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8050A -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8050A
CN112808050A CN201911127141.9A CN201911127141A CN112808050A CN 112808050 A CN112808050 A CN 112808050A CN 201911127141 A CN201911127141 A CN 201911127141A CN 112808050 A CN112808050 A CN 112808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tube
inlet
transparent tube
circu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71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俊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 Shide Technology Co ltd
Cashid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ua Sh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 Sh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 Sh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71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8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8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8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5/00Flow mixers; Mixers for falling materials, e.g. solid particles
    • B01F25/30Injector mixers
    • B01F25/31Injector mixers in conduits or tubes through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 flows
    • B01F25/312Injector mixers in conduits or tubes through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 flows with Venturi elements; Detail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3/00Oxygen; Ozone; Oxides or hydroxides in general
    • C01B13/10Preparation of ozone
    • C01B13/11Preparation of ozone by electric dis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101/00Mix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mixed materials or by the application field
    • B01F2101/48Mixing water in water-taps with other ingredients, e.g. air, detergents or disinfect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含文氏管及连接于文氏管的臭氧产生模块。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包含电路单元及电性耦接于电路单元的臭氧激发管与启动器。所述启动器包含有透明管、位于透明管内的浮体、位于透明管外且电性耦接于电路单元的光检测器。当气体流经透明管而驱使浮体沿透明管移动时,所述光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浮体的移动,以通过电路单元来驱使臭氧激发管激发所述气体为朝向所述文氏管流动的一臭氧气体。据此,所述臭氧激发管能够灵敏地且即时地朝向文氏管产生臭氧气体。

Description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供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水具有消毒、杀菌及除臭效果,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餐具消毒、医疗器具消毒)。现有臭氧产生装置大都会利用文氏管的运作原理,来使臭氧及水相互混合。但,如何在供应水时,使臭氧能够灵敏地或即时地混合于水中,则成为本领域所需持续精进的课题。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其能有效地改善现有臭氧产生装置所可能产生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包括:一水龙头装置;以及一臭氧产生装置,包含有:一文氏管,包含有连接于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一第一入口、一第二入口及一出口;其中,当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所述文氏管、并由所述出口而流出所述文氏管时,所述文氏管能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一负压;及一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一电路单元;至少一个臭氧激发管,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连通于所述文氏管的所述第二入口;及一启动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包含有:一顶保持部与一底保持部,其沿一铅锤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顶保持部形成有连通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气流出口,而所述底保持部形成有一气流入口;一第一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一浮体,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内;其中,当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经所述第一透明管时,所述气体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至少一个第一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的移动;一第二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内部形成一活动空间;一衡平件,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内;其中,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受一外力作用而处于一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能沿着所述第二透明管移动;及一第二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而得知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停止所述臭氧产生模块的运作;其中,当所述文氏管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所述负压时,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透明管、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入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以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浮体的移动,以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驱使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激发所述气体为朝向所述第二入口流动的一臭氧气体。
优选地,在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的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一截面,所述第二透明管所包围的区域面积是自其连接所述顶保持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底保持部的一端呈渐缩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管包含有一倾斜内壁,并且所述倾斜内壁与所述铅锤方向相夹形成有介于1度~10度的一夹角。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连接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共享管路,而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能够同时被驱动或是交替地被驱动。
