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11481A -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11481A
CN112811481A CN202011618153.4A CN202011618153A CN112811481A CN 112811481 A CN112811481 A CN 112811481A CN 202011618153 A CN202011618153 A CN 202011618153A CN 112811481 A CN112811481 A CN 112811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ller
urban
filling
spo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81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11481B (zh
Inventor
谈颖
郝悦
洪志贤
金鑫
丁硕硕
钱飞跃
姜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Suk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Suk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Suk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Suk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6181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11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11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11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11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33Flat containers for turf, lawn or the like, e.g. for covering roof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1Runoff or storm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Sewage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填料填充框架呈锥形,其包括镂空的底面和镂空的侧面,底面与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并共同围设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容纳空间。本发明中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具有净化效率高、处理能耗低、日常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表径流中污染物质的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在建设期内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内涝和面源防控等问题,城市下垫面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当出现极端降雨天气时,降雨径流快速形成,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内涝,并且,雨水还会携带晴天积存在屋面、路面等处的污染物形成较高浓度的初期雨水,最终汇入城市河道,对水体环境造成很大冲击。目前,大力推进以海绵城市为代表的低影响开发措施(LID)被认为是减缓城市内涝、削减面源污染和促进水资源循环的有效手段,并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和杭州等多地初见成效,显著提升了城镇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合理设计并组合使用蓄洪渗滤系统、生物滞留设施、植被过滤带和过滤分离系统等海绵体设施是实现“雨天吸收净化雨水,晴天挤出洁净雨水”目标的关键。现有的海绵体设施大多以拦截悬浮颗粒物为主要功能,在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对溶解性COD、氨氮和总磷等指标的去除能力相对有限。例如,架空砖、高透水地砖、渗透渠等过滤分离系统能够快速去除水中难溶性杂质,但对氮磷营养盐却无能为力,出水水质难以满足雨水长期储存或直接排放的要求。尽管雨水花园、生物截留带和生态湿地等设施具有较高的综合净化能力,但其对建设场地或空间的要求较高,很难在建成区内大范围推广。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兼顾技术经济性,尽可能降低处理能耗,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海绵体设施的生物净化功能。对于生态空间局促的地区,在排水量不规律的条件下,利用现有技术仍很难实现城市海绵体对水中各类污染物的高效吸附降解。因此,如何优化城市海绵体生物净化模块,最大程度地发挥海绵体的模块化和生态化的优势,已成为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创新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日常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净化效率高、处理能耗低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锥形,其包括镂空的底面和镂空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并共同围设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中的填料填充框架采用锥形结构,相较于柱形结构,锥形结构更利于水流的通过,尤其在极端降雨天气时,降雨径流快速形成,雨水可快速流入填料填充框架中并迅速排出,并且锥形结构更为稳定牢固,不易在水流的冲击下被损坏。
优选地,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四棱锥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面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为50~6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正四棱锥形,所述底面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侧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边长独立地为100~300mm。
本发明中底面和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铆接、螺纹连接、销连接等。根据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两个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部,另一个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凸部配合锁定的凹部,从而通过凸部和凹部的配合实现底面和侧面的可拆卸地连接,从而方便填料的填充以及填料填充框架的制造和施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部的宽度为3~8mm,凸部的高度为10~20mm。
