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6349A -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6349A
CN112836349A CN202110028200.8A CN202110028200A CN112836349A CN 112836349 A CN112836349 A CN 112836349A CN 202110028200 A CN202110028200 A CN 202110028200A CN 112836349 A CN112836349 A CN 112836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injection
oil
well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8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6349B (zh
Inventor
檀朝东
赵小雨
杨雪风
宋文容
牛会钊
冯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da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da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da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da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82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63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6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6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6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6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4Obtaining from a multiple-zone we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注采设备,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环境信息通过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基于油藏模型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Description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沉积环境、物质供应、水动力条件、成岩作用等影响,使得储层在岩性、物性、产状、内部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均匀的变化和显著差异,这种变化和差异称之为储层的非均匀性。低、特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匀性质严重,正是由于油层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引起的一系列矛盾。归纳起来矛盾有三种: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和平面矛盾。中国油田非均质性普遍,开发对象物性差异大,三大矛盾随着开发的深入日益突出,油层动用不均衡,为实现稳油控水,注入方式采用分层注入。但分层注入与油田开发初期确立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现在大多数油田陆续进入高采出度、高含水的“双高阶段”,含水率高于87%,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大于35%。而且剩余油高度分散,油水关系极其复杂,稳油控水难度大,高含水油田所带来的注采关系复杂、驱替场动态变化频繁等问题,现有工艺技术与生产需求、油藏分析数据支撑间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因此,发展了新一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使分层注水工艺向数字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实现油藏、工程一体化,其核心是实现层段注入参数全过程实时监测和自动调整,实现边测边调。利用监测的实时连续数据为精细油藏分析提供有效数据支持,从而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实现精细注水;利用层段实时自动调整功能保障注水合格率,实现有效注水。该套技术从提高地质分析精度和注水合格率上保证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例如,公开号为CN11185244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智能油田注采实时优化与调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生产井智能调控井筒、注入井智能调控井筒、生产井地面控制装置、注入井地面控制装置、地面数据采集-分析-决策计算机处理系统;所述生产井智能调控井筒、生产井地面控制装置、注入井智能调控井筒和注入井地面控制装置与地面数据采集-分析-决策计算机处理系统分别相连实现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传递,生产井地面控制装置与生产井智能调控井筒相连、注入井地面控制装置与注入井智能调控井筒相连实现流量调控。该专利实现井筒参数的实时调控是基于油藏数据模拟的快速自动历史拟合和快速优化,并通过控制系统反馈到井下生产层的注采井筒实现实时调控。但是,一方面该专利提供的自动历史拟合技术以及油藏数据模拟预测技术没有考虑到深化对油藏非均质性及流动条带的认识,其对剩余油分布预测的不确定性较大,后续的自动历史拟合以及油藏优化配置不够精准,并且产生的误差还会随着拟合和优化的次数增加而非线性增长,这种误差和实时采集参数的数据的不匹配,在其自动历史拟合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时间成本。此外,由于分层井数过多,优化工作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注入量分离方面,智能井技术通常是通过控制注入量来实现小规模油藏的调控,而针对大规模油藏的井筒参数调参必然会需要更多的计算成本和时间成本来进行调控。综合以上因素,该专利提供的油藏注采开发无法做到实时调控优化,而是一种滞后调控。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现阶段油藏开发层间矛盾突出,油水分布复杂,应用静态资料分析判断高含水产层的准确性较低且无法快速适应生产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应提高分层采油技术的实时监测水平,实现井下分层流量、压力、含水率等参数的长期监测,提高油藏认识水平,为精细油藏分析与挖潜提供准确依据。同时,当油藏动态变化需调整生产方案时,分层采油技术应具备实时调整能力。
针对油藏动态变化需要调整生产方案时,分层采油技术应具备实施调整能力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注采设备。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基于物理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数字油水井的油藏模型;
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油藏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基于逐级更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以使得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的至少一个预测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方式调整所述油藏模型;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基于所述油藏模型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关联度分析选取影响油藏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较大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然后通过选定的第一参数的值计算对应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并根据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调整第一参数,从而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进而使得油藏模型的数据模拟结果小于第二阈值,即该第一参数下的油藏模型符合拟合率的要求,通过该方式能够在结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加深对油藏的认识水平,并加快对油藏模型的调整使其快速拟合。另一方面,基于油藏模型能够预测储层的物理性质、注采过程中流体的饱和度和压力等信息,从而快速调整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但是当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调整时,相应的注采设备不具备实时调整能力。具体而言,调整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过程中,相应的注采设备需要具有自动寻优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尽管现有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能够通过快速地学习训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从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注入井与受效的采油井在平面上和层段上关系复杂,地质分析的状态与实际的状态吻合度较差,并且因为层系封堵不完善,很多采油井存在有采无注、油层互窜的现象,导致油层动用不均衡,使得开发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本质上属于同一系统,但应用时往往按照独立工艺技术实施,未发挥出协同效应,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时,将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相关参数的实时调整分离,即分别单独调整注水井的注水参数和采油井的排采参数,这就导致了可能在调整注水井的相关参数后,整个储层的非均质性、压力变化等也对应发生了变化,而此时采油井采用的采油参数还是基于未发生变化前的储层性质进行的调整,从而产生滞后调控的问题。而且,基于这种注采分离调控的问题,现有相关的自寻优智能调控技术其采用的强化学习算法的模型,从优化目标、决策变量以及奖励函数、价值函数的设置均仅考虑自身的变量。例如,注水井仅考虑注水速度、增注量、减排量、注水井压力等,采油井仅考虑产量、采油井压力、液面高度、潜油电机速率等。因此,本发明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基于所述油藏模型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注采设备。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基于所述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环境信息通过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基于油藏模型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注采设备。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基于物理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以使得真实生产环境和虚拟生产环境交互映射的方式构建数字油水井;
基于数字油水井获取的储层物理性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确定所述注采设备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建立数字油水井的油藏模型:
基于物理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历史生产参数随机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初始值进行预测以生成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