优选地,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含有收容所述臭氧产生模块于内的一壳体,并且所述文氏管位于所述壳体之外,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电路单元包含有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电连接器及一防水胶体,所述电路板埋置于所述防水胶体内,多个所述电连接器裸露于所述防水胶体之外,并且所述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电连接器而电性耦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与所述启动器。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所述两端。
本发明实施例也公开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括:一文氏管,包含有一第一入口、一第二入口及一出口;其中,所述文氏管能供一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流入并由所述出口流出,以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一负压;以及一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一电路单元;至少一个臭氧激发管,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连通于所述文氏管的所述第二入口;及一启动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包含有:一顶保持部与一底保持部,其沿一铅锤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顶保持部形成有连通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气流出口,而所述底保持部形成有一气流入口;一第一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一浮体,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内;其中,当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经所述第一透明管时,所述气体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至少一个第一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的移动;一第二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内部形成一活动空间;一衡平件,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内;其中,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受一外力作用而处于一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能沿着所述第二透明管移动;及一第二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而得知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停止所述臭氧产生模块的运作;其中,当所述文氏管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所述负压时,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透明管、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入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以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浮体的移动,以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驱使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激发所述气体为朝向所述第二入口流动的一臭氧气体。
优选地,在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的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一截面,所述第二透明管所包围的区域面积是自其连接所述顶保持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底保持部的一端呈渐缩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管包含有一倾斜内壁,并且所述倾斜内壁与所述铅锤方向相夹形成有介于1度~10度的一夹角。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其通过所述文氏管所产生的负压,以驱使气体吹动浮体,使得第一光检测器能够通过检测浮体的移动,来即时得知需要产生臭氧气体的时间点,进而令所述臭氧激发管能够灵敏地且即时地朝向文氏管产生臭氧气体。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产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产生装置的启动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臭氧产生装置的启动器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3沿剖线V-V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变化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所述臭氧产生装置的文氏管第二入口产生负压时的启动器剖视示意图。
图8为所述臭氧产生装置于倾倒位置时的启动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实施例,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应附图所提及的相关数量与外型,仅用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便于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用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包含有一水龙头装置200及组装于上述水龙头装置200的一臭氧产生装置100。其中,所述水龙头装置200的具体类型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水龙头装置200也可以包含厨房水龙头或是浴室水龙头。
需额外说明的是,所述臭氧产生装置100于本实施例中虽是以搭配于上述水龙头装置200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臭氧产生装置100也可以是单独地被运用(如:贩卖)或是搭配其他构件(如:小便斗的水管)使用。
所述臭氧产生装置100包含有一文氏管1(Venturi tube)、连接于所述文氏管1的一臭氧产生模块2及收容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于内的一壳体3,并且所述文氏管1位于所述壳体3之外。此外,本实施例虽是将臭氧产生模块2收容于壳体3内来说明,但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臭氧产生装置100也可以省略上述壳体3。
其中,所述文氏管1包含有一第一入口11(也就是,液体入口)、一第二入口12(也就是,气体入口)及一出口13(也就是,气液混合出口)。所述文氏管1的第一入口11连接于上述水龙头装置200;也就是说,当所述水龙头装置200的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11流入所述文氏管1、并由所述出口13而流出所述文氏管1时,所述文氏管1能于所述第二入口12产生一负压。上述负压也就是指:气体G会由第二入口12进入所述文氏管1。
