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4663B -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4663B
CN112804663B CN202011608626.2A CN202011608626A CN112804663B CN 112804663 B CN112804663 B CN 112804663B CN 202011608626 A CN202011608626 A CN 202011608626A CN 112804663 B CN112804663 B CN 112804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ch
subcarrier spacing
mib
parameter se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86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4663A (zh
Inventor
薛鹏
柳贤锡
阿尼尔·阿吉瓦尔
柳炫圭
尹汝勋
李南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04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4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4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用于支持超越第四代(4G)系统的较高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融合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以被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连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全和保险服务。由用户设备(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检测同步信号;获得用于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基于第一参数集信息对物理广播信道(PBCH)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以及基于第二参数集信息在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

Description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3日,申请号为201780068257.2,名称为“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灵活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对自第四代(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已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做出努力来开发改进的第五代(5G)或预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预5G通信系统也被称作“超越4G网络”或“后期长期演进 (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被实现在较高的频率(毫米波 (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以便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小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且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大规模天线技术。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是基于先进小型蜂窝、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式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的。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作为先进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先进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 (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人类生成并消费信息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的因特网现在正向没有人类干预的分布式实体(诸如事物)交换并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oT) 演进。通过与云服务器连接作为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组合的万物互联(IoE)已出现。作为技术要素,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一直是IoT实施方式所要求的,并且最近已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等。这种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因特网技术服务,所述智能因特网技术服务通过收集并分析在连网事物之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价值。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IT)与各种信息技术(IT)的融合和组合来将IoT应用于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连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的各种领域。
与此一致,已经做出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可以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现诸如传感器网络、MTC 和M2M通信的技术。云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与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近年来,已经开发了若干宽带无线技术以满足数量不断增长的宽带用户并且提供更多更好的应用和服务。已经开发了第二代(2G)无线通信系统来在确保用户的移动性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第三代(3G)无线通信系统不仅支持语音服务而且支持数据服务。已经开发了4G无线通信系统来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然而,4G无线通信系统当前缺乏资源而无法满足对高速数据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正在开发5G无线通信系统以满足具有各种要求(例如,高速数据服务、超可靠性和低等待时间应用及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的各种服务的增长需求。
以上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被呈现来以协助理解本公开。至于上述的任一项是否可能适用作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尚未做出确定,并且未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由于广泛支持的服务和各种性能要求,存在用户设备(UE)例如在支持的UE带宽(BW)方面可以具有不同能力的高可能性。本公开的各方面是为了解决至少以上提及的问题和/或缺点以及提供至少下面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为了解决对在5G网络的设计中支持灵活的UE带宽的需要,以及用于具有不同的带宽能力的UE的灵活的网络接入。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UE获得参数集(numerology) 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同步信号;获得用于所述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信息对物理广播信道(PBCH)进行解码;根据所述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 的第二参数集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在所述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
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指示在子载波间隔集内用于所述PDCCH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集用于较低频带或较高频带,所述较低频带低于参考频带并且所述较高频带高于所述参考频带。
所述通过所述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解码的结果来获得关于用于PDCCH传输的带宽的第一信息。
所述通过所述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用于PDCCH传输的候选物理资源块 (PRB)和所述PDCCH传输的中心与参考频率之间的偏移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通过所述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解码的结果来获得关于用于监视所述PDCCH的起始符号索引的第三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提供参数集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UE发送同步信号和用于所述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生成用于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信息在PBCH上将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发送到所述UE;以及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在所述PDCCH上将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UE。
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指示在子载波间隔集内用于所述PDCCH的子载波间隔。其中,所述子载波间隔集用于较低频带或较高频带,所述较低频带低于参考频带并且所述较高频带高于所述参考频带。
所述通过所述基站提供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生成关于用于 PDCCH传输的带宽的第一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UE。
所述由基站提供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生成包括用于PDCCH传输的候选PRB和所述PDCCH传输的中心与参考频率之间的偏移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到所述UE。
所述由基站提供参数集信息的方法包括:生成关于用于监视所述 PDCCH的起始符号索引的第三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三信息发送到所述 UE。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参数集信息的UE。所述UE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且被配置为检测同步信号,获得用于所述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信息对PBCH 进行解码,根据所述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用于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在所述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存在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参数集信息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收发器耦接并且被配置为向UE发送同步信号和用于所述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生成用于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集信息在PBCH上将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发送到所述UE,并且基于所述第二参数集信息在所述PDCCH上将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UE。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灵活的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具有不同的带宽能力的UE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
