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34022A -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34022A
CN112834022A CN202110008229.XA CN202110008229A CN112834022A CN 112834022 A CN112834022 A CN 112834022A CN 202110008229 A CN202110008229 A CN 202110008229A CN 112834022 A CN112834022 A CN 112834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ble noise
sound pressure
calculating
sound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082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旺龄
蓝磊
刘云鹏
潘卓洪
文习山
万保权
谢龚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1100082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340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34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340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7/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模拟电荷法或者有限元等方法计算获取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及获得导线分裂数和子导线半径,根据所得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而求出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然后对交叉跨越情况下的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并建模,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该模型的可听噪声值。本发明提供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线路弧垂以及两线路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仿真建模进行计算与预测,避免了由于预测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造价增加或者可听噪声因子超标的问题,为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噪声预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土地资源紧缺,高压线路输电走廊日益稀缺,随着我国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不断发展,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跨越的现象愈加普遍。在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情况下,由导线电晕放电引起的电晕效应问题因此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目前高压线路中电晕放电引发了一系列电磁环境问题: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以及可听噪声,其中可听噪声是生活在高压输电线路周边的居民最直观感受到的,容易造成心理与生理上的不适,且可听噪声是民众对电网投诉的主要问题来源。
关于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问题研究,我国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均在二维空间内或是并未考虑多条线路相互影响的情况。随着我国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不断发展,不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跨越这种节约输电走廊的现象愈加普遍。而对于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可听噪声的研究需要建立考虑线路相互影响的三维可听噪声计算模型。
由于不准确的可听噪声预测会导致某些工程可听噪声限值设计偏严,从而导致整个工程投资的大幅度增加,或者某些工程可听噪声设计偏松,使得工程投入运行后发生超标现象,尤其针对交叉跨越情况。因此,设计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线路弧垂以及两线路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仿真建模进行计算与预测,避免了由于预测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造价增加或者可听噪声因子超标的问题,为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获取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数n及子导线直径d,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交叉跨越区域单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2:对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将两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交叉跨越线路的表面场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交叉跨越输电线路的噪声三维模型,并根据步骤1中的可听噪声总声压计算方法计算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3: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交叉跨越区域的可听噪声值,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21
其中P1及P2分别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可选的,通过模拟电荷法或有限元法计算获取所述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
可选的,步骤1中,所述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具体为:
将有限长导线通过微元法分成若干个微小线段dx,将微小线段dx视为一个点声源,并假定该微小线段上的导线电荷密度τ相等,计算出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强I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22
其中,W为单位导线产生的声功率,利用CEPRI声功率级预测公式得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23
式中,W0为基准声功率,W0=1×10-12,单位为W,LW为声功率级,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Emax、n及d求得为:
LW=-123.0+97.2lgEmax+19.1lgn+41.7lgd (4)
根据声压及声强的关系得到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压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31
式中,δ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标准大气压下δ=1.205kg/m3,c为空气中的声速,单位为m/s,标准大气压下c=344m/s;
所述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具体为:
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某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的总声压P看做是每个点声源在该处声压P单位导线的叠加,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32