根据一些更为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部设于所述底面的上表面的外周上,所述凹部设于所述侧面的底边上,所述凸部上设有折角,所述凹部的上下两面贯通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凸部插设在所述凹部内,所述折角穿出所述凹部且与所述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角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在装配时折角能够顺利通过凹部,而在穿出凹部后又能够抵设在底边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折角包括自所述凸部的一侧面向上延伸的第一面、自所述第一面的上端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面、自所述第二面的下端部向着所述第一面延伸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靠近所述第一面的端部与所述凸部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部相连接;当所述折角与所述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卡接时,所述第三面与所述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底面包括底框架及设置在所述底框架内并与所述底框架构成镂空底面的多个底隔板,所述侧面包括侧框架及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内并与所述侧框架构成镂空侧面的多个侧隔板;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通过所述底框架和所述侧框架相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侧面通过平面相抵设。
优选地,所述底框架和所述侧框架的外边长独立地为100~30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框架和所述侧框架的宽度不小于10mm。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框架的厚度不小于5mm。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框架的厚度为3~5mm。
根据一个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多个所述侧隔板相互平行或者相互交叉设置,相邻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侧隔板之间的距离为2~10mm。
优选地,多个所述底隔板相互平行或者交叉设置,相邻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底隔板之间的距离为2~1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隔板与所述侧框架的底边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隔板相垂直交叉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隔板和与其相连接的底框架垂直,或呈45°夹角。
本发明中,所述底隔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底框架的厚度,所述侧隔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侧框架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底隔板的厚度与所述底框架的厚度相等,所述侧隔板的厚度与所述侧框架的厚度相等。
本发明侧隔板与底隔板的设置可防止内部堵塞,减缓水流对填料的冲击,有利于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提高净水效率。
优选地,所述填料填充框架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硬塑料或3D打印材料。
本发明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的材质根据实际使用场合来确定,例如:当框架用于承重式海绵体结构(如透水路面、停车场等)时,可使用不锈钢制造;当框架用于非承重式海绵体结构(下沉式绿地或人工湿地等)时,可使用硬塑料或3D打印材料制造。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沸石、火山岩、活性炭、生物炭、海绵块、塑料生物填料或具有水生植物根系的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优选为块状土壤。当填料为具有水生植物根系的土壤时,通过土壤将植物的根系固定在框架里,植物长大后可从框架缝隙中长出来,既有美观效果,又能净化雨水。同时,植物根系中含有微生物,进一步提高了雨水的净化效率。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颗粒和/或块状填料。
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尺寸为5~50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尺寸大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镂空的尺寸,从而避免填料自填料填充框架中漏出。
优选地,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中填料的填充率为30~70%。
本发明中的填料的尺寸和填充料根据排水流强度的大小确定,并且长期与水流接触后,填料表面可生长生物膜,有利于提升溶解性污染物的降解效能。基于现有的海绵城市设施,本发明将多种吸附剂或植物根系与生物膜相结合,可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磷酸盐等溶解性污染物。净化过程完全依靠径流自身水动力即可完成,水质净化效率显著提升,运行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填料填充框架在城市海绵体的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优选地,在用于收集待净化雨水的空间内沿上下方向设置多层框架层;除顶层外其他层的所述框架层均有底边依次平齐放置且尖端朝上的多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相邻两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之间设置有一个尖端朝下的所述填料填充框架;所述顶层的所述框架层的结构与其他层的结构相同或者仅包括底边依次平齐放置且尖端朝上的多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
优选地,所述用于收集待净化雨水的空间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所述填料。
本发明中的填料填充框架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填充在半封闭的空间内,最底层的填料填充框架的尖端朝上依次水平放置,同一层框架底边平齐放置;放满第一层后,将框架倒置,尖端朝下放置进第一层框架的间隙中,依次堆叠。填充空间壁面附近无法用安装框架的空隙可以用填料填满,以保证堆叠结构稳定。最顶层框架既可以采用倒置摆放,保证顶部水平,不影响空间使用,也可以尖端朝上放置,便于种植植物,形成生态景观。本发明堆叠体上方可铺设透水地砖或草坪植被,不影响城市海绵体的生态景观功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中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具有净化效率高、处理能耗低、日常维护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的侧面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的底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的侧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的侧面与底面连接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组合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框架组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框架的底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结构未显示;