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包含有一电路单元21、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21的两个臭氧激发管22、连接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的一共享管路23及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21的一启动器24。需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虽是以臭氧产生模块2包含有两个臭氧激发管22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包含有一个臭氧激发管22、且不包含有共享管路23,而上述臭氧激发管22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3内、并连通于所述文氏管1的第二入口12。依上所述,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的臭氧激发管22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单元21包含有一电路板211、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11的多个电连接器212及一防水胶体213。其中,所述电路板211埋置于所述防水胶体213内,多个所述电连接器212裸露于所述防水胶体213之外,并且所述电路板211通过多个所述电连接器212而电性耦接于所述两个臭氧激发管22与所述启动器24。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路板211除了与上述电连接器212相连的部位,其余部位皆埋置于防水胶体213内,所以电路板211于本实施例中仅能以上述多个电连接器212来与其他构件电性耦接。据此,所述电路单元21通过将易受潮损坏的电路板211埋置于防水胶体213内,据以有效地降低电路板211损毁的机率,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再者,每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3内,并且每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可以通过上述共享管路23而连通于所述文氏管1的第二入口12,而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能够(通过电路单元21而)同时被驱动或是交替地被驱动,据以符合用户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说,基于所述臭氧激发管22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效能衰退的情况发生,所以通过臭氧激发管2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3内,以便于使用者能够自行更换。再者,所述两个臭氧激发管22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进而通过上述共享管路23来彼此并联地相连通或是串联地相连通,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启动器24包含有沿一铅锤方向H彼此间隔地设置的一顶保持部241与一底保持部242、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之间的一第一透明管243与一第二透明管244、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内的一浮体245、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外侧的两个第一光检测器246、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244内的一衡平件247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244外侧的一第二光检测器248。
其中,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各大致呈垂直于铅锤方向H的一板状构造,并且所述顶保持部241形成有连通于所述臭氧激发管22的一气流出口2411,所述底保持部242形成有一气流入口2421。上述气流入口2421与气流出口2411的位置于本实施例中是沿所述铅锤方向H彼此对应,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再者,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各可以形成有一通气口2412、2422,并且所述顶保持部241的通气口与底保持部242的通气口于本实施例中也是沿所述铅锤方向H彼此对应。
所述第一透明管24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并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流出口2411与气流入口2421。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管243于本实施例中呈直条圆管状且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H,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管243可以相较于铅锤方向H呈倾斜设置,而所述气流入口2421与气流出口2411的位置则依据第一透明管243的上述设置进行相对应的调整。或者,所述第一透明管243也可以是呈角柱状。
所述浮体245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内、且位在所述气流出口2411与气流入口2421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浮体245是指容易被气流所吹动的对象(如:保丽龙球);据此,当一气体G通过所述气流出口2411与气流入口2421而流经所述第一透明管243时,上述气体G驱使所述浮体245沿第一透明管243移动(如:所述浮体245自所述底保持部242朝向所述顶保持部241,或是所述浮体245自所述气流入口2421朝所述气流出口2411的方向移动)。
每个第一光检测器246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21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245的移动。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246于本实施例中是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的两端,据以使上述浮体245的移动能够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246而被更为精准地测得。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光检测器246于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红外线检测器,但上述第一光检测器246的具体类型与构造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启动器24也可以是包含有一个第一光检测器246,并且上述第一光检测器246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21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243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245的移动。依上所述,本发明启动器24所包含的第一光检测器246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并且于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内部形成有一活动空间2441。其中,上述第二透明管244的活动空间2441是连通于所述顶保持部241的通气口2412与底保持部242的通气口2422,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的至少其中之一也可以不形成有所述通气口2412、2422。
更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在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H的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一截面,所述第二透明管244所包围的区域面积(也就是,活动空间2441的容积)是自其连接所述顶保持部241的一端(如:图5中的第二透明管244顶端)朝向连接所述底保持部242的一端(如:图5中的第二透明管244底端)呈渐缩状,但本发明不受限于此。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外形也可以是直条圆管状且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H。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透明管244于本实施例中包含有一倾斜内壁2442,并且所述倾斜内壁2442与所述铅锤方向H相夹形成有介于1度~10度的一夹角α。需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透明管244的截面较佳是指包含有所述倾斜内壁2442,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外形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并不受限于图5所载。举例来说,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内壁2442也可以是呈弧面状。
所述衡平件247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244内、且位在两个所述通气口2412、2422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衡平件247是指容易受到重力影响而移动或滚动的对象(如:球体);据此,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受一外力作用而处于一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247能沿着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移动。换个角度来说,所述倾倒位置是指所述衡平件247受到重力影响而沿着第二透明管244移动时的臭氧产生模块2位置;而本实施例中的各个组件及其关系的说明都是架构在臭氧产生模块2非位于所述倾倒位置。此外,在本发明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顶保持部241与底保持部242皆未形成有通气口2412、2422,以使所述活动空间2441呈封闭状,则所述衡平件247也可以是能够沿着第二透明管244流动的液体。