从下面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时域中被划分成传输时间间隔 (TTI)和在频域中被划分成资源块(RB)的资源;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预定义带宽内传输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示例;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预定义带宽内传输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示例;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时域和频域中的资源网格;
图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定义的RB网格;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用户设备(UE)确定RB网格的流程图;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基于配置的参数集确定RB 网格的流程图;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基站映射资源的流程图;
图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映射资源的流程图;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不同的带宽能力的UE的示例;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图13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流程图;
图13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基站发送PDCCH的流程图;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流程图;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获得用于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流程图;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PDCCH的位置和大小的示例;
图1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指示PDCCH的位置和大小的示例;
图1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别用于频分双工(FDD)模式和时分双工(TDD)模式的相同频谱中的长期演进-新空口(LTE-NR)共存的示例;
图1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NR与LTE之间对齐的子帧边界的示例;
图2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中预留的前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示例;
图2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新空口(NR)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示例;
图2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获得PDCCH位置和大小信息的流程图;
图2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公共控制信道的示例;
图2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图2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者保持相同的射频(RF)带宽的示例;
图2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控制子带中是否存在任何活跃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传输的流程图;
图2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TTI中传输的DCI 的聚合级别的流程图;
图2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TTI中调度的UE组的流程图;
图2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用于PDCCH传输的控制单元 (CU)被从0起向上编号;
图3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的聚合;
图3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PDCCH传输的CU位于控制子带内;
图3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资源粒子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按首先最近子载波索引然后是最低符号索引的顺序被编索引;
图3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的结构;以及
图3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的下面描述被提供来帮助全面地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它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该理解,但是这些将被仅仅视为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以省略对众所周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下面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单词不限于书面含义,而是仅仅由发明人使用来使能清楚且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应当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下面描述是提供用于图示目的,而不是提供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规定,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示物。因此,例如,对“组件表面”的引用包括对此类表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引用。
1)系统操作
图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时域中被划分成传输时间间隔 (TTI)和在频域中被划分成资源块(RB)的资源。
考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通信系统,资源粒子可以通过OFDM 符号持续时间期间的子载波来定义。在时域中,可定义由多个OFDM符号组成的TTI。在频域中,可定义由多个OFDM子载波组成的RB。
参考图1,可在时域中将资源划分成TTI而在频域中划分为RB。通常, RB可以是用于在频域中调度的基线资源单元,TTI可以是用于在时域中调度的基线资源单元。根据不同的服务特征和系统要求,可以使用不同的TTI持续时间。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预定义带宽内传输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示例。
在第四代(4G)长期演进(LTE)网络中,支持灵活的系统带宽(例如, 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并且信道设计主要是基于操作的系统带宽。除了在当UE没有系统带宽的信息时的初始接入之外,给出了 UE应当在与系统相同的带宽中操作的强制性要求。因为UE在初始接入中没有系统带宽的信息,所以基于预定义带宽(例如,由网络支持的最小带宽) 传输必要信号和信道。
参考图2,同步信号(例如,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和广播信道(例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传输被限制在所有UE都可访问的系统带宽中心的预定义带宽BW0内。在接收到PBCH之后,UE能够获得(例如,在由PBCH承载的主信息块(MIB)中指示的)系统带宽。然后其他信道/信号的传输可以占用整个系统带宽,因为UE可以在获得系统带宽信息之后访问实际的系统带宽。
对于带宽比系统带宽小的UE,UE不能访问占用全系统带宽的信道,例如,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和窄带物联网(NB-IoT)。当前系统对支持具有各种带宽的UE的灵活的接入存在限制。
在将来的蜂窝网络中,需要复用不同的服务,所述不同的服务由于各种性能要求而可能要求不同的参数集。假设LTE参数集作为基线,例如,15kHz 的子载波间隔,可认为经缩放的LTE参数集支持多样化服务,例如30kHz、 60kHz等。另外,UE可以支持灵活的带宽。在本公开中,针对将来的蜂窝网络(例如,高级LTE(LTE-A)或第五代(5G))提出了灵活的控制信道设计的方法。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预定义带宽内传输同步信号和广播信道的示例。
考虑到UE可以具有不同的带宽,需要将下行链路信号和信道设计为支持具有灵活带宽的各种UE。可基于预定义带宽(例如,由UE支持的最小带宽或针对某种服务的由UE支持的最小带宽)设计必要信号和信道。
参考图3,同步信号(例如,PSS和SSS)和广播信道(例如,PBCH) 的传输被限制在带宽BW0内。因为UE在初始接入中没有系统带宽的信息,所以UE利用带宽BW0搜索同步信号。
在检测到同步之后,可以在相同的带宽BW0中接收PBCH。在接收到 PBCH之后,UE可以获得(例如,在由PBCH承载的MIB中指示的)系统带宽。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使用的参数集可以与用于同步和 PBCH传输的参数集不同,可以在MIB中指示相关参数(例如,子载波间隔、 CP模式)。
另外,因为UE依照支持的带宽具有不同的能力,所以并非所有UE都可以在全系统带宽中接收信号。根据由UE支持的带宽选项,PDCCH可以不占用全系统带宽。即使PDCCH传输占用整个系统带宽,对于其带宽比系统带宽小的UE,也可以允许UE在其支持的带宽内对PDCCH进行解码。
2)资源块(RB)网格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时域和频域中的资源网格。
给定某个系统带宽,需要在时间/频率资源方面定义RB。一般地,给定传输带宽BTX,存在整数个子载波,例如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091
可用子载波的数量可以取决于子载波间隔Δf。可以假设系统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值,例如,Δf0、Δf1、Δf2、Δf3、...、ΔfN-1,当使用子载波间隔Δfn(0≤n<N-1)时,可用子载波的数量可以通过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092
来表达。RB通过K个子载波和L个OFDM/SC-FDMA 符号来描述。
参考图4,图示了资源网格的示例。RB的数量NRB取决于在小区中配置的传输带宽和使用的子载波间隔Δfn。在大多数情况下,每RB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是预定义的,例如,K=12。还存在子载波的数量可以小于K的情况。时隙中的OFDM/SC-FDMA符号的数量可以取决于在系统中配置的循环前缀长度。资源网格中的每个元素被称作资源粒子并且通过时隙中的索引对(k,l) 唯一地定义,其中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093
并且l=0,...,L-1分别是频域和时域中的索引。
图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定义的RB网格。
可考虑若干方式来定义RB网格。
选项1:从系统带宽的一侧定义RB网格。这意味着RB边界始终与系统带宽中的一侧的边缘对齐。系统带宽在这里还可以意指实际的传输带宽,假设在系统带宽的边缘中使用某个保护带。
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可以从较低频率侧映射RB。这意味着RB边界与较低频率侧对齐。
参考图5,第一RB由子载波0至K-1组成,并且第二RB由子载波K 至2K-1组成,依此类推。因此,存在至少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01
个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RB。可能的是在边缘侧中仍然有许多子载波,即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02
如果K1=0,则系统带宽与整数(即, M)个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RB拟合。如果K1>1,则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剩余K1个子载波:
选项1-1:剩余子载波始终被计数为一个RB,这意味着在系统带宽中总共有M+1个RB。存在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M个RB以及具有K1个子载波的大小的1个RB。
选项1-2:剩余子载波始终被丢弃而未被计数为一个RB,这意味着在系统带宽中总共有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RB。