其中,1、侧框架,2、侧隔板,3、底框架,4、底隔板,5、凸部,6、凹部,D1、侧框架的宽度,H1、侧框架的厚度,D2、底框架的宽度,H2、底框架的厚度,d、凸部的宽度,h、凸部的高度,A、填料填充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8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实施例中所述的COD、氨氮和总磷分别采用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测定,污染物去除率=(流入框架层浓度-流出框架层浓度)/流入框架层浓度*100%。
实施例1
在海绵城市中,传统的高透水路面只是能快速吸收过滤降雨及其地表径流,并不能对雨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起到净化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在高透水路面下铺设多层本实施例中的填料框架,填料框架内部填充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颗粒填料。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由镂空的底面和镂空的侧面构成,底面与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并共同围设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容纳空间。填料填充框架呈金字塔形,侧面的倾斜角度为55±5°,且底面为边长为200mm的正方形,侧面为边长为200mm的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由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构成,底面包括底框架3和设置在底框架3内并与底框架3构成镂空底面的多个底隔板4,侧面包括侧框架1及设置在侧框架1内并与侧框架1构成镂空侧面的多个侧隔板2。侧框架2之间通过平面相互抵设并与底框架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侧框架2的顶部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顶面,前后相对或左右相对的侧框架2的顶部通过顶面相抵设,相邻的侧框架2的侧边具有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相邻的侧框架2通过斜面相抵设,四个侧框架2之间通过顶面、斜面相抵设并围设成锥形。底框架3的宽度D2为15mm,厚度H2为10mm,侧框架1的宽度D1为10mm,厚度H1为3mm。侧隔板2与侧框架1的底边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侧隔板2的距离为6mm,侧隔板2的宽度为10 mm,厚度为3 mm。底隔板4为相互交叉的多个隔板组成,本发明中的底隔板4为垂直交叉设置的隔板且底隔板4与底边平行或垂直,相邻两个底隔板4的距离为5mm,底隔板4的宽度为15 mm,厚度为10 mm。
本发明中的测框架1与底框架3的链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铆接、螺纹连接、销连接等。本实施中底框架3的顶部中央设有长度l为160mm,宽度d为5 mm,高度h为10 mm的凸部5,侧框架1的底边设有与凸部5的宽度和长度相等,并与凸部5配合锁定的凹部6。凸部5的顶部设有折角,凹部6为上下贯通的通槽,凸部5穿过凹部6并通过折角卡扣在侧面的底边上与侧面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折角包括自凸部的一侧面向上延伸的第一面、自第一面的上端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面、自第二面的下端部向着第一面延伸的第三面;第三面靠近第一面的端部与凸部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部相连接;当折角与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卡接时,第三面与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的填料填充框架采用PP硬塑料材质制成,框架内部混合填充沸石和火山岩,颗粒直径在8~20 mm,单个框架填充率为40%。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框架采用多个组合使用,填充在一定半封闭空间内;在使用时,填充有填料的框架尖端朝上水平放置,同一层框架底边平齐放置;放满第一层后,将框架倒置,尖端朝下放置进第一层框架的间隙中,依次堆叠;填充空间壁面附近无法用安装框架的空隙用沸石颗粒填满,以保证堆叠结构稳定;最顶层框架采用倒置摆放,以保证框架层顶部水平,有效支撑高透水路面。
由图6可见,本实施例正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相互堆叠在一起时,框架与框架之间是留有一定的空隙的,更便于水流的快速排出。
降雨前5 min形成的径流中COD、氨氮和总磷的浓度分别为60~110 mg/L、3~6 mg/L和0.1~0.5 mg/L。该发明与高透水路面相结合,使降雨径流经过总体积200 m3海绵体(长*宽*高=8*5*5 m)后,出水中COD、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40~54 mg/L、1.7~2.6 mg/L和0.08~0.33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3%~51%、43%~56%和22%~35%。
实施例2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原有的下沉式绿地吸收净化部分雨水径流的污染物质,不能达到足够的处理效果。现使用本发明对下沉式绿地进行改造,在最低处铺设填料填充框架,内部填充表面生长有生物膜的颗粒填料。
图8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发明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由镂空的底面和镂空的侧面构成,底面与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并共同围设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容纳空间。填料填充框架呈金字塔形,侧面的倾斜角度为55±5°,且底面为边长为100mm的正方形,侧面为边长为100mm的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的填料填充框架由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构成,底面包括底框架3和设置在底框架3内并与底框架3构成镂空底面的多个底隔板4,侧面包括侧框架1及设置在侧框架1内并与侧框架1构成镂空侧面的多个侧隔板2。侧框架2之间通过平面相互抵设并与底框架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侧框架2的顶部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顶面,前后相对或左右相对的侧框架2的顶部通过顶面相抵设,相邻的侧框架2的侧边具有向内倾斜延伸的斜面,相邻的侧框架2通过斜面相抵设,四个侧框架2之间通过顶面、斜面相抵设并围设成锥形。底框架3的宽度D2为10mm,厚度H2为3mm,侧框架1的宽度D1为10mm,厚度H1为3mm。侧隔板2与侧框架1的底边平行设置且相邻两个侧隔板2的距离为6mm,侧隔板2的宽度为10mm,厚度为3 mm。底隔板4为相互交叉的多个隔板组成,如图7所示,本发明中的底隔板4为垂直交叉设置的隔板且底隔板4与底边呈45°夹角,相邻两个底隔板4的距离为6mm,底隔板4的宽度为10 mm,厚度为3 mm。
