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20477A -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20477A
CN112820477A CN202110045599.0A CN202110045599A CN112820477A CN 112820477 A CN112820477 A CN 112820477A CN 202110045599 A CN202110045599 A CN 202110045599A CN 112820477 A CN112820477 A CN 112820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d
linkage
plat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5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20477B (zh
Inventor
王华锋
张小有
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utong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utong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utong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utong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455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20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2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20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20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待使用的绞线盘放置在上盘架上,使得绞线盘上的缠绕辊套在上盘架上的支撑杆上,支撑杆可沿轴向在上盘架上滑动;步骤二、启动上盘架上的油缸伸出,油缸在伸出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上升至与放卷架上一排放卷辊同高度,使得上盘架上的绞线盘与放卷辊之间轴心高度相同,油缸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向放卷架方向运动,使得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本发明的绞线盘上架方法,通过利用上盘架、支撑件、伸缩驱动组件以及油缸与放卷架的配合,具有绞线盘上架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以及方便、安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铜绞线的绞线机组中,放卷架作为铜绞线的绞线盘支撑支架,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铜绞线,放卷架上安装有用于支撑绞线盘转动的放卷辊,绞线盘自身具有用于放卷辊插入的中心孔,在绞线盘的更换过程中,常规方法是直接人工将绞线盘抬起,然后将中心孔与放卷辊对心,之后,直接将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再将紧固螺母与放卷辊从中心孔伸出的一端螺纹连接,使得紧固螺母将绞线盘固定,而,在常规绞线机组中,放卷架上会在不同高度设置多排放卷辊,人工对绞线盘上架时,较为费力,尤其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绞线盘的上架过程更加吃力,因此,为了提高绞线机组的功能以及方便工人操作,并降低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对绞线机组的绞线盘的上架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的上架方法,旨在通过结合放卷架自身的状况,对绞线盘的上架方式进行优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上盘造成的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绞线盘放置在上盘架上,使得绞线盘上的缠绕辊套在上盘架上的支撑杆上,支撑杆可沿轴向在上盘架上滑动;
步骤二、启动上盘架上的油缸伸出,油缸在伸出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上升至与放卷架上一排放卷辊同高度,使得上盘架上的绞线盘与放卷辊之间轴心高度相同,油缸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向放卷架方向运动,使得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
步骤三、启动上盘架上的油缸回缩,油缸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远离放卷架运动,油缸在回缩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下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中:
上盘架呈“匚”形结构,其两端滑动设置在主架上,主架固定在放卷架的两侧,油缸设置在主架上,其输出端与上盘架的一端连接;
主架上设有可滑动的支撑件,当上盘架被抬升至对应放卷辊的高度时,支撑件动作,并对上盘架进行支撑;
上盘架与油缸之间设有伸缩驱动组件,在上述的步骤二中,当油缸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使得上盘架向放卷架运动,将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在上述步骤三中,当油缸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使得上盘架恢复。