基于预测的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逐级调整所述第一参数以使得预测的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基于所述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参数量化所述注采设备的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的评价指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二参数至少包括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单砂延伸及几何结构、断层集合结构及封闭性、注采剖面、注水井及采油井中的射孔和增产层、注水井及采油井的相对位置中的一个或几个。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所述注采设备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所述注采设备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优化目标为净现值最大。优选地,基于所述采集模块实时测量的高维动态数据至少获取压力和饱和度分布的变化,并以高维的压力和饱和度变化作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输入。优选地,至少以所述注采设备的注水频率和采油频率作为决策变量。优选地,可以基于油藏模型提供的所述第二参数以至少补充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注水井及采油井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基于注水井及采油井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损失函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物理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构建数字油水井的油藏模型;
基于所述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建立数字油水井的油藏模型的步骤如下:
基于物理油水井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注采联调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简化模块示意图;
图2是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注采联调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注水井 2:采油井 3:注水层 4:隔层
5:油水推进界面 6:油层 7:物理油水井 8:数字油水井
9:真实生产环境 10:虚拟生产环境
100:采集模块 200:控制模块 300:注采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解释。
驱替指的是油田驱替利用渗透作用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采用一定流量的驱替物,以置换油田中的原油。在现有技术中,驱替物可以是水、化学剂等。
差油层指物性相对常规油层较差,电阻率也低于常规油层,但试油但仍产纯油的储层。
薄差油层指厚度薄渗透率差的储层,包括厚度小于1m的表内储层以及表外储层,纵向上与厚油层穿插分布,平面上与河道砂岩错综分布。
优选地,水驱动开发是中国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水驱动开发,其水驱采收率取决于水的驱油效率和波及体积(驱油剂驱过部分的体积/注入工作剂在油层中的波及程度)。对于一个具体油田,即在储集层孔隙结构、流体与岩石表面性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不改变注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一定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时,驱油效率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关键在于扩大注水的波及体积,这对于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尤为重要。中国油田非均质性普遍,开发对象物性差异大,平面和层间矛盾突出,油层动用不平衡,为实现稳油控水,注入方式采用分层注入。分层注入的目的是增加薄层或吸水较差的层的动用程度。层间结构调整主要通过注水井精细注水、采油井精细开采使层间结各类油层得到均衡动用。层内结构调整主要利用层内相对稳定的结构界面进行层内细分调整,通过对现有注水层段进一步细分,减少“段内小层数和段内射开厚度”,即针对各油层不同的渗透性能,采用不同的配水量进行注水。分层注水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途径之一。
现有的油田开放方式如图2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注水井1和至少一个采油2。注水井1与至少一个采油井2连通。注水井1与采油井2的纵向之间为分层结构。分层结构包括多个注水层3。相邻两个注水层3之间为隔层4。优选地,注水井1和采油井2设置有射孔。射孔是采用特殊聚能器材进入井眼预定层位进行爆炸开孔让井下地层内流体进入孔眼的作业活动,普遍应用于油气田和煤田,有时也应用于水源的开采。大多数油田普遍采用聚能射孔器材,在射孔的历史上曾经使用过枪弹式射孔器,在国外有些大型石油公司采用的还有水流射孔器。水驱开发的原理是利用水作为驱替物,基于渗透作用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采用一定流量的水,以置换油田中的原油。如图2所示,在渗透的作用下油水推进界面5向采油井2方向运动,将油层6推进至采油井2,进而通过采油井2采取原油。
但是注水开发油田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后,受储层天然“三大矛盾(层内、平面、层间矛盾)”和注水长期冲刷影响,储层渗透性、润湿性等参数发生改变,导致注入水沿高渗透优势通道,即大孔道、裂缝部位突进,从而造成注入水低效或者无效循环,导致注水波及体积下降,影响水驱开发效果。
下面对层内矛盾、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进行说明。
油层动用:油层动用程度是指油田开采的过程中,油井中产液厚度或者注水井吸水厚度占射开总厚度之比。优选地,油层动用可以使用采液强度和吸水强度评价。
层间矛盾:由于油层垂直向上的非均质性,在笼统注水、采油的过程中,构成了单层与单层之间的差异,即层间矛盾。层间矛盾是高渗透性油层与低渗透性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由于层间矛盾的存在,在注水、采油的条件下,将会出现注采不平衡、压力不均衡以及层与层之间相互干扰的现象,影响油井产能充分发挥和最终采收率,因此层间矛盾是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层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内因为非均质多油层之间存在差异。外因是注水、采油。优选地,层间矛盾在生产上的表现为在注水采油的过程中,由于各油层渗透率、连通情况不同,使得各层在开采上出现差异,即高渗透层开采的好,中低渗透层开采的差。在注水井1端,高渗透层吸水能力更高,低渗透层吸水能力低,由于水淹区对水流动阻力大幅度减小,水的相渗透率增大,水在高渗透层越跑越快,与低渗透层相比,形成单层突进。在采油井2端,高渗透层出油能力强,中低渗透层常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油井内高渗透层见水后,流动压力上升,干扰中低渗透层,甚至使个别层停产或者倒灌。同时高渗透层水淹后形成高压层,成为水流的有利通道,也降低了注入水的利用效率。尽管在注水井1端通过分层配水开采,控制了高渗透层的注水强度,加强了中低渗透层的注水强度,注水井内层间矛盾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地层系数的差别和注入水在平面上分配不均匀,油井内高渗透层仍然出油多,见水快,中低渗透层不能发挥作用。即在分层注水、分层采油条件下,在大范围内层间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但在局部问题上仍有所表现,例如由于注采措施不当(注采强度不确定、井下水嘴的选择)使得各层段工作不协调。又比如由于工艺原因,层段不能划分过细,在层段内部各层之间的矛盾,或者由于某些小层地层变化大,油水井层段不能对应,甚至弹性开采等。
层间矛盾的本质是各层受效程度不同,造成各层油层6压力和含水率相差较大,在全井同一流动条件下,生产压差不同,就会使差油层出油状况越来越差。差油层指物性相对常规油层较差,电阻率也低于常规油层,试油但仍产纯油的储层。增大差油层的生产压差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层间矛盾,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方面,提高差油层的油层压力;另一方面,降低井底流压。优选地,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注采层段和正确确定注采强度来改善层间矛盾。例如对高压、高含水层控制注水量。对差油层、低压油层加强注水。对高压、高含水层采取有效堵水措施。优选地,在排除层间干扰后低渗透层出油效果仍然较差的情况下,可以对差油层采取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优选地,还可以通过调整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来解决层间矛盾。
平面矛盾:由于油层平面的非均质性以及井网对油层的控制不同,构成了同一单层内各点间的矛盾,称为平面矛盾。由于油层6渗透率在平面上分布的不均匀以及井网对各个油层6控制情况的不同,使得注入水在平面上的推进不均匀,油水前缘沿高渗透区域局部突进,高渗透区水驱程度高,开采效果好,低渗透区水驱程度低,开采效果差,油水前缘形成犬牙、层次不齐的形状,进而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水淹区和含油区交叉分布,从而会降低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平面矛盾的表现形式为局部突进。例如,注水井1周围各个方向渗透率不同,采油井2见水时间相差较大。例如注水井1投注时间不同,水线在平面上推进的距离相差较大。例如注水井1两侧开采层系和井排距不同,对配水强度要求有矛盾。具体表现为高渗透区出现犬牙交错的突进,低渗透区或连通差的区域内出现低压区和死油区。
平面矛盾的本质是注入水受油层6非均质性控制,形成不均匀推进,造成局部渗透率低的区域受效差,甚至是不受效。因此,调整平面矛盾,本质上就是要使受效差的区域和受效不好的区域充分受效,提高注入水在该区域的驱油能量,降低渗流阻力,达到提高注入水波及面积,油井多产油少产水的目的。其方法如下:
1、对高含水带油层堵水、对低含水带油层压裂或者调整注水强度,加强受效差地区油层的注水。
2、采取改变注水方式或打补井、缩短井距等方法,加强受效差地区的注水。打补井可以是补充开发井,钻加密井。
层内矛盾:由于油层6内部的非均质性、地下油水粘度的差别、岩石表面性质及注水强度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构成单层内部的矛盾。因此层内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单层内的非均质性,即岩石的颗粒直径分选程度、韵律性、层理结构在纵向上的差异和夹层的影响,使得单层内部水淹程度和水驱油效率出现差异。油水粘度差异也是上述现象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层内矛盾的表现形式为油厚层内部各位部位水线推进速度不一致。油井见水时,水驱厚度小,无水驱油效率低,其原因为:
1、注水初期渗透率高的部位水线推进快,又由于水淹区阻力小,因此它与中低渗透部位相比水线推进速度相差很大,这种现象成为水驱油不稳定现象。
2、由于水线推进较快的高渗透率部位的水淹区内水的流动阻力小,压力普遍升高、压力传递的结果是使相邻近的中低渗透部位的纯油区中的压力也升高,这就造成中低渗透部位油水前缘附近压力梯度减小,使得该部位水线推进速度减慢。这种现象称为层内干扰。
3、由于高渗透部位水淹区内压力损耗大幅度减小,使得高渗透部位油层中的压力普遍升高,油将从压力高的部位向压力低的中低渗透部位的纯油区内流动,造成层内串流。
层内矛盾的实质是不同部位受效程度和水淹状况不同,高压高含水层段干扰其他层段,使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高渗透率厚油层的层内矛盾突出。解决层内矛盾,本质上就是调整吸水剖面,扩大注入水波及厚度,从而调整受效情况。同时调整产液剖面,达到多产油少产水的目的。
