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6163A -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6163A
CN112836163A CN201911162871.2A CN201911162871A CN112836163A CN 112836163 A CN112836163 A CN 112836163A CN 201911162871 A CN201911162871 A CN 201911162871A CN 112836163 A CN112836163 A CN 112836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ging
target well
well
diagenesis
comp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628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锦
王贵文
刘士琛
庞小娇
王松
凡雪纯
李栋
解宇强
刘秉昌
包萌
江程舟
陈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9111628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6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6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6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从而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目标井进行纵向上连续的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从而为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escription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气储层是一种分布广泛、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储集体,现已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致密砂岩气储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和构造作用改造。其中,成岩作用是储集层发育和形成的必经过程,最终决定储集层性能的优劣。而成岩相就是各种成岩作用及成岩作用强度的一种综合体现,不同的成岩相其储层质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成岩相的准确划分有利于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综合评价和有利发育区带预测。
现有的成岩相划分方法通常是先根据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划分出储层成岩相类型,然后分别根据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来实现成岩相的测井判别。然而由于划分出储层岩相类型需要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在单井上仅有少量可采样点时,无法准确的划分成岩相的类型,并且由于在划分过程中会受人为因素控制使得成岩相类型的划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多解性。同时由于地质相的模糊性,使得对于成岩相类型的划分多为描述性的划分,例如:溶蚀相、粘土充填相等,缺乏一个定量判别的标准。因此,采用现有的成岩相划分方法无法准确、高效地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法准确、高效地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根据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包括: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通过薄片鉴定得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和溶蚀孔隙含量;获取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和所述胶结减孔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21
其中,COPL为所述压实减孔量;OP为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所述压实后粒间体积为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胶结减孔量: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22
其中,CEPL为所述胶结减孔量;COPL为所述压实减孔量;OP为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CEM为所述胶结物体积;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所述压实后粒间体积为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之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其中,所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和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建立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常规测井曲线;根据所述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建立所述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建立所述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所述常规测井曲线,建立所述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定量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所述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可以通过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从而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目标井进行纵向上连续的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从而为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对成岩相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划分的结果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胶结减孔量计算模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溶蚀增孔率计算模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单井纵向上的成岩相定量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单井纵向上的成岩相定量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申请,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一种系统、装置设备、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公开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完全的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形式。
考虑到现有的成岩相划分方法通常为描述性划分,例如:碳酸盐胶结相、压实致密相、溶蚀相和粘土充填相,缺乏一个定量判别的标准,并且由于在划分过程中会受人为因素控制使得成岩相类型的划分结果存在一定的多解性。而实现优秀储集体预测的目标,依赖于对成岩相的准确划分,因此,采用现有成岩相划分方法无法准确、高效地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进而无法准确预测优秀储集体。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由于成岩相是各种成岩作用及其强度的一种综合体现,即成岩相是储集层岩石颗粒、胶结物、组构、孔隙结构等特征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先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其中,目标井可以理解为进行成岩相划分的井,上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常规测井曲线。
对成岩相的定量划分需要一个划分的标准,因此,可以先获取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上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可以用于表征各种成岩作用及其强度对应的成岩相类别,可以预先通过实验、专家经验等方式确定出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对目标井进行采样以获得薄片采样数据,采用薄片鉴定技术对薄片采样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从而建立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获取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并根据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其中,上述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具体的,可以根据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通过薄片鉴定得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和溶蚀孔隙含量,并获取原始沉积物孔隙度,从而可以根据上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计算压实减孔量和胶结减孔量。
