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6269A -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6269A
CN112826269A CN202110199121.3A CN202110199121A CN112826269A CN 112826269 A CN112826269 A CN 112826269A CN 202110199121 A CN202110199121 A CN 202110199121A CN 112826269 A CN112826269 A CN 11282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n
air
airflow
multi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91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La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La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La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La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991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6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6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27/00Spring, stuffed or 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irs, beds or sofas
    • A47C27/08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 A47C27/081Fluid mattresses or cushions of pneumatic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02Bed linen; Blankets; Counterpa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2009/003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with inflatable memb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包括:多功能气动层、主控装置、供电装置和柔性外罩,所述柔性外罩为透气材料,用于包裹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包括气流传输系统和舒适缓冲调节系统,所述气流传输系统包括风动系统和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尾端为闭合状态,所述风动系统用于抽取外界气体向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进行风动;所述舒适缓冲调节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边缘的主流气囊,所述主流气囊设有充气或注入液体的开关闭口。本发明具有制冷制热、抽风吹风以及日常理疗、加湿和杀菌除螨功能,更方便且全面的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背景技术
床垫和被子是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可以使使用者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和丰富,床垫和被子因其使用的场合和使用者需求多种多样,对床垫的加热、通风、除湿、理疗、除螨杀菌等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户外风的兴起,人们追寻一种室内外通用的多功能床垫。
另外,对于长期卧床的弱势群体,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身体循环比较差,极易因摩擦和潮湿闷热引发褥疮等皮肤疾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柔软且具有一定支撑力,减少与身体的摩擦,同时兼具加热、制冷、通风、杀菌消毒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包括:多功能气动层、主控装置、供电装置和柔性外罩,所述柔性外罩为透气材料,用于包裹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包括气流传输系统和舒适缓冲调节系统,所述气流传输系统包括风动系统和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尾端为闭合状态,所述风动系统用于抽取外界气体向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进行风动;
所述舒适缓冲调节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边缘的主流气囊,所述主流气囊设有充气或注入液体的开关闭口,所述主流气囊内侧设有若干支流气管,所述支流气管头端与所述主流气囊连通,尾端为闭合状态;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交错排布;
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风动系统信号连接,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动系统的启停和运行状态,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主控装置和风动系统供电;
所述风动系统通过气流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首端相连通,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为不透气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风动系统包括第一单排流风扇和第一风扇防护罩,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的侧边仅有单边为风口;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为不透气空腔结构,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设于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内部,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的顶端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用于从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气流汇集装置,或者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风动系统包括180度排流风扇和第二风扇防护罩,所述180度排流风扇的排风路径呈直线,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远离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一侧设有连通外界的开口。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穿过所述主流气囊延伸至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最外部,所述主流气囊在所述外界导气管的横穿部位设置隔离区。