优选地,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是基于油水运动状态实时按分层需求调整水量以达到保持油层压力、降水、增油的目的,并主动地进行层内、平面、层间调整,从而增加见效层位、见效方向以及受效程度。而主动地进行层内、平面、层间调整以及相应如上所述的调整措施均与油藏模拟的精细建模有关,即需要注水采油过程中深化对油藏物理性质的认识,从而降低对剩余油分布预测的不确定性,进而能够更好的评估和优化注水方案和采油方案。同时,当油藏动态变化需调整生产方案时,分层采油技术应具备实时调整能力。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注采设备300。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动态数据与油藏模型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基于逐级更新至少一个第一参数以使得根据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生成的至少一个预测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方式调整油藏模型;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基于油藏模型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优选地,第一参数可以是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水平方向渗透率、储层纵向渗透率、初始管压力中的一个或几个。通过以上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利用静态资料分析判断高含水储层以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分层注采的动态数据对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不断的校正,从而建立动态且高吻合度的油藏数据物理模型。具体而言,通过关联度分析选取影响油藏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较大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然后通过选定的第一参数的值计算对应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并根据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调整第一参数,从而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进而使得油藏模型的数据模拟结果小于第二阈值,即该第一参数下的油藏模型符合拟合率的要求,通过该方式能够在结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加深对油藏的认识水平,并加快对油藏模型的调整使其快速拟合。
另一方面,基于油藏模型能够预测储层的物理性质、注采过程中流体的饱和度和压力等信息,从而快速调整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但是当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调整时,相应的注采设备不具备实时调整能力。具体而言,调整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过程中,相应的注采设备需要具有自动寻优和快速学习的能力。尽管现有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能够通过快速地学习训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从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出发,注入井1与受效的采油井2在平面上和层段上关系复杂,地质分析的状态与实际的状态吻合度较差,并且因为层系封堵不完善,很多采油井2存在有采无注、油层互窜的现象,导致油层动用不均衡,使得开发效果差。更重要的是,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本质上属于同一系统,但应用时往往按照独立工艺技术实施,未发挥出协同效应,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时,将注水井1和采油井2的相关参数的实时调整分离,即分别单独调整注水井1的注水参数和采油井2的排采参数,这就导致了可能在调整注水井1的相关参数后,整个储层的非均质性、压力变化等也对应发生了变化,而此时采油井2采用的采油参数还是基于未发生变化前的储层性质进行的调整,从而产生滞后调控的问题。而且,基于这种注采分离调控的问题,现有相关的自寻优智能调控技术其采用的强化学习算法的模型,从优化目标、决策变量以及奖励函数、价值函数的设置均仅考虑自身的变量。例如,注水井1的仅考虑注水速度、增注量、减排量、注水井压力等,采油井2仅考虑产量、采油井压力、液面高度、潜油电机速率等。因此,本发明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同时执行基于所述油藏模型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优选地,采集模块10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采集模块100还包括测量含水量的测量仪。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例如移动计算设备、台式计算设备、服务器等。控制模块20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处理器发出的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装置存储的指令。优选地,可以在控制模块200外单独设置存储装置。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承载有操作系统,例如Linux系统、Android系统、IOS操作系统等。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使用到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机的逻辑连接在网络环境中操作。远程计算机可以是相对控制模块200的另一个计算机、平板电脑、PDA、服务器、路由器、网络PC、对等设备或其他常见网络节点,并且通常包括以上相对于计算机描述的元件中的部分和/或全部元件。逻辑连接包括通过实例而非限制方式呈现的局域网、广域网、专用网络等。本发明的控制模块200可以由油藏开发的人员、部门、企业等实体进行远程查询、修改、调用运行等操作。
优选地,存储装置可以是磁盘、硬盘、光盘、移动硬盘、固态硬盘、闪存等。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采集模块100和注采设备300的执行模块连接。优选地,注采设备300包括注入井1和采油井2。注入井1至少包括测调配水器、井口水嘴。采油井2至少包括潜油电机和井口油嘴。优选地,注采设备300还包括水平井的流入控制阀(Inflow Control Device,ICD)。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注采设备300。执行模块至少包括变频器和阀开度调节机构。例如,控制模块200通过变频器控制注水井1的测调配水器和采油井2的潜油电机。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包括采集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注采设备300。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以使得真实生产环境9和虚拟生产环境10交互映射的方式构建数字油水井8。通过该设置方式,用于结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构建油藏模型,进而通过井下分层流量、压力、含水率等参数的长期监测获取的动态数据提高油藏认识水平,为精细油藏分析与挖潜提供准确依据。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数字油水井8获取的储层物理性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确定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通过该设置方式,基于油藏模型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并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或者机械学习算法能够基于动态数据驱动确定相应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实现油藏动态、分层采油、分层注水的区块井组协同优化油藏开发,即通过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一体化设计,避免将注水井1和采油井2生产方案分离导致滞后调控。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通过该设置方式,利用注入方案和排采方案进行学习训练使得注入井1和采油井2的相关参数自动匹配同步调整,从而将油田的开发有滞后调控转向为实时优化。
通过以上设置方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分层采油、分层注水技术的区块协同应用,将分层采油、分层注水方案一体化设计,强化采出端和注入端井下层段的对应分析,即利用同一区块注入端和采出端多层段连续、长期、丰富的井下监测数据,开展大数据驱动的精细地质建模,获取分层注采实时数据约束下的油藏流体饱和度和压力场演化模型,深化对油藏非均质性及流动条带的认识,降低剩余油分布预测的不确定性。最终利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强化学习算法的实时调控技术进行注入端和采出端参数匹配调整,实现开发调整由“滞后调控”向“实时优化”转变,提高井网控制程度和调整水平,控制自然递减和含水率上升,提高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进而,在井筒注采自动化、海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开发油藏分析与优化系统,实现真正意义的智慧油藏管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优选地,关联度分析可以通过灰色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获取各个不确定的动态数据与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程度。优选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分层注水、采油的动态数据以及建立的油藏模型具体设置。第一阈值的取值在0~1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的取值在0.4~1之间。优选地,第一参数可以是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水平方向渗透率、储层水质方向渗透率、初始管压力中的一个或几个。优选地,第二阈值表征油藏数值与实际历史生产拟合程度。第二阈值取值在0~1之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为误差协方根。第二阈值取值范围在0~0.3之间。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优化至少一个第一参数:
基于历史生产参数随机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
基于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初始值进行预测以生成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
基于预测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逐级调整第一参数以使得预测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受网格形状和分辨率的限制,动态模拟时耗时长不利于后续历史拟合工作的开展,本发明基于先验信息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然后通过不同的第一参数并行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的方式,通过预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构建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而通过该误差协方差矩阵调节第一参数的值来调整油藏模型的参数,进而使得油藏模型达到历史拟合标准。该设置方式在第一参数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减小计算开销和时间成本。
优选地,在油藏模型经过调整后满足拟合要求后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及其学习算法获取注采关系优化得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优选地,第二参数至少包括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单砂延伸及几何结构、断层集合结构及封闭性、注采剖面、注水井1及采油井2中的射孔和增产层、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中的一个或几个。优选地,可以利用如下标准确定第二参数的数值,具体如下:
(1)对于同一砂体,在适当井网、合理井距下,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存在连通的流体流动路径;
(2)对于不同的砂体,注水井1和采油井2是不连通的;
(3)在泥岩区钻井的注水井1或采油井2不连通;
(4)封闭断层或泥岩区附近的注水井1和采油井2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5)对于造成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流道过长的砂体几何形状,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不存在流体流动或弱流动;
(6)在适当的条件下,注入的水可以绕过屏障;
(7)同一方向的二级采油井2不受影响;
(8)采油井2可能受到多个方向的影响;
(9)在适当的角度和间距下,一口注水井1可以影响多口采油井2;
(10)注水井1和采油井2在未同时射孔的地层中不存在流体流动;
(11)流线不能相互交叉。
优选地,基于第二参数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基于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以及第二参数量化注采设备300的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的评价指标。优选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按照如下步骤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单个注水井1/采油井2分层方向的措施;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价井组/层段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定性井组/层段注水调整方向和排采调整方向;
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求解最优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优化目标为净现值最大。优选地,基于采集模块100实时测量的高维动态数据至少获取压力和饱和度分布的变化,并以高维的压力和饱和度变化作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输入。优选地,至少以注采设备300的注水频率和采油频率作为决策变量。优选地,可以基于油藏模型提供的第二参数以至少补充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控制模块200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损失函数。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注采设备300。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的方式对执行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地,首先对强化学习算法进行介绍。强化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可以用状态s、动作a、状态转移概率p、状态转移奖励或回报r构成四元组表示{s,a,p,r}。对于离散时间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状态和动作的集合称为状态空间S和动作空间A。具体表示为状态si∈S,ai∈A。根据第t步选择的行动,状态根据概率P(st+1,st,at)从st转移到st+1。在状态转移的同时,决策主体得到1个即时奖励R(st+1,st,at)。以上表达式中的st表示为t时刻的状态。at表示为t时刻的动作。以上过程结束时累积的奖励为:
Gt=Rt+γRt+12Rt+2+…+γkRt+k=∑k=0γkRt+k (1)
式(1)中的Rt为时间t内累积的奖励。γ为折扣因子,取值范围在0~1之间。折扣因子用于削减远期决策对应的奖励权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在抵达目标状态的同时实现累积奖励的最大化。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采集模块100提供的当前时刻环境状态和先前时刻环境状态下执行模块执行动作后的奖励进行训练学习以逼近第一优化目标的方式做出优化决策。优选地,第一优化目标包括净现值、采油率和产量最大化。优选地,第一优化目标还可以包括注入/产出剖面均匀化、能耗最小、注采设备300寿命最大化等。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采集模块100提供的环境状态构建状态空间S。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其做出的优化决策构建执行模块的动作空间A。由于第一优化目标包括净现值、采油率和产量最大化、注采设备300寿命最大化。因此状态空间可以选择产量、注入井1的检泵周期、采油井2的检泵周期、注水率、采油率等直接相关的属性作为状态空间S。优选地,状态空间S为多维矩阵,其中行数为相关属性的个数,列数为注水井1和采油井2的个数。优选地,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参数至少包括单井的流量与压力、井口油套压、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管线压力、注入设备增压和功率、举升设备扬程及功率等。优选地,决策变量可以是注采设备300的运行频率、水嘴阀开度、油嘴阀开度、ICD阀的开度。因此,执行模块的动作空间A包括注入井1的运行频率、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水嘴阀开度、油嘴阀开度、ICD阀的开度。优选地,动作空间A同样为多维矩阵,其中,行数为5,列数为对应的注水井1和采油井2的数量。以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说明动作空间A中对应的动作特征量的值。优选地,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vi的动作特征量为:
Figure BDA0002889321860000151
vi的取值为1,0,-1。当控制模块200给执行模块反馈时,即1,0,-1时,执行模块在原来的频率上增加、不变、减少Δv。需要说明的是Δv的大小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Δv如果过小会导致收敛速度缓慢,如果过大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无法收敛。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先前执行模块执行动作后采集模块100反馈的环境状态来构建关于奖励的函数。奖励函数的最大值应该与第一优化目标等价。例如奖励函数为关于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a和采集模块100采集的环境状态s的函数。奖励函数R(a,s)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89321860000152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来进行优化决策:
构建关于环境状态和执行模块执行动作的价值函数,并记录不同环境状态和动作从而构建价值表。价值表是关于价值函数的离散记录。优选地,价值函数可以是关于第一优化目标的一元二次函数组。例如,产油量为-l(x-m)2+n。优选地,l、m、n三个系数的设定至少满足产油量在生产周期的一半时间内处于正值。
优选地,在价值函数收敛且控制模块200的优化决策未使得环境状态达到优化目标的情况下,或者在价值函数收敛且系统未损坏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获取对应环境状态下的第一动作。优选地,第一动作是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获得的。优选地,第一动作是随机动作。ε-greedy贪婪策略使得控制模块200在学习训练后期时选择价值函数最大值对应的动作,但是还有一定的概率ε随机选择一个动作来获取奖励。
优选地,执行模块基于控制模块200传递的第一动作信息控制注采设备300。控制模块200基于采集模块100获取执行模块执行第一动作后的新环境状态以及对应的奖励。控制模块200基于新的环境状态以及对应的奖励进行学习更新。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与损失函数的线性叠加进行学习更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损失函数。优选地,在更新后,控制模块200将环境状态更新为新环境状态从而作为下一轮控制的初始状态。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学习速率以及现实价值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之差构建损失函数。优选地,更新的价值函数的价值为:
Q(st+1,at+1)=Qo(st,at)+loss (4)
式(4)中的Q(st+1,at+1)为更新后的价值函数的价值。Qo(st,at)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先前价值为存储在价值表中的价值。loss为损失函数。
loss=α[Qr(st+1,at+1)-Qo(st,at)] (5)
式(5)中Qr(st+1,at+1)为现实价值。α为学习速率。α取值在0~1之间。α决定了价值表更新的速率。
优选地,现实价值包括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和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优选地,控制模块200按照如下方式配置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
基于最大评估新环境状态下的价值函数的方式确定第一现实价值。优选地,第一现实价值为:
Qr1(st,at)=R(st,at)+γmaxQo(st+1,at+1) (6)
式(6)中Qr1(st,at)为第一现实价值。R(st,at)为执行模块300执行第一动作后对应的奖励。maxQo(st+1,at+1)为执行动作后新状态在价值表中,新状态对应的最大值。γ表示的是状态st采用动作at的价值与下一状态的和动作的关联的衰减程度。γ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按照如下方式配置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函数:
优选地,基于价值表中的新环境状态下价值函数的价值确定第二现实价值。优选地,第二现实价值为:
Qr2(st,at)=R(st,at)+γQo(st+1,at+1) (7)
式(7)中Qr2(st,at)表示第二现实价值。
优选地,在进行强化学习的训练中,不同的更新策略会影响学习率、收敛率、稳定性、计算复杂度等问题,进而会影响训练时间以及注采设备300的检修周期。例如,学习率、收敛率和计算复杂度直接关系到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时间。而在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选择执行模块的过程中,如果基于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其更新是对价值函数的最大评估,并且依赖采集模块100对环境状态的实时反馈,从而生成的优化决策比较激进,使得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改变程度较大,注采设备300的机械运动过程不够平滑,进而可能对注采设备300产生较大的损伤,导致控制模块200控制注采设备300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出现多次损坏的情况。而根据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其更新比较保守,导致控制模块200学习训练的时间过长,因此本发明基于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在缩短学习训练时间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模块200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其优化的决策平缓,从而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平滑,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步骤实现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融合:
1、基于状态空间S对每个注采设备300在一个检查周期内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进而确定每个单井在不同的开启时间内的关于开井的第一时间和在不同的停机时间内的关于关井的第二时间。需要说明的是,间歇注水和间歇采油是一种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采油方式。间歇注水和间歇采油的目的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关键是确定合理的间抽制度,即制定一个恰当的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因此本发明可以基于状态空间S和/或价值表等确定间抽制度,然后根据间抽制度中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等将控制模块200对于执行模块300的优化控制分为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优化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和决策。
2、在同一个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内,当前状态下的现实价值为在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二现实价值基础上线性叠加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以及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优选地,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与第一权值相乘。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与第二权值相乘。第一权值与第二权值的和为0~1。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根据价值表进行设置,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二现实价值作为当前状态现实价值的最小值,确保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的基础时间。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用于确定当前状态和上一状态的差异程度。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用于衡量当前优化策略相比价值表中对应的过去的相同状态下的激进程度。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的和为1,即对应的当前状态的决策是以当前状态下的第二现实价值为主,并且考虑到了当前状态和上一状态的差异程度,从而使得两个状态下执行模块执行的决策对应的执行动作能够平稳,并增加了一定的决策的改变程度。此外,考虑到了当前优化策略相比价值表中对应的过去的相同状态下的激进程度能够进一步增加决策改变的程度,从而减少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时间。
优选地,在由相邻的第一时间进入第二时间或者由相邻的第二时间进入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在当前状态的第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线性叠加第三权值下的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的差值。第三权值取值在0~1之间。由于开井和关井的状态显著不同,因此可以仅考虑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的改变程度,使得控制模块200生产的决策不会改变过大,避免对注采设备300产生损伤。
优选地,在价值函数未收敛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随机选取执行模块中执行动作的阈值内的参数,并将该参数对应下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状态至少包括产油量和供液量,然后进行新一轮控制。优选地,本发明的状态指代为环境状态。
优选地,还可以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环境状态、执行动作以及更新参数构建价值函数。即价值函数Q(st,at)的基础上添加更新参数θ。θ取值在0~1之间。深度强化学习的价值函数为Q(st,att)。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与损失函数的线性叠加进行学习更新。优选地,更新的价值函数的价值为:
Q(st+1,at+1t+1)=Qo(st,att)+loss (8)
优选地,价值函数可以是正弦、余弦、指数等曲线。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将价值函数的更新问题转换为函数拟合问题。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多阶多项式拟合价值函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更新参数θ逼近最优价值。通过采用以上设置方式能够解决高维输入,即状态空间S和动作空间A较大的问题。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状态空间S对每个注采设备300在一个检查周期内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进而将确定每个单井在不同的开启时间内的关于开井的第一时间和在不同的停机时间内的关于关井的第二时间构建为日累计总产量不下降条件下的耗能最小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优选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优化目标为耗能最小化。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如下:
1、日累计总产量不下降;
2、满足最低流动性能;
3、管柱完整性大于最低阈值。
优选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可以是注采设备300运行频率、水嘴开度、油嘴开度以及ICD阀开度。优选地,最低流动性能和管柱完整性的最低阈值可以以注采设备300运行频率、水嘴开度、油嘴开度以及ICD阀开度构建关系式。优选地,最流动性能的数学表征可以是每个分层节点满足最小临界携液流量。井筒以及管柱需要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运行,因此管柱需要满足强度要求。优选地,管柱完整性还可以表征为管柱承受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管柱承受的压力小于最高阈值,并且大于最低阈值。优选地,最小临界携液流量以及管柱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压力范围根据油田开采的实际参数进行设置。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来求解以上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包括:
S100: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构建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通过该设置方式,用于结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构建油藏模型,进而通过井下分层流量、压力、含水率等参数的长期监测获取的动态数据提高油藏认识水平,为精细油藏分析与挖潜提供准确依据。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按照如下方式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优选地,关联度分析可以通过灰色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获取各个不确定的动态数据与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程度。优选地,第一阈值可以根据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分层注水、采油的动态数据以及建立的油藏模型具体设置。第一阈值的取值在0~1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的取值在0.4~1之间。优选地,第一参数可以是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水平方向渗透率、储层水质方向渗透率、油水推进界面5处的初始管压力中的一个或几个。优选地,第二阈值表征油藏数值与实际历史生产拟合程度。第二阈值取值在0~1之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为误差协方根。第二阈值取值范围在0~0.3之间。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优化至少一个第一参数:
基于历史生产参数随机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
基于至少一个第一参数的初始值进行预测以生成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
基于预测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逐级调整第一参数以使得预测的多个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传统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受网格形状和分辨率的限制,动态模拟时耗时长不利于后续历史拟合工作的开展,本发明基于先验信息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然后通过不同的第一参数并行预测数值模拟结果的方式,通过预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构建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而通过该误差协方差矩阵调节第一参数的值来调整油藏模型的参数,进而使得油藏模型达到历史拟合标准。该设置方式在第一参数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减小计算开销和时间成本。
S200:基于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并基于第二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在油藏模型经过调整后满足拟合要求后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及其学习算法获取注采关系优化得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优选地,第二参数至少包括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单砂延伸及几何结构、断层集合结构及封闭性、注采剖面、注水井1及采油井2中的射孔和增产层、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中的一个或几个。优选地,可以利用如下标准确定第二参数的数值,具体如下:
(1)对于同一砂体,在适当井网、合理井距下,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存在连通的流体流动路径;
(2)对于不同的砂体,注水井1和采油井2是不连通的;
(3)在泥岩区钻井的注水井1或采油井2不连通;
(4)封闭断层或泥岩区附近的注水井1和采油井2之间没有相互联系;
(5)对于造成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流道过长的砂体几何形状,注水井1与采油井2之间不存在流体流动或弱流动;
(6)在适当的条件下,注入的水可以绕过屏障;
(7)同一方向的二级采油井2不受影响;
(8)采油井2可能受到多个方向的影响;
(9)在适当的角度和间距下,一口注水井1可以影响多口采油井2;
(10)注水井1和采油井2在未同时射孔的地层中不存在流体流动;
(11)流线不能相互交叉。
优选地,基于第二参数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基于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以及第二参数量化注采设备300的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的评价指标。优选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按照如下步骤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单个注水井1/采油井2分层方向的措施;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价井组/层段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定性井组/层段注水调整方向和排采调整方向;