选项1-3: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是否将剩余K1个子载波计数为一个 RB可以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RB大小彼此不同。例如,分别对于15kHz、30kHz、60kHz、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具有12个子载波的 RB大小是180kHz、360kHz、720kHz、1440kHz。在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每 RB有不同的资源量情况下,不同的操作可被用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例如,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定义值(即,较大的RB大小情况)时,使用选项1-1。否则对于较小的子载波间隔(即较小的RB大小情况),使用选项1-2。
选项1-4:可以在系统信息中具有信号通知的指示,以通知UE是否将剩余子载波(若有的话)计数为一个RB,即选项1-1或选项1-2。基于指示, UE可以为剩余的少于K个的子载波(若有的话)确定RB网格映射。类似地,指示可被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情况。也可以具有参数集特定指示。还可以指示某个参数集(子载波间隔)值,对于子载波间隔大于指示值的情况以及子载波间隔小于指示值的情况的操作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当子载波间隔大于指示值(较大的RB大小)时,使用选项1-1。否则,对于较小的子载波间隔(较小的RB大小),使用选项1-2。
选项1-5:可以存在用于确定剩余K1个子载波是否可被计数为一个RB 的预定义条件或规则。例如,如果K1大于或等于预定义阈值Y(例如,Y=K/2),则剩余K1个子载波被计数为一个RB。否则,它们被丢弃而未被计数为一个 RB。在K1大于或等于预定义阈值Y的情况下,还可能仅前Y个子载波被计数为一个RB并且剩余K1-Y个子载波不被使用或计数,而不是用任意数量的子载波获得一个RB。这确保边缘侧(若存在的话)中的较小的RB对于给定参数集始终具有固定大小(即,Y个子载波)。预定义阈值对于所有参数集情况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预定义阈值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1-6:基本操作与选项1-5中的基本操作类似,即,但是可以在系统中配置阈值Y,例如,在系统信息中被信号通知的阈值Y。基于所配置的值, UE可以为剩余的少于K个的子载波(若有的话)确定RB网格映射。类似地,阈值配置的范围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2:从系统带宽的中心定义RB网格。这意味着RB边界始终与系统带宽中的中心对齐。系统带宽在这里还可以意指实际的传输带宽,假设在系统带宽的边缘中使用某个保护带。
可以从系统带宽的中心映射RB。这意味着RB边界与系统带宽的中心对齐。例如,在较低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1
在较高频率侧半系统带宽中,存在子载波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2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3
RB被从中心向两侧计数。如图2中所示,在较高频率侧半系统带宽中,一个RB由子载波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4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5
组成,并且下一个RB由子载波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6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7
组成,依此类推。类似地,在较低频率侧半系统带宽中,一个RB由子载波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8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9
组成,并且下一个RB由子载波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10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11
组成,依此类推。因此,存在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至少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12
个RB。可能的是在两侧的边缘中可以仍然有许多子载波,即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113
如果K2=0,则系统带宽与整数(即,M)个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RB拟合。如果K2>0,则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剩余K2个子载波:
选项2-1:在两个边缘侧中,剩余K2个子载波总是被计数为一个RB,这意味着在系统带宽中总共有M=2个RB。存在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M 个RB以及具有K2个子载波的大小的2个RB。
选项2-2:在两个边缘侧中,剩余K2个子载波始终被丢弃并且未被计数为一个RB,这意味着在系统带宽中总共有具有K个子载波的大小的M个 RB。
选项2-3: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是否将剩余K2个子载波计数为一个 RB可以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RB大小彼此不同。例如,分别对于15kHz、30kHz、60kHz、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具有12个子载波的 RB大小是180kHz、360kHz、720kHz、1440kHz。在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每 RB有不同的资源量情况下,不同的操作可被用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例如,当子载波间隔大于预定义值(即,较大的RB大小情况)时,使用选项2-1。否则对于较小的子载波间隔,即较小的RB大小情况,使用选项2-2。
选项2-4:可以在系统信息中具有信号通知的指示,以通知UE是否将剩余子载波(若有的话)计数为一个RB,即,选项2-1或选项2-2。基于指示, UE可以为剩余的少于K个的子载波(若有的话)确定RB网格映射。类似地,指示可被应用于所有参数集情况。还可以具有参数集特定指示。还可以指示某个参数集(子载波间隔)值,操作对于子载波间隔大于指示值的情况以及子载波间隔小于指示值的情况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当子载波间隔大于指示值(较大的RB大小)时,使用选项2-1。否则,对于较小的子载波间隔 (较小的RB大小),使用选项2-2。
选项2-5:可以存在用于确定剩余K2个子载波是否可被计数为一个RB 的预定义条件或规则。例如,如果K2大于或等于预定义阈值Y(例如,Y=K/2),则剩余K2个子载波被计数为一个RB。否则,它们被丢弃而未被计数为一个 RB。在K2大于或等于预定义阈值Y的情况下,还可能的是仅前Y个子载波被计数为一个RB并且不使用或者对剩余K2-Y个子载波进行计数,而不是用任意数量的子载波做出一个RB。这确保边缘侧(若存在的话)中的较小的RB对于给定参数集始终具有固定大小(即,Y个子载波)。预定义阈值对于所有参数集情况可以是相同的。可替代地,预定义阈值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2-6:基本操作与选项2-5中的基本操作类似,即,但是可以在系统中配置阈值Y,例如,在系统信息中被信号通知的阈值Y。基于所配置的值, UE可以为剩余的少于K个的子载波(若有的话)确定RB网格映射。类似地,阈值配置的范围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2-6:基本操作与选项2-5中的基本操作类似,即,但是可以在系统中配置阈值Y,例如,在系统信息中被信号通知的阈值Y。基于所配置的值, UE可以为剩余的少于K个的子载波(若有的话)确定RB网格映射。类似地,阈值配置的范围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确定RB网格的流程图。
参考图6,在当UE连接到系统时的阶段,图示了UE确定RB网格的行为。在操作S610中UE首先检测同步信号,然后在操作S620中对PBCH进行解码。用于监视PDCCH的参数集可以与PBCH的参数集相同,或者可以在MIB中被指示。基于由UE在操作S630中获得的在MIB中信号通知的参数集和系统带宽信息,在操作S640中UE基于预定义规则导出RB网格结构。下一代节点B(gNB)可以配置UE特定参数集。在接收到所配置的参数集之后,UE需要基于所配置的参数集导出RB网格。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基于配置的参数集确定RB 网格的流程图。
参考图7,图示了UE基于配置的参数集确定RB网格的行为。在操作 S710中UE从系统信息或L1信令接收参数集信息(子载波间隔)。在操作S720 中UE根据预定义规则来基于子载波间隔和BW导出RB网格。
图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基站映射资源的流程图。
参考图8,在操作S810中gNB(或基站)决定用于发送(控制或数据) 的RB。在操作S820中gNB检查是否包括用于发送的分数(fractional)RB。如果存在包括用于发送的分数RB,则在操作S830中gNB基于用于分数RB 情况的预定义规则考虑了分数RB,来计算可用RE的数量。如果不存在包括用于发送的分数RB,则在操作S840中gNB基于默认规则(正常RB情况) 计算可用RE的数量。在操作S850中gNB基于可用RE的总量执行适当的资源映射。
图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映射资源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操作S910中UE确定所分配的用于接收(控制或数据)的 RB。在操作S920中UE检查是否包括用于接收的分数RB。如果存在包括用于接收的分数RB,则在操作S930中UE基于用于分数RB情况的预定义规则考虑了分数RB,来计算可用RE的数量。如果不存在用于接收的分数RB,则在操作S940中UE基于默认规则(正常RB情况)计算可用RE的数量。在操作S950中UE基于可用RE的总量执行适当的资源映射。
如果在某个参数集下在给定系统带宽的边缘侧中存在分数RB(大小小于全尺寸RB的RB),则当分数RB被用于控制信道或数据信道传输时,gNB 需要考虑可用RE的实际数量。在图8和图9中,分别图示了gNB的行为和 UE的行为。
3)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设计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不同的带宽能力的UE的示例。
给定PDCCH传输BW,具有不同的BW的UE可以通过接收PDCCH的一部分(例如,与UE的BW相对应的一部分)来对PDCCH进行解码。
参考图10,假设在全BW中传输控制信道(PDCCH),具有小于全BW 的BW(例如,BW1、BW2)的UE可以通过接收在BW1或BW2内的PDCCH 部分来对PDCCH进行解码。PDCCH可以占用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例如1、2或3。
PDCCH可以包括频域中的多个控制子带。子带的大小可以取决于若干参数,例如,最小UE BW、系统带宽情况、小区中使用的参考参数集和频带情况。可能的是在相同小区中存在不同的子带大小。
为了支持不同的UE BW情况,可以存在所有UE在连接到网络之前都可访问的公共控制子带。公共控制子带的大小可以取决于最小UE BW、系统带宽、小区中使用的参考参数集和频带情况。公共控制子带可以传达必要系统信息、控制信道参数以及系统信息、寻呼和随机接入的控制信息。公共控制子带可以是处于空闲模式的UE监视控制信道的默认控制信道。在UE连接到系统之后,gNB可以将UE特定控制子带配置给UE以用于PDCCH监视。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参考图11,控制子带可以包括公共控制子带。如果被配置,则UE也可以监视所配置的包括公共控制子带的控制子带。还可能的是控制子带与公共控制子带不重叠。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参考图12,所配置的控制子带可以占用频域中的许多连续物理资源块 (PRB)并且与公共控制子带不重叠。如果被配置,则UE可以仅监视所配置的控制子带。
在图13A和图13B中,图示了UE接收PDCCH的行为和gNB发送 PDCCH的行为的流程图。
图13A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接收PDCCH的流程图。
参考图13A,在操作S1310中UE检测PSS/SSS/PBCH并且获得用于 PDCCH传输的参数(例如,参数集/BW/位置)。UE在公共控制子带中接收 PDCCH,并且在操作S1320中获得系统信息。在操作S1330中UE接入系统并且向gNB发送UE能力信息(例如,UE BW信息)。在操作S1340中UE 从gNB接收所配置的控制子带监视的信息。在操作S1350中UE在所配置的控制子带内接收PDCCH。在操作S1360中UE在所配置的控制子带中检测其 (多个)PDCCH。
图13B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基站传输PDCCH的流程图。
参考图13B,在操作S1360中gNB(或基站)从UE接收随机接入。在操作S1370中gNB在公共控制子带中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在操作S1375 中gNB接收UE能力信息(例如,UE BW信息)。在操作S1380中gNB将用于PDCCH监视的控制子带配置给UE。在操作S1385中gNB在配置给UE 的控制子带中映射PDCCH。在操作S1390中gNB将PDCCH发送到UE。
4)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参数集指示
