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1518B -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1518B
CN112811518B CN202110012541.6A CN202110012541A CN112811518B CN 112811518 B CN112811518 B CN 112811518B CN 202110012541 A CN202110012541 A CN 202110012541A CN 112811518 B CN112811518 B CN 112811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ater
valve
shell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25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1518A (zh
Inventor
许静
刘文俊
尤文超
周冬冬
张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125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1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1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1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0Energy recover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包括:1)水泵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将高压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再将产生的高压废水输入废水能量回收模块;2)废水能量回收模块与自来水管道、增压泵连接;3)废水能量回收模块中安装第一隔膜、第二隔膜、隔膜连杆;4)废水能量回收模块中安装安装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能够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利用高压废水使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隔膜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隔膜交错鼓起,达到将第一管道输入的自来水抽吸到第二管道进而输送至增压泵的目的。本发明能利用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同时为增压泵输送自来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净化器水处理过程中,自来水一般要经过增压泵的增压,然后输送至反渗透装置,经反渗透处理后再输出,在反渗透处理时会有相当于一部分高压废水的能量被浪费掉,如果能够对这部分高压废水的能量回收利用,无疑会节约大量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水泵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进行增压,得到高压水,将高压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处理,再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输入废水能量回收模块的进水管道;
2)废水能量回收模块通过第一管道与自来水管道配合连接,通过第二管道与增压泵配合连接,在第一管道的两端安装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在第一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安装第一壳体,在第二管道的两端安装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在第二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之间安装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安装第三壳体;
3)在第一壳体的内腔中安装第一隔膜,在第二壳体的内腔中安装第二隔膜,在第一隔膜与第二隔膜之间固定安装隔膜连杆;
4)在第三壳体中安装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通过进水管道将高压废水输送至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第一阀体能够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阀体能够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输入高压废水后生产的反馈控制第一阀体交错地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利用高压废水使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隔膜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隔膜交错鼓起,达到将第一管道输入的自来水抽吸到第二管道进而输送至增压泵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同时为增压泵输送自来水。
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膜将第一壳体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分别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连接,第一隔膜朝右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二腔室,第二隔膜将第二壳体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分别与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连接,第二隔膜朝左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三腔室,第一壳体的左端与第一腔室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一顶杆,第二壳体的右端与第四腔室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二顶杆。