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求解最优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选地,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优化目标为净现值最大。优选地,基于采集模块100实时测量的高维动态数据至少获取压力和饱和度分布的变化,并以高维的压力和饱和度变化作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输入。优选地,至少以注采设备300的注水频率和采油频率作为决策变量。优选地,可以基于油藏模型提供的第二参数以至少补充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S300: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优选地,在控制模块200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损失函数。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执行模块控制注采设备300。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PID)的方式对执行模块进行控制。
优选地,首先对强化学习算法进行介绍。强化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可以用状态s、动作a、状态转移概率p、状态转移奖励或回报r构成四元组表示{s,a,p,r}。对于离散时间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状态和动作的集合称为状态空间S和动作空间A。具体表示为状态si∈S,ai∈A。根据第t步选择的行动,状态根据概率P(st+1,st,at)从st转移到st+1。在状态转移的同时,决策主体得到1个即时奖励R(st+1,st,at)。以上表达式中的st表示为t时刻的状态。at表示为t时刻的动作。以上过程结束时累积的奖励为:
Gt=Rt+γRt+12Rt+2+…+γkRt+k=∑k=0γkRt+k (1)
式(1)中的Rt为时间t内累积的奖励。γ为折扣因子,取值范围在0~1之间。折扣因子用于削减远期决策对应的奖励权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在抵达目标状态的同时实现累积奖励的最大化。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采集模块100提供的当前时刻环境状态和先前时刻环境状态下执行模块执行动作后的奖励进行训练学习以逼近第一优化目标的方式做出优化决策。优选地,第一优化目标包括净现值、采油率和产量最大化。优选地,第一优化目标还可以包括注入/产出剖面均匀化、能耗最小、注采设备300寿命最大化等。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采集模块100提供的环境状态构建状态空间S。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其做出的优化决策构建执行模块的动作空间A。由于第一优化目标包括净现值、采油率和产量最大化、注采设备300寿命最大化。因此状态空间可以选择产量、注入井1的检泵周期、采油井2的检泵周期、注水率、采油率等直接相关的属性作为状态空间S。优选地,状态空间S为多维矩阵,其中行数为相关属性的个数,列数为注水井1和采油井2的个数。优选地,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参数至少包括单井的流量与压力、井口油套压、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管线压力、注入设备增压和功率、举升设备扬程及功率等。优选地,决策变量可以是注采设备300的运行频率、水嘴阀开度、油嘴阀开度、ICD阀的开度。因此,执行模块的动作空间A包括注入井1的运行频率、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水嘴阀开度、油嘴阀开度、ICD阀的开度。优选地,动作空间A同样为多维矩阵,其中,行数为5,列数为对应的注水井1和采油井2的数量。以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说明动作空间A中对应的动作特征量的值。优选地,采油井2的运行频率vi的动作特征量为:
Figure BDA0002889321860000221
vi的取值为1,0,-1。当控制模块200给执行模块反馈时,即1,0,-1时,执行模块在原来的频率上增加、不变、减少Δv。需要说明的是Δv的大小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Δv如果过小会导致收敛速度缓慢,如果过大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无法收敛。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先前执行模块执行动作后采集模块100反馈的环境状态来构建关于奖励的函数。奖励函数的最大值应该与第一优化目标等价。例如奖励函数为关于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a和采集模块100采集的环境状态s的函数。奖励函数R(a,s)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89321860000222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来进行优化决策:
构建关于环境状态和执行模块执行动作的价值函数,并记录不同环境状态和动作从而构建价值表。价值表是关于价值函数的离散记录。优选地,价值函数可以是关于第一优化目标的一元二次函数组。例如,产油量为-l(x-m)2+n。优选地,l、m、n三个系数的设定至少满足产油量在生产周期的一半时间内处于正值。
优选地,在价值函数收敛且控制模块200的优化决策未使得环境状态达到优化目标的情况下,或者在价值函数收敛且系统未损坏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获取对应环境状态下的第一动作。优选地,第一动作是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获得的。优选地,第一动作是随机动作。ε-greedy贪婪策略使得控制模块200在学习训练后期时选择价值函数最大值对应的动作,但是还有一定的概率ε随机选择一个动作来获取奖励。
优选地,执行模块基于控制模块200传递的第一动作信息控制注采设备300。控制模块200基于采集模块100获取执行模块执行第一动作后的新环境状态以及对应的奖励。控制模块200基于新的环境状态以及对应的奖励进行学习更新。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与损失函数的线性叠加进行学习更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损失函数。优选地,在更新后,控制模块200将环境状态更新为新环境状态从而作为下一轮控制的初始状态。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学习速率以及现实价值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之差构建损失函数。优选地,更新的价值函数的价值为:
Q(st+1,at+1)=Qo(st,at)+loss (4)
式(4)中的Q(st+1,at+1)为更新后的价值函数的价值。Qo(st,at)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先前价值为存储在价值表中的价值。loss为损失函数。
loss=α[Qr(st+1,at+1)-Qo(st,at)] (5)
式(5)中Qr(st+1,at+1)为现实价值。α为学习速率。α取值在0~1之间。α决定了价值表更新的速率。
优选地,现实价值包括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和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优选地,控制模块200按照如下方式配置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
基于最大评估新环境状态下的价值函数的方式确定第一现实价值。优选地,第一现实价值为:
Qr1(st,at)=R(st,at)+γmaxQo(st+1,at+1) (6)
式(6)中Qr1(st,at)为第一现实价值。R(st,at)为执行模块300执行第一动作后对应的奖励。maxQo(st+1,at+1)为执行动作后新状态在价值表中,新状态对应的最大值。γ表示的是状态st采用动作at的价值与下一状态的和动作的关联的衰减程度。γ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按照如下方式配置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函数:
优选地,基于价值表中的新环境状态下价值函数的价值确定第二现实价值。优选地,第二现实价值为:
Qr2(st,at)=R(st,at)+γQo(st+1,at+1) (7)
式(7)中Qr2(st,at)表示第二现实价值。
优选地,在进行强化学习的训练中,不同的更新策略会影响学习率、收敛率、稳定性、计算复杂度等问题,进而会影响训练时间以及注采设备300的检修周期。例如,学习率、收敛率和计算复杂度直接关系到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时间。而在基于ε-greedy贪婪策略选择执行模块的过程中,如果基于在线学习的第一现实价值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其更新是对价值函数的最大评估,并且依赖采集模块100对环境状态的实时反馈,从而生成的优化决策比较激进,使得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改变程度较大,注采设备300的机械运动过程不够平滑,进而可能对注采设备300产生较大的损伤,导致控制模块200控制注采设备300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出现多次损坏的情况。而根据离线学习的第二现实价值进行更新的情况下,其更新比较保守,导致控制模块200学习训练的时间过长,因此本发明基于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在缩短学习训练时间的基础上使得控制模块200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其优化的决策平缓,从而执行模块300执行的动作平滑,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步骤实现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融合:
1、基于状态空间S对每个注采设备300在一个检查周期内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进而确定每个单井在不同的开启时间内的关于开井的第一时间和在不同的停机时间内的关于关井的第二时间。需要说明的是,间歇注水和间歇采油是一种有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采油方式。间歇注水和间歇采油的目的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关键是确定合理的间抽制度,即制定一个恰当的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因此本发明可以基于状态空间S和/或价值表等确定间抽制度,然后根据间抽制度中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等将控制模块200对于执行模块300的优化控制分为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优化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和决策。
2、在同一个第一时间/第二时间内,当前状态下的现实价值为在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二现实价值基础上线性叠加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以及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优选地,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与第一权值相乘。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与第二权值相乘。第一权值与第二权值的和为0~1。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可以根据价值表进行设置,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地,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二现实价值作为当前状态现实价值的最小值,确保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的基础时间。上一状态下现实价值与当前状态下第二现实价值用于确定当前状态和上一状态的差异程度。当前状态下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之差用于衡量当前优化策略相比价值表中对应的过去的相同状态下的激进程度。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一权值和第二权值的和为1,即对应的当前状态的决策是以当前状态下的第二现实价值为主,并且考虑到了当前状态和上一状态的差异程度,从而使得两个状态下执行模块执行的决策对应的执行动作能够平稳,并增加了一定的决策的改变程度。此外,考虑到了当前优化策略相比价值表中对应的过去的相同状态下的激进程度能够进一步增加决策改变的程度,从而减少控制模块200的学习训练时间。