其中,上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是指没有经历成岩作用改造之前的孔隙度,例如:海滩上现在堆积的松散的沙子,一般原始沉积物孔隙度的值为40%,而致密砂岩经历了复杂成岩改造,其孔隙度一般小于10%。上述压实减孔量能够反映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程度,胶结减孔量能够有效地反映胶结作用对原始孔隙和部分次生溶蚀孔隙的破坏程度,溶蚀孔隙含量可以有效地反映砂岩储层经历的溶蚀作用的强度,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减小,而溶蚀作用使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增加。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构建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使得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更加适用于目标井的成岩相划分,为目标井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奠定了数据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压实减孔量和胶结减孔量: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51
其中,COPL为压实减孔量;OP为原始沉积物孔隙度;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之和。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52
其中,CEPL为胶结减孔量;COPL为压实减孔量;OP为原始沉积物孔隙度;CEM为胶结物体积;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之和。
在得到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之后,可以根据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上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定量划分的方式可以为:将压实减孔量大于35%的划分为极强压实、将压实减孔量在35%-25%之间的划分为强压实、将压实减孔量在25%-15%之间的划分为中压实、将压实减孔量小于15%的划分为极弱压实,以此类推,可以对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也进行相应的划分。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具体划分的边界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上只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上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可以得到的成岩相类别可以包括:中压实强溶解相、中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强压实强溶解相、强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强胶结相、极强压实弱胶结相等。其中,中压实强溶解相、中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强压实强溶解相、强压实中溶解相可以归类为储集相,中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强胶结相、极强压实弱胶结相可以归类为致密相。
S102: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
由于上述薄片采样数据均是采样点上的,并且单个井上的可采样点的数量有限,因此,要得到目标井成岩相的剖面和平面展布规律从而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并实现有利发育区带的预测,需要依赖作为地下地质信息载体的测井资料。不同的成岩相在不同的测井曲线及其组合上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一般来说,对成岩相响应比较敏感的常规测井曲线主要是:密度、中子、时波声差、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因此,可以在通过薄片鉴定确定预设定量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从而实现对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井的层级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在纵向上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上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可以在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预先建立。其中,上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和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获取上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常规测井曲线,根据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建立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并根据元素俘获谱测井(ECS,Elementary Capture Spectroscopy)曲线建立胶结减孔量计算模型以计算胶结减孔量。进一步的,可以根据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确定目标井的砂质含量,也可称为Q-F-M含量(石英-长石-云母含量),从而根据常规测井曲线和目标井的砂质含量建立溶蚀增孔率计算模型。
其中,上述声波时差是指接收声波的时间差值,利用这个差值可以进行相关运算,求解各种量值,其测井曲线符号缩写为:AC;上述元素俘获谱测井可以测量地层元素的含量,例如:碳酸盐岩、粘土、石英-长石-云母含量、黄铁矿等,从而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层岩性组分,使测井解释更加准确;上述常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三岩性曲线;浅、中、深三电阻率曲线;声波、中子、密度三孔隙度曲线这九种测井曲线。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上述建立的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和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得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数据。
S103: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得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之后,可以根据上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和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对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具体的划分方法可以参考确定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时的划分方式。由于得到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是纵向连续的,因此,可以确定目标井在纵向上的成岩相分布特征,从而有利于在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可以通过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从而能够准确、高效地对目标井进行纵向上连续的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从而为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1:选择成岩作用强度表征参数。
由于成岩相是各种成岩作用及其强度的一种综合体现,即成岩相是储集层岩石颗粒、胶结物、组构、孔隙结构等特征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选择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溶蚀孔隙含量三个参数来分别定量评价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强度,进而表征成岩作用的强度。
步骤2:通过薄片鉴定确定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
测量得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一般为40%),并通过薄片鉴定确定胶结物体积,根据上述原始孔隙度和胶结物体积可以计算得到压实减孔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81
其中,COPL为压实减孔量;OP为原始沉积物孔隙度;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之和。
根据测得的原始沉积物孔隙度、上述计算得到的压实减孔量和胶结物体积可以计算得到胶结减孔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82
其中,CEPL为胶结减孔量;COPL为压实减孔量;OP为原始沉积物孔隙度;CEM为胶结物体积;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之和。
