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4840B -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4840B
CN112834840B CN202011613137.6A CN202011613137A CN112834840B CN 112834840 B CN112834840 B CN 112834840B CN 202011613137 A CN202011613137 A CN 202011613137A CN 112834840 B CN112834840 B CN 1128348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apacitor
voltage
puls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3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34840A (zh
Inventor
郭天兴
秦斌
郭家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Brain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Brain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Brain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Brain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3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48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4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48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348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48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容极性反转试验电路中试验变压器、调压器以及硅堆均需要较大的电流,否则影响反转时间,以及对硅堆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本发明利用试品电容器Cx的电压保持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给C2充电,然后利用C2储存的能量对Cx实施电压反转,这样充电回路与反转回路分离,不会相互影响,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以及硅堆所需的电流可以很小,其最大电流可通过充电电阻R1来限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IEC相关标准的要求需要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电容器进行极性反转试验,根据IEC标准要求,电容器试验设备电容器单元应能承受1.1倍的最大持续直流电压(Ud)并保持2h,然后在10ms内改变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同样再保持2h,之后再进行一次电压极性反转并保持2h,电容器应能承受3个循环电压极性反转。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为IEC标准新的技术要求,目前已有一项公布号为CN110927531A,名称为“一种用于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的极性反转电路”中记载的试验回路进行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电路如图1所示,其进行电容器极性反转是通过硅堆的极性反转实现的,该方案的缺点是试验变压器、调压器以及硅堆均需要较大的电流,否则会影响反转的时间。由于在极性反转时,瞬间的电流很大,硅堆的瞬间的电压达到反转电压的2倍,对硅堆的要求较高,否则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容极性反转试验电路中试验变压器、调压器以及硅堆均需要较大的电流,否则影响反转时间,以及对硅堆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其特殊之处在于:
包括电压调节单元、充电电阻R1、第一硅堆D1、第二硅堆D2、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放电电阻R3、延时电阻R2、第二脉冲电容器C2、第二放电电阻R4;
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调压器T和试验变压器B,用于将交流电源的电压调整到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所需的电压;
所述试验变压器B的高压输出端连接充电电阻R1的一端,试验变压器B的低压输出端连接系统地;
所述充电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硅堆D1的负极和第二硅堆D2的正极;
所述第一硅堆D1的正极分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开关K1的一端连接,另一路通过开关K2分别与第七开关K7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一端以及第八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七开关K7的另一端通过延时电阻R2接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系统地,第八开关K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放电电阻R4接系统地;试品电容器Cx的另一端接系统地;
所述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一端、第五开关K5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K5的另一端与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连接;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电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K6的一端连接;第六开关K6的另一端与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硅堆D2的负极分两路,其中一路通过第三开关K3分别与第七开关K7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一端以及第八开关K8的一端连接,另一路通过第四开关K4与第六开关K6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电容量的2倍。
进一步地,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额定电压应高于试品电容器Cx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进一步地,第二脉冲电容器C2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应比试品电容器Cx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至少高10%。
进一步地,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大于试品电容器Cx的最大电容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进行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试验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将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合闸,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第五开关K5、第七开关K7和第八开关K8断开,第一硅堆D1通过第一开关K1、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放电电阻R3、第六开关K6、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使试品电容器Cx对地具有负极性电压;第二硅堆D2通过第三开关K3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组成的回路,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正极性电压;当电压充电到需要的幅值后,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
