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7147A -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7147A
CN104747147A CN201510128944.1A CN201510128944A CN104747147A CN 104747147 A CN104747147 A CN 104747147A CN 201510128944 A CN201510128944 A CN 201510128944A CN 104747147 A CN104747147 A CN 104747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well
extraction
production
injection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89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7147B (zh
Inventor
于镝
霍凤财
康朝海
胡绍彬
高宏宇
任伟建
关学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89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7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7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7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7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田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生产数据,确定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步骤2,分别对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步骤3,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确定各注入井与采出井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本发明根据注入井的注入量和采出井的产量数据来估计水驱开发油藏的注采关系,提高了效率,消除了因井距和渗透率等因素造成的采出井响应的滞后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水驱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技术经济效益最好的油田开发方式,约有60%~70%的油田主要是依靠水驱开发的,水驱年采油量占世界原油产量的60%以上,水驱管理是水驱开发油田稳产或减缓产量递减的重要途径之一,水驱管理的关键除了层系划分外,主要是井网部署、射孔优化及注采参数优化调整。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注采关系进行注入井的注水量和采出井的产液量进行调配,注入井进行调剖,采油井堵水,补孔,打加密井来完善注入井和采出井之间的关系(简称注采关系)。因此,注采关系研究是水驱管理的核心内容,注采关系认识是否清楚直接水驱管理效率和效果。
小层对比、沉积相等油田地质研究及注入井和采出井动态分析是目前注采关系的主要研究方法,经常采用油田地质研究与开发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水驱管理中关于小层对比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等地质研究涉及大量的地质资料,需要采用专门的地质软件进行分析,而针对注采关系研究的注入井和采出井动态分析目前主要是依靠人工分析。但是,成千上万口注采井涉及大量注采信息、油藏地质信息和开发活动,使水驱非均质油藏变成了一个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动态复杂系统,其复杂程度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而增大,要想从其海量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对水驱油藏进行预测、优化、控制和管理是极其困难的,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海量数据和微量信息”。
可见,研究注采关系能够确定优化开采和减缓产量递减所应采取的措施。但是,现有技术一般是由专家综合地质信息(例如地层、井位、断层等信息)和产量实现的,这种方法具有如下不足:
1)复杂的油藏环境和油田海量数据使得专家进行人工分析方法非常困难且效率低;
2)采出井附近注入井注采关系分析的局限性常常无法估计出因裂缝等强非均质性造成的远距离注采关系。
根据注水井的注水量与采油井的产量来确定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关系(数学表达式或经验推导出的)是推断储层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根据给定井网的方向性波及效率和方向性裂缝能够分析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注采井网,制订调整注水井的注水量来提高油田产量的决策。由于井底压力变化、修井和天然或人工所导致的地质影响,注采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注采关系估计是油田数据的非线性和自适应函数。
有许多学者基于注入井的注水量和采出井的产量来估计注采关系,把油藏视为一个由连续脉冲响应所表征的系统,将油田生产近似看成由输入信号(即注水量)产生输出信号(即产量)的过程。可将油藏模型建成一个由权值代表的电阻模型、由表示井间连通性和耗散性参数表征的电容模型或电容-电阻模型,井间连通性可由模型参数多线性回归量化估计。但是,上述模型对随着注采进程而变化的注采关系估计不适用或者涉及参数多、求解困难而难以应用于成千上万口注入井和采出井的注采关系估计。
现有技术还给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相同时间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对某一口采出井或采出井组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因井距和渗透率等因素造成的采出井响应的滞后问题,且所采用的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计算也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根据水驱油田海量信息和复杂油藏环境的特点及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油田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生产数据,确定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
步骤2,分别对所述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
步骤3,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确定各注入井与采出井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本发明根据注入井的注入量和采出井的产量数据来估计水驱开发油藏的注采关系,而不是费时费力的传统地质研究与开采动态分析相结合方法,提高了效率。采用数字滤波方法确定注入井阶跃变化的样本及相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的样本,消除了因井距和渗透率等因素造成的采出井响应的滞后问题。适用于一口注入井和一口采出井注采关系、多口注入井和一口采出井注采关系、一口注入井和多口采出井注采关系、多口注入井和多口采出井注采关系的估计。可以将一个井网单元中的多口采出井单独考虑来估计注采关系,也可将多口采出井作为一个采出井组来估计注采关系。本发明方法可用于估计河道沉积、三角洲沉积、裂缝发育等非均质水驱油藏及聚合物驱等化学驱、气(汽)驱油藏的注采关系。本发明的注采关系估计方法以用于指导注入井注入量和采出井产量的调整和控制,也可用于指导注入井调剖、采出井堵水及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措施,也可用于指导注采井网调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某一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采井部署图;
图3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时注入井注入量与采出井产量的变化曲线;