更优选地,所述风动系统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边缘位置,且位于所述主流气囊内侧。
优选地,所述风动系统包括第一排流风扇和第三风扇防护罩,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的侧边为360度风口;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为不透气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排流风扇设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内部,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顶端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侧壁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用于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气流汇集装置,或者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四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中心位置,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四周,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首端环绕在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四周。
更优选地,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彼此平行;或者,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为直线段状且不平行,且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有若干子管道,所述子管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连通,末端为闭合状态,所述子管道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再或者,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为弧线状。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或第三风扇防护罩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连接湿气流供给装置,所述湿气流供给装置包括液体容器、第一对流风扇、半导体冷热面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液体容器用于容纳液体,所述液体容器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液体容器顶端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处设有所述第一对流风扇,所述第一对流风扇与所述外界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环绕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侧壁,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包括制热面和制冷面,所述制冷面和制热面相背向,所述制冷面朝向所述液体容器,且所述制热面一侧设有所述散热风扇。
优选地,所述柔性外罩内部还包括若干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之间、功能层与多功能气动层之间通过魔术贴或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
更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内部设有进电磁性感应装置,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与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相匹配的送电磁性感应装置设置在一组太阳能供电板的背面,所述太阳能供电板的背面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表面通过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所述太阳能供电板与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太阳能供电板包括若干子供电板,所述若干子供电板设在若干背板上,所述背板之间可折叠,所述柔性外罩的背面一侧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封口处设有拉链,所述夹层用于容纳折叠状态的太阳能供电板。
更优选地,所述柔性外罩包裹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或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和功能层并向四周延伸形成固定区,且所述多功能气动层与所述柔性外罩固定连接不产生相对位移,所述固定区边缘设有车缝线固定;所述固定区设有若干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缝垫片、魔术贴和磁铁装置,所述魔术贴和磁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车缝垫片上,所述磁铁装置环绕于所述魔术贴周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区通过车缝线固定。
更优选地,所述功能层包括气流间隔层,所述气流间隔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一侧,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为透气结构,所述气流间隔层表面设有透气孔,内部设有支撑弹簧。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设有加热阻丝、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所述主控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上表面,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所述加热阻丝之间设有温度隔离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还设有微型震动器,所述微型震动器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微型震动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交错排布。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还包括紫外线消毒灯和红外理疗灯。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包括香薰装置,所述香薰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香薰层、子风扇层和流通层,所述香薰层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和所述香薰层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香薰层内部设有隔板将所述香薰层分成若干独立的香薰区域,所述香薰层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子风扇层的顶部为所述香薰层的底部,所述子风扇层的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子风扇层设有隔板将所述子风扇层分成若干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的空间设有一个微型风扇,且所述微型风扇与所述香薰区域一一对应,所述子风扇层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流通层的顶部为所述子风扇层的底部,所述流通层的底部和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流通层的侧壁上设有香薰气流出口,所述流通层内设有第二单排流风扇。