可以假设系统支持多个子载波间隔值,例如Δf0、Δf1、Δf2、Δf3、...、ΔfN-1(其中Δfn<Δfn+1,0≤n<N-1);某个子载波间隔的使用可以取决于服务和系统要求。为了降低初始接入中的复杂性,用于同步和PBCH传输的子载波间隔可以是预定义的或者由gNB从所支持的子载波间隔值的全集或子集中选择。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可以被用于同步和PBCH传输。然而,用于PDCCH传输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与用于同步和PBCH传输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如果存在多个控制子带,则指示可以至少适用于预定义公共控制子带。
可以在PBCH的净荷(即,MIB)中指示用于PDCCH或公共控制子带的子载波间隔。可以使用以下指示方法:
选项1:PDCCH子载波间隔的显式指示,例如,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61
个比特可用于指示在{Δf0,Δf1,Δf2,Δf3,...,ΔfN-1}中使用哪一个子载波间隔。
选项2:指示预定义子载波间隔子集中的PDCCH子载波间隔。例如,可将子载波间隔的全集划分成多个子集。两个子集的示例可以是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62
其分别被用于较低频带(例如,低于-6GHz频带)和较高频带(例如,高于-6GHz频带)。如果由同步和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属于子集,则指示仅适用于在所对应的子集中的包括在由同步和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中的候选子载波间隔。例如,如果由同步和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是Δf0,则指示比特可用于指示在包括Δf0的子集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63
中使用哪一个子载波间隔。
选项3:指示PDCCH子载波间隔与同步/PBCH子载波间隔之间的关系。可以假设由同步和同步/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是Δfn(0≤n<N),可以使用若干比特来指示在子载波间隔值的子集中用于控制信道(PDCCH)的子载波间隔最接近于Δfn。基于预定义规则,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构造子集。子集可以包括在系统中支持的等于且大于Δfn的若干子载波间隔值,例如 {Δfn,Δfn+1,Δfn+2,Δfn+3,...}。例如,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在指示值是(例如,m=0,1,2,3,...)的情况下是Δfn+m。作为另一示例,如果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64
则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在指示值是m(例如,m=0,1,2,3,...)的情况下是 2m×Δfn。可替代地,子集可以包括在系统中支持的Δfn附近的若干子载波间隔值,例如{Δfn-1,Δfn,Δfn+1,Δfn+2,...}。
选项4: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是否与由同步和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相同的条件指示。在此选项中,可以存在单独的字段(例如,1比特) 来指示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是否与由同步和PBCH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相同。如果不相同,则可以意味着将预定义不同的子载波间隔被用于PDCCH。可替代地,如果相同,则不存在子载波间隔值的附加指示。如果不相同,则存在关于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的附加指示。指示方法可与选项1、2或 3类似。
选项5:联合编码参数集指示字段与其他字段。在此选项中,可对参数集指示文件和其他文件(例如PDCCH的位置等)进行联合地编码。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UE获得参数集信息的流程图。
参考图14,图示了用于获得用于同步、PBCH和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UE的过程。在操作S1410中,UE检测同步信号(例如,PSS/SSS)。在操作S1420中,UE获得用于同步信号的参数集信息(例如,子载波间隔Δfi、CP模式)。在操作S1430中,UE基于用于同步信号的参数集信息对PBCH 进行解码。在操作S1440中,UE获得用于PDCCH传输的参数集信息(例如,Δfj)。在操作S1450中,UE基于所指示的用于PDCCH的参数集(即,Δfj) 接收PDCCH。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获得用于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流程图。
参考图15,提供了分别针对选项1、2和3的图14中所示的操作S1440 的图示。
在选项1中,UE获得用于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指示X。UE在全参数集集合中的候选中获得与指示X相对应的参数集Δfj。在选项2中,UE获得用于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指示X。UE在包括Δfi的预定义参数集子集中的候选中获得与指示X相匹配的参数集Δfj。在选项3中,UE获得用于 PDCCH的参数集信息的指示X。UE基于预定义关系或函数Δfj=f(Δfi,X)获得参数集Δfj
5)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位置和大小指示
在LTE中,同步信号和PBCH被以对称方式映射到载波中心频率附近的中心资源(即,6个PRB),即,同步信号和PBCH的中心始终与载波中心频率对齐。在将来的蜂窝网络中,可以存在同步信号和PBCH被映射在资源的某个部分而不是载波中心频率附近的中心资源中的情况。对于PDCCH,可能的是PDCCH可以被映射到载波中心频率附近的中心资源中,或者被映射在资源的某个部分而不是载波中心频率附近的中心资源中。
可以假设在相同的频率位置中传输同步信号和PBCH,可以在MIB中指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和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偏移。可以一起获得系统带宽信息与由载波占用的频率资源。可以在MIB或SIB中指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频率偏移或差。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PDCCH的位置和大小的示例。
参考图16,示例被图示为示出可基于MIB中的指示导出载波中心频率。可考虑以下指示方法:
选项1:可以通过预定义值foffset-unit的整数倍来指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频率偏移。
预定义值(foffset-unit)可以是频域中的两个候选位置之间的最小偏移。例如,预定义值可以与UE的同步光栅的大小(fsync-raster)相同。UE的同步光栅的大小(fsync-raster)在不同的频带中可以是不同的。可替代地,foffset-unit可以与载波中的RB大小(fRB)相同,或者是同步光栅的大小和RB大小(flcm-raster-RB) 的最小公倍数。RB大小可以取决于载波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假设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且每RB 12个子载波,则为180kHz,或者假设子载波间隔为30kHz且每RB 12个子载波,则为360kHz。如果同步光栅的大小是100 kHz,则同步光栅的大小和RB的大小的最小公倍数分别对于子载波间隔为 15kHz和30kHz的情况是900kHz和1800kHz。类似地,同步光栅的大小可以取决于频带,例如,对于低频带来说为小尺寸而对于高频带来说为大尺寸。基于预定义规则,偏移大小foffset-unit在不同的频带中以及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情况下可以是不同的。
在MIB中,可以在预定义值foffset-unit的数量方面指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频率偏移。例如,
Figure RE-GDA0003020604920000181
个比特可以用于指示n∈[-N,-N+1,…,-2,-1,0,1,2,…,N-1]中的值。UE可以假设存在具有n×foffset-unit的量的偏移。所需比特的数量可以取决于用于系统中的同步传输的可能的候选的数量,其受系统带宽、用于同步传输的参数集等影响。此字段的大小对于所有情况可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基于预定义规则而不同。
选项2:在MIB中,可以指示通过同步信号和PBCH检测到的当前中心频率是否是载波中心频率,例如,通过使用1比特字段来指示。如果相同,则不需要频率偏移的进一步指示。否则,即,当前检测到的中心频率不是载波中心频率,以下字段可以像选项1中所描述的那样指示频率偏移。
选项3:联合编码频率偏移字段与其他字段。在此选项中,可以对频率偏移文件和其他文件(例如,BW、PDCCH参数集、PDCCH的位置等)进行联合地编码。
PDCCH传输在传输BW、系统BW中的位置等方面可以是灵活的。与 LTE不同,PDCCH传输BW可以与系统或载波中支持的全BW不同。如果 PDCCH传输BW小于全系统BW,则UE需要知道PDCCH传输的位置。或者至少,如果存在多个PDCCH区域,则位置指示可适用于预定义公共控制子带。在这里,位置可以意指用于PDCCH资源映射的参考频率位置或用于搜索PDCCH资源映射单元的参考频率位置。例如,控制子带的中心可以是用于PDCCH位置指示的参考频率位置。
图1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指示PDCCH的位置和大小的示例。
参考图17,假设了PDCCH可以意指参考控制子带,例如公共控制子带,但是不限于此。存在PDCCH可能未始终被映射在载波中心频率附近的情况。因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和载波中心频率可以是不同的,所以可能的是可以在通过PSS/SSS/PBCH检测到的中心频率附近映射PDCCH,如图17中所示。可以指示PDCCH是否是基于载波中心频率或通过PSS/SSS/PBCH检测到的当前中心频率(例如,通过1个比特)映射的。可替代地,可以指示PDCCH 是否基于通过PSS/SSS/PBCH检测到的当前中心频率(例如,通过1个比特) 来映射的。此指示可与另一字段(例如,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差的指示)被联合地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组合的指示字段可以用于指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差以及PDCCH位置。例如,2个比特可用于指示以下情况:
情况1: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相同,并且PDCCH位置在载波中心频率中,如图1的示例中所示。
情况2: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不同,并且PDCCH位置在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中,如图5的示例中所示。
情况3: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不同,并且PDCCH位置在载波中心频率中,如图5的示例中所示。
情况4:预留。
取决于指示情况,可以存在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之间的差的可能的待决的进一步指示,例如,在情况2和情况3中。否则,因为同步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载波中心频率相同,所以不存在进一步指示。
参考图16或图17,假设PDCCH被映射在某个参考频率位置附近,则 PDCCH传输BW是PDCCH解码所需的。还可能的是所指示的PDCCH大小仅用于公共控制子带。它可以被预定义、隐式地导出或者在MIB或SIB中信号通知给UE。可考虑以下方法:
选项1:没有指示的预定义大小。可针对不同的系统BW情况或者在不同的频带中考虑不同的大小。例如,该大小在系统BW小于BW_i时可以是 X,而在系统BW大于BW_i但是小于BW_j时可以是Y,而在系统BW大于BW_j时可以是Z。可预定义X、Y、Z和BW_i、BW_j的值。
选项2:可显式地指示PDCCH传输BW。可预定义用于PDCCH传输的 BW选项。例如,可以从所支持的系统BW情况和/或所支持的UE BW情况中选择用于PDCCH传输的BW选项。用于PDCCH传输的BW选项被显式地指示。
选项3:为了减少开销,可针对所有系统BW情况预定义用于PDCCH 传输情况的BW选项。例如,可以从所支持的系统BW情况和/或所支持的 UE BW情况中选择用于PDCCH传输的BW选项。给定系统BW,用于PDCCH 传输的BW选项被指示。所需的指示数量对于不同的BW情况和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4:可以存在一个比特指示来通知当前PDCCH传输BW是否与系统BW相同。如果相同,则没有进一步信令。如果不相同,则关于实际使用的PDCCH传输BW进一步指示。指示方法可与选项1或2或3相同。
选项5:PDCCH传输BW可与同步信号和PBCH的BW有关。假设同步信号和PBCH的BW是X,指示可以是BW X的函数性,例如X、2X等。函数性对于不同的情况(例如,在系统BW和/或频带等方面)可以是不同的。
如果没有限制始终将PDCCH位置映射在载波中心频率或基于 PSS/SSS/PBCH检测到的中心频率附近,则PDCCH传输可以以更灵活的方式位于系统BW中。需要附加地信号通知PDCCH位置信息。可以信号通知以下PDCCH位置信息。