根据P求出声压级Lp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33
可选的,步骤2中,所述对交叉跨越的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具体为:
利用坐标变换将两条距离较近的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空间中的两个交叉角度非零的交叉导线分别具有各自的局部坐标系以及坐标原点,根据各自的局部坐标系确定导线的悬链线方程,假设低电压等级导线L2处于局部坐标系(X,Y,Z)中,高电压等级导线L1处于局部坐标系(U,V,W)中,且两线路交叉角为α,U轴与XOY平面角平分线的夹角为β,将L1在(U,V,W)下的坐标转换成(X,Y,Z)下的坐标具体为:
假设局部坐标系(U,V,W)在局部坐标系(X,Y,Z)的原点坐标为(xc,yc,zc),点P(u1,v1,w1)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位移分别为x’、y’、z’,则根据下列公式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34
y'=Lsin(β-α) (9)
x'=Lcos(β-α) (10)
z'=w1 (11)
计算得到点P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x1,y1,z1),其中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41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42
z1=zc+z'=zc+w1 (14)
可选的,步骤3中,所述根据公式计算模型的可听噪声值,具体为: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的观测点处可听噪声大小等于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的总和,假设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及Lp2,则声压级的总和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43
式中P1及P2为在观测点处两根交叉跨越导线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通过模拟电荷法及有限元法计算获取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通过微元法将导线分为若干点声源来计算导线上的声压,通过坐标变换将交叉跨越情况下的两条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并建立模型,计算得出线路声压级的总和,采用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保证了准确性;考虑了线路弧垂以及两线路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仿真建模与实际交叉跨越线路不同路径上可听噪声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根据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使用该方法避免由于预测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造价增加或者可听噪声因子超标,为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交叉跨越坐标变换示意图;
图3为工程实施例现场交叉跨越架设线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线布置示意图;
图5为可听噪声三维分布图;
图6为测量路径1结果对比图;
图7为测量路径2结果对比图;
图8为测量路径3结果对比图;
图9为三条路径的测量结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考虑到了线路弧垂以及两线路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仿真建模进行计算与预测,避免了由于预测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造价增加或者可听噪声因子超标的问题,为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获取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数n及子导线直径d,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交叉跨越区域单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2:对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将两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交叉跨越线路的表面场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交叉跨越输电线路的噪声三维模型,并根据步骤1中的可听噪声总声压计算方法计算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3: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交叉跨越区域的可听噪声值,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61
其中P1及P2分别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通过模拟电荷法或有限元法计算获取所述的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
步骤1中,所述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具体为:
将有限长导线通过微元法分成若干个微小线段dx,将微小线段dx视为一个点声源,并假定该微小线段上的导线电荷密度τ相等,计算出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强I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62
其中,W为单位导线产生的声功率,利用CEPRI声功率级预测公式得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63
式中,W0为基准声功率,W0=1×10-12,单位为W,LW为声功率级,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Emax、n及d求得为:
LW=-123.0+97.2lgEmax+19.1lgn+41.7lgd (4)
根据声压及声强的关系得到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压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71
式中,δ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标准大气压下δ=1.205kg/m3,c为空气中的声速,单位为m/s,标准大气压下c=344m/s;
所述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具体为:
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某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的总声压P看做是每个点声源在该处声压P单位导线的叠加,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72
根据P求出声压级Lp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73
如图2所示,步骤2中,所述对交叉跨越的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具体为:
利用坐标变换将两条距离较近的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空间中的两个交叉角度非零的交叉导线分别具有各自的局部坐标系以及坐标原点,根据各自的局部坐标系确定导线的悬链线方程,假设低电压等级导线L2处于局部坐标系(X,Y,Z)中,高电压等级导线L1处于局部坐标系(U,V,W)中,且两线路交叉角为α,U轴与XOY平面角平分线的夹角为β,将L1在(U,V,W)下的坐标转换成(X,Y,Z)下的坐标具体为:
假设局部坐标系(U,V,W)在局部坐标系(X,Y,Z)的原点坐标为(xc,yc,zc),点P(u1,v1,w1)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位移分别为x’、y’、z’,则根据下列公式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74
y'=Lsin(β-α) (9)
x'=Lcos(β-α) (10)
z'=w1 (11)
计算得到点P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x1,y1,z1),其中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81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82
z1=zc+z'=zc+w1 (14)
步骤3中,所述根据公式计算模型的可听噪声值,具体为: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的观测点处可听噪声大小等于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的总和,假设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及Lp2,则声压级的总和为: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83
式中P1及P2为在观测点处两根交叉跨越导线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以一个工程实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选取两条典型交叉跨越架设的线路,其中500kV线路为酒杯塔,输电线路运行电压为550kV,导线采用4×LGJ630/45,分裂间距为450mm;1000kV线路为猫头塔,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电压为1050kV,导线采用8×LGJ500/35,分裂间距为400mm,两线路交叉角度α为79°,如图3所示,为了直观对比交叉跨越区域与普通架设线路可听噪声分布的差异,共选取了三条不同观测路径,其中路径1是垂直于1000kV线路方向、路径2是垂直于500kV线路方向、路径3是沿两线路的角平分线方向。
如图4所示,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图5为实际测量线路位于交叉跨越区域内线路可听噪声大雨条件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由于500kV线路对地距离较低,产生的可听噪声较1000kV线路大,且在交叉跨越点,可听噪声幅值明显增大。
对比三条路径上好天气情况下的实际可听噪声分布与仿真结果,其中L(好天气)和L(大雨)的转换关系如下:
L(好天气)=L(大雨)-15dB (16)
由图6-9所示,在好天气情况下由于导线电晕随机性比较大,并非稳定起晕,三条路径上可听噪声的测量结果分散性较大,且在好天气情况下可听噪声测量过程中存在背景噪声干扰的影响,但是实际测量可听噪声结果随距离衰减较明显,这与仿真结果类似,且大部分测点与仿真结果误差较小。
如表1所示,表1中给出了三条路径上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其中路径1上最大误差为3.63%,最小误差为0.157%,平均误差1.59%;路径2上最大误差为7.70%,最小误差为0.240%,平均误差4.76%;路径3上最大误差为6.49%,最小误差为0.582%,平均误差2.93%,三条路径上平均误差为3.09%,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表1交叉跨越情况下可听噪声测量与仿真结果对比
Figure BDA0002884335790000091
本发明提供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通过模拟电荷法及有限元法计算获取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通过微元法将导线分为若干点声源来计算导线上的声压,通过坐标变换将交叉跨越情况下的两条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并建立模型,计算得出线路声压级的总和,采用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保证了准确性;考虑了线路弧垂以及两线路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仿真建模与实际交叉跨越线路不同路径上可听噪声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根据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可使用该方法避免由于预测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的不必要的造价增加或者可听噪声因子超标,为我国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获取输电线路的分裂导线数n及子导线直径d,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交叉跨越区域单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2:对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将两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交叉跨越线路的表面场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交叉跨越输电线路的噪声三维模型,并根据步骤1中的可听噪声总声压计算方法计算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
步骤3:根据下列公式计算交叉跨越区域的可听噪声值,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11
其中P1及P2分别为交叉跨越的两根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模拟电荷法或有限元法计算获取所述导线表面最大场强Ema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根据得到的参数计算单位导线的声压,具体为:
将有限长导线通过微元法分成若干个微小线段dx,将微小线段dx视为一个点声源,并假定该微小线段上的导线电荷密度τ相等,计算出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强I为: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12
其中,W为单位导线产生的声功率,利用CEPRI声功率级预测公式得出: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21
式中,W0为基准声功率,W0=1×10-12,单位为W,LW为声功率级,通过步骤1中获得的Emax、n及d求得为:
LW=-123.0+97.2lgEmax+19.1lgn+41.7lgd (4)
根据声压及声强的关系得到在距离点声源r处的声压为: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22
式中,δ为空气密度,单位为kg/m3,标准大气压下δ=1.205kg/m3,c为空气中的声速,单位为m/s,标准大气压下c=344m/s;
所述对单位导线的声压进行叠加求出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具体为:
单根交叉跨越导线在某观测点处产生的可听噪声的总声压P看做是每个点声源在该处声压P单位导线的叠加,表示为: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23
根据P求出声压级Lp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交叉跨越的导线进行坐标变换,具体为:
利用坐标变换将两条距离较近的导线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空间中的两个交叉角度非零的交叉导线分别具有各自的局部坐标系以及坐标原点,根据各自的局部坐标系确定导线的悬链线方程,假设低电压等级导线L2处于局部坐标系(X,Y,Z)中,高电压等级导线L1处于局部坐标系(U,V,W)中,且两线路交叉角为α,U轴与XOY平面角平分线的夹角为β,将L1在(U,V,W)下的坐标转换成(X,Y,Z)下的坐标具体为:
假设局部坐标系(U,V,W)在局部坐标系(X,Y,Z)的原点坐标为(xc,yc,zc),点P(u1,v1,w1)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位移分别为x’、y’、z’,则根据下列公式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31
y'=Lsin(β-α) (9)
x'=Lcos(β-α) (10)
z'=w1 (11)
计算得到点P在坐标系(X,Y,Z)中的坐标(x1,y1,z1),其中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32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33
z1=zc+z'=zc+w1 (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根据公式计算模型的可听噪声值,具体为: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的观测点处可听噪声大小等于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的总和,假设两根交叉跨越导线的声压级分别为Lp1及Lp2,则声压级的总和为:
Figure FDA0002884335780000034
式中P1及P2为在观测点处两根交叉跨越导线产生的可听噪声总声压,P0为基准声压,标准大气压下P0=2×10-5Pa。
CN202110008229.XA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Pending CN1128340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229.XA CN11283402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08229.XA CN11283402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34022A true CN112834022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2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08229.XA Pending CN112834022A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34022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8344A1 (en) * 2001-05-24 2003-11-06 Pollet Dean A. Three-dimensional sound intensity prediction system
CN102735325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
CN104793063A (zh) * 2014-01-17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确定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区域可听噪声方法
CN106225913A (zh) * 2016-07-05 2016-12-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电晕笼实验获得高压直流输电用分裂导线下可听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8344A1 (en) * 2001-05-24 2003-11-06 Pollet Dean A. Three-dimensional sound intensity prediction system
CN102735325A (zh) * 2012-06-06 2012-10-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方法
CN104793063A (zh) * 2014-01-17 2015-07-2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确定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区域可听噪声方法
CN106225913A (zh) * 2016-07-05 2016-12-1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电晕笼实验获得高压直流输电用分裂导线下可听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万璋 等: "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计算分析(Ⅱ)―交叉跨越架设", 《高电压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0088B (zh) 特高压交流线路导线的选型及排列方法
Domínguez et al. Optimized design of electric field grading systems in 115 kV non-ceramic insulators
CN106225913A (zh) 一种利用电晕笼实验获得高压直流输电用分裂导线下可听噪声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70928B (zh) 在塔基内布极测量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CN106707046B (zh) 一种直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海拔修正方法
CN109408901B (zh) 电缆接头电场分布的三维仿真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6443276B (zh) 一种交流高压多回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2100829A (zh) 一种随桥敷设电缆系统的护套感应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
CN110927484A (zh)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三维分布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0851932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单线图初始布局自动生成方法
CN112904141A (zh) 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可听噪声声功率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834022A (zh) 一种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区域可听噪声的计算方法
CN104977514A (zh) 一种高压直流线路起晕电压判定方法
CN101267097A (zh) 特高压及超高压线路空气绝缘间隙的高海拔修正方法
CN104793065A (zh) 一种确定交流输电线路交叉架设区域无线电干扰的方法
CN102201669A (zh) 一种±660kV阀厅直流金具选型方法
CN114221327B (zh) 基于变电站偏磁的互联直流通路等值建模方法
Aguirre et al. Improved power flow program for unbalanced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s including voltage dependent loads
CN104793063A (zh) 一种确定交流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架设区域可听噪声方法
CN111177872B (zh) 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线路的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8107256A (zh) 一种三芯电力电缆周向磁场等效分析方法
CN110532690B (zh) 一种确定输电线路屏蔽网格数量的方法
CN112945373A (zh) 一种青藏高原地区交流输电线路电晕噪声声功率修正方法
Xie et 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udible Noise of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e Crossing Area
CN112230070A (zh) 共享铁塔通信设备对输电导线场强影响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