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的侧壁内部设有指示灯板,所述指示灯板与所述主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板包括第一灯带、第二灯带、第三灯带和第四灯带,所述主控装置得电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灯带和第四灯带亮起,所述主控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灯带亮起,否则控制所述第三灯带亮起。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灯带呈上半圆弧状,所述第二灯带呈月牙状,所述第三灯带呈水滴状,所述第四灯带包括字母且总体呈下半圆弧排列;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和第三灯带均设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指示灯板的两端,所述第四灯带设于所述指示灯板的下端。
更优选地,所述功能层包括冷热面板层,所述冷热面板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背面一侧,所述冷热面板层内部设有若干半导体冷热面板,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包括制热面和制冷面,所述制冷面和制热面相背向,所述制冷面面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背面,且所述制热面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热面板层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更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设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中,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固定在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下层分界位置,且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的制冷面朝向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层顶部;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层顶部设有透气孔,四周为不透气密闭材质,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下层四周设有透气孔,底部设有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
更优选地,所述功能层还包括气流隔离层,所述气流隔离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和/或背面一侧,所述气流隔离层外表面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气流隔离层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气流隔离层内部设有第二对流风扇。
更优选地,所述柔性外罩内部还包括主体支撑座,所述主体支撑座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背面一侧,所述主体支撑座内部设有第二排流风扇和第二气流传输管道,所述第二排流风扇固定设于所述主体支撑座内部,所述第二排流风扇与所述主体支撑座平行,所述主体支撑座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二排流风扇正上方处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覆盖有网架,所述第二气流传输管道首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流风扇侧边,末端连通所述主体支撑座外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或第三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与所述主体支撑座上表面的开孔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具有制冷制热、抽风吹风以及日常理疗、加湿和杀菌除螨功能,更方便且全面的满足用户需求,可以作为被子或床垫使用,舒适健康;特别为长期卧床的病患和老年人带来福音,可以减少皮肤摩擦,透气通风,温度可智能调节,各功能层可通过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和切换,可单独使用与组合使用,功能多样,易于推广。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外表可设有防水隔热涂层,可以充当气垫、水垫、汽车防护罩、野营垫等,舒适实用,灵活多变。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对市场上单一功能的床垫和被子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吹风抽风功能兼备,满足不同需求和喜好的用户使用;加热送风功能提供了很好的除湿烘干功能和热敷活血功能。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可以应用到野营垫、汽车防护罩、沙发、椅子(座椅、靠背椅、汽车椅等)、床垫、被子、枕头、背包、智能鞋垫、智能鞋子、坐垫或者靠垫等任何有上述功能需求的产品中,也可用于有加热制冷需求的服装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风扇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二风扇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所述的湿气流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四所述的气流间隔层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四所述的气流间隔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四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四所述的香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五所述的冷热面板层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五所述的冷热面板层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五所述的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六所述的气流隔离层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七所述的主体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八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八所述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八所述的固定装置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八所述的柔性外罩的夹层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九所述的指示灯板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九所述的第一灯带和第四灯带亮起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九所述的第二灯带亮起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九所述的第三灯带亮起示意图。