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内设置第一通道及依次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第六通道和第七通道,第一阀体内还设置第八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远离第一通道一端均与第八通道连通,第三通道与第四腔室配合连接,第六通道与第一腔室配合连接,第一通道内滑动配合第一阀杆,第一阀杆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一阀块、用以控制第四通道与第三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二阀块、用以控制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三阀块及用以控制第七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四阀块;所述第二阀体内设置第九通道及依次与第九通道连通的第十通道、第十一通道、第十二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十四通道和第十五通道,第二阀体内还设置第十六通道,第十二通道和第十三通道远离第十通道一端均与第十六通道连通,第十一通道与第一通道左端配合连接,第一阀块同时控制第十一通道与第一通道左端是否导通,第十四通道与第一通道右端配合连接,第四阀块同时控制第十四通道与第一通道右端是否导通,第九通道内滑动配合第二阀杆,第二阀杆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十通道与第九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五阀块、用以控制第十一通道与第十二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六阀块、用以控制第十三通道与第十四通道是否导通的第七阀块及用以控制第十五通道与第九通道是否导通的第八阀块,第二阀杆的左右两端从第二阀体中伸出并分别用以顶触第二顶杆和第一顶杆;所述进水管道分别与第八通道和第十六通道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利用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同时为增压泵输送自来水,这样就能降低对水泵的要求和依赖,减小其功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而且废水能量回收模块为全机械式结构,无需用电,不存在电器元件老化导致整体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增压泵、反渗透装置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废水能量回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废水能量回收模块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中废水能量回收模块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中废水能量回收模块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的管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包括
1)通过水泵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进行增压,得到高压水,将高压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处理,再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输入废水能量回收模块的进水管道344;
2)废水能量回收模块通过第一管道30与自来水管道配合连接,通过第二管道33与增压泵1配合连接,在第一管道30的两端安装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在第一单向阀31与第三单向阀34之间安装第一壳体36,在第二管道33的两端安装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在第二单向阀32与第四单向阀35之间安装第二壳体37,在第一壳体36与第二壳体37之间安装第三壳体38;
3)在第一壳体36的内腔中安装第一隔膜39,在第二壳体37的内腔中安装第二隔膜312,在第一隔膜39与第二隔膜312之间固定安装隔膜连杆316;
4)在第三壳体38中安装第一阀体349和第二阀体350,通过进水管道344将高压废水输送至第一阀体349和第二阀体350,第一阀体349能够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第二阀体350能够利用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被输入高压废水后生产的反馈控制第一阀体349交错地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利用高压废水使第一壳体36内的第一隔膜39和第二壳体37内的第二隔膜312交错鼓起,达到将第一管道30输入的自来水抽吸到第二管道33进而输送至增压泵1的目的。
作为优化:所述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同时为增压泵1输送自来水。
如图所示,所述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包括用以与自来水管道配合连接的第一管道30、分别与第一管道30配合连接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与增压泵1配合连接的第二管道33、分别与第二管道33配合连接的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配合连接于第一单向阀31与第三单向阀34之间的第一壳体36、配合连接于第二单向阀32与第四单向阀35之间的第二壳体37及配合连接于第一壳体36与第二壳体37之间的第三壳体38。