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48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21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244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衡平件247的移动。其中,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48是邻近于连接底保持部242的所述第二透明管244部位,据以能够即时测得所述衡平件247的移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48于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红外线检测器,但上述第二光检测器248的具体类型与构造可以依据设计需求而加以调整变化,本发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以上为本实施例臭氧水供给设备(或臭氧产生装置100)的结构说明,下述接着介绍所述臭氧水供给设备(或臭氧产生装置100)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而产生的运作方式。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当所述文氏管1于所述第二入口12产生所述负压时(也就是,所述水龙头装置200的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11流入所述文氏管1、并由所述出口13而流出所述文氏管1),一气体G通过所述气流出口2411、所述第一透明管243、与所述气流入口2421而流入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以驱使所述浮体245自所述底保持部242朝向所述顶保持部241移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246检测到所述浮体245的移动,其信号经由相对应的电连接器212传输至电路板211,据以通过所述电路单元21来驱使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22激发所述气体G为朝向所述第二入口12流动的一臭氧气体O。
据此,本实施例的臭氧水供给设备(或臭氧产生装置100)能通过所述文氏管1所产生的负压,以驱使气体G吹动浮体245,使得第一光检测器246能够通过检测浮体245的移动,来即时得知需要产生臭氧气体O的时间点,进而令所述臭氧激发管22能够灵敏地且即时地朝向文氏管1产生臭氧气体O(或是说,将臭氧气体O混合于文氏管1的水中)。
再者,如图2和图8所示,当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48通过检测所述衡平件247的移动而得知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光检测器248通过所述电路单元21来停止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的运作。进一步地说,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247会因为重力及倾斜内壁的设计而移动离开上述第二光检测器248的检测区域,据以使第二光检测器248能够得知所述衡平件247产生移动。
据此,所述臭氧产生模块2在启动器24中设有倾倒保护机制,据以有效地避免因臭氧产生模块倾倒而衍生的问题。换个角度来说,未设有倾倒保护机制的任何启动器则非为本实施例所指的启动器24。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通过所述文氏管所产生的负压,以驱使气体吹动浮体,使得第一光检测器能够通过检测浮体的移动,来即时得知需要产生臭氧气体的时间点,进而令所述臭氧激发管能够灵敏地且即时地朝向文氏管产生臭氧气体。
再者,基于所述臭氧激发管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集尘作用而有效能衰退的情况发生,所以本实施例的臭氧产生装置通过设置有两个臭氧激发管,并且任一个臭氧激发管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以便于使用者能够自行更换;而上述两个臭氧激发管能够同时被驱动或是交替地被驱动,据以符合用户的不同需求。
另外,所述电路板除了与上述电连接器相连的部位,其余部位皆埋置于防水胶体内,所以电路板于本实施例中仅能以上述多个电连接器来与其他构件电性耦接。据此,所述电路单元通过将易受潮损坏的电路板埋置于防水胶体内,据以有效地降低电路板损毁的机率。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水供给设备包括:
一水龙头装置;以及
一臭氧产生装置,包含有:
一文氏管,包含有连接于所述水龙头装置的一第一入口、一第二入口及一出口;其中,当所述水龙头装置的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流入所述文氏管、并由所述出口而流出所述文氏管时,所述文氏管能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一负压;及
一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
一电路单元;
至少一个臭氧激发管,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连通于所述文氏管的所述第二入口;及
一启动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包含有:
一顶保持部与一底保持部,其沿一铅锤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顶保持部形成有连通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气流出口,而所述底保持部形成有一气流入口;
一第一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
一浮体,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内;其中,当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经所述第一透明管时,所述气体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的移动;
一第二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内部形成一活动空间;
一衡平件,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内;其中,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受一外力作用而处于一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能沿着所述第二透明管移动;及
一第二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而得知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停止所述臭氧产生模块的运作;
其中,当所述文氏管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所述负压时,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透明管、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入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以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浮体的移动,以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驱使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激发所述气体为朝向所述第二入口流动的一臭氧气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的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一截面,所述第二透明管所包围的区域面积是自其连接所述顶保持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底保持部的一端呈渐缩状。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包含有一倾斜内壁,并且所述倾斜内壁与所述铅锤方向相夹形成有介于1度~10度的一夹角。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连接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共享管路,而两个所述臭氧激发管能够同时被驱动或是交替地被驱动。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含有收容所述臭氧产生模块于内的一壳体,并且所述文氏管位于所述壳体之外,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单元包含有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电连接器及一防水胶体,所述电路板埋置于所述防水胶体内,多个所述电连接器裸露于所述防水胶体之外,并且所述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电连接器而电性耦接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与所述启动器。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水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的数量进一步限定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分别邻近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所述两端。