其中,1、多功能气动层;2、主流气囊;3、支流气管;4、第一气流传输管道;5、透气孔;6、第一单排流风扇;7、第一风扇防护罩;8、气流汇集装置;9、外界导气管;10、隔离区;11、180度排流风扇;12、第二风扇防护罩;13、第一排流风扇;14、第三风扇防护罩;15、子管道;16、湿气流供给装置;17、液体容器;18、第一对流风扇;19、半导体冷热面板,191、制热面,192、制冷面;20、散热风扇;21、气流间隔层,211、支撑弹簧;22、加热阻丝;23、第一湿度传感器;24、第一温度传感器,241、温度隔离装置;25、微型震动器;26、香薰装置,261、香薰层,2611、香薰区域,262、子风扇层,2621、风扇区域,263、流通层,2631、香薰气流出口,264、端盖;27、冷热面板层;28、开口;29、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1、上层,292、下层;30、气流隔离层;31、第二对流风扇;32、主体支撑座,321、第二气流传输管道;33、第二排流风扇;34、主控装置;35、供电装置;36、固定区;37、固定装置,371、车缝垫片,372、魔术贴,373、磁铁装置;38、太阳能供电板;39、夹层;40、拉链;41、柔性外罩;42、第一灯带;43、第二灯带;44、第三灯带;45、第四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包括:多功能气动层1、主控装置、供电装置和柔性外罩,多功能气动层1包括气流传输系统和舒适缓冲调节系统,气流传输系统包括风动系统和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朝向多功能气动层1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5,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的尾端为闭合状态,风动系统用于抽取外界气体向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进行风动。
舒适缓冲调节系统包括位于多功能气动层1边缘的主流气囊2,主流气囊2设有充气或注入液体的开关闭口,主流气囊2内侧设有若干支流气管3,支流气管3头端与主流气囊2连通,尾端为闭合状态;支流气管3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交错排布。多功能气动层1可以根据主流气囊2的注入的水或气体成为水垫或气垫,使用者可以根据填充的饱和度来调节多功能气动层1的高度和柔软程度。多功能气动层1可以作为智能被子使用,此时,支流气管3可以选用柔软的pvc材质。无论多功能气动层1作为被子还是坐垫、床垫,多功能气动层1正面始终朝向使用者一侧。
主控装置用于控制风动系统的启停和运行状态,供电装置为主控装置和风动系统供电。供电装置和主控装置可以通过线路延伸至多功能气动层1的外部,且主控装置和供电装置与风动系统信号连接。也可以镶嵌在多功能气动层1的内部,主控装置和供电装置与风动系统信号连接例如通过设置安全防护罩设置在多功能气动层1的角落。
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终端控制主控装置,实现人机交互。主控装置与操作终端之间通过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主控装置与气垫中的设备通过电连接或无线连接。主控装置设置于气垫内部,操作终端可设置于气垫侧面或独立设置于气垫之外,用于接收控制指令。操作终端设置于气垫侧面时,主控装置与操作终端之间通过电连接,操作终端可选用现有任意可实现上述功能的零部件,例如,可设置为按键或触摸屏;操作终端设置于气垫之外时,主控装置与操作终端之间无线连接,操作终端可以是与气垫相适配的遥控装置或者装载有与气垫相适配app的移动终端。
柔性外罩外部上下表面设有防水隔热涂层和防紫外线涂层,使得本柔性气垫可以作为车辆散热防晒罩,作为野营垫。
其中,风动系统通过气流汇集装置8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的首端相连通,气流汇集装置8为不透气空腔结构。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风动系统包括第一单排流风扇6和第一风扇防护罩7,第一单排流风扇6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第一单排流风扇6的侧边仅有单边为风口;第一风扇防护罩7为不透气空腔结构,第一单排流风扇6设于第一风扇防护罩7内部,第一风扇防护罩7的顶端朝向多功能气动层1的正面,第一风扇防护罩7与气流汇集装置8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第一风扇防护罩7底端设有开口,第一单排流风扇6用于从第一风扇防护罩7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气流汇集装置8,或者从气流汇集装置8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第一风扇防护罩7底端的开口。
第一风扇防护罩7的某一侧壁上设有与气流汇集装置8相连通的开口,与开口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与多功能气动层1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
或者,结合图3和图4,风动系统包括180度排流风扇11和第二风扇防护罩12,180度排流风扇11的排风路径呈直线,第二风扇防护罩12与气流汇集装置8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第二风扇防护罩12远离气流汇集装置8一侧设有连通外界的开口。
风动系统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的边缘位置,且位于主流气囊2内侧。第一风扇防护罩7与多功能气动层1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9穿过主流气囊2延伸至多功能气动层1最外部,主流气囊2在外界导气管9的横穿部位设置隔离区10,隔离区10与主流气囊2接触部分为密闭材料,不透气、不透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风动系统包括第一排流风扇13和第三风扇防护罩14,第一排流风扇13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第一排流风扇13的侧边为360度风口。第三风扇防护罩14为不透气空腔结构,第一排流风扇13设于第三风扇防护罩14内部,第三风扇防护罩14的顶端朝向多功能气动层1的正面,第三风扇防护罩14的底端设有与多功能气动层1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第三风扇防护罩14的侧壁与气流汇集装置8相连通;第一排流风扇13用于从第三风扇防护罩14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气流汇集装置8,或者从气流汇集装置8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第三风扇防护罩14的四周。
本实施例中,第三风扇防护罩14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中心位置,气流汇集装置8位于第三风扇防护罩14四周,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的首端环绕在气流汇集装置8四周。
气流传输管和支流气管3的排布方式包括且不仅包括以下三种:
(1)如图5所示,支流气管3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彼此平行。