第一壳体36的内腔中设置第一隔膜39,第一隔膜39将第一壳体36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一腔室310和第二腔室311,第二腔室311分别与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连接,第一隔膜39朝右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二腔室311,第二壳体37的内腔中设置第二隔膜312,第二隔膜312将第二壳体37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三腔室313和第四腔室314,第三腔室313分别与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连接,第二隔膜312朝左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三腔室313,第一隔膜39与第二隔膜312之间固定配合隔膜连杆316,第一壳体36的左端与第一腔室310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一顶杆317,第二壳体37的右端与第四腔室314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二顶杆318。
第三壳体38包括第一阀体349,第一阀体349内设置第一通道319及依次与第一通道319连通的第二通道320、第三通道321、第四通道322、第五通道323、第六通道324和第七通道325,第一阀体349内还设置第八通道315,第四通道322和第五通道323远离第一通道319一端均与第八通道315连通,第三通道321与第四腔室314配合连接,第六通道324与第一腔室310配合连接,第一通道319内滑动配合第一阀杆326,第一阀杆326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二通道320与第一通道319是否导通的第一阀块327、用以控制第四通道322与第三通道321是否导通的第二阀块328、用以控制第五通道323与第六通道324是否导通的第三阀块329及用以控制第七通道325是否导通的第四阀块330。
第三壳体38还包括第二阀体350,第二阀体内设置第九通道331及依次与第九通道331连通的第十通道332、第十一通道333、第十二通道334、第十三通道335、第十四通道336和第十五通道337,第二阀体350内还设置第十六通道338,第十二通道334和第十三通道335远离第十通道332一端均与第十六通道338连通,第十一通道333与第一通道319左端配合连接,第一阀块327同时控制第十一通道333与第一通道319左端是否导通,第十四通道336与第一通道319右端配合连接,第四阀块330同时控制第十四通道336与第一通道319右端是否导通,第九通道331内滑动配合第二阀杆339,第二阀杆339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十通道332与第九通道331是否导通的第五阀块340、用以控制第十一通道333与第十二通道334是否导通的第六阀块341、用以控制第十三通道335与第十四通道336是否导通的第七阀块342及用以控制第十五通道337与第九通道331是否导通的第八阀块343,第二阀杆339的左右两端从第二阀体350中伸出并分别用以顶触第二顶杆318和第一顶杆317。
第三壳体38上设置用以与反渗透装置2配合连接的进水管道344,进水管道344分别与第八通道315和第十六通道338配合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隔膜39和第二隔膜312远离隔膜连杆316一端均设置封堵压板345,第二腔室311内壁和第三腔室313内壁上均设置与封堵压板345对应的压槽346。
更进一步地,所述封堵压板345上设置封堵凸台347,压槽346为与封堵压板345和封堵凸台347形状对应的阶梯槽。
作为优化:所述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还包括用以支撑安装第一管道30的支撑架348。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单向阀31、第二单向阀32、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均为单向球阀。
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通道320外接回流集水容器。
作为优化:所述第七通道325外接回流集水容器,
作为优化:所述第十通道332外接回流集水容器。
作为优化:所述第十五通道337外接回流集水容器。
作为优化:所述隔膜连杆316的中部与第三壳体38滑动配合。
对本发明的能力回收方法的进一步说明:通过水泵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1,增压泵1对自来水进行增压处理,再把高压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2,反渗透装置2对高压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高压废水经管道输入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的进水管道344,进入进水管道344的高压水一部分进入第八通道315,另一部分进入第十六通道338,假定一开始第十二通道334被堵住,第十三通道335打开,则进入第十六通道338的高压水先后经第十三通道335、第九通道331、第十四通道336进入第一通道319的右端,挤压第一阀杆326,使第一阀杆326上的第一阀块327不堵住第二通道320,使第二阀块328堵住第四通道322,使第三阀块329不堵住第五通道323,第四阀块330堵住第七通道325,则进入第八通道315的高压水先后经过第五通道323、第一通道319和第六通道324进入第一腔室310,高压水挤压第一隔膜39,使第一隔膜39朝远离隔膜连杆316的方向鼓起,第一隔膜39将第二腔室311堵住,与此同时,第一隔膜39通过隔膜连杆316带动第二隔膜312朝靠近隔膜连杆316的方向拉动,使原先处于鼓起状态的第二隔膜312复原,这样会形成负压,于是通入第一管道30的自来水经第二单向阀32被抽吸到第三腔室313,第二隔膜312在鼓起的同时通过第二顶杆318带动第二阀杆339右移,第二阀杆339右移使第五阀块340堵住第十通道332,使第六阀块341不再堵住第十二通道334,使第七阀块342堵住第十三通道335,第八阀块343不再堵住第十五通道337,于是进入第十六通道338的高压水不再经第十三通道335和第十四通道336进入第一通道319,而是先后经第十二通道334、第十一通道333进入第一通道319左端,高压水挤压第一阀杆326,使第一阀杆326上的第一阀块327重新堵住第二通道320,使第二阀块328不堵住第四通道322,使第三阀块329堵住第五通道323,第四阀块330不堵住第七通道325,则进入第八通道315的高压水先后经第四通道322、第一通道319、第三通道321进入第四腔室314,高压水挤压第二隔膜312,使第二隔膜312朝远离隔膜连杆316一端鼓起,第二隔膜312挤压第三腔室313内的自来水使其经第四单向阀35、第二管道33输送至增压泵1,而且第二隔膜312会堵住第三腔室313,第二隔膜312鼓起时带动隔膜连杆316朝第二隔膜312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