本发明中的测框架1与底框架3的链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铆接、螺纹连接、销连接等。本实施例中底框架3的顶部中央设有长度l为80mm,宽度d为4mm,高度h为10 mm的凸部5,侧框架1的底边设有与凸部5的宽度和长度相等,且与凸部5配合锁定的凹部6。凸部5的顶部设有折角,凹部6为上下贯通的通槽,凸部5穿过凹部6并通过折角卡扣在侧面的底边上与侧面固定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折角包括自凸部的一侧面向上延伸的第一面、自第一面的上端部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面、自第二面的下端部向着第一面延伸的第三面;第三面靠近第一面的端部与凸部的另一侧面的上端部相连接;当折角与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卡接时,第三面与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填料填充框架采用PP硬塑料材质制成,框架内部混合填充沸石(颗粒直径 8~12 mm)或生物填料球(直径 10~16 mm),单个框架填充率为60%。
本实施例中的框架采用多个组合使用,不同层框架分别填充沸石和生物填料球,填充在一定半封闭空间内;在使用时,填充有填料的框架尖端朝上水平放置,同一层框架底边平齐放置;放满第一层后,将框架倒置,尖端朝下放置进第一层框架的间隙中,依次堆叠;填充空间壁面附近无法用安装框架的空隙用沸石填料填满,以保证堆叠结构稳定;最顶层框架采用尖端朝上摆放,框架间隙种植菖蒲等水生植物。
降雨前5 min形成的径流中COD、氨氮和总磷的浓度分别为80~160 mg/L、2~4 mg/L和0.1~0.5 mg/L。该发明与下沉式绿地相结合,使降雨径流经过总体积为200 m3海绵体(长*宽*高=8*5*5 m)后,出水中COD、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51~77 mg/L、1.2~2.2 mg/L和0.08~0.38 mg/L,对应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6%~52%、39%~44%和19%~25%。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锥形,其包括镂空的底面和镂空的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相可拆卸地连接并共同围设成用于填充填料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四棱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呈正四棱锥形,所述底面的形状为正方形,所述侧面的形状为正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边长独立地为1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两个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凸部(5),另一个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凸部(5)配合锁定的凹部(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5)的宽度为3~8mm,凸部(5)的高度为10~2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5)设于所述底面的上表面的外周上,所述凹部(6)设于所述侧面的底边上,所述凸部(5)上设有折角,所述凹部(6)的上下两面贯通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凸部(5)插设在所述凹部(6)内,所述折角穿出所述凹部(6)且与所述侧面的底边的上表面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括底框架(3)及设置在所述底框架(3)内并与所述底框架(3)构成镂空底面的多个底隔板(4),所述侧面包括侧框架(1)及设置在所述侧框架(1)内并与所述侧框架(1)构成镂空侧面的多个侧隔板(2);所述底面与所述侧面通过所述底框架(3)和所述侧框架(1)相可拆卸地连接,多个所述侧面通过平面相抵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架(3)和所述侧框架(1)的外边长独立地为100~300mm,所述底框架(3)和所述侧框架(1)的宽度不小于10mm,所述底框架(3)的厚度不小于5mm,所述侧框架(1)的厚度为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侧隔板(2)相互平行或者相互交叉设置,相邻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侧隔板(2)之间的距离为2~10mm; 多个所述底隔板(4)相互平行或者交叉设置,相邻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底隔板(4)之间的距离为2~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的材质为不锈钢、硬塑料或3D打印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沸石、火山岩、活性炭、生物炭、海绵块、塑料生物填料或具有水生植物根系的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为颗粒和/或块状填料,所述填料的尺寸为5~50mm;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中填料的填充率为30~70%。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填充框架在城市海绵体的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填料填充框架在城市海绵体的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收集待净化雨水的空间内沿上下方向设置多层框架层;除顶层外其他层的所述框架层均有底边依次平齐放置且尖端朝上的多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相邻两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之间设置有一个尖端朝下的所述填料填充框架;所述顶层的所述框架层的结构与其他层的结构相同或者仅包括底边依次平齐放置且尖端朝上的多个所述填料填充框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填料填充框架在城市海绵体的雨水净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收集待净化雨水的空间与所述填料填充框架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所述填料。
CN202011618153.4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Active CN112811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8153.4A CN11281148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8153.4A CN11281148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481A true CN112811481A (zh) 2021-05-18
CN112811481B CN112811481B (zh) 2022-10-18

Family

ID=7585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8153.4A Active CN112811481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114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8534A (zh) * 2022-11-22 2023-03-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海绵城市溢流设施构建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1619A (ja) * 2006-03-01 2007-09-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骨格ブロック