选项1:由PDCCH传输使用的参考PRB索引被指示。所需的指示数量对于不同的BW情况和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2:为了减少开销,可定义用于PDCCH传输的预定义数量的候选参考PRB。指示了在当前PDCCH传输中使用哪一种参考PRB情况。
选项3:可以信号通知PDCCH传输的中心与预定义参考频率之间的偏移情况。预定义参考频率可以是载波中心频率或PSS/SSS/PBCH传输的中心频率。
除了频域中的PDCCH位置之外,在一些场景中还可能有必要指示时域中的PDCCH位置。在LTE中,NR PDCCH始终位于子帧中的前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中。UE可以默认从第一OFDM符号起搜索 PCFICH/PHICH/PDCCH。然而,在NR系统中,需要考虑各种情形和灵活的设计。
图1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别针对FDD模式和TDD模式的相同频谱中的LTE-NR共存的示例。
参考图18,可能的是NR可以与LTE频谱共存,即,与LTE一起存在。例如,在LTE FDD模式下,NR可以在下行链路情况下利用LTE MBSFN子帧,并且在上行链路情况下利用正常子帧。在LTE TDD模式下,NR可以利用LTE MBSFN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分别针对FDD模式和TDD模式在图 18中示出了相同频谱中的LTE-NR共存的示例。
图1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NR与LTE之间对齐的子帧边界的示例。
在FDD情况下,NR系统可以在LTE MBSFN子帧中操作。假设了LTE 和NR被按照子帧级别同步,即,子帧边界在NR与LTE之间对齐,如图19 中所示。然而,在LTE MBSFN子帧中,前一个或两个OFDM符号需要被预留以供正常LTE使用,例如,CRS传输、LTE PCFICH/PHICH/PDCCH传输等。
图2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MBSFN子帧中预留的前两个 OFDM符号的示例。
参考图20,在MBSFN子帧中预留前两个OFDM符号。因此,当LTE MBSHN子帧由NR使用时,前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需要被预留 (reserved)以供LTE使用,而不可用于NR。
图2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NR中使用的子载波间隔的示例。
参考图21,当在NR中使用15kHz子载波间隔(即,与LTE参数集相同)时,可以不在NR子帧中使用多达两个OFDM符号。当在NR中使用30 kHz子载波间隔时,可以不在NR子帧中使用多达四个OFDM符号。
当NR UE设法接入系统时,它检测同步信号并读取PBCH。然后UE设法得到用于系统接入的完整系统信息。可以通过PDCCH来对系统信息进行调度。与LTE类似,NR PDCCH可以位于子帧中的前一个或更多个OFDM 符号中。然而,在NR-LTE共存场景中,需要处理前一个或更多个OFDM符号在子帧中不可用的情形。
可以指示UE关于用于监视PDCCH的起始点;至少指示可以被应用于 UE设法读取一些必要系统信息(例如,SIB1)的子帧。可以在MIB(PBCH) 中承载指示。可以考虑以下选项来指示在某个子帧中监视PDCCH的偏移(例如,用于系统信息接收):
选项1:可以有用于向UE通知PDCCH是否从子帧或时隙中的第一 OFDM符号开始的1个比特指示。如果不是,则UE可能需要以盲方式监视 PDCCH。例如,UE可以从第二OFDM符号起尝试,然后尝试第三OFDM 符号以用于PDCCH搜索。
选项2:可以有用于向UE通知PDCCH是否从子帧或时隙中的第一 OFDM符号或预定义OFDM符号索引开始的1个比特指示。预定义OFDM 符号索引可以通过LTE-NR共存情况中的最坏情况(例如,LTE中的2个 OFDM符号)来确定。然后对于NR操作,预定义OFDM符号索引对于15kHz 子载波间隔情况可以是3,对于30kHz子载波间隔情况可以是5等。预定义 OFDM符号索引对于不同的参数集情况可以是不同的。
选项3:可以有用于显式地指示子帧或时隙中的起始OFDM符号索引的指示字段。例如,利用2比特指示,可以指示4个预定义候选起始OFDM符号索引,例如,1、2、3、4。类似地,候选起始OFDM符号索引对于不同的参数集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在15kHz子载波间隔情况的情况下,可以指示 {1,2,3,预留},而在30kHz子载波间隔情况的情况下,{1,2,3,5}被指示。
图2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UE获得PDCCH位置和大小信息的流程图。
参考图22,图示了UE获得PDCCH位置和大小信息的过程。在操作S2210 中UE检测同步信号(例如,PSS/SSS)。在操作S2220中UE获得用于同步信号的参数集信息(例如,子载波间隔、CP模式)。在操作S2230中UE基于用于同步信号的参数集信息对PBCH进行解码。在操作S2240中UE获得参数集信息和用于PDCCH传输的位置信息。在操作S2250中UE基于所导出的用于PDCCH的参数集/位置/大小信息接收PDCCH。
6)公共控制通道
有必要传输在小区中是公共的一些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与资源利用的必要信息(例如,时域和频域中的PDCCH的大小、当前TTI中的资源可用性)有关。另外,与在LTE中类似,可以在公共控制信道中传输系统信息、寻呼和随机接入响应(RAR)的调度信息。
在LTE中,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用于指示在每个子帧中由控制信道使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还可以具有像PCFICH一样的专用信道以指示由控制信道使用的OFDM符号的数量。或者,可以预定义OFDM符号的数量,其在不同的系统BW情况下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小系统BW情况,2个或3个OFDM符号被用于TTI中的控制信道传输。对于较大的系统BW情况,可以使用1个或2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系统BW中的资源可用性,预定义数量的OFDM符号可以被用于每种系统BW情况下的控制信道传输,这避免在每个TTI中需要指示。可替代地,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指示,而在一些其他情况下具有预定义数量的OFDM 符号。如果被指示,则指示可以仅适用于公共控制子带,或者适用于所有控制子带。
还可以在频域中指示所使用的控制信道资源。例如,如果在频率中存在多个控制子带,则可以指示使用的控制子带的数量,或当前TTI中所使用的控制子带的位图。
图2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公共控制信道的示例。
参考图23,公共控制信道可以是用于UE在连接到网络之前接入的默认控制区域。还可以存在用于处于空闲模式的UE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的默认控制区域。在那种情况下,在DCI中指示的频域资源分配可以仅适用于与用于数据传输的公共控制信道相同的带宽,如图23中所示。这使得UE 能够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者保持相同的RF带宽。通过将UE RF带宽限制在被预配置的较小带宽中,与接收整个系统带宽相比,有助于降低UE功耗。
7)控制子带
在UE接入公共控制信道并且获得用于初始接入的必需的系统信息和配置之后,UE可以执行对网络的随机接入。在随机接入过程期间,gNB可以将某个控制子带配置给UE以用于在连接模式下进行DCI监视。控制子带配置的完整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系统信息中,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控制子带的数量、频域中的位置以及大小(例如,在RB方面)和使用的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控制子带可以占用频域中的连续的多个RB,或非连续的多个RB。
图2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子带的示例。
参考图24,一个子带可以占用系统带宽中的一部分。控制子带可以占用与公共控制信道不同的带宽部分,如情况1中所示。可替代地,公共控制信道可以被包括在控制子带中,如情况2中所示。
图25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者保持相同的RF带宽的示例。
根据控制子带的不同的配置,UE的行为可以是不同的。基本上,UE默认基于所配置的监视间隔监视所配置的控制子带。
参考图25,UE-1和UE-2被配置为按不同的监视间隔来监视不同的控制子带。类似地,在DCI中指示的频域资源分配可以仅适用于与用于数据传输的控制子带相同的带宽,如图25中所示。这使得UE能够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者保持相同的RF带宽。通过将UE RF带宽限制在所配置的子带中,与接收整个系统带宽相比,有助于降低UE功耗。
在图24的情况1下,如果UE未接收到公共控制信道,则可以在控制子带中发送一些必需的控制信息。例如,可以指示用于控制子带的OFDM符号的数量,这意味着可以存在子带特定PCFICH。另外,有必要接收系统信息修改的指示,其可以被指示在公共控制信道中传输的寻呼信息中。因此,可以在控制子带中指示系统信息修改指示。在接收到系统信息修改的指示之后, UE需要接收公共控制信道和配置的控制子带两者。接收公共控制信道的动机是为了接收被更新的系统信息。在完成系统信息更新之后,UE可以切换以仅接收所配置的控制子带。
图2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控制子带中是否存在任何活跃DCI传输的流程图。
为了避免PDCCH盲解码尝试并且降低UE功率消耗,可以在控制子带中具有预指示以指示在当前控制子带中是否存在任何活跃DCI传输。预指示可以是用于向UE通知是否需要继续在控制子带中尝试PDCCH盲解码尝试的1比特是/否指示。可以预定义在某个控制子带内发送此指示的位置。
参考图26,图示了具有以上操作情况的UE行为。在操作S2610中UE 在控制子带中接收信号。在操作S2620中UE提取指示字段并对其进行解码。在操作S2630中UE识别是否指示了存在活跃DCI传输。如果指示了存在活跃DCI传输,则在操作S2640中UE基于候选DCI位置尝试盲解码。如果未指示存在活跃DCI传输,则在操作S2650中UE跳过任何盲解码。
图2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TTI中传输的DCI 的聚合级别的流程图。
为了减少PDCCH盲解码尝试的数量,可以指示在当前TTI中传输的DCI 的聚合级别(例如,1、2、4、8)。可以发送位图来指示是否针对在当前TTI 中传输的DCI使用某个聚合级别。可以在公共控制信道或某个控制子带内预定义用于发送此指示的位置。如果在公共控制信道中发送,则指示可以适用于当前TTI的整个系统带宽中的UE特定DCI。如果在控制子带中发送,则指示可以仅适用于该控制子带中的UE特定DCI。例如,4比特位图可以指示是否使用聚合级别1、2、4、8。基于此指示,UE可以仅尝试用所指示的聚合级别对DCI进行的盲解码,而忽视用未指示的聚合级别对DCI进行的盲解码。
参考图27,图示了具有以上操作情况的UE行为。在操作S2710中UE 在控制区域中接收信号。在操作S2720中UE提取指示字段并对其进行解码。在操作S2730中UE检查所指示的在当前TTI中使用的DCI聚合级别。如果在操作S2740中存在指示的DCI聚合级别,则在操作S2750中UE基于指示的DCI聚合级别尝试盲解码,并且跳过未指示的聚合级别。如果不存在指示的DCI聚合级别,则在操作S2760中UE跳过任何盲解码。
图28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指示在当前TTI中调度的UE组的流程图。
可替代地,可以在当前TTI中指示被调度UE的一些部分信息。例如,可以有在当前TTI中调度的UE RNTI的部分信息的指示。可以基于预定义规则将UE划分成若干组,例如,X个组。X比特位图可以指示某个UE组是否已在当前TTI中调度了UE。例如,如果X=10,则可以有在UE RNTI中具有不同的最后数字的10个不同的UE组。可以在公共控制信道或某个控制子带内预定义传输此指示的位置。如果在公共控制信道中传输,则指示可以适用于当前TTI的整个系统带宽中的UE特定DCI。如果在控制子带中传输,则指示可以仅适用于该控制子带中的UE特定DCI。
参考图28,图示了具有以上操作情况的UE行为。在操作S2810中UE 在控制区域中接收信号。在操作S2820中UE提取指示字段并对其进行解码。在操作S2830中UE检查所指示的在当前TTI中调度的UE组。如果在操作 S2840中指示UE相关组,则在操作S2850中UE基于候选DCI位置尝试盲解码。如果未指示UE相关组,则在操作S2850中UE跳过任何盲解码。
8)控制单元映射方法
PDCCH到资源粒子的映射可以基于控制单元(CU)的结构,其实质上是预定义数量的资源粒子的集合。一个或更多个CU可以用于传输单个 PDCCH。例如,可以通过一个、两个、四个或八个CU来传输PDCCH,这被称为聚合级别。用于某个PDCCH的所需CU的数量取决于控制信息(DCI 净荷)的净荷大小和信道编码率。这用于实现PDCCH的链路自适应;如果 PDCCH所针对的终端的信道条件是不利的,则与有利的信道条件的情况相比,需要使用较大数量的CU。用于PDCCH的CU的数量还被称为聚合级别。可用于PDCCH的CU的数量取决于控制区域的大小,例如,PDCCH传输 BW和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在控制区域中被其他信号/信道占用的资源的数量。
图29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用于PDCCH传输的CU被从0起向上编号。
参考图29,可用于PDCCH传输的CU可以被从0起向上编号。因此可以通过对应CU的数量来识别具体PDCCH。
图3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的聚合。
参考图30,在使用聚合CU的PDCCH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复杂性,已指定了对连续CU的聚合的某些限制。例如,八个CCE的聚合仅可以在可被 8整除的CCE编号上开始,如图8中所图示。相同的原则适用于其他聚合级别。