优选地,上盘架包括悬梁和支撑架,支撑架呈“匚”形,悬梁设有一对,并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架的两端,支撑杆可伸缩的安装在支撑架的内壁上,在上述步骤二中,悬梁的一端在主架上滑动,以携带支撑架上升和下降,在上述步骤二中,当绞线盘向放卷辊上移动时,放卷辊插入绞线盘内并推动支撑杆退出绞线盘。
优选地,主架包括一对轨道板,一对轨道板分别固定在放卷架的两侧,轨道板具有一轨道槽,轨道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纵向滑槽,纵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纵向滑块,且纵向滑块固定在该侧的悬梁上,在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上盘架通过纵向滑槽与纵向滑块的限位作用保持水平状态。
优选地,油缸的伸出端连接一可转动的推杆,推杆的端部呈凸轮状,其较大的一侧面为推动面,其较小的一侧面为传动面,推杆的端部支撑在悬梁的下表面,悬梁上对应于推杆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通道槽,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在完成伸出的第一行程后,推杆实现转动180°,使得传动面朝向支撑架,在油缸伸出的第二行程中,推杆穿过通道槽向上伸出,上述步骤三中,油缸在完成回缩的第一行程后,推杆转动180°恢复,使得推动面朝向支撑架。
优选地,伸缩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齿条、伸缩驱动齿轮、涡轮、蜗杆和丝杆,伸缩驱动齿条固定在传动面上,伸缩驱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悬梁内,涡轮固定在伸缩驱动齿轮上,蜗杆与涡轮传动连接,蜗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悬梁内,丝杆的一端固定在蜗杆的端部,且丝杆螺纹连接在支撑架的端部,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完成伸出的第二行程后,伸缩驱动齿条位于伸缩驱动齿轮的下方,在油缸伸出的第二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与伸缩驱动齿轮啮合,并驱动伸缩驱动齿轮转动,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在回缩的第一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驱动伸缩驱动齿轮反向转动。
优选地,推杆上开设有导向槽,轨道板上设有导向杆,通道槽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过孔,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过程中,导向杆从导向槽顶端进入,并驱动推杆转动,使得传动面与推动面完成位置切换,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导向杆从导向槽内离开,并驱动推杆反向转动恢复。
优选地,导向槽包括螺旋段和直线段,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在伸出的第二行程中,当导向杆进入导向槽之后,先在螺旋段内滑动,使得推杆转动,之后进入直线段内,保持推杆处于转动后的状态。
优选地,支撑件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上,支撑件包括滑板、摆板、夹板、夹板扭簧、摆杆、摆杆扭簧和联动件,滑板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上,其一侧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将其固定在轨道板上对应于不同放卷辊的高度位置,摆板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滑板侧面,其底端转动连接夹板,夹板呈“L”形,夹板顶端与摆板底端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夹板扭簧,摆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板表面,其与滑板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摆杆扭簧,其一端通过联动件与摆板顶端传动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在摆杆的另一端上;
推杆的顶端设有锥台部,锥台部位于通道槽内,锥台部的表面设有锁止槽,锁止槽的底端与螺旋段连通,且锁止槽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导向槽的深度不大于锁止槽的最小深度,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时,导向杆进入锁止槽内,并在进入导向槽之前,通过导向杆推动摆杆摆动,摆杆通过联动件和摆板使得夹板动作。
优选地,联动件包括联动轮、联动杆、联动齿轮和联动齿块,联动轮呈椭圆状,其两侧面均开设有轨迹呈椭圆状的联动滑槽,联动滑槽内均连接有联动滚柱,两个联动滚柱共同转动连接在联动接头上,联动连接与联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摆板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齿轮同轴固定在联动轮上,联动齿块与联动齿轮啮合,且联动齿块固定在摆杆的端部;
摆杆包括一竖直段和两个水平段,竖直段的两端与两个水平段垂直连接,两个水平段呈垂直分布,其中一水平段的端部固定导向杆,且该水平段转动连接在滑板上,且摆杆扭簧设置在该水平段与滑板之间,另一水平段位于滑板的上方,且联动齿块与摆杆呈同圆心的圆弧形。
优选地,油缸的伸出端设有一侧向连接板,推杆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上盘架具有一最低位置,上盘架在该最低位置时,其在高度方向位于放卷架底部空腔内,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使得上盘架具有一最高位置,上盘架在该最高位置时,能够让绞线盘与放卷架上最高一排放卷辊对心。