(2)如图6所示,支流气管3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为直线段状且不平行,其中,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有若干子管道15,子管道15的首端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连通,末端为闭合状态,子管道15朝向多功能气动层1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5。
(3)如图7所示,支流气管3与第一气流传输管道4为弧线状。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风扇防护罩7或第三风扇防护罩14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9连接湿气流供给装置16,湿气流供给装置16包括液体容器17、第一对流风扇18、半导体冷热面板19和散热风扇20,液体容器17用于容纳液体,液体容器17上设有注水口,液体容器17顶端设有透气孔5,透气孔5处设有第一对流风扇18,第一对流风扇18与外界导气管9相连通。半导体冷热面板19环绕设置在液体容器17侧壁,半导体冷热面板19包括制热面191和制冷面192,制冷面192和制热面191相背向,制冷面192朝向液体容器17,且制热面191一侧设有散热风扇2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柔性外罩41内部还包括若干功能层,功能层之间、功能层与多功能气动层1之间通过魔术贴或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
如图9所示,功能层包括气流间隔层21,气流间隔层21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的正面一侧,气流间隔层21内部为透气结构,气流间隔层21表面设有透气孔5,内部设有支撑弹簧211。
如图10和图11所示,气流间隔层21内部设有加热阻丝22、第一湿度传感器2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4,第一温度传感器24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主控装置34。本实施例的气流间隔层21具有加热功能,可以实现给人体透气式加热功能,让加热阻丝22所产生的热气流可以在气流间隔层21中流动,因此,人体在接触气流间隔层21所体验加热功能时,所体验的热气流即为流动的热气流,从而不会使人体闷热,可以给人体更舒适的制热体验。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24可以实时监测气流间隔层21的温度,便于使用者调节加热阻丝22加热温度。
为了更准确测量人体与气流间隔层21上表面接触处的温度,减少其他因素影响,第一温度传感器24的探头延伸至气流间隔层21内部上表面,第一温度传感器24的探头与加热阻丝22之间设有温度隔离装置241。
气流间隔层21内部还设有微型震动器25,起到震动按摩功能。微型震动器25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主控装置34。微型震动器25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4的探头交错排布,使得微型震动器25与第一温度传感器24之间功能互不影响。
气流间隔层21内部还包括紫外线消毒灯和红外理疗灯,紫外线消毒灯与主控装置34连接,利用紫外线消毒灯中产生的热量和所发出的紫外线来杀死气垫中的有害细菌,让用户使用更卫生与安全的气垫;红外理疗灯也与主控装置34连接,利用红外理疗灯中产生的热量功能给用户理疗,具体原理为红外线产生的舒适热量能够穿透至皮肤深层,促进血液循环并温暖肌肉,通过安抚肌肉,能够使肌肉自然柔软和放松,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让身体排出杂质,快速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肌肉。
如图12所示,气流间隔层21包括香薰装置26,香薰装置26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香薰层261、子风扇层262和流通层263,香薰层261顶部设有端盖264,顶部的端盖264方便使用者向香薰层261放置香薰,可以放置固体香薰。端盖264和香薰层261底部设有透气孔,香薰层261内部设有隔板将香薰层261分成若干独立的香薰区域2611,每个香薰区域2611可以单独放置不同的香薰。香薰层261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子风扇层262的顶部为香薰层261的底部,子风扇层262的底部设有透气孔,子风扇层262设有隔板将子风扇层262分成若干独立的风扇区域2621,每个独立的风扇区域2621设有一个微型风扇,且微型风扇与香薰区域2611一一对应,子风扇层262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流通层263的顶部为子风扇层262的底部,流通层263的底部和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流通层263的侧壁上设有香薰气流出口2631,流通层263内设有第二单排流风扇。
本实施例中,端盖264方便在香薰层261中放置固态香薰,每一个微型风扇都可单独启动,可以针对不同的香薰种类进行风动挥发,气流从香薰层261经过子风扇层262最后到流通层263,流通层263可以将多种从香薰的味道混合后通过第二单排流风扇排出,流通层263的侧壁上设有香薰气流出口2631可以设在气流间隔层21的侧壁上。
实施例五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功能层包括冷热面板层27,冷热面板层27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背面一侧,冷热面板层27内部设有若干半导体冷热面板19,半导体冷热面板19包括制热面191和制冷面192,制冷面192和制热面191相背向,制冷面192面向多功能气动层1的背面,且制热面191一侧设有散热风扇20;冷热面板层27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冷热面板层27和散热风扇20均与主控装置34、供电装置35连接,冷热面板层27可以为本气垫增加制冷功能。在使用制冷功能时,半导体冷热面板19的制冷面192吸收热量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冷热面通过散热风扇20加热散热。冷热面板层27可与第一排流风扇13配合使用,加强气流流通,进一步增加制冷效果。
如图15所示,半导体冷热面板19设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中,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包括上层291和下层292,半导体冷热面板19固定在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上层291和下层292的分界位置,且半导体冷热面板19的制冷面192朝向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上层291顶部;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上层291顶部设有透气孔,四周为不透气密闭材质,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下层292四周设有透气孔,底部设有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28。装置防护罩可以防护设备不轻易损坏。半导体冷热面板19制冷面192制冷时,冷气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上层291顶部的透气孔5逸散到气流间隔层21或本床垫上表面。期间,制热板产生的热量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29的下层292底部排出。