PDCCH传输需要考虑存在具有最小支持带宽(例如,BW0)的UE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在带宽BW0内通过PDCCH来传输小区特定公共控制信息,所述带宽BW0可以是之前描述的公共控制子带。这保证所有UE都可接收公共控制信息,例如系统信息传输的调度信息。还可以在带宽BW0内通过 PDCCH来传输对UE的随机接入的响应,因为gNB在接收到随机接入请求时可能没有关于UE BW的信息。
在UE成功接入系统之后,UE可以将UE能力(包括UE BW信息)通知给gNB。gNB具有所有连接的UE的BW信息的信息。基于接入的UE的业务和能力,gNB可以决定用于PDCCH传输的带宽。gNB可以指示所支持的用于PDCCH传输和接收的BW情况。这个可以作为小区特定信息在MIB 或SIB中被信号通知。对于具有带宽BWi的UE,gNB可以信号通知UE监视PDCCH的支持的控制子带情况作为UE特定信息。信号通知给UE的用于 PDCCH监视的控制子带情况可以等于或小于UE BW,以允许能够监视 PDCCH传输。
图31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PDCCH传输的CU位于控制子带内。
为了将PDCCH传输给具有不同的控制子带的UE,应当确保用于PDCCH 传输的CU位于控制子带内。
参考图31,在系统BW内总共有NM个CU,并且在给定带宽BWi内有 Ni个CU。在该范围(BWi,BWi+1)期间具有带宽的UE可以被配置为在带宽BWi内接收PDCCH。
由于以上特殊特征,需要以高效的方式设计CU映射。如上面所讨论的, CU由预定义数量的资源粒子组(REG)组成。REG可以基于预定义规则由固定数量的有用RE组成,或者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PRB。可考虑以下方法来构造CU:
选项1:CU由一个OFDM符号中的K个连续REG构造。
选项1a:CU可以从PDCCH传输BW的一侧被构造。在OFDM符号中,来自PDCCH传输BW的较低频率侧的前K个连续REG变成一个CU,并且接下来的K个连续REG变成另一CU,依此类推。
选项1b:CU可以从PDCCH传输BW的中心被构造。在OFDM符号中,从PDCCH传输BW的中心到较高频率侧,每K个连续REG变成一个CU。类似地,从PDCCH传输BW的中心到较低频率侧,每K个连续REG变成一个CU。
选项1c:在OFDM符号中,在PDCCH传输BW的中心频率附近,一个 CU由周围最近的K个REG(例如,来自较高频率侧的K/2个REG和来自较低频率侧的K/2个REG)组成。类似地,下一个CU由下一个可用的最近的K个REG(一半来自较高频率侧并且另一半来自较低频率侧)组成,依此类推。
选项2:CU通过来自控制区域中的所有OFDM符号的K个REG来构造。
选项2a:CU可以从PDCCH传输BW的一侧被构造。从PDCCH传输 BW的较低频率侧,CU按首先最低子载波索引然后最低符号索引顺序收集前 K个连续REG,并且剩余CU也是如此。
选项2b:CU可以从PDCCH传输BW的中心被构造。从PDCCH传输 BW的中心到较高频率侧,CU按首先最低子载波索引然后最低符号索引顺序收集前K个连续REG,并且剩余CU也是如此。从PDCCH传输BW的中心到较低频率侧,CU按首先最高子载波索引然后最高符号索引顺序收集前K 个连续REG,并且剩余CU也是如此。
选项2c:CU可以在PDCCH传输BW的中心周围被构造。从PDCCH 传输BW的中心频率,CU按首先最近子载波索引然后最低符号索引顺序收集前K个REG,并且剩余CU也是如此。
图3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REG按首先最近子载波索引然后是最低符号索引的顺序被编索引。
参考图32,其中REG按首先最近子载波索引然后是最低符号索引的顺序被编索引。第一CU然后可以由从索引0到K-1的REG组成,并且下一个 CU由从索引K到2*K-1的资源粒子组(REG)组成,依此类推。
图3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的结构。
参考图33,UE可以包括收发器或发送/接收单元3310、控制器或处理器 3320和存储单元3330。在本公开中,可以将控制器3320定义为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3310可以与其他网络实体一起发送和接收信号。收发器3310可以从例如基站接收系统信息并且可以接收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
控制器33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UE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320可以控制每个块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的流程图来执行操作。详细地,控制器3320可以控制由本公开提出的操作。
控制器3320与收发器3310耦接并且控制器3320被配置为检测同步信号,获得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基于第一参数集信息对物理广播信道(PBCH)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并且基于第二参数集信息在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
第二参数集信息指示在子载波间隔集内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间隔集用于较低频带或较高频带,较低频带低于参考频带并且较高频带高于参考频带。
根据实施例,控制器3320被配置为根据解码的结果来获得关于用于 PDCCH传输的带宽的第一信息。
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器3320被配置为根据解码的结果来获得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用于PDCCH传输的候选PRB以及PDCCH传输的中心与参考频率之间的偏移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器3320被配置为根据解码的结果来获得关于用于监视PDCCH的起始符号索引的第三信息。
存储单元33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3310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以及通过控制器33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图3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
参考图34,基站(或gNB)可以包括收发器或发送/接收单元3410、控制器或处理器3420和存储单元3430。在本公开中,可以将控制器3420定义为电路或专用集成电路或至少一个处理器。
收发器3410可以与其他网络实体一起发送和接收信号。收发器3410可以例如向UE发送系统信息,并且可以发送同步信号或参考信号。
控制器3420可以控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420可以控制每个块之间的信号流以根据上述的流程图来执行操作。特别地,控制器3420可以控制由本公开提出的操作以支持灵活的UE带宽。
控制器3420与收发器3410耦接并且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UE)发送同步信号和用于同步信号的第一参数集信息,生成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的第二参数集信息,基于第一参数集信息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 上将第二参数集信息发送到UE,并且基于第二参数集信息在PDCCH上向 UE发送控制信息。
第二参数集信息指示在子载波间隔集内用于PDCCH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间隔集用于较低频带或较高频带,较低频带低于参考频带并且较高频带高于参考频带。
根据实施例,控制器3420被配置为生成关于用于PDCCH传输的带宽的第一信息、包括用于PDCCH传输的候选PRB和PDCCH传输的中心与参考频率之间的偏移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信息、以及关于用于监视PDCCH的起始符号索引的第三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存储单元3430可以存储通过收发器3410发送/接收的信息和通过控制器 3420生成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16)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从基站接收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基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在一频带上从所述基站接收主信息块(MIB),所述MIB包括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关联的信息;
基于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从与所述接收MIB的频带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集或第二子载波间隔集中识别所述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低频带,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高频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PDCCH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对应的指示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从所述基站接收由所述PDCCH配置的系统信息块(SIB)。
5.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向终端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基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在一频带上向所述终端发送主信息块(MIB),所述MIB包括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PDCCH;
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从与所述发送MIB的频带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集或第二子载波间隔集中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低频带,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高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PDCCH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对应的指示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向所述终端发送由所述PDCCH配置的系统信息块(SIB)。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从基站接收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基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在一频带上从所述基站接收主信息块(MIB),所述MIB包括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关联的信息;
基于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从与所述接收MIB的频带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集或第二子载波间隔集中识别所述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PDCC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低频带,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高频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PDCCH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对应的指示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从所述基站接收由所述PDCCH配置的系统信息块(SIB)。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
基于第一子载波间隔,向终端发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
基于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在频带上向所述终端发送主信息块(MIB),所述MIB包括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关联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PDCCH,
其中,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由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从与所述发送MIB的频带对应的第一子载波间隔集或第二子载波间隔集中指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低频带,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集对应于较高频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MIB中包括的所述信息包括与所述PDCCH的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相对应的指示比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子载波间隔,向所述终端发送由所述PDCCH配置的系统信息块(SIB)。