本发明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能够实现绞线盘的自动上架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依靠人工将绞线盘逐个上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更加省力、快捷、稳定性强。
本发明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在自动上架过程中,可一次性对一排同一高度的放卷辊同时上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针对某一放卷辊进行上架,使得适用性较强。
本发明的电缆绞线方法中采用的上盘架自身具有伸缩过程,在空闲状态时,可收缩之后位于放卷架下方的空腔内,结构紧凑、不占用多余空间。
本发明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采用上盘架的升降和伸缩过程均通过机械联动实现,采用油缸作为动力,稳定性强,且机械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图1中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图3中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图5中C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夹持扭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推杆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推杆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联动滚柱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纵向滑槽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电缆铜绞线绞盘上架方法中装置的支撑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盘架;2、油缸;3、放卷架;4、主架;5、支撑件;6、伸缩驱动组件;7、紧固螺栓;8、侧向连接板;
11、支撑杆;12、悬梁;13、支撑架;
21、推杆;
41、轨道板;42、轨道槽;
51、导向杆;52、滑板;53、摆板;54、夹板;55、夹板扭簧;56、摆杆;57、摆杆扭簧;58、联动件;
61、伸缩驱动齿条;62、伸缩驱动齿轮;63、涡轮;64、蜗杆;65、丝杆;
121、通道槽;122、过孔;
211、导向槽;212、锥台部;213、锁止槽;
411、纵向滑槽;412、纵向滑块;
581、联动轮;582、联动杆;583、联动齿轮;584、联动齿块;585、联动滑槽;586、联动滚柱;587、联动接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绞线盘放置在上盘架1上,使得绞线盘上的缠绕辊套在上盘架1上的支撑杆11上,支撑杆11可沿轴向在上盘架1上滑动,使得当支撑杆11位于绞线盘的一端受到轴向推力时,支撑杆11可相对于绞线盘产生轴向的位移,并从缠绕辊的内部逐渐抽出;
步骤二、启动上盘架1上的油缸2伸出,油缸2在伸出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上升至与放卷架3上一排放卷辊同高度,使得上盘架1上的绞线盘与放卷辊之间轴心高度相同,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向放卷架3方向运动,使得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在此过程中,放卷辊的端部会对支撑杆11施加轴向推力,在放卷辊进入缠绕辊内部时,支撑杆11通过轴向的滑动离开缠绕辊,以使得最终绞线盘完全落入在放卷辊上;
步骤三、启动上盘架1上的油缸2回缩,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远离放卷架3运动,油缸2在回缩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下降至初始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之后,可利用上盘架1在油缸2提供的动力作用下运动,实现绞线盘的自动上架以及上盘架1的恢复过程,该过程中,人工只需控制油缸2动作即可,无需手动搬运绞盘架,尤其是在该过程中,由于上盘架1设置在放卷架3上,二者之间的位置一定,再配合支撑杆11和放卷辊之间水平位置相互适配的情况,使得只需上盘架1上升至合适高度之后,绞线盘与放卷辊之间即呈现对心状态,极大的方便了绞线盘的上架过程,提高了效率,尤其解决了人工拿起绞线盘进行对心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中:
上盘架1呈“匚”形结构,其两端滑动设置在主架4上,主架4固定在放卷架3的两侧,油缸2设置在主架4上,其输出端与上盘架1的一端连接;
主架4上设有可滑动的支撑件5,当上盘架1被抬升至对应放卷辊的高度时,支撑件5动作,并对上盘架1进行支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先将支撑件5移动至需要上盘的放卷辊对应高度并进行固定,在上盘架1上升至该高度之后,上盘架1在伸缩之前,支撑件5动作,对上盘架1进行支撑;
上盘架1与油缸2之间设有伸缩驱动组件6,在上述的步骤二中,当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6使得上盘架1向放卷架3运动,将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在该过程中,伸缩驱动组件6动作之前,支撑件5处于支撑上盘架1的状态,在上述步骤三中,当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6使得上盘架1恢复,在该过程中,支撑件5保持支撑上盘架1的状态。
具体的,在上述方案中:
上盘架1包括悬梁12和支撑架13,支撑架13呈“匚”形,悬梁12设有一对,并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架13的两端,支撑杆11可伸缩的安装在支撑架13的内壁上,在上述步骤二中,悬梁12的一端在主架4上滑动,以携带支撑架13上升和下降,在上述步骤二中,当绞线盘向放卷辊上移动时,放卷辊插入绞线盘内并推动支撑杆11退出绞线盘,该过程以支撑架13的两端分别在两个悬梁12内滑动实现。
主架4包括一对轨道板41,一对轨道板41分别固定在放卷架3的两侧,轨道板41具有一轨道槽42,轨道槽4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纵向滑槽411,纵向滑槽411内滑动设置有纵向滑块412,且纵向滑块412固定在该侧的悬梁12上,在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上盘架1通过纵向滑槽411与纵向滑块412的限位作用保持水平状态。
油缸2的伸出端连接一可转动的推杆21,推杆21纵向分布,推杆21的端部呈凸轮状,其较大的一侧面为推动面,其较小的一侧面为传动面,推杆21的端部支撑在悬梁12的下表面,悬梁12上对应于推杆21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通道槽121,通道槽121与推杆21端部呈尺寸相适配的凸轮状,在初始状态下,通道槽121与推杆21端部呈反向分布的状态,推杆21的端部位于通道槽121的正下方,在该状态下,当推杆21旋转180°之后,推杆21端部与通道槽121在轴向重合,推杆21能够从通道槽121伸出,在初始状态下,由于推杆21端部的推动面位于通道槽121内腔尺寸较小的一侧,以此,使得推杆21伸出时,能够推动悬梁12上升,并在该状态下,推杆21下降时,悬梁1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被推杆21支撑着下降,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完成伸出的第一行程后,推杆21实现转动180°,使得传动面朝向支撑架13,在油缸2伸出的第二行程中,推杆21穿过通道槽121向上伸出,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完成回缩的第一行程后,推杆21转动180°恢复,使得推动面朝向支撑架13。
伸缩驱动组件6包括伸缩驱动齿条61、伸缩驱动齿轮62、涡轮63、蜗杆64和丝杆65,伸缩驱动齿条61固定在传动面上,伸缩驱动齿轮62转动安装在悬梁12内,在初始状态下,伸缩驱动齿条61和伸缩驱动齿轮62分别位于推杆21的两侧,涡轮63固定在伸缩驱动齿轮62上,蜗杆64与涡轮63传动连接,蜗杆64可转动地安装在悬梁12内,丝杆65的一端固定在蜗杆64的端部,且丝杆65螺纹连接在支撑架13的端部,支撑架13的端部开设有与丝杆65相适配的螺纹槽,在丝杆65转动过程中,通过与螺纹槽的配合,使得支撑架13整体平移,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完成伸出的第二行程后,伸缩驱动齿条61位于伸缩驱动齿轮62的下方,在油缸2伸出的第二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啮合,并驱动伸缩驱动齿轮62转动,此时,伸缩驱动齿轮62带动涡轮63转动,涡轮63通过蜗杆64带动丝杆65转动,此时,丝杆65配合螺纹槽,使得支撑架13向放卷架3一侧移动,此时,通过对放卷架3移动距离的设计以及放卷辊长度的设计,能够实现将支撑架13上的绞线盘输送至放卷辊上,该过程通过机械联动实现,无需人工手动操作,且在平移过程中,上盘架1整体高度不便,始终保持绞线盘与放卷辊处于对心状态,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61驱动伸缩驱动齿轮62反向转动,同上,可使得在绞线盘输送至放卷辊之后,支撑架13恢复至初始状态。
推杆21上开设有导向槽211,轨道板41上设有导向杆51,通道槽121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杆51相适配的过孔122,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过程中,导向杆51从导向槽211顶端进入,并驱动推杆21转动,使得传动面与推动面完成位置切换,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导向杆51从导向槽211内离开,并驱动推杆21反向转动恢复,其中,导向槽211包括螺旋段和直线段,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中,当导向杆51进入导向槽211之后,先在螺旋段内滑动,使得推杆21转动,之后进入直线段内,保持推杆21处于转动后的状态,尤其在该过程之后,推杆21继续运动,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啮合时,导向杆51与导向槽211之间的限位作用,可极大的提高推杆2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之间的啮合效果,不仅提高传动稳定性,同时,可防止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的齿牙磨损,有利于设备长期有效运行,具体的,伸缩驱动齿轮62的外侧端从悬梁内腔伸出,在推动面上设置一容置槽,伸缩驱动齿条61安装在容置槽内,使得伸缩驱动齿条61被隐藏,提高对其齿牙的防护,且容置槽贯穿推杆21的顶部,使得其顶部槽口用于伸缩驱动齿轮62进入。
支撑件5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41上,支撑件5包括滑板52、摆板53、夹板54、夹板扭簧55、摆杆56、摆杆扭簧57和联动件58,滑板52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41上,其一侧设有紧固螺栓7,用于将其固定在轨道板41上对应于不同放卷辊的高度位置,摆板53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滑板52侧面,其底端转动连接夹板54,夹板54呈“L”形,夹板54顶端与摆板53底端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夹板扭簧55,摆杆56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板52表面,其与滑板5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摆杆扭簧57,其一端通过联动件58与摆板53顶端传动连接,导向杆51的一端固定在摆杆56的另一端上;