8.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
一文氏管,包含有一第一入口、一第二入口及一出口;其中,所述文氏管能供一水流自所述第一入口流入并由所述出口流出,以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一负压;以及
一臭氧产生模块,包含有:
一电路单元;
至少一个臭氧激发管,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连通于所述文氏管的所述第二入口;及
一启动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包含有:
一顶保持部与一底保持部,其沿一铅锤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并且所述顶保持部形成有连通于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的一气流出口,而所述底保持部形成有一气流入口;
一第一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分别连通于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
一浮体,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管内;其中,当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经所述第一透明管时,所述气体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
至少一个第一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浮体的移动;
一第二透明管,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顶保持部与所述底保持部,并且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内部形成一活动空间;
一衡平件,位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内;其中,当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受一外力作用而处于一倾倒位置时,所述衡平件能沿着所述第二透明管移动;及
一第二光检测器,电性耦接于所述电路单元并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管的外侧,用以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衡平件的移动而得知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处于所述倾倒位置时,所述第二光检测器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停止所述臭氧产生模块的运作;
其中,当所述文氏管于所述第二入口产生所述负压时,一气体通过所述气流出口、所述第一透明管、与所述气流入口而流入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以驱使所述浮体自所述底保持部朝向所述顶保持部移动,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浮体的移动,以通过所述电路单元来驱使至少一个所述臭氧激发管激发所述气体为朝向所述第二入口流动的一臭氧气体。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铅锤方向的所述第二透明管的一截面,所述第二透明管所包围的区域面积是自其连接所述顶保持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底保持部的一端呈渐缩状。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管包含有一倾斜内壁,并且所述倾斜内壁与所述铅锤方向相夹形成有介于1度~10度的一夹角。
CN201911127141.9A 2019-11-18 2019-11-18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Pending CN112808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7141.9A CN112808050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7141.9A CN112808050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8050A true CN112808050A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52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7141.9A Pending CN112808050A (zh) 2019-11-18 2019-11-18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805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0681A (ja) * 1998-08-26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浴槽水循環浄化装置
CN102410390A (zh) * 2010-09-21 2012-04-11 盐城市亨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臭氧水龙头
CN102784403A (zh) * 2012-08-20 2012-11-21 宋国艳 臭氧供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0681A (ja) * 1998-08-26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浴槽水循環浄化装置
CN102410390A (zh) * 2010-09-21 2012-04-11 盐城市亨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式臭氧水龙头
CN102784403A (zh) * 2012-08-20 2012-11-21 宋国艳 臭氧供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24900B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easuring the transparency of a liquid
JP5967525B2 (ja) 粉塵検出装置
CN106442415A (zh) 一种家庭饮用水水质在线检测装置
JP2017166935A (ja) 粒子センサ、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0510507A5 (zh)
WO2017010616A1 (ko) 공기살균장치
CN207230821U (zh) 液位检测装置及加湿器
ES2872390T3 (es) Celda de medición permeable, para el alojamiento de medios de medición
US20080028512A1 (en) Optical water sensor
CN107166611B (zh) 加湿器
CN112808050A (zh) 臭氧水供给设备及臭氧产生装置
DE602005010008D1 (de) Prüfvorrichtung zur Untersuchung der Fluide in einem Behälter
TWI703086B (zh) 臭氧水供給設備及臭氧產生裝置
CN210071599U (zh) Pm2.5检测装置
CN210294106U (zh) 管内气泡检测装置
PT2087322E (pt) Contador volumétrico para fluidos em circulação, com acoplamento selectivo entre o dispositivo de contagem e a unidade aritmética
CN210072097U (zh) 管内气泡检测装置
CN216816437U (zh) 臭氧水浓度测量装置
JPH0416746A (ja) 気泡洗浄装置
JP3850273B2 (ja) ワーク気密検査装置及び気密検査方法
CN215414910U (zh) 一种激光烟尘浓度测量装置
KR101352970B1 (ko) 탁상용 유해공기 감지 겸용 공기청정 음이온 발생기
CN217717495U (zh) 一种藻类检测装置
KR101284673B1 (ko) 수평측정장치
CN210624806U (zh) 水箱及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