JP2012158864A (ja) * 2011-01-28 2012-08-23 Ihi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o Ltd 貯水空間形成ブロック
CN202482826U (zh) * 2012-03-01 2012-10-10 麻夏 快速组装式护岸防冲透水框架
CN202542956U (zh) * 2012-02-08 2012-11-21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 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
CN103758205A (zh) * 2014-02-21 2014-04-30 赵帷帷 一种对接式矩阵雨污水收集池模块
CN10494458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式人工湿地
CN206859368U (zh) * 2017-06-12 2018-01-09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
CN206902904U (zh) * 2017-07-12 2018-01-19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滤水模块
CN208200702U (zh) * 2018-04-17 2018-12-07 四川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装置
CN208870162U (zh) * 2018-07-30 2019-05-17 大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模块化系统
CN109879435A (zh) * 2019-03-12 2019-06-14 天津大学 一种装配式填料块及装配式阶梯型滨水湿地净化系统
CN212200708U (zh) * 2020-04-20 2020-12-22 成都市鑫汇盛源科技有限公司 承力柱卡接式雨水蓄水模块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1619A (ja) * 2006-03-01 2007-09-1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骨格ブロック
JP2012158864A (ja) * 2011-01-28 2012-08-23 Ihi Infrastructure Systems Co Ltd 貯水空間形成ブロック
CN202542956U (zh) * 2012-02-08 2012-11-21 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设计所 生物栅水体净化装置
CN202482826U (zh) * 2012-03-01 2012-10-10 麻夏 快速组装式护岸防冲透水框架
CN103758205A (zh) * 2014-02-21 2014-04-30 赵帷帷 一种对接式矩阵雨污水收集池模块
CN104944589A (zh) * 2015-06-24 2015-09-30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可拆卸式人工湿地
CN206859368U (zh) * 2017-06-12 2018-01-09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装置
CN206902904U (zh) * 2017-07-12 2018-01-19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滤水模块
CN208200702U (zh) * 2018-04-17 2018-12-07 四川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海绵城市雨水处理装置
CN208870162U (zh) * 2018-07-30 2019-05-17 大江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雨水生物滞留设施的模块化系统
CN109879435A (zh) * 2019-03-12 2019-06-14 天津大学 一种装配式填料块及装配式阶梯型滨水湿地净化系统
CN212200708U (zh) * 2020-04-20 2020-12-22 成都市鑫汇盛源科技有限公司 承力柱卡接式雨水蓄水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8534A (zh) * 2022-11-22 2023-03-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海绵城市溢流设施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11481B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459B (zh) 一种路面雨水集蓄净化利用系统
CN106830506B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强化脱氮除磷生物滞留池
CN101880089A (zh) 一种处理低浓度面源污染的折流式人工湿地装置
CN103864216B (zh) 波式潜流人工湿地景观水体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1809224U (zh) 级配式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CN104926040A (zh) 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与方法
CN110790388A (zh) 基于功能填料结构的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CN110818196A (zh) 地表径流水资源净化再利用的系统及方法
CN109574233A (zh) 一种添加沸石负载纳米零价铁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12811481B (zh) 一种用于城市海绵体的填料填充框架
CN104628144B (zh) 一种高效脱氮污水土地渗滤系统
CN108975623A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阶梯式河道滨水湿地渗滤系统
CN205398236U (zh) 一种以建筑废弃物为填料的人工湿地
CN105502827B (zh) 串联式雨水生态过滤与清洁收集装置
CN103936221A (zh) 一种高效控制山地城市道路径流氮素污染的装置
CN101734783A (zh) 复合流人工浮岛水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58069A (zh) 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及其用途
CN212476451U (zh)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
CN204826138U (zh) 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
CN211200669U (zh) 生态树池
CN208933184U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阶梯式河道滨水湿地渗滤系统
CN207713592U (zh) 一种河道无动力阶梯式生态护坡净化系统
CN111535630A (zh) 一种低影响开发的生态停车场
CN201003016Y (zh) 一种新型折返潜流人工湿地
CN214528352U (zh) 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