针对上述支撑件5,进行以下说明:
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根据需要上料的放卷辊高度,先将支撑件5滑动到对应高度位置之后,通过紧固螺栓7将支撑件5固定在轨道板41上;
二、支撑件5切换至支撑状态时,是通过夹板54的底端向悬梁12一侧摆动,并通过夹板54底端的水平段支撑在悬梁12底部实现对悬梁12的支撑作用力,此时,配合纵向滑槽411和纵向滑块412的限位作用,可使得悬梁12处于稳定的静止状态;
三、支撑件5切换至支撑状态的作用力来自于摆杆56摆动时,通过联动件58驱动摆板53的摆动;
推杆21的顶端设有锥台部212,锥台部212位于通道槽121内,锥台部212的表面设有锁止槽213,锁止槽213的底端与螺旋段连通,且锁止槽213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导向槽211的深度不大于锁止槽213的最小深度,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时,导向杆51进入锁止槽213内,并在进入导向槽211之前,通过导向杆51推动摆杆56摆动,摆杆56通过联动件58和摆板53使得夹板54动作。
上述的锥台部212使得在油缸2伸出的第一行程过程中,推杆21使得锁止槽213向导向杆51运动,导向杆51进入锁止槽213并在运动完整个锁止槽213的过程中,导向杆51收到锁止槽213深度不断减小的影响,使得导向杆51具有沿推杆21的径向向外运动的过程,此时,导向杆51使得摆杆56摆动,摆杆56通过联动件58使得摆板53摆动,摆板53带动夹板54动作,此时,夹板54的底端抵接在悬梁12的侧面上,在导向杆51离开锁止槽213并进入螺旋段时,夹板54的底端依然抵接在悬梁12的侧面上,在导向杆51离开螺旋段并进入直线段时,悬梁12的侧面离开夹板54的底段的端部,夹板54在夹板扭簧55的作用下继续摆动至竖直状态,此时,夹板54的底段位于悬梁12的底部,实现对悬梁12的支撑,在导向杆51进入直线段时,推杆21失去对悬梁12的支撑作用力,此时,悬梁12完全落在夹板54上被支撑,由于支撑件5的位置根据需要上料的放卷辊位置进行固定,因此,上盘架1落入在夹块上被支撑时,绞线盘与放卷辊呈对心状态;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设计在螺旋段内,悬梁12的侧面依然保持与夹板54底段端部的抵接,使得在推杆21在伸出过程的旋转的过程中,悬梁12的高度在低于夹板54的状态,进而使得在推杆21完成旋转之后,夹板54底段与悬梁12底面之间的高度差微小,降低悬梁12落在夹板54上的冲击力,提高设备稳定性,同时,推杆21在返回过程的旋转过程中,导向杆51始终位于螺旋段内,此时,支撑件5保持对悬梁12的支撑作用,直至导向杆51离开锁止槽213之后,悬梁12重新落在推杆21的端部,此外,推杆21在伸出过程的旋转过程,相对于悬梁12具有转动之后再从通道槽121内伸出的过程,而推杆21在回缩过程的旋转过程中,相对于悬梁12具有回缩之后再旋转的过程,以此可保障推杆21的转动过程中,均位于通道槽121之外。
联动件58包括联动轮581、联动杆582、联动齿轮583和联动齿块584,联动轮581呈椭圆状,其两侧面均开设有轨迹呈椭圆状的联动滑槽585,联动滑槽585内均连接有联动滚柱586,两个联动滚柱586共同转动连接在联动接头587上,联动连接与联动杆582的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582的另一端与摆板53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齿轮583同轴固定在联动轮581上,联动齿块584与联动齿轮583啮合,且联动齿块584固定在摆杆56的端部;
摆杆56包括一竖直段和两个水平段,竖直段的两端与两个水平段垂直连接,两个水平段呈垂直分布,其中一水平段的端部固定导向杆51,导向杆51的端部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水平段上,使得导向杆51推动摆杆56摆动时,导向杆51通过与摆杆56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使得导向杆51可保持稳定的状态,且该水平段转动连接在滑板52上,且摆杆扭簧57设置在该水平段与滑板52之间,另一水平段位于滑板52的上方,且联动齿块584与摆杆56呈同圆心的圆弧形;
当导向杆51动作时,摆杆56摆动,此时,摆杆56位于滑板52上方的水平段带动联动齿块584动作,联动齿块584通过联动齿轮583带动联动轮581转动,当联动轮581的凸出端向摆板53一侧运动时,通过联动杆582推动摆板53摆动,此时,摆板53使得夹板54向支撑状态切换,当摆杆56恢复时,联动轮581的凸出端超远离摆板53的一侧运动,联动杆582将摆板53的顶端向内拉动,使得摆板53带动夹板54恢复。
油缸2的伸出端设有一侧向连接板8,推杆21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上盘架1具有一最低位置,上盘架1在该最低位置时,其在高度方向位于放卷架3底部空腔内,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使得上盘架1具有一最高位置,上盘架1在该最高位置时,能够让绞线盘与放卷架3上最高一排放卷辊对心。
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发明提供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的上架过程进行介绍,具体如下:
S1、油缸2启动伸出时,推杆21的顶端支撑在悬梁12上,推杆21带动悬梁12上升;
S2、在悬梁12即将上升至预定高度时,此时,悬梁12的顶端位于滑板52范围内,而悬梁12的底端位于滑板52的下方,且导向杆51即将进入锁止槽213内;
S3、导向杆51进入锁止槽213内后,锁止槽213推动导向杆51使得摆杆56摆动,摆杆56通过联动件58和摆板53使得夹板54从悬梁12的侧向做底端向悬梁12一侧摆动的过程,直至夹板54的底段的端部抵接在悬梁12侧面上,此时,夹板扭簧55发生形变;
S4、导向杆51进入螺旋段内滑动,此时,推杆21在悬梁12的下方转动,夹板54的底段的端部依然保持接触在悬梁12侧面上,在导向杆51在进入直线段时,悬12的高度大于夹板54底段的高度,此时,夹板扭簧55使得夹板54摆动,夹板54呈竖直状态,其底段位于悬梁12下方;
