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3998A -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3998A
CN112813998A CN202110017297.2A CN202110017297A CN112813998A CN 112813998 A CN112813998 A CN 112813998A CN 202110017297 A CN202110017297 A CN 202110017297A CN 112813998 A CN112813998 A CN 112813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area
anchoring
retain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72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民
冯路明
张茂雪
田振宇
程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21100172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39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3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3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包括平铺于地面上的围堰底座,铅直铺放于墙体表面的围堰锚固区以及设置在围堰锚固区之间铅直铺放的用于挡水的围堰主挡水区;围堰底座和围堰锚固区通过锚固构件分别与地面和墙体固定,围堰主挡水区依靠两侧的围堰锚固区进行固定。本发明可以根据地势特征布置成不同的形状结构,且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可以与任意形状的地势和结构紧密贴合,整体结构简单,装卸快速、便捷,结构形式合理,安全稳定,连接封闭可靠,不影响道路交通和破坏城市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水围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防洪抢险的临时挡水围堰。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夏季暴雨频发,降水量的激增时常造成突发洪水和城市内涝,抗洪抢险也成为城市区域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针对城市地下车库、重要地下通道、临街店铺大门等部位的常规防汛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人工沙袋封堵,二是采用挡水板。人工沙袋挡水围堰需要经历装土、搬运、安装、拆除及弃土等多道复杂工序,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防汛准备工作;且占地面积大,影响市容,且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取土困难,大量使用沙料填充不符合城市生态环保建设理念。若采用常规活动挡水板,其组装零件及工艺复杂,安装效率低,当遇到挡水部位跨距宽、洪水位高的情形时常面临强度不够的风险,也不能很好满足防汛要求。
申请号为CN201320555381.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快速拆装的防洪挡水板,较沙袋临时围堰和常规挡水板具有拆装便捷、密封性好等优点,但抗洪时需要将多个挡水板一字排开,不同挡水板之间没有加固措施,整体性较差,且形式单一,并不适用于地下通道墙体内侧挡水;申请号为CN201811281711.5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地下车库或地下库房用的防水挡水装置,能够在天气良好或降水量较小的雨天将扣板作为减速带使用,而在降水量较大的时候将扣板立起并且将软性挡水件固定好用来挡水,与沙袋临时围堰和常规挡水板相比,操作更为方便,但当入口跨距较大时软性挡水件强度不够,且适用范围不够广,不适用于重要通道和临街店铺防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与任意形状地势和结构紧密贴合的挡水围堰。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包括平铺于地面上的围堰底座,铅直铺放于墙体表面的围堰锚固区以及设置在围堰锚固区之间铅直铺放的用于挡水的围堰主挡水区;所述的围堰底座和围堰锚固区通过锚固构件分别与地面和墙体固定,所述围堰主挡水区依靠两侧的围堰锚固区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挡水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述的围堰底座、围堰锚固区和围堰主挡水区由混凝土帆布母材直接裁剪或切割而形成的连续完整的整体。为了满足与地面的良好贴合,所述围堰底座为平铺在地面上的混凝土帆布,通过锚固构件与地面之间锚固密封;为了抵御足够的水压力,所述围堰锚固区为铅直锚固于墙体的混凝土帆布,分布在围堰主挡水区的两侧,通过锚固构件与墙体之间锚固密封;为了达到良好的挡水效果,所述围堰主挡水区为两墙体之间铅直铺放的混凝土帆布,是承担水头压力的主体部分,依靠两侧的围堰锚固区维持结构稳定。混凝土帆布是由水泥基体和三维织物组成的复合材料毯,具有厚度薄、快硬高强、限制裂缝宽度等优点,在遇水水化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强度,并具有良好的抗渗性。
进一步地,挡水围堰是平面上成矩形形状的混凝土帆布弯折成的由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的L型结构,适用于在两座墙体外侧挡水的情况,竖直部分包括所述围堰锚固区和围堰主挡水区,水平部分构成所述围堰底座,所述围堰锚固区和围堰主挡水区处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挡水围堰是在平面上成T型形状的混凝土帆布弯折成的由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的开口式箱型结构,适用于在两座墙体内侧挡水的情况,竖直部分包括所述围堰锚固区和围堰主挡水区,水平部分包括所述围堰底座,所述围堰锚固区和围堰主挡水区之间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挡水结构良好的密封性和防渗效果,所述锚固构件包括覆盖在围堰底座和围堰锚固区上表面的钢条以及设置在钢条表面用于将围堰底座和围堰锚固区进行固定的膨胀螺杆与螺母,是对围堰锚固区和墙体之间进行锚固密封的构件,所述膨胀螺杆沿钢条表面等间隔布置,相邻的膨胀螺杆之间的距离为25~35cm,优选为30cm,同时在所述围堰底座的底部与地面之间以及所述围堰锚固区的底部与墙体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