步骤2,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将第七开关K7合闸,第二脉冲电容器C2通过延时电阻R2对试品电容器Cx放电,使试品电容器Cx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具有相同的正极性的电压;当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电容量的2倍时,试品电容器Cx的极性会由一个极性反转为另外一个极性,并具有相同幅值;
步骤3,再次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将第七开关K7断开,将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合闸,第一脉冲电容器C1反方向与试品电容器Cx串联,第二硅堆D2通过第四开关K4、第一放电电阻R3、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五开关K5、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使试品电容器Cx对地持续保持正极性电压;第一硅堆D1通过第二开关K2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负极性电压;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
步骤4,再次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断开后,将第七开关K7合闸,再次完成极性反转;
步骤5,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完成后,再断开第七开关K7,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轮的充电及反转,直至完成试验所需的充电和反转次数及其时间;
步骤6,试验完成后的系统放电
断开电源,并使调压器回零,然后,通过第五开关K5,第六开关K6同时合闸,经第一放电电阻R3给第一电容器C1放电;通过第七开关K7和第八开关K8同时合闸,经第二放电电阻R4给第二电容器C2放电,并经第二放电电阻R4和延时电阻R2给试品电容器Cx放电;
当所述第一硅堆D1和第二硅堆D2反方向安装时,上述各步骤的所有电容器会获得反极性的电压。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利用试品电容器Cx的电压保持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给C2充电,然后利用C2储存的能量对Cx实施电压反转,这样充电回路与反转回路分离,不会相互影响,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以及硅堆所需的电流可以很小,其最大电流可通过充电电阻R1来限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试品电容器Cx的充电电压通过第一脉冲电容器C1来限制,当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容量等于第一脉冲电容器C1容量的2倍时,通过第二脉冲电容器C2将试品电容器Cx反转后,无论试品电容器Cx的容量怎样变化,反转后的电压极性相反,电压相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容极性反转电路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说明:
1-电源进线的接触器;2-调压器;3-试验变压器;11-测量试品两端电压的分压器;12-试品;14-高压硅堆;15-高压硅堆极性转换机构;23-接地开关;24-充放电保护电阻;33-直流电压的测量点;35-参考电位0。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中附图标记说明:
T为调压器;B为试验变压器;R1为充电电阻;D1、D2为两个方向相反的两个硅堆;K1~K8为8个开关;R2为延时电阻;R3和R4为放电电阻;C1和C2为两组脉冲电容器;Cx为试品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包括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B、充电电阻R1、第一硅堆D1、第二硅堆D2、第一开关K1~第八开关K8、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二脉冲电容器C2、延时电阻R2、第一放电电阻R3和第二放电电阻R4。
调压器T和试验变压器B依次连接构成电压调节单元,用于将交流电源的电压调整到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所需的电压;
第一硅堆D1和第二硅堆D2用于整流,将交流电压改变为直流电压;
充电电阻R1用于限制流过第一硅堆D1和第二硅堆D2的电流,对第一硅堆D1和第二硅堆D2及试验变压器B起保护作用;
第一脉冲电容器C1主要用于试验时限制试品电容器Cx的电压;
第二脉冲电容器C2用于对试品电容器Cx的极性进行反转;
延时电阻R2用于实现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时,控制反转的时间;
第一放电电阻R3用于试验完成后对脉冲电容器C1进行放电;
第二放电电阻R4用于试验完成后对试品电容器Cx和脉冲电容器C2进行放电。
参照图2,利用本发明进行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试验的过程如下:
步骤1,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将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合闸,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第五开关K5、第七开关K7和第八开关K8断开,第一硅堆D1通过第一开关K1、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放电电阻R3、第六开关K6、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第二硅堆D2通过第三开关K3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组成的回路,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一脉冲电容器C1、试品电容器Cx与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不同极性的电压。按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接线,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对地具有负极性的电压,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正极性的电压。当电压充电到需要的幅值后,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
步骤2,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断开后,将第七开关K7合闸,这时,由于第二脉冲电容器C2电压和所储存的能量较大,第二脉冲电容器C2会通过延时电阻R2对试品电容器Cx放电,使试品电容器Cx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具有相同的正极性的电压,延时电阻R2用于控制放电的时间。当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电容量至少大于试品电容器Cx的最大电容量值)电容量的2倍时,试品电容器Cx的极性会由一个极性反转为另外一个极性,并具有相同幅值。
步骤3,再次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试品电容器Cx的极性反转完成后,将第七开关K7断开,然后,将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合闸,这样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电压不变,第一脉冲电容器C1反方向与试品电容器Cx串联,第二硅堆D2通过第四开关K4、第一放电电阻R3、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五开关K5、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这时,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已经具有需要的电压,交流电源只需提供电压的维持;第一硅堆D1通过第二开关K2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一脉冲电容器C1、试品电容器Cx与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继续具有不同极性的电压;按图2所示的拓扑结构接线,试品电容器Cx对地具有正极性电压,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负极性的电压。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