S5、导向杆51完全进入直线段,推杆21转动完成180°,并失去对悬梁12的支撑力,悬梁12落在夹块54上,支撑件5对悬梁12进行支撑,伸缩驱动齿条61位于伸缩驱动齿轮62的下方;
S6、油缸2继续伸出,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啮合,伸缩驱动组件6动作,支撑架13向放卷架3运动,直至,放卷辊完全插入绞线盘,支撑杆11被推出绞线盘,完成绞线盘上架;
S7、启动油缸2回缩,伸缩驱动组件6使得支撑架13伸出并恢复;
S8、导向杆51即将进入螺旋段内,此时,推杆21的顶端在高度方向位于悬梁12下表面上;
S9、导向杆51进入螺旋段,推杆21转动并恢复,在此过程中,支撑件5保持对悬梁12的支撑作用;
S10、导向杆51进入锁止槽213,此时,推杆21已经完成恢复,并处于可支撑悬梁12的状态;
S11、导向杆51从锁止槽213内离开,悬梁12落在推杆21顶端,推杆21支撑悬梁12,并在油缸2的恢复过程中,带动上盘架1下降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油缸2设有一对,分别对应两个轨道板41设置,且两个油缸2可同步动作,在推杆21与侧向连接板8之间设置蓄力扭簧(未视出),保持推杆21在支撑悬梁12时,不会发生转动,主架3的底部延伸有预埋部,预埋部在主架3安装时可插入在底座上,该底座可以是混凝土结构基础,也可以是底板,在上盘架1位于最低位置时,可使得其呈现为放置在地面的状态或放置在底板上的状态,为了防止支撑杆11意外伸缩,可在支撑杆11与支撑架13之间设置阻尼垫,提高其摩擦力,同时,也可在支撑杆11表面设置限位滑槽,在支撑架13设置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内,可防止支撑杆11转动。
其中,本申请的支撑架13内开设有调节滑槽,在调节滑槽内设置调节滑块,支撑架13上开设有调节螺孔,调节螺孔内螺纹连接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螺纹端与对应位置的调节滑块螺纹连接,使得可对调节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并固定,且,支撑杆11穿设在调节滑块中,上述的阻尼垫以及限位滑块均设置在调节滑块内,采用该种方式,使得,在实际的放卷架3上,高度不同的放卷辊中,相邻两排放卷辊呈交错分布,以此,可通过移动调节滑块并进行固定,可对该种放卷架3进行上盘操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使用的绞线盘放置在上盘架(1)上,使得绞线盘上的缠绕辊套在上盘架(1)上的支撑杆(11)上,支撑杆(11)可沿轴向在上盘架(1)上滑动;
步骤二、启动上盘架(1)上的油缸(2)伸出,油缸(2)在伸出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上升至与放卷架(3)上一排放卷辊同高度,使得上盘架(1)上的绞线盘与放卷辊之间轴心高度相同,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向放卷架(3)方向运动,使得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
步骤三、启动上盘架(1)上的油缸(2)回缩,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远离放卷架(3)运动,油缸(2)在回缩的第二行程内,会驱动上盘架(1)下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中:
上盘架(1)呈“匚”形结构,其两端滑动设置在主架(4)上,主架(4)固定在放卷架(3)的两侧,油缸(2)设置在主架(4)上,其输出端与上盘架(1)的一端连接;
主架(4)上设有可滑动的支撑件(5),当上盘架(1)被抬升至对应放卷辊的高度时,支撑件(5)动作,并对上盘架(1)进行支撑;
上盘架(1)与油缸(2)之间设有伸缩驱动组件(6),在上述的步骤二中,当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6)使得上盘架(1)向放卷架(3)运动,将绞线盘套在放卷辊上,在上述步骤三中,当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伸缩驱动组件(6)使得上盘架(1)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架(1)包括悬梁(12)和支撑架(13),支撑架(13)呈“匚”形,悬梁(12)设有一对,并分别滑动套设在支撑架(13)的两端,支撑杆(11)可伸缩的安装在支撑架(13)的内壁上,在上述步骤二中,悬梁(12)的一端在主架(4)上滑动,以携带支撑架(13)上升和下降,在上述步骤二中,当绞线盘向放卷辊上移动时,放卷辊插入绞线盘内并推动支撑杆(11)退出绞线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架(4)包括一对轨道板(41),一对轨道板(41)分别固定在放卷架(3)的两侧,轨道板(41)具有一轨道槽(42),轨道槽(4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纵向滑槽(411),纵向滑槽(411)内滑动设置有纵向滑块(412),且纵向滑块(412)固定在该侧的悬梁(12)上,在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上盘架(1)通过纵向滑槽(411)与纵向滑块(412)的限位作用保持水平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缸(2)的伸出端连接一可转动的推杆(21),推杆(21)的端部呈凸轮状,其较大的一侧面为推动面,其较小的一侧面为传动面,推杆(21)的端部支撑在悬梁(12)的下表面,悬梁(12)上对应于推杆(21)端部的位置开设有通道槽(121),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完成伸出的第一行程后,推杆(21)实现转动180°,使得传动面朝向支撑架(13),在油缸(2)伸出的第二行程中,推杆(21)穿过通道槽(121)向上伸出,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完成回缩的第一行程后,推杆(21)转动180°恢复