上述溶蚀孔隙含量即为薄片镜下鉴定的溶蚀面孔率,可通过薄片镜下数点法统计获得,致密砂岩气储层溶蚀孔隙比较发育,因此,其溶蚀孔隙含量在0-15%不等。
步骤3:对成岩相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划分。
通过薄片鉴定计算得到的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确定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强度,并对成岩相的成岩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划分,其中,成岩相分类标准可以参照表1。定量划分的命名规则可以为:压实强度+胶结强度+溶解强度。考虑到命名的简约性,弱强度成岩作用可以不参与命名,例如:中等压实、弱胶结、强溶解相,具体的划分结果可以如图3中所示。
表1成岩相分类标准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83
Figure BDA0002286619680000091
步骤4:建立不同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
首先通过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建立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如图4中所示,其中,y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压实减孔量和声波时差的拟合关系得到的,R2是复相关系数。图中圆点是实际的数据点,曲线就是根据压实减孔量和声波时差的拟合关系获得的。上述声波时差是指接收声波的时间差值,利用这个差值可以进行相关运算,求解各种量值,其测井曲线符号缩写为:AC。
进一步的,通过元素俘获谱测井(ECS,Elementary Capture Spectroscopy)曲线建立胶结减孔量计算模型以计算胶结减孔量,如图5中所示,y的计算公式是根据胶结减孔量和碳酸盐岩+粘土含量的拟合关系得到的,R2是复相关系数。其中,上述元素俘获谱测井可以测量地层元素的含量,例如:碳酸盐岩、粘土、石英-长石-云母含量、黄铁矿等,从而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层岩性组分,使测井解释更加准确。
最后可以根据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确定砂质含量,也可称为Q-F-M含量(石英-长石-云母含量),从而根据常规测井曲线和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建立溶蚀增孔率计算模型,如图6中所示。y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溶蚀增孔率和砂质含量的拟合关系得到的,R2是复相关系数。其中,上述常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三岩性曲线;浅、中、深三电阻率曲线;声波、中子、密度三孔隙度曲线这九种测井曲线。
步骤5:进行单井纵向上的成岩相定量划分。
根据表1中的成岩相分类标准以及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利用上述不同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定量表征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实现单井纵向上的成岩相定量划分,划分结果如图7、图8中所示。其中,Pe为光电吸收截面指数,GR为自然伽马,CAL为井径、DEN为密度,CNL为中子,Coal为煤、Siderite为菱铁矿、Pyrite为黄铁矿、Carbonate为碳酸盐岩、Clay为粘土、RT为深电阻率曲线、Rxo为浅电阻率曲线,δ2-5、δ12-15为相应的层号。
由此可见,本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压实强度、胶结强度和溶蚀强度三个参数实现成岩相的划分和分类命名,得到成岩相分类标准。其中,压实减孔量能够反映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程度,胶结减孔量能够有效地反映胶结作用对原始孔隙和部分次生溶蚀孔隙的破坏程度,溶蚀孔隙含量可以用于砂岩储层经历的溶蚀作用的强度。进一步的,可以通过分别建立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以及溶蚀孔隙含量的测井计算模型,计算目标井单井纵向上连续的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以及溶蚀孔隙含量,最终通过目标井的测井资料、上述成岩相分类标准和目标井单井纵向上连续的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以及溶蚀孔隙含量,实现单井纵向上的成岩相定量划分。从而能够对致密砂岩气储层成岩相中成岩作用强度进行测井定量判别,实现各个单井成岩相的测井定量评价,为成岩相约束下的优质储层评价奠定基础。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由于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相似,因此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可以包括:获取模块901、确定模块902和定量划分模块903,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901,可以用于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确定模块902,可以用于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
定量划分模块903,可以用于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表征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单元可以包括: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通过薄片鉴定得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和溶蚀孔隙含量;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原始沉积物孔隙度;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原始沉积物孔隙度、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胶结物体积,计算压实减孔量和胶结减孔量。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参阅图10所示的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01、处理器102、存储器103。其中,输入设备101具体可以用于输入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处理器1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存储器10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预设定量划分标准、目标井的测井资料等参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设备具体可以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用于把原始数据和处理这些数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入设备还可以获取接收其他模块、单元、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存储器具体可以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以实现: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根据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根据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上述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的方法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
根据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胶结减孔量和溶蚀孔隙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通过薄片鉴定得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和溶蚀孔隙含量;
获取原始沉积物孔隙度;
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和所述胶结减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压实减孔量:
Figure FDA0002286619670000011
其中,COPL为所述压实减孔量;OP为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所述压实后粒间体积为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公式,根据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计算所述胶结减孔量:
Figure FDA0002286619670000021
其中,CEPL为所述胶结减孔量;COPL为所述压实减孔量;OP为所述原始沉积物孔隙度;CEM为所述胶结物体积;IGV为压实后粒间体积,所述压实后粒间体积为所述压实后粒间孔隙体积和所述胶结物体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其中,所述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和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中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常规测井曲线;
根据所述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建立所述压实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
