阈值和/或当前临时路由的反向信噪比小于反向信噪比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包括:
如果所述配置范围内当前临时路由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当前临时路由对应的临时路由集合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删除所述当前临时路由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路由,得到新的临时路由;
如果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将所述新的临时路由的终点确定为目标业务站点;
以所述目标业务站点作为起始站点,重复执行临时路由和目标业务站点的确定过程,直至到达所述网络拓扑图中业务路由的终点。
8.一种中继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子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网络拓扑图,确定所述网络拓扑图中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
临时路由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所述临时路由根据所述子路由确定;
目标业务站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群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中继的配置范围,以在所述配置范围内根据所述临时路由对应的混合路光放大器信噪比确定用于配置中继的目标业务站点。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配置方法。
CN201911167207.7A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838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7207.7A CN112838895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0892074.4A EP4060907A4 (en) 2019-11-25 2020-11-12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RELAYS,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0/128439 WO2021104036A1 (zh) 2019-11-25 2020-11-12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7207.7A CN112838895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8895A true CN112838895A (zh) 2021-05-25
CN112838895B CN112838895B (zh) 2023-09-12

Family

ID=75922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7207.7A Active CN112838895B (zh) 2019-11-25 2019-11-25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60907A4 (zh)
CN (1) CN112838895B (zh)
WO (1) WO2021104036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4353A1 (en) * 2001-03-12 2002-10-24 Heath Richard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estimating 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 in photonic networks
CN1998166A (zh) * 2004-07-22 2007-07-11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波分复用光通信链路中再生式中继器或非再生式中继器的数量及位置的优化
US20100040365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n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110019554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design device and network design method
CN107332609A (zh) * 2017-06-15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son网络控制平面实时计算光通道osnr的方法
CN108631862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管理系统
WO2019056916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网络规划中分配中继资源的计算方法
CN109660298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568B (zh) * 2007-04-18 201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中继配置方法及系统
JP5396829B2 (ja) * 2008-11-21 2014-01-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布ラマン増幅器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CN109889360B (zh) * 2018-12-07 2022-04-0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再生器放置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4353A1 (en) * 2001-03-12 2002-10-24 Heath Richard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estimating optical signal to noise ratio in photonic networks
CN1998166A (zh) * 2004-07-22 2007-07-11 爱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波分复用光通信链路中再生式中继器或非再生式中继器的数量及位置的优化
US20100040365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nn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an optical network
US20110019554A1 (en) * 2009-07-24 2011-01-27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design device and network design method
CN108631862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配置方法、装置及网络管理系统
CN107332609A (zh) * 2017-06-15 2017-11-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son网络控制平面实时计算光通道osnr的方法
WO2019056916A1 (zh) * 2017-09-21 2019-03-2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传输网络规划中分配中继资源的计算方法
CN109660298A (zh) * 2017-10-11 2019-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0907A1 (en) 2022-09-21
WO2021104036A1 (zh) 2021-06-03
CN112838895B (zh) 2023-09-12
EP4060907A4 (en) 2023-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6402B (zh) 用于计算信噪比(snr)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48554B1 (ko) 광파워 등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270845B2 (en) Multimode fiber tap for a LRM connection
CN112003787A (zh) 一种路由路径确定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48766B (zh) 路由选择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2040352B (zh) 路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38895A (zh)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6732B (zh) 光传输系统和光传输系统的配置参数优化方法
DE102009039105A1 (de) Senden und Empfangen drahtloser Signale über Doppelantennen
CN116634440A (zh) 一种基于多目的节点的中继协作干扰安全传输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912821A (zh) 一种路由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660298B (zh) 一种中继配置方法、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098557B (zh) 频域中的信噪比确定
US11677489B2 (en) Wavelength cross connect device, branch ratio variable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138444B (zh) 一种基于模糊博弈的多域光网络动态组播共享保护方法
CN113805270A (zh) 一种高集成度的硅光芯片
CN113806270B (zh) RapidIO网络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46705B (zh) 基于时延测算的光传送网络智能部署方法及装置
EP1895686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n optimum path in an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6614155B (zh) 蓝牙通讯的抗干扰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4124711B2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設計方法および光ネットワーク設計装置
CN114745048B (zh) 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021860B (zh) 光复用段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4171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oute for och ser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70421B (zh) 光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