隔膜39从鼓起的状态恢复原态,这样第一隔膜39会形成负压进而将第一管道30的自来水抽吸到第二腔室311内,如此循环往复,两个隔膜不断地鼓起、复原,就能不断地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1,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同时为增压泵1输送自来水,这样就能降低对水泵的要求和依赖,减小其功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而且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为全机械式结构,无需用电,不存在电器元件老化导致整体损坏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通过水泵将自来水输送至增压泵进行增压,得到高压水,将高压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反渗透处理,再将反渗透装置产生的高压废水输入废水能量回收模块的进水管道(344);
2)废水能量回收模块通过第一管道(30)与自来水管道配合连接,通过第二管道(33)与增压泵(1)配合连接,在第一管道(30)的两端安装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在第二管道(33)的两端安装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在第一单向阀(31)与第三单向阀(34)之间安装第一壳体(36),在第二单向阀(32)与第四单向阀(35)之间安装第二壳体(37),在第一壳体(36)与第二壳体(37)之间安装第三壳体(38);
3)在第一壳体(36)的内腔中安装第一隔膜(39),在第二壳体(37)的内腔中安装第二隔膜(312),在第一隔膜(39)与第二隔膜(312)之间固定安装隔膜连杆(316),所述第一隔膜(39)将第一壳体(36)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一腔室(310)和第二腔室(311),第二腔室(311)分别与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连接,第一隔膜(39)朝右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二腔室(311),第二隔膜(312)将第二壳体(37)的内腔左右分隔为第三腔室(313)和第四腔室(314),第三腔室(313)分别与第三单向阀(34)和第四单向阀(35)连接,第二隔膜(312)朝左鼓起时能够封堵第三腔室(313),第一壳体(36)的左端与第一腔室(310)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一顶杆(317),第二壳体(37)的右端与第四腔室(314)对应位置滑动插配第二顶杆(318);
4)在第三壳体(38)中安装第一阀体(349)和第二阀体(350),通过进水管道(344)将高压废水输送至第一阀体(349)和第二阀体(350),第一阀体(349)能够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第二阀体(350)能够利用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被输入高压废水后生产的反馈控制第一阀体(349)交错地将高压废水分别输送至第一壳体(36)和第二壳体(37),利用高压废水使第一壳体(36)内的第一隔膜(39)和第二壳体(37)内的第二隔膜(312)交错鼓起,达到将第一管道(30)输入的自来水抽吸到第二管道(33)进而输送至增压泵(1)的目的;
其中,所述第一阀体(349)内设置第一通道(319)及依次与第一通道(319)连通的第二通道(320)、第三通道(321)、第四通道(322)、第五通道(323)、第六通道(324)和第七通道(325),第一阀体(349)内还设置第八通道(315),第四通道(322)和第五通道(323)远离第一通道(319)一端均与第八通道(315)连通,第三通道(321)与第四腔室(314)配合连接,第六通道(324)与第一腔室(310)配合连接,第一通道(319)内滑动配合第一阀杆(326),第一阀杆(326)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二通道(320)与第一通道(319)是否导通的第一阀块(327)、用以控制第四通道(322)与第三通道(321)是否导通的第二阀块(328)、用以控制第五通道(323)与第六通道(324)是否导通的第三阀块(329)及用以控制第七通道(325)是否导通的第四阀块(330);所述第二阀体内设置第九通道(331)及依次与第九通道(331)连通的第十通道(332)、第十一通道(333)、第十二通道(334)、第十三通道(335)、第十四通道(336)和第十五通道(337),第二阀体(350)内还设置第十六通道(338),第十二通道(334)和第十三通道(335)远离第十通道(332)一端均与第十六通道(338)连通,第十一通道(333)与第一通道(319)左端配合连接,第一阀块(327)同时控制第十一通道(333)与第一通道(319)左端是否导通,第十四通道(336)与第一通道(319)右端配合连接,第四阀块(330)同时控制第十四通道(336)与第一通道(319)右端是否导通,第九通道(331)内滑动配合第二阀杆(339),第二阀杆(339)上依次设置用以控制第十通道(332)与第九通道(331)是否导通的第五阀块(340)、用以控制第十一通道(333)与第十二通道(334)是否导通的第六阀块(341)、用以控制第十三通道(335)与第十四通道(336)是否导通的第七阀块(342)及用以控制第十五通道(337)与第九通道(331)是否导通的第八阀块(343),第二阀杆(339)的左右两端从第二阀体(350)中伸出并分别用以顶触第二顶杆(318)和第一顶杆(317);所述进水管道(344)分别与第八通道(315)和第十六通道(338)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和废水能量回收模块(3)同时为增压泵(1)输送自来水。
CN202110012541.6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Active CN112811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541.6A CN112811518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541.6A CN112811518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518A CN112811518A (zh) 2021-05-18
CN112811518B true CN112811518B (zh) 2022-10-04

Family