CN202011608626.2A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8046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16941P 2016-11-03 2016-11-03
US62/416,941 2016-11-03
US201762443278P 2017-01-06 2017-01-06
US62/443,278 2017-01-06
CN201780068257.2A CN109937598B (zh)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257.2A Division CN109937598B (zh)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4663A CN112804663A (zh) 2021-05-14
CN112804663B true CN112804663B (zh) 2021-08-17

Family

ID=6202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8626.2A Active CN112804663B (zh)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68257.2A Active CN109937598B (zh)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8257.2A Active CN109937598B (zh) 2016-11-03 2017-11-03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499371B2 (zh)
EP (2) EP4210409A1 (zh)
KR (1) KR102497594B1 (zh)
CN (2) CN112804663B (zh)
ES (1) ES2941066T3 (zh)
WO (1) WO20180846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8918A1 (ko) * 2016-07-02 2018-0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KR20180021628A (ko) * 2016-08-22 2018-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블록 인덱스 삽입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38514A1 (en) 2016-08-22 2018-03-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code block index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056249A (zh) * 2016-09-30 2023-05-0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参数集操作的随机接入方法
US10862639B2 (en) * 2016-11-04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ing of synchronization raster and channel raster
US11197251B2 (en) * 2016-11-04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schedul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in a 5th generation network
KR102331796B1 (ko) * 2017-01-06 2021-11-25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멀티캐리어 동작을 위한 뉴머롤로지 조합 세트
CN108289332B (zh) * 2017-01-09 2024-05-10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信号的频率位置指示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477475B2 (en) * 2017-03-23 2019-11-12 Apple Inc. Control indicator for power saving in a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35117B2 (en) 2017-03-23 2020-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ignal quality measurements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devices
CN108633059B (zh) * 2017-03-25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确定部分带宽及指示部分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WO2018178309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upport for frequency-overlapping carriers
SG11201909158QA (en) * 2017-04-03 2019-10-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a control resource se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97842B2 (en) * 2017-04-14 2020-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new radio
KR102352364B1 (ko) * 2017-06-15 2022-01-18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시스템에서 광대역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31005A1 (en) 2017-06-15 2018-12-20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deband operation in n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005618B2 (ja) * 2017-06-16 2022-01-2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下りリンクチャネル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WO2019030376A1 (en)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RESOURCES ALLOCATION
CN109392081B (zh) * 2017-08-11 202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031944A1 (ko) * 2017-08-11 2019-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03034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SSIGNMENT OF PHYSICAL SHORT LINK CONTROL (SPDCCH) PHYSICAL CHANNELS FOR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STTI)
CN110138534B (zh) * 2017-09-08 202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92989B (zh) * 2017-09-11 202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根据同步栅格接收ssb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688917A1 (en) 2017-09-29 2020-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hort control channel element (scce) to short resource element groups (sreg) mapping for short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pdcch)
CN109803371B (zh) * 2017-11-17 2023-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1457472B2 (en) * 2017-12-18 2022-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l access block on stand-alone NR unlicensed spectrum
EP3739832A4 (en) * 2018-01-11 2021-07-2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PROCEDURES
CN110475347B (zh) * 2018-05-11 2024-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域资源分配、确定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9215921A1 (ja) * 2018-05-11 2019-11-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0008539A1 (ja) * 2018-07-03 2020-01-0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9076557B (zh) * 2018-07-25 2023-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1956649B2 (en) * 2018-07-28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CN115484683A (zh) 2018-09-05 2022-12-1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091574A1 (ko) * 2018-11-02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7395439A (zh) 2019-03-01 2024-01-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视频编解码中的帧内块复制的基于方向的预测
CN117640927A (zh) 2019-03-04 2024-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编解码中的帧内块复制中的实施方式方面
CN112399591B (zh) * 2019-08-16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557102A (zh) * 2020-01-20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小区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5773B (zh) * 2020-03-13 2024-04-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子载波间隔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992A (zh) * 2007-02-23 2010-01-2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子载波间隔标识
CN103828467A (zh) * 2011-09-30 2014-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宽带宽系统中的窄带宽操作的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WO2016004900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8350A1 (en) * 2007-09-21 2009-03-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pping physical resource to logical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20088A2 (ko) * 2009-04-13 2010-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개선 시스템을 지원하는 기지국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53197B1 (ko) 2010-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참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GB2509162B (en) * 2012-12-21 2018-09-26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4105138B (zh) 2013-04-03 2019-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的传输、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023604A1 (en) * 2013-08-11 2015-02-19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Broadcast/broadband convergence network