步骤4,再次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断开后,将第七开关K7合闸,再次完成极性反转。
步骤5,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完成后,再断开第七开关K7,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轮的充电及反转,直至完成试验所需的充电和反转次数及其时间。
步骤6,试验完成后的系统放电
按照上述步骤完成试验,将交流电源断开后,第五开关K5、第六开关K6合闸,第一脉冲电容器C1上的电荷将通过第一放电电阻R3进行放电,第一脉冲电容器C1上的能量将被第一放电电阻R3吸收;第七开关K7,第八开关K8合闸,试品电容器Cx上的电荷将通过延时电阻R2和第二放电电阻R4进行放电,第二脉冲电容器C2上的电荷将通过第二放电电阻R4放电,试品电容器Cx上的能量将被延时电阻R2和第二放电电阻R4吸收,第二脉冲电容器C2上的能量将被第二放电电阻R4吸收;放电完成后,试验人员才能进入试验区,以确保人身安全。
如果将图2中的第一硅堆D1、第二硅堆D2反方向设置,所有电容器充电的极性将相反。
图2中,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压和电容量需要根据试验室的试验能力来确定,主要是由试品电容器Cx的最高电压和最大电容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额定电压要高于可能出现的试品电容器Cx的最高电压,至少保留10%的余度。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要至少要大于可能出现的试品电容器Cx的最大电容量,具体需根据试验能力所需覆盖的试品电容器Cx的电容量及电压范围来确定。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必须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2倍,理论计算如下:
当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至电压U时,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上的电压分别为:
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有反方向的电压U,第二脉冲电容器C2和试品电容器Cx上所存电荷量分别为:
QC2=C2·U (3)
QCx=Cx·U0Cx (4)
当其他开关均断开,第二脉冲电容器C2和试品电容器Cx通过K7并联后,第二脉冲电容器C2和试品电容器Cx对应极板上具有相反的电荷,由于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荷量较大,并联后电荷会中和并重新分配,使其具有相同的电压。其电压为:
由式(2)得出:
将(6)式代入(5)式得:
进一步简化:
由(8)式来看,当C2=2C1时,无论试品电容器Cx的电容怎样变化,其极性反转前后的电压U0cx和Ucx的幅值始终相等,但电压极性是相反的。

Claims (5)

1.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压调节单元、充电电阻R1、第一硅堆D1、第二硅堆D2、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放电电阻R3、延时电阻R2、第二脉冲电容器C2、第二放电电阻R4;
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调压器T和试验变压器B,用于将交流电源的电压调整到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所需的电压;
所述试验变压器B的高压输出端连接充电电阻R1的一端,试验变压器B的低压输出端连接系统地;
所述充电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一硅堆D1的负极和第二硅堆D2的正极;
所述第一硅堆D1的正极分两路,其中一路与第一开关K1的一端连接,另一路通过开关K2分别与第七开关K7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一端以及第八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七开关K7的另一端通过延时电阻R2接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另一端接系统地,第八开关K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放电电阻R4接系统地;试品电容器Cx的另一端接系统地;
所述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一端、第五开关K5的一端连接;第五开关K5的另一端与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连接;第一脉冲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第一放电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一放电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开关K6的一端连接;第六开关K6的另一端与试品电容器Cx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硅堆D2的负极分两路,其中一路通过第三开关K3分别与第七开关K7的一端、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一端以及第八开关K8的一端连接,另一路通过第四开关K4与第六开关K6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电容量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额定电压应高于试品电容器Cx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二脉冲电容器C2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应比试品电容器Cx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至少高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其特征在于: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大于试品电容器Cx的最大电容量。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进行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将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合闸,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第五开关K5、第七开关K7和第八开关K8断开,第一硅堆D1通过第一开关K1、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一放电电阻R3、第六开关K6、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使试品电容器Cx对地具有负极性电压;第二硅堆D2通过第三开关K3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组成的回路,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正极性电压;当电压充电到需要的幅值后,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和第六开关K6;
步骤2,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将第七开关K7合闸,第二脉冲电容器C2通过延时电阻R2对试品电容器Cx放电,使试品电容器Cx和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具有相同的正极性的电压;当第二脉冲电容器C2的电容量是第一脉冲电容器C1电容量的2倍时,试品电容器Cx的极性会由一个极性反转为另外一个极性,并具有相同幅值;
步骤3,再次向试品电容器Cx充电并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
将第七开关K7断开,将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合闸,第一脉冲电容器C1反方向与试品电容器Cx串联,第二硅堆D2通过第四开关K4、第一放电电阻R3、第一脉冲电容器C1、第五开关K5、试品电容器Cx组成的回路,给第一脉冲电容器C1和试品电容器Cx串联充电,使试品电容器Cx对地持续保持正极性电压;第一硅堆D1通过第二开关K2给第二脉冲电容器C2充电,使第二脉冲电容器C2对地具有负极性电压;保持电压至试验所要求的时间,然后断开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
步骤4,再次改变试品电容器Cx电压极性并保持相同的幅值:
第二开关K2、第四开关K4和第五开关K5断开后,将第七开关K7合闸,再次完成极性反转;