图4是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时注采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5是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开采后的流场分布图;
图6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入井注入量和采出井产量的变化曲线
图7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时注采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8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的流场分布图;
图9是五点法注采井部署图;
图10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五点法注水时注入井注入量与采出井产量的变化曲线;
图11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五点法注水时注采关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12是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五点法注水的流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根据油田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生产数据,确定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
步骤S102,分别对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
步骤S103,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确定各注入井与采出井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上述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及相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是离散化的采样数据,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为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叠加。
步骤S102还包括:对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离散化的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注入量阶跃化的样本数据包括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开始时间、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持续时间以及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量。
步骤S102还包括:根据所述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开始时间、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持续时间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样本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样本的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所述采出井/井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
本发明根据水驱油田海量信息和复杂油藏环境的特点及现有方法存在的不足,针对非线性水驱油藏系统的一口采出井或一个采出井组,首先分析注入井的注入量变化和采出井(或井组)的产量变化,通过数字信号滤波处理,确定与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应的采出井(或井组)产量响应;进而,估计各注入井与采出井之间的注采关系,为水驱油田开发管理和开发调整提供指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1、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要求,将注入井注入量数据样本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得到注入井注入量的阶跃变化样本数据。
注入井j的m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tj[m]={tj1,tj2,…,tjm}
注入井j的m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域:Δtj[m]={Δtj1,Δtj2,…,Δtjm}
注入井j的m次注入量阶跃变化量:ΔIj[m]={ΔIj1,ΔIj2,…,ΔIjm},j=1,2…,l(l为注入井数)。
2、以所述离散化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所述采出井(或井组)产量响应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或井组)产量响应样本。
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和采出井产量响应的数据样本中,一方面要去除采出井本身增产或减产造成的产量响应样本,另一方面要去除多口注入井共同产生的产量响应样本。
采用如下非参数基函数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滤波处理。首先将模板信号与产量响应变化样本通过同样的滤波器组进行变换,这样就可以在各个相互线性无关的子频带内依据最小均方差原理单独进行匹配过程,最后将各子频带内的最优估计求和得到给定信号的最佳估计。具体步骤如下:
(1)将长度为N的模板信号与给定信号(采出井的产量响应变化样本)经过同样的低通滤波器组{fi(n)}(i=1,2,…m)进行变换,由各自的输出得到各个频带内的一组基函数其中,
(2)将每一个基函数输入到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滤波器后,对应的输出序列为其中
则给定信号的最佳估计值为L个序列的和。其中参数矢量a=[a1 a2 … am]′选取原则是使估计信号和给定信号的平方差的Euclidean范数最小。
条件:
(1)t2-t1≌tj2-tj1,t3-t2≌tj3-tj2,…,tm-tm-1≌tjm-tjm-1,式中,t1,t2,…,tm与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时间tj1,tj2,…,tjm一一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的时间。
(2)tjk-tir<tb(tjk为注入井j的第k个注水量阶跃变化,k=1,2,…,m,m是注入井j的注水量阶跃变化样本数;tir为注入井i的第r个注水量阶跃变化,i≠j,r=1,2,…,s,s是注入井i的注水量阶跃变化样本数;tb为允许的最大时间差)。
进而,得到:
采出井(或井组)相应m次产量响应的时间:t[m]={t1,t2,…,tm}
采出井(或井组)相应m次产量响应的时间域:Δt[m]={Δt1,Δt2,…,Δtm}
采出井(或井组)相应m次产量响应的变化量:一口采出井时 c为该采出井在i时间点处产量响应的累积变化,即产量响应时间域的累积增产量(或减产量);一组采出井时为井组在i时间点处产量响应的累积变化,即产量响应时间域的累积增产量(或减产量)。
2、注采关系估计
所述基于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的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或井组)产量响应样本,采用如下方程估计注入井j与采出井(或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R ji IP = &Delta;q ti c &Delta;I ti = &Integral; t ji t ji + &Delta;t ji &Delta;q j ( t ) &Integral; t i t i + &Delta;t i &Delta;I j ( t ) &ap; &Sigma; t ji t ji + &Delta;t ji &Delta;q ( t ) &Sigma; t ji t ji + &Delta;t ji &Delta;I j ( t ) , i = 1,2 , . . . , m
式中,为注入井j与采出井(或井组)在i时间的注采关系;ΔIj(t)为注入井j在tji+Δtji时间内某一时刻的注入量变化,当样本数据为日注入量时,即为tji+Δtji时间内某一天的日注入量变化,则时间内各天日注入量变化量之和;Δqj(t)为采出井(或井组)j在tji+Δtji时间内某一时刻的产液量变化,为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应的产量响应为tji+Δtji时间内各天日产液量变化量之和。