US10141983B2 (en) * 2014-05-08 2018-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activating pSCell and SCe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KR20150134908A (ko) * 2014-05-23 2015-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비용(low-cost)단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939454B2 (en) 2014-12-11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ing colliding transmissions in LTE and ultra-low latency LTE communications
US20160212626A1 (en) * 2015-01-19 2016-07-21 Sinclair Broadcast Group, Inc. 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 platform radio frame extensibility broadcast/unicast tdd in intelligen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10548129B2 (en) 2015-02-11 2020-01-28 Apple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unified flexible 5G air interface
US20190069218A1 (en) * 2015-11-05 2019-02-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Combined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
JP2019057745A (ja) 2016-02-04 2019-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317509B2 (en) * 2016-03-31 2019-06-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S-based terrestrial beacon system (TBS) implementations
CN107295542B (zh) 2016-03-31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19517182A (ja) * 2016-04-20 2019-06-20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ダウンリンク同期
US10638474B2 (en) * 2016-04-21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fferent numerology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EP3442141B1 (en) * 2016-05-09 2022-07-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15897B2 (en) 2016-06-01 2020-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US10512046B2 (en) * 2016-06-09 2019-12-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and synchronization
US10484890B2 (en) * 2016-08-12 2019-11-1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umerology bandwidth for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8026818A (ja) * 2016-08-12 2018-02-15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ヌメロロジ帯域幅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0476650B2 (en) * 2016-08-19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channel with flexible numerology
KR20180021628A (ko) * 2016-08-22 2018-03-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블록 인덱스 삽입 방법 및 장치
US10362610B2 (en) * 2016-09-19 2019-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initial access signals in wireless systems
KR102324958B1 (ko) * 2016-09-29 2021-11-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양한 서비스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62771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59097B2 (en) * 2016-09-30 2018-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slot and mini-slot structure
CN106788931B (zh) 2016-09-30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US10506534B2 (en) * 2016-10-14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and data channel numer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9923909B (zh) * 2016-11-04 2021-12-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US10862639B2 (en) * 2016-11-04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coupling of synchronization raster and channel ras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6992A (zh) * 2007-02-23 2010-01-27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子载波间隔标识
CN103828467A (zh) * 2011-09-30 2014-05-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宽带宽系统中的窄带宽操作的随机接入信道设计
WO2016004900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enb, ue uplink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09917 NR synchronization signal";Motorola Mobility;《3GPP TSG-RAN WG1 #86bis》;20161001;全文 *
"R1-166941 On design of mixed numerology in a NR carrier";ETRI;《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20160813;全文 *
Discussion on initial access and mobility for NR;NTT DOCOMO, IN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20160826;全文 *
Discussion on numerology multiplexing;NE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20160826;全文 *
Discussion on symbol alignment across scaled numerology;Samsung;《3GPP TSG RAN WG1#86》;20160826;全文 *
DL control channel framework for NR;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1 #86bis》;20161014;全文 *
R1-1611716 "Discussion on PSS/SSS/PBCH in numerology multiplexing";NEC;《3GPP TSG-RAN WG1 #86bis》;20161102;全文 *
R2-166652 "Initial access to support multiple numerologies in NR";Samsung;《3GPP TSG RAN WG1#86》;201609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0526A1 (en) 2019-08-07
CN109937598A (zh) 2019-06-25
CN109937598B (zh) 2022-12-30
US20200100216A1 (en) 2020-03-26
EP3520526B1 (en) 2023-02-22
US20210250906A1 (en) 2021-08-12
KR20180049804A (ko) 2018-05-11
WO2018084623A1 (en) 2018-05-11
US20230164808A1 (en) 2023-05-25
US11259272B2 (en) 2022-02-22
ES2941066T3 (es) 2023-05-16
US11570753B2 (en) 2023-01-31
US11134470B2 (en) 2021-09-28
US11956804B2 (en) 2024-04-09
KR102497594B1 (ko) 2023-02-08
EP3520526A4 (en) 2020-06-10
EP4210409A1 (en) 2023-07-12
CN112804663A (zh) 2021-05-14
US20180124744A1 (en) 2018-05-03
US10499371B2 (en) 2019-12-03
US20200137720A1 (en) 2020-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4663B (zh) 在下一代蜂窝网络中灵活地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1164751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PDCCH information and PDSCH data
JP6793682B2 (ja) マシンタイプ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RU263492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EP251751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carrier extension
JP202217232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データ伝送方法、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する装置
EP230491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of multiple carriers in ofdma system
CN112970221B (zh) 用于双连接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限制
US1111592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of multi-band wake-up
CN11322875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降低终端的功耗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120080983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제어정보의 처리방법 및 그 단말
EP3562070B1 (en) Data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CN114731215B (zh) 盲解码限制
KR20120016565A (ko) 다수의 요소 반송파를 운영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를 이용한 제어정보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