步骤5,试品电容器Cx极性反转完成后,再断开第七开关K7,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轮的充电及反转,直至完成试验所需的充电和反转次数及其时间;
步骤6,试验完成后的系统放电
断开电源,并使调压器回零,然后,通过第五开关K5,第六开关K6同时合闸,经第一放电电阻R3给第一电容器C1放电;通过第七开关K7和第八开关K8同时合闸,经第二放电电阻R4给第二电容器C2放电,并经第二放电电阻R4和延时电阻R2给试品电容器Cx放电;
当所述第一硅堆D1和第二硅堆D2反方向安装时,上述各步骤的所有电容器会获得反极性的电压。
CN202011613137.6A 2020-12-30 2020-12-30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Active CN1128348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137.6A CN112834840B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3137.6A CN112834840B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4840A CN112834840A (zh) 2021-05-25
CN112834840B true CN112834840B (zh) 2024-02-02

Family

ID=7592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3137.6A Active CN112834840B (zh) 2020-12-30 2020-12-30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484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6353A (ja) * 1994-10-18 1996-05-17 Nichicon Corp 直流高電圧極性反転試験装置
CN1493004A (zh) * 2001-02-21 2004-04-28 ABB�ɷ����޹�˾ 高压直流晶体闸流管阀的测试电路
CN202818130U (zh) * 2012-09-25 2013-03-20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阶梯充电式200kV/10mA快速极性转换直流发生器
CN205317867U (zh) * 2015-12-03 2016-06-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耐受爆破能量试验装置
CN108152724A (zh) * 2017-12-12 2018-06-12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滤波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8233715A (zh) * 2018-02-27 2018-06-29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直流发生器的一体化倍压整流筒
CN110927531A (zh) * 2019-05-09 2020-03-27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的极性反转电路
CN110932342A (zh) * 2019-05-09 2020-03-27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的充电电源极性切换电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6353A (ja) * 1994-10-18 1996-05-17 Nichicon Corp 直流高電圧極性反転試験装置
CN1493004A (zh) * 2001-02-21 2004-04-28 ABB�ɷ����޹�˾ 高压直流晶体闸流管阀的测试电路
CN202818130U (zh) * 2012-09-25 2013-03-20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阶梯充电式200kV/10mA快速极性转换直流发生器
CN205317867U (zh) * 2015-12-03 2016-06-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电容器耐受爆破能量试验装置
CN108152724A (zh) * 2017-12-12 2018-06-12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直流滤波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8233715A (zh) * 2018-02-27 2018-06-29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特高压直流发生器的一体化倍压整流筒
CN110927531A (zh) * 2019-05-09 2020-03-27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的极性反转电路
CN110932342A (zh) * 2019-05-09 2020-03-27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的充电电源极性切换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直流滤波电容器试验问题研究;左强林 等;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4840A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0799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US20170310128A1 (en) Voltage balancing circuit
EP2475067B1 (en) Electricity-storage device provided with balancing circuit
CN100578891C (zh) 一种串联超级电容器组用电压均衡电路
CN104167771A (zh) 用于电池单元模块的使用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平衡控制电路
CN108847696B (zh) 一种电池充电均衡装置及均衡方法
CN103683911A (zh) 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2202218B (zh) 基于双极性t型双谐振开关电容变换器的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9066846B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间均衡电路结构与方法
CN107134599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均衡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CN111490572B (zh) 采用倍压开关储能元件的均衡装置、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1564886A (zh) 基于电容网络的均衡装置、可级联均衡电池组及控制方法
CN114709497A (zh) 一种并联电池簇状态控制系统及其环流抑制方法、荷电状态均衡方法
Shibata et al. Management of serially-connected battery system using multiple switches
CN103036256A (zh) 变压器扫描链式蓄电池组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12834840B (zh) 电容器极性反转试验回路及方法
CN114204647B (zh) 并联电池簇状态管理系统及并联电池簇
CN202309118U (zh) 变压器扫描链式蓄电池组均衡电路
CN109921485B (zh) 一种集中-分散并联型开关电容均衡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43863A (zh) 基于mos管控制的主动均衡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JP3713470B2 (ja)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0649336A (zh) 一种具有完备均衡支路的电压均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CN212063587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的均衡装置
TWI535145B (zh) 電池平衡器及其充電裝置
RU19011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балансировкой напряжения суперконденсатор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