,使得推动面朝向支撑架(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伸缩驱动组件(6)包括伸缩驱动齿条(61)、伸缩驱动齿轮(62)、涡轮(63)、蜗杆(64)和丝杆(65),伸缩驱动齿条(61)固定在传动面上,伸缩驱动齿轮(62)转动安装在悬梁(12)内,涡轮(63)固定在伸缩驱动齿轮(62)上,蜗杆(64)与涡轮(63)传动连接,蜗杆(64)可转动地安装在悬梁(12)内,丝杆(65)的一端固定在蜗杆(64)的端部,且丝杆(65)螺纹连接在支撑架(13)的端部,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完成伸出的第二行程后,伸缩驱动齿条(61)位于伸缩驱动齿轮(62)的下方,在油缸(2)伸出的第二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61)与伸缩驱动齿轮(62)啮合,并驱动伸缩驱动齿轮(62)转动,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中,伸缩驱动齿条(61)驱动伸缩驱动齿轮(62)反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1)上开设有导向槽(211),轨道板(41)上设有导向杆(51),通道槽(121)的一侧开设有与导向杆(51)相适配的过孔(122),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过程中,导向杆(51)从导向槽(211)顶端进入,并驱动推杆(21)转动,使得传动面与推动面完成位置切换,在上述步骤三中,油缸(2)在回缩的第一行程内,导向杆(51)从导向槽(211)内离开,并驱动推杆(21)反向转动恢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11)包括螺旋段和直线段,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伸出的第二行程中,当导向杆(51)进入导向槽(211)之后,先在螺旋段内滑动,使得推杆(21)转动,之后进入直线段内,保持推杆(21)处于转动后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件(5)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41)上,支撑件(5)包括滑板(52)、摆板(53)、夹板(54)、夹板扭簧(55)、摆杆(56)、摆杆扭簧(57)和联动件(58),所述滑板(52)可纵向滑动的设置在轨道板(41)上,其一侧设有紧固螺栓(7),用于将其固定在轨道板(41)上对应于不同放卷辊的高度位置,摆板(53)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在滑板(52)侧面,其底端转动连接夹板(54),夹板(54)呈“L”形,夹板(54)顶端与摆板(53)底端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夹板扭簧(55),摆杆(56)可转动地安装在滑板(52)表面,其与滑板(5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摆杆扭簧(57),其一端通过联动件(58)与摆板(53)顶端传动连接,导向杆(51)的一端固定在摆杆(56)的另一端上;
推杆(21)的顶端设有锥台部(212),锥台部(212)位于通道槽(121)内,锥台部(212)的表面设有锁止槽(213),锁止槽(213)的底端与螺旋段连通,且锁止槽(213)的深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导向槽(211)的深度不大于锁止槽(213)的最小深度,在上述步骤二中,油缸(2)在进行伸出的第二行程时,导向杆(51)进入锁止槽(213)内,并在进入导向槽(211)之前,通过导向杆(51)推动摆杆(56)摆动,摆杆(56)通过联动件(58)和摆板(53)使得夹板(54)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58)包括联动轮(581)、联动杆(582)、联动齿轮(583)和联动齿块(584),所述联动轮(581)呈椭圆状,其两侧面均开设有轨迹呈椭圆状的联动滑槽(585),联动滑槽(585)内均连接有联动滚柱(586),两个联动滚柱(586)共同转动连接在联动接头(587)上,联动连接与联动杆(582)的一端转动连接,联动杆(582)的另一端与摆板(53)的顶端转动连接,联动齿轮(583)同轴固定在联动轮(581)上,联动齿块(584)与联动齿轮(583)啮合,且联动齿块(584)固定在摆杆(56)的端部;
摆杆(56)包括一竖直段和两个水平段,竖直段的两端与两个水平段垂直连接,两个水平段呈垂直分布,其中一水平段的端部固定导向杆(51),且该水平段转动连接在滑板(52)上,且摆杆扭簧(57)设置在该水平段与滑板(52)之间,另一水平段位于滑板(52)的上方,且联动齿块(584)与摆杆(56)呈同圆心的圆弧形。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缸(2)的伸出端设有一侧向连接板(8),推杆(21)转动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上盘架(1)具有一最低位置,上盘架(1)在该最低位置时,其在高度方向位于放卷架(3)底部空腔内,连接板装配成使得使得上盘架(1)具有一最高位置,上盘架(1)在该最高位置时,能够让绞线盘与放卷架(3)上最高一排放卷辊对心。
CN202110045599.0A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Active CN112820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5599.0A CN1128204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5599.0A CN1128204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0477A true CN112820477A (zh) 2021-05-18
CN112820477B CN112820477B (zh) 2022-07-26

Family

