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3761A -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3761A
CN112813761A CN202110014483.0A CN202110014483A CN112813761A CN 112813761 A CN112813761 A CN 112813761A CN 202110014483 A CN202110014483 A CN 202110014483A CN 112813761 A CN112813761 A CN 112813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bed
soft soil
soil
tamping
fly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44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晶磊
张国朋
张政
李春雨
吴浩
魏宝川
杨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21100144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3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3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3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01C3/04Foundations produced by soil stabilis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路基土层及基础现状的调查,查阅勘察资料或补充勘察,确定软土路基范围及深度,在软土路基上进行粉煤灰填料与强夯技术相结合解决软土路基承载力不足问题;第一步,根据地勘资料了解路基的承载力对地质土层参数进行详细了解,确定填料范围、厚度及强夯夯锤的选择;第二步,将粉煤灰混合填料摊铺在路基表层,利用粉煤灰的重力达到排水的效果;第三步,布置竖向排水导管,将软土路基中的水通过排水导管进行排除;第四步,强夯机对路基上铺料进行重型强夯,使土体的自重应力充分发挥;第五步,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强夯作用下的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除。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软土路基分布广泛,在实际工程中处理方法单一,只能对局部路基进行处理,整体处理造价高,工期长的不利因素,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直接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粉煤灰属于次生产物,粉煤灰的利用一直是学者的研究内容,本发明通过将粉煤灰进行利用,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利用高炉的次生产品进行充分利用在保环境的同时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然而,软土路基在处理过程中若不能将路基中的水分及时排出,将导致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下降,使得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进一步地,导致工期延长,不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通过设置排水导管排出水分,强夯与粉煤灰混合料的结合形成高强压缩土,在设置排水装置将水分排出,通过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最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察,对软土路基进行详细勘测,勘测内容包括软土层的厚度、土层性质、饱和重度、含水率、密度等等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软弱路基的厚度确定铺填粉煤灰混合料的厚度,最终确定软土路基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措施。
步骤二:确定软土路基的厚度的结果上,采用粉煤灰混合填料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1-1.5m,将铺填好的路基采用铲平机进行刮平,重型压路机对填料进行压实,使填料厚度均匀铺实,设置竖向排水导管进行初步排水作业,在重力作用下软土中的水分被压缩至竖向排水导管中,采用排水装置将排水导管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三:撤除竖向排水导管,重型强夯对路基填料进行夯实,夯实点梅花型布置,中心点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有效夯实深度0.8m,操作过程需确认定位点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步骤四:再次安装竖向排水导管,路基粉煤灰混合填料在强夯作用下与土中的水分结成高强压缩混合土体,同时改善土层的颗粒级配,强夯后路基土的排水固结速度加快,重新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土体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五:对于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情况,采用本法处理完成后进行二次勘测,当勘测结果路基承载力提高仍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适当加大粉煤灰混合料铺填厚度,以及减小强夯点中心间距等,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最终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煤灰为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粉煤灰、水泥、碎石比例按照5:3:2,需要按照比例对填料过程进行均匀铺填并对铺填厚度进行量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水导管安装深度需要与软土路基的深度向适应,排水导管设置导流孔,通过外接排水设备将管中水分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夯锤底部为圆形,强夯点中心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夯实作业前需要对当点进行准确定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粉煤灰在强夯过程中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质与土中的元素发生化合作用,生成含水硅酸钙和含水铝酸钙等水硬性物质,既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又形成高强压缩的混合土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强夯的有效夯实深度为0.8m,单次夯击能3000kN·m,单次夯击次数为7-15次,针对不同的软弱土层选择不同的夯击次数,夯实过程对有效深度进行量测,达到深度后进行下一点夯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排水采用真空排水装置,保证竖向排水导管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排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软土路基处理完成后采用采取试样的方法对路基进行取样检测,重点软土路基的承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软土路基表层铺填粉煤灰,设置排水导管排出水分,强夯与粉煤灰混合料的结合形成高强压缩土,在设置排水装置将水分排出,通过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最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察,对软土路基进行详细勘测,勘测内容包括软土层的厚度、土层性质、饱和重度、含水率、密度等等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软弱路基的厚度确定铺填粉煤灰混合料的厚度,最终确定软土路基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措施。