根据所述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建立所述胶结减孔量测井计算模型;
根据所述元素俘获谱测井曲线和所述常规测井曲线,建立所述溶蚀增孔率测井计算模型。
9.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的测井资料和表征成岩作用强度的测井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
定量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上的连续的成岩作用强度数据和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对所述目标井进行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井的薄片采样数据,确定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表征所述目标井成岩作用强度的参数值,对成岩相进行定量划分,得到所述预设定量划分标准。
11.一种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62871.2A 2019-11-25 2019-11-25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Pending CN112836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2871.2A CN112836163A (zh) 2019-11-25 2019-11-25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2871.2A CN112836163A (zh) 2019-11-25 2019-11-25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6163A true CN112836163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62871.2A Pending CN112836163A (zh) 2019-11-25 2019-11-25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61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747A (zh) * 2021-08-31 2021-10-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浊沸石胶结砂砾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434698A (zh) * 2022-09-01 2022-12-06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地层钙质胶结物含量计算方法
CN115434698B (zh) * 2022-09-01 2024-05-28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地层钙质胶结物含量计算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048A (zh) * 2010-12-30 2012-07-11 长江大学 一种预测高成岩阶段低孔低渗碎屑岩有效储层的方法
CN104181603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碎屑岩沉积成岩综合相识别方法
CN104360039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定量评价方法
CN105651962A (zh) * 2014-11-10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成岩相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2048A (zh) * 2010-12-30 2012-07-11 长江大学 一种预测高成岩阶段低孔低渗碎屑岩有效储层的方法
CN104181603A (zh) * 2014-07-24 2014-12-0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碎屑岩沉积成岩综合相识别方法
CN104360039A (zh) * 2014-10-31 2015-02-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定量评价方法
CN105651962A (zh) * 2014-11-10 2016-06-0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成岩相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N LAI 等: "Review of diagenetic facies in tight sandstones: Diagenesis, diagenetic minerals, and prediction via well logs"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0747A (zh) * 2021-08-31 2021-10-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浊沸石胶结砂砾岩储层测井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434698A (zh) * 2022-09-01 2022-12-06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地层钙质胶结物含量计算方法
CN115434698B (zh) * 2022-09-01 2024-05-28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地层钙质胶结物含量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0968B (zh) 一种基岩潜山裂缝预测方法及装置
RU2669948C2 (ru) Оптимизация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го проекта нефтяного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я в условиях неопределенности
CN107402176B (zh) 裂缝孔隙度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US201403793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on of Upscaled Mechanical Stratigraphy From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s
US10087723B2 (en) Methodology for building realistic numerical forward stratigraphic models in data sparse environment
CN108897066A (zh) 碳酸盐岩裂缝密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922591B (zh) 泥页岩储层岩相“甜点”预测方法及系统
Vincent et al. Managing structural uncertainty in a mature field for optimal well placement
CN108387711B (zh) Toc表征参数、脆性表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227033B (zh) 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36163A (zh) 成岩相测井定量划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812716B (zh) 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含量叠前定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Orellana et al. Influence of variograms in 3D reservoir-modeling outcomes: An example
CN112198551A (zh) 一种通用的定量化评价储层裂缝强度的新方法
CN111679318A (zh) 储层中断裂系统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099014A (zh) 一种基于随钻录井的天然气井地质探明储量计算方法
CN112782780A (zh) 一种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层评价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89769B (zh) 一种储油层泥质含量计算方法及电子设备
Aboubacar et al. A quadruple-porosity model for consistent petrophysical evaluation of naturally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s
CN109100802B (zh)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153002A (zh) 储层天然裂缝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806674A (zh) 古河道纵向尺度的量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Vogt Optimiza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reservoir modeling using advanced numerical tools for stochastic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quantifying uncertainties
CN111236934A (zh) 水淹级别确定方法和装置
Arcangeli et al. Petrophysical Evaluation Under Uncertainty: Methodology and Integration in 3d Geological Model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