ID=7585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2541.6A Active CN112811518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151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73U (zh) * 1989-02-21 1990-04-11 黄涛 隔膜泵
WO1993020351A1 (en) * 1992-04-02 1993-10-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controlling micro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507832U (zh) * 2013-07-16 2014-04-02 北京倍杰特国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膜组件用原水隔离件、含该隔离件的膜组件及反渗透膜装置
CN103895554A (zh) * 2014-04-16 2014-07-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下水道污水处理专用汽车及其污水循环再利用方法
CN104863832A (zh) * 2015-05-20 2015-08-26 陆永柱 新型气动隔膜泵抽取沼液的方法
CN107010696A (zh) * 2016-11-15 2017-08-04 黄永明 一种膜泵一体的增压式净水装置、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0769232U (zh) * 2019-09-08 2020-06-16 湖南迪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泵及液体输送设备
CN111485612A (zh) * 2020-04-16 2020-08-0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需集中泵站楼宇居民真空污水排放单元及其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8160B2 (en) * 2004-10-13 2009-10-27 Rheonix, Inc. Lamin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873U (zh) * 1989-02-21 1990-04-11 黄涛 隔膜泵
WO1993020351A1 (en) * 1992-04-02 1993-10-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Fluid controlling micro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507832U (zh) * 2013-07-16 2014-04-02 北京倍杰特国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膜组件用原水隔离件、含该隔离件的膜组件及反渗透膜装置
CN103895554A (zh) * 2014-04-16 2014-07-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下水道污水处理专用汽车及其污水循环再利用方法
CN104863832A (zh) * 2015-05-20 2015-08-26 陆永柱 新型气动隔膜泵抽取沼液的方法
CN107010696A (zh) * 2016-11-15 2017-08-04 黄永明 一种膜泵一体的增压式净水装置、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0769232U (zh) * 2019-09-08 2020-06-16 湖南迪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泵及液体输送设备
CN111485612A (zh) * 2020-04-16 2020-08-0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无需集中泵站楼宇居民真空污水排放单元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518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8042B (zh) 基于电磁力的污水污泥减量化脱水装置
CN107542711A (zh) 一种增压系统
CN204458342U (zh) 电动泵站装置
CN110360077A (zh) 一种天然气井用的辅助排液装置
CN112811518B (zh)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无泄漏能量回收方法
CN112811519B (zh) 一种净水器水处理增压泵能量回收系统
CN104806881A (zh) 一种气冷罗茨液环闭式真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34409U (zh) 增压系统
CN101539089A (zh) 水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1648416U (zh) 一种高压气动双隔膜泵
CN113958483B (zh) 一种集成式高压供液装置
CN212298573U (zh) 放空天然气回收装置
CN210290030U (zh) 一种天然气井用的辅助排液装置
CN201132372Y (zh) 组合液压缸橡胶平板硫化机
CN216077517U (zh) 一种新型多工位压力机气动系统增压装置
CN208249949U (zh) 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系统
CN208229668U (zh) 一种用于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能量回收泵
CN217842167U (zh) 低能耗液压站
CN100489317C (zh) 组合式压力机液压缸
CN215830700U (zh) 单体泵
CN219472475U (zh) 一种防泄漏液压泵站
CN213144708U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
CN204458569U (zh) 一种用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抽真空的喷射器系统
CN217974592U (zh) 一种超百米无负压变频供水停泵稳压调控系统
CN205078424U (zh) 一种机械液压一体式压缩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