步骤二:确定软土路基的厚度的结果上,采用粉煤灰混合填料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1-1.5m,将铺填好的路基采用铲平机进行刮平,重型压路机对填料进行压实,使填料厚度均匀铺实,设置竖向排水导管进行初步排水作业,在重力作用下软土中的水分被压缩至竖向排水导管中,采用排水装置将排水导管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三:撤除竖向排水导管,重型强夯对路基填料进行夯实,夯实点梅花型布置,中心点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有效夯实深度0.8m,操作过程需确认定位点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步骤四:再次安装竖向排水导管,路基粉煤灰混合填料在强夯作用下与土中的水分结成高强压缩混合土体,同时改善土层的颗粒级配,强夯后路基土的排水固结速度加快,重新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土体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五:对于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情况,采用本法处理完成后进行二次勘测,当勘测结果路基承载力提高仍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适当加大粉煤灰混合料铺填厚度,以及减小强夯点中心间距等,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最终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粉煤灰为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弃物。
在其他实施例中,粉煤灰、水泥、碎石比例按照5:3:2,需要按照比例对填料过程进行均匀铺填并对铺填厚度进行量测。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导管安装深度需要与软土路基的深度向适应,排水导管设置导流孔,通过外接排水设备将管中水分排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夯锤底部为圆形,强夯点中心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夯实作业前需要对当点进行准确定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在其他实施例中,粉煤灰在强夯过程中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质与土中的元素发生化合作用,生成含水硅酸钙和含水铝酸钙等水硬性物质,既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又形成高强压缩的混合土体。
在其他实施例中,强夯的有效夯实深度为0.8m,单次夯击能3000kN·m,单次夯击次数为7-15次,针对不同的软弱土层选择不同的夯击次数,夯实过程对有效深度进行量测,达到深度后进行下一点夯实。
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采用真空排水装置,保证竖向排水导管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排除。
在其他实施例中,软土路基处理完成后采用采取试样的方法对路基进行取样检测,重点软土路基的承载力。
通过在软土路基表层铺填粉煤灰混合料,设置排水导管排出水分,强夯与粉煤灰的结合形成高强压缩土,在设置排水装置将水分排出,通过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最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减小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包括下步骤:
步骤一:地质勘察,对软土路基进行详细勘测,勘测内容包括软土层的厚度、土层性质、饱和重度、含水率、密度等等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软弱路基的厚度确定铺填粉煤灰混合料的厚度,最终确定软土路基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措施。
步骤二:确定软土路基的厚度的结果上,采用粉煤灰混合填料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为1-1.5m,将铺填好的路基采用铲平机进行刮平,重型压路机对填料进行压实,使填料厚度均匀铺实,设置竖向排水导管进行初步排水作业,在重力作用下软土中的水分被压缩至竖向排水导管中,采用排水装置将排水导管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三:撤除竖向排水导管,重型强夯对路基填料进行夯实,夯实点梅花型布置,中心点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有效夯实深度0.8m,操作过程需确认定位点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步骤四:再次安装竖向排水导管,路基粉煤灰混合填料在强夯作用下与土中的水分结成高强压缩混合土体,同时改善土层的颗粒级配,强夯后路基土的排水固结速度加快,重新设置竖向排水导管将土体中的水分进行排除。
步骤五:对于软弱土层厚度分布不均情况,采用本法处理完成后进行二次勘测,当勘测结果路基承载力提高仍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适当加大粉煤灰混合料铺填厚度,以及减小强夯点中心间距等,通过上述操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最终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粉煤灰混合填料包括:粉煤灰、水泥、碎石比例按照5:3:2,需要按照比例对填料过程进行均匀铺填并对铺填厚度进行量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导管安装深度需要与软土路基的深度向适应,排水导管设置导流孔,通过外接排水设备将管中水分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夯锤底部为圆形,强夯点中心间距为1.5-2.5倍夯锤直径,夯实作业前需要对夯点进行准确定位,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夯实作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夯的有效夯实深度为0.8m,单次夯击能3000kN·m,单次夯击次数为7-15次,针对不同的软弱土层选择不同的夯击次数,夯实过程对有效深度进行量测,达到深度后进行下一点夯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煤灰混合料在强夯过程中粉煤灰中的活性物质与土中的元素发生化合作用,生成含水硅酸钙和含水铝酸钙等水硬性物质,既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形成高强压缩的混合土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水采用真空排水装置,保证竖向排水导管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排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软土路基处理完成后采用采取试样的方法对路基进行取样检测,重点软土路基的承载力。