本发明涉及的采出井是一个井网单元中的一口采出井,而采出井组是为了研究注入井对井网单元或多个井网单元区域影响而选取的一个井网单元或多个井网单元中的多个采出井。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根据注入井的注入量和采出井的产量数据来估计水驱开发油藏的注采关系,而不是费时费力的传统地质研究与开采动态分析相结合方法,提高了效率。
(2)采用数字滤波方法确定注入井阶跃变化的样本及相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的样本,消除了因井距和渗透率等因素造成的采出井响应的滞后问题。
(3)适用于一口注入井和一口采出井注采关系、多口注入井和一口采出井注采关系、一口注入井和多口采出井注采关系、多口注入井和多口采出井注采关系的估计。
(4)可以将一个井网单元中的多口采出井单独考虑来估计注采关系,也可将多口采出井作为一个采出井组来估计注采关系。
(5)本发明方法可用于估计河道沉积、三角洲沉积、裂缝发育等非均质水驱油藏及聚合物驱等化学驱、气(汽)驱油藏的注采关系。
(6)本发明的注采关系估计方法以用于指导注入井注入量和采出井产量的调整和控制,也可用于指导注入井调剖、采出井堵水及酸化压裂等油层改造措施,也可用于指导注采井网调整。
实施例一: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时的注采关系估计
某一均质油藏,厚度10m,渗透率1μm2,原油粘度为60mPa·s,地层压力14MPa,反九点法井网,如附图2所示,I1、I2、I3和I4为四口注入井,P1、P2、…、P20和P21为采出井,注入井与边部采出井的井距为500m,注入井注入量为200m3/天,注入量阶跃变化量为增大100m3/天、降低100m3/天或关井,如图3所示。采出井流压为6.5MPa。其中图示中I1代表注入井I1的注入量;I2代表注水井I2的注入量;I3代表注水井I3的注入量;I4代表注入井I4的注入量。P2代表采出井P2的产量;P3代表采出井P3的产量;P7代表采出井P7的产量;P10代表采出井P10的产量;P11代表采出井P11的产量。
1、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可得到四口注入井注入量的阶跃变化样本数据。
每口注水井均有5个阶跃变化,以注水井I1为例: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t1[5]={360,900,1440,1980,252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域:Δtj[5]={30,30,30,30,3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量:ΔI1[5]={3000,3000,3000,3000,3000}
2、以离散化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采出井产量响应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的样本,以注入井I1为例:
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如时间间隔)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样本相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样本,以采出井P2为例:
采出井P2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开始时间:t[5]={372,910,1448,1986,2523}
采出井P2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持续时间:Δt[5]={42,65,123,198,205}
采出井P2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变化量:Δqc[5]={46.8,-59.2,92.7,-664.7,572.5}
得注入井I1与采出井P2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2 IP [ 5 ] = { 0.0936,0.0156,0.0309,0.2216,0.1908 }
同理,求得: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7 IP [ 5 ] = { 0.0081,0.0103,0.0222,0.1619,0.1437 }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10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10 IP [ 5 ] = { 0.0083,0.0105,0.0226,0.1626,0.1488 }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11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11 IP [ 5 ] = { 0.0009,0.0012,0.0032,0.0203,0.0126 }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2、P7、P10和P11的注采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附图4所示。可见,注入井I1与三口采出井之间注采关系的强弱顺序依次为:I1-P2、I1-P7与I1-P10、I1-P11,I1-P7注采关系与I1-P10注采关系相当,这与附图5中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开采流线模拟得到的流场分布表明的注采规律是一致的。注采关系随着开采阶段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大,并且,降低产量时注采关系较大。
注入井I2与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2,7 IP [ 5 ] = { 0.0086,0.0113,0.0194,0.1452,0.1268 }
由于注入井I1注水量变化的影响,注入井I2与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稍小于I1与P7之间的注采关系,二者相差不多,这也与图5中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开采流线模拟得到的流场分布表明的注采规律是一致的。
同理,可以将多口采出井作为一个采出井组考虑,将其产量响应求和后,采用上述方法估计某一注入井与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实施例二: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情况
河道沉积油藏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开发井网井距与实施例一相同,如附图2所示。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渗透率分布,其中高渗透河道沉积条带渗透率为5μm2;渗透率较低的边滩沉积渗透率为1μm2;地层厚度10米。反九点法井网,注入井与边部采出井的井距为500m。注入井注入量为200m3/天,注入量阶跃变化量为增大100m3/天、降低100m3/天或关井,如附图6所示。采出井流压为6.5MPa。图示中标注含义同图2,其中P4代表采出井P4的产量。
1、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可得到四口注入井注入量的阶跃变化样本数据。
每口注水井均有5个阶跃变化,以注水井I1为例: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t1[5]={360,900,1440,1980,252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域:Δtj[5]={30,30,30,30,3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量:ΔI1[5]={3000,3000,3000,3000,3000}
2、以离散化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采出井产量响应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样本,以注入井I1为例:
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如时间间隔)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样本相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样本,以采出井P7为例:
采出井P7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开始时间:t[5]={367,916,1443,1998,2525}
采出井P7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持续时间:Δt[5]={82,80,102,89,63}
采出井P7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变化量:Δqc[5]={124.6,-116.4,113.6,-84.2,37.5}
得注入井I1与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7 IP [ 5 ] = { 0.0415,0.0388,0.0379,0.0281,0.0125 }
同理,求得: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2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2 IP [ 5 ] = { 0.0357,0.0306,0.0738,0.2250,0.2133 }
注入井I2与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2,7 IP [ 5 ] = { 0.0833,0.0693,0.2700,0.3920,0.2800 }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2和P7及注入井I2和采出井P7之间的注采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附图7所示。可见,与均质油藏不同,I1与P7之间的注采关系小于I2与P7之间的注采关系,原因在于注入井I2所在低渗区域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注入水倾向于向高渗区域流动。而高渗区域的注入井I1由于与高渗区域的其它采出井连通性也较好,对采出井P7的影响减弱。这与图8所示的河道沉积油藏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流线模拟的流场分布是一致的。因此,在非均质油藏注采参数调整和注采井部署时要考虑“低渗区域注水井倾向于向高渗区域渗流”的特点。
同理,可以将多口采出井作为一个采出井组考虑,将其产量响应求和后,采用上述方法估计某一注入井与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实施例三: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五点法注水
河道沉积油藏非均质油藏五点法开发井网如附图9所示。河道沉积非均质油藏渗透率分布与实施例2相同。地层厚度10米。五点法井网的注入井井排与采出井井排的距离为500m。共有4口注入井:I1、I2、I3和I4,9口采出井:P1、P2、…、P8和P9。注入井注入量为200m3/天,注入量阶跃变化量为增大100m3/天、降低100m3/天或关井,如附图10所示。采出井流压为6.5MPa。图示中标注含义同图2,其中P5代表采出井P5的产量。
1、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可得到四口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样本数据。
每口注水井均有5个阶跃变化,以注水井I1为例: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t1[5]={360,900,1440,1980,252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域:Δtj[5]={30,30,30,30,30}
注入井I1的5次注入量阶跃变化量:ΔI1[5]={3000,3000,3000,3000,3000}
2、以离散化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采出井产量响应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样本,以注入井I1为例:
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特征(如时间间隔)进行滤波处理,得到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样本相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样本,以采出井P5为例:
采出井P5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开始时间:t[5]={366,912,1441,1993,2522}
采出井P5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持续时间:Δt[5]={62,58,56,54,54}
采出井P5相应5次产量响应的变化量:Δqc[5]={48.6,54.2,70.8,127,204}
得注入井I1与采出井P5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5 IP [ 5 ] = { 0.0162,0.0181,0.0236,0.0423,0.0680 }
同理,求得: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1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1,1 IP [ 5 ] = { 0.0174,0.0290,0.1533,0.3833,0.5280 }
注入井I2与采出井P5之间的注采关系为:
R 2,5 IP [ 5 ] = { 0.0407,0.0510,0.0893,0.2983,0.6507 }
注入井I1与采出井P1和P5及注入井I2和采出井P5之间的注采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1所示。可见,与反九点法井网相比不同,,I1与P5之间的注采关系和I2与P5之间的注采关系均高于反九点法。原因在于五点法注采井数大、注采比高。与反九点法相似,注入井I2所在低渗区域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注入水倾向于向高渗区域流动,同理注入井I3的注入水也倾向于向高渗区域流动,“低渗区域注水井倾向于向高渗区域渗流”的特点明显。而高渗区域的注入井I1和I4与高渗区域的其它采出井连通性也较好,对采出井P5的影响减弱。这与附图12所示的河道沉积油藏非均质油藏反九点法注水流线模拟的流场分布是一致的。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油田注水井和采油井的生产数据,确定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
步骤2,分别对所述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和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
步骤3,根据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确定各注入井与采出井采出/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及相对应的采出井产量响应是离散化的采样数据;
所述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为各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叠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
对注入井的注入量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得到离散化的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样本数据,其中,所述注入量阶跃化的样本数据包括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开始时间、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持续时间以及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
根据所述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开始时间、注入井的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持续时间确定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样本的时间间隔;
以所述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样本的时间间隔和持续时间为特征,对所述采出井/井组产量样本数据进行数字信号滤波处理,得到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相对应的采出井/采出井组的产量响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包括:采用下式确定注入井与采出井/井组之间的注采关系:
R ji IP = &Delta; q ti c &Delta; I ti = &Integral; t ji t ji + &Delta; t ji &Delta;q ( t ) &Integral; t i t i + &Delta; t i &Delta; I j ( t ) &ap; &Sigma; t ji t j 1 + &Delta; t ji &Delta;q ( t ) &Sigma; t ji t ji + &Delta; t ji &Delta; I j ( t ) , i = 1,2 , . . . , m
其中,为注入井j与采出井/井组在i时间的注采关系;
tji注入井j的第i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
Δtji为注入井j的m次注入量阶跃变化的时间域;
为注入井注入量阶跃变化;
ΔIti采出井/井组产量响应;
ΔIj(t)为注入井j在tji+Δtji时间内某一时刻的注入量变化,当样本数据为日注入量时,即为tji+Δtji时间内某一天的日注入量变化,则时间内各天日注入量变化量之和;
Δqj(t)为采出井(或井组)j在tji+Δtji时间内某一时刻的产液量变化,为与注入井注入量变化相应的产量响应为tji+Δtji时间内各天日产液量变化量之和。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出井是一个井网单元中的一口采出井;
所述采出井组是一个井网单元或多个井网单元中的多个采出井。
CN201510128944.1A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Active CN104747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8944.1A CN10474714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8944.1A CN10474714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7147A true CN104747147A (zh) 2015-07-01
CN104747147B CN104747147B (zh) 2017-05-10

Family

ID=5358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8944.1A Active CN104747147B (zh) 2015-03-24 2015-03-24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7147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1927A (zh) * 2015-11-27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631138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北京凯博瑞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油气藏开发单元及井组数值模拟动态分析方法
CN105822271A (zh) * 2015-09-09 2016-08-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厚层油藏变流线矢量调整方法
CN106600441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
CN108868712A (zh) * 2017-12-07 2018-11-23 长江大学 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938627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层礁滩相气藏合理井距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10273673A (zh) * 2018-03-14 2019-09-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注采井网优化设计方法
CN110552673A (zh) * 2019-08-16 2019-1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压致密油藏采出程度的方法
CN110965970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注水井与采油井的相关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502615A (zh) * 2019-12-19 2020-08-0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平面的井组注采关系完善程度量化评价方法
CN11174966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网注采方法及装置
CN111832231A (zh) * 2020-07-07 2020-10-2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一种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861774A (zh) * 2020-06-22 2020-10-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并行代理模型的油藏生产机器学习方法
CN112160734A (zh) * 2020-10-15 2021-01-0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836349A (zh) * 2021-01-08 2021-05-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4059990A (zh) * 2020-08-04 2022-0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5346A (zh) * 2009-12-15 2010-06-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CN10274799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长江大学 一种确定合采井单层产量的方法
RU2542059C2 (ru) * 2013-05-29 2015-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нновационная топлив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ОАО "РИТЭК")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нефтеотдачи пластов путем нагнетания водогазовой смес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5346A (zh) * 2009-12-15 2010-06-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方法
CN102747991A (zh) * 2011-04-22 2012-10-24 长江大学 一种确定合采井单层产量的方法
RU2542059C2 (ru) * 2013-05-29 2015-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нновационная топлив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 (ОАО "РИТЭК")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нефтеотдачи пластов путем нагнетания водогазовой смеси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22271A (zh) * 2015-09-09 2016-08-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厚层油藏变流线矢量调整方法
CN105401927A (zh) * 2015-11-27 2016-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401927B (zh) * 2015-11-27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631138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北京凯博瑞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油气藏开发单元及井组数值模拟动态分析方法
CN105631138B (zh) * 2015-12-29 2019-07-05 北京凯博瑞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油气藏开发井组数值模拟动态分析方法
CN106600441A (zh) * 2016-12-02 2017-04-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效果的动态评价方法
CN109386272B (zh) * 2017-08-07 2021-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层礁滩相气藏合理井距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9386272A (zh) * 2017-08-07 2019-02-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超深层礁滩相气藏合理井距多目标优化方法
CN108868712A (zh) * 2017-12-07 2018-11-23 长江大学 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8868712B (zh) * 2017-12-07 2019-08-20 长江大学 一种基于连通性方法的油藏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0273673A (zh) * 2018-03-14 2019-09-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注采井网优化设计方法
CN110273673B (zh) * 2018-03-14 2022-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洞型油藏空间结构注采井网优化设计方法
CN110965970A (zh) * 2018-09-29 2020-04-07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注水井与采油井的相关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965970B (zh) * 2018-09-29 2022-02-11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注水井与采油井的相关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749660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井网注采方法及装置
CN110552673A (zh) * 2019-08-16 2019-1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低压致密油藏采出程度的方法
CN111502615A (zh) * 2019-12-19 2020-08-07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平面的井组注采关系完善程度量化评价方法
CN111502615B (zh) * 2019-12-19 2022-03-08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平面的井组注采关系完善程度量化评价方法
CN111861774A (zh) * 2020-06-22 2020-10-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并行代理模型的油藏生产机器学习方法
CN111832231A (zh) * 2020-07-07 2020-10-2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一种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832231B (zh) * 2020-07-07 2024-03-26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一种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059990A (zh) * 2020-08-04 2022-0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水井注采联动交互调配方法及装置
CN112160734A (zh) * 2020-10-15 2021-01-0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注采井相关性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836349A (zh) * 2021-01-08 2021-05-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CN112836349B (zh) * 2021-01-08 2023-06-0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井筒参数的注采联调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7147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7147B (zh) 一种水驱开发油藏井网注采关系确定方法
Yang et 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development in China
He et al. Waterflood direction and front characterization with four-step work flow: a case study in changqing oil field China
CN105041307B (zh) 一种碎屑岩油气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工业化流程
CN103046910B (zh) 特高含水期油藏水驱开发方法
CN102341563B (zh) 用于油藏开发的控制方法
Parekh et al. A case study of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reservoir connectivity in an evolving waterflood with surveillance data
CN104453834A (zh) 一种井组注采关系优化调整方法
CN103544361A (zh) 一种油气田开发中co2地质封存潜力的评价方法
CN104314547A (zh) Hafd水平井压裂酸化分段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5317407B (zh) 一种特高含水期表外储层的开发方法
CN105445800A (zh) 一种厚层砂体顶部分异岩性油藏的识别方法
CN109359332A (zh) 一种浅薄层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方法及转蒸汽驱的方法
CN102116871A (zh) 一种提高地震反演数据预测储层能力的方法
CN106295095A (zh)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预测低渗透砂岩储层产能的新方法
CN104948176A (zh) 一种基于渗透增大率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
CN106526679B (zh) 一种利用旋回分析法恢复不整合剥蚀厚度的方法
CN106499370A (zh) 井组同步分注分采的分层采油井各层段产液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6703768B (zh) 一种模拟高低浓度聚合物驱交替注入时机的确定方法
Lyu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optimising well trajectory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fast-marching method
Taixian et al. Techniques for high-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fluvial oilfields
Gheneim et 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a High Stratigraphic Complex Reservoir: Casabe Project Case Study
RU2628343C2 (ru) Способ выработки пластов с трудноизвлекаемыми запасами углеводородов
CN109522583A (zh) 一种用于多层油藏开发层系组合的非均质性界限确定方法
Omatsone et al. Redevelopment of the cardium formation using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Reservoir engineering perspectives and early case histo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