本发明采用混凝土帆布制备挡水围堰,可以分别针对两座墙体外侧或内侧挡水的情况以,洪水到来时混凝土帆布遇水水化后,能够在1h内快速硬化成型,形成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结构,混凝土帆布抗弯强度一般为10MPa左右,围堰成型后完全可以承受至少1.2m高的水头。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混凝土帆布可以提前预制,可以成卷存储,方便装卸和运输;(2)现场施工不需要大型机械,劳动强度低;(3)在遇水之前可使用手工工具对其形状进行任意切割裁剪;(4) 混凝土帆布在遇水之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可以根据地势特征布置成不同的形状结构,且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可以与任意形状的地势和结构紧密贴合;(5) 发明结构简单,装卸快速、便捷,结构形式合理,安全稳定,连接封闭可靠,不影响道路交通和破坏城市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型挡水围堰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型挡水围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L型挡水围堰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箱型挡水围堰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箱型挡水围堰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箱型挡水围堰安装前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L型和箱型挡水围堰的锚固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2所示,一种用于城市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由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围堰主挡水区3和锚固构件4组成;以L型挡水围堰为例,用于城市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将未遇水成型的混凝土帆布母材裁剪成如图3所示的平面形状。其中,围堰主挡水区3的长度为两侧墙体5之间的挡水宽度,一般为2m;两侧围堰锚固区2的宽度各为0.5m;围堰主挡水区3和围堰锚固区2的高度为挡水高度(1.2m左右)加安全超高(0.1m),即高1.3m;围堰底座1的长度为围堰主挡水区3的长度与围堰锚固区2的长度之和,约3m,围堰底座1的宽度为0.5m。同时要注意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三者在结构上应是连续完整的整体,不宜将三者进一步裁剪成若干部分后再拼接。
(2)铺设阶段。将图3所示的围堰底座1沿着虚线与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弯折成90度。将围堰锚固区2紧贴挡水区域两侧的墙体5布置,将围堰底座1沿地面10水平铺放,如图1和图2所示。在铺设过程中,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构成L型挡水结构。
(3)锚固。如图1、图2和图7所示,采用锚固构件4对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进行锚固。锚固构件4包括橡胶条6、钢条7、螺母8和膨胀螺杆9四个部分。锚固时,在围堰底座1和地面10之间、围堰锚固区2和墙体5之间放入橡胶条6,再在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的表面用钢条7压住,打入膨胀螺杆9,然后用螺母8拧紧;相邻的膨胀螺杆9的距离为30cm。
(4)硬化挡水阶段。当洪水到来时,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的混凝土帆布遇水直接发生水化反应,可在短时间内硬化成型,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硬化后的围堰主挡水区3凭借其自身的刚度和强度和两侧的围堰锚固区2来承担水头压力,并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
(5)拆除。当洪水退去后,拆除锚固构件4,即可将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从墙体5和地面10拆除。
实施例2
参见图4~5所示,一种用于城市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由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围堰主挡水区3和锚固构件4组成;以箱型挡水围堰为例,用于城市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将未遇水成型的混凝土帆布母材裁剪成如图6所示的平面T型形状。其中,围堰主挡水区3的长度为两侧墙体5之间的挡水宽度,一般为3m;两侧围堰锚固区2的宽度各为0.5m;围堰主挡水区3和围堰锚固区2的高度为挡水高度(1.2m左右)加安全超高(0.1m),即高1.3m;围堰底座1的长度为围堰主挡水区3的长度与围堰锚固区2的长度之和,约4m,围堰底座1的宽度为0.5m。同时要注意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三者在结构上应是连续完整的整体,不宜将三者进一步裁剪成若干部分后再拼接。
(2)铺设阶段。通过将混凝土帆布母材沿图6所示虚线弯折,使得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垂直布置,围堰锚固区2紧贴两侧墙体5平行布置,围堰主挡水区3与两侧墙体5垂直布置。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构成开口式箱型挡水结构。
(3)锚固。如图4、图5和图7所示,采用锚固构件4对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进行锚固。锚固构件4包括橡胶条6、钢条7、螺母8和膨胀螺杆9四个部分。锚固时,在围堰底座1和地面10之间、围堰锚固区2和墙体5之间放入橡胶条6,再在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的表面用钢条7压住,打入膨胀螺杆9,然后用螺母8拧紧;相邻的膨胀螺杆9的距离为30cm。
(4)硬化挡水阶段。当洪水到来时,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的混凝土帆布遇水直接发生水化反应,可在短时间内硬化成型,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硬化后的围堰主挡水区3凭借其自身的刚度和强度和两侧的围堰锚固区2来承担水头压力,并维持自身结构的稳定。
(5)拆除。当洪水退去后,拆除锚固构件4,即可将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从墙体5和地面10拆除。

Claims (7)

1.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铺于地面(10)上的围堰底座(1),铅直铺放于墙体(5)表面的围堰锚固区(2)以及设置在围堰锚固区(2)之间铅直铺放的用于挡水的围堰主挡水区(3);所述的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通过锚固构件(4)分别与地面(10)和墙体(5)固定,所述围堰主挡水区(3)依靠两侧的围堰锚固区(2)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堰底座(1)、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由混凝土帆布母材直接裁剪或切割而形成的连续完整的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挡水围堰是平面上成矩形形状的混凝土帆布弯折成的由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的L型结构,竖直部分包括所述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水平部分构成所述围堰底座(1),所述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处在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挡水围堰是在平面上成T型形状的混凝土帆布弯折成的由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组成的开口式箱型结构,竖直部分包括所述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水平部分包括所述围堰底座(1),所述围堰锚固区(2)和围堰主挡水区(3)之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构件(4)包括覆盖在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上表面的钢条(7)以及设置在钢条(7)表面用于将围堰底座(1)和围堰锚固区(2)进行固定的膨胀螺杆(9)与螺母(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杆(9)沿钢条(7)表面等间隔布置,相邻的膨胀螺杆(9)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底座(1)的底部与地面(10)之间以及所述围堰锚固区(2)的底部与墙体(5)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橡胶条(6)。
CN202110017297.2A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Pending CN1128139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7297.2A CN112813998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7297.2A CN112813998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3998A true CN112813998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8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7297.2A Pending CN112813998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399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5852U (zh) * 2010-04-22 2010-12-08 金志刚 一种可拆卸式插板挡水墙
ITUD20090238A1 (it) * 2009-12-29 2011-06-30 Techne Grado Studio Associato Di Ingegneria E Ge Dispositivo anti-allagamento
CN204282297U (zh) * 2014-11-19 2015-04-22 深圳市桂丰三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挡水门结构
CN105133542A (zh) * 2015-08-25 2015-12-09 高瞻 一种可折叠插板式阻水门
CN206844092U (zh) * 2017-05-09 2018-01-05 韩三华 水泥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D20090238A1 (it) * 2009-12-29 2011-06-30 Techne Grado Studio Associato Di Ingegneria E Ge Dispositivo anti-allagamento
CN201665852U (zh) * 2010-04-22 2010-12-08 金志刚 一种可拆卸式插板挡水墙
CN204282297U (zh) * 2014-11-19 2015-04-22 深圳市桂丰三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汛挡水门结构
CN105133542A (zh) * 2015-08-25 2015-12-09 高瞻 一种可折叠插板式阻水门
CN206844092U (zh) * 2017-05-09 2018-01-05 韩三华 水泥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354B (zh)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盖挖全逆作施工方法
WO2005028772A1 (fr) Bloc pour mur de construction et mur construit a l'aide de ces blocs
CN210031842U (zh) 基于排桩、连系梁和对拉锚索的相临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
CN102296843B (zh) 一种多拱多层植物分隔式停车装置
CN112227759A (zh) 一种古建筑清水墙体修复加固迁移方法
CN205314108U (zh) 一种带有钢管桩的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
CN109208545B (zh) 一种具有消能效果的人工景观溢流坝施工方法
CN112813998A (zh) 一种用于防洪抢险的挡水围堰
CN112144548A (zh) 一种半埋入式多功能框架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56041A (zh) 一种临近既有道路的陡峭山体防护及开挖方法
CN216077128U (zh) 一种地铁双层全断面冷冻暗挖换乘车站结构
CN114232656A (zh) 一种uhpc装配式土钉墙构造及施工方法
CN212866009U (zh) 一种能够快速成型的活动板房钢结构基础
CN112878343A (zh)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的新型波纹钢板格构结构
KR200310489Y1 (ko) 댐이나 하천의 월류를 방지하기 위한 패널 조립식홍수저지벽
CN107587477B (zh) 波纹面底座可拆卸防洪墙
CN106836273B (zh) 一种双拱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及其暗挖建造方法
CN20609063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处理结构
CN103572783A (zh) 地下室工程防开裂防水的综合方法
CN1062323C (zh) 钢塑轻建筑
CN214784034U (zh) 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的新型波纹钢板格构结构
CN207582826U (zh) 一种垃圾仓屋面密封结构
Chen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ny Season
CN220748293U (zh) 一种富水不良地层暗挖隧道双层防水体系
CN220285396U (zh) 老旧房屋单面配筋砂浆面层墙体底部结构加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