CN202110014483.0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2813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4483.0A CN112813761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4483.0A CN112813761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3761A true CN112813761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7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4483.0A Pending CN112813761A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37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467A (zh) * 2022-03-31 2022-04-29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液限土填料的高填方骨架受力兼排水系统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327261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n information-based high vacuum densification method for fast treatment of soft soil
WO2010108433A1 (zh) * 2009-03-25 2010-09-30 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
CN102953369A (zh) * 2012-09-07 2013-03-06 谷孝建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08277794A (zh) * 2018-03-16 2018-07-1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复合排水系统
CN108999178A (zh) * 2018-08-06 2018-12-14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土体硬化形成复合地基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7327261A1 (en) * 2006-12-01 2008-06-05 Shanghai Geoharbour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n information-based high vacuum densification method for fast treatment of soft soil
WO2010108433A1 (zh) * 2009-03-25 2010-09-30 上海港湾软地基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高真空击密软地基处理方法
CN102953369A (zh) * 2012-09-07 2013-03-06 谷孝建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08277794A (zh) * 2018-03-16 2018-07-1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软土地基真空动力固结复合排水系统
CN108999178A (zh) * 2018-08-06 2018-12-14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土体硬化形成复合地基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绍祥: "《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技术手册》", 31 October 200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1467A (zh) * 2022-03-31 2022-04-29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液限土填料的高填方骨架受力兼排水系统施工方法
CN114411467B (zh) * 2022-03-31 2022-08-02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液限土填料的高填方骨架受力兼排水系统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59124U (zh) 一种砂桩排水强夯后注浆地基加固结构
CN106567379B (zh) 人工排降水、垫层、低能量置换强夯浅层地基加固方法
CN113445396B (zh) 一种高液限土路段的高填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法
CN110485436B (zh) 工程泥浆和渣土互层回填矿坑地基结构及再造地基方法
CN111535291A (zh) 一种地质结构强夯处理工艺
CN103074882A (zh) 用于采用碎石桩加固处理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03510504B (zh) 高饱和不均匀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0761264A (zh) 一种滨海淤泥软土地基二次强夯碎石置换加固方法
CN104746505A (zh) 强夯压密注浆联合处理杂填土地基方法
CN112502131A (zh) 分层加固工程渣土和软土地基的环保造地方法
CN112813761A (zh) 一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Wang et al. Road engineering field tests on an artificial crust layer combined with pre-stressed pipe piles over soft ground
CN106049413B (zh) 一种应用于深层饱和软土地基的复合动力排水固结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2031743A (zh) 泥岩填筑路堤的施工方法
CN110029626B (zh) 一种软地层边坡上的护岸基础加固处理方法
Zhafirah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ft soil consolidation time due to improvement using Prefabricated Vertical Drain
CN103015438A (zh) 湿陷性黄土路基滑坡处理方法
CN106906816B (zh) 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
CN205712060U (zh) 预成孔侧向约束桩
Al-Layla et al. Improving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the gypseous soil using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CN205954647U (zh) 真空降水高频挤密微型桩专用设备
CN105603961A (zh) 预成孔侧向约束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05714A (zh) 大块石填筑地基强夯处理方法
CN219773024U (zh) 一种山区机场土石料堆填区域的防沉降地基
CN115198735B (zh) 一种露天采矿无序回填区内sddc抗滑桩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