实施例六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功能层还包括气流隔离层30,气流隔离层30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的正面和/或背面一侧,气流隔离层30外表面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气流隔离层30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气流隔离层30内部设有第二对流风扇31。气流隔离层30的目的是加强气流流通。
实施例七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柔性外罩41内部还包括主体支撑座32,主体支撑座32设于多功能气动层1背面一侧,主体支撑座32内部设有第二排流风扇33和第二气流传输管道321,第二排流风扇33固定设于主体支撑座32内部,第二排流风扇33与主体支撑座32平行,主体支撑座32上表面正对第二排流风扇33正上方处设有开孔,开孔覆盖有网架,第二气流传输管道321首端连通第二排流风扇33侧边,末端连通主体支撑座32外部。第一风扇防护罩7或第三风扇防护罩14底端的开口与主体支撑座32上表面的开孔相连接。主控装置34和供电装置35也可以设于主体支撑座32内部,主控装置34用于控制第二排流风扇33运行状态,供电装置35用于为第二排流风扇33和主控装置34供电,供电装置35采用人体安全电压蓄电池。柔性外罩41为透气材料,用于包裹主体支撑座32,增加美观性和舒适度。主体支撑座32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对内部的第二排流风扇33、第二气流传输管道321、主控装置34、供电装置35起到防护作用。
实施例八
如图18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相比,其区别在于,柔性外罩41包裹多功能气动层1或多功能气动层1和功能层并向四周延伸形成固定区36,且多功能气动层1与柔性外罩41固定连接不产生相对位移,固定区36边缘设有车缝线固定;固定区36设有若干固定装置37,固定装置37包括车缝垫片371、魔术贴372和磁铁装置373,魔术贴372和磁铁装置373均设置在车缝垫片371上,磁铁装置373环绕于魔术贴372周围,固定装置37与固定区36通过车缝线固定。
多功能气动层1内部设有进电磁性感应装置,进电磁性感应装置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与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相匹配的送电磁性感应装置设置在一组太阳能供电板38的背面,太阳能供电板38的背面与多功能气动层1表面通过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太阳能供电板38与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如图21所示,太阳能供电板38包括若干子供电板,若干子供电板设在若干背板上,背板之间可折叠,柔性外罩41的背面一侧设有夹层39,夹层39的封口处设有拉链40,夹层39用于容纳折叠状态的太阳能供电板38。
实施例九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的区别在于,气流间隔层21的侧壁内部设有指示灯板,指示灯板与主控装置34电性连接,指示灯板包括第一灯带42、第二灯带43、第三灯带44和第四灯带45,主控装置34得电正常运行时,第一灯带42和第四灯带45亮起,主控装置34用于在第一湿度传感器2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时,控制第二灯带43亮起,否则控制第三灯带44亮起。
本实施例中,第一灯带42呈上半圆弧状,第二灯带43呈月牙状,第三灯带44呈水滴状,第四灯带45包括字母且总体呈下半圆弧排列;第一灯带42、第二灯带43、和第三灯带44均设有两组位于指示灯板的两端,第四灯带45设于指示灯板的下端,使得第一灯带42、第二灯带43、第三灯带44和第四灯带45整体呈笑脸形状。
如图23所示,为本床垫启动初始状态的灯带示意图,如图24所示为第一湿度传感器2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数值均在设定区间内时灯带示意图,如图25所示为第一湿度传感器23或第一温度传感器24检测的数值不在设定区间内时灯带示意图。
指示灯板可以设置在透明防护罩内,保护电路安全,在气流间隔层21侧面开出用于展示此透明防护罩的窗口。用户可以通过指示灯板上的灯带展示,得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气流间隔层21的温湿度情况,给用户带来新的不同表情所形成的视觉体验感。另外,灯带的形状和组合不仅限于本实施,还可以通过色彩展示、其他形状组合达到指示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10)

1.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气动层、主控装置、供电装置和柔性外罩,所述柔性外罩为透气材料,用于包裹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包括气流传输系统和舒适缓冲调节系统,所述气流传输系统包括风动系统和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尾端为闭合状态,所述风动系统用于抽取外界气体向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进行风动;所述舒适缓冲调节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边缘的主流气囊,所述主流气囊设有充气或注入液体的开关闭口,所述主流气囊内侧设有若干支流气管,所述支流气管头端与所述主流气囊连通,尾端为闭合状态;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交错排布;
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风动系统信号连接,所述主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风动系统的启停和运行状态,所述供电装置为所述主控装置和风动系统供电;
所述风动系统通过气流汇集装置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首端相连通,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为不透气空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系统包括第一单排流风扇和第一风扇防护罩,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的侧边仅有单边为风口;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为不透气空腔结构,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设于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内部,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的顶端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单排流风扇用于从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气流汇集装置,或者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系统包括180度排流风扇和第二风扇防护罩,所述180度排流风扇的排风路径呈直线,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对一侧设有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远离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一侧设有连通外界的开口;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风扇防护罩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穿过所述主流气囊延伸至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最外部,所述主流气囊在所述外界导气管的横穿部位设置隔离区;