ID=75869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5599.0A Active CN112820477B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2047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0262A (ja) * 1998-09-21 2000-04-07 Shin Meiwa Ind Co Ltd 電線自動交換装置
CN205932694U (zh) * 2016-06-07 2017-02-08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的升降机构
CN10851641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杭州亚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筒纱升降装置
CN109192399A (zh) * 2018-07-20 2019-01-11 河南沈缆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式液压框式绞线机装线车
CN208631798U (zh) * 2018-08-28 2019-03-22 刘贵斌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
CN208814388U (zh) * 2018-07-24 2019-05-03 王同战 一种电力工程电线收线装置
CN111874684A (zh) * 2020-08-03 2020-11-03 安徽金三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条卷对接式放卷机
CN212197842U (zh) * 2020-01-14 2020-12-22 南京飞阳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便于装卸电缆盘的放线支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0262A (ja) * 1998-09-21 2000-04-07 Shin Meiwa Ind Co Ltd 電線自動交換装置
CN205932694U (zh) * 2016-06-07 2017-02-08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的升降机构
CN108516411A (zh) * 2018-04-28 2018-09-11 杭州亚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筒纱升降装置
CN109192399A (zh) * 2018-07-20 2019-01-11 河南沈缆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式液压框式绞线机装线车
CN208814388U (zh) * 2018-07-24 2019-05-03 王同战 一种电力工程电线收线装置
CN208631798U (zh) * 2018-08-28 2019-03-22 刘贵斌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
CN212197842U (zh) * 2020-01-14 2020-12-22 南京飞阳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便于装卸电缆盘的放线支架
CN111874684A (zh) * 2020-08-03 2020-11-03 安徽金三环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条卷对接式放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20477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9602B (zh) 一种电缆架设用多线缆放线装置
CN102601668A (zh) 一种圆锯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6661905U (zh) 一种多功能收卷装置
CN109817392A (zh) 一种电缆绕包方法
CN105185571A (zh) 立体三角卷铁芯变压器的双头绕线方法及双头卧式绕线机
CN107248433B (zh) 一种电缆线芯生产线
CN112820477B (zh) 一种电缆铜绞线绞线盘上架方法
CN113335993B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放线装置
CN111874684B (zh) 一种铝条卷对接式放卷机
CN110817578B (zh) 一种方便更换线盘的电缆收线器及收线方法
CN210682753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线缆绕线机
CN111874685A (zh) 一种对接式放卷机活动对接组件
CN209487235U (zh) 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
CN105780560A (zh) 一种制绳机
CN215666326U (zh) 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电缆收卷卷盘支架装置
CN202540025U (zh) 一种圆锯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3622660U (zh) 一种煤矿井下供电电缆的收卷装置
CN212419425U (zh) 一种适应不同直径钢筋卷的钢筋放卷架
CN211848613U (zh) 一种钢绞线成绳装置
CN218968452U (zh) 一种电缆放线架
KR101324565B1 (ko) 케이블 레이드 그로멧 제조장치
CN207418039U (zh) 一种分丝机构能够调节的并轴机
CN220264811U (zh) 一种电力电缆放线辅助设备
CN106698075A (zh) 便于将线缆均匀绕设于线盘上的悬臂绞及其工作方法
CN220467103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放线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