优选地,在由相邻的第一时间进入第二时间或者由相邻的第二时间进入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在当前状态的第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线性叠加第三权值下的当前状态对应的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的差值。第三权值取值在0~1之间。由于开井和关井的状态显著不同,因此可以仅考虑第一现实价值与第二现实价值的改变程度,使得控制模块200生产的决策不会改变过大,避免对注采设备300产生损伤。
优选地,在价值函数未收敛的情况下,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随机选取执行模块中执行动作的阈值内的参数,并将该参数对应下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状态至少包括产油量和供液量,然后进行新一轮控制。优选地,本发明的状态指代为环境状态。
优选地,还可以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环境状态、执行动作以及更新参数构建价值函数。即价值函数Q(st,at)的基础上添加更新参数θ。θ取值在0~1之间。深度强化学习的价值函数为Q(st,att)。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先前环境状态下的先前价值与损失函数的线性叠加进行学习更新。优选地,更新的价值函数的价值为:
Q(st+1,at+1t+1)=Qo(st,att)+loss (8)
优选地,价值函数可以是正弦、余弦、指数等曲线。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将价值函数的更新问题转换为函数拟合问题。优选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多阶多项式拟合价值函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通过更新参数θ逼近最优价值。通过采用以上设置方式能够解决高维输入,即状态空间S和动作空间A较大的问题。
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基于状态空间S对每个注采设备300在一个检查周期内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进而将确定每个单井在不同的开启时间内的关于开井的第一时间和在不同的停机时间内的关于关井的第二时间构建为日累计总产量不下降条件下的耗能最小化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优选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优化目标为耗能最小化。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如下:
1、日累计总产量不下降;
2、满足最低流动性能;
3、管柱完整性大于最低阈值。
优选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可以是注采设备300运行频率、水嘴开度、油嘴开度以及ICD阀开度。优选地,最低流动性能和管柱完整性的最低阈值可以以注采设备300运行频率、水嘴开度、油嘴开度以及ICD阀开度构建关系式。优选地,最流动性能的数学表征可以是每个分层节点满足最小临界携液流量。井筒以及管柱需要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运行,因此管柱需要满足强度要求。优选地,管柱完整性还可以表征为管柱承受的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管柱承受的压力小于最高阈值,并且大于最低阈值。优选地,最小临界携液流量以及管柱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压力范围根据油田开采的实际参数进行设置。优选地,控制模块200可以基于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求解器来求解以上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注采设备(300),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所述采集模块(100)所采集的环境信息通过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基于油藏模型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2.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注采设备(300),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油藏模型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基于逐级更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以使得根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生成的至少一个预测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方式调整所述油藏模型;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基于所述油藏模型优化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3.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100)、控制模块(200)以及注采设备(300),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以使得真实生产环境(9)和虚拟生产环境(10)交互映射的方式构建数字油水井(8);
基于数字油水井(8)获取的储层物理性质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确定所述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所述采集模块(100)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按照如下方式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
基于所述历史生产参数随机选取第一参数的初始值;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初始值进行预测以生成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
基于预测的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逐级调整所述第一参数以使得预测的多个所述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
基于所述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其中,
所述第二参数至少包括储层岩石物理性质、单砂延伸及几何结构、断层集合结构及封闭性、注采剖面、注水井(1)及采油井(2)中的射孔和增产层、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中的一个或几个;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其中,
基于所述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参数量化所述注采设备(300)的注水效果和排采效果的评价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获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所述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其中,
所述注采设备(300)执行的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优化目标为净现值最大;
基于所述采集模块(100)实时测量的高维动态数据至少获取压力和饱和度分布的变化,并以高维的压力及饱和度变化作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输入;
至少以所述注采设备(300)的注水频率和采油频率作为决策变量;
基于油藏模型提供的所述第二参数以至少补充储层岩石物理性质、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相对位置的方式调整优化的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200)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所述注采设备(300)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的情况下,
所述控制模块(200)配置为基于注水井(1)及采油井(2)的启停次数、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进行划分的基础上融合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方式构建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的损失函数。
9.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构建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
基于所述油藏模型获取关于储层流体流动的第二参数;
基于所述第二参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确定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
基于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同时优化分层注水参数及分层采油参数的方式控制所述注采设备(300)同时执行所述一体化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从而避免独立实施分层注水和分层采油以实现注采平衡和供排协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数字油水井(8)的油藏模型的步骤如下:
基于物理油水井(7)的静态数据和实时采集的动态数据建立初步的油藏模型;
随机选取关于油藏参数的历史生产参数对初步的油藏模型进行油藏模型数值模拟;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初步的油藏模型作为后续注水方案和排采方案优化的油藏模型;
在油藏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动态数据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的关联度分析选取至少一个关联度大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第一参数,并通过优化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参数的方式调整初步的油藏模型以使得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历史之间的差异小于第二阈值。
CN202110028200.8A 2021-01-08 2021-01-08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8363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200.8A CN112836349B (zh) 2021-01-08 2021-01-08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8200.8A CN112836349B (zh) 2021-01-08 2021-01-08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6349A true CN112836349A (zh) 2021-05-25
CN112836349B CN112836349B (zh) 2023-06-02

Family

ID=7592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8200.8A Active CN112836349B (zh) 2021-01-08 2021-01-08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634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098A (zh) * 2021-07-01 2021-10-0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co2地质封存方法及其系统
CN114183106A (zh) * 2021-11-29 2022-03-15 华鼎鸿基采油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驱替液的注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4676631A (zh) * 2022-03-25 2022-06-28 西南石油大学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压裂改造参数推荐方法
CN114837633A (zh) * 2022-05-07 2022-08-02 北京泰斯特威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层注采油藏挖潜方法和系统
CN115270867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改进dqn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5422789A (zh) * 2022-11-07 2022-12-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全过程优化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US11905817B2 (en) 2021-12-16 2024-02-2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arbon dioxide supplie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N117684928A (zh) * 2022-12-14 2024-03-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不同生产模式下油水井采注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CN117703325A (zh) * 2024-02-06 2024-03-15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波码分注注水地面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147A (zh) * 2015-03-24 2015-07-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US20160153266A1 (en) * 2014-08-22 2016-06-0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ilfield-wide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CN108197366A (zh) * 2017-12-26 2018-06-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考虑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CN109681165A (zh) * 2019-03-01 2019-04-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油田采油中的注水策略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177607A (zh) * 2020-11-12 2021-01-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评价分层注水调控效果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53266A1 (en) * 2014-08-22 2016-06-0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Oilfield-wide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CN104747147A (zh) * 2015-03-24 2015-07-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CN108197366A (zh) * 2017-12-26 2018-06-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考虑注入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CN109681165A (zh) * 2019-03-01 2019-04-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油田采油中的注水策略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2177607A (zh) * 2020-11-12 2021-01-0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评价分层注水调控效果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098A (zh) * 2021-07-01 2021-10-0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co2地质封存方法及其系统
CN114183106A (zh) * 2021-11-29 2022-03-15 华鼎鸿基采油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化学驱替液的注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US11905817B2 (en) 2021-12-16 2024-02-2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arbon dioxide supplie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CN114676631A (zh) * 2022-03-25 2022-06-28 西南石油大学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压裂改造参数推荐方法
CN114676631B (zh) * 2022-03-25 2024-04-16 西南石油大学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压裂改造参数推荐方法
CN114837633A (zh) * 2022-05-07 2022-08-02 北京泰斯特威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分层注采油藏挖潜方法和系统
CN115270867A (zh) * 2022-07-22 2022-11-0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燃气轮机转子系统改进dqn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5422789A (zh) * 2022-11-07 2022-12-0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全过程优化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684928A (zh) * 2022-12-14 2024-03-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不同生产模式下油水井采注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CN117703325A (zh) * 2024-02-06 2024-03-15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波码分注注水地面控制系统
CN117703325B (zh) * 2024-02-06 2024-05-07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波码分注注水地面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6349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6349B (zh)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2861423B (zh) 数据驱动的注水油藏优化方法和系统
Chen et al. Well placement optimization using an analytical formula-based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N109002574A (zh)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CN109543828B (zh) 一种基于小样本条件下的吸水剖面预测方法
CN105740563B (zh) 一种成熟油田二次开发之优势通道识别方法
CN104196506A (zh) Sagd单井组注采参数联调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615862A (zh) 基于进化算法的高含水油田确定井位的方法
US20230358123A1 (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decisio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oilfield production system
CN106779211A (zh) 一种用于油田注采井网驱替开发的产能预测方法
Ding et al. Optimizing vertical and deviated wells based on advanced initialization using new productivity potential map
Chen et al.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n a CO2 flooding reservoir under uncertainty
CN107355200A (zh) 一种纳微米颗粒分散体系改善水驱选井方法
Shbair et al. The value of reservoir surveillance-applications to fractured carbonates under waterflooding
Rafiei Improved oil production and waterflood performance by water allocation management
US11501043B2 (en) Graph network fluid flow modeling
CN112502677B (zh) 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amargo et al. Advanced supervision of oil wells based on soft computing techniques
CN110359892B (zh) 一种基于油藏条件的蒸汽驱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Chen et al. GINI coefficient: An effective way to evaluate inflow profile equilibrium of horizontal wells in Shengli Oil Field
Okorocha et al.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using gas lift incorporated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RU2301326C1 (ru) Способ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Oliveira et al. Pioneer Field Pilot of Optimal Reservoir Management in Campos Basin
Huang et al. Dynamic interwell connectivity analysis of multi-layer waterflooding reservoirs based on an improved graph neural network
Hu et al. Data-driven injection/production optimization for horizontal well pattern in a complex carbonate oilfie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