更优选地,所述风动系统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边缘位置,且位于所述主流气囊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动系统包括第一排流风扇和第三风扇防护罩,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的抽风和排风路径相垂直,且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的侧边为360度风口;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为不透气空腔结构,所述第一排流风扇设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内部,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顶端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侧壁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流风扇用于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处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气流汇集装置,或者从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内抽取气体并排出至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的四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中心位置,所述气流汇集装置位于所述第三风扇防护罩四周,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首端环绕在所述气流汇集装置四周;
更优选地,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彼此平行;或者,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为直线段状且不平行,且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的一侧或两侧连接有若干子管道,所述子管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连通,末端为闭合状态,所述子管道朝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正面一侧设有若干透气孔;再或者,所述支流气管与所述第一气流传输管道为弧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或第三风扇防护罩与外界连通的开口通过外界导气管连接湿气流供给装置,所述湿气流供给装置包括液体容器、第一对流风扇、半导体冷热面板和散热风扇,所述液体容器用于容纳液体,所述液体容器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液体容器顶端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处设有所述第一对流风扇,所述第一对流风扇与所述外界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环绕设置在所述液体容器侧壁,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包括制热面和制冷面,所述制冷面和制热面相背向,所述制冷面朝向所述液体容器,且所述制热面一侧设有所述散热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罩内部还包括若干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之间、功能层与多功能气动层之间通过魔术贴或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
更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内部设有进电磁性感应装置,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电性连接,与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相匹配的送电磁性感应装置设置在一组太阳能供电板的背面,所述太阳能供电板的背面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表面通过磁性感应装置连接固定,所述太阳能供电板与所述进电磁性感应装置电性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太阳能供电板包括若干子供电板,所述若干子供电板设在若干背板上,所述背板之间可折叠,所述柔性外罩的背面一侧设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封口处设有拉链,所述夹层用于容纳折叠状态的太阳能供电板;
更优选地,所述柔性外罩包裹所述多功能气动层或所述多功能气动层和功能层并向四周延伸形成固定区,且所述多功能气动层与所述柔性外罩固定连接不产生相对位移,所述固定区边缘设有车缝线固定;所述固定区设有若干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车缝垫片、魔术贴和磁铁装置,所述魔术贴和磁铁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车缝垫片上,所述磁铁装置环绕于所述魔术贴周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区通过车缝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气流间隔层,所述气流间隔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一侧,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为透气结构,所述气流间隔层表面设有透气孔,内部设有支撑弹簧;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设有加热阻丝、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所述主控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延伸至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上表面,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所述加热阻丝之间设有温度隔离装置;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还设有微型震动器,所述微型震动器按“Z”字形排列通过连接线路连接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微型震动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交错排布;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内部还包括紫外线消毒灯和红外理疗灯;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包括香薰装置,所述香薰装置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香薰层、子风扇层和流通层,所述香薰层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和所述香薰层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香薰层内部设有隔板将所述香薰层分成若干独立的香薰区域,所述香薰层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子风扇层的顶部为所述香薰层的底部,所述子风扇层的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子风扇层设有隔板将所述子风扇层分成若干独立的空间,每个独立的空间设有一个微型风扇,且所述微型风扇与所述香薰区域一一对应,所述子风扇层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流通层的顶部为所述子风扇层的底部,所述流通层的底部和四周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流通层的侧壁上设有香薰气流出口,所述流通层内设有第二单排流风扇;
更优选地,所述气流间隔层的侧壁内部设有指示灯板,所述指示灯板与所述主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指示灯板包括第一灯带、第二灯带、第三灯带和第四灯带,所述主控装置得电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灯带和第四灯带亮起,所述主控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值在设定区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灯带亮起,否则控制所述第三灯带亮起;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灯带呈上半圆弧状,所述第二灯带呈月牙状,所述第三灯带呈水滴状,所述第四灯带包括字母且总体呈下半圆弧排列;所述第一灯带、第二灯带、和第三灯带均设有两组并分别位于所述指示灯板的两端,所述第四灯带设于所述指示灯板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冷热面板层,所述冷热面板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背面一侧,所述冷热面板层内部设有若干半导体冷热面板,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包括制热面和制冷面,所述制冷面和制热面相背向,所述制冷面面向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背面,且所述制热面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所述冷热面板层内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更优选地,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设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中,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包括上层和下层,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固定在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下层分界位置,且所述半导体冷热面板的制冷面朝向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层顶部;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上层顶部设有透气孔,四周为不透气密闭材质,所述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下层四周设有透气孔,底部设有与干气流供给装置防护罩的外界相连通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还包括气流隔离层,所述气流隔离层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的正面和/或背面一侧,所述气流隔离层外表面为密闭不透气材质,所述气流隔离层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气流隔离层内部设有第二对流风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外罩内部还包括主体支撑座,所述主体支撑座设于所述多功能气动层背面一侧,所述主体支撑座内部设有第二排流风扇和第二气流传输管道,所述第二排流风扇固定设于所述主体支撑座内部,所述第二排流风扇与所述主体支撑座平行,所述主体支撑座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二排流风扇正上方处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覆盖有网架,所述第二气流传输管道首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流风扇侧边,末端连通所述主体支撑座外部;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扇防护罩或第三风扇防护罩底端的开口与所述主体支撑座上表面的开孔相连接。
CN202110199121.3A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Pending CN112826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121.3A CN112826269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99121.3A CN112826269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6269A true CN112826269A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9121.3A Pending CN112826269A (zh) 2021-02-22 2021-02-22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62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3888B2 (en) Conditioner mat system for use with a bed assembly
KR101581722B1 (ko) 구들장 온풍 및 온열 안마용 매트리스 침대
US6425527B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sleeping
US20180160819A1 (en) Sleep pod with controlled environment
US20050086739A1 (en) Ventilation mattress
WO2011120382A1 (zh) 一种冷暖气流床垫
JP2010075377A (ja) 温度調節マットレス
CN215304460U (zh)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CN2912379Y (zh) 暖气床
CN203591403U (zh) 一种伤残病人康复用智能冷暖多功能床垫
CN112826269A (zh) 一种个性化多功能柔性气垫
US3885571A (en) Personal cooling device
CN111166100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垫
KR100822451B1 (ko) 다용도 의자
CN215015503U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多功能智能床垫
JP2002125809A (ja) 寝 具
CN21198469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床垫
CN112826267A (zh) 一种适用于室内外的多功能智能床垫
CN205457374U (zh) 一种防痔疮智能坐垫
CN216628054U (zh) 多功能智能垫
CN206522900U (zh) 用于新风机的主机及睡眠新风机
CN216454274U (zh) 多功能智能家具
KR200266021Y1 (ko) 개인용수면캡슐
CN104207902A (zh) 一种多功能调温病床